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1

一、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需要,认真清理查找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建立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符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为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积极创新,稳妥推进。创新和完善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严谨求实、严密论证。凡是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要不等不拖,及时出台;对那些涉及面比较广,需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重要政策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反复论证,科学决策,确保制定出台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立足实际,务实管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要“精而有效”,要切实抓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避免空洞无物,搞形式主义。通过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努力使创新体制机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互促进,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3、上下衔接,规范操作。要注意学习、研究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主动地做到上下衔接。对于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可向上级相关机构提出建议;对于涉及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问题,鼓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地方规范性文件的修订,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

4、广纳民意,充分论证。要充分征求和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确定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切实体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充分论证,兼顾各方面利益,切实防止出现局限于眼前工作和部门利益的情况。

二、方法步骤

(一)清查梳理

结合教育自身实际,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突出事关全局的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认真清理和查找现有政策、规章制度,明确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1、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将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与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分析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开展网络调查、考察走访、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和电子信箱等方式方法,广泛征求下属机构和单位、基层群众、服务对象及相关部门对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2、全面清理查找。各直属支部及局机关各股室,必须从现在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教育工作职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清理,检查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是否与其他有关规定相冲突,严格查找、清理本单位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3、认真梳理分类。召开专题会议,对征求意见中反映的和清理查找中发现的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梳理,理清哪些是当前有条件并亟需废止、修改、建立的,哪些是需要一定时间逐步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哪些是本单位自身能够研究解决的,哪些是需要上级研究解决的,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筛选分类,进一步明确需要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

(二)组织修订(6月下旬—8月中旬)

1、初步筛选。在广泛深入地征求直属单位以及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清理查找出来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初步筛选。

2、分析论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教育局直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职工等参加的会议,对初步筛选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3、研究确定。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对于局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写明理由或依据,同时附有关背景资料、印证材料等),上报有关部门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4、修订实施。根据研究确定的情况,实施有关制度、政策的“废、改、立”,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涉及跨部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问题,主动加强沟通,搞好相互协作。修订工作方案要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明确牵头股室或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抓紧组织进行修订。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适时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并将一批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等汇编成册,让群众能看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效。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 构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22-01

一、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和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一般由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三方面构成,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比如创新资源投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

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以卷烟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主要是通过对卷烟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卷烟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于卷烟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四个流通的基本环节,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组织卷烟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当前考核评价无烟叶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指标很多,相对集中的指标包括创新体系、创新成果、创新人才、服务营销等四个方面,创新体系可以较全面反映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直接体现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人才在另一层面体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营销最直接反映创新营销能力。因此应该从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入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服务营销水平,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无烟叶商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的创新体系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

(一)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涵义、特征和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造新产品和满意高效服务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就是通过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使企业能够在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等各环节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效满意服务,使营销服务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调整性等特征,其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诸多观念,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一种是按照职能,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本文认为,将功能和职能结合,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目标等方面构成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建立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围绕企业主营业务这个核心,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为目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积极合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创新成果不断出现,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奖励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立和完善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四级创新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1)第一级,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创新的领导机构,比如烟草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管理和协调。

(2)第二级,领导机构下设烟草商业企业技术中心或负责创新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安排、企业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零售户和行业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活动。

(3)第三级,在企业各部门或跨部门成立创新小组,开展创新研讨活动,组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

(4)第四级,技术推广站,在烟草流通营销、专卖、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等诸环节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构建四级创新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实现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创新机构组织的建立健全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前提。

2.构建三维一体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确保企业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个维度包括创新管理维度、科技创新机制维度、科技创新文化维度。管理维度中卷烟营销业务、物流配送业务、专卖监督管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以及其他支撑业务是核心,科技创新的科研组织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科研资金管理管理是基础。科技创新机制维度包括组织保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信息机制等。是创新体系的支撑。科技创新文化维度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组织创新氛围、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文化维度是创新体系的是保障。三成互相促进,以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平稳、有序、高效的运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质量和数量持续增长,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3.加强创新管理,完善创新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加强创新管理要从创新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创新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几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使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有目标、有制度、有方法,使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从项目选题开始,贯穿实施全过程,成果评价科学,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及时有效,使资金管理科学规范合理,既保证创新资金落实到位,又保证研发经费专款专用,使信息管理畅通高效。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贯彻落实是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

4.建立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协调竞争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完善创新人才评选表彰、职务晋升和薪酬分配机制,加大对在科技项目、专利、专著、论文以及小改革小发明中有贡献人员的的奖励力度,使创新人才待遇更加具有内部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使创新成为企业各级单位和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自觉要求和行为。

5.重视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创新核心价值观,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活动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3

孙忠焕 杭州市市长

夏耕 青岛市市长

沈卫国 芜湖市市长

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可最大限度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从而有力支撑区域创新的发展。

在实践中,各个地区做了哪些有益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又面临着哪些难题?杭州市市长孙忠焕、青岛市市长夏耕、芜湖市市长沈卫国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过程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不同经验诠释三市创新体系不同内涵

孙忠焕:目前,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是:营造了和谐创业的环境,突出了杭州“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城市精神;围绕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全程创新服务,从创新研发到成果产业化,从初创企业培育到大企业扶强扶优,形成了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快了专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建成了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加强了资源集成,引进了一批大学和科研院所和著名企业集团,共建创新载体,提升了创新体系层次和创新水平。

简言之,我们取得的经验也就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引进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夏耕:我们非常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培育提高发展的原创力;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营造自主创新发展环境。

青岛市区域创新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领军力量,以高校和科技机构为骨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创新之路,培育和推进了特色科技产业的发展,初步建立起特色鲜明的塔型研发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知识创新体系逐步成为核心技术研发和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的知识创新效果显著;城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沈卫国:汽车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只靠一两个龙头企业,必须激活中小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并充分利用和发展区位优势、科技优势。

过去芜湖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规模小,门类多,市场竞争力弱。“九五”、“十五”以来,我们一直把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创新文化,通过整合科技资源,突出产业特点,形成发展优势,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

点评: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宏观管理体系等,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杭州从“天堂硅谷”到“和谐创业”,青岛从品牌经济的形成到“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芜湖从龙头企业的崛起到高科技产业的形成,都在诠释着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内涵。

三地政府所担当的职能和角色

孙忠焕:地方政府职能要转变到调控、引导、规划、服务上来,对内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创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通过合法的行政干预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积极培育科研机构与中介组织。

从地方政府的运行来看,政府角色要转向监控上来。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继续增加和强化新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完善社会保障、提供信息服务等功能。

夏耕:首先,地方政府成为区域内制度变革和区域性调控的主体。通过合理的分权可以使各地方政府开始有机会进行种种政策上的试验,从而更可能促进新制度的传播和采纳。

其次,地方政府扮演了三种角色: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角色;管理国有资产的角色;社会服务的角色。

再次,地方政府具有四种运行职责:政府是决策者――按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府是管理者――政府既要管市场管不了、无法管的事情,同时政府也要直接管理基础性、公益性产业;政府是协调者――政府通过协调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市场、社会的内在潜能,有效地利用好各类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政府是监督者――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以保持良好的竞争、运行秩序。

沈卫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不仅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且要不断给企业和居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管理方式上,地方政府要根据新时期的职能重新定位,通过简政放权,切实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

点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普及,加强“孵化器”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支持与保障,以及创建先进的创新文化环境体系等。

制约创新的瓶颈问题亟待破冰

孙忠焕: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尚不能支撑杭州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科技资源配置尚待优化,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稀缺,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杭州发展面临着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三大转型,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夏耕: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支撑力亟待增强;二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技术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短缺;三是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解决问题的途径:整合资源,充实提高。整合区域科技资源,重塑科学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服务和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相互关系,带动区域创新要素成长。整合和提升现有海洋、材料研究、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力量,通过纳入领军项目、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强化国际高端合作交流,保持源头创新的能力;通过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建设研究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效发挥科技中介的社会化服务作用,带动资源聚集,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注重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决策主体。政府进行规划布局、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发挥政策和财政投入导向功能,引导和发展各创新要素,形成知识和技术的有效整合和流动。

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发挥产业与科技的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产业协作与创新要素整合;鼓励发展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等城市特色产业;组建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科研机构与公共技术平台;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创新服务体系。

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形成责任明确、协作分工、注重实效,分步推进的工作机制。

沈卫国: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集团、大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还不强,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数量还不大,高技术创新型人才数量还不多,推进技术转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点评: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在思想观念、体制、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公正、公开、规范、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集聚优势 实现创新与突破

孙忠焕: 杭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建设了五大子系统:创新管理系统――指挥和协调创新系统的发展,为创新系统提供规划、管理、绩效评估等服务;创新研发系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生产系统,这是创新链中的供给源;产业化系统――创新成果的示范及产业化,这是创新链中的终端部分;创新服务系统――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这是创新链的中间环节和联动枢纽;创新保障系统――包括创新的投入、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三方面。

夏耕:我市的主要做法是:建设支撑优势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带动能力和本市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的创新布局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4

2009年12月13日,“昌平区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中石化会议中心举办,会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实验室经济”等关键词,颇为引人注意。

眼下,经济复苏已经开始,金融危机尚未过去。危机所带来的反思,一步步转化成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路。昌平区,将这次大会看作是自身创新体系由建立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在举国创新的语境之下,昌平区在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上,同样有所心得、有所行动。“从全国范围来说,昌平的探索和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昌平区科委主任于泓说。

体系:官产学研用

于泓在昌平区科委担任主任已经有十年了,在这个职位上,他经历了中国区域创新体系从无到有整个阶段。

科技创新大会前夕,于泓接受了《新经济导刊》的专访,就“区域创新体系”这一话题侃侃而谈。

区域创新体系这一经济学概念,最早在1992年由英国加的夫大学的库克教授提出。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

这一经济学概念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美国硅谷的崛起。可以说,硅谷的神奇力量让人们认识到区域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将“创新”二字提到了整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面向未来竞争的利器。

不过,中央甚至省一级的政府所思考和规划创新体系,基本上属于宏观战略层面,皆可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范畴。而县市一级的基层政府,才是具体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就这一角度来说,国家创新体系重点在于“强国”,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在于“宫国”。

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用了二十年时间,成功地将北京中关村打造成为了“中国硅谷”。时至今日,“中关村”本身也进化成为一个创新品牌,成为统领位于北京的众多科技园的一个“符号”――昌平即在此列。

对于自己“十年如一日”的任职经历,于泓自己深感珍惜。在他看来,能够完整地亲身经历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整个历程的人可不多。

也因为这十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昌平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理念和态度见解深刻,尤其是对“官产学研用”的体系框架,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直观感受。他介绍说,中国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历史轨道,商品经济蓬勃初兴。但是,那时人们不知道大学对社会有什么意义,根本谈不上科技创新体系。昌平也是如此。

90年代中期末期,中国开始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创新体系开始出现。昌平的“官产学研”框架,也在此间经历了从初步建立到逐渐成形的过程。

目前,区域创新体系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理论上形成了“官产学研用”五个支撑元素的全新框架,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完整链条,在实践中也更加强调各个支撑要素的协调性和完善性。

“官”即政府,起的是引领、组织作用:“产”即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也是关键性环节:“学”的目的是解决创新的可持续性,以大学为主体;“研”则是手段,直面产所提出的问题,它包括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团队;“用”是最新提出的一环,它是创新体系的最终指向,也是检验评价的终端。

“区域创新体系能不能建设起来,首先就在于这几个主体的关系、分量、角色、环节是否搞清楚。”于泓说,“这两年来,我们一直重点研究的也就是这个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说,昌平的做法代表了全国很多地方,因为全国很多区域创新体系做得相对好的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完善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讲,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较,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体系建设的基础问题。这是一个规律。”他说。

在这位科委主任眼里,就目前发展阶段看,昌平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构架已经有了,但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支撑元素都已经完全建立。

他认为,“如果将区域创新体系比作一座房子,可能其中某一根梁显得粗了,而某一个柱子显得细了。也就是说,还不够协调。”

重点:实验室经济

“昌平区要依靠科技创新,率先成为实验室经济聚集区。”在科技大会上,昌平区的领导旗帜鲜明地抛出了昌平的主张。

如果说,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是科技园区正在努力的目标,那么,“实验室经济”的培育则是这个完善之举的重中之重。

实验室经济,表现形态为:以应用为研发导向,在第一时间将实验室成果变为产品,将技术进行产业化的速度视为关键点。在政府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它似乎成为迅速突然“蹿红”的热词。

“为什么金融危机中有的企业垮了,而有的企业却能逆势上扬?经过业界共同分析发现,逆势上扬的很多企业都属于自主创新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都在技术上不受别人制约。”于泓表示。

这一点,昌平区科委在自己辖区内的一些企业身上,也得到了证实。

以万泰生物医药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联姻科研机构或自建实验室,凭借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有效地避开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不退反进。这透露出的信息是,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实验室才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

昌平区领导在科技大会上强调:“实验室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创新的成功之道。”

不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参考的案例?是否可以复制?

“我们通过业内专家的分析论证进行了研究,专家们都认为,实验室经济具有市场导向性强、成果转化快等优点,应对金融危机成效明显,并将其归结为‘实验室经济模式’。”于泓说。

美国就是典型的实验室经济大国。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往美国集中,各种前沿的知识到美国汇集,从而不断有新发明、新技术诞生,这些新发明、新技术经过市场孵化、推广而之,迅速占领世界市场。

国内有也一些城市,比如深圳,通过创办北大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和“虚拟大学园”等,以企业方式运作现代化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活动深入开展,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为主要驱动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崛起的快速通道。

那么,昌平这一位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毗邻“中关村”发源地海淀区的区域,是否有能力建立起强大的“实验室经济”?

从全国范围看,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将成为研发、服务等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域;从北京格局看,海淀山后到昌平山前的西北方向,将成为研发产业聚集发展的理想空间。

昌平最大的独特性就在于生态和科技,目前,能源科技、生物医药作为

全球范围内的两大“朝阳产业”,已经在昌平构成聚集态势。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调整中,昌平的部分区域也将纳入其中。

同时,科技资源方面,昌平全区拥有43所大专院校、106家科研机构、32个各级各类实验室、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个国家级科技园区以及一系列重点产业功能区,聚集了近2万名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事实上,昌平已经涌现出一批“实验室经济”的实践者和探路者。比如,这一次在科技大会受到表彰的企业,以及几乎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身上,已或多或少地都能找到实验室经济的影子。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大学还是那座大学,过去摆在那儿用不上,现在就能排上大用场。”于泓感叹说。

先锋:两类人和三类组织

在昌平区政府的理解中,如果要问“区域创新体系”该从哪里入手,答案就是要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相关有特色的产业。

因此,站在“官”的环节上,昌平区政府也试图从“实验室经济”的“先锋队”身上找到爆发力。

概括起来讲,这个先锋队包括“两类人”和“三类机构”。“两类人”是指科研工作者和创新型企业家,“三类机构”是指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中介机构。

这个先锋队,尤其以“产”和“研”构成担当创新驱动力的核心主体,共同组成“实验室经济”模式的两大生力军。

于泓说:“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首先必须找到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注意鼓励发展企业。发展什么样的企业呢?咨询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这些,社会和政府就找不到建立体系的线索和载体。”

在这次大会上,昌平区就重点对一批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奖励。大会~共设了六类奖,奖金共为3040万元。除此之外,本刊还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昌平还将每年拿出至少2亿元,鼓励区域自主创新。“总体看来,我们的亮点,应该说是重奖科技创新的人员和机构。”他进一步说。

不过,如此数量庞大的“真金白银”,昌平是否挥金如土?是否能够“大产出大回报”?因为,事实上地处京城之北的昌平,在北京“新经济地图”上,并无多大优势可言。

在它的西边,海淀区拥有强大科教资源的中关村海淀园。

在它的西南边,西城区拥有统摄全国金融资源的金融街。

在它的东南边,朝阳区则拥有中国一流的中央商务区(CBD)。

显然,在官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中,昌平区政府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想法弥补自己的短板,并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于泓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昌平区才结合自己的情况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就是上述通过奖励两类人和三类组织等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将企业家和科研人员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率先唤起昌平100强企业和25家左右的科研机构的热情。

其次,昌平明确提出要培育“大学科技园”,并促使研究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和昌平相比,海淀的高校资源明显优于昌平。因此,昌平的思路是不可能一样,海淀是“发展”大学科技园,而昌平突出的是“培育”二字。

此外,中介机构的短板也是重点弥补工作之一。于泓表示,之所以将中介机构放入“三类组织”中,也正是考虑到它在市场创新行为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资源整合的强大纽带性。

“西城区的金融服务业发达,但我们也不可能将金融街的中介机构模式复制到昌平来。比如我们天通苑是集中的生活片区,引导其向生活咨询业等发展就是方向之一。”他说。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5

论文摘要: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大会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奋斗目标,新疆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新疆高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产出的部分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来看,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很快,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2003年起,新疆高校全面启动了高校师资建设计划,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普遍提升,截止2007年度新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为11913人,较2003年提高了38%。教师数量增长教快,但由于培养体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科技活动能力提高的不显著,这就导致新疆高校在很多领域难以进行自主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基本没有提高。

(二)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来看,科技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经费总量还是无法满足

高校科技活动的需要。近年来,新疆高校在科技经费逐年在递增,增长的幅度与内地高校相

比差距不大,但由于我们科技经费基数太小,特别是横向课题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科技

经费总量还是显的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科技新疆高校科技经费到位经费11374万元,仅为当年全国高校到位科技经费的0.2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必要的土壤,导致高校的部分科技活动是在模仿和反复摸索中进行。

(三)从科技资源集成来看,新疆高校有限的科技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建立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并鼓励校一校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还受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资源整理力度还不够,截止2007年底,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实共有16所,真正意义实现开放式管理的验室为数不多,各高校内部教师们“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经费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中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由于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的新疆高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软措施

提高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实现创新环境的和谐化,创新资源合理达到配置与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软”实力方面人手,在发展思路、管理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发展思路上的创新。由于新疆高校在地域、经济环境下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模式,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新疆高校实际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新疆高校科技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提高新疆高校的科技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今后的科技活动要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努力开拓原创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应用数学、新材料、民文信息处理及民族医药等方面达到区内外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应用研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特别是在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等方面,以解决和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产业化工作要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将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制度为保证,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因此科技活动是横向展开、纵向发展以及收益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新疆高校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根本保证。一是出台一系列提高创新能力的规章制度,做好科技评价工作,重点修订和完善科技活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的权益,以期达到管理制度化、考核指标科学化、激励机制有效化。

(三)运行机制上的创新。运行机制上的建设是新疆高校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必要手段,教育、科技、人事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大方针和政策来指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作为创新执行的主体高校如何实施至关重要,高校所包含的科研、教学、产业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手段

创新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骨干力量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硬条件,好的措施有了,就需要大搭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涉及了人、财、物多个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手段。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疆高校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某些行业发挥着积极的创新作用,目前,还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本身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加强自身的“人才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一是吸引和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计划,在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天山学者”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带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通过自身人才的建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科研基地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的大好时机,鼓励新疆高校与对口支援学校“校一校”之间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在新疆高校设立对口支援学校的分实验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需要,并立足于新疆实际,与区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的建设办法,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三)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的主要途径己不仅是拥有“资源”,而应是尽可能通过共享环境“获取”更多资源来实现这一服务,在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各高校共同参与,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长期保障服务的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使新疆高校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活动。另外,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科技信息资源,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技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也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学校科技活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能够在其周边区域打造科技成果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能够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高校一方面要走出去,面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一些宣传的场合,宣传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让整个区域都能对新疆高校科技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打好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牌,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就要充分发挥园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孵化高新技术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新疆高校产学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范文6

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区域性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成为全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依据。如,美国农业研究局按照农业区域特点和行政区划,把全美划分成8大区域并在每个区域设置了由农业研究局直接领导的科研服务机构,每个机构根据本区特点下设不同数量和规模的试验站、示范点或研究所,试验站共计达到100个。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农业生态和农业区划设立,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很多农业科研机构设立在大城市而不是农业优势区,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不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明确各级功能定位,构建协调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明确省、市、县3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功能,构建上下协调互补、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主要围绕本省主要粮食和其他主导产业,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研究,做好对全省农科系统的规划指导工作。地市级主要立足于本地产业优势和科研基础,开展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开展育种、施肥、植保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县级主要是推广应用适宜的成果和技术,做好农民培训,推动本地农业科技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支持、农业科研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创新组织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使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机构设置和布局更加合理。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系统的优势,构建全省一体化、紧密型农业科研集团,形成全省大农业、大联合的科技创新格局。三是分析和梳理每个产业、每个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并尽快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整体健全、相互配套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体系。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一是增加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农业科研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始终是主渠道。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的投资规模,按照不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提高农业科研政府财政投资强度。二是优化项目投入结构。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物联网、作物育种及其他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研发支持。3.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针对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大型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二是围绕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品种选育、耕作栽培、土肥、植保及饲料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加强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及其他地区的战略性合作,创新科技交流合作机制,集成国内和全省的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是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锐意进取的科技领军人才。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切实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向农业科研人员作适当倾斜,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在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宽松的扶持政策,以使收入分配激励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原则切实得到落实。5.健全示范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一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专项经费,形成农业科技成果长效支持机制,调动科技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促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转化。二是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新模式。继续探索“院地合作”、“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训力度,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文作者张亚婕工作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