生物知识汇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知识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知识汇总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1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2

创设技术应用情境,忽视分析与解决过程

案例1:“Excel数据表的排序与分类汇总”教学

教授“Excel数据表的排序与分类汇总”伊始,教师创设情境:在学校网站上对初二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投票调查,收集的数据如下页表所示(表中1表示上网有进行该项内容,0表示上网没有进行该项内容)。同一班级的学生因投票时间不统一,数据被分散排列在表格中。现在要统计各个班级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浏览信息、游戏聊天及其他项目的准确人数。如何应用Excel软件的数据统计功能解决呢?

呈现调查表后,教师一边板书:将初二学生上网内容调查表中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一边示范操作:用自定义排序如何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接着,师生一起回顾排序的操作步骤,教师同步板书步骤,并要求学生参考导学课件或板书,操作实现。多数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板书下一任务要求:在初二学生上网内容调查表中,求出各班学生上网各项的总人数,将结果填入标签名为“统计数据”的表中,并示范分类汇总操作。师生共同回顾操作步骤,同时板书。学生参考导学课件或板书,操作实现利用分类汇总统计各班学生上网的总人数。

课堂观察: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整个操作过程都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不需要思考和关心其意义,只要记住“自定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步骤。

分析思考: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但呈现情境后,直接给出教师的解决方案,使学生缺乏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不知道为什么用、如何应用。例如,案例1,教师精心设计了在Excel数据表中如何统计分散排列的某类数据的总和的问题情境,但是教师没有与学生一起经历以下的分析过程:①任务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②用已掌握的Excel求和技术能否解决?显然用SUM技术对大量不连续的数据进行求和,不是好的解决方法;③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分类汇总技术可以简单实现同类数据求和,但分类汇总技术的实现条件是同类数据排序到一起,从而引出“自定义排序”技术;④形成解决方案:先用自定义排序将调查表中同一班级的学生投票数据排在一起,再利用分类汇总技术实现同类数据求和等。而是以完成两个子任务的方式直接给出教师的解决方案,把学习过程放在自定义排序、分类汇总技术的操作上,学生仅凭这些操作步骤,无法理清为什么用该技术、什么情况下用,也许多数学生在“去情境”下能完成自定义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步骤,但在新的应用情境下,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应用。技术应用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怎么做”是基础,“怎么想”比“怎么做”更重要。

经历技术应用过程,忽视科学性

案例2: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管理计算机文件”教学

教师展示四位闽籍运动员奥运会夺冠的照片并提问:如何对文件夹中四位奥运冠军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在学生了解了使用“资源管理器”对计算机文件进行管理和创建文件夹、查找、移动、复制、删除、恢复文件等操作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三种方案。方案一:分别给每一位奥运冠军建立一个文件夹,并把每位冠军的相应资料放入文件夹中。方案二:根据文件类型分别建立“图像”、“文档”、“视频”等文件夹,并把对应类型的文件资料放入文件夹中。方案三:把方案一和方案二结合起来,分别为四位奥运冠军建立一个文件夹,再在各自的文件夹中,建立“图像”、“文档”、“视频”等文件夹。

师:说一说哪一种方案最好呢?

课堂观察:课堂上教师提出文件资料归类整理时,缺少信息处理的需求背景阐述,随后的追问:哪一种方案最好呢?学生无法依据信息处理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给出的结论片面而有失科学性,从表情上感觉到学生接受了教师给出的结论。

分析思考: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比较结论:那个文档(文字)不如这个文档(图文)漂亮,那个文字表达不如这个表格表达清晰,那个表格数据不如这个图表直观、明了……在经历技术应用过程中,简单地评判哪个技术方法好、哪个技术方法不好,忽视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技术。技术本身无好坏之分,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应用目的才能体现技术的价值。案例2中,不同的文件夹结构适合于不同的信息处理需求,如果要分别对四位运动员的图片、文档、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就可以选择方案三;如果要分别为四位运动员制作PPT宣传片,可以选择方案一。文件夹的层级过多,查找文件不方便,但文件夹的层级过少,而文件夹内文件数目过多亦不便于文件的查找,因此,只能依据需要规划出相对最佳的方案。案例中,教师在没有信息处理需求的前提下,简单地评判哪种文件夹结构是最佳方案,具有片面性,无法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应用技术。所以面对技术应用,教师要重视科学性的体现,每一种技术应用都要按照相应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不以简单、主观、臆断操作而代之。

完成技术应用的学习任务,忽视运用技术的条件

案例3:“上网浏览和保存信息”教学

课上,教师示范了IE6.0浏览器的“收藏夹”、“历史”等按钮的操作后,向学生提供中国生物大观园网址,布置任务:①使用IE浏览器,登录中国生物大观园植物世界,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于是学生开始行动起来,启动IE,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中国生物大观园网址,进入中国生物大观园网站后,单击选择IE“收藏”菜单下的“添加到收藏夹”,在“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几分钟过后,全班学生都完成了。教师接着布置任务;②根据常识及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浏览网页找到“柳杉”的介绍材料,将它的图片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文件名为“柳杉”;再将介绍它的文字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文件名为“柳杉.txt”。几分钟过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操作。

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完成任务,课后调查学生“什么时候你会使用IE‘收藏夹’功能”、“什么时候会使用‘历史’功能”,初次接触因特网的学生茫然,不明确。初学者不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只是被动地完成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的操作。

分析思考:技术应用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学会应用技术,并能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现代学习科学研究认为,要实现可迁移的学习,学习者最起码要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运用,即运用的条件是什么,知识不能迁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这类有条件的知识。因此,学会信息技术操作不等于能够合理运用技术。技术应用教学不但要有技术操作的学习,还要有关于为什么用该技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用等内容。

分析案例3,不难看出教师设计的应用“收藏夹”的学习任务,没有体现什么时候、什么条件运用“收藏夹”的任务背景。观察课堂的学习过程,虽然以“收藏中国生物大观园的网站”这样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内容为载体,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对“收藏夹”是将经常要访问的网址保存、作为上网最重要的索引和书签、供后续再次访问网站时调用网址缺乏明确的认识。进而也无法认识到:为了避免重装操作系统后丢失收藏夹里自己最重要的资源索引,备份收藏夹是很有必要的等有关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学生将来应用好“收藏夹”的关键所在。忽视了技术的运用条件,学生虽然学会了操作,但习得的是课堂任务情境下的操作技能,不知道所学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被应用,无法形成新问题情境中恰当应用技术的能力。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3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文章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因素的量化实证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汇总出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生产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情况,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分歧大、单个研究样本量小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较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力较强,从而找到了政策提升农民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 :土地流转;意愿;行为;元分析;调节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9-05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吕东辉(1967-),辽宁康平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国际贸易;张桂颖(1981-),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

土地流转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流转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土地资源的配置,农民所持态度直接影响着土地流转的效率,其意愿对实际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机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不顾农民的意愿而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终将失败。研究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农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以及解决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些纠纷,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自2002年开始国内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高度关注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量化实证研究。Feng, S. and Heerink, N.(2008)验证了土地租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这与石敏和李琴(2014)[2]的观点相反。Huang(2012)、赵光和李放(2012)认为非农就业的出现会促进农户转出耕地[3][4]。黎霆等(2009)、杨丹和高汉(2012)分别认为劳动能力和地权稳定性预期、信贷资金可得性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5][6]。罗必良和郑燕丽(2012)、聂建亮和钟涨宝(2014)分别研究了农户产权行为能力、分化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7][8]。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样本数据都来自于对某一省(市、县)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单个样本量偏小不具有普遍性,且研究结论分歧大不具有一致性。本文以这些研究结果为数据基础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国内关于各因素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分歧如此大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评估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二,中央推出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那么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会从哪些途径提升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与行为?政策推动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效果对于不同农民有何差异?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给予定量化解答。元分析近十几年来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受到诸多的关注,但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甚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元分析研究,也没有关于政策如何影响土地流转的定量研究。

二、数据与模型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精细的筛选,纳入元分析的关于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有效原始文献有45/34/49/42篇,样本量为23111/20794/35752/32795,覆盖了全国22/20/25/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这些文献基本使用的都是logistic模型,对采用probit模型的系数先转化成了logistic系数以后才使用(本文所用元分析的原始文献检索截止到2014年11月,详细目录可向作者索要)。

本文以系数估计值作为效应值 (对于一些单位不统一的连续变量选用发生比),系数估计值的方差(标准误的平方)的倒数为权重 ,来计算汇总效应值

Q服从χ2(ki-1)分布,若Q值大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则意味着平均效应值相对应的总体存在异质性,可以进一步探索主效应的调节变量。当效应值之间同质时,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效应值之间具有异质性时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在判断调节变量的存在性问题上将理论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相结合。进而以调节变量为自变量、效应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进行调节效应估计,筛选出导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三、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效应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主效应分析的土地转出/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有12/10个,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1/8个 (借鉴Hunter和Schmidt(2004), 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并根据国际惯例将主效应分析中效应值个数的最小值定为5[9][10]),我们将其分类为个人特征(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特征(家庭总人数、农/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特征(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生产特征(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环境特征(与城镇的距离),其测量方式分为虚拟、定序、连续,分别对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下(下面的K表示效应值的数目,Q表示同质性检验统计量),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报告显著的结果:

1.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22,Q=134.986)的汇总效应值为0.215;文化程度(连续,K=12,Q=27.702)的汇总效应值为149.442;年龄(定序,K=10,Q=315.536)的汇总效应值为-2.593;年龄(连续,K=31,Q=20830.04)的汇总效应值为22.487;家庭总人数(连续,K=21,Q=160.989) 的汇总效应值为-3.22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7,Q=33.274)的汇总效应值为-16.559;家庭总收入(连续,K=7,Q=0.329)的汇总效应值为1.132;人均纯收入(连续,K=5,Q=8.825)的汇总效应值为1.80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68.191) 的汇总效应值为0.843;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8,Q=17.33)的汇总效应值为1.337。根据Q值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的比较,只有性别、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收入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2.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性别(虚拟,K=7,Q=19.649)的汇总效应值为-1.561;文化程度(定序,K=17,Q=61.354)的汇总效应值为-36.21;年龄(定序,K=10,Q=220.608) 的汇总效应值为4.232;年龄(连续,K=21,Q=253.005)的汇总效应值为-207.343;家庭总人数(连续,K=17,Q=118.231)的汇总效应值为-24.86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3,Q=64.934) 的汇总效应值为1.703;农业收入(连续,K=7,Q=6.468)的汇总效应值为1.75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72.869)的汇总效应值为-0.742;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6,Q=13.995)的汇总效应值为-378.415;耕地面积(连续,K=14,Q=2.333)的汇总效应值为1.065;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8,Q=0.975)的汇总效应值为1.073。其中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3.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6,Q=12.488)的汇总效应值为0.184;文化程度(连续,K=14,Q=50.586)的汇总效应值为0.05;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9,Q=221.653)的汇总效应值为-0.683;非农劳动力人数(连续,K=11,Q=391.896)的汇总效应值为0.438;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2,Q=93.375)的汇总效应值为0.046;耕地面积(连续,K=20,Q=4.188E+12)的汇总效应值为473627100.3。其中性别、与城镇的距离和文化程度(定序)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4.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1,Q=27.129)的汇总效应值为0.306;文化程度(连续,K=13,Q=49.632)的汇总效应值为-0.064;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4,Q=59.592)的汇总效应值为0.14;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3,Q=3966.036)的汇总效应值为-0.225;耕地面积(连续,K=18,Q=7927603913)的汇总效应值为16565.423;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16,Q=0.698)的汇总效应值为0.978;与城镇的距离(连续,K=5,Q=0.135) 的汇总效应值为1.053。其中与城镇的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农民的个人特征当中,农民的性别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影响显著为负。说明男性的转入意愿弱于女性,这是因为农村男性相较于女性,与外界发生联系多,拥有的信息量多,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更愿意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土地转出(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负);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则有双向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其见识阅历越丰富,对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也越了解,在非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较多,就业的稳定性较强,非农就业收入的水平也较高,因而愿意转出土地而不愿转入。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接受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强,因而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考虑会出现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但由于当前农业比较收益低,这部分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年龄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具有显著的双向影响。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民,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收入来源有限,又很难寻找各种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年龄越大,劳动能力越弱。

2.在农民的家庭特征当中,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的发生率在人均纯收入高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民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越高,越愿意从事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总人数和农业劳动力人数都反映了家庭的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劳动力人数更是一个专业、精细的指标。家庭总人数对于土地转出/转入的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一方面,家庭人数越多,土地越容易成为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此外人口多拥有的耕地也较多有利于农民集中经营。另一方面,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比较收益低、经营风险大,而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机会增多,当家庭面临较大人口压力时,转入更多土地反而会使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因而从事非农就业是理性选择。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有显著的负(正)向影响。而非农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农业劳动力人数越多说明整个家庭以土地为生的人数越多,越依赖土地,因而越愿意转入土地扩大规模,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入。而家庭中非农劳动力人数多则说明家庭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大,家庭对于农地的依赖性不高,进而土地转出的几率增加。家庭总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家庭总收入高一般都是非农收入高,或者是从土地转出中获得了较高收益,因而更增加了土地转出的信心。农业收入对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农业收入反映了耕地对于家庭收入的贡献,因此农业收入高的农民更倾向于转入土地。

3.农民的生产特征中,非农收入比重对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负)。这是因为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能反映出土地对农民家庭的重要性,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越高,说明农业收益对家庭的重要性越低,农民的土地情结越淡化。耕地面积对土地转入意愿、对土地转出/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均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入的发生率在耕地面积大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耕作压力越大,当家庭劳动力不足、种植成本高或想从事非农产业时,农民可能会转出农地。另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土地成片的可能性越大,一些种田能手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行规模经营,因而愿意转入更多农地。人均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转入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而对土地转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小于1。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但是却很少发生转入的行为。虽然理论上人均耕地面积多有助于取得规模经营收益,但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地仅是为了粮食自给,追求家庭收益最大化必然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

4.在环境特征中,与城镇的距离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距离城镇远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一般来讲,距离城镇近的农民由于小城镇和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快,对土地需求大。这里结果与常理相悖,可能原因是对“与城镇的距离”做主效应时的效应值个数过少。

四、政策提升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途径:调节效应分析

自1984年中央1号文件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问题有所体现之后相关研究已经跨越了30年,并且,农业部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已经确定33个市(县,区)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因此,时间点的探索以及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首先,我们将的时间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即将2014年与研究年份之差作为研究时间点这一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元回归,回归对于样本量的个数的限制为6。其次,将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作为一个调节变量,采用0-1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元回归。根据Hunter和Schmidt(2004)、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政策调节前后效应值之差最小值为3[9][10]。

由于篇幅限制,只报告有调节作用的显著结果:

1.时间点的调节效应结果:时间点对土地转出/转入行为,土地转入意愿均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土地转出意愿中家庭总人数(调节系数为-0.124,P值为0.097)和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0.724,P值为0.068)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时间点对家庭总人数和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程度有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前文我们验证过家庭总人数多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较弱,并且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土地转出。由此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政策越完善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作用越强。

2.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的调节效应结果: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没有调节作用,对土地转出行为中的文化程度(调节系数为-0.23,P值为0.047)、土地转入行为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4.997,P值为0.05)有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对文化程度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对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前文验证过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出的行为,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入的行为。说明中央制定的政策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通过对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连续)、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家庭总人数、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农业收入、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则无显著影响。

2.通过对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定序)、年龄(连续)、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而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则无显著影响。

3.通过对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年龄、家庭总人数、是否参加社会保障、人均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则无显著影响。

4 .通过对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连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而年龄、家庭总人数、非农劳动力人数无显著影响。

5.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且方向相同;而影响农民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其中除人均耕地面积外方向均相同。

6.调节分析发现,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推动强度与农民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作用较强。而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对于文化程度低得农民作用较强。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作用较强。

(二)政策建议及结论

1.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为农民土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同时应开展对农民的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从事非农产业的竞争能力。而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土地流转则取决于城乡统筹发展,因而政府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配套的户籍、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

2.搞好信息服务。当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是有偏差的,尤其是需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和公布信息, 在政策和财政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收益,让农民的转入意愿尽快地转化为现实。

3.政策应继续倾向于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转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中央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然能够促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流转供给和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流转需求。中央不断地创新现行土地流转制度,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转出获得土地收益同时又学会了多种技能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供给。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通常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掌握较多的科学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当前比较收益低下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多数选择非农就业,造成农民转出土地动力极强,而转入土地的动力极弱。中央制定的政策转变了这部分人群的思想,使得他们愿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进而提高了土地流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FENG,S.,HEERINK,N.Are farm households´ 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 [J].NJAS, 2008, (4):345-362.

[2] 石敏,李琴.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49-55.

[3] HUANG,JK.,GAO,L.L.,ROZELLE,S.The effe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on the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to rent out and rent in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2, (4):5-17.

[4] 赵光,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02-110.

[5] 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11.

[6] 杨丹,高汉.信贷市场与农地使用权流转[J].世界经济文汇,2012,(2):60-72.

[7] 罗必良,郑燕丽.农户的行为能力与农地流转[J].学术研究,2012,(7):64-70.

[8]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4):749-757.

[9] HUNTER,J.E.,SCHMIDT,F.L.Methods of Meta-analysis: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M].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组实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71-01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界已认同的一条基本教学原则。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总怕学生学不会,对技能的操作认真讲解、示范,占去了一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以实验为主的生物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体现不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尝试变教师讲解为学生尝试,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激趣导入”、“学生尝试”、“师生研讨”、“归纳总结”、“应用发散”五个部分,每个活动都让学生分组操作(提前一周),讨论,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教师很少面向全班讲解,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让给学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的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由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者和顾问的作用,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具体做法:将学生分组(约5~10人每组),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借助竞争气氛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智能潜力。这种方法要求参加者畅所欲言,自由想象,不要过早进行评价,使新的设想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学生在实验课前以学习小组(约5人)为单位,自行确定讨论时间,进行讨论,综合各人的意见,设计好实验方案,然后分工合作,交流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提交含创意内容的实验报告。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研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此“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模式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探索汇总教师评价反馈。也可把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的通力合作,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小组成员交流分析实验结论,再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总,经教师审阅后,向学生反馈实验中有创意的,并切实可行的部分,并把优秀作品进行张贴展览。探究性实验的方案不是惟一的,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及表扬,能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及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案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可调整安排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内容前,教师可作简单的引导,如:若对植物施肥过量,会出现“烧苗”现象,即改变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内部水分会随之发生改变。然后给出下列提示:①材料的选择;②外界溶液的浓度,能否用其他浓度替代:③操作步骤的改善;④可作哪些方面拓展.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后,针对上述提示自行分组讨论。讨论要求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允许畅所欲言,小组长注意调整讨论气氛,鼓励发言,并负责把各人的建议做好记录,然后经讨论选出合理的建议。例如:某小组讨论出下列几点改进:①材料:紫色洋葱表皮,无色洋葱表皮,根尖细胞,其他有颜色的叶子的表皮(如:紫色鸭跖草)、各种鲜花花瓣等;采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如:10%、30%、50%、60%等;或其他溶液,如:尿素、硝酸钾溶液、酒精、甘油等;②方法:除教材介绍的外界溶液引流的方法外,尝试把盖玻片掀开,直接滴加外界溶液;③实验拓展:如何测量细胞液浓度;如何证明是活的细胞;细胞壁与原生质层收缩速度比较;不同浓度的透明溶液的鉴定。

教师对所有小组的合理建议汇总后,再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小组讨论的实验目的汇总主要如下:①探究不同的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现象;②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测定;③探究不同溶液(如:尿素、甘油、酒精等)处理植物细胞后发生的变化;④探究不同浓度的透明溶液浓度大小的测定;⑤探究细胞壁与原生质的收缩速度及能力差别;⑥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

实验中可以穿插本小组对实验材料、方法的改进。课后小组自定时间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教师审阅后,及时把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创意反馈给学生,及时肯定和表扬这些同学,并把实验结果联系到课堂的教学中,把优秀的实验报告张贴展览以示鼓励。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验材料和用具的改进、实验方法的拓展、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有需要时,教师要结合各种材料和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情景,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5

【关键词】实验法 演示法 实习作业法 实践活动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65

高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侧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以教材和教师、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侧重以知识教学和成绩提高为教学目的,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不良适应现象。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中生物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落实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和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总结,谈几种教学方法,希望对教师改革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采取生物实验法教学,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主要是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规律,而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形式。实验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自觉设计、组织实验过程,通过主动的参与和观察,控制某些实验变量,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独立探究获得实验结论,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得到发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

(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与组织,不局限于课本的陈旧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法,并不是教师组织学生统一在实验室开展整齐划一的实验,而是允许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独特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类型,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知识的建构理念,要求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使学生自觉选择学习内容,获得高效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完叶绿素、叶黄素等知识后,教师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实验观察,不一定必须按照教材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安排,而是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挥主体性。

(二)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提高实验动手操作水平

高中时期,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教师要有效运用实验教学法使学生观察抽象和概括能力得到发展,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全方面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观察水平,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实践,真正培养其实验技能。例如,在组织学生对微生物生长进行观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基本点,按时对观察现象进行记录和汇总,充分利用多种观察方式,达到对观察对象的全方位比较,并在详细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最后写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实验报告,使学生关注观察过程中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组织演示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想象力,促进知识教学的生动性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复且难度较高,例如:很多关于细胞核以及染色体、氨基酸等结构的分类和演化,不同的阶段,细胞呈现的结构和形式都不相同,这导致生物学生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并不是对生物学科不感兴趣,而是产生了畏难心理,不利于生物教学的有效推进。教师可以采取生动形象的演示教学方法,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以直观的、表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以S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有意后注意,无需意志努力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生物模象直观、图片演示、图像转换等方式为学生演示细胞的裂变或者染色体的组合等,把抽象复杂的生物知识转化为条理清楚且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三、开展实习作业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增强生物学习的形象性,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开展的实验教学法,难以满足学生的生物学习需要和自己动手操作的需求,要想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生物教学方式,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作业教学法,在这个教学方法中,学生是实习作业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只负责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设计自己的生物课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物世界,真正使生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组织学生进行生物植物标本的制作、进行生物模型的绘制等,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动手训练中,发展其学习兴趣。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下植物观察和培养、生物的饲养和观察等,通过实习作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拓展,为生物课堂教学助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实习作业进行有效指导,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操作和组织能力有限,教师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集中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获得成就感和实习的自主胜任感。

四、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法,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和方法,建立生物学习和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

生物知识汇总范文6

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工厂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74-02

教学,教为引导,学为重点。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亘古不变的教学研究主题。对于生物工程这个以理学为基础、工程学为导向的新兴综合性应用学科,要求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就更需要教师研究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建立学生工程观念,培养出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生物工厂设计》是生物工程课程体系中,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课,并且是在学生接近完成大学全部的课程,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工程类工厂设计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能够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本课程组教师长期致力于研究在工科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生物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的实例教学

生物工厂设计是一项政治、经济和技术紧密配合,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除了要求设计工作者具有计算、绘图、表达等基本功和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生物工程类工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然而工厂设计的流程、规范都是这门课入门部分的重要内容,是相对枯燥的理论,对学生来说,看得见、摸不着,都是“干条条”,缺乏形象性、具体性,无法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完成这部分基础内容的学习,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培养方案对这门专业课程的要求。因此,如何将这部分“硬”理论,让学生真正掌握,使学生了解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内容、步骤,掌握生物工程工艺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初步具有工艺设计工作的能力就成为这门课程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生物工厂设计的成品就是工厂的设计说明书,因此在“设计的基本规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生产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啤酒、抗生素、氨基酸等比较成熟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发酵产品的设计,教学时通过列举一些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实例,按照实际工厂设计的流程(厂址的选择、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计算、设备的选型及计算、设备布置、管道布置、公用工程设计)讲解设计的基本建设程序,把生硬的文字规范、规定变成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流程图、布置图、设计图,从而变笼统为具体,抽象为形象,结合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实例中的问题分析来讲解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及实际依据,注重加强学生实际工程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导向的实践设计环节教学方式

在生物工程产业的基本建设中,工厂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新建、改建和扩建一个工厂,均离不开设计工作。在科学研究中,从小试、中试以及工业化生产,都需要与设计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工作,因此《生物工厂设计》的课程特点是具有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在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由于培养方案的改革,学生专业课学分的限制,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取消,然而这就更需要考虑如何将实践锻炼的部分贯穿到整个理论课程进行中去。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课程开始进行时,将学生分成5―8人的设计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布置设计任务。例如:年产800000吨和淡色啤酒发酵工厂设计、年产10000吨柠檬酸发酵工厂设计、年产1000吨头孢菌素发酵工厂设计等生物工程类工厂设计题目。每个设计小组自由分配组员的设计任务,每人根据兴趣选择完成工厂初步设计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如擅长画图的同学可以选择完成流程图、布置图,擅长文字与计算的同学可以选择完成设计说明书中的计算书等。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相互交流讨论工艺方案、设备布置、公用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套关系问题,确定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道布置后分头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最后将各人的设计内容进行汇总,完成生物工程工厂的初步设计说明书。这个设计任务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学生将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完成设计任务。课程最后,每个设计小组由一名学生以多媒体形式向全班汇报该组设计成果,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质疑,组内成员负责对汇报内容和答疑情况进行补充,这个答辩的环节由课程组教师负责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的该课程成绩。

在这个分组设计题目的考核过程中,督促学生主动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加深对所学设计理论的理解,在设计汇总、汇报环节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将平时从头到尾的“满堂灌”变为期末学生汇报答辩,将被动学习变为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自主完成设计任务和设计说明书的汇总任务,使学生的角色由听众变为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以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综合考核环节

有句在学生中间流传的俗话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学生在学校分数的高低关系着各种奖励的评定甚至与保送研究生资格、就业机会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有效的考核方法,就达不到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各个学习的环节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了。因此,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在考核评定环节,该课程引入了多方式的综合考核来代替传统的一卷制定分数的单一考核方式。具体考核方式分为: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由各人设计报告打分、小组设计说明书打分、设计汇报打分、答辩打分组成;理论考核由作业打分和理论考试打分组成。这种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考核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该课程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由“了解、学会”到“掌握、熟练、运用”的转变。

所有的这些改进方法都是榱嗽诮萄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到生产实际中去的技能。生物工程作为工科类专业,应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必要的实例教学、实践教学、多方式考核,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生物产业中复杂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思方.生物工厂工艺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4.

[2]任海伟,李雪雁,李志忠,巩慧玲.基于工程教育背景的《生物工程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酿酒科技,2016,(10):131-133.

[3]管国强,霍书豪,黄达明,崔凤杰.生化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5,(2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