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创新

经济管理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专业。该专业既具有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人以为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都是“万金油”,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也多是销售、文秘、人事管理等对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工作。究其原因,除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认识误区以外,主要还是因为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使得毕业生专业特点不突出,特色不强。尤其对于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开设的。因此,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

1.依托工科背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工科院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而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现实需求。同时,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除了工业经济之外,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学生在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客观地说,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教师大都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来说也有严重缺陷。这就使得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使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则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和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4.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三、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1.创新教学师资队伍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新路子,建设一支以专职任课教师为主体、兼职和聘请客座教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应当聘请那些在国有、私营或外资企业单位工作的资深管理人员、企业家。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1]因此,应当侧重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创业者举办学术讲座,讲授市场经济中生动的真实的经济管理案例,启发学生的实践思考,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创新教学内容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既要改变目前培养对象所适应的工作领域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层次,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够具体,没有专业特点的情况;又要改变在定位上攀高,盲目要求培养对象成为“万金油”,各行各业无所不通的急躁心理。这就需要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工科院校在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可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工业法律等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3.创新教学方法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就业。在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要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案例材料的选择(写作)和使用的方法,它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灵活性的优势。[2]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寻并试用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式。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是在国外经济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样,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第三,实践教学法。实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在经济管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实际的管理经验。目前,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双循环”教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入学时专业目的明确,毕业时就业选择思路清晰。任课教师走出校门作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经济岗位管理,带着管理疑问又回到经济管理理论上来。二是基地实习。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基地实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途径。三是实践调查。结合所学的有关课程和当时企事业单位的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并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4.创新教学考核模式

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就要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一是改进考试方法,适当进行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给予奖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二是改进考试内容。要尽量减少经济管理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面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学生必须经过充分而深入的思考才能作出解答和完成;或者是一些综合性的试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反复、仔细的分析思考后才能作出回答。通过考试方法的改进,更加符合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五一,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保定市的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状况,找出抑制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瓶颈,并借鉴其他省份农业科技创新

>>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农林高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究 金融服务创新是支持农业科技的重点 浅谈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路径与对策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 关于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媒体融合背景下山西农业科技传播的探索与创新 农业科技期刊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路人 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 浅谈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农业科技创新的探讨 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系模式” 段惠军:农业科技创新亟需金融支持 县域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支持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路径优化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基金项目:科技部农村中心委托项目(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成果;保定市2012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201039);2012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编号:12ZR009);2013年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编号:SK20120201);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斌(1978-),男,硕士,讲师,从事农村金融研究。杜英娜(1977-),女,硕士,讲师,从事农村金融研究。王建忠(1965-),男,博士,教授,从事财务金融研究。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动力,科技项目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的科技项目财务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文章针对当前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现状,结合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包括5项总体原则和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以及结题环节的经费管理建议。建议是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体制下针对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现状所提出,若能得到实施必将有助于我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创新驱动;科技项目;经费管理;预算

1概述

我国自十以来全面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并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推动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1]。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下,全社会也在逐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民创业创新的新局面。科技创新按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科学发现,创造出新知识,即知识创新;第二层次为科学发明,创造出技术,这是对创造出的知识的应用开发,即技术创新;第三层次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量积累,集成若干技术创新,由此形成系列密切关联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最终构成新产业,即产业创新。知识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源头和动力,产业创新是创新驱动的终端和目的[2]。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科学发现所带动的知识创新是创新链中的基础和源泉,在整个创新链中处于核心的地位[3]。在我国的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的科学家完成。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知识创新远离经济活动的中心,更多的成为科学家自身的学术追求,未能对经济发展起到足够的驱动作用。在知识创新活动中,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所设立的科学研究项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研究经费几乎支撑了所有知识创新活动所需的支出[4]。为适应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我国在2015年对科技项目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对原有的科技项目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经过2016年的实施,新的科技项目管理轮廓已经初步形成。美国学者Nelson等认为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变革中,政府应保证制度安排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5]。我国的科技项目改革,正是为了提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进行的改革。相应地,科技项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提高了,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也需要随之提高。因此,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新的科技体制下,科技经费的经费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资金利用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自主性、积极性,我国科技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下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

2总体原则

2.1服务性原则

科技项目是为知识创新而设立的科技项目,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也需要为知识创新而服务,根据知识创新的客观规律进行科技经费的管理将有助于知识创新的快速高效完成。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为知识创新高效服务应是科技经费管理的第一原则,即服务性原则,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则。

2.2灵活性原则

知识创新是科学家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未知的智力劳动,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科技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灵活性原则,需要预算但不能完全依照预算、照搬预算而一成不变。如果完全依据预算来执行科技活动,知识创新将无法完成、永不可及。

2.3真实性原则

科技经费的执行与管理,在灵活性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真实性。一切科技活动的支出,必须保证是在服务科技创新的前提下来进行,并且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真实性原则是科技人员必须遵循的,也是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对经费进行审核的重要标准。

2.4安全性原则

科技经费是国库资金,取之于民,也应用之于民,为更好地为创新服务,尽管在使用经费过程中需要保证经费的灵活性和真实性原则,但同时也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原则。国家资金的安全保障是科技经费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可动摇。安全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不矛盾、不冲突。

2.5国库支付原则

针对当前科技经费执行率明细滞后,大量资金囤积,结题之前突击花钱,科技经费的整体流动性差的问题。建议凡是以国家或各级政府名义立项的科技项目,经费都应实行国库支付的原则,统一管理和调配,提高国库资金利用效率。各单位设立国库虚拟账号,统一从国库支付,这样将极大提高资金的流通性和利用率。

3项目立项

3.1简化项目预算编制

在我国当前科技体制下,通常是项目立项管理单位首先确定科技任务需求,指南,同时限定预算总额,然后科学家再根据任务需求撰写项目申报书,同时根据预算总额和研究任务编制经费预算。这种立项程序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有需要改革的地方。首先,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就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路线存在多样性,各承担单位基本科技条件存在差异,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不同承担单位完成同一项科技任务,以上这些原因都将导致预算总额不同,各科目预算也会存在差异。其次,科技项目的实施周期通常为3-5年,在立项当年就需要详细预算未来3-5年的科技活动支出,显然有违科技经费管理真实性原则。因此,作者建议科技经费可以设定一个项目概算总额,这个项目总额由项目申报人提出,然后由相关领域专家、财务专家和项目管理部门共同审定,并大致安排好每年的经费概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工作者每年年终总结的时候,完成当年的经费决算,并提出下一个年度的经费概算。之所以是概算,而不是预算,也是为了满足科技经费管理灵活性和真实性的要求。项目研究任务完成出色,并且有进一步研究经费的需求,可以经论证后增加经费总额。并且在结题之后,也可以考虑对优秀的项目和承担单位进行滚动支持。

3.2放开各子科目预算

在当前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中,分为直接费和间接费两个大类。直接费是与科学研究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包括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费等。间接费是在科技活动中无法直接进行测算的费用支出,包括绩效等。直接费用中的设备费、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是严格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是不能进行调整的。2011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了《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和其他支出的预算调整权限进行了下放,各课题承担单位可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调整,在结题或中期检查时上报科技部备案[6]。201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又进一步放开了差旅费、会议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的预算调整权限,这三项经费可在不突破三项预算总额的基础上调剂使用[7]。从上可以看出,国家在各科目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对部分科目的预算调整及使用都进行了放权,以提高经费使用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作者建议进一步放开对各个科目预算的限制,科技经费管理以服务性原则为指导,即完全服务于知识创新,在科技活动真实性、经费开支合理性的基础上各个科目的经费可以不加限制的使用,仅对项目经费总额进行控制。

3.3放宽配套经费限制

在当前国家科技体制中,对大多数应用研究型课题、示范性课题,都对配套经费的额度有硬性要求,需要项目申请单位承诺国拨经费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用于项目研究,在结题时也会对配套经费的落实和使用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科技项目申报单位为了项目成功立项,会进行虚假配套经费的承诺,在后续课题执行过程中,无法实现配套经费。作者建议配套经费可以不做限制,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是否承诺配套,只要能够完成研究任务,是否承诺配套经费并不重要。

3.4加强示范类课题的事后资助模式

对于应用类和示范类课题,可以更多采用事前立项、给予部分资金(30%左右)启动课题,由承担单位自有资金完成课题研究,通过验收后划拨剩余经费,并对成果的推广应用给予奖励。对未通过验收审计的课题,不予划拨剩余经费,并对已经划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事后资助可提高示范类课题完成的质量,有效杜绝套取科技经费的情况出现,激励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转化,并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4项目执行过程

4.1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根据前述财务管理的总体原则,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的财务管理人员、科技项目管理人员、科技项目的具体执行人都应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学习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法律。财务部门是一个科技单位的核心部门,但更是支撑部门、服务部门,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而言,需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为科技项目的财务执行服务,为创新驱动服务。科技项目的执行人员,也应广泛学习财务知识,牢固树立科技经费使用真实性、合理性的意识。

4.2加强制度建设

在宏观层面,科技部、地方科技厅等科技项目主管部门应做好财务管理的顶层设计,依照科技项目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要求,制定项目预算、科目设置、预算调整、经费管理与结题审计等宏观层面的科技项目任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办法。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主要是把控项目经费的总体使用原则与规范。在微观层面,各个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也应出台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比如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耗材出入库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支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科技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是规范项目执行中的各种细节问题。

5项目结题验收

国家当前的科技项目在结题验收的环节,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财务轻任务”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科学家可能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用好科技项目的每一笔钱上面,而不是如何把科技项目做好。因此,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科技项目应更看重任务完成,对财务管理应适度调整。为切实保障科技项目服务于科技创新,在验收环节应加强任务的验收,因为完成“任务”才是科技项目立项的目的。对于通过任务验收的科技项目,且承担单位信用优良、财务制度健全,这类科技项目应不进行财务审计,直接通过财务验收。对于未通过任务验收的科技项目,必须严格审计科技经费的支出,对有经费使用不当的情况,应根据规章制度或法律给予相应惩罚。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在项目通过验收后,课题结余经费可以留归课题组使用,但必须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相关支出。

6结束语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前提,本文探讨了与创新驱动紧密相关的科技项目财务管理改革的建议。认为我国当前科技项目财务管理必须要符合服务性、灵活性、真实性、安全性和国库支付等五项原则。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提出了简化项目预算编制、放开科目预算、放宽配套经费限制、加强示范类课题的事后资助模式等四项建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加强科技人员与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在项目结题验收环节应更加重视任务验收。以上建议是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体制下针对科技项目财务管理现状所提出,若能得到实施必将助推我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Z].2016,5.

[2]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5-12.

[3]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45.

[4]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2013(8):155-158.

[5]财政部和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Z].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4

一、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政府的制度保障概况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达国家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政策、法规和办法。首先,强化政府在科技平台建设中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各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英国的科学技术委员会,都体现了科技进步在国家最高决策层上的重要地位。其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官产学结合的措施,美国政府为加强对高风险技术的研究开发而实施的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的“先进技术规划”ATP,日本各省厅设有负责本部门有关产业技术的研究,支援民间企业研究开发的中介机构。欧盟集成了欧洲所有的科技资源,形成了欧盟科研创新合力。欧盟针对欧洲各国金融、经济和法律法规体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技术平台内部专门成立了自主创新专家组,负责识别和分析现有的或潜在的行政法规方面的障碍,部门间的合作机会,潜在的市场结构等,以提高欧洲科研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能力。欧盟科技创新平台采用了互动网络合作科研模式,集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公私合作伙伴等进行科研创新,集所有某项领域之长,整合该领域科技资源,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

二、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目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面缺乏统一部署,没有建立起打破省际、市际间壁垒的有效组织协作机制,科技平台的建设仍处于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的状态,难以按统一目标凝聚和集成。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律保障,长期以来,国家科技政策林林总总,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则不多见,目前,各地区现行的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和规定多局限于科技管理部门,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政策不多,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法律规定更是缺乏,由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诸多领域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3.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创新平台的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主要聚集地,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依托力量,但是这些部门的科技活动多以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著作为目标,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以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创新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错位。

三、政府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应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多元化科研投入体系,积极培育风险投资新机制。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际出发,尽快改变科研投入单一的现状,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探索以政府引导性风险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新途径,鼓励企业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证券市场等形式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融资,努力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及外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新机制。

2.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实现资源整合。政府要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与企业的科技条件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的协作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围绕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调整学科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急需的后备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计划”密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信息、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一支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各种创新要素的互动。另外,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分散的科技资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起共享制度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快速发展。

3.积极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创建友好性市场。在科技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中,政府、企业等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参与者,也要成为技术平台科技创新的资助者,和科技创新产品的主要购买者。要积极吸引企业、公共机构、消费者等主体参与到科研活动来,采纳这些潜在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在研究出科研成果并进行商品化后,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直接购买使用创新产品,而政府采购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仍主要以节约资金为目的,对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不甚明显的现状,要率先使用科技创新产品,把保护和鼓励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这样就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将知识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良性循环。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5

随着知识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现一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协同创新”①战略思想的提出,其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性,单纯的市场机制不能完全满足研发需求,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发挥引导作用,以弥补市场缺陷。

一、 财政投入支持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科技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政府部门的支持能够提高创新主体潜在的利润,是推动其不断研发的关键因素。

(一)科技创新的正外部性需要财政投入政策进行干预

科技创新形成的研发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具有的外部性使非创新者共享成果而不需支付相应的成本,并占有创新者的部分市场收益,从而造成创新者所获得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创新动力不足[1]。针对科技创新所具有的外溢效应,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实现理想状态,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对市场失灵加以矫正,是推动创新进程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

假设创新者进行一项科技研发活动,横轴表示研发投入,纵轴表示创新主体的收益,现设其研发过程的边际成本为MC,边际私人收益为MPB,利润最大化要求该研发要保持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即I1。进一步假定形成的科技成果为社会所共享,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边际社会收益为MSB,从社会角度看,效率要求企业的研发水平为I2,故研发活动提供不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政府通过采取科技拨款等措施,给创新者增加ab部分的边际外部收益,使其进行更有效率的生产,实现社会范围内研发投入的最佳水平,从而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对于市场失灵的矫正见图1。

(二)科技创新的高投入性需要财政投入政策予以扶持

科技创新过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试验发展三个阶段,在此进程中需要集中不同领域的专家,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研究,试验设备昂贵,投入巨大。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一般要经过实验室研发、中间放大试验和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为 l∶10∶100[2],研究开发费用及投资规模还会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大。

国际上认可的较为理想的研发投入应当是一国GDP的3%左右,高额的资金需求及不确定性的回报限制了科技创新的进程。财政政策正是能够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缓解技术研发中资金短缺的现状,为自主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不断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三)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需要财政投入政策实施保障

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体现在创新活动缺少能够借鉴的经验和案例,在投入较大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一旦研发失败或无法为市场所接受将遭受巨额损失。

科技创新在研发阶段以及试验发展阶段均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而市场本身却不能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有调查表明,世界上产生收益的创新活动占全部科技创新的比例不到10%[3],但高风险与高收益共存,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的聚集地,硅谷的GDP约占美国GDP总额的6%,这与美国具备完善的鼓励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只有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政策体系,使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形成有效降低研发风险的机制,才能推动科技创新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二、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剖析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激励自主研发的相关政策也愈加合理,但结合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现状,现行财政政策体系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本部分主要从财政投入的视角分析科技研发资金的现状,通过与世界创新领先国家的比较发现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在下文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不足

1. R&D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所处发展阶段的通用指标,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小于1%为使用技术阶段,大于1%小于2%为改造技术阶段,大于2%为创造技术阶段[4]。近年来我国R&D经费在GDP中的占比情况,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截至2012年我国R&D经费为10 298.4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98%,而具有世界创新领先国家之称的瑞典2011年这一数据为3.37%,美国2011年这一数据为2.77%[5]。

改造技术是指对现有设施及生产工艺进行的改造和优化,而非本质意义上的创新,创造技术才是能够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经济活动。我国目前仍处于改造技术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科技创造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2003-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具体情况见图2。

图2 2003-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

2. 财政资金在R&D经费中占比偏低。对近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资金来源进行整理,其中政府资金占比约四分之一,且近年来略有下降。2012年R&D经费总额10 298.4亿元,其中来自政府的资金2 221.4亿元,占比21.6%,不足企业资金的三分之一。具体内容,见表1。

对英法美等国R&D经费的来源情况进行比较,其中政府科技投入均高达30%以上,与企业资金共同作为两大投资主体,为科技创新服务。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显示,我国R&D经费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具体情况,见图3。

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一般在工业化后期才开始显现出来,以全社会R&D经费构成看,工业化中期阶段政府的科技投入应占到40%左右,进入后期阶段,政府与企业的资金投入比例保持在35:60左右较为适宜[6]。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财政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相对于企业研发资金存在明显弱势,因此提高我国R&D经费应当通过进一步增大政府投资来实现。

(二)财政资金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R&D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

1. R&D经费的支出结构存在轻基础重试验发展现象。R&D经费用于科学技术领域,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②,表2列示了我国R&D经费在这三个阶段的支出数额及比重,试验发展部分的开支占据R&D经费的80%以上,且近年来不断攀升。

在科技创新领先国家,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数额较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之和持平或明显偏低,见图4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在科技创新中,将已获得的知识转变为可实施计划的过程具备较为充分的资金支持,然而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有所忽视。基础和应用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阶段,是为达到既定的研发目标而探索应采取的新途径的必经阶段,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轻基础重试验发展研究,难以摆脱对外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依赖,易造成财政科技投入短期效应高于长期效应的局面。

2. 财政投入政策缺乏对于R&D资金支出结构的引导。我国目前形成轻基础重试验发展的现状,与财政投入制度不完善有必然的关系,以高校为例,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基础、学术交流及人力资源等优势,是原始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基础研究的主导力量,然而2012年我国高校支出的研发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仅为7.6%,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各国这一比重由高至低依次为加拿大38%、英国27%、法国21%、德国18%[5],此外美国在实施科技高投入的政策中,联邦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其中很大部分也是用于资助高校科研的。因此我国政府应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发挥导向作用,引导资金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倾斜,为2011计划的推行服务,提高长远竞争力。

三、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财政科技投入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亟须在增加投入量的同时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作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中少有专门强调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数额及结构的论文,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投入数额及结构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创新创造持久的激励机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及循环。

(一)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数额,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1. 构建财政科技投入平稳增长机制。与世界创新领先国家相比,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且政府资金在R&D经费中的比重过低,资金紧缺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尤其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进一步提高R&D经费数额,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势在必行。

政府是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科技投入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重大事项等予以更充分的支持。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因认识到政府科技投入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纷纷把强化对科技的支持作为其财政战略的重点[7],我国也应以此为鉴,着力保证充足的研发资金供应,且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建议每年依据GDP的增幅来确定政府R&D经费投入的增加额,尽快形成财政科技投入平稳增长机制。

2. 创建多元化财政投入方式。国家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拨款不可能无限扩张,这也就决定了财政支出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研发资金需求这一事实,因此开拓财政科技投入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尤为重要。

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综合利用贷款、担保等方式来提高财政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也可以采取直接拨款以外的间接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如制定财政担保制度,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对于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且市场前景良好的科技创新提供财政担保,促进金融机构增加贷款,使财政资金发挥杠杆效应,在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增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3. 进一步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科技支出。近年来,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拨款逐年增加,其占全部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由1999年的35%上升至2012年的53%,研究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平均每增加1%,GDP增长0.14%左右,所以地方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进程及经济发展。然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累积与滞后效应,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累积值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会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增加,至第三年达到最大,随后会逐渐减弱[8],也就是说科技创新的效果要逐年积累并显现,而且对临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因此,为使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达到最大化,中央与地方的科技投入应相互配合,协调发挥作用,建设公共研发基础设施,鼓励区域间研发合作,降低科技创新外溢效应对于区域自主研发的消极影响;同时要针对具体研发项目,明确资金的时效性,使财政科技投入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均达到最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提高科技长远竞争力

1. 利用财政补贴增大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阶段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支出结构存在着轻基础重试验发展研究的现象,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才是一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过多地依赖外来基础研究成果,会因缺乏根本创新能力而失去长远竞争力。因此,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合理利用对自主研发的财政补贴,调整R&D经费的使用结构。

目前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应将研发补贴的使用阶段提前,着重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阶段进行补助,将补贴定位于R&D活动的前期,实现优化自主研发结构、提高根本创造力的目标。

2.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各国财政投入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绩效拨款引入财政资金的分配中,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科技评估的国家,相关部门将科研项目的资助结果、内部管理和投资过程作为绩效评估的指标,来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质量[9]。

美国的经验表明,针对研发项目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制有利于明确财政重点投入领域,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强调“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10],考虑到目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机制仍在逐步建设中,当前阶段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在研发项目确立之初,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在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及时明确科技创新的研发效果及资金需求,以此作为财政拨款的依据,有针对性地适时予以资金支持,同时建立信息评估系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使科技投入的结构最优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长远创新能力。

注释:

关于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6

1.1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落后最近几年党和政府开始对农机工程基本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力度总体来说,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主要问题归结为农机基础设施不足、农机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其表现为:农机机械化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不先进,农产品运输体系不健全,销量不高等问题,作物生长的环境始终不好,外部对农机的污染和农机对外部的污染互相掺杂,农机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等。1.2农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不完善农机工程方面的人才始终处于缺失状态。农机工程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发起比较晚,这就造成了农机工程始终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还要说的是农机工程学科涉及到机械、生物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但是知识面广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待遇优厚、发展前途大的企业,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研究农机工程的专家稀少。现行的农机工程科研成果体系,在农机工程学科本质属性上考虑的比较少。评价机制关于农机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使得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发生脱离,这样的问题在农机工程方面显得更加急迫。由于农机工程学科自身的属性,使得农机工程科技人员获奖成果不多,从而导致了这些科技人员在成果评奖等方面处于劣势,不利于农机工程领域人才的成长。

2推进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的建议

2.1建立现代农机产业管理系统就现代农机领域而言,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施的保障,这与农机工程科技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国家农机科技发展战略为指导,将农机科技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效的结合农机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带动整个农机产业科技进步,是促进我国农机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开展整体性、系统性、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农机工程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形成我国农机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机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性集成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农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2.2组建现代农机科技成果评价模式现今我国将育种、农艺等作为农机科研立项的重点,农机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远远跟不上生物技术研究的脚步,因此现代农机建设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国从事农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单位基本都是差额事业单位,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机工程的科研经费投入,确保农机工程研究经费的持续稳定供给,还有就是要注意国家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在组织各种与农机有关的科研课题时,应注意安排由从事农机工程专业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与工程技术有关的课题或子课题。2.3培育农机工程科技创新建立相关的制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在对农机工程的培训,加大对农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硬件设施。这些都是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基础,。由于我国农机工程学科起步较晚,农机工程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很少,影响了高校对农机工程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在国家重点学科关于农机工程方面加以关注,造就更多的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以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农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尽快的注册农机工程师制度的建立搬上台面。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