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创新精品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成果背景

(一)社会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我国会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展览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可以说,我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大多数城市展馆在建设中将展馆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附属范围等联合加以考量,展馆建设为会展城市的定位树立了标杆,不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而是将其主要功能与城市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豫西地区无大型场馆的历史,同时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区域性竞争力的地标性建筑,是巩固三门峡市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兴城市的战略需要。

(二)行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尽快形成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解决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难题的关键举措。另外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也应该及时开发、积累相关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手段并形成相应大型场馆工程项目建设的成套管理和施工技术,作为以后类似工程建设的示范,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生产力,促进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降低大型工程的建设成本。

(三)工程简介: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位于市区西部,南临涧河,西接209国道,东北与甘棠路、五原路相邻。该方案设计金盆聚宝,会展中心大致成梯形,总体形状成元宝形。会展中心建筑面积98928m2,建筑物长279m,宽121.5m,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4m,框剪结构,屋面为管桁架结构。会展中心由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科技活动中心三大功能区组成,其中会议中心含1036个座位的多功能剧院一座,620人宴会厅一处及多种规模的会议室;展览中心拥有800个国际展位的展厅和城市规划馆等;科技活动中心主要包括科技中心、群众艺术中心、报告厅等。

二、选题理由

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是三门峡市“地标性”建筑,设计理念先进,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具有体量大,质量目标高、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无论是从该工程的社会影响程度,还是就其建筑规模大小,作为地级市的重点项目,其施工管理实践活动都是影响巨大而深远的。

三、实施时间

实施时间 2010年3月―2012年4月

分阶段实施时间表

管理策划 2010年3月―2010年4月

管理措施实施 2010年3月―2012年1月

过程检查 2010年4月―2012年1月

取得成效 2011年7月―2012年4月

四、管理重点与难点

1、基坑深,标高层次多,覆盖范围广。本工程剧场升降舞台区域基坑深达-16.7m,其东西两侧的乐池、绘景间等功能用房基坑埋深为-12.6m、-12.3m,排风风沟埋深约为-8.9m,而大面积地下室基坑埋深约-7.9m、-6.4m不等,标高层次很多,施工时基坑支护、地下室结构、外防水、回填等穿插工序较多,相应增长了施工周期。且基坑覆盖范围较广,地下建筑面积达35500m2,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风险管理具有挑战性。

2、结构体型复杂,高支模安全措施要求高。会议会展中心工程集会议、剧院、展厅、科技、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构体型较为复杂。尤其是会议室、剧场升降舞台、会议大厅、高架坡道等多个区域,跨度大,净高高,结构施工时其模板支撑高度均超过8m,其中会议大厅屋盖高度达到19.5m,屋框梁尺寸400mmx1200mm,属于典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这些高大空间部位的结构模架工程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3、防水工程施工面积大,施工质量要求高。该工程主要防水部位为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卫生间、及其他功能用房防水等,其中地下室结构外防水面积约46190m2,屋面防水9690m2。各部位防水做法不同,涉及到的防水材料也很多,施工质量要求更高。

4、钢桁架结构楼盖、屋盖设计复杂,不但结构跨度大、构件体量大,而且覆盖面广,各区域技术条件差异大,桁架悬挑长,吊装就位难度大。该工程钢结构包括屋面管桁架结构、屋面H型钢桁架、楼层H型钢桁架及少量劲性钢骨柱、钢管柱等。屋盖钢结构分为A、B、C、D、E五个区,覆盖展厅区、科技区、宴会厅、剧场及造型结构等。范围广,与土建穿插界面较多,相对其安装作业面受土建进度的影响较大。同时钢结构的安装进度,又直接影响到金属屋面、幕墙等护工程以及室内安装、精装饰等后续专业的安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钢桁架结构施工是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5、机电工程具备集中性、全面性、复杂性等特点。机电工程除常规的机电专业外,还包括大剧院舞台灯光音响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LED显示系统等,机电系统管线比较密集,尤其是设备管廊及公共走廊等部位,各专业管线均要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布设,这样既要解决管线间的标高、位置上的矛盾,还要考虑吊顶标高,因此,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机电安装的关键。

6、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高,应用四新技术多(推广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9大项 22子项)。在全球提倡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本工程采用保温岩棉板、保温砂浆等材料进行建筑节能保温环保设计,建筑节能保温工程量大,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节能效果,是工程重点。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升降舞台机械、大跨度张弦管桁架屋盖、中空低辐射玻璃幕墙、断桥型中空玻璃门窗、铝镁锰板、蜂窝铝板、聚碳酸酯阳光板等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对实现既定的创优目标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7、总包服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总承包沟通协调、安全管理工作量大。由于本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较多,按照合同约定,部分专业及设备是业主单独通过招投标来选择的分包方,从而加大了总包方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高大空间智能灭火、消防喷淋系统、安防系统工程量大而复杂,管线排布密集,预留预埋多。

8、在成本管理和材料采购上,由于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结构体型复杂,工程量大,设计变更多,工作难度对人工成本的影响大,同时由于工期紧,应用新材料多,而工程的不规则造型对材料的规格要求较高,材料的采购、运输、保存成本较高,进度控制困难。

五、管理策划及创新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思考;重庆市九龙坡区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1-03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如何解读城乡一体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建设全新九龙坡,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及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缩小、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同步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生态建设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良性推进过程,包括以下四大内涵:(1)城市化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产业工人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第一产业转向进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经济实力提高的过程。(3)城市化的社会内涵。城市化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参与工业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4)城市化的空间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传播、拓展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产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有三条衡量标准:(1)经济标准,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2)社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3)制度标准,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可见,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高质量的城市化,它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2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韩国先后走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发展快车道。(2)21世纪初,沿海发达地区及成都等地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热点、难点问题。(3)“十一五”规划建设之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之年,重庆直辖10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龙坡区为重庆市委、市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3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1)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综合实力;(2)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基础;(3)拥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4)进行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

3.2制约因素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3)城乡一体化就是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2发展规划欠统筹现有的规划是以城市为主体的规划,城乡分割二元机构特征明显,农村规划是规划学的空白,没有涵盖广大农村,即表现为: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市场无主体,公共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力。3.2.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二元结构障碍制约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动力,且稳定性较差;最紧缺的要素在于市场主体,农村地区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各类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发展活力不强;最现实的差距在于公共服务,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薄弱,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民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4推进九龙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对策

4.1以先行试点为契机,探索综合改革经验

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编制试点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一体发展”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综合实力。坚持“五个突破”:(1)从重点地区突破,以华岩、西彭、白市驿为试点镇,沿华福路、白彭路实施主城西进,建设西部新城现代产业经济核心区,推进东西两翼互动发展,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验区,努力建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极。(2)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绿色庭园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物流配送等为主的都市经济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市产业发展。(3)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4)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5)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造经验。

4.2以统筹规划为前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重庆主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精心编制《九龙坡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乡统筹的新农村绿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4.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最现实的差距是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要在制度上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取得成功。4.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4.3.2加快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附着物物权化抵押贷款信贷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农村产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企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4.3.3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变市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4.3.4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卫生“五大体系”建设。4.3.5加快推进促进农村资本市场活跃的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财政投入“城乡统筹、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完善区镇财政分配体制,强化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控制使用土地补偿机制,对镇村社实施控制使用的耕地、生态保护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建立土地收益支农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信用机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4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需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1)鼓励工业集中发展,积极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农科城和农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做强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变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搭建新型工业产业载体。(2)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业、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石墨烯、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

4.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

湖北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定位,以此,保持好特有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特色,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一体化发展。本文从新农村社区功能定位、规模、环境保护、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落文物古迹保护及历史传承等方面提出优化湖北城乡一体化路径的对策。

一、湖北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湖北城乡发展不失均衡。首先湖北农村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人均收入增长一直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从1980年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96元增加到8867元,年均增长12.4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3.7元增加到22906元,年均增长12.66%。

城镇人均收入当初的基数较高,是农民纯收入基数的2.4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又高0.24个百分点,使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逐步加大。1980年至2013年间,尽管农民纯收入实现了较高速度增长,达年均12.42%,当初基数较低,加之年均增长速度也低,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1980年到2013年的33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又扩大了0.15倍,由2.43倍扩大到2.58倍。我省乡村居民点本来就布局比较分散,规模也不大,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必然导致一些村庄实际居住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农村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闲置浪费,出现了“空心村”。

二是湖北对城乡如何差异化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及指导性要求。我省人口众多,除水利资源外,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各种矿藏资源都相对短缺,必须合理地规划城乡发展,尤其是指导城乡有差异化地科学发展。比如农村应当主要发挥支持城市发展的三大保障功能,即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和环境安全保障。大中城市和城镇密集的地区的发展重点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产业进步、技术进步方面起引领作用,反哺、支持农村和农业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城市、工业和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农村,农村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建设类型,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契机,但新农村建设不是照搬城镇模式简单的农村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上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大中城市的规划模式,不能只是盲目追求镇区空间规模的扩张。

(二)城乡人居环境差距大。一是规划水平不高,城镇管理缺位。湖北省从2005年底至2009年底开展了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编制,但相当一部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还不是太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够,缺乏统筹考虑和区域性的视野。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对小城镇尤其是特色镇和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只有1/3的小城镇按照新的要求主动修编规划。有不少城镇无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加之管理机构缺位,在建设中随意改动规划,甚至是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导致小城镇总体布局杂乱无序,缺乏前瞻性。二是湖北城镇规模偏小,集聚能力不强。目前,湖北省共有739个建制镇,其中一般建制镇694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制镇45个。全省建制镇建成区总人口1398万人,其中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制镇人口542万人,一般建制镇人口855.9万人,镇均1.24万人。全省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一般建制镇46个,占一般建制镇6.22%。湖北多数建制镇人口规模普遍很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功能不全,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缺乏产业支撑,发展无后劲。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应有的投入。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以上,供水普及率85%以上,污水处理率50%以上。湖北省建制镇截止到2011年底,人均道路面积12.5平方米,供水普及率82.96%,排水管道密度5.18公里/平方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6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0%,

(三)公共设施水平较低,农村住房制度尚未得到重视。不愿在小城镇安心居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和医疗设施及服务水平较低。商业文化体育等设施也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几乎没有公园及休憩的公共绿地。镇容管理是比较薄弱的,违规违章私自乱搭乱建镇容显得杂乱无章、污水乱排导致的恶臭,还有噪音等加剧了居住环境的恶化。农村现行的住房基本制度是以“一户一宅”为原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无偿提供的宅基地上,农户自行建设自有自住房屋的制度。它保障了农民“居者有其屋”的居住权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但政府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予以应有确权保护,加之,农房建设的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对农房建设服务与管理的监管,使农村住房的居住安全和产权保护问题较大。

二、湖北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二)合理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要按照湖北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一体化的发展的思路,贯穿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理念,在地域空间上,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梯级层次的规划与建设。即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到城镇化的新农村社区进行一体化的规划与建设。如进行湖北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产业规划与建设、城镇与新农村社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在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时,要依据湖北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的人文地理、山水风光等特色进行发展定位,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进行规划与建设,让城镇、乡村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构建湖北新型城乡空间格局时,还要充分统筹通向发展,形成一种城乡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和谐空间格局。即新农村社区建设规模要充分考虑自身建设的布局、特色及规模,又要预测到虑城镇化对农村人口吸纳影响,避免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能出现的大量空巢或空置的浪费现象,为城镇化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和人力资源。湖北城镇化模式选择、城镇布局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要避免湖北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又为农村社区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提供支撑与便利。

(二)完善湖北“新型城镇+新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就是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布局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延伸部分,把新农村社区建成类似于“城镇社区”或“小卫星城”一样的区域。也就是说新农村社区具有城镇社区的基本功能功能,要朝着农村社区城镇化方向发展。因此,湖北新农村社区既要具备一定的城镇生活品质,又要保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然风光,还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是一个多种功能的农民生活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新农村社区应逐步按统一的规格集中连片建设,减少宅基地占地面积,并尽可能将耕地连片集中便于集约化经营。在建设中既要注意乡土文化的传承延续,乡村建筑风格、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保护,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应有的田园山水风光、乡土气息,还要进行城镇化似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新农村社区具有与小城镇生活方式与习性等相近似的生活品质。如主要道路的硬化、供水供电及污水排放与处理、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这样的新农村社区既能能承接城镇化的延伸辐射功能,支持城镇的发展,避免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为城镇化发展预留或腾空间,又能保持农村居民传统的居住方式,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提供便利。可以避免湖北城乡一体化的两难现象:一是避免湖北城镇化扩张对新农村建设的排斥现象,带来城镇化规模过度扩张的“大城市病”;二是避免新农村建设规模失度导致的社区“空心化”的闲置浪费。

(三)湖北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城乡规划作用,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引导,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水平。二是制定促进重点镇发展的扶持政策,合理确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人口合理集聚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将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优先向重点镇配置,加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均等化。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质量为重点,加大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地区,重点搞好农村村庄内部的道路、供水、生活用能和信息化等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兵弟《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团结 2010.4 .

[2] 薛敏兴《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 机制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社会学思考》,理论导刊2009.5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4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重创双辽”战略及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增容扩区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市城乡建设事业推进的关键一年。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中心拓展,两区并进,拉开框架,基础先行,园区共建,整体推进”的城镇发展思路,着力塑造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实现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县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双辽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力争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 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网。加快推进双辽市境内高速、城市道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强303国道、大广高速、市内公路改造升级和市内干线公路、通村公路建设,消除“断头路”,建成“达标路”,形成畅通便捷的城乡交通网。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水网。以城区主管网延伸和建设中心水厂为主要模式,建设城乡对接的供水管网,力争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气网。加快辽南街工商村天然气工程、液化气站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天然气向周边镇和村庄延伸,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沼气。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积极争取启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一批乡镇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基地电网工程和农村公共照明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同保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网。完成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水污染流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墓园集中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打造生态双辽。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加快推进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数字电视一体化建设,以城乡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在2012年实施“方便农民五件实事”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全面铺开剩余17个村庄的实施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美化工程。5月份,我市投资100余万元实施镇容镇貌美化工程,在303、304国道沿线对行道树进行了补植补栽,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了修葺粉刷,对街巷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6月份,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组建了信义镇环卫处,招聘管理人员3名,同时,划定了清扫区域,启动了环卫工人招聘工作,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积极实施住房条件改善工程。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00余万元,在双山、东明两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在跃进村为贫困户新建住房45处,并争取残联资金41.5万元,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18处。

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建立项目整合投入机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统一规划,整体配套,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市场融资机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开发经营的土地、资产、资源,采取市场的办法引进工商资本投入。建立村级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坚持走以地生财、盘活资产、服务创收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自主投入机制,通过产业增收、示范引导、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共建家园。

三、抓管理,在理顺体制机制上求突破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针对管理工作中多头执法的问题,科学调整和划分城市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城乡一体、上下垂直的管理网络。同时,认真落实区域管理、“门前三包”、定点巡查和部门协作制度,整合执法、综治和环卫等城市管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对县城主要街道和路段实行包干管理责任制,做到全天候、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实行违法建设的动态化管理和“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三是建成“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设施、市容环境、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科学监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化管理。四是实施“四化”工程。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实施城市景观亮化工程,抓好主要街区、马路市场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挖掘榆中文化底蕴,建造一批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公园、广场。

四、统筹城乡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公共财政为牵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和“三农”发展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保障和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改革,促进教师在城乡、强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加快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加快甲等镇卫生院和甲级村卫生室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体育健身工程,增强先进文化体育向农村的辐射力。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5

一、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着重在古镇、新城区、村庄布局规划方面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划审批、论证、公示制度,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规划审批程序。

加强对影响城乡长远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规划调控,围绕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探索以规划手段推动全镇建设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将村庄布局规划放到溱潼镇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

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坚持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体措施上突出四个“着重”:根据镇东部紧临戴南镇的地理优势,着重在镇东工业园区发展不锈钢产业;结合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着重在西工业园区发展船舶附件产业;按照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和旅游观光带的要求,着重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充分放大“溱湖八鲜”及溱湖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效应,着重发展溱湖八鲜特色产业,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

目前,溱潼镇工业已形成以不锈钢、船舶附件为主的两大产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80%,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0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81%。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每年实施10个事关民生的工程,城乡建设整体空间布局日趋合理。2013年实施的项目有:加快实施饮用长江水二期工程,启动汽车站搬迁,打通新城大道与会船大道的连接线,完成湖镇大道以及府前路西入口景观绿化工程 ,建成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镇宣传文化中心,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6座等。同时,全力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目前,溱潼镇10个村中,1个村已通过省级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初验,2个村已创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其余7个村均已通过二星或一星级验收。

四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村村通网络、通有线电视、通公路,农村公交村开通率80%。整合村卫生室资源,做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村庄全覆盖。整合教育资源,2011年投资800万元新建的溱潼中心小学幼儿园及溱小食堂已投入使用,充分发挥镇中心幼儿园优质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将中心幼儿园分园延伸至3个村幼儿园。全面实施饮长江水工程,确保全镇人民喝上“放心水”。

五是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着重从三方面推进:首先,全力推进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全镇10个行政村均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每村配备1名劳动保障专管员,站长由村党支书或村主任兼任,劳动保障专管员从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以及热心劳动保障事业的社会人员中择优录用。目前,镇社会保障服务所、村社会保障服务站均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现代化设备,为实现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市、镇、村”的三级互联共享,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其次,全力推进服务规范化建设。 全镇统一制定了服务流程、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网络管理等管理制度,完善了用工信息、创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台账,确保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再次,全力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狠抓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并通过电视、触摸屏向群众相关信息,使城乡劳动者足不出村就能全面及时掌握全市的就业服务信息,有效降低了求职务工成本。同时,组织开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专用软件,各平台通过劳动保障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镇村每一位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上传下载相关信息和资料,有效提高了平台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是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统揽,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建设,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更加健全,虚拟社会管控有力,“六五”普法全面展开,成功创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投入情况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实践中,溱潼镇通过预算内安排、上级补助、举借债务等途径,积极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资金。

从2012年溱潼镇资金投入情况看,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资金共计投入6095.2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预算内财力安排3261.93万元,上级补助200.3万元,借款2633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社保、城乡社会管理、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

未来5年, 溱潼镇将进一步完善小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突出旅游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市经营理念,加快实施项目建设,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全力推动溱潼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构筑大通道、实施大配套、改善大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学校建设、路桥工程、长江水管网改造工程、敬老院、环卫设施建设等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部门与镇政府之间存在权力分割。主要是机构设置条块分割,镇政府职能不健全。目前,除镇党委、政府内设机构外,还有区(市)直部门在镇的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大部分派出机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区(市)直部门,他们实际控制着小城市建设的各种要素资源,掌握着各种调控权力和执法手段。镇政府在推进工作、处理具体事务时,会受其权力和手段的制约,降低了政府有效、灵活、独立地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工作有体制障碍。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发展模式 ; 吐鲁番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urpa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alyzes the facing Turpa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trying to straighten out the idea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industry, space, public facilities, infra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n put out the development mod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 Turpan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1、城乡布局现状

吐鲁番地区包括一市两县,即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共有32个乡(镇、街道、场)、166个行政村、51个社区。2011年,吐鲁番地区总人口达到63.19万人。从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看,吐鲁番属于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州。地广人稀,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吐鲁番绿洲是全区人口密集区域,而广大的区域则是荒漠戈壁等不宜人居的地貌环境。目前城乡布局呈现如下特征:

(1)城镇布局依绿洲而定,山区和荒漠城镇数量少

吐鲁番地区绿洲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特点。城镇布局也遵循这一特征,表现出在绿洲区域相对集中,而在山区、荒漠区等地数量少的布局特点。城镇大多数聚集于天山南麓绿洲区域、吐鲁番盆地中部区域,绿洲水土条件较好,城镇密度相对较高,集聚了绝大部分的乡镇团场,而南部戈壁和荒漠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只分布有少部分的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城镇,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分布稀疏。全地区平均597平方公里绿洲面积上仅有1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不足1万人。

(2)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2011年,全年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3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55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3%,吐鲁番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城乡差距大,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3)城镇布局的道路指向性明显,主要沿交通干线集聚

吐鲁番地区城镇布局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道路集中性特征。吐鲁番地区境内内铁路、公路干线网对城镇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西走向的兰新铁路和312国道是吐鲁番地区的城镇集聚区,在这条交通走廊两侧汇集了地区几乎70%的乡镇。 并且乡(镇)与县城之间、乡(镇)之间交通距离较长(大部分距城区30公里以外),集镇空间结构多数仍处于沿路一字拉开式的“马路经济”的低级阶段,乡(镇)政府所在地大多数为传统的农村集市,基础设施缺失,对周边农民吸引力不大,起不到带动乡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吐鲁番地区由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城乡建设资金投入差距、管理体制等原因,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城镇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狭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且差距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图1城乡收入变化对比图

(2)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力较弱

吐鲁番市中心城市地位不强,城市首位度的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其周边县的辐射力和影响不大,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心龙头作用不突出。吐鲁番的经济实力总体偏弱,从总量上看,2012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66.52亿元,财政总收入6.59亿元,进出口总额1784.8万美元,分别只占全地区总量的27.27%、26.05%、和51.59%。从增速上看,近三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6%,比地区年均增长水平10.87%,低1.3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落后于鄯善县,与托克逊县持平。从产业发展能力看,其他县、乡(镇)分别依托不同类型的优势资源,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主导产业,使得市、县、镇间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城市辐射影响力尚未超过所在绿洲范围,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3)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供需缺口较大,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匮乏,没有形成配套,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农村安全饮水通村率仅达87%,自来水普及率93%,公路通村率98.3%,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覆盖率为“零”。村村通的道路路况差、等级不高。地方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大,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单一,现行的投资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大。

三、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1、产业一体化

坚持以葡萄产业发展为骨干,创建政产学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的融和,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带动城乡各项产业发展。延伸葡萄产业的产业链,加强葡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葡萄新品种培育、葡萄营销、葡萄酒加工、葡萄籽利用等项目,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

产业协调错位发展。推进和延伸吐鲁番地区形成了石油化工、煤炭、无机盐化工、金属冶炼加工、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确定乡村发展方向和规模,推动工业向重点城镇集中,鼓励农村具有特色的第一产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手工业。

2、空间一体化

鼓励城镇发展,引导人口转移。鼓励农村居民向重点城镇集中,适度进行村庄撤并,通过设施优化配置引导农村居住人口适度积聚。突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两流转”、“三集中”和“三保障”。以农村劳动力与人口流动、转移为突破口,实现城乡互动的发展。以快捷的交通联系,新型农业产业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支撑,弥补城乡空间的刚性融合。

3、公共设施一体化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受教育、卫生、医疗和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机会。以基础教育、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活动设施为重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设置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实现城乡共建、设施共享、环境共保,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加大村改居工作步伐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为吐鲁番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4、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加大对村庄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形成农村社会新风貌。

5、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加强综合整治,农村连片整治,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乡村风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强化农村作为生态本底的作用,突出城乡空间特色差别,保持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引导农民进行庭院绿化,保留区域内生态廊道,防止生态绿地碎片化,城市建设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格局。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吐鲁番地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发展模式应结合吐鲁番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总结了不同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

1、“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

目前吐鲁番市的葡萄乡、亚尔乡,托克逊县的夏乡、鄯善县的辟展乡都属于城市边缘区类型,这类型区域最为理想的模式是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将城市边缘区的村镇划归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消除政策管理中的人为障碍,把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市民身份,按照统一的城市发展规范进行管理。在近期,如果行政区划调整一时难以实现,可考虑先从居民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着手,取消城乡居民在城市就业的户口等门槛限制,在供排水、道路、生活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统一考虑,在建筑等领域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一体化建设。

2、工业园区带动发展模式

吐鲁番地区现有大河沿、七泉湖、鄯善火车站等独立在中心城市之外的工业园区。这类型区域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的宏观思路,逐步增强工业园区与农村区域的相互帮助。工业企业和工业小城镇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应向附近农区有重点的倾斜;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和鼓励园区驻地企业和地方职教中心合作,帮助农民培训园区相关从事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技能,为农民转变为工人提供条件;企业和附近的村镇可以共同合作进行公益性建设;农村居民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后勤服务,保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协调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分配比例。通过和谐共建,推动工业城镇与附近农区一体化发展。

3、旅游业带动发展模式

旅游资源是吐鲁番地区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资源种类。旅游业为主体带动农村区域的发展是吐鲁番地区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一体化模式之一。

这类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乡镇在引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过程中如何做好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组织性。结合吐鲁番地区创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示范区”的契机,通过旅游服务和文化产业化吸纳就业和村镇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倪天麒,杜宏茹,权小燕,李雪梅 . 干旱区绿洲城乡一体化研究—以吐鲁番为例,2012

[2] 刘从鸿 .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