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1

>> 美国高校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及启示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机制研究 高校创业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探讨 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学程教育发展及启示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开放教育基本特征的变迁 论“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民办高校的启示 俄罗斯国家主导体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从美国家长的心理教育探索优秀父母的基本特征 美国服务贸易摩擦的基本特征、内在成因与发展动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体制探析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治军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15]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Courses[EB/OL].[2016-06-13].http://stvp.stanford.edu/courses/.

[16]Babson College.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2016-06-20].http://babson.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Pages/curriculum.aspx.

[19]Entrepreneurial Impact: The Role of MIT-An Updated Report[EB/OL].[2016-06-24].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russia/231771/PDFs/Roberts_Eesely_2011_update.pdf.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在国外的发展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教育实践方面的全新领域。其主要含义是通过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其创业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目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相关实践探索相对较早,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美国教育界最早在该领域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美国哈佛商学院Myles Mace教授于1947年率先在该校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前后约有180余名MBA学生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据统计,美国现有约1600所大学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2200门课程。

此外,英国也是开展创业教育较早、成效突出的国家。据统计仅2006年就有190万大学生参与了英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占全部学生的7%左右,这其中有34%左右的学生学习了创业课程,高达66%的学生直接参与了课外创业活动。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现状

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很多高校已将创业教育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此外,很多学校组建了相应的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创业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在政策上向创新创业倾斜。虽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这种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专业之间的脱节,学生将创新创业与学习相结合的能力还存在着很大欠缺。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依托校园文化,开发第二课堂

(1)以实践活动为手段,以教育体系建立为目标。高校的教务、学工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相关实践活动。例如,交流研究、专题讲座、讨论沙龙、学科竞赛,等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定期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相关能力和思想,构建创新创业的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2)开发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开发必须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各高校需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还要与各种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规划、数学建模等赛事相结合,真正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立足于本专业特点展开立项式的创新与创业活动,这需要指导老师与参与课程的学生投入极高的热情。

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校在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的同时,还要支持他们多发表相关实践的论文。学校应设立相关的经费,依据学生实践效果与论文质量给予相应的费用支持,并根据项目的等级给予经费支持。这种由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更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也有利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各高校需根据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课程引入学校培养方案,有机地与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能局限于研究或者思想教育中,而要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逐渐将该能力的培养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3.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与实验室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不能仅仅立足于单纯知识能力教育。区别于课堂形式的教学,实践教育是获取直接经验的方法,是立足于实际的学习过程。实习基地与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充分实现实践教学的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校内基地的建设要以环境、教学内容功能与运营模式的构建为主题,真正搭建出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间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制度

(1)在教学质量体系检查制度中加入实践教学质量的测评,学校督导组深入实习基地与实验室,对相应实践教学情况加以分析评价。

(2)针对授课教师,高校可以采取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办法来促进他们的工作热情。完善的奖励制度可以促进实践课程质量的快速提升。创新性国家是国家层面提出的教育方向,为了增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各高校要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其对提高本校竞争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1)主要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该项培训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政府、院校、社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通过院校内部的调查,了解本校创新创业培训的途径与机制,经对比与分析,真正了解校内创新创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2)培养目标。我校通过研究本地区的经济情况,构建适合我校自身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普遍性,可以有效地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①逆向思维在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针对我校艺术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逆向思维的培训,将教学模式从较为传统的创业模式转变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型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提炼成功创业者的品质元素。在优秀案例的指导下,以培养校内学生优秀品质为前提,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将德、智、体、美等相结合,培养出高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③以专业为导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如何避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①根据本地实际教育现状入手,参考国外创业教育的成熟经验,正视问题,扬长补短。此外,我们还需要科学认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培养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②深刻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因素。针对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受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社会大环境与院校特有教学环境的因素,还包括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中,如何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③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应用。相关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众多,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我们通常采取初创期模式加以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阶段培养可以逐渐转变为成长期模式的培养一直到定型期模式。不同模式培养要有相应的教学模式,每个过程都相对固定的时间,任何跨越式的发展都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群体。

2.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方法与计划

(1)实施方案。我校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之前应先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成功案例和相关文献对我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主,定性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

(2)实施方法。实施创新创业培训前,我们针对本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真正了解他们对该培训的基本认识与学习方向;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与数据;针对省内外的创业个人与团体进行走访;或与其他高职院校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3)具体实施计划。①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和总结。②以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建出“6Q”品质建设体系(见下图)。该体系中的六个核心之间的促进又推动了双元的合作与双元的品质的提升,最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③相关精神、品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相关创业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强化学生冒险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及能力。以健商、德商、智商、情商、逆商、志商、发商(简称为7Q)为培养重点,教育学生带着爱和信仰去创业,将创业看作最能吸引人的动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创业的艰辛与愉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并能通过不断总结个人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培养其开拓精神。

五、结语

现代教育与知识性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则需要各高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 博,杨 琼.探索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1).

[2]周 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04).

[3]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3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弊端

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培养目标并不清晰,很多还误认为创新创业是大学生难就业的一种无奈之举,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创新创业教育是将高校从“知识传承型”转为“知识创造型”,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一种“业余教育”而是要作为教育的核心,贯穿到所有学期和所有课程。

2.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将其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1到2学期的课程,或者设置为选修课程,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格和创新创业品质,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因此高校应该从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能将其作为一门简单的课程对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溃乏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创新创业知识,这都需要依托合理的课程安排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这对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既有教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而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接受了短期培训,更缺乏实战经验,聘请有经验的师资,往往又受到资金和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的变幻莫测,以及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二、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几点思考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学生培养的基石,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加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并没有更深层次的体现,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绝非简单的开设一门课程就能够解决的,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更加突出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重视实践环节,增加综合性的实践和实训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精神,鼓励教师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

2.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从创业观念上引导学生、从创业态度上激发学生、从创业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论坛、校园挑战赛或者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创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优秀校友,请成功创业青年进校园开展讲座,送学生到成功的创新创业的企业中去,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另外,专业是学生创业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可以将各类技能竞赛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机会,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总之要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设计类专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上下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越发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升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各地方政府、高校都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专业美术院校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培养学生专业性强,学生更具有灵活的特性,在就业工作中,更倾向于自我创业工作。在对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就业创业统计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也能对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一些启发。

一、西安某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解析

1、树人

这家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板,是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2008年他大学毕业,经历过迷茫,但是也怀揣着担忧与期望。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明白了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设计一番,于是他选择暂缓考取研究生的计划。转而来到成都某大学担任艺术设计与动画系的一名授课教师。他想通过实际工作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想通过实际工作来归纳自己身上的不足,为日后的升华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经过两年时间的沉淀,他在2010年成功回归母校,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读书期间,跟随导师完成了学院民俗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开启了从专业学习到专业实践之路,并不断从院系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下不断参与具体项目实践,检验在校所学。当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了留校就职的机会,放弃了定的工作,毅然地离开了母校回归到社会,筹划创办了西安某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初创

公司的前身,只是一间小小的工作室,在初期招募了一批有志于设计领域发展的应届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踏实肯干、专业性强,也是他创办工作室的要求。依靠扎实的专业修养和商业敏锐性,工作室承接了更多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公司成长的基础。2013年3月,公司成功在西安高新区注册,首年营业额达到100万元。

3、突破

公司坚持坚守学术底线,在项目的策划、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加入了具体的学术依据,使得每一个方案都极具说服力。但是将学术原则根植于企业的骨髓当中,势必会对企业的成长有所限制。迫于这样的压力,改革迫在眉睫,融合也是唯一的出路。更需要的是改变世人对设计的世俗的看法,也成为公司的时代任务。改革前提是思想,过程是创新,而展示行业缺乏创新,也是这个行业所急需改变的。

4、创新

因为缺少创新,传统的展示方式也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展览要求。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突显的我国展馆展示水平弱于其他国家,这一现象急需改变。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的创造加入到展示设计中,会给新时期的展示增加更新的发展未来。团队在不断磨合与锻炼的过程中,基于对展示设计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判断。2014年开始探索空间设计与智能交互设计的融合,逐步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与技术团队合作开发的虚拟空间展示平台系统进入最终测试阶段,已经通过市场推广进入到实际应用环节,并逐渐推广到实际设计项目当中去。

5、成果

五年的时间,公司完成了若干实践案例,这些项目的圆满落成,也标志着公司逐渐走向成熟。社会各界也对企业给予了肯定,同时多项设计项目也在国际设计大赛中斩获奖项。

6、培养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培养新一代的设计师也成为企业最新的任务。向学生提供实际项目,传授行业技术,让在校大学生拥有学术基础的同时,提前接触社会,学以致用。这充分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养,使得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走向社会时更为自信,不惧困难。企业在注重自身成长的同时,注重社会公益也是必不可少的。

7、未来

关于未来发展,公司也进行了思考和深度规划,在努力贯彻学术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的同时发力发展创新科技,以创建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不断努力,将培养下一代年轻优秀设计师为己任,给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为社会教育公益献上一份力,同时积极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配合高校创业联盟工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伟大事业,愿这星星之火得以延续。

二、与其合作公司的评价

1、合作公司之一

高度肯定公司的企业理念,欣赏企业文化,对公司的社会教育公益事业感到欣喜。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极强,对设计极为地执着,有着一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里头,让合作公司也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希望公司在其领导下能继续实现梦想,突出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希望公司之间能继续保持健康的合作关系,携手共创未来。

2、合作公司之二

之前公司与它的多媒体方面的合作让我记忆犹新,对他们也颇为尊敬,他们的工作态度使我震撼,用一个词来概括“执着”。这又在于创始人本人极具人格魅力,对设计的态度很好,三观也很正,极为推崇。与此同时企业诚信非常的好,做到了宁可人负我,我不可负人的优秀从业态度,对企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跟他们合作很放心,在未来我希望它能走的更远更快,携手共进。

三、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启发

西安某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成功,经历了无数次的努力和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中间有失败,也有辛酸,更需要的是大胆的创新精神和不断合作的协作精神。对于即将毕业的专业学生来说,是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的。

1、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

美术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接受到的专业知识是非常丰富的。日常的学习中,更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软件,这是做设计的基础。专业老师具有极高的知识储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出击,向老师求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文化课一直都是美术院校学生的致命弱点,许多学生在上文化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玩手机、睡觉、甚至是旷课。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最重要的一点,没有知识的储备,那设计出来的作品是空洞而缺少灵魂的。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在为一件有灵魂的设计作品奠定基础,作为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上好每一节文化课程,丰富自己的艺术思想。

2、积极培育创新精神和诚信精神

由于缺少艺术思想,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很多是没有创新精神的,在课程上离不开老师的启发。老师的启发固然重要,但如果个人有足够强的创新能力,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艺术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培养创新精神,是每个艺术设计人所必须拥有的。诚信,是每个人为人处世所必须坚持的,一个人一旦失去诚信,将无法再次受到信赖,这也将影响自己之后的发展。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努力,这样的精神更容易打动投资者和合作者。

3、参加创业大赛主动迎接挑战

学生在校期间,是有很多创业大赛可以参加的。国家现在政策扶持,每年的大挑小挑都按期举办,学校里也会举办各类创业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培育有潜在发展能力的项目,正好可以给学生在校期间一个锻炼的平台,模拟创业的流程。通过实操,有的学生毕业之前就能把公司开起,逐步培养创业意识增加创业信心。

4、锲而不舍不怕失败的创业精神

在创业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容易遭受失败的打击。被合伙人欺_,被合作对象欺诈,专业单一,年龄层次接近,都是失败的可能因素。然而对于有足够激情的创业者来说,失败一次那就是一次宝贵经验的积累,给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创业者要从一次次失败之中吸取经验,改进不足,锲而不舍的努力,这样将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四、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和挑战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印发,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这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文件要求和美术类院校的实际,更需要进行全面的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1、改革教学方法,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进行教学工作,如何将公司实际案例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就接受到创业案例,这需要专业课老师的带动和投入更多的心思。设计类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应该多偏向于实训,系里可充分利用教师的个人资源,进行资源互换,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发创业灵感。这样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开拓,更能通过一次次的实训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2、健全就业指导课程培养体系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新生入校时开始进行就业信息的灌输,而不是从大四才开始进行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级,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业培训。这样有利于学生创业思想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创新创业的特点和优势,在课程学习中能更好的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再通过有经验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学生能更合理的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在参加创业活动的时候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3、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

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时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课程轮岗,课程建设探讨,骨干研修,高校交流等。通过自主编制培训计划,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结合自身学校特征,对指导教师进行能力提升。

五、总结

每一份工作,要的都是一开始的积累和之后的不断创造。一次次的失败,锲而不舍的探索,才能造就之后的成功。大学生创业不易,激情和信心更为重要,众人凝聚在一起,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对待事情执着的态度,更是每位创业者值得被敬佩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一份热爱,才能有每次的进步。设计为社会服务,努力培养优秀的设计师,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条路,专业美术院校会继续走下去,设计类专业的每位老师也将继续走下去,每位有思想的未来的设计师也将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春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J].品牌,2015.02(下).

[2] 周莹.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品牌,2015.01下.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5

关键词:“双创” 市场营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4;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32-02

“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总理于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倡导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应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及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从而将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学生重要培养项目之一,对于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加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深入剖析当前教育教学弊端基础上,提出改变僵化教育模式,适应“双创”要求的教育新思路,以期为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模式僵化

理论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依据,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需求。然而,多数课程理论学时占90%以上,课堂教学片面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和支配性,师生互动仅以少量案例讨论、问题回答或课后作业等辅助方式完成,从而无法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理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其课堂信息量虽有较大提升,但同时存在重点不突出、难以展现内容全貌等问题,加之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多数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游戏、电影等娱乐活动上,上课“低头族”随处可见,尽管一些高校采用无线网络信号关闭、上课集中上交手机等方式,但学生到课率和听课率均未得到显著提升。理论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中所需的扎实基本知识、开阔视野和灵活思维的培养,教育界和社会对于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质疑声也不断增大,理论教学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实践教学模式我

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强调应用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将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分析、解决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但这一过程并未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理论教学加上机操作模式。即在课堂教学后引入在线案例分析、软件模拟对抗(如MarkSimos)为主的实践教学,但多数存在教学案例数据陈旧、质量较低、无法涵盖课程目标和教学主题等问题,加之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对文科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软硬件建设和人员配备投入等严重不足,导致课堂实践固化为理论教学的一部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个性化、新颖性要求相去甚远。第二,集中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大二和大三期中或期末抽出两到三周时间,通过专家讲座、实地问卷调查、企业参观、企业实习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但实际操作出现了专家讲座理论性太强,学生兴趣不高、学生以问卷星等网络调查代替实地调查、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等问题,特别是高校在校企合作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合作方式、合作内容通常由企业确定,且不少企业对于“临时工”性质的短期学生实习仅安排产品推销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致使实践教学质量较低,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第三,“3.5+0.5”实践教学模式。即大学前三年半理论教学,毕业前半年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多数学生在最后半年忙于找工作、签协议、撰写毕业论文或考研复试调剂等工作,教学实践环节对其更像一种负担,无法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此外,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任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从一所高校走向另一所高校”的经历决定了其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缺乏切身体会,仅采用“拿来主义”、“照抄照搬”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课程考试方式单一

课程考试是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考试课采用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方式。平时成绩考核依据包括出勤率、回答问题、期中考试等,通常占比为10%到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或上机操作,通常占比为70%到90%。该考核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但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学生通过考前突击即可轻松通过,无法达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另一种是考查课采用的自命题目撰写学术论文方式。该方法若能正确运用,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但多数学生选择考查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学分,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万方、知网甚至百度文库等原文下载后复制粘贴交差,同样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帮助不大。

(四)“双创”项目扶持乏力

“双创”项目是学生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多数高校对“双创”项目扶持乏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缺乏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政策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给予全程辅导,而对于如何计算指导老师工作量、学生实习学分确定等往往没有明确说明,致使学校各方和项目负责人缺乏有效的行动依据。其次,缺乏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多通过层层遴选由省教育厅等机构拨款,学校配套部分往往极其有限,导致不少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胎死腹中或中途终止。再次,缺乏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场地支持。不少学校缺少创业园区或创业基地,甚至无法为“双创”项目提供稳定的活动场所,学生创新创业基本处于孤军奋战状态,其创业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二、“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理论教学方法

首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诸如《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创业基础与技巧》、《网店运作事务》、《市场推广策划》等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配套组织《成功与挫折》课外讲座、成功创业人员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新创业的科学内涵,打消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主观偏见或畏难心理。改变以往固定理论课时教学模式为“理论加创新思维”和“理论加创业训练”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和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其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除常规案例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外,教师可在每章内容或某个重要知识点讲解完后,将现实中发生的社会关注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相关案例引入课堂,由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头脑风暴等方式对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能的影响及对策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所谓立体化是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校内已有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平台,调动学校和社会各方积极因素,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在大一至大四各阶段均设立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各环节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具体来说,在大一基础课学习过程中设立基础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文献检索能力培养、专业知识认知、企业管理模拟、商务礼仪实训等内容;大二专业课初识过程设立专业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市场调查实训、营销模拟实训、商务谈判实训、推销技巧实训等内容;大三专业能力提升过程设立综合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营销策划、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内容;大四专业能力整合过程设立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实习、创新创业能力模拟、毕业设计等环节。其次,加强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度。要充分认识实验室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实现对实验室人力、物理和财力投入的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对案例库、教学软硬件等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实验室的完备性和先进性;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导师进校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实现企业、老师和学生三方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利用学校在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定期为企业提供员工技能培训、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等服务,还可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合作力度,对于参加市场营销竞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由学校出面推荐给孵化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再次,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国内外进修、高水平竞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提升教师队伍的整w素质和水平。

(三)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充分认识“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和考核方法。考试课程可将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照五五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闭卷考试应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重要考核目标,适当缩减选择和名词解释等客观题比例,增加案例分析和论述等主观题比例,回答内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探索思考、求异求新。平时成绩除出勤率等考察依据外,还应增加实验模拟或课外实践环节成绩。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可在课程某一章或几章讲完之后,由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3~5人,任课老师结合市场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若干个研究主题并提出具体要求,各小组根据研究兴趣自主选题,小组内部人员明确分工,资料收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文章撰写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研究论文,并制作出PPT对本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进行汇报,各小组之间依据对方调研过程及心得相互打分。考察课程则可完全按照课外实践环节给予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最终成绩。相对于概念的死记硬背,该考核方式不仅能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彼此协作和创新能力,还可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其创造力和多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加强项目扶持力度

首先,尽快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相关政策。打破课堂教学限制,在学生完成相应理论课程学分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改革学校教师考评制度,将教师参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或成功率作为年终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评审的考核指标之一,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其次,由学校单独设立或与企业联合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加大对获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运营良好的创新创业团队寻找社会对接平台,提高项目的市场转化率和社会贡献。再次,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稳定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定期组织经验丰富“双师型”老师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对一辅导,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三、结束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小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市场营销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5,4(25)

[2] 赵政华,王乐,徐海江.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6)

[3] 姜锦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在线,2015(12)

[4] 刘春山,陈思羽,杨海,等.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6(7)

[5] 李立春,丁波.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经济师,2012(7)

[6] 张艳.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4)

[7] 王玉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2)

[8] 袁媛,何叶荣.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6(2)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范文6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引言

2014年,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下愈发高涨,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探索进取。《电子商务》课程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引领实践等方面,既具有一定的行业先进性,又具有一定的专业可行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培育有不良影响。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在提升学生创新素质与技能、扩展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理念下,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创新应用实践和创业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提升其创新思考的能力、创造突破的心理素质和创业实践的本领。创新意识是指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化、扩展和创新,并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将创新意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相融合,在不断地探索活动中有创造性地提出前进方向、设想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创造新颖成果的能力。在创新的加持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加方向明确,内涵提升;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举措,也使得创造力的发挥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于我国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经济,我国高等院校也正是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要的前提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同时强调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几大板块,帮助学生提升应对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社会中对人才的创新素养综合要求,也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

2《电子商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

根据海尔创客实验室的《2018年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专业与行业选择中,电子商务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创业领域,占比18%。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跟踪撰写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1.6%和3.4%,并且自主创业这一选择也并不是应届毕业生的专利,在毕业数年的往届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的往届毕业自主创业的比例上升至8.1%。近年来,作为自主创业的新兴生力军,高校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热情不减,而在众多创业方向中,电子商务方向深受大学生青睐,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含量高,创新意识强,非常适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在《电子商务》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了解电商行业的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沿,掌握电商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提升创新素养、扩展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培育与提高创业才能提供契机与平台,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融合创业教育,助力学生开展各类型的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也为其他专业及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3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3.1理论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引领作用

以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在教学工作引入包括“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组对比教学法”在内的新兴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经过筛选的电商行业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动下开展案例讨论与原因分析,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小组进行讨论成果的对比与扩展,进一步深挖影响电商行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并在案例剖析过程中将电子商务有关决策制定、电商法规、网络营销等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借助案例、分组对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在课堂的教学的融合与统一。具体来说理论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第一,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把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战略选择及调整、电子商务危机与克服等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作为教学案例引入理论教学过程,让学生们围绕教师拟定的不同主题开展讨论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影响电商成败的原因和关键要点。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包括电子商务模式、电商营销策略等课程知识内容。第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在创新创业的教学路径上发挥作用。突破随机分组的局限,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高低差异、学习基础不同、甚至是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将学生有针对性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依据教学计划对其进行任务布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上能够有一定帮助。通过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沟通探究等几个步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熟悉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具体布置与流程,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第三,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教学工作时,可通过分组对比教学法,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以团队形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授课时更多地强调分组进行讨论学习,通过课堂设计突出重难点,并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引导与教学。在分组对比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避免盲目分组或随意分组,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有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对比过程中引入良性合作与竞争。

3.2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彻底贯彻与切实落实,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其实践开展过程与实践效果。实践教学作为连接理论教学与创业教学的桥梁,要在保证学生充分吸收和巩固同步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方需要更加关注电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大硬件与软件的投入力度,提升电子商务软件的实用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领会,积极构建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各类型实践教学,打造包括跨境电商实训平台、新媒体营销实训平台与网店运营推广实训平台在内的电商综合实训体系,实现各门课程与实训平台之间的知识互通与技能挂钩,提升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第二,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仿真模拟实践教学,以仿真软件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各项岗位技能,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3创业教学——优化创新创业培育模式

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创业教学也是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创新创业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亟待填补的空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电子商务》课程内容的学习为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创业比赛基础上,挑选优秀学生团队与创业项目,教师及教师团队还可组建“工作室模式”为其提供参赛指导与双创教育引导,具体可表现为对学生竞赛团队提供参赛指导、为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科学引导,为学生争取在实习单位参加各类型电商创业项目的机会等。第二,加强针对师资的创业技能培训与支持,学校支持教师,教师带动学生,前辈带动后辈,形成资源与技能的传承与合作闭环,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招牌”。第三,给学生提供参与创业者见面研讨会、参观企业实训、实创基地等活动。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前辈创业者的经验分享无疑对学生有巨大帮助,随着电商创业浪潮的兴起,高校毕业生中不乏有创业实践者,通过观摩企业现场、聆听创业前辈在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分享,和创业校友交流沟通创业过程中的疑惑,这些活动对于学生而言都将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对于高校而言也可以通过多方的合作进一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益帮助。第四,充分激发学生社团的资源优势,将双创教育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活动既能够让学生们一展所长,同时也是学生们兴趣所在,鼓励学生在各类型社团活动中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或者在传统社团项目中融入创新创业内涵,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业热情,校方还可为社团提供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降低风险,提高创业实践成功率。

3.4证书教学——电子商务“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陆续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起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1+X”证书制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产物,自2019年以来已有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以《电子商务》课程为基础,帮助学生扩展电商视野,丰富职业技能,打造专业学生的“1+X”技能证书名片。在电子商务密切深入各行各业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到来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对高校培育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行业新融合与新兴岗位的出现也对人才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于“1+X”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革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革新,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综合技能水平,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进程。

4结语

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探讨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对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敏.基于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和创业引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J].经济管理文摘.2020(09):195-196.

[2]张国瑜.尚成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3):61-64.

[3]刘丽波.宋燕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9(24):235-236.

[4]梅春燕.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