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字: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风格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to point to the aesthetic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human senses of space art mode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material life demand basic satisfied, and began to higher level of spiritual pursuit.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is to satisfy people's space space such as comfortable, fashionable feeling, it incorporates architecture and aesthetic art ele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reality and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velopment trend of simple analysis.
Key word: indoor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nterior design styl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多以室内设计为主体,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知识性广、综合性强、涉及相关学科较多从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需要了解建筑学、人机工程学、力学、心理学、材料学等等;室内设计者借助设计原理依托建筑原始空间格局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达到使用者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多以室内装修设计为主体,而室内装修设计的风格又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欧式田园风格。“传统风格”一般指来源于传统的积淀,室内空间布局、室内颜色运用、陈列摆设等等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现代风格”起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强调采用新材料、改变原有结构创造新的使用功能、注重室内设计遵循自然法则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新理念。“欧式田园风格”主要体现在使用者对高品位生活向往的同时又对复古思潮有所怀念,让使用者感受到舒适自然,体现悠闲自在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充满浪漫的向往,就好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这就是室内设计师为使用者所追求的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氛围。
在社会发展中对室内设计师的能力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增长较快,国力渐强,社会高度发展,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认识有所不同要求室内设计师具有好的空间想象力;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 现代风格 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 陈设艺术设计 的基本方法。
在现阶段情况下,为完成一个好的项目规划要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能熟练使用以下几种软件工具:
1、 PHOTOSHOP :世界顶尖级的图像设计与制作工具软件.无论你是从事 平面艺术设计 ,摄影,多媒体,影像制作,还是网页,都可以用它进行艺术创作.
2、3DMAX效果图以室内外效果图为主,掌握 3DMAX 各项基础知识。三维效果设计与制作;三维图的建模、材质、灯光、场景、渲染、后期处理技巧。
3、AutoCAD学习AutoCAD,掌握 施工图 的识别、创建技能。
相应的学习科目: 素描 、色彩、 建筑速写 、构成学、测量学、室内制图、效果图技法、摄影、装饰结构与材料、风格流派、家居 空间设计 、办公室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模型制作、 景观 建筑设计、环境 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模型制作、 园林规划 与设计、景观设计 表现技法 、 计算机辅助设计 、景观工程技术、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工程估价,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等
三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展望:
首先,室内环境设计需体现“自然”感。现代化建设与设计,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得人们生活在现代城市,而逐渐远离自然界。人们如今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渴望与向往。所以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必须充分融入自然界的因素,即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其次,室内环境设计需体现出艺术性。人们对于现代室内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生活,而是要求室内的物件能够“相处”融洽,体现室内的艺术性,展现整体、统一之美。
第三,室内环境设需体现高度现代化。设计师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应该采取一切现代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使室内的声、光、色、形能够完美结合,体现出室内环境的高效率、高速度、高功能化的发展。
第四,室内环境设计需高技术与情理化的结合。现代室内建设,必须重视高技术与情理化的结合,让室内既有着高技术的水平,又能让人们在室内感受到人情味。
第五,个性化发展室内设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室内环境设计出现跟风十分严重的现象,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室内环境正在走向雷同。所以我们必须打破雷同性,追求个性化发展。
第六,服务型、方便型的室内环境。室内环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室内环境主要是方便于“人”,服务于“人”。
第七,室内设计采用新材料。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对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进行不断的创新。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最先进、最现代的新型材料。
第八,室内环境设计面积大型化。由于人们的空间精神的不断上升,不会满足于居住在小空间的环境里,所以原有的小空间会不断的得到装修和改造。
从上述的发展前景展望中表明,现代室内设计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室内设计给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在未来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对能力、空间环境的把握,体现人性化的空间,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不断摸索和思考的课题。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室内环境艺术感是人们理想化的追求,也是设计师在未来的责任与要求。所以,室内设计师在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创造力,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灵元素、以人为本,未来的环境设计必然会更有艺术感。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2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一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产生巨大挑战,但并没有改变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全球产业转移将再趋活跃。后危机时期新技术、新市场将形成新的海外投资热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
二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治理结构将深刻调整,与多极化趋势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将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各国发展理念和道路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构建公平、公正、有序、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趋势。
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坎坷,可能进入中低速增长期。主要发达国家复苏放慢迹象增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美国、日本、欧盟等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欧洲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急剧动荡,欧洲各国经济复苏明显受阻。
世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发达国家遭金融危机重创,加上人口老龄化负担沉重,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乐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复苏较快,但通胀压力较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经济复苏可能发生波折,进而减弱世界经济增长动力。
二是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为应对并跨越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
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私营部门的需求恢复慢于政府刺激的投资需求,消费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矛盾正在调整,发展中国家仍在努力稳住外需,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全球供给结构调整也将引起需求结构变化,市场重心可能转移。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和扩大出口,可能挤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市场,后者面临的外需环境将会趋紧。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扩大区域内需求潜力,发展中国家和亚洲的区域合作可能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 环境审计; 运行模式; 发展设想
中图分类号: F2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31-01
一、我国环境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
1.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是以被审单位环境财务报告反映的结果为线索,追踪到经济活动过程和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而对环境保护的合规性和绩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财务导向的环境审计方式,可以采用独立审计,专题审计和审计调查。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审计方式。审计方法有审阅法、验证法、复算法、观察法、分析法等,实际审计操作时,往往把这些方法综合为一体,针对具体审计目标和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财务报告进行重新加工、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财务入手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绩效作出一般性的评价,而要全面地、客观地评价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绩效则要以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和环境效益能够计量并能在会计资料上全面反映为条件。而这个条件的实现,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以财务为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目前主要用于环境审计中涉及属于财务方面的内容。
2.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审计人员可以从现存问题入手,进行调查取证,从大问题追到小问题,从表面问题追到潜在问题,从外部问题追到内部问题,并按问题轻重主次排列分析,通过外因找到内因,透过偶然因素找到必然因素,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并与具体部门人员和其活动联系起来,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经济责任。针对这些引发问题的因素,可以进一步提出消灭隐患,加强控制、改善管理,提高素质的措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由于涉及的问题多、影响因素多、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因此采用独立审计方式往往难以达到审计目的和完成审计任务,而应采用审计调查和联合审计的方式。联合审计是在审计组织统一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环境审计。审计组织可以根据审计项目的需要,采取与环境专家和法学专家联合审计的方式,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被审单位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绩效进行深入的审查。
3.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是以被审单位涉及环境问题的重大业务为线索,对业务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业务活动进行是否正常、是否收到预期效果,进而找出导致业务活动发生偏向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审计模式。通过对重大业务活动的追踪审计,能够捕捉被审单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追查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人类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比事后补偿更重要。由此可见,环境审计不能仅仅停留于事后审计,而应对影响环境的主要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审计,以保证决策正确,规划可行,及时发现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
二、中国环境审计的发展设想
1.加强环境审计的立法工作
尽快对环境审计进行补充立法,这是在我国实施环境审计制度的根本保证。尽管我国已有基本健全的审计及环境法规法律体系,但这些法律法规如何贯彻实施还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指导。要加强环境审计立法,一方面要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另一方面要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时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明确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在“证券法”“公司法”中增加环境审计内容,规定对上市公司项目审批及年审,必须经过具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出具有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审计报告,等等。
2.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经验,加强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环境保护来讲,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环保要求会成为新的贸易壁垒,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这一标准已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接受,ISO14000国际标准现已被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操作技术,一方面要使环保法律法规与国际法律接轨,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作业规则与报告标准,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环境审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加强学术交流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指导环境审计的实施。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环境审计经验,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实务工作。
3.加强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普及环境审计知识
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首先,审计人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另外,还要具备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环境审计的经验。从长远看,要使环境审计顺利进行,必须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增强中国注册会计师及广大审计人员的环境监督意识,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执业水平,建议有关部门把审计人员环境审计知识培训问题重视起来,指定培训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
4.制定中国环境审计规范或准则
在已颁布实施的审计规范和准则中,均没有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这是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必须迅速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企业的内审机构开展环境审计是否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审计的规定(ISO-14000),尚未达到共识。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部门即使参与了政策制定工作,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环境业绩进行评价时,也会有很大难度,以致产生审计风险。建议在目前环境审计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联系有关部门,组织专家,以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的《环境会计公告》以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8年3月颁布的有关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环境事项的实务公告为指导,尽快制定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提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改并执行促进环境审计实务的健康发展。
5.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4
我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完全中学,地处泛CBD地区,紧邻东长安街延长线―建国门外大街,毗邻建外使馆区,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学校分为永安里和建国里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0亩,建筑面积21 277平方米。学校现有六个年级,近千名学生。学校在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近年来,笔者作为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者,牢记“服务育人”的宗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服务育人功能,抓好学校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学校生活管理、实验室电教室管理、出租出借管理和总务人员管理等,在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理性认识和实践结合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学校后勤管理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取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人、财、物的功能,以实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学校把校园环境整治作为关键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首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总务处、德育处、保卫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领导小组主要是对学校环境建设和整治提出具体要求、制订方案,培训工作小组人员不断提高认识。工作小组主要抓落实,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
2.注重学习、提高认识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的发展和才能的培养是遗传、教育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不可改变的先天因素,而教育和环境作为影响人成长的后天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人也在能动地改变环境。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改变着自己,也同时影响着对方。如果将学校的教育环境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它可以人为地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我们将学校教育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课程环境、人际环境三个子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物质因素,如学校的建筑和布局,学生学习、运动、游戏活动的设施和场所,教育教学设备等。课程环境是学校环境教育的核心。学校的人际环境更多侧重于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主要是指学校中的干部、教职工、学生间、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及其总合,是以情感、信仰、传统、共识、氛围、风气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人际间的精神场,人际环境是构成学校教育环境的特定条件。
3.建设精致化校园环境
基于以上对学校环境的理性认识,结合我校地处CBD商业区地域特点,从实践“三个环境”建设入手,整合和开发学校三个环境的教育资源,提出建设精致化校园环境的目标,形成学校自然环境、课程环境、人际环境和谐统一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诱发、引导师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促进师生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多赢局面。
三、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把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放在首位
1.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办学精神,体现在浓郁的政治气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场所,也应该是文化氛围很浓、文化品位很高的地方。只有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优越条件和良好环境。我们认识到,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学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里奠基。
2.校园安全建设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几年来,我校注重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从学校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2009年9月12日教工委领导来我校检查国庆六十周年工作,并进行了指示。2010年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校园安全无小事,要坚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
第一支队伍是保安员队伍,针对保安存在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协调机制,做到尊重人格、严格要求、认真履职、严守制度、认真站岗、具体负责并做好记录,由德育处、总务处、保安公司齐抓共管,看好学校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第二支队伍是学校安保小组,由行政干部、总务处、德育处、年级组组成的安保小组和学生值周队伍组成,安保小组除负责日常校园安全工作外,还要负责出租出借的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每天有两名行政干部值班,全权负责当日安保工作。德育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年级组负责对教师的教育和检查,学生值周班主要负责学生和非机动车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学生自行车每天码放整齐,检查零件齐全有效并监察是否锁好车辆,避免发生自行车丢失等。
校园安全建设有了保障,校园环境建设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因此校园安全建设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3.大量资金的投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有效
为了防止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配合校安工程的进行,同步完成增容800 kV的电力增容工作,彻底解决了因教育设施设备增加,导致用电超负荷易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2009年,学校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食堂设备,改善了食堂设备落后的局面,减少了能耗,节约了资金,消除了隐患。2010年,在教委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更新了西校区供暖主干线,为我校安全供热提供了有力保障。近日我校又投资近3万元更新了具有垃圾分类作用的环保垃圾桶,改善了楼内环境。配合校安工程,学校投资20万元对操场周边步行道进行了改造,适时发挥了资金投入的效益。
4.构建学校人文景观,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校园的环境质量跟学生息息相关,并持久地产生影响。从实用到艺术,从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到学府化,可以行“无言之教”,它们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0年,区教委为我校投资60万元,我校自筹20万元,集中进行景观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精心设计,以校园景观建设、绿化、教室美化、走廊艺术化的巧妙设计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陶冶情感,启迪智慧,激发潜能。使进入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向上、向善、向新”的文化氛围。一进校门的背景墙上刻着“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训,东西教学楼外立面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的巨幅浮雕设计以及校园楼道的文化墙,集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体现出积淀、传承和创新的特色校园环境建设的主题。“激发师生每一个闪光点,教会每一位学生会学,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彰显着我们求真务实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我们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办公环境,努力做到冬暖夏凉,舒适可人,室内文化设计突出班级特色和年级组文化。可以说,一流的硬件设施,整洁有序、典雅优美的校园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5.挖掘环境建设细节,学校文化形成特色
几年来,我们的校园环境每学期都在改变,月月都有新面貌。实践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校园硬件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不能一味追求完美,要量力而行,要在原有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挖掘环境建设的细节所体现的校园文化内涵。改变学校硬件条件就是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使师生感受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创建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如为了不更多占用学生活动的空间,我们选用的是可移动篮球架,而且外加防护套防止学生在打篮球时被篮球架碰伤。
学校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再生、创新和互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引领的“软实力”。通过“校旗、校训、校徽、校歌”等学校标识的征集评选、重新修订和广泛宣传,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通过开展建校五十周年校庆活动,挖掘学校文化积淀的内涵;通过学校橱窗、校刊、广播站和网络宣传,树正风,扬正气,形成了“博学、笃行、慎思、明辨”的学风和“博爱、善管、乐教、高效”的教风;通过“十佳中学生”评选和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学生自信,促进他们学业进步;通过“最受欢迎的教师”的评选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表彰,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为师生的校园生活营造出高雅和谐的环境氛围,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注入了活力。我们不断打造学校发展的“硬实力”,提升学校竞争的“软实力”,构建起师生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
四、“借力”才会“给力”,综合治理是搞好校园环境建设的保障
1.警校共建、警钟长鸣
在全国新城区建设工作中,我区成为北京市的试点区,这为我们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学校立足社区以及社区的丰富资源,坚持发挥社区资源作用,同时关注校园周边环境。我校地处建外大街繁华地段,校园周边环境极其复杂。门前经过车辆密集,加之通惠河北路的施工工程,很多车辆绕行到建外大街,去CBD商业区和国贸办事的东行车辆都要经过学校门口,上下学时段交通环境恶劣。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学校加强与社区、办事处、城管队、派出所和交通队联系,加设了安全交通标志和减速地胶,共同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不断清理游商摊贩,取得阶段效果。学校专门请社区民警来到学校给学生讲安全课。2011年9月27日,我校成功地和朝阳区建国门消防中队进行了以避震逃生和火灾救险为主题的消防演习,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新式消防设备,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做到警校共建、警钟长鸣。
2.加强内部管理,及时疏导
学校加强对学生内部的教育管理,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沟通和解决学生间问题。通过抓内部管理,杜绝了校园门前的滋扰。每日中午在距校门3米处设置警戒线,由值班干部和保安员值守,确保封闭管理。学校要求学生不得在学校约见同学、朋友,更不允许校内矛盾校外解决,保证了校园门前的安定。
3.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网络
学校深入学生,深入社区、商场、车站,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处理。学校与社区居委会建立紧密联系,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网络。
4.关注网络环境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学校关注网络环境建设,通过规范、引导、教育等方式,优化网络环境,营造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全方位的环境建设,不仅营造了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也为学校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干净整洁、健康文明、清新优雅的校园环境也为学校品牌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为我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吉君.中小学后勤社会化: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2005,12:9.
[2] 安卿.关于中小学总务后勤工作的理性思考[J].贵州教育,2005,20:19-21.
[3] 冯荣娜.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报,2003,2:50.
[4] 蒋雪峰.浅析中学学校后勤管理的规范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5] 石永超.中学后勤部门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8,3.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节约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45-02
一、对循环经济的科学认识
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在经济增长中出现的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而提出的。环境问题根本上讲也是资源问题,是资源利用不当的结果。传统经济中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初次利用效率不高;二是资源利用强度过大,争抢和浪费严重;三是资源的物质单向流动普遍,没有形成循环利用,环境压力巨大。以上问题,一方面是技术问题,一方面是观念和认识问题。资源初次利用效率不高可能主要在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式使用和对环境价值的漠视则主要是观念和认识问题,也是当前资源环境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传统经济中的资源利用问题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而循环经济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必须实现生态伦理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冯之浚先生提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和协调自然阶段”(冯之浚,2005)。对自然的崇拜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对其赐予的感激,体现了古人自发的朴素的自然中心伦理观。而工业化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指导下,强调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在生产和消费中把自然界看成是原料箱和垃圾箱。结果是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自身,在把自然推向绝境的同时也把人类自身推向绝境,在消灭自然的同时也将消灭人类自身。在价值观上,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对科学主义的颂扬和对人本主义的蔑视,传统工业化的资源利用方式折射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颠倒和对人类自身命运的误求。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彻底扭转人与环境的对立,实现的是生态伦理观的否定之否定。
工业化以来出现的资源环境危机实际上是资源利用方式的危机,所反映出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而重塑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要返本求源,通过建立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来实现。发展循环经济正是这样的一条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重建和谐生态的光明大道。作为一种物资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被概括为“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即所谓“3R”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就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并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和物品尽可能多次、多种方式地使用,防止其过早废弃;再循环原则是指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再生资源重新进入经济过程。
循环经济的实质并不在于循环本身,而在于它是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对物质资源进行零打碎敲地循环利用一直是我们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有效做法,但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实现对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性安排则是前所未有的,无异于一场资源利用方式的革命。循环经济要在经济发展中建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资源利用机制,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把对循环经济认识的重心放在循环上,则必然出现理论上讲不清,实践上行不通的结果。首先,经济系统不是一个物质自循环系统,由于时间、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限制,要在经济系统中建立物质的完全循环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其次,会使循环经济丧失解决资源环境危机的针对性,无法解释循环经济产生的原因,也无法说明环境治理及保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最后,无法解释包括节约型社会在内的未来循环经济发展形态。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背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错误的资源利用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以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为目标对资源利用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革,而循环经济的本意正在于此。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既有各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需求,也有经济发展目标和现状的国情特性。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我国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同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是在经济发展低水平上出现的并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资源环境问题。原因有资源特别是人均资源少的因素,有经济超速发展的因素,也有技术水平低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资源利用方式及环保意识差的因素。生产中粗放增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消费中用后即扔、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等加剧了资源紧缺状况,生产和消费中只排放、不控制、不治理导致愈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已经不再具备实现工业化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在寻求追赶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能更好地珍惜和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环境和资源问题将更加严重。当前,我国水、电及煤炭、原油、有色金属矿等重要工业资源都处于严重的紧缺状态,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噪音和垃圾等环境问题特别严重,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利用方式,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严重对立,就难以解开当前中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困局。
尽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且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要求是很高的,当前并不具备。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循环经济都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巨大的系统工程。当今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是多层、叠加、交叉的立体、网状资源利用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国家里也存在着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差异巨大的资源利用状况,要在社会范围内构建循环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就目前来看困难是不可想象的。在当前的循环经济发展中也确实存在诸如观念滞后、技术短缺、动力不足、范围有限、制度缺乏等诸多困难,而且应当看到,我们目前只是处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循环经济的显效应当表现在资源紧张状况的总体改善和环境优化的整体效果上,显然,这个结果还没有出现。
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任务,一是消除累积的环境问题,二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央提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正是适应我国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现状,重在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务实的重大战略抉择。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符合循环经济的实质精神,又能充分体现节约精神,切合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针对性强、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具有发展的必然性。节约型社会是对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定位,也是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必然指向和中国式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阶段。
三、中国式循环经济之路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西方各国如德国、日本等大都确定了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循环经济不是自发的经济形式,应当自觉推进。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设立目标并确定阶段,有利于深化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认识,并在实践中为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切合实际的方案和路径。根据对循环经济在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合理预测,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是从末端治理出发,经过节约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最终发展为生态型社会。当前处于末端治理向节约型社会的转变中。
末端治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其基本理论依据包括庇古税、科斯定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贯彻的是污染者付费原则。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最初都来自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刺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首先在对环境进行末端治理。末端治理的手段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积极有效的,但末端治理仅是治标之策,如果不能有效减少经济中的资源投入数量,环境问题则治不胜治。
环境问题来自于资源利用问题,解决现实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就我国而言,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压力不断加强,而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又存在现实的困难,因此,缓解资源困境必须采取更直接的路径,走节约型道路。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成为我们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所作出的现实选择。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将使人们更新观念,在经济活动中建立资源节约利用的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使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实质性推进,为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循环型社会所强调的还是在经济系统内对资源的处理,与生态型社会相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仍然具有狭隘性。而生态型社会实现了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完全转变,呈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随着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对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研究将变成现实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王文忠.循环经济认知误区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6,(4).
环境设计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成都;田园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19-04
引言
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且成都市位于的四川盆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交通的枢纽,而且从整个亚洲的角度看又正好位于亚洲中部,无论在亚洲中还是在国际中都具有重要的交通及政治地位。为了规划成都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宜居的人文环境。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城乡统筹实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好“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高度,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见图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 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 654辆,中型车达94 790辆,重型车达22 353辆,摩托车达937 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
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 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
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
CC=
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
Qi=A (Cij-Cb)
式中,Cij ――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
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见图3);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图3成都市大气环境容量季节变化图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 “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表1 情景1的脱硫情景分析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见下页表3和下页表4)。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
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实行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策略。受到大气容量的限制,大气污染企业过度集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气容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过度集中的污染企业要分散布局。建议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实行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布局要合理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
在城市空间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中,要注意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加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3.
[2]姜启亮,吴勇.低碳经济的实施路径――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91-192.
[3]王胜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3-164.
[4]王炜,解佳宁,路宗敏.大气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