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伦理学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伦理学的特征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赫斯特豪斯;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

一、当代道德哲学对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偏离

在欧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作为一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之前,其传统地位的丧失也昭示着现代性问题的出现。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宣称,现代性及其实践哲学的问题恰恰就在于它们遗失了亚里士多德传统中那些最为重要的东西。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是一个既立足于又超越与其传统的完整系统,那么,现代性实践哲学则是这个系统破碎之后的产物。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更迭之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道德语言和实践到今天已经破碎,我们所继承下来的不过是一些从那个时代残留下来的,失去整体性意义的道德碎片。麦金太尔谈到过这样一个关于禁忌的例子:波利尼西亚土著人曾有过男人不能和女人同桌吃饭的禁忌,但是他们也不理解产生这个禁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且后来夏威夷岛上的各种禁忌被轻易废除后,也并没有引起任何社会性的后果。他认为这似乎可以说明"剥除禁忌规则的原初语境,它们立即就有可能变成一套独断专横的禁令;诚然,当原初的语境消失,那些禁忌规则最初得以理解的背景信念不仅被放弃而且被遗忘之时,从特征上讲它们也就变成了独断的禁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现代义务论所信奉的那些道德规则是不是也与这种禁令有相似之处?

一方面,近代科学的范式抛弃了目的论的世界观,否认存在本身包括人具有自在的目的。因此,人的实践目的必须由人主观设定,而不能归结于某种本性或自然的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否定了客观目的的价值,出现了多样化且不可通约的主观目的,因此,实践哲学就或者只讨论如何实现主观目的,或只讨论如何约束它们使之具有相互承认的合理性。面对亚里士多德之后道德哲学的失范,启蒙以来的道德哲学家试图重建规范性,最典型的建构就是功利主义和以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义务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规范性建立在主观价值之上。事实证明,在主观性上重建规范性是及其困难的。因为无法平息价值的多元论,所以只能寻求在主体层面的可普遍性、交往、对话、重叠共识等来缓解矛盾。而在实践层面,由于主观价值的不可通约性,价值的实现活动也同样失去公共性,而变成个人目的、偏好的实现,所以只能用抽象的规则对其进行约束。这样就变成了规则主义。

因此,赫斯特豪斯的所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两个层面上反对现代道德哲学:一是在实践的规范性问题上反对目的(价值)的主观主义;二是如何行动的问题上反对规则主义。首先,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不约而同地批判韦伯式的标榜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范式,认为要把对目的和善的探寻置于道德哲学研究的核心。因为关于人及其实践行为的研究,需要关注整全的人及其行为。而价值或目的正是人及其实践的内在要素。其次,他们批评规则主义或工具主义对于实践的复杂性及其对情境的依赖视而不见,将人自身的完善和人与人的交往化约为人对物的操作。安斯康姆在《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揭示了现代伦理学的规则主义的错误及其根源。她认为把"应当"这个概念强制性的同"必须"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西方的犹太-基督教传统。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数个世纪里,"被约束"、"被允许"或者被"原谅"这些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包含在西方人的思想和语言中。通过基督教传统,在古希腊语中本来意味着"错误"或者"出错"的那个词就具有了"罪过"的含义,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规则主义的道德概念。麦金太尔甚至全面地批判整个启蒙运动以来的道德哲学,认为现代道德理论的各种问题是作为启蒙筹划失败的产物凸显出来的,它发展到尼采主义的阶段就走到了穷途末路,因此必须回到亚里士多德,并且不仅仅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看作是在其本人著作中的主要文本中所表述的那些东西,而且也是对过去的优良传统的的继承和总结的一种尝试。

二、赫斯特豪斯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方法

赫斯特豪斯所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利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资源可以有效解决现代道德哲学中的这些问题。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是实现活动的具体化,而实现活动就是完善自身,达到终极完满状态,即实现目的的过程。其次,关于如何实现内在目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强调人的整全性和道德境域的特殊性。人的整全性包括人的人格品质的同一性、生活过程的统一性和对道德境域的依赖性。现代功利主义和义务论试图将道德实践的过程建立在一系列普遍规则的确立和执行之上,这使得行动者变得异化和片面化。但事实上生活中的事务形形,千差万别,并不服从统一的规则。赫斯特豪斯通过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智慧运用到行动之中,以行动者的道德和理智品格为核心,建立了一种整全的行动模式,使这一问题在得到了得以化解,而且,将道德智慧运用到行动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规则伦理学中的各种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必须说明的是,传统的目的论被抛弃是首先发生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中的。笛卡尔之后的自然科学都倾向于将事物甚至整个宇宙的结构归结于物质之间的前后相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可观察、可推导的动力性因果链条中,可以通过把握其中的因果规律来解释事物,而无须预设一种作为运动终点的目标因素。这样,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重要的目的因就被抛弃了。受此影响,伦理学中的客观目的因素也就丧失了理论依据。而对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来说,他们既要恢复人的行动的目的因,又要使之能相容于现代科学。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哲学家们虽然都力图恢复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但是他们在援引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概念和论证时,根据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探索路径。赫斯特豪斯采取的是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所走的一条主要路线,通过论证生物物种生存的合目的性,将人的特殊活动归之为某种物种特性的实现,从而认为人的行动本质上是目的论的,符合该特性的行动目的就是善。另一条路线则抛弃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生物学作为目的论的基础,采取了社会目的论或内在目的论的论证方式。尽管自然目的论和社会目的论这两条路线论证的基础和策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均为说明善或目的是客观和普遍的,它独立于个体行动者的主观偏好,并决定和规范着主观目的的设定。

三、赫斯特豪斯的对美德概念的说明

除了赫斯特豪斯为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外,致力于证明美德伦理学独立性和回答美德何以能够成为行动的指导原则的美德伦理学家,还有斯洛特的以行动为基础的理论和斯旺顿的美德目标中心论。但他们的美德伦理学理论或者无法避免循环论证,或者无法说明美德概念作为中心概念独立性而受到许多当代道德哲学家的质疑。作为系统建构最为完整,论证最为充分的当代美德伦理学理论,赫斯特豪斯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和他们的理论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呢?她的伦理学理论能否说明美德概念而又不陷入循环论证呢?

究竟什么是美德?如果直接将美德定义为正确行动的心理倾向,那么就等于用正确定义美德,然后再用美德定义正确行动,这样就会陷入循环论证。另一方面,如果将美德定义为遵守道德规则的心理倾向,则美德就会失去其独立地位,成为义务论的附庸。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赫斯特豪斯提出了两种方法来解释美德。一种方法是举例说明美德是什么,如"一个美德是……",并通过像义务论列举规则方式给出详细的美德条目,并且这些条目可以和义务论一样靠直觉来获得。另一种方法是给美德的本质下定义。如前所述,她采用了一个标准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解释,即认为美德是一个人的获取幸福生活所必须的品质。这样,一个有德性的人就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获得幸福所必需的品质的人。那么幸福是什么呢?赫斯特豪斯仍旧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即繁荣兴旺、生活美满。她认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幸福的获得包括教育"正派的人做这样的事,但不是那样",以及"做如此这般的事情是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那么该怎么解释正派的人和正派的事呢?赫斯特豪斯试图用包含美德形容词的行动概念来说明"正派行动"。她认为我们在理解什么是勇敢的,诚实的,忠诚的人等等之前就可以理解这样的v-规则,如"做勇敢的事,做诚实的事,做忠诚的事等等"。甚至连一些非常小的孩子都可以在一些范围内理解那些规则。她说"假如你在一本好的字典里查这些形容词,你会发现字典上不是简单的说'一种具有……美德的人的典型行为'并且让你参考相应的名词",而是会给出一个人们可以很好理解的解释。这样,赫斯特豪斯就成功的说明了美德概念的独立性,并且避免了循环论证。

四、赫斯特豪斯理论的当代争论

在现代规范伦理学中,有一种把人和生活抽象化、简单化,试图用简单公式说明我们的道德生活的企图,这是不正确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赫斯特豪斯的规范美德伦理学是在默认了现代伦理学的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否会也将因袭现代义务论和功利主义这一缺陷呢?她把伦理学转为规范美德伦理学的时候,美德伦理学本身的厚重、丰富感,也就是对复杂生活的解释力是否还存在?事实上,尽管赫斯特豪斯将采用了当代的理论模型,并力图证明美德伦理学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逻辑同构性,但这不影响其美德理论对复杂生活的解释。

首先,赫斯特豪斯的美德规则与义务论的道德规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建立在"人类幸福"和"好的生活"的基础之上的规则。不论是要求人们去遵从的美德规则,诸如节制、勇敢、慷慨、善良,还是要求人们引以为戒的恶德规则,诸如不负责任,无能,懒惰,苛刻,偏狭,鲁莽的,没进取心,优柔寡断,自我放纵,物质的,贪婪的,目光短浅等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和繁荣的追求。这些规则的从数量到涵盖生活的面积都是义务论的规则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人们即使按照这些规则来行事时,也不会失掉像爱和友谊这样的生活中基本的善,保持了我们生活的完整性。

其次,她引入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智慧来解决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对各规则的优先排序来决定在一种情境下我们该采取那条规则。因为道德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在一个特定场景下,不论是功利主义的计算方式还是义务论对道德规则的优先排序,都不得不对复杂的境况做出抽象和删减,因而无法使困境得到正确而周全的解决。而道德智慧是以一个有德性的人的生活阅历和道德知识为基础的,不是一个不具有美德的人就可以轻易应用。它本身就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教化思想,即一个未受过教化的偶然所是的人要通过伦理学的训诫,成为实现其本质性而可能所是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具有道德智慧,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复杂状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道德智慧本身也被看作是一种美德。

约翰・斯托克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激发一个人行动的东西应该是他确实看重的或这珍惜的东西,应该是他相信是好的、正确的、美丽的和优雅的东西。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个人的精神就出于一种病态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并不看重或珍惜把他激发起来行动的东西,那么他的精神也处于一种病态的状态。赫斯特豪斯秉承了一种源自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精神,当然不会忽视这种追求人的卓越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osalind Hursthouse,(1999)On Virtue Eth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龚群.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拉蒙・达斯.美德伦理学和正确的行动[J].陈真,译.求是学刊,2004,(2).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2

通过查阅书籍以及相关文献,初中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好动、思维灵活;直觉感性思维为基础,抽象理性思维逐渐发展;自我意识突出;有丰富的情感。下面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谈几点物理教学策略。

1.好奇心强———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精力比较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实验、源于生活且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一个小小的物理实验或是生活中的一个习以为常的现象就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物理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体验探索科学的过程,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将学生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请学生用倒置的漏斗吹乒乓球,结果乒乓球不会掉下;准备一个大的水槽,让两只小船平行漂浮在水面上,请学生用注射器向两船中间的水中注水以加快水的流速,两船会向中央靠拢。接下来可以给学生播放飞机飞行的视频,提问为什么飞机能在天空中飞?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现在网络发展迅速,学生爱上网胜过看书,他们对网络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偏好,开设网络学习课程,让他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及时了解科学前沿,与时俱进,才能更新旧知识,创造新知识,这也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符。

2.好动、思维灵活———利用好动性,活跃思维,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创新精神。进入初中,学生好动、思维灵活,有着强烈的活动欲望和求知欲,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尝试。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就是通过自己学习,联系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要想创造出新知识就得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总结。所以,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为学生的多动和活跃而生气,而应该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有好动的空间和机会,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好动心理,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比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提前准备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并通过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感受哪些杠杆省力,哪些杠杆费力,最后再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出杠杆平衡条件。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直觉感性思维为基础,抽象理性思维逐渐发展———突出直观教学,以具体形象模型为基础。根据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人的思维遵循感性到理性、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我国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思维特征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兴趣停留在事物或现象本身,而很少去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掌握概念和规律时,必须以具体形象的模型和经验为基础,并且需要他人(教师)的引导和鼓励[3]。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突出直观教学,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将严密、深奥的物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比如:在讲“比热容”的时候,学生对“比热容”这个抽象概念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拿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容器出来,向两容器中倒入相同量的水,发现不同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容器的底面积就相当于物质的比热容,相同量的水就相当于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液面上升的高度就相当于物质温度的变化量,通过这样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就让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理解了。

4.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具体表现在他们开始对认识和评价自我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课堂上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且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如果感觉到自我受到肯定,动力则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干劲儿;反之,则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慢慢地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表现自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让学生表现,比如:可以抢答或者小组以竞争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并分析实验结果,也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来搜集课外资料、完成作业等。在学生阐述结束后,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反馈,可以是一句表扬的话语或是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样学生受到了肯定,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大。

5.有丰富的情感———增进师生感情,幽默话语活跃课堂气氛。中学生情感丰富但多变,极易因一些偶然刺激而影响情绪。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调控。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2]。教师对学生也要体贴、关心,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通过查漏补缺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等形式热情、耐心地给予帮助,从而使师生情感和谐、关系融洽。师生感情一旦融洽,学生就会尊敬你,经常围着你问问题,显然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的气氛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努力、刻苦,学习成绩就会不断上升。

6.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控力———合理安排进度,培养科学学习方法。意志力是人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有些学生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习上一碰到困难往往会丧失信心,几次测验成绩不好就会意志消沉、甚至放弃学习。相当一些中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抽象,太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细心揣摩教材,合理安排进度,本着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尽可能地分散难点的原则,适当变动章节教学顺序;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对部分章节可增加教学课时,从而使学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教师在面对学生心态不稳、情绪多变、意志力薄弱这些特征时,不应该责备他们,更多的是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向他们输送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了科学的学习的方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二、结语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3

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一般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有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所有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和拥护党的政策;并且有较强的上进心,思想上活跃等。在认识到这两者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到那个特殊群体,即音乐专业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这里我就简单谈谈音乐专业女生的个性特征。

1.注重外表形象,性格外向活泼。

尤其是在大学里,一说到音乐专业的女生,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学音乐专业的女生一定很漂亮、很有气质,的确,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又何况是音乐专业的女生呢?在大学里,随着年龄的成长,也更懂得修饰自己了,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女生每天都爱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打扮自己,重视脸部简单的生活妆和衣着,而且她们大都是“镜子控”,只要走到有镜子的地方都会美美地照一下镜子,摆几个动作,而且,在大学校园里,音乐专业的女生性格大都开朗、活泼、爱表现自己,并且有强烈的自信心,由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的艺术活动,因此在舞台上的表演有十足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专业学生的气质显得更加大方、得体,该群体在性格上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开朗,并且在每次学校的艺术活动上音乐专业学生的表演往往会更胜一筹。

2.追求自由,团队意识较差。

音乐专业的女生往往追求自由,自我表现力很强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融入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尤其在自己的专业上都非常的自信,而且有创新思维的特点,为此在创作上会出现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但往往她们在遇到问题,考虑问题时大多是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才能展现等方面出发的,因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例如:团队精神很差,对集体能否获得荣誉不在意,同时,追求自由,在平时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严重。

3.重视专业,但文化基础较差。

音乐专业的学生上自己的专业课都非常认真、积极,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导致在平时的自习中也会去练习和琢磨自己的专业,包括同学之间在聊到学习时,讨论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专业,她们互相纠正错误,互相吸取对方专业知识上的优点,每天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逐渐对自己的音乐专业更有兴趣,就在这兴趣的驱动下,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孜孜不倦,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毕业后就不用发愁自己的就业问题,因而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明显有所不同,学生往往都看重自己的专业课,从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在上文化课时缺勤比例严重,例如,大多数的音乐专业的女学生在上文化课时要么请病假,要么在上课时打扮自己、睡觉,等等,总之,认真上文化课的同学寥寥无几,自己的心根本不在文化课上。由于长时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的底子都较差,尤其是英语课,每当上英语课时,音乐专业的学生就像是在听天书,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这样,她们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难以提高,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她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

二、音乐专业女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音乐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给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并且指引她们扬长避短,成为学校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教育管理应该结合其专业的个性特点,来强化教育、管理等。以强化教育为主题,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不断增强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确立强化教育、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教育思路。

在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教育者还要考虑到音乐专业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在严格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在管理这个特殊群体时,同时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尊重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价值,最好不要仅仅采取严厉的管理去约束这些学生的行为,应当给予她们创作的时间和能施展才华的空间。在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主动地与学生们有亲和力的小范围的交流,这样比较容易抓住人心,同时在交流的时候去刻意地了解她们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发展,并且能及时地给予她们提出建议,教育者应能很好地做学生们的引领者。

2.充分利用小课教学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大都是小课,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会和自己的专业老师接触比较多,由于专业课每周都有,学生和老师之间会经常沟通和交流,为了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专业老师总是能有意无意地了解到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及平时的日常生活等情况,日积月累,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亲近、融洽的师徒关系,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专业老师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努力做学生的的引领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根据音乐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和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尽全力让学生有兴趣、有机会、有时间、有动力参加创新活动;在平时,学校给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建立了专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参与创新能力锻炼提供基本的保障;并且还会经常给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为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成果作为学生综合评定、奖助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这样更能调动音乐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多鼓励音乐专业学生踊跃地去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表演,如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快乐女声和去年很红的中国好声音等,使学生得到更多创新能力的锻炼机会。

三、结语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文化根性

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纵观现阶段下被广泛应用的文学概论教材,可以发现,虽然对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有着类似的共识,诸如文学本质、文学源远、文学创作等方面,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种类的国家,所以文学活动就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现在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材一般都是从文学的基本层面开展论述,不够深入;或者按照文艺思想史的路线上论述文艺活动的规律,比较注重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前者注重概念基本理论,没有建立各种文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太过注重中外文学理论的关联,对文学原理概念论述不够。本文着重讨论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以此展开对文学概论教材的探讨。

一、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

区域性文学风格又叫地域性文学风格,由于生存环境、生活理念、民俗风情等的不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风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学概论教材中关于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有着这样的认识:作家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活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渗入到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风格并不只和区域自然环境有关,它还受到区域社会环境,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影响。

现阶段的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多都没有注意到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阐述,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意义上的区域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区域风格问题不是地理区域问题的附属问题,它有着自己全新的属性。有的教材中提到地方特色可以引起风格的急速形成,民俗差异、区域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

现阶段的教材一般认为,如果作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生活一段时间,潜意识里就会被植入关于该区域的原生性文化,那么其文学作品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关于该区域的社会性文化,创作思维必定会受到区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影响。这样的认知并不是错误的,但是确实片面而简单的。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性风格也并不是整体性风格的附属物,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固然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是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题材选取、审美观点和地方母语才是更加重要的根本因素,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语言种类繁多,地方性母语因各大方言的种种分支而普遍存在,而文学载体语言却需要选取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具有独特原住色彩的文化、语言已经消失,所以在区域性文化风格问题的研究上,仅仅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进行,还是不够全面的。

二、区域性文学风格表征

关于如何判断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文学风格,这绝不是看看文学作品就可以理解的。毕竟作家独特的生活环境,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曾体会的。而真正的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是需要对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民居生活等通过文字刻画地域形象、民俗情感。欣赏地域性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在文本内通过文字来欣赏,还需要跳出文本,融入到文学创作主题的地狱文化环境中。尽管在地域性文化中也存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无论离开与否,骨子里都会存在这种文化根性,所以地域性文化风格在不同而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会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风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激活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绝对不是套用区域文化概念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特定的表述视角和方法,实现文化融合和价值转换,好的区域性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只看写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否传递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和个体独特性。

三、区域性文学意义

根据研究,同一个作家,如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又会带有不同的地域风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家作为人类、民俗和社会多方的大家,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把这种排斥性或者是接洽性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旦深处这样的环境,作家的社会和民俗经验往往不再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接洽,来适应新的环境。沈从文的《边城》,表现出的就是沈从文排斥和厌倦都市文化,从而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幻想出了像湘西那样的虚幻世界,最后通过文学转化成作品。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风格,都是和地域根性文化有关。地域性文学不是单单指的地域,而是在不同地域上一个追寻和探究文化根性、生命形态的过程。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加大关于地域性文化的探讨和推广,既是作家们的主体性寻根,又是体现其文学作品价值的见解体现。在构建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同时,把地域性文化纳入政治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避免其被过度商业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当然也可以更好的传播和实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从具有明确地方母语特性的文学风格、本地特色的鲜明审视、地域性文化风格的普遍性上,区域性文学作品可以建立民众的共同意识,以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探究人类文化长远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持区域性文学的影响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2,02.

[2]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04.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人格涵义;人格特征;健美操功能;影响与塑造

一、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的一般标准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也是他们人格不断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楚、明确的认识。(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4)乐意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5)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6)高品位的鉴赏力和高境界体味。能控制私欲,坦诚生活,不为物质生活所累,不为庸人俗事所扰。

二、健美操运动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第一,增强自信心。参加健美操锻炼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健美操活动大多是集体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参加健美操锻炼不仅能锻炼人的形体美、气质美,还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自信心,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第二,提高审美的能力。健美操不仅表现体育运动的力和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建筑、绘设计等艺术以及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竞技体操、技巧等动作的精髓,特殊处理的音乐,其独特的旋律魅力,使健美操更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性。这些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其对美的鉴赏能力和陶冶美的情操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练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将自己融入健美操的动作和音乐中,将欢快的情感诸如精神世界,通过自己对自己的审美,使其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仿佛有一种新的生命在他的灵魂中诞生,变得丰富和充实。第三,培养气质,提升内涵。气质是人表现在活动中的动作强度一、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简而言之,他就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动力性特征。内外兼修的和谐美主要是指人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协调统一。外在表现一个人的主要素质,但它却是其内在素质的真实外显。健美操不仅可以可以塑造人的形体,还可以塑造人美的心灵。具备高尚的情操,注意自身的修养,就会逐渐形成一种高雅气质。通过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锤炼自己的气质与风度,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内涵。

三、健美操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健美操适应大学生的特点。步入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生理主见趋于成熟,储备了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对某一个知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体现出了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也逐渐成熟,对某一项运动的认识也逐渐成熟。大学生时刻站在流行的前沿,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节奏感强的运动,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其次,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符合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塑造要求。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既可以增进人体健康、塑造形体美、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又可以培养人的美好情操、提高人们的表现美和审美能力、提高人的自信心、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健美操自身特点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健美操通过它特有的练习内容和方法达到健身的目的。健美操的负荷量,主要是依靠身体各部位的自身重量,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来完成。当代大学生己经不再满足于社会上及自身的正常发展趋势,而是要通过锻炼来塑造自身形体美,不仅要求健康而且还追求外在的形态美。因此,鉴于健美操的项目本身和其在高校中开展的广泛性与普及性等特点,以及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对健美操的喜爱程度,将健美操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特征,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程度的可行性。

四、结语

健美操锻炼能使女大学生的乐群性、有恒性、兴奋性与敢为性得到显著提高,紧张性与独立性降低;使女大学生乐群外向、轻松兴奋、有恒负责、冒险敢为、心平气和。健美操锻炼能使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力与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升高,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和提高创造力及环境适应能力。健美操运动对于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主要有: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的能力、培养气质,提升内涵、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作与互助能力等。健美操运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强烈的节奏性、广泛的适应性、自然的创新性等特点,是适合于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运动项目。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符合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塑造要求在高校具有较好的开展资源优势,建议可将健美操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伦理学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女大学生;胜任特征;创业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今年两会上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都谈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每年报考研究生中,女大学生报名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考研成了她们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办法,最终也使她们“赢在了考试,却输在了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女大学毕业生达一半以上,加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尤其是落实好就业促进工程,实施好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女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Chandler等人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他们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被看作创业的核心能力。我国学者冯华等人认为创业胜任力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集中表现为创业过程中能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国内外分别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创业胜任力开展研究,试图通过描述心理行为及个性特征来解释创业现象。回顾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在创业活动主体或创业者本身的基础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研究则将两者结合共同阐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文采用自编量表对理论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提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2 行为事件访谈法概述

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等质性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及主题统觉测验提出,通过开放式的行为回溯探察技术以揭示胜任特征。本研究采用BEI作为建模的主要方法。在行为事件访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成功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失败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通过BEI访谈结果分析,推断出群体性特征,然后提炼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胜任力要素,进而初步假设胜任力维度,为问卷的编制提供方向。

为了从成功创业就业的、有创业想法的及其他女大学生中收集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的不同描述,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对以上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丰富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胜任特征的构成要素。开放式问卷向辽宁省大连市的五所高校共发放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75份,回收率为 75%。按项目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明确对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结合频率分析共收集到210个描述性词汇,总结出20个胜任特征描述词。

3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结果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频次和评定分数分析,发现前17位的特征要素为:自信心、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业动机、财富意识、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敢为性、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叛逆精神、行业经验、主动精神、自我反省、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灵活性。

对行为事件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从总频次和平均频次角度分析,创业成功的女大学生和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有11个胜任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敢为性、自立自强、诚信意识、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创新精神、自我反省、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对问卷所得数据和访谈所得文本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词条进行统计,提取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最终确定了13个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即敢为性、诚信意识、自我反省、叛逆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自立自强、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商业洞察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4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胜任特征模型的预测与修订

依据前期BEI访谈得到的行为特征和文献资料,对每个胜任特征提炼4~6个行为特征,并初步编制《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调查表》预测问卷。邀请专家学者对问卷的结构和项目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问卷的91道题目。

4.1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依据测验结果分析测验的题目(项目),从而评价、筛选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是检验测验是否有效的“指标器”。根据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试卷,从最高分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为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分数差异做t检验,差异不显著则说明项目区分度低,可考虑排除。分析结果显示:除第1、5、13、21、30、41、45、60、78、88与89题之外,其他80个题项的决断值(CR)达到显著水平(P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是用于寻找多元观测变量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方法,能够将关系复杂的变量综合为几个核心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预试问卷剩余的80个条目降维,检验测验编制的结构效度,构建理论模型。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以及KMO取样适当性度量在0.776,与1接近,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Rotation)后,80个项目得到了9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48.029%。但上述分析结果未达到预定假设,出现了多重负荷的项目,如项目归属于多个因子、预先构想的部分重要条目未构成独立因子等。再次校正以上结果,删除45道不合理项目,保留35道,再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62.911%,修正后的量表结构效度较理想。从预测结果看,初步证实了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特征的结构是多维的,并获得了含有6个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后将各因素命名为:创业意识(11题)、创业精神(9题)、自我反省与学习能力(4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4题)、商业洞察力(3题)、心理承受力(3题)。

4.3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胜任要素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各胜任要素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显著性水平的检验选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分析结果都在0.258~1.000,多数因子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业者需具备的胜任要素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符合实际。

5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5.1 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阻碍了求职者创业的脚步。目前,随着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境。女大学生自身要解放思想,不该纠结在自己就业的弱势上,要从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适合自己创业就业职业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新是创业的核心特征,在校女大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去锻炼能力品质,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抗挫折能力。高校要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关注和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环境氛围。

5.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融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创业素质,增强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创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创业对就业作用的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职能不仅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是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制订女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完善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应考虑调整或设置有利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高校应制订配套的培养方案,同职业规划教育一样贯穿于大学四年,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实际的操作和最终的教育结果评价,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制定,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创业就业的胜任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结合很紧密的一门科学,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的锻炼。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数萌芽于大学阶段,教育者要充分根据女大学生教育主体的特点和创业胜任力的养成,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手段。高校应选聘一批专业型、实战型、研究型的专兼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提供智力保障。

5.3 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平台

在我国,女性创业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90年代以后女性创业趋势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女企业家人数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女性创业比例相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水平。高校要充分发挥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女大学毕业生要正视自己的优势领域。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其创业初期难的问题,如提供小额贷款补贴、税费减免、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等。与此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两性平等的监督导向作用,营造两性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女性公平就业的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王建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2]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 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4).

[3]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4]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