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竞赛的作用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竞赛法;体育教学;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优化

【Abstract】Competition Method is most widely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PE teaching.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has active affection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their fine wills. In this paper competition method has the Key points below: active affection, negative influence, and also discuss with other fellow. In order to use the method correctly in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Competition method;PE;Teaching; Active affection;Negative influence Superior

竞赛法是体育课实践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从诸多的方面显示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但通过实践,我们也不能发现,如果处理不当,竞赛法会给教学活动带来某些消极影响。本文仅就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及优化等问题,阐述观点,意与同仁们商讨。

1.竞赛法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竞赛法顾名思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学生会为了本组的胜利会全力以赴去努力,而且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而比赛正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因而他们的进去精神和练习积极性会在其中得到激发和强化。

1.2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作用教育。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比赛、游戏比赛、专门性的测验比赛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着严格的竞赛规程和裁判方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符合规则的过激行为出现,而且竞赛中始终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这无疑将对学生道德作风的培养与教育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赛中,各种情况变化无常,为了获取胜利,需要学生在复杂的情况下及时不断的调控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行动,根据比赛中的即时变化,要及时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并随时准备调整和改变战略战术,力求使之更为合理。因而,竞赛法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常运用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竞赛法在组织运用时,多采用集体活动,而获取胜利的力量,来之集体中每一名队员的团体协作和协调配合。比赛中,学生会清楚的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巨大,单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会自觉自愿的做出最大的努力,以获取和捍卫集体的胜利和荣誉,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从中得到升华。

1.5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对学生和机体作用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完成同样的练习,比赛时机体的机能变化要比非比赛时大的多。因为竞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竞争性和挑战性,获取欲望强烈,在这种心理活动的驱使下,他们会倾尽所能,很容易使机体出现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从而强化了身体练习对机体作用的时效性。

2.竞赛法的消极影响

2.1调整不当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大多数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比赛,甚至会出现空前高涨练习情绪,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调控心理活动,则很容易使学生出现与比赛规则和要求不相符合的过激行为,或者是技术难度不同步的情绪反应,从而打乱了正常的教学和练习的基本节奏,影响了教学效果。

2.2分组不当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多时候,教师在运用竞赛法时,并没有注意到分组方案是否合理,各小组的实力是否相当,结果往往是从一分组便已经人为地分出了胜负,而且有些小组的人员组成常常是固定不变的,故而使一部分学生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经常失败的学生在每次比赛中,虽然也会竭尽全力,使他们对练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进而会对比赛产生厌倦情绪。

2.3频繁的运用竞赛法容易激化学生间的矛盾。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之后,都喜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成就和才能,注重他人的评价,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但比赛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要分出胜负,如果频繁的运用,会在获胜方和失败方的心理上造成优劣之分。而且在班级的小群体之间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闭性和排外性倾向,故而比赛的胜负双方在交往的行为上容易出现相互疏远与排斥,从而激化的学生间的矛盾。

2.4比赛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比赛时,各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会为了本方的胜利而做出不懈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无法保持清醒、冷静的心态,情绪会变的异常兴奋,所做出的行为常常超出了自己能力所限,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借助器械练习的比赛中,很容易造成意外的伤害事故。

2.5运用时机把握不当容易影响技术动作的质量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动作,巩固与运用自如等三个阶段。体育教学中,除了就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而展开的竞赛外,其他的诸如球类、接力跑等对抗性项目,如果在动作技术形成的前两个阶段,就轻易地动用竞赛法,学生往往只注重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动作的质量。

3.优化竞赛法的几点建议

3.1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输赢的关系,让他清楚了解竞赛法的作用与价值,以及教师之所以运用竞赛法的意图,使学生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保持正常心态面对竞赛结果。

3.2竞赛分组时,应尽量使各组人员搭配合理,实力相当,从而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充满对胜利的渴望,都有机会享受胜利的喜悦。

3.3教法要注意调控学生的心理活动,使情绪状态符合比赛的需要,以免因过渡兴奋而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并进而诱发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3.4比赛中,情况变化无常,有些是无法预料的,教师除了要将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学生,并提醒学生注意意外,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发扬积极主动精神,创造性进行比赛。并善于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做到机智灵活,游刃有余驾驭自如。

3.5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水平以及教学条件、教学任务选择与设计竞赛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灵活地掌握和调节,以使比赛的方法、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吻合。

3.6不是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的体育课教学都适合运用竞赛法,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全盘考虑,以决定竞赛法是否可以运用,切不可盲目行事。

3.7竞赛法不可频繁运用。一是容易减弱比赛对学生的刺激程度,使学生对参与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二是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不团结,故而运用时因慎而又慎,并做好学生的赛后思想工作。

总之,竞赛法在体育实践课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势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体育课上,如果合理运用竞赛法,最大限度的使其优化,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

[2]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

[3]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第二期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2

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可行性

现有管理组织机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组织保证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8]目前,主管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有国家、省市教委,各单位体协以及院校等职能部门,虽然各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但在具体负责指导与管理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时,其组织成员兼职的多,专家少,工作自主性和独立性欠缺,管理混乱、不到位。因此,采用聘任专职人员的办法,加强基础管理层次的机构建设,能够保证竞赛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现有的体育法规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以及《关于在新学年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政策都要求开展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体育课程,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合作,努力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9]另外,还有各省市教委、各体育协会等都建立了相应的体育竞赛法规,这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细化法规方面不够系统和科学,没有定量的标准,甚至模糊不清,因此,要建立健全适合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法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体育设施为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提供了条件雄厚的教师资源高校体育人才资源密集,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较高。高校体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较高。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学历较高,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已超过半数。现阶段我国无职业裁判员,其中高校教师裁判员中教师比例较大,整体文化水平较高,裁判员执法年限长、国内比赛场数较多,但国际比赛的场数较少,缺少执法大型国际比赛的经验,但执行国内比赛具有一定的水平。[10]先进和完备的体育设施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城的快速建设,高校的体育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多高校体育场地和场馆建设也是为该地区的举行大型运动会而修建的。所以,这些场地和场馆都具有较高的标准,能够为体育竞赛。

构建区域高校体育竞赛联盟的意义

促进对高校体育组织机构完善和体育法规健全的改革随着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高校间体育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促进对高校体育组织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完善,形成高校体育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充分调动高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法规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具有规范、管理、调节等作用,对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事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又需要以体育法规为依托,对健全体育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了高校对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建设和管理体育场馆和器材是保证高校竞赛的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训练和群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竞赛的广泛开展必然要求学校必须满足比赛的需要,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建设和管理。另外,促进高校加快引进管理人才,做好场馆的运营和管理,更好的保证体育场馆和器材在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区域高校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训练和裁判等方面的交流教学方面在借鉴、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根据自己学院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大胆的在体育教学上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尝试,促进和加强了体育教学的交流和改革。科研方面加强了在体育科研信息的交流,促进组织建立高校体育学术研究团体和教师间的合作,改变高校体育科研“单兵作战”、“零打碎敲”的做法,在学科间、校际间开展综合性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高校间体育科研的学术交流。训练方面教练员在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时,临近的高校间可举行对抗赛和邀请赛,加强体育训练和比赛的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之目的。裁判方面区域高校竞赛联盟的建立必然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裁判方面的锻炼提供很好的锻炼场所,让裁判员巩固了知识,树立了信心,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还促进教师在裁判知识、裁判临场能力等方面有所交流。促进各高校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国家教委在1987年发出在全国51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11]目前,我国高校很多运动员和球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有的高校运动队已经进入甲级球队,如:北京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四川女子排球、武汉体育女子排球等。在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总数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中国共获得145枚奖牌,其中金牌75枚,银牌39枚,铜牌31枚。因此,区域高校竞赛联盟的建立不仅推动我国知名高校竞技运动的发展,还将对普通高校体育在体育俱乐部方面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断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了大学生竞争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竞赛能够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就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12]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体育既是培养人的健康体能、坚强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具有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特殊作用。故此,这种区域性体育竞赛因其经常性、多样性、灵活性能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意识,落实终身体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1)高校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进行体育竞赛的宣传,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这样对外宣传有着巨大的优势,[13]促进了高校官方网站的管理和传播作用。(2)利用标语海报、宣传栏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也丰富了校园内学生团体的宣传。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它的数量、位置等因素的制约。(3)现场观看和电视转播是高校体育竞赛传播的主战场,不仅能满足观众寻求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刺激的享受,而且也满足了他们普遍存在希望而真实全面地感受赛场文化信息的心理需求。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3

摘 要 传统的以田径项目为主要内容学校体育竞赛已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也不能适应现代学生身体的发展需求。本文对目前学校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与课外体育活动、趣味运动比赛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的学校体育竞赛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构想。

关键词 体育竞赛 现状 改革

学校体育竞赛是为了及时检查和了解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以田径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竞赛由于过分注重运动的竞技性而出现了很多的弊病。所以必须要对这种传统的学校体育竞赛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学校体育竞赛与与课外体育活动、趣味运动比赛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的学校体育竞赛模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一、学校体育竞赛的现状

(一)项目单一,内容陈旧

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已形成传统,比赛的项目也相应的形成了固定,项目设置比较单一,在组织形式上陈旧,运动会的形式、竞赛的内容常年不变,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竞技性强,参与率低

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框框,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高水平运动的低水平比赛,对学生的兴趣吸引有限,学生的参与率很低,不少项目成了个别体育尖子生的表演赛,多数学生只是一个陪衬,难以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难以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

(三)达不到广泛健身的目的

现今的学校体育在客观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在某种程度上抹杀、压制了学生娱乐健身的天性。现有的学校运动会,从项目的设置,到参与人数的限制,再到比赛时间的相对集中,都与发展全体学生体质、运动规律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相矛盾,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意识相背离,阻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二、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构想

改革学校体育的竞赛模式,竞赛内容的选择应有优势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如火如荼的新兴运动;有展现个人运动天赋竞技比拼,也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有你争我夺的对抗性项目,也有令人捧腹趣味运动;有挑战人体极限的体能类项目,也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一)选择制定赛会内容和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适用性和可延续性等原则,扩大学生参与面,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体育赛事。

1.减少个人竞赛项目,增加集体项目。如减少个人项目掷实心球、三级跳远等,增加8×400米接力、20x6迎面接力、头顶报纸接力、四人三足接力等集体项目。

2.自定竞赛规则,改造竞技项目。竞技运动规则和其较高的技术要求限制了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校体育竞赛,需有一套自己的规则,降低技术要求,增加运动本身的易操作性和娱乐性。如:降低篮筐篮球赛,女生可以两次运球;降低网高排球赛,可以四次击球过网等。

3.增加趣味运动项目。如乒乓球拍运排球接力、两人或三人束脚接力、过障碍接力、头顶报纸接力、背人接力、运伤员、1分钟实心球掷准等游戏。

4.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旱冰接力、小轮车竞速、飞镖射气球等。

(二)学校体育竞赛还应紧扣“教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体育竞赛必将打破以单一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形式,有选择地把适宜于学生健身的竞技运动项目与娱乐性、健身性强的大众体育、新兴体育融合进来,逐步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新的体育竞赛内容体系。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创新体育竞赛项目。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和谐、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集体竞赛项目,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娱乐性、普遍性,学生力所能及,参与热情高,因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广泛的参与,更易达成学校体育“教改”的目的。

(三)学校体育竞赛应与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考试的内容相结合

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没有设置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的有关项目,这些项目健身价值较高、简单易行,对于学生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缺乏竞争性和娱乐性,所以学生很少会自觉主动练习这些项目。而在比赛中也很少设置这些项目。可以变化一下这些项目的运动形式,增加一些娱乐元素,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如跳绳跑接力、实心球掷准、100米春播秋收等竞赛等。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各种测试考核内容,不仅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通过比赛促进这些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的兴起,使体育竞赛与体育课考核、体育毕业考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学校体育竞赛应与快乐体育和生活体育相结合

快乐体育由于生动、活泼、有趣,能引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强健身体的同时,促成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而在体育课上积极引进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近相关的内容和项目,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吸引更多同学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选择这些竞赛内容,能对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促进、检查和评比,进一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如100M春播秋收(瓶装矿泉水、大水桶)、袋中人、运伤员等娱乐性强的竞赛项目。

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改革中必须要注意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要结合体育课和本校实际,竞赛内容的选择与形式的制定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快乐体育和生活体育,创新思维,大胆尝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问题及与此相对应的心理调整和训练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见的四种心理障碍类型,即:动机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以及激活障碍,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克服运动员体育竞赛中心理障碍的调整方法和训练策略,希望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竞赛 心理障碍 障碍类型 训练对策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开始越来越小,体育竞赛中的竞争程度也开始越来越激烈,心理因素在体育竞赛中所具备的影响作用开始逐渐凸显,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对于实力相当、水平相当的运动员来说,在体育竞赛中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美国格鲁伯就曾经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的影响约为20%,生物力学因素约为80%,而高水平运动员则恰恰相反,心理因素的影响约占到了80%,而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约为20%”。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全面了解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整和训练,以确保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就成为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领域所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和训练对策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一、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一)动机障碍

动机是推动个人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障碍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他动机状态,这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是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对于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良好的状态的保持有着消极不利的影响。以羽毛球运动员为例,在羽毛球运动竞赛中,过高的动机水平容易使得运动员的机体兴奋程度过高,造成比赛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动作质量难以控制出现下降等问题。而如果动机水平过低,则会出现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主动性低,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和心理能量,使得运动水平下降等问题,以至于影响最终的运动成绩。

(二)情绪障碍

情绪,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运动员的情绪障碍,通常指的就是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例如:过分的紧张和过分的焦虑均属于情绪障碍的范畴。实际上,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适度的紧张是有助于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的。但是如果对于比赛的胜败、观众的情绪以及比赛对手的情绪无法正确的对待或是估计,部分运动员就往往会出现过分紧张,甚至是焦虑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自身技战术的发挥,影响运动成绩。

(三)心理饱和障碍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饱和障碍是影响其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充分发挥的关键性要素之一。但是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多数体育运动项目均需要运动员保持长时间的持续的高度的注意力水平和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精细的感知能力。而要实现上述的要求,运动员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的问题。如果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疲劳的状态长时间的得不到缓解,就极易导致心理饱和障碍的出现,从而使得运动员产生厌倦感,影响竞技能力的发挥。

(四)激活障碍

通常来说,在比赛之前让运动员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以及十足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等良性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现场的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但是如果在体育竞赛开始之前,因为过度训练、生理疲劳或者是心理准备不足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运动员对于竞赛表现出了冷漠、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抑郁等激活不足的情况或是紧张、慌乱、亢奋等激活过度的情况,就会造成激活障碍,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激活障碍对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正常发挥均是消极不利的。

二、克服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克服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首先,可采用转移注意力训练、注意力综合训练、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等措施,来降低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因情绪紧张而造成的能量过多消耗问题,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并在此基础之上,来促进运动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

其次,可采用模拟比赛训练、应激与焦虑控制训练、紧张情绪转移训练以及情绪对比训练等措施,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紧张情绪,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再次,可采用有针对性的赛前动员、结合赛前测验开展信心训练以及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等措施,来改变运动员对于竞赛的期望过高或是信心不足等非良性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信心,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在竞赛中的充分发挥。

最后,可采用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以及自我心理调整法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催眠法等等,来开展专门性的心理训练,以此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过度紧张问题,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水平,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连成,崔浩澜.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5

一、学校不能一味地以运动比赛的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

当今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出,人们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学校这种以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表现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凡属“比赛”,无形中给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造成一种对于体育“可谈而不可及”的不良影响。其结果严重影响或阻碍了人们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显然又不利于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学校要以普及和提高全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出发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也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而现在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学生要学会健体,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这种把比赛成绩视为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的标志,也必然迫使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体育教师不得不时刻思考着自身比赛和组织学生训练并参加比赛问题,特别是为了参加大型比赛,教师往往只对少数体育尖子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中表现为重训练,放弃学生群体活动,始终难于处理好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和摆正自身在学校中的位置。这样在普及提高全校学生各项运动水平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三、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练中去

体育的根本目标是人们自身的健身与健心,应主动地将自身的目标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相吻合,学校往往因为体育比赛而使体质较差的学生望而生畏。有调查显示,六成的大学生未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而其中有三成的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放弃了已有的习惯的,还有三成是因为对运动比赛失去信心。而能上大学的比例又有几成?大多数未上大学或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更没有体育运动的习惯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反省,我们是在发展全民健身,还是在抹杀、压制学生健身需求的天性。

四、要综合评价体育竞赛

第一,举办好体育竞赛活动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准人生的坐标,端正人生的航向,去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促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第二,体育竞赛具有激励作用。这是由体育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通过体育竞赛活动让中职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或优势,增强自信心,教师紧紧抓住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加以耐心、适时的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转化。

第三,体育竞赛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体育竞赛活动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众意识而凝集在一起,这体现在集体项目上。如篮球、拔河比赛等,他们更容易为了集体利益、荣誉,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而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更有利于学生不良习气的矫正,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

第四,体育竞赛尤其对表现不好的中职生具有约束的功能。体育竞赛本身就具有严格规范,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功能。

第五,体育竞赛具有愉悦身心和享受成就的作用。体育竞赛能给学生精神上愉受,减轻焦虑状态,缓解抑郁症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训练和拼搏,一旦能完成预先的目标,取得一定的成绩,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自豪感是不言而喻。

显而易见,做好校内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对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当然,体育竞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是首要。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需要配合的学校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建立一个由一名校长分管领导下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其次,要通过学校的橱窗宣传栏、晨会等各种方式加强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的意义和功能,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组织工作上能争取得到大家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第三,赛练结合,认真搞好班级普训,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竞赛水平。第四,要形成传统。任何活动的组织工作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传承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校内体育竞赛刚开始举办的时候,可能由于没有经验,组织的难度也较大一些,但随着后续比赛的举办,经验的积累,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逐步形成传统,就能获得更佳的效果。最后,还须大力表彰和奖励。对在比赛中表现好的班级队伍及个人,学校应给予大力表彰和宣扬,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体验,使中职生树立起自信心,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转化工作。同时促进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的作用范文6

首先,体育本身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体育锻炼,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古今中外,一概如此。我国西周的礼射,在于"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古希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鲜明的体现出为培养效忠奴隶主国王的忠君思想和行为的培养与教育。现代社会中也是如此。美国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促进青少年感情的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培养性格和合作精神,潜力是巨大的。芬兰主张通过体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和社会教育,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派的品质,并且通过体育进行美学教育,使学生获得身体运动时的自我表现能力。前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将体育作为形成青少年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手段,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普通高中比较充裕的特点,举办好体育竞赛活动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准人生的坐标,端正人生的航向,去追求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促进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其次,体育竞赛具有激励作用。这是由体育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通过体育竞赛活动让中职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或优势,增强自信心,教师紧紧抓住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加以耐心、适时的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转化。如2003级烹饪一班有五名同学,刚入学时不服从教师的管教,各科教师反应均很强烈,但是,这五名同学都很喜欢篮球运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个要点,紧密配合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转化工作,针对他们在篮球竞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表扬,同时对一些不良行为适时地进行说服教育,收到了其它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校内两个篮球赛季的磨练,这五名同学从开始影响老师正常上课到后来能主动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体育竞赛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体育竞赛活动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众意识而凝集在一起,这体现在集体项目上:如篮球、拔河比赛等,他们更容易为了集体利益、荣誉,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而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更有利于学生不良习气的矫正,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

第四,体育竞赛尤其对表现不好的中职生具有约束的功能。体育竞赛本身就具有严格规范,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特点,对中职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功能。如在进行篮球比赛时,对每位中职生来讲是公正平等的,无能你平时怎么样,你必须服从裁判,才能正常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来,否则就只能坐壁上观,充其量是一个看客。如篮球联赛中,对场上、场下同班同学不文明和不服从裁判员裁判的行为,学校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参赛班级同学(包括参赛班级全体同学)技术犯规的判罚,在同学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场上或场下同学一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同班同学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阻止,生怕本班被判罚技术犯规,很容易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较直接地理解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有形无形之间就使该同学为了适应这项竞赛活动的需要,主动地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并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争取成为同班同学心目中的英雄或偶像。

第五,体育竞赛具有愉悦身心和享受成就的作用。体育竞赛能给学生精神上愉受,减轻焦虑状态,缓解抑郁症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训练和拼搏,一旦能完成预先的目标、取得一定的成绩,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没能完成预先的目标、失败了,也能通过老师经心的心理疏导,抓住这挫折教育的良好时机,磨练同学们百折不挠的意志,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在现代社会,这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条件。”

显而易见,做好校内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当然,体育竞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是首要。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需要配合的学校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建立一个由一名校长分管领导下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其次,要通过学校的橱窗宣传栏、晨会等各种方式加强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的意义和功能,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组织工作上能争取得到大家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赛练结合,认真搞好班级普训,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竞赛水平。据调查近几年的中职生虽然参加了体育加试,但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却普遍较差,所以较快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是搞好体育竞赛的基础。十几年来,我校坚持了针对体育竞赛项目进行了全校性的普训,每个班可以选派4至6名同学参加,这些同学通过普训后都成了各班体育活动的带头人、教练、组织者,大大推动了全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开展,效果非常明显。

第四,要形成传统。任何活动的组织工作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传承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校内体育竞赛刚开始举办的时候,可能由于没有经验,组织的难度也较大一些,但随着后续比赛的举办,经验的积累,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逐步形成传统,就能获得更佳的效果。如我校近几年来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拔河比赛、跳绳等传统赛事的举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多通过参加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转化好的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上屡有建树,他们每当返校时都从内心由衷地感谢母校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普遍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这种成绩,是与母校的培养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