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1
[关键词]韩语文化 教学 文学作品 选定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4-01
一、文学作品选定现状
现阶段的韩语教学中,韩语作品选定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文学作品教学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非效率性教育。以至于学习者无法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也会持有消极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课程。为了寻找这方面的根源,我们可以查看现阶段文学作品教学中选用的文学作品现状和问题点。
第一,文学作品选定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题材偏向某一特定题材。韩国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在学习韩语过程中很多时候偏向学习现代文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社会上普遍被认为的,古典文学相对于现代文学更加“古旧”、更有难度、很难理解等想法的影响。因此,古典文学作品很多时候不会被采纳为教学内容,除了个别的古典文学(比如“春香传”)被教师选用,大部分题材选用还是偏向现代文学作品。
第二,文学作品级别设定和内容选定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部分文学作品课程注重服务于语言教学,因此,文学作品的作用只是被限定为阅读材料。这时,阅读材料的作用只是为了考核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水平,未考虑文学作品本身包含的情感和深层含义。如语言教学需要阶段一样,文学作品教学也需要阶段,这需要适当的文学作品级别选定来实现。
二、古典文学作品选定
各个国家都有传说题材,其中有些传说主题内容相似。如韩国传说“仙女和樵夫”是属于“仙女升天型”,在其他国家也能找到类似主题,中国“鸪女传说”、日本“羽衣传说”、西方国家“白鸟处女传说”等。这种类似可以使学习者拥有更直观的学习效果,不是只有特别、特殊的文化元素才能出现在文学教学中,反而使学习者接触到类似自己本国传说的文化时,能感到亲密,更有信心,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
“仙女和樵夫”传说有不少版本,主要分为:1.仙女升天型;2.樵夫升天型;3.樵夫在天上经历和克服磨难型;4.樵夫回到地面型;5.樵夫尸体升天型;6.樵夫和仙女一同回到地面型。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仙女升天型”。
首先,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构造“仙女升天型”的内容如下。
1.樵夫救下小鹿。
2.小鹿为了报答樵夫,告诉樵夫可以和仙女结婚的方法。
3.仙女无法升天,只能和樵夫结婚。
4.樵夫违反禁忌,给仙女飞天衣。
5.仙女带着孩子升天,只留下樵夫。
在很多国家统一出现的是“禁忌”元素,只是禁忌的类型和形式不同而已,而最终因为触犯禁忌,主人公受苦受难的故事模式是相似的。“仙女和樵夫”传说也是,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有“不能给飞天衣”的禁忌,这也是最主要的事件。“仙女和樵夫”传说中的“禁忌”可以解释成很多种版本,人们通过禁忌发现内在的含义,每次禁忌都会被破坏,由此带来伤心结局,但同时包含了很多价值观。
破坏禁忌会扔给主人公预定好的苦难和磨练,最后樵夫只能和家人分离只剩下他一个人,这种“仙女升天型”传承到现在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是女性的希望。即在过去在家庭没有地位的时候,女性会梦想可以远离痛苦、有飞天的飞天衣,这种梦想的传承力是很强大的。而男性的梦想也通过“仙女和樵夫”传说来表现出想娶天上的“仙女”为妻子的欲望。
“仙女和樵夫”传说具有普遍性,也是各个国家共同主题传说。在韩语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用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作品选定的标准。
三、结语
韩语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不同于普通文学作品教学。为了在韩语教学中组织更为有效的文学作品教学,我们应该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迄今为止韩语教学中的选定文学作品方式。作品选定标准应该是合理、适当的,而具体选定哪些作品仍需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海玉.文化教育与词汇教育.国学资料院,2005.
[2]朴海珠等.海外韩国学大学文学教材开发研究.韩国文化翻译院,2006.
[3]沈太秀.《樵夫与仙女》传说神话特征.韩国语文学,
2005,89集.
[4]李金成等.韩?中民间传说比较研究.宝库社.2006.
[5]郑炳贤.为外国人制定的韩国文化教育现状和改善方案.语文研究,2004,44集.
[6]崔仁学.通过故事认识的韩国人和韩国文化.民俗院,
2003.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2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
龙一直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众多关于龙的含义的说法中,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类:一类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神物;另一类认为它实际是不存在的,是所有蜿蜒生物的统称。如蛇、蟒、鲵、闪电、彩虹等条状物。“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形象生成和内涵不断演变的过程,但总的来看,在价值判断上,它被赋予的正面内涵多于中性和负面内涵。
(一)光辉熠熠的龙形象
1.“龙”象征良骑
龙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中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交通的使者或助手。《史记?韩非列传》中有:“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史记?平淮书》:“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这里的“龙”就相当于地上的马。“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太上皇?斋仪》)就直接点出了“龙”传信通灵的身份。
2.“龙”象征才能卓著的人
“龙”作为优秀的人才这类象征意义十分常见,在成语中就有“龙跃凤鸣”、“望子成龙”等,将成贤成才的希望寄予“龙”来表达。
郭璞《游仙诗》:“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保龙见”意为潜伏的龙已经出现在田野里,预示具有中庸德行的圣明人物定会有作为。同样,王安石在《浪淘沙令》中也用此意:“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风虎云龙”旧时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3.“龙”象征国家以及险要、重要的地方
“龙”作朝代、政治要地之意解出现在很多诗句中,如“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南朝》)此处“龙盘王气”指南宋;“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挽文山丞相》)“龙”这里指宋朝;“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后秋兴之十三》)“龙涎”暗指已被灭的明王朝。
除以上指代朝代外,也有表示要地之意。如:“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行路难》);“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龙城”,此处借指敌方要地。
4.“龙”是影响天气变化的“神”
《论衡?感虚篇》有:“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龙听见雷声就腾起,一腾起云就来,云到龙就乘坐它升天。云雨感召龙,龙也就驾起云升天。在《周易》中也表现出龙影响云雨神通的观念,“云从龙,风从虎。”
5.“龙”象征雄伟磅礴的气势、热闹的场景
“龙”在象征浩大声势、热闹的场景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龙吟熊吼声震动山岩泉水,使深林战栗,高山惊悚;“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钟山如蟠龙乘西风而上,这里用“龙”,增强气势。
6.“龙”象征飞黄腾达、登科中举
“龙门”常常成为登科、进入官僚统治的门槛。如:“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和白乐天》)这里的“龙门”指声望卓著人的府第。《鹤冲天》中:“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用“龙头”指状元。这类用法的诗句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作为邪恶力量化身的龙
“龙”也有象征孽障、邪恶、阻碍、恶势力的形象内涵。
《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夏后季世,周之幽、厉,皆?R乱逆天,故有龙鼋之怪,近龙蛇孽也。”这是讲“幽王宠褒姒”的故事,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宠褒姒,即起于龙孽出现。到了汉代,龙降灾祸事就被称为“龙蛇之孽”。“谢榛在《耽诗二首》中更是直接将“龙”作为铲除的对象:“待兔堪嗟我,屠龙岂让人。”
此外,“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中性意义呈现的时候,往往无类可循,因为此时它可以与任何事物发生关系。作为类别中的一种“蛟龙”的用法很常见,《劝学》中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同样用法还有“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离骚》)“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琴曲歌辞?蔡氏王弄?秋思二首》)等。还有一类就是视“龙”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渡黄河》)“龙章虎皮,是何等物?”(《与王霖秀才书》)等。
“龙”作其他意义或与其他字词组合成新意,如:“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夕出通波阁下观妓》)“龙”是指龙笙,一种乐器;“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芜城赋》)鱼龙,古代杂技名;“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龙钟”,涕泗流溢,意为沾湿;“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南歌子》)“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笔者未能穷尽所有,参阅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免偏颇。不过总体上看,“龙”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褒义占主要地位。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与历代以来皇族对其的专用不无关系。“龙”是皇权贵族的专属,在皇层阶级中,龙袍、龙椅、龙纹等等都不是为了崇龙,而是御龙。对下层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威慑、震慑作用。愈是这样,愈是加强了普通民众对龙的热衷。以至于很多与“龙”无关的东西也被加上“龙”的字眼。但是,“龙”在个别情况下有其负面意义,象征着邪恶、霸道、恶人、邪恶势力等。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巨型怪兽,牙齿尖锐,身披鳞甲,长爪长尾,靠巨翼飞行,战斗力和破坏力极强,异常凶猛易怒,是邪恶、暴力、恶势力的象征,这可以在《圣经》和许多神话故事中得到印证。显然,西方中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形象是有出入的。另外,暴戾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像龙在中国一样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一)狰狞邪恶的dragon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大多是残暴、嫉妒、邪恶、诡诈的。
《圣经?启示录》中提到:Then the dragon stood before the woman who was about to give birth,so that he might devour her child as soon as it was born.(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止呕胡,要吞吃她的孩子。);Michael and his angels fought against the dragon,and the dragon and his angels fought back.(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But the dragon was not strong enough to prevail,so there was no longer any place left in heaven for him and his angels.(但是龙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它们的地方了。);So that huge dragon-the ancient serpent, the one called the devil and Satan,who deceives the whole world- was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and his angels along with him.(巨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也就是撒旦,它迷惑天下。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同它一起被摔下去。);Now when the dragon realized that he had been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he pursued the woman who had given birth to the male child.(龙见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位刚生完男孩的妇人。);So the dragon become enraged at the woman and went away to make war on the rest of her children.(龙向妇人发怒,转向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在《圣经》中,“龙”是邪恶、堕落、丑恶、诡诈的象征,是撒旦的化身。
“龙”凶恶残暴,总是与人们为敌。在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约翰王》中,庶人这样说:“圣乔治啊,你自从打死了那条恶龙以后,就一直骑在马背上,悬挂在酒店主妇门前,现在快教给我们一些剑法吧!”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听到她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伤心地说:“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显然,“龙”在这里成为了残暴、邪恶的代名词。
(二)dragon的正面形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dragon的正面意义是孕育在其负面意义基础上的。
古希腊神话中的dragon常常是凶恶的动物和守护者。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绩中,第十一件“盗取金苹果”,忠心耿耿守护金苹果的就是巨龙拉冬。拉冬还有一个兄弟,在另一个希腊故事中它守护宝物金羊毛。这里“龙”的形象不是完美的,其褒义意义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而是作品在已有价值理念即dragon是庞大的阻碍的框架下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的品质。
《骑士降龙记》[3]中的dragon本身热爱诗歌创作,渴望得到欣赏而且很有品味。但却被诬陷而成为人们眼中的“恶龙”。
由于笔者参阅资料有限以及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非主导地位,我们选择主要从《圣经》及神话故事中探求dragon的身影。西方《圣经》及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有着极大影响力,dragon的意象内涵在历史的演变中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象征着凶恶的守护者,它暴虐、凶狠、与人们为敌,偶尔会担任忠诚的守护者。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西“龙”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进行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呈现的较大差异性。针对这种形象差异性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笔者试求在传统教学方法外通过引领学生进入民俗活动中切实体验国龙的文化:
民俗(Folklore)――即民众的知识。[4]由于民俗范围的广泛性、复杂性及民俗研究者们对民俗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和世界各地区民俗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等方面原因导致对于民俗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民俗学家中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意见。既然这样,我们要想简单涉猎民俗,不妨列举民俗的各种形式,这也是民俗学家威廉?汤姆斯向初学者介绍的一种最为合适的了解民俗的方法。著名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在“什么是民俗”中指出了Folklore这个词的广阔内涵并进行了简单列举。综合他们的意见,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民俗包括:流行于落后民族或保留于较先进民族无文化阶级中的传统习俗、歌谣、俗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歌曲、歌谣、谚语、谜语、儿歌、辱骂、反驳、嬉笑谩骂、戏谑逗弄、祝酒、绕口令、问候、送别用语等,有关生物与无生物自然界,人类性质和人所创造的事物,精灵世界和它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有关巫术、咒语、灵物、护符、命运、预兆、疾病和死亡等方面的古老而野蛮的信仰。也包括诸如婚姻的继承、童年和成年生活以及节日、战争、狩猎、捕鱼、饲养牲畜等方面的习俗、礼仪和一些民间信仰(或迷信)、民间医药、民间器乐(如钢琴曲)、民歌(如催眠曲、民谣)、民间方言、民间比喻(如瞎得像蝙蝠)、名称(如绰号和地名)、民间诗歌(如从口传史诗到签名册上的诗句、墓志铭、厕所文学、五行打油诗、跳绳歌、弄儿歌、数数歌),还包括游戏、姿势、符号、祷文(如饭前饭后的感恩祈祷)、恶作剧、民间词源、食谱、被子与刺绣的花样;房屋、谷仓、篱笆的样式,小贩的街头叫卖等。总之,民俗是建立在一个文化群体所创造的全部传统之上,被整个群体或单独的个人所表现,它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前景,以至于反映其文化和社会认同: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法口头传承其社会标准和价值。
在中国,“龙”作为图腾也好,当做信仰也罢,一直对中华文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它的尊崇、迷恋情结在民俗活动中可见一斑。中国民间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但是这些风俗的形式和内容并无太大改变。引导学生参与中国民俗活动,必然会使教学活动增趣不少,这种亲身参与、学乐结合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外国学生接受。下面简单列举一些有关“龙”的中国风俗:
1.正月初五吃龙须面
农谚: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把面擀。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这一天过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当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红河哈尼族和基诺族都有类似的祭龙活动。
2.正月十五蒸龙
农谚: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这中风俗在沂南地区最为显著。沂南每逢正月十五都要用白面或杂面捏面灯和面龙,放到锅里蒸熟。蒸熟的面龙放进粮囤子里,据说能保得这一年米满囤,粮满仓。
3.正月十五挂龙灯
农谚:龙灯门前挂,神鬼都不怕。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龙灯,驱鬼辟邪、光耀门庭。这种习俗在河北一带还都有保存。有些地区则是舞龙灯。
4.祭龙潭节
这是云南兰坪、宁蒗等地普米族在正月和二月之间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即灵泉,多在深山老林或山涧峡谷中。届时,全家前往“龙潭”,在附近歇三日。他们用木棍或木板搭起高台,称为“龙塔”,即龙宫。将祭品摆在龙塔上,请巫师登坛念经,祈祷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二月初一“春龙节”
这在旧时盛行于山东惠民一带,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又名“引钱龙”。
6.二月二龙抬头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在广大北方地区,二月初二这天才开始一年中的第一次理发,取龙抬头吉祥之意。贵州侗族在二月二这天要接龙,全寨人杀一头牛,每户分一块牛肉,称为“吃龙肉”。
7.五月五“赛龙舟”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划船比赛,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因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哀怜他的死,便划船去救他。赛船用轻快便利的那种,人们称它为飞凫。比赛双方一边自称为“水上兵车”,另一边称为“水上骏马”。[5]
8.六月六“晒龙袍”
六月六“晒龙袍”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他们把衣服拿出来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霉渍和鼠啮。若是遇到阴雨天,则认为主秋季水灾。
另外,在云南贡山地区的独龙族,根据物候变化将一年分为十二个节令,称为“龙”,据此安排农事和其它生产活动。[6]这十二个节令分别是:
(1)得则卡龙。意为人无活可做,山上有雪,男子打猎,女子织布;
(2)阿蒙龙。意为草开始生芽,山上有雪,开始种小麦、小米、青稞;
(3)阿暴龙。意为草地上有草,砍火山地,种洋芋;
(4)奢九龙。意为有些鸟开始叫了,砍火山地,种南瓜等;
(5)昌木蒋龙。意为什么鸟都叫了,栽秧,种包谷等;
(6)阿累龙。意为竹笋出了,栽秧、薅草、挖贝母、捕鱼等;
(7)布安龙。意为麦子可以吃了,竹笋光了,挖贝母、薅草、捕鱼结束;
(8)阿送龙。意为山上松叶开始黄了,种芥子,吃青包谷、瓜类、收小米;
(9)阿长母龙。意为山上下霜,树叶黄了,收包谷,砍草;
(10)曹罗龙。意为稗子、包谷收了,山上有雪,收包谷、搭包谷架;
(11)总木加龙。意为各种粮食收完了,山上有雪,收鸡脚稗;
(12)力奇龙。意为江水清且小,江边有雪,打柴、狩猎。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3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学;关系发展
电影与文学的发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却又是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电影与文学的发展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养料,且在此基础上将生活进行了升华。对于电影和文学发展来说,其都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将其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等表达出来,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等进行彰显。也可以说电影的发展来自于文学作品,如电影拍摄所用的剧本大多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知识,用以诠释成电影所要拍摄的内容。固英美文学作品是英文电影创作取材的重要基础,而电影则是文学作品升华和延伸的重要渠道。[1]现今,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影作品创作中都开始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题材进行拍摄,也有更多经典电影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内容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以此促进了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得到了良好的艺术发展。
一、英文电影发展历史介绍
英文电影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而存在,其中所体现和包含的艺术性相当少。而随着英文电影的发展,且在电影技术上也在不断深化,人们更多的想要从电影中窥探到一些饱含内容的东西,更愿意从中看到一些喜闻乐见的元素,以此作为英文电影艺术性的发展史,开启了其艺术创作之路。随着英文电影的深入发展,其在发展中也分支出了诸多流派,尤其是在电影拍摄手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文电影在全世界所流行,且受到人们广泛的青睐和喜欢。对于英国人来说,其最初所拍摄的电影题材大多源自于其日常生活,或者是根据民俗文化等作为题材来拍摄电影。但是美国人所拍摄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其更多的想要将一些臆想或者猜测的内容在电影作品中进行创作。所以从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科幻或者星球大战一类的电影题材。但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电影表达方式,其所具有的影响力足以对世界产生震撼。因此,从人们所喜爱的英文电影题材中可以看到,世界人民对于英文电影还是非常推崇和喜爱的。
二、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介绍
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与我国古代文学发展颇有相似之处,都包含时代政治或者文化影响等因素,且在文学作品发展上也呈现阶段性的发展。英美文学发展鼎盛时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的迅速发展,且在该历史阶段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创作,在文学风格和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特色。如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追溯的话,那么可以追溯到5世纪阶段,其在当时世纪中就有了《贝奥武甫》等该类文学作品,其所讲述的内容是关于搏斗方面的故事。而随后,在6世纪英国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也开始倾向于宗教文学方面的发展,如《英国人民宗教史》就是在该阶段所完成的。而到了9世纪,当时的英国国王韦赛克斯非常喜欢文学创作,且将拉丁文进行了翻译,以此将拉丁文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融入到英美文学创作中去。随后,随着国家之间文学交流和沟通的加深,使得英美文学创作在题材和内容上越发丰富。[2]而到了16世纪,英美文学中诗歌题材的出现,为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素材,且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进行融汇,在电影发展中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知识融入进去,能够使电影看上去更加有故事性,以此根据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变化,逐渐的形成了现今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之间的发展。
三、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一)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共性分析
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虽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之间仍具有一定联系,存在诸多相同点,而在本文研究中则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分析。1.在主题表现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在题材上都是来源于生活,且所描述的对象都是将人作为主要对象。进而根据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社会阶层等的不同,对人们思想、行为、存在的关系等作为描写的线路进行揭示和描述,能够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彰显出来。尤其是对于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发展的主题来说,对于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描写是亘古不变的,也是其艺术形式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但是,如对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进行了解,则会发现两者之间与生活形态又存在一定区别,虽然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源自于生活,但是都经过了艺术渲染,而超越了普通生活的描述方法,以此得到了升华。2.在基本要素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具有人物、情节、语言、结构、时间、场景等内容,而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在基本要素上仍是相同的,都要根据人物语言表达特点以及情节的设定、情境的编排等来表达内容和主题,以此能够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来。3.都是借事表现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在发展上都离不开叙述这一基本情节,能够通过叙事的表现手法和情节,来将读者和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艺术创作中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者或者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情感上的诉求。
(二)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
虽然两者之间在艺术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是在一些方面上仍存在差异。1.电影的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历程上来说,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是时间的艺术,但是更确切来说电影则是时空艺术。[3]因在电影发展中,其所表现的是电影技术与时空所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空间构架下根据故事情节将电影脉络表达出来,且在此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更多冲击力,以此使内容更加丰富。而对于英美文学来说,其所表达的内容只是根据情节所展开的线索分析,且在语句上更加倾向于抽象方式。2.两者在语言表达位置上存在差异。两者之间虽然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艺术表达,但是语言在两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文字语言是其重要载体形式。不同的文学题材作品在语言文字使用上是不同的,其在文学传播载体上完全要依靠文字为基础进行传播。也可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果其失去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文学艺术也就丧失了其所具有的价值,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不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情绪。反观电影的发展,其在最初发展形式上是从默剧开始得到的发展。并且,电影发展形式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其还具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形式,如通过动作、音像等的表达等。尤其是电影发展上,其所展示的主要效果是电影镜头,而语言只是作为一种对白或者旁白的形式所应用,能够对电影镜头的发展起到情绪波动的作用。[4]并且,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注意力大多在镜头表现方面,能通过视听语言了解到电影情节和内容,而不用通过观看文字就能够了解到整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可以伴随电影演员动作、表情,或者布景等的应用,能够完全的将内容得以彰显,而文学作品则要通过语言才能将内容进行刻画,其具有一定抽象行为。
四、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英文电影补充了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影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视听艺术上的享受,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享受和消遣的主要方式。虽然电影在题材上大多源自于文学作品,但是其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能够弥补到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上往往要使用大量篇幅进行描写,而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些文字的基础上脑补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以电影所呈现的话则能够通过一组,或者几组镜头就能够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呈现出来,使观众直观的了解到人物情感特点。
(二)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根基
电影的发展仅有一百多年,虽然经过电影技术和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促进了电影成为一门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和熟知、了解。但是,电影的发展仍离不开文学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在创作源泉上往往都是根据诸多优秀和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得到的创作,所以可以说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根基所在。[5]如人们所熟知的电影《沉默羔羊》、《在路上》、《乱世佳人》等都是由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在电影对白的应用上往往也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润色,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往往会在电影作品中被直接应用。这些都说明了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基础所在,其为电影创作和改编提供了重要素材,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话,那么电影也无法具有如此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束语
自古以来文学与电影之间都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且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得到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能够通过电影镜头和画面情节去打动观众,而英美文学过多的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打动读者内心。但是,历史的发展注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使人们能够了解和熟读到更多关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以此丰富着人们的内心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贵垓.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以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J].电影评介,2016(02):79-81.
[2]海燕飞.当代英美传记文学的影像改编[J].电影文学,2016(02):99-101.
[3]贺华丽.《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相关性探析[J].电影评介,2015(24):66-68.
[4]陈丽珠.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探析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36-37.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4
【关键词】古代文学;松柏文化;题材;意象
松树和柏树都是植物中的普通品种,但是松柏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可以保持一抹绿色,枝干始终坚挺,并不会为寒冬所屈服,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众多文人寄情于松柏,通过其传递出某些思想。在长期的运用当中,松柏逐渐成为坚韧、不屈的代名词,文人也多用松柏“咏志”。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运用松柏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且质量很高,很多作品都被后世广为传诵。
一、古代文学中松柏题材与意象繁荣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赞美松柏的作品数不胜数,松柏这一意象如此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松柏自身的原因,松柏作为树木品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同时因为其生命力较强,对于土壤和水分的要求较低,可以生存在众多气候条件较差的地方,从而使得松柏的种植面积更为广泛。而且松柏本身还具有其他树木所不具备的特性,那就是松柏能够一年四季保持常青,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那一抹绿色更是显示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松柏这一意象格外吸引文人的注意。其次是文学发展的原因。松柏题材与意象的繁荣与文学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山水文学、咏物文学等的发展,都为松柏题材与意象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寄情山水,高山、流水、明月等都成为当时文学作品当中常见的意象,这其中松柏意象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唐代时,山水诗发展迅速,各种关于松柏意象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使松柏这一意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坚韧、孤傲的代名词,例如《寒松赋》等。由此可见,松柏题材与意象的不断繁荣与文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松柏文化意蕴及典型意象分析
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松柏意象寄予了文学创作者的众多价值观念,具有多重表意抒情的作用,文学创作者通过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方式,表现了松柏意象的多种意义。
(一)墓地松柏题材和意象分析
在墓地中种植松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因为松柏抗寒,并且对于土地的适应性强,因此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的习惯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丧葬制度,寄托着后代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是我国先民的一种情感观念的体现。因为墓地松柏的特殊意蕴,使得松柏时常被古人用来追悼、祭祀逝去的亲人。墓地松柏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自汉代开始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出现,到了魏晋时期,墓地松柏意象的发展更为兴盛,成为了文人用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感慨生死等情感的重要意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墓地松柏所具有的作用:首先把松柏栽种到墓地可以起到标识作用,由于古时土葬制度的影响,人们在去世之后的坟冢多为土堆,在经过长时间雨水的洗礼后会逐渐成为平地,因而将松柏种植于墓地之中,能够起到标识的作用,后人可以通过松柏的位置来判断先人的埋葬位置。其次是松柏具有护佑亡灵的作用,在古人眼中,松柏可以驱邪,保护亡灵,所以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通过墓地松柏这一意象来表达松柏对亡灵的护佑。正因如此,墓地松柏对于在世的亲人来说十分重要。例如:《晋书·庾衮传》记载:“或有斩其墓柏,莫知其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而自责焉。”墓地松柏彰显古人对于逝去先人的情感寄托,并且松柏象征万古长青,寓意着死者可以子孙延绵。除此之外,松柏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是墓地之木的首选。而且,松柏还是一种长寿之木,符合人们渴望长生的理念,因此四季常青的松柏就成为人们用来寄托仙寿的载体。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墓地松柏还有一个寓意,则是希望先人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得以长生。
(二)涧底松柏题材与意象分析
涧底松柏生长于山脚下、溪水边,这种地方相对来说土壤、水分较为充足,因而涧底松柏生长得更为苍翠葱郁,是松柏树中的佼佼者,但是因为地方比较偏僻,故而常常不被人关注到。晋代诗人左思发现其特殊之处后应用在作品内,并流传开来,随后,不同时期的众多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多会对其进行描述,使涧底松柏逐渐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在唐代,白居易的作品当中就有众多描写涧底松柏的,例如“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何等悲痛。然而白居易仍然觉得不尽意,又直以《涧底松》为题,写了首政治讽刺诗,在诗中白居易为出身寒微的学子鸣不平,同时也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批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晋代左思的《咏史》描绘出的涧底松是艰苦、挺拔的形象,这一形象后来也象征寒门弟子,被不同时期的文学家广泛沿用,通过对涧底松生长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寒门学子生活的不易,以及难以被世人所发现而产生的一些愤懑之情。由于涧底松生活在幽深的谷底并且依然坚韧挺拔,与文人的形象十分相似,因此古代文人在被贬或者郁郁不得志时就会在作品中加入涧底松,表达文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和流落异地的凄凉感情。同时,涧底松这一形象还具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虽然其生长在谷底,但是因为其有志,坚信终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所以诗人也常以涧底松来鼓励处于低落期的人们。涧底松柏意象代表了文人对松柏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展示出涧底松柏的生存状态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并具有相应的人格寓言。
(三)老怪松柏题材及意象分析
在唐代之前,松柏主要是以常青和劲直为主要特点出现的。而到了唐代之后,老怪松柏开始受到了更多文人的关注,文人对于松柏的描述更加丰富多彩,不管是从容挺拔、枝繁叶茂,还是老、枯、怪等都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使世人可以根据描述在脑海中再现一棵真实的松柏。对老松柏这一形象的描述是从唐朝兴起的,唐朝文人多以老松柏或者是古松柏为题材来创作文学作品,例如皇甫松的《古松感兴》等。另外还有一些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以松柏为题目,但是其文章所描写的形象依然是古松柏,这些作品的出现已然能够表明,在唐代古松柏的形象普遍被文人所认可。老松柏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色彩美感,在形体方面,老松柏与挺拔的松柏不同,其形貌体态扭曲,无论是枝干还是树根等,都能够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因而在当时的很多画作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老松柏的形象。在姿态方面,老松柏也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树干、树叶、树枝等各个方面来呈现一种形象,这一形象使老松柏产生一种姿态美。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老松柏的姿态也具有较大的区别,这一姿态美也打动了文人的心,从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到老松柏的形象。神韵美是老松柏通过内在精神韵味表达出来的一种美感,极具自然属性,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从文化意蕴方面来看,老松柏刚开始是在神话作品当中出现的,这些神话作品当中的老松柏具有长寿的特性,因而老松柏也逐渐成为了长寿的代名词。“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在民间传言中,松柏是长寿的代表,有着“木中之仙”的称号,通常老松柏要很久才能形成,因此其独特的寿龄是人们所向往的、敬重的,有着高尚的人格、风格、品格之美。在古代众多诗词当中,都对老松柏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之美深有感悟,例如白居易的《题王处士郊居》中有:“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表现了寒冬里的松树纵然苍老,但是仍然保持着挺拔的风格和品格。
(四)连理松柏题材及意象分析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不老松柏意象、连理松柏意象,其具有特定的民俗意蕴和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连理松柏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生长枝干相连但根部却各不相同。道家作为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因此很多文人便为连理松柏赋予了丰富的文学寓意,连理枝也常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不愿分离,被人们认为代表着祥瑞。在宋代那个文人墨客众多的时代,连理枝的形象更加丰富,寓意着人们对岁寒同心的美好意愿,也表达出古代人们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对连理松柏这一意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连理松柏具有吉祥的文化寓意,古代人们因为缺乏抵抗大自然的能力,因而对大自然长存敬畏之心,而连理松柏这一形象在众人看来,是一种吉祥的预兆。作为一种祥兆,当连理松柏被发现之后会引起人们的参观,并吸引众多夫妻前来许愿,甚至当作吉祥的象征而送给当时的帝王。其次,连理松柏象征着爱情,夫妻同心、坚贞不渝。白居易曾写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著名诗句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表达忠贞爱情的绝美佳句。连理松柏的树枝和树叶相互交错,在文人墨客的作品描绘当中,表达了对爱人的忠贞、对爱情的向往。
三、结语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5
P键词:高等学校英语教育 文化鉴赏能力 英美文学
一、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
英美文学是指英国和美国等欧洲国家的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而英美文化则是包括了英国和美国的国家概况,比如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状况以及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等等。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进入英美文学作品,是开阔学生眼界和丰富学生知识的好方法,更多的了解国内外的文化,也是时代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
二、英美文学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英美文学具有风俗性。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当地文化风俗的影子,在许多知名的作品中都有很浓烈的风土人情的味道。在《贵妇画像》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的选择与在结婚时的仪式等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俗和礼节。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到一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个人阅读文学作品都会有他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传递给学生,要留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考的空间。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自由的感受民风民俗,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着文学带给他们的力量。在这种舒适的状态下,学生得到了知识也感受了文化,同时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知识,这种方法习得的知识比传统的教学习得的知识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趣味性也更强。尽管每阅读一本作品所收获的知识不多,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也不多,但随着阅读作品的不断增加,学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拥有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的人格,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学习到的知识也会给学生的未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之一,也具有审美的特点。许多英美文化作品中会有一很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一些语言文化知识,这种方法习得的知识比传统的教学习得的知识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趣味性也更强。尽管每阅读一本作品所收获的知识不多,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也不多,但随着阅读作品的不断增加,学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拥有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的人格,文学素养也会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学习到的知识也会给学生的未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目前大学英语的教育情况
上文也提到了,尽管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引入了英美文学,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品的内涵和教学的内容支架联系不够紧密,而且由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对文化的欣赏能力也没有提升。针对这两点问题,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1)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不够
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教师依旧采取的原来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执教的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和热情,只有老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提升。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下一步就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中去,让学生自由的去感受文化的魅力。上课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分小组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提前了解到作品的创作思想、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简介等很多内容,便于学生在课堂生上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
(2)师生对作品的审美不重视
传统的教学方法十分枯燥无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在以往的考试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法,阅读都是单项选择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考察方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慢慢的意识到了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开始把考题转变为开放式问答,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加大作文在考试中的占分比重,也有利于推进学生对英美文学语言的运用。
四、如何优化大学英语课中的英美文化教育
想要进一步的完善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鉴赏板块,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通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热情。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与英美文学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音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发挥了视觉听觉的作用,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保障。
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将教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强加给学生,毕竟教师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不一定是一致的,将教师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有可能会降低学生的热情,抑制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欣赏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先进,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英美文学在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重要意义,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的文化,提升文化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已经将英美文学列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英美文学引入大学英语教育的时间不久,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互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英美文学教学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效。面对现存的问题,我们要从教学方法和思想认识两方面着手改变,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的观念,同时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英美文学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多重的帮助,在这一方面的教学值得我们重视同,希望笔者研究的内容可以帮助完善和改进我国英美文学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骆怡龄.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同.文学教育(上),2009
(8):16- 19.
[2]吴芳.实施大学英语教育的几种策略【4英语文学教育(下),2011(8):88- 90.
[3]张伟超.困境与出路: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100- 103.
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6
关键词:童养媳;民俗;女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92-01
一、民俗现象:童养媳
童养媳是我国旧社会中普通存在的一种社会习俗现象,由来已久。“养媳制大约起于宋元,但在周代的媵嫁制中已能约略看到后世童养媳的影子。自元代以后养媳制已经相当普遍,元律甚至还规定不能将未成婚的童养媳转配给家奴”直至民国初年,童养媳仍然普遍存在。随着法制的干预,此风虽然有所改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不乏例外。在父母包办婚姻的体制下,男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领养一个媳妇,等长大后再圆房,即所谓童养媳。童养媳,是男尊女卑观念的产物,它在中国旧社会中历史之久,扎根之深,对女性迫害之大是我们这些今天处于物质、精神、法制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中的子民所无法体会的!
“童养媳”在不断地承续,童养媳的命运,终难得完满。对童养媳这一社会习俗及其命运的关注,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学母题。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有很多关怀“童养媳”的作品。如鲁迅的《祝福》、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一个女人》《萧萧》、王安忆的《小鲍庄》等等。不同时代的作家不约而同地对“童养媳”习俗的批判,对“童养媳”命运的关注,激促我试图探讨此类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
二、“童养媳”悲惨命运探源
作为封建婚姻制度、封建习俗的牺牲者——童养媳,她们的命运鲜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那么她们的悲惨命运又该从何说起呢?
(一)民俗的迫害
“民俗”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概而言之,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民间民俗生活文化称之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留存形态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在民众中已经消亡,只存在于文献资料之中的民俗;二是已基本消失,但仍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民俗,或者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偶有显现,正在淡出日常生活的民俗; 三是当下广大民众传承、享用的活态民俗。”对于民俗我们同样应该辩证的看待和传承。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各地,争先发扬自己的民俗文化,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如“童养媳”样的泯灭人性的封建习俗,我们不得不判而毁之。
童养媳的悲剧命运首先是这一习俗内在本质所规约的必然结果。在文章开头就以提到童养媳女性是在幼年时期就被父母卖到“夫方”,或者是由男方领养的。待到“长大”,男方择日圆房。蕴藏在这一习俗背后的是对女性生命,权力的蔑视。男尊女卑的观念下,女孩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一个“赔钱货”,选择将女儿送或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不仅省了抚养的义务,更是给贫困的家庭缓解了生存压力,甚者,还能从中赚一笔,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在众多童养媳题材的作品中,童养媳似乎在遵循着同一个生命轨迹:在婆家做牛做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团圆媳妇“不是什么媳妇,是个小姑娘”,12岁,到了婆家后,天天牵马到井边上饮水,没过几天就听见了哭声,自此也就没有间断过……婆婆“越打越厉害,不分昼夜的打”。然后就跳起了大神,一个“怪好的”姑娘就成了众人口中被鬼附了身的“小灵花”;沈从文笔下的三翠(《一个女人》),成天做事,做一个媳妇应该做的所有事体,做到应该睡觉的时候;12岁萧萧(《萧萧》)嫁到婆家,她的义务就是照料着年纪不到3岁的“小丈夫”;王安忆笔下的小翠子又何尝过过安生日子呢?她们一个被活活烫死;一个独守着“希望”计算下一个轮回;一个差点遭遇“沉谭”的酷刑;只有小翠子勇敢的反抗“屈辱”,追求爱情,但又何其的艰难!童养媳的悲惨境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
难道是她们的父母不明白自己的骨肉过着寄人篱下的非人生活吗?不,只是集体无意识罢了!在20世纪初,“人性解放”的思想启蒙下,“新思想要求他们注意社会问题, 同情于‘被损害与被侮辱者’”。“童养媳”的悲苦生活、凄惨命运走入作家的创作视阈, 成为文学作品描写的客体也就成为客观必然。
(二)女德的迫害
在中国封建的“伦常”关系中,女性地位是最低下的。她们一出生,就必定束进“伦常”的牢笼,被视作孕儿的工具,交换的物拾。她们作为人所应有的人性的、情感的需求都被忽略。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和儿童同属于社会的最底层,作为既是女性又是儿童的“童养媳”,她们的境遇自是不言而喻的。
“童养媳”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是来自“女德”的迫害。呈现在童养媳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最显性的矛盾恐怕莫过于“婆媳冲突”了。祥林嫂(鲁迅《祝福》)在丈夫死后,逃到鲁镇做了佣人,却最终没有逃脱婆婆的魔爪。她存在主人家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一文未用,全部交给了婆婆。残忍的是婆婆将她绑架回乡,并不是“人手不够”,而是别有用心。婆婆将媳妇卖给了别人,为的是得些彩礼钱,给小叔子办婚事。祥林嫂的命运里又被暗暗地种下的一颗悲剧的种子。团圆媳妇(萧红《呼兰河传》)因为初次到婆婆家来,一点不害羞,吃了三大碗饭,从此被扣上了“没有媳妇像”的罪名。作为婆婆“为了她好”,教训教训她,久打成疾,疾而后终。
“婆媳关系”是一个亘延千古的话题。在封建父权制家庭中,男性应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在“童养媳”的家庭结构中,公媳由于“男女授受不亲”,丈夫又尚年幼,不知行驶自己的特权。管教儿媳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婆婆的身上,婆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罪恶的执行者,她们是童养媳最大的敌人和压迫者。这种管教的权力,渐渐约定俗成的成为了婆婆的义务。
另外,还有对于女性单方面节烈的要求。这也是很多童养媳悲剧命运的一个源头。鲁迅曾以嘲讽的口吻述说了所谓“节烈”的内容:“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来污辱她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的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这种要求女性单方面节烈的道德要求,便是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卑鄙之处。
“一切合乎道德的东西未必都是合乎人道的东西”,在这种畸形的婚姻体制下,在这种道德形式的规范下,这种“禁欲”更是“压抑人性”。若越“雷池”一步,便会遭受酷刑。十二岁的萧萧嫁给了不到3岁的丈夫,最后没能抵挡住诱惑,和花狗大有了私情并怀孕。她的命运或沉谭或发卖。花狗大只是一走了之,无人追究。虽然族中人选择“发卖”作为她的惩罚,幸免于“沉谭”,终因无人来买,又产下一子,而得以幸存,仅从当时对于不守的女性惩罚的手段上,便能感受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于女性戕害之深。
三、拯救“弱者”
20年代初期,作家们将视线投向“童养媳”现象,并经过历史的积淀,凝练为文学的一个母题,这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也与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深谙农村女性的悲苦。
文学不仅要找出病源还要开出药方。随着历史变迁,时代更迭, “童养媳”们的主体意识在逐渐觉醒,并发起反抗。王安忆的《小鲍庄》中的小翠子本被默认为大儿子建设子的媳妇,但阴差阳错,小翠子却爱上了文化子。意识到家里在替她和建设子张罗婚事的时候,她毅然地离“家”出走,自力更生。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文化子的爱慕。她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有着她自己的小算盘,等建设子娶到媳妇了,她才“回家”,回来和文化子在一起。小翠子完成了向“童养媳”婚姻所发起的反抗。
这一系列以“童养媳”为题材的作品,蕴含着作家们给予的人道主义的关怀。这类作品以审丑作为审美取向,不仅是对这一封建民俗的批判,更是让我们从这一民俗中透视出旧社会“人”的思想之落后,精神之麻木,对生命之蔑视。让我们了然了瓦解类似于此类习俗的急迫性,拯救女性于痛苦的深渊。
参考文献:
[1]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台北: 商务印书馆,1994:113.
[2]刘铁梁编.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