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技术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技术的发展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 科技档案管理; 科学技术; 发展; 关系; 提升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7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85- 01

1 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技档案是对科技活动信息的有效保存,能够在科技发展当中提供指导性作用,而对于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也能够很好地保障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这种联系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档案管理能够确保科学技术得以很好的保存。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加以保管,从而在无数次的重复运用后,对经济社会带来极为有效的改革。科技档案就是保管科学技术的载体总和。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之时,最早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将这些思想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抽象意义上的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显然,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形成的基石性思想理念,而且对这些科技档案的有效分析也能够确保人们可以对科技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理解。

(2) 科技档案管理可以保障开发的科技成果得以有效的保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逐步发展的特征,也就是不断根据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而发展,不具有突然变化的特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确保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认识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这是科技档案的最主要成果。而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则能够保证科学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对科技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从科学研究自身的模式来看,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进一步发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总的来说,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技术内容所体现。科技档案自身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则有效地将这种价值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就是说,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沉淀的产物,而科技档案管理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有效工具,两者的紧密结合最终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科技档案资料自身具有客观性,因此针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强化,则可以极大地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

2 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关于科技档案的规定各省、地市均不统一,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地进行,给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有部分组织,不管是组织领导还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都不是很重视,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足。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化必须以引进先进的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为前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无疑极大束缚了现代化的进展。

2.2 缺乏科技档案更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在组织进行科技档案编制与管理的初期,人们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认知十分重视,能够保障科技档案构建的完备性。然而,随着工作的持续性开展,人们对于科技档案更新的意识出现了一定的滞后状况,这主要是因为运营方面的正常开展已经成为人们所主要关注的方面,而核心工作团队及经济业务的稳定发展,也使得科技档案更新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中。这种更新意识的缺乏在企事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时往往难以从科技档案管理层面给予组织足够的帮助。

2.3 缺乏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高水平的人才

科技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手段走向现代手段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外,还必须有优秀的技术人才支撑。科技档案工作在组织中属于后勤类,工作挑战性不强,对于职工晋升来说并不是多么必要的筹码,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同时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的组织不知道购买什么样的科技档案管理设备,也有的组织“跟风”购买了先进设备却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 提升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着力提高对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某些组织由于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对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组织的领导要着力提高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应认识到科技档案工作是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关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领导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制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细则,制定信息化的战略,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进程的投入要予以适当增加。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首先就是必须充足的资金支持。

3.2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直到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已经有六十多年,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满足各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普遍性与迅速深入发展

在各种高新技术推广和更新的情况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同样,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科技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迅速向着更深层次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科技生产等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1.2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计算机越来越普遍使用的过程中,计算机科学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和专业化,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加方便和实用,从而满足更多家庭、人群的需求。同时,人们对专业化、综合化方面提出的要求,大大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是人们提出各种要求的必然趋势。

1.3不断突破和更广发展

由于各个领域的技术要求变得越来越专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供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固定,从而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断突破,最终向着更广的范围发展。例如:电子管、晶体管和半导体管的相继运用,给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不仅推动计算机科学不断突破,更为计算机技术创新提供更光阔的资源,从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环境下,各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总的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结构、平行技术等,实现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各种数据、指令的合理性分析,从而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由于计算机有很多个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一个问题,因此,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非常快速,在处理难度较高的问题上有着一定优势。所以,智能化的高级计算机在设置有高科技元件的基础上,可以用于处理复杂性较强的任务,特别是一些难度很高的作业中,需要利用智能化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节约任务完成的时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根据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可知,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研究人员根据人脑的情况进行智能化计算机的设计,可以使其更加人性化,从而促进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2高性能方向发展

目前,较多计算机都是通过采用合适的芯片来完成相关操作的,因此,对芯片技术有着极大依赖性,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随着高科技人才的不断增多、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发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对于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向着高性能方向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例如:纳米技术、量子技术等的与芯片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计算机内部结构、硬件更加完善,从而提升计算机开发的整体水平。根据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充分利用最新型的量子物理力学原理,计算机内部的各种数据的计算与储存可以实现物理设置,从而在利用激光脉冲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率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由于光的速度非常快,目前还没有任何物质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因此,光子计算是通过利用光子来进行各种数据的计算与储存的,不但可以取代传统互联网的运行程序,还能大大提高各种数据的精确性,最终降低复杂信息的处理难度,对于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不懈努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述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需要与各领域的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鹤.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科技风,2015,07:210-211.

[2]马维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5:218.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3

上天赐予我们这一片家园,是要我们去守护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同时要我们用自己的科技去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它变得辉煌灿烂,成为宇宙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1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无时不刻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都源于科技!

——题记

一千年前,人们过着简单、艰辛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的世界,只求平平安安、吃饱喝足,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此人们烧香拜佛,祈祷平安。马车应该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但是价格昂贵,老百姓只得选择徒步。从上海到北京需跋山涉水,若是患上肺炎,便是无药可医,因此人们的寿命很短。

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缓解了身处异地的人们的相思愁绪;有人发明了飞机,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们的漫漫路途;有人发明了麻醉剂,避免了被病魔折磨着的人们又一层的痛苦。正是科技使我们的这个地球变小,变小。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安逸。烧香拜佛依旧存在,不存在的是人们愚笨的观念罢了。

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曾经,人们惊异于漫天的星斗;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将卫星送到太空。

曾经,人们思索着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如今,我们思索着如何在这明争暗斗的世界里生存。

…………

科技改造者这个社会,我们需正视科技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2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无时不刻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都源于科技!

——题记

一千年前,人们过着简单、艰辛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的世界,只求平平安安、吃饱喝足,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此人们烧香拜佛,祈祷平安。马车应该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但是价格昂贵,老百姓只得选择徒步。从上海到北京需跋山涉水,若是患上肺炎,便是无药可医,因此人们的寿命很短。

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缓解了身处异地的人们的相思愁绪;有人发明了飞机,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们的漫漫路途;有人发明了麻醉剂,避免了被病魔折磨着的人们又一层的痛苦。正是科技使我们的这个地球变小,变小。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安逸。烧香拜佛依旧存在,不存在的是人们愚笨的观念罢了。

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曾经,人们惊异于漫天的星斗;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将卫星送到太空。

曾经,人们思索着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如今,我们思索着如何在这明争暗斗的世界里生存。

……

科技改造者这个社会,我们需正视科技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3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简单说来,科技就是科学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笋,正在祖国大地迅猛地发展。环顾生活,科技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就在我身边!

夜晚走在路上,有电灯给我们照明;给朋友打个电话,随手可以掏出手机;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看新闻,开启电脑,可以和朋友聊天;妈妈用电饭煲蒸好了饭;开开电暖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妈妈用电炒锅调制出来的美味佳肴……你看,随时随地,我们能离开科技吗?

科技的用处可是大了去啦!比如说:如果没有电动车,我们就不便和远方的亲朋好友交往;如果没有动车组,人们到各地旅游就很难实现朝发夕至;如果没有航天飞机,人们进入太空将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破冰船,我们就很难到南极考察;如果没有航天器具,人们登月将只能是幻想……

相反,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有了传真,我们的文件,瞬间可以轻松地传出!有了机器人,它可以置身人们难以到达的空间;运用激光,可以制成健身器材;有了空调,即使是炎热的夏日,也可以让人们舒适如春……

不难看出:这一切,人们享用的都是科技的成果!

由此可知:科技,帮助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科技,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科技,是全世界人们智慧的结晶!

我们身处科技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4千年前,地球曾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千年后,地球却变成了一片荒凉的天地。

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使地球原有的生机都没有了,地球上出现了台风,暴风雨,泥石流,洪水……

许多地区每年都会出现灾害,使人们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可这能怪谁,一切都是人类所造成的。

人类为了高科技,既如此的糟蹋大自然,“高楼大厦”,“跑车”,“神舟飞船”……一切都与大自然有着子母般离不开的紧密关系。

现代的生活,总离不开高科技,人类都以高科技为主,没有人看重自然。

因此,大自然不停的向人类报复,可不知悔改的人类始终没有意识到,凶残的人类不停的消毁这大自然。

可笑的是,人类其实都尽在残忍的杀害自己。最终,人类就似败战的军人乖乖的向大自然低头,举手投降。

人类不能离开大自然,高科技更不能离开大自然,世间万物都与大自然牵连着。

愚蠢的人类们总认为只要拥有高科技,一切自然灾害都可以化为乌有。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能拥有如今辉煌的科技,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的牵索。

如今,人类明白了,所谓的科技与大自然比起来仅如一片浮云罢了,同时也让人类明白了,利用高科技来征服自然是一个错误。

人类共同声鸣起了:“保护自然”,“从始开始。”

科学技术发展心得感想范文5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主要危害有以下几条:

(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很大危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是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没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无用的。

第一,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来看主要是臭氧层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档案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1

各种新型电子产品占据了各大新闻网站科技板块的大半部分,那么这些电子产品是如何发展成现在这种状态,将来又将将向那个方向发展呢。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发展时间不算太长的技术,现已大大改变人民的生活工作习惯,推动和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人类在经过了算盘、帕斯卡计算器、莱布尼茨机械计算机、巴尔奇的差分机、德国Z-3通用程序控制计算机和阿塔那索夫-贝利计算机之后,在1946年的2月14日,埃尼亚克(ENIAC)计算机终于正式投入使用,人类从此也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它是为了计算导弹的弹道而设计的,由于当时设备造价高昂,因此,一般只限于军事单位使用。直到1982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产生,从此计算机逐步向家庭和中小企业普及,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很多家庭已经用上了计算机,直到现在,中国的多数家庭也都有了一些智能计算设备,不管是传统概念上的台式计算机和还是笔记本,疑惑是智能手机等,都在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渗透。

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般情况下,使用微处理器发展水平来评价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就目前来看,传统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不过就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来看,当前各种计算机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各种计算机设备也应已经互联起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并且其设备互联的带宽越来越高,它自身所具有的及时性、高效性和合理性的特点逐步显现出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科学逐步迈入云计算时期,它将各种计算能力全部放到一些超级计算机上,这样一些企业就不必自己在投入高昂的资金来购置硬件,只需通过网络来购买相应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从而脱离复杂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加专心的放在自己的业务上,当前的云计算平台主要包括IaaS、PaaS、SaaS三部分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从硬件到顶层软件的所有内容,为用户提供从开发、构建、平衡与商业模式的各个环节。与云计算伴随成长的是物联网技术,尽管现在的物联网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会越来越成熟,并颠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比如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很快就会进入市场。

3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生物计算机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一种基于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计算机正逐步变成现实,一部分科学家已经使用脱氧核糖核酸进行简易的数据计算和存储操作。它采用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作为集成电路板,因此比现在的电子元器件结构要小得多,且它自身具有立体的结构,其集成密度要比轨迹的集成电路高五个数量级,且它本身具有并行处理的能力,运算速度比现在最先进的计算机还要快上一万倍,其能量消耗却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一旦出现故障,他们还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与人体相连,由细胞提供能量,成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3.2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的一种计算机,它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集成光路、激光器、透镜等,它与普通计算机相比,电子由于不带电荷,没有静止质量,因此不受电磁场的影响,耗能更低,速度更快,计算能力比电子计算机有了指数倍的增长。并且光存储的储量是普通存储的几万倍,随着光存储、光互连、光集成器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使得光子计算机走进人们的生活现实已经不太远。

3.3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根据原子或者原子核的量子力学特性进行工作,它是基于量子效应构建起的一个完全以量子为基础的计算机。它可以利用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0和1两种状态,通过激光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流动,在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并行计算可以达到每秒一万亿次。且量子计算机具有类似人类大脑的容错性,当系统一部分发生故障时,原始数据可以自动绕过出错部分,继续计算。量子计算机这种高速度、低功耗的特性,使得计算机向着更加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4 总结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一种新高度,它在过去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未来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论述,希望人们能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行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和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08)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10)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发达国家;战略高技术;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8/09-0159-04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开始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上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高技术及产业,以便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领先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对手将很难生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他们分别占有世界微处理器、系统软件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似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正因如此,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目标,正确选择和优先发展对本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高技术及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推动高科技发展,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战略举措。

一、国家战略高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由于各国国情差异,国家发展目标不同,各国选定的国家战略高技术在其内涵和特征上也不尽相同。迄今,世界各国对国家战略高技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各国发展战略高技术却基本上都是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国防实力为主要目标。例如,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的有关文件中把“战略高技术”定义为“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为重要的技术”。欧盟把“战略高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一般来讲,国家战略高技术是指那些影响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群,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这些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革的重要技术基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国防实力的增强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

综观世界各国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服务于战略目标,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是直接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的。以美国为例,冷战结束后,多次宣称要使“21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其科技发展就是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当今,美国的国家目标包括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确保国家安全、保持经济繁荣、改善人民生活和健康四个方面,只是不同时期,侧重有所不同。二是国家战略工具,即提供或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战略工具。二战期间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提出了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项目,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最高指针,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如“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同样,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国防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起到关键作用。三是产品公共性。有关国家发展这些战略高技术及产业往往着眼于政治、军事等公共政策目标。主要产品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购买者主要是政府。有关国家政府支出中相当大一部分,被用来购买战略性高技术产品,如人造卫星、武器装备、民航飞机、通讯设备、核电站等等。四是足够的规模,即某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有足够的规模(指足够的市场空间和自然空间)。大国,特别是拥有大量人口和较高人均收入的大国,可以比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小国更能有效地发展规模工业。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只有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五是导向效应。以航天工业为例,它的发展带动了自动控制技术、遥测遥感遥控技术、温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封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工艺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往往带动一个创新产业群,能极大改善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六是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瞻研究已作为发达国家高技术宏观管理的一项制度化的重要工作。如美国就非常重视制定代表高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计划,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曾领先制定了重大的战略计划。2003年布什政府提出的国家氢燃料战略计划,就是极具前瞻性的范例。此外,高投入、高风险、战略高技术产业建立在科技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研究费用极高,风险和收益都高,并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垄断,产业组织结构往往趋于高度集中。

二、战略高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焦点

面对战略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技术前瞻和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以期把握未来高科技发展方向,确定研发重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纵观美、日、欧国家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其重点大都集中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环境保护和先进装备制造等几个领域内。

以发展高科、占据战略性高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杠杆,谋求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早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高度共识。为加强对国家战略高技术的指导,1990年美国总统办公厅科技政策办公室指定组建了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每两年起草并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次有关国家战略高技术的双年度报告。1991年3月,该委员会向布什总统提交了首份双年度国家级战略高技术报告,这是第一份代表美国政府的战略高技术指导文件,是美国新型产业技术政策诞生的标志。此后美国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每两年滚动修订一次,并对上次选择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动态加以评价。这些技术政策报告成为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发展技术,提高美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策略手段之一。美国战略高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主攻明确,带动全局。以微电子、航天、基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规划,其“附带”效果是推动一系列战略技术领域的加速突破;二是“总的第一”思想。把在总体上占领战略制高点,在全局性、关键性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作为其根本出发点;三是更上一层楼的“马太效应”。常常表现出相同领域的研究计划与相同开发重点的不断重复,不断追加,不断加大投入,使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重心倾斜比较明显、清晰。

日本在二战后偏重选择发展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技术,逐渐形成产官学三位一体的密切合作体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若干重要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就迅速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世纪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实现“科技创新立国”(1995年)的目标,21世纪的帷幕刚刚揭开,日本就确定了“关于科学技术的综合战略”,并开始实施据此制定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一个“科技基本计划”1996-2000年)。综合战略规定在新的世界里开始采用新的“集中与重点化”战略。第二个“科技基本计划”确定了四大重点和四小重点。四大重点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环保技术及以纳米技术为主的新材料技术;四小重点是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防灾技术)和前沿领域(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日本不仅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加以培育,而且将此视为“主战场”与欧美展开争夺。此外,日本一直将宇宙开发视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日本长期以来为追赶欧美,从运载火箭的国产化到通信、气象等各种卫星的研制以及星球探测计划的实施,投资巨大。日本战略高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积极体现“科技创新立国”思想,把加强创造性开发研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力图在一些重要领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立国”上发挥独有的战略高技术作用;二是积极抢占制高点,力图将来在生物、纳米等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有竞争优势;三是努力摆脱困境,直接针对日本比较落后、受制约的领域积极开拓,拉动经济再次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欧盟为了促进欧洲整体工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尤里卡计划,第6个研发总体规划也获得通过并在不断增加投入,赶超美国和日本。尤里卡计划涉及信息技术、微电子、通信、机器人和自动化、激光、新材料、生物技术、运输系统以及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研究项目接近300项,有1000多家公司和科研组织参与了这项计划。第6个研发总规划中的许多计划旨在依靠战略高技术,提高各成员国的竞争能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进展顺利,其宗旨是将欧洲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智能地区”。欧盟近期选择出的战略高技术主要有卫生与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包括交通和航空技术)、能源和环境技术、原材料技术、光电子技术等跨学科技术。

德国近年来做了多次战略高技术及产业选择工作。德国的目标是选出对德国经济社会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以确保德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地位,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兼顾社会、生态的需求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强调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不但考虑科技标准,而且要从新技术对解决经济发展、生态、社会等问题的贡献方面对技术进行评价。德国在新世纪确定的战略高技术及产业主要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医药、食品和农业、原材料的勘探和循环利用、环保、交通运输等。

法国对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国内科研水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法国政府决定发展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组合化学、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能源、环境与生活质量相关的技术。法国已是世界第二航空大国,第三航天大国,也是世界军事强国。在航天领域,全欧洲40%的航天工业生产能力和40%的从业人员集中在法国。以法国为主生产的欧洲阿里叶娜系列火箭,承揽了世界60%的商用卫星发射业务。

三、发展国家战略高技术成功经验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这是战略高技术项目或计划得以贯彻实施的有力保障。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的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主要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战略高技术选择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都要建立高层专家组成的战略高技术选择委员会,各国战略高技术的专家委员会多半是产学官合作的形式。1991年,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其中9名由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指定,包括3名政府官员,3名私人企业的技术专家和3名大学与研究所的专家。另外4人是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首脑指定的代表。按照国会要求,进行美国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要阐述美国技术基础的状况,选择重点领域,考虑改进策略。这项研究以未来5-10年竞争前沿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关键技术委员会”的专家选出在未来5-10年期间可行并可能实现的对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重要的战略高技术。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更受到高度重视。1993年,克林顿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为题的技术倡议中提出:“将国家发展重点转向信息与通信,柔性制造系统和环境技术等商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上”。在日本,则一切科学技术的决策、预测和选择均采用产学官结合的方式。德国是完全仿照日本的方式,建立了由国家机关、高等学校和企业界组成的“技术选择委员会”,进行广泛的技术选择研究,然后通过软科学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合作选择国家战略高技术。

其次,进行技术预测。这是高技术战略决策的基础。目前,已有不少国家把技术预测作为政府的一项系统的和长期的工作。美国国会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国会未来研究所”,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预测。日本从1971年开始,利用大规模德尔菲法(Delphi)每5年进行一次技术预测调查,至今已进了7次技术预测调查。这项研究的宗旨是从和远观点出发,对未来30年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从众多有希望的技术发展成长点中比较科学地捕捉重点。日本的技术预测通常不是对未来图景的一般描述,而是可以具体实施的蓝图;不是孤立进行的系统,而是和国家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沟通的未来是预测的未来、可能的未来和优先的未来的三者合一。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在某些领域赶上和超过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均得益于日本政府坚持不懈并科学地进行技术预测活动。德国政府于1992年首次进行技术预测调查。第二次调查于1998年完成,共有2000多位来自企业、服务业、管理层、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调查,涉及12个领域的1000多项技术。其结果为制定高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英国政府在1993年发表了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发掘我们的潜能:科学、工程与技术战略》,1994年首次开始了国家技术预测工作,对可望开拓市场的战略高技术进行选择。英国新一轮的技术预测始于1999年4月,这次技术预测主要强调竞争力优势、生活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主要参与者除政府、学者与行业人员外,还有社会风险投资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各主要国家的技术预测工作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技术水平发展预测与市场发展预测相结合,重视对竞争对手的预测。

第三,加大科技投入。这是发展战略高技术的基本保证。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发展需要极大的投入,这种投入及其投入带来的高风险,已大大超过了私人企业的承受力。据悉,卫星发射的保险业务,除了国家的保险公司或世界上几家大保险公司外,一般保险公司根本不敢问津。因此在发达国家,对这些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投资也往往是由政府进行的,或者是由政府资助大公司进行的。在发展中国家则一般是由政府进行的。以原子能工业为例,目前5个核大国的原子能工业,都是由政府投资发展起来的。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其研发支出约占经合组织国家总支出的44%,是第二大投入国日本的2.7倍,并始终把研发经费投入集中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各个战略高技术上。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1970年代的投入不足55亿美元,到2001年超过了200亿美元;2004年,在联邦政府54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投入中,生命科学就占了54%。日本从1970年代以来对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十分重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80年代日本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居世界前列。在日本实施的一系列科技计划中,经费投入都较为充足。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4年投资2.9亿美元,年均7000多万美元,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属中上水平。近年来,欧盟用于研发的财政支出占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欧盟用于研发财政支出占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3.1%,2000年、2001年、2002年,该比重分别为3.9%、3.8%和4.1%。

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6

1.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经营。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均需在单位面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以低水平、重复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既不适应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更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尽管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造成农户兼业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

1.2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场农业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供需双方交换,生产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错乱,不符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储运加工系统不畅,导致“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大大地抑制了广大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解决好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的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及病虫害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已走出实验室,成为动植物育种的常规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正逐步侵入和占领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同样未能幸免。尽管该技术在提高产量、抗逆及抗病虫害方面比传统作物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却无法准确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危害食品安全,更不利于我国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平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2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8世纪以来,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技体系引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数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努力进步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尽管我国人口增加了2.4倍多,但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t多,增加到5.9亿t,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

3农业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是“三农”建设的基础,而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特征,从,这一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到现代化农业工程——超高产作物选育、现代化的畜禽育种技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老话,从中反应出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尤其是经典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促成了现代化的作物、畜禽选育技术。高密度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使科技工作者更方便地定位疾病和生产相关候选基因,其衍生出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成本。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抗病、抗逆育种,使得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被誉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更是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在党和各级政府协同努力下重点针对盐碱障碍耕地淡水匮乏问题,改善种植结构,改良工程和农艺措施,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综合利用咸水和雨水资源对这一饱受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的问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进城务工,而留守农户身兼数业,无心种田。这些归根结底是传统劳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农业产业化,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应时而生,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理念来规划农业生产,通过土地集约经营,不仅可以加速农业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能加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高效快速流通也是困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农产品“七区二十三带”布局的完成,现代化的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技术为“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