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在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相关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服务领域的新发展,即现代服务价值理论,并就价值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拓展进行肤浅的探讨。

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成因、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异、人们对服务的歧视等等,导致了商品与服务在经济学理论思维中彼此分裂的“两分法”。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服务作为国民经济的价值流量,将越来越成为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对象。实践对理论的呼唤,要求改变经济学上重商品轻服务的理论分析格局。

在理论思维中破除“两分法”的实质是在价值概念上视服务与商品等同,因此,破除“两分法”的首要问题就是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就此问题,国内相关学者作了诸多探讨,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的观点综述

(一)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第一种观点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这种观点全面肯定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并把它纳人“社会劳动”的范畴,认为它是创造价值的。“这里的‘社会劳动’是指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劳动,即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从事的有益于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或者说,是社会需要劳动的简称”。

第二种观点为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论严针对“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并非服务业中所有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只有那些为物质商品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具有生产性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而那些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

第三种观点为有用劳动创造价值。恻汁对“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论”的观点,有的人不赞成用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作为衡量服务业能否创造价值的标准或依据。他们认为,生产劳动概念和创造价值劳动概念在经济关系上内涵是不同的,前者体现简单劳动过程和特定社会生产关系,后者只体现一般商品经济关系,两者并无必然联系。在商品社会中,“一切创造社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同时就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就是判断商品社会某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同样,“判断第三产业中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标准是:其劳动是否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

第四种观点为生产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劳动创造价值论。该观点从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服务产品价值为主线展开论证,针对服务业中不生产实物产品的部门就不创造价值的观点提出了反驳。该观点认为,非实物劳动成果被纳人社会产品范畴,成为服务产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实物劳动成果一样,也具有消除相对稀缺、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因此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既然这种产品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那么,只要服务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它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也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第五种观点从生产劳动实践引发理论演变的方法论重新定义生产劳动,指出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

(二)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

第一种观点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或净产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该观点认为服务劳动不是生产劳动。

第二种观点为“国民收人再分配说”,鸟亥观点认为,服务领域里服务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收入间并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和资本家用其收人支付服务费时就是如此。

第三种论点为“服务生产价格说”,认为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它所以能带来利润与增殖资本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为服务生产价格,不仅补偿服务成本,而且无偿地给服务领域的资本家带来了一份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四种论点是“价值转移说”严认为服务有价值,但它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物质生产部门转移来的。

第五种观点以生产劳动的一般含义为标准,认为纯粹的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观点认为,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劳动有两种含义:生产劳动一般含义即撇开特定社会性质,能够创造出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或者能够使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得以完成的劳动过程。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是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劳动,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但这个价值,已经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来意义上的价值了。

(三)简要评述

上文介绍了经济学者为消除“两分法”和把服务纳人传统价值理论框架所作的努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至今观点仍不统一。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要发展劳动价值论首先要在价值和劳动的基本概念上发展,从而引申出了众多看法,如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的效用,也就是物的使用价值;凡是有用劳动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不科学、不完善,必须加以修改和发展,··…这些看法,实质上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借发展之名,行否定之实。

实践需要说明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外延扩大仅仅就事论事是不够的,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未能完全解释劳动价值论在服务领域面临的所有问题。劳动价值论在服务领域的发展,还需要创建新的本质性的范畴从理论体系上给予系统的深刻说明,必须在运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理论范畴和新的理论体系,给整个理论带来新的变化,用以说明一系列新的实际问题。国内有关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现代科学劳动”娜区一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述评

(一)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它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勉口同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样,生产服务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作为人的生理意义上的劳动耗费,它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另一方面,它是具备不同生产目的、使用不同劳动资料、操作方式,为不同的消费对象提供服务的具体劳动。

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实物使用价值的一般共性和其自身的特殊性。(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消费潜代性、消费互补性和消费引致性,其根本原因在于非实物使用价值具有一切使用价值所具有的共性—可消费性。(2)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和非贮存性。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特性。(3)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转移性,它不可能从产地转移到销地,这个性质使得服务业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空间上不一致的矛盾,这个矛盾必须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相对移位来克服。(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

2.服务产品的价值。服务产品具有价值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3)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在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

3.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及价值形成过程。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有两种情况。(l)重复型服务产品:因服务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z)创新型服务产品:它的非重复生产性和共享性,使其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和风险系数决定。服务价值创造过程存在着和物质生产领域不一样的特点:服务业的劳动者在其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服务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C);另一方面,其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V+M)。由此可见,服务业劳动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二)服务价值理论在现代服务产业中的发展

20世纪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在服务劳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价值理论也应在实际中有新的发展。基于现代服务业背景下考虑服务价值理论的发展,关键是“劳动”内涵的升华,从价值的表现上看就是(V)含义的扩大及组成价值量的各部分(C+V+M)构成比例的改变。结合现代服务业劳动者的特点,传统服务价值理论中的(V)应包括“接受现代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其直接结果是使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劳动”发展成现代“科学劳动”,并且在服务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传统服务业中处于附属地位的“一般劳动”转变为现代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科学劳动”。现代科学劳动大大改变了服务产品价值量和量的各部分构成,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产品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大大增加了社会财富,引起了劳动与价值之间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由于现代服务业中知识要素和科技要素的比重大大增加,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必须接受高层次教育,支出大量的学习费用和科研费用,因而这部分的价值量会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科学、知识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它本身有价值,在服务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虽然它不熊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本身的价值可以通过科学劳动转移到服务产品中去,即通过科学劳动创造价值。因此,现代服务业中科学劳动既要创造一部分新价值以补偿支出的科学劳动力价值(由于学习费用增加,现代科学劳动力的价值比一般劳动力的价值要大得多);同时还要把所使用的科学、知识中已包含的旧价值在转移生产资料及旧价值的同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而转移的旧价值的量也将大大增加。另外,由于在现代服务业中,科学劳动能生产出一般劳动所无法生产出的非物质产品;或者能充分利用自然力并融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这是高级或超高级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大量倍加,因而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创造出相当多的大量的新价值。

三、价值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拓展

劳动价值论的横向发展形式的本质,是价值概念的外延的扩大,即从国民价值扩大到国际价值;纵向发展形式则是要素外延的扩大,即从劳动单要素扩大为生产过程多要素。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示范性;区域经济;校企合作;本土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55-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廖克玲(1962-),女,湖南衡阳人,研究员,从事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校企合作研究。

一、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本土化实践路径探索的理论与意义

高职校企合作,体现其专业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它

的相关链接:“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Standort Factor)的韦伯,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最小运费原理”:讲究营运成本。“地域分工”:亚当・斯密(A.Smith)提出了“地域分工”,俄林(B. Ohlin),提出“域际分工”,其核心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经济优势,有相应的科学性。

对“本土化“综合的理解:就是科学、符合实际的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它是一种协同、共生,适者生存的优势定律。

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或俄罗斯等国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名称不同,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基地企业制度”。本土化特色反映在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层面,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

有利益共存的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1]。而校企结合的市场本土化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

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课程开发模式,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的思路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并实现“双证书”制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学校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量”企业的需求之“体”,“裁”学生的培养之“衣”,可以为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达到校企“共赢”。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2.“2+1”模式:采用校企合作“2+1”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了行业服务与管理标准,三年级学生直接到企业顶岗,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

3.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校企共建、省市共建、中央财政投入的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生产和实训的一体化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

4.服务企业模式。针对企业在生产、管理工程项目当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积极主动地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就技术性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一起协同攻克生产技术难关。如企业的共同开展研发与产品设计工作,帮企业渡过难关,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此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还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得到了大中型企业持续有效的项目、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赢得了更多的经费投入,增强了办学活力。

三、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本土化的实践途径的新思考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形式多样,但没有侧重点,没有区域特色的主攻方向,没有强调自身的区域的稀有资源性,校企结合流于某些比如签协议、挂牌、赞助等形式。只是企业赞助等单一的形式,没有组合、集团化特色 [2]。

1.中国特色:体现在政策与经济的大形势,教育与经济的衔接:推动政府搭建平台,整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利益共享。高职院校的根据自己的区域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节约资源、资源共享角度出发。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利用与合作开发不够的问题。推动政府出面搭建平台,使教育与产业结合,在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减少盲目投资。

2.区域特色:为区域经济服务,开放培训体系,培养人才。探索适合自己的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本土化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广东区域经济的特点:现代服务业、先进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为广东与港澳打造世界都市圈服务。建立自己独特的专业,适合市场区域方向,因此办出专业特色,建设优势专业,为广东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

例如: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家具和家居专业、电器专业,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专业,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会展设计专业等都紧密配合区域市场、产业的特色的特点,办出了特色。

广东高职要突出就业特色,服务区域本土特色,针对市场,走自主经营的道路:围绕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东省“双转移”,打造广东转型新引擎战略目标,应对金融危机急需产业升级的紧迫形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知识结构和人力结构的支撑。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打造符合广东区域经济与生活产业,高度融合品牌专业及其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形成与区域经济开放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即促进资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的制造业轮动驱动的产业群 [3]。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结构升级,对劳动力供需结构带来较大影响,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会影响从业人员的结构包括知识结构的变化,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中级以上的技能人才,这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珠江三角洲开放中专技校、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社会职业培训,拓宽继续教育社会化领域。一方面,重点加强与实力强企业的企业联盟,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对在职或待岗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建设以校办工厂、各学科专业、为经营的多种经营实体,还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与社会各种形式的融资,形成多种所有制体制的职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劳动技能培训教学基地。

3.学校特色:体现在办学特色,管理特色和文化特色。建立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高科技、高技能师资人才数据库。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必然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竞争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结构。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结构升级,对劳动力供需结构带来较大影响,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打破院校与企业资源相互独立的格局,相互为依托,以区域经济为平台,在资源(人力和物力)上充分整合。

在人才和人事制度上要改革,教育要先行,首先要尊重人才,将高素质、高技能、高需求不仅纳入教育和企业发展规划,而且要建设人才数据库,建立人才共享基金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广东的高科技人才。

突出加强技能与服务相结合的生产性实习的分量,对一些重点专业和实验、实习基地进行集中重点投入建设一批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基地,面对市场,进行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真抢实弹的演练,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达到有资源、有设计、有开发、有产品拓展、有技术服务、有继续教育、有有效营销的经营团体;利用人才共享数据库与激励机制平台招揽与聘用师资,充分发挥师资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性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探索广东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校企结合本土化生产性实训模式。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学分的取得也可以是在企业或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习中获得。学生的考试不停留在书面上而是在实操和多方面能力的考查上。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突出以人为本,达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

四、结语

中国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区域本土化特色,在高职院校周围凸显一批生产性、服务性实习的基地,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陶书中.江苏省2005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54).

[2]陈嵩.上海市2005年度教科规划研究项目 “上海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之阶段性成果(B050630).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物流业;生产业;贡献力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nearly a decade, the industry contribution not only decides the pull function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embodies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etc., discuss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ducer services, and analyzes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ecline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in the end.

Key words: logistics; producer service; contribution

生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而向其它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五个产业[1]。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生产业是其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的一部分。据统计,OECD国家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30%。另外,在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生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逐年升高,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实物投资。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各种形式在不断支持和推动生产业的研究和发展①,体现了国家对这一行业的重视和期盼。作为这一产业之一的物流业,也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物流业与生产业的关系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需求分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其生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主要是充当生产的媒介,只是为生产最终消费的其它产业提供中间投入,而不直接生产性最终消费的服务。

根据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各产业中间需求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已经达到74.87%,说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超过50%的功能是向其他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也就是说,物流业符合生产业的本质,是新兴的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物流业的贡献率

按照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0》中对三次产业贡献率计算的说明,类推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和对生产业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物流业的增量/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量;

物流业的生产业贡献率=物流业的增量/生产业的增量。

鉴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量限制,本文所用的生产业的增量即生产业增加值,由表1中中间投入率大于等于50%的产业增加值求和得出。物流业的增量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求和得出。

由此计算出的2002年至2011年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国物流业对于全经济的贡献率和对生产业的贡献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物流业对于全经济的贡献率比2002年下降了25.52%,对生产业的贡献率下降了28.39%。

3 物流业贡献率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诸多问题。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服务业,尽管近些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迅速,但生产业发展速度仍然缓慢,生产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低下等经济问题[2]。这种产业结构,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还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生产业是产业升级、竞争力提高的关键。而生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产业内各细分产业的共同发展。表2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本就不算太快的生产业发展速度。这直接制约了我国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将会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生产业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生产业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的媒介,它的发展能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能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要使技术和创新能够尽快、更好地融合到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功效,促进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重要媒介,那就是生产业。只有通过生产业的发展,才能使科技成果尽快地、最恰当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物流业正是这个媒介发挥功效的关键产业。

4 政策建议

生产业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因为其高附加值、高知识集聚的特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高知识集聚的水平。高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程度还很低,一般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些都是制约物流业成为现代生产业的关键。因此本文认为,从生产业的角度看,我国物流业发展应注重提高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产业基本发展速度。只有通过物流产业自身硬件的发展,才能为产业升级提供物质保障。

二是侧重发展高新技术的使用力度。使物流业真正成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

三是扶持生产业发展的同时,偏重于考虑对物流业的政策倾向。推动物流业的增长本身就是推动生产业的增长。

注:①“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项目指南)、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2011年)都把生产业研究作为重点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雪瑞. 生产业集聚研究[D].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4

[论文摘要]旅游业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时期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的重要方式。在分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可行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外部环境建设、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产业经营模式逐步渗入我国的经济领域。众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其制造业的生产职能和加工基地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产业的部分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由服务生产国际分工而导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由来 

服务外包(service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 ,或称离岸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保持服务的稳定供应以及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发包、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向第三方转移非核心的商业技术和服务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利润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经营环节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运作、营销推广、产业升级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由此发展起来。服务外包的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在90年代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得到加速发展。随着服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在it领域的成功,本世纪初外包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据统计,全球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成为一项新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和增值模式。从外包方式上看,离岸外包将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提出将把80%的公司外包业务采用离岸方式。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今后五年内,美国白领工作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 

 

二、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于一体的关联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产品形态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剧,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造,出现了诸如会展旅游、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但几乎与此同时,也发生了行业恶性竞争激烈、经营绩效持续下降、行业管理边缘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有序、规范、健康地发展我国旅游业,提高行业自身效能和产业层次,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成长性的服务产业,其产业扩张能力和渗透性较好,因此具有外包的潜力。旅游业在原有生活核心业态的基础上,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从而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和能级提升,出现了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新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入世”的呼声日渐高涨,通过外包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内在需求已经成熟。 

其次,旅游业是服务业经济中一个较为活跃的产业代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晴雨表”,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以生产和生活为其要素的产业结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的强化,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建立以生产为主体的新型旅游业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按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重新布局旅游产业,通过“归核化”的战略,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的方式加以整合、重组,实现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引进外包经营方式,不仅能直接创造价值增量,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性企业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外包,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再如旅游企业形象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将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实践,将成为旅游业今后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由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外包,抢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现代服务业驱动gdp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服务性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集中建设公共支持技术平台,强化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以低廉的使用成本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其运营环境。积极构建旅游服务的外包数据库,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使企业能把握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进世界著名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商,优化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带的基础建设,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增强旅游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集成现有法律、法规,构建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形成对服务外包的支持体系。 

(二)旅游业服务外包的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 

企业与外包商的文化协调,是指在外包运作过程中,外包双方能相互尊重,,努力扩大双方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共识面,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因文化冲突和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各相关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经营职能也将随着外包业务控制权的转移而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机制进行再造,以确保旅游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营。具体地说,企业应就实施外包的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举行信息会、案例分析会、提交各自的业务报告等,尽量消除交流中的文化壁垒,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化解因组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纠纷。其次,对外包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搜集和反馈业务运转信息,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业务培训,建立外包服务产品的评介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使外包企业的服务产品符合自身的质量要求。最后,企业还应本着互助与诚信的原则,与外包商就售后服务、企业cis的统一化等建立可靠的协商机制。

(三)旅游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旅游服务外包成功的根本前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离不开大量既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具备相关外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服务业外包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阻碍旅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外包这种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属的服务外包管理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行业工会,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提供引导与支持;第二,通过举办国际性企业与人才洽谈会,搭建有利于人才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第三,推动建立“产学联盟”,支持大学的商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管理、策划、运作、外语能力等,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 

 

四、结论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跨国转移的趋势,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及营销、设计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服务外包以促进服务业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建,试论奖励旅游与生产者服务[j].旅游科学,2005,(1)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189)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5

《经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忽视服务业的倾向,形成了“生产型社会”,原因何在?

马晓河:一般而言,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存在一个普遍规律,就是一产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二产打头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相对而言,会形成一个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必然过程。而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水平迈进过程中,普遍规律是二产比重不断下降,三产比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三产打头的产业结构。从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经验看,同高收入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收入国家阶段,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生产型社会”,生产大于消费,出口大于进口。就中国而言,在中等收入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生产型社会”特征更加突出一些,我们的二产特别是制造业扩张非常快,比重异常高,相应的服务业发展跟不上。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第一,我们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各级政府在推进产业结构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迈进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政府促进结构向生产性结构演变,推出很多措施,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利用公共资源,组织招商,组织生产,搞园区建设,做大GDP,做多财政收入,造成二产特别是制造业扩张快、比重过高。

第二,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侧重于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发展两头在外的制造业,这些产业带动了国外的生产业,如设计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服务、品牌服务都是来自于国外,而国内主要是进行加工制造,这就导致我们的制造业乃至第二产业规模大大超前,与服务业发生脱节。也就是说,我们的制造业拉动的是国外的生产业,而国内的生产业由于需求不足而发展滞后,由此造成国内制造业与服务业出现严重脱节现象。

第三,因为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这种体制结构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户籍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间割裂,农村人口不能有效进城集聚,导致人口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不能集聚,服务业需求总量就不足,由此导致服务业比重上不来,就使得工业化又在服务总量上跟城市化脱节,造成了服务业发展不足。

因此,我国服务业结构矛盾主要是由制造业“两头”在外造成的,而服务业总量不足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

《经济》: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三大产业中主导和打头产业,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还是一个政策推动的过程?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马晓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最后占绝对比重,这是一个必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服务业都是占绝对比重。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结构的转变必然会拉动服务业的发展,前提条件是:第一,人口实现了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转向城市,像日本、韩国,在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前夜,他们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都超过70%,所以人口集聚促进了服务业比重的提高。第二,政府的体制和政策安排应该鼓励和支持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一般的,一个国家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演变过程中,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是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能力要高于低收入人群,是社会转型和政治结构转型的主要阶层支撑。所以中等收入人群增长,为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奠定了阶层基础。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贫富差距小,中等收入人群成长快并最终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国家,都能顺利转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以,这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政策应该为社会结构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

《经济》:发展服务业的目标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地方执政者而言,如何找准定位很重要,那么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服务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应如何发展服务业?能否实现跨越性发展?

马晓河:落后地区要吸取我国过去发展的教训,应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落后地区应该走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道路,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才能使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我们过去走的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道路。今后,落后地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同步的道路,就是要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一方面要打破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体制障碍,一方面要实施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经济社会一体化。

《经济》: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是否将影响我国的经济转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马晓河:“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服务业比重5年间要上升4个百分点。我认为现有体制不改革,政策不调整,服务业要想上升4个百分点困难比较大。

服务业发展是整个社会到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过程,如果体制、政策安排与此过程不相适应,要想让服务业自然发展上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长期超前、城市化长期滞后情况下,不对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只是调整某一方面政策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还有工业两头在外的这种结构不调整,服务业也难以顺利上升。反过来讲,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遇到的难题也都与服务业滞后有关系,因为城镇人口不集聚,中等收入人群不扩大,服务业就难以很快发展,消费在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也难以持续上升,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也就很难转型。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

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