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1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加剧,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环境伦理思想,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环境伦理思想源自环境伦理学,它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达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等思想都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循环经济为试图解决经济的发展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同样认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建立在自然可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之上的。环境伦理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论述为:自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自然的外在价值是指自然事物作为资源,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需要,符合人和其他生命的利益。自然的外在价值对人们来说有功利意义,被人所广泛接受,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却长久被人类所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生命和自然界自身生存的意义,它富有创造性,创造了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创造了地球基本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和生态物种,同时表明了生命和自然事物按客观自然规律在地球的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却仅是大约300-700万年前。虽然人类社会相对于整个地球的产生甚至生命的产生是短暂的,但人在生命层次序列和生命组织的序列中却处于最高位置。人是环境道德的主体,也是环境道德的人。但由于人类的狂妄自大,人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直至造成生态危机。自然开始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报复人类,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比如土地严重沙漠化,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家园,各种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等等,此时人类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以往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只注重自然的外在价值,人类生态价值,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利益,即自然的自身价值,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而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明确人与自然不仅以相互利用方式存在,而且也以相互依存的方式维持着地球自然的生态稳定。作为生命序列最高级的物种,却扮演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称职的调控者。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环境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判断的道德依据,我们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就是恢复和保存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自然的权利,从生态整体主义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及权利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在明确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都可通过生态食物链一级一级的转移,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被利用后,转化再生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几乎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被利用。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物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就是把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过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即资源在第一次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是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仍有剩余就再作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废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能被环境中生物吸收和利用。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中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生态化转化,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价值。

二、循环经济中体现的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运用一种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实现着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 (一)循环经济中的代际公平思想分析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能力永久的改变或毁坏地球,而且当代人的活动会对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臭氧层的空洞、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等都将危及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对于这种把危害和危险留给后代,是对后代的一种不公平。环境伦理思想中提出的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至少要留下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如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质量等。环境伦理把关怀的对象由代内进一步扩展到代际,就好像为后代人建立一个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储蓄银行,当代人应只消耗由储蓄银行产生的利息,而应将本金留给后代,以达到代际之间资源与环境的公平分配。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历史的行动,可以通过理性来超越现在,接触未来,所以需要提倡代际正义,有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循环经济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的产物。代际公平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取向之一,循环经济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的治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厂就要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消费中多次应用。这种生产中减量化、消费中多次运用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学规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公平式做法,是代际公平的一种表现。

(二)循环经济中的代内公平思想分析

作为代际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的代内公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代内公平,要求资源和环境在代内要公平分配,强调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利益。当代的代内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比如,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利用殖民手段大量剥削能源和资源,不顾后果,目前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这种行为的积累。而且现今发达国家仍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以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的人口,消耗掉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二的能源,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还采取了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把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转让技术,扩大投资和提高援助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把有毒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来处理。当然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只顾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杀鸡取卵”的行为也是代内不公平的一个表现。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 国际贸易 可持续发展

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环境的改善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因此,要想提升改善环境的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和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概述

循环经济指的就是在包含人类、科学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的大系统中,且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商品消费以及商品废弃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经济替换以往依靠消耗资源的线形增加经济[1]。这种经济又被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其关键核心是资源的循环、高效运用,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次利用与再资源化,发展目标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满足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属于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经济形态。

所谓的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等紧密相连,并持续、长久发展的一种理论。换句话讲这就是在严格遵守国际贸易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发展体系,建立健全国际贸易运作的机制,科学合理的对外贸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提升国际贸易的发展效率,从而确保国际贸易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并且这种情况越演越烈。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比较低,而我国资源消耗与资源产出能耗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却比较高,且我国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于其他先进国家水平。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高投入、高消耗,这种方式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2]。当资源消耗高,但资源又明显不足时,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粗放型发展方式

我国的国际贸易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增长只是通过数量的增长来实现的,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模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这种发展模式将会带来两种结果,其一,这种发展模式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出口的商品越多,那么环境的破坏越大,资源的消耗越高。其二,我国的出口商品过于的依靠资源,而资源的利用率又比较低。我国出口商品中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以及低技术含量的商品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而附加值高且技术含量高的商品所占的比例则比较低。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

我国商品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们要求我国的商品在各个方面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例如生产、开发、包装以及使用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我国产品的包装与运输成本,造成我国产品廉价的优势消失,且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贸易摩擦,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四)进出口商品的结构

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加工产品,这类产品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这类产品集中在采掘业、纺织业以及化工制造业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且对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然而,我国所进口的商品中主要是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品或者是原材料和资源,例如电子仪器、计算机、化工材料以及原油等等。此外,还有部分国家将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转入我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三、发展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循环经济是依据生态规律充分运用自然环境的容量与自然资源,完成经济行为朝生态化的转变。循环经济利用不同类型的产业与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所构成的,与自然生态链相类似的产业链,进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降低废弃物的产生,资源再次利用,避免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实现拓展经济发展质量与规模的目标,达到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保护稀有自然资源。

其次,资源有限迫使我国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合理的配置,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原油资源占世界储蓄量的2.4%,煤炭资源占世界储蓄量的11%,天然气占世界储蓄量的1.2%,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的资源匮乏。近些年,人们明显感觉到各种资源与原材料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最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生态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和谐进步。近年来,国际环保运动得到快速发展,不但出台了相关的国际环保条约,各个国家与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环境标准。而这些环保标准与规定无法避免的牵涉到贸易方面[4]。根据我国商务部的调查发现,我国出口企业严重受到其他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产品的成本与风险越来越大。环保标准的实行在一个方面上显示了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而在另一个方面则会给一些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例如中国。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循环经济思想,确定循环经济和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联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进行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内在要求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其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我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统观全局,全面考虑循环经济与贸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加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和谐、统一发展。

(二)建立健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

现今,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但是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因此,我国应该制定一套全面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进而促进循环经济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避免破坏行为与短期行为的发生。

(三)发展绿色商品,实现绿色贸易

在国际市场上,绿色商品十分受欢迎,它是打破绿色壁垒的物资条件。因此,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在生产时,应该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从商品的研发、设计、制作、包装以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实行绿色化,注重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从而提升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降低由于绿色壁垒而到来的经济损失。

(四)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对我国的产业与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转变资源导向型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我国的产业结构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降低矿产品与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量,避免对我国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过度消耗。

五、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领域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破坏环境与以资源密集型为代价,这种发展形式能促使经济得到短时间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出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循环经济具有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少且效益高等优点,发展循环经济不但能够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时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浅谈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03)

[2]易露霞,刘芳.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市场.2009(Z3)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循环经济 金融创新

一、循环经济和金融的互动关系

1.循环经济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循环经济的发展给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道路。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浪费多、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它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能够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比我国早,现阶段发展状况也比我们好很多。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榜样和依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以下机遇和挑战:

a.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新技术和新科技,这些都必须有资金的投入,但是财政的投入是有限的,很多资金还是需要通过市场筹集解决,这就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b.我国地域面积广,地域之间资源差别也很大,导致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大,这就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c.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起步早,现在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金融管理方法和模式,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使用。

(2)循环经济的发展给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金融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和促进。也就是说如果金融业发展不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变坏;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好,那就没有比较健康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总之,社会经济与金融业是共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趋势,这中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这就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动力。

(3)循环经济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全球在循环经济背景下都在注重节能减排。在这种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会分配到相对数量的减排配额。各国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开始进行排放权的交易,通过市场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慢慢发展起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很多著名的金融机构建立起新的金融业的规则和新的交易方式,目的是能够准确的判断、评估、管理融资中出现的环境社会风险。例如“赤道交易”和“碳交易”。这些新的交易规则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及市场。

2.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循环经济活动的发展

(1)金融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金融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资金的流向变化和信贷结构的调整。我国金融业应该趁目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这个机会,围绕循环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扶持那些经济效益好、资源节约好、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对于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限制贷款的门槛,淘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以此控制资源的浪费、较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

(2)金融业的发展能够为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新技术提供资金支持。技术竞争是现代经济竞争的一大重要内容,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循环经济下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将不能实现。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事例显示:科学技术的落后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严重限制了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

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家财政。现代金融业的系统包含保险、证券、银行等,这些都可以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金融业的发展能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上的依据。量化污染物的排污量、资源的消耗量和能源的使用量等生态指标,设计有成本限制、可以交易的金融类产品,运用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的机制。将这些指标量

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情况更详细及时的监督,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信息,规避风险,保障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二、循环经济下的金融创新的主要途径

1.金融业服务理念的创新

要做到循环经济下金融的创新首先要从观念开始创新,金融业一定要充分的了解金融业的发展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经把循环经济的发展列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战略,金融业要充分的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地位和重要性。抓住国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创新金融发展,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服务质量。当经济结构调整好以后,贷款的企业才能提高还款的能力和效率,才能够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扩展利润来源。所以金融业要转变观念,不能将循环经济中分配的“环保指标”当做经济发展的障碍,应该把这些指标视为降低银行决策风险和收款的有利保障。

2.金融市场的创新

(1)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良好的企业先上市。对于那些拥有高新技术、资源利用合理、注重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企业,中国证监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核准这些高新公司的公开发行股票及公司上市。在情况允许下,可以考虑降低这类企业的公开发行股票及公司上市的标准,以此鼓励社会资源优先配置给循环经济发展类的企业。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颁布一些具体的鼓励政策,促进效益良好的循环经济类的企业优先上市,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融资,保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 (2)实行保险的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投入的资金建立风险分散和疏导机制。保险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它具有的“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的职能注定了它将成为转移循环经济发展风险的重要方法。保险公司能够通过购买、参与风险投资基金、或购买循环型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参与到循环经济的投资中来。

3.金融产品的创新

循环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必然要产生新型的金融产品,否则金融创新就失去了创新的实质性的意义。金融企业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要找寻新的渠道开发和循环经济相关的信贷类创新产品,创新担保方式、拓展抵押范围,还可以研究包含专业知识技术和许可证专利等无形的资产质押等等贷款业务。推广这类创新性新产品,加强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服务。可以放宽对循环型企业的贷款限制,支持循环型企业的发展。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服务经验开发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金融产品,尽量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资金筹集保障。怎样完善创新金融组织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促进地方银行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2)积极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是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机构、基金管理公司等。

(3)充分发挥创业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支持的作用。鼓励这些依法设立的投资基金参与到循环经济的资金筹资中。以此促进社会资金投资循环型企业和项目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下金融的创新。

三、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国外一些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起步早,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正在进步的阶段。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必须的手段。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金融机构要抓住这个机遇,接受挑战,积极创新金融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韩羽萌.略谈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所存困境及其破解思路[j].商业经济,2011年17期

[2]杨蕊,孙顺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陈建青.支持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4]刘红林,徐永利

,姚伟.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齐悦,李慧明.促进天津市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投融资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年01期

[6]刘红林.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4

循环经济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都有三个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即整个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二是中观层面即产业或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第三个层面是微观层面即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需要指出的是,在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宏观和中观层面,而对循环经济的微观层面也就是一个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注则比较少。其实,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更高层面的循环经济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整个产业、区域乃至于社会的循环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研究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基础性意义。我们认为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创新,其创新的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理念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做法。资源依赖型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实现理念上的转变和创新,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的以质量、服务和利润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导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绿色管理理念。

所谓“绿色”管理理念,就是要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资源依赖型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之中。这一理念可概括为“5R”的观念,即(1)研究(Research)的观念,就是要树立将环保纳入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资源依赖型企业的环境对策的观念;(2)消减(Reduce)的观念,就是要树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排放的观念;(3)再开发(Reuse)的观念,就是要树立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的观念;(4)循环(Recycle)的观念,就是要树立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观念;(5)保护(Rescue)的观念,就是要树立积极参与区域内的环境整洁活动,打造绿色资源依赖型企业形象的观念。

从绿色管理理念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绿色管理理念所追求的目标与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不同的,概括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标,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资源依赖型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二是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目标,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三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对环境、对消费者无污染和安全、优质的产品。通过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最终使资源依赖型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改善协调同步,走上资源依赖型企业与社会都能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

二、模式创新

目前,绝大多数资源依赖型企业的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具体的方式,一种是单向线性开放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把资源开发出来,通过生产加工消费把产生的废物废气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使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地减少和浪费,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污染。另一种是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方式开始注意环境问题,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目前大多数资源依赖型企业采用这种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对废气、废水、废物进行处理,处理技术要求高,因此是一种只投入而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无效益是这种模式的缺陷。有两组数据很能说明传统生产方式的这两个缺陷。一组数据是由青海省环保局的2006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2006年,全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1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为5.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716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8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9.4%。公报还指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主要行业为化工、有色金属采选业等资源型产业。另一组数据是关于柴达木盆地的数据。这组数据指出,柴达木盆地近50年的矿产资源开发基本上是单一性的开发,大部分潜在价值远远超过主体矿价值的共伴生矿被作为废料丢弃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钾矿的综合回收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一11%,整体综合回收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2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约40%。

由此可见,传统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资源再利用率低,开发的净效益不高,而且资源的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

因此,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利于资源依赖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生产模式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就是要从过去的单向线性开放方式或末端治理方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是:把生产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这种模式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模式在资源依赖型企业生产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清洁生产。

200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把清洁生产定义为:“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强调三个重点:

第一,清洁资源,尽量节约资源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二,清洁生产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少生产废弃物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清洁产品,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等。实施清洁生产要贯彻两个全过程控制:一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出产品,产品使用直至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物质生产、消费污染的预防控制。二是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防止生产过程中污染发生的控制。由于清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依赖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相一致,因此资源依赖型企业应重视进行清洁生产。

三、技术创新

资源依赖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它是一个包含了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是三大无害化处理技术:(l)污染治理技术。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的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其特点是不改变既有生产系统和工艺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2)废物利用技术。这是用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资源依赖型企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垃圾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所有的废弃物都可以找到有效用途,因此废弃物利用技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载体。(3)清洁生产技术。这是进行无废弃物和少废弃物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和少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技术创新的方式包括三种创新,即引进消化技术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和原创性技术创新。其中集成技术和原创技术是技术自主创新的根本。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集成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各个已有的单项技术有机地组合起来、融会贯通,构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成技术创新既可以是纵向的,(在产品的生产链中,几个环节的整合或位置的调换就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是横向的,如施乐公司发明复印机之前,几乎所有相关的技术都是已知的,却从来没人想到要把这些技术从不同领域挑拣出来,整合在一起。施乐公司的技术创新,说到底不过就是四个字――集成创新。我们在追求原始创新成果时,应重视集成技术创新。对于大多数资源依赖型企业而言,集成技术创新可能比原创型技术创新更具现实意义。原创型技术创新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入,多数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实力还难以承受。而集成技术创新,由于更关注实用性,同资源依赖型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关联度更高,资源依赖型企业更容易找到切入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此效果也就更明显。总之,技术创新是推动资源依赖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可以打破资源依赖型企业循环经济的成本瓶颈、价格障碍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屏障,从而有效地推动资源依赖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四、体系创新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1.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特征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2.宜宾白酒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

2.1.1白酒行业的原料适于发展循环经济

白酒酿造以粮食为主要原料,而原料来源于土地,酿酒后的丢糟历来都是家畜饲养的饲料。目前,规模化酿酒后的丢糟,则采取工业化加工为丢糟粉、麦可利动物保健元素等饲料原料,饲料饲养家畜后的粪便,又是极好的有机肥,最终又回到有机原粮种植基地的土地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发展途径。

2.1.2白酒行业是个小污染行业,利于发展循环经济

酿酒企业的主要污染物为丢糟、黄水、有机污水、燃煤烟尘。其中:丢糟、黄水已完全循环利用,仅考虑如何提高其加工深度和精度,进一步提高技术附加值,控制一定产值的资源消耗;有机污水可以处理到符合养鱼的质量而排放,循环进入大自然,还需研究其回收利用途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控制一定产值的资源消耗;燃煤烟尘通过处理后,达到标准排放,但未能循环利用,只有通过技术的进步,对燃煤设备进行技改,才能有效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2.2必要性分析

2.2.1反哺农业的必要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既是一项惠农政策,也是推进工农业相融互动、协调发展的一项有效途径。近年来,宜宾市凭着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工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反哺农业之路,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通过采取优惠政策,扶优扶强,落实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是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公司+支部+协会”、“订单农业”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产一斤酒约需三斤粮,全国白酒现在三分之二是液态酒,人们消费需求由液态酒(酒精勾兑酒)消费向固态发酵酒(粮食酿造酒)消费转变,使酒用粮食需求增加,缺口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宜宾大量酿酒用粮需外调,酒用粮食零星种植,原料供不应求,宜宾红粮缺口20万吨。

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移,增加劳务收入。据统计,2009年翠屏区16户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中有4794名固定职工,其中23010属于农民工,同时每年季节性用农民工2000多个,仅此一项将每年为农民工带来劳务收入2000元以上。

2.2.2促进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

白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有参观游览,参与生产过程,学习管理经验,购买产品等,容知识性、观赏性、商品性于一体,可以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要。白酒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能带给人们温馨愉快的生活感受:传递丰富新颖的知识、展示激动人心的场面、提供货真价实的白酒产品、让人们体会富有成就的喜悦。还能让人们了解白酒的生产过程,这些特征表明白酒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带给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另一方面,白酒工业旅游的发展依托白酒企业现有的设施条件,同时增加完善部分与旅游服务相关的设施和内容,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为白酒企业增加利润和收入开辟新渠道。同时,工业旅游的发展还大大增加了白酒企业的就业容量,降低了就业门槛,这对于就业负担过重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具有明显的就业替代效益。而且,白酒企业开发和利用白酒旅游资源对于吸纳失业劳动力,缓解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旅游业每就业一人,会带动相关产业5—7人就业,尤其为白酒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寅宾白酒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3 1整合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基础

宜宾除五粮液、五粮春等全国知名品牌外,还有叙府、竹海酒业、梦酒、故宫御等区域性品牌,具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的先天条件和基础,只要善加扶持、精心培育,其品牌价值会快速提升,届时,宜宾将成为中国名牌白酒荟萃之地。优先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白酒生产企业。在融资渠道上积极探索库存原酒抵押贷款等模式,扩大对白酒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白酒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在建设项目上鼓励企业技改扩能,通过技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换代,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在税收政策上建立激励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激励机制,将本地企业技改资金投入纳入招商引资政策管理,帮助企业规避和减少相关税费,降低白酒生产税赋,提高中、低档白酒的市场竞争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3,2发展农业一体化经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找到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只有立足特色,发展产业,建立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以工哺农、兴企富民。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笔者认为,宜宾作为中国酒都,应以白酒主业为龙头,实施四大措施:

首先,向饮料产业延伸。玉米浆、果汁果蔬、茶饮料三大饮品系列,既与白酒生产有着“不解之缘”,又在我市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白酒企业应抓住商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开发,与农民签订规模种植合同,为农民提供种子、资金、技术等项服务,农民按照订单合同进行种植,真正做到反哺农业。

其次,向饲料产业拓展。如前述“循环经济”模式,笔者建议投资一定数量资金筹建有机饲料加工厂,对酿酒生产的酒糟、玉米浆生产剩余的玉米棒芯、秸杆等进行深加工,为农民发展奶(菜)牛、生猪、鱼禽等养殖业提供饲料。这一产业开发,将有力推动该地区农民规模化养殖的进程。 第三,向养殖业扩展。在发展饲料产业的同时,饲料工厂还应与农民联合,开展两大规模化养殖:一是投资资金在宜宾几个县镇建立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养殖一定数量的奶牛、年产一定数量的优质鲜奶,并为周边地区农户提供优种后备奶牛;二是投资金在部分乡镇建立生猪养殖基地,既发展商品瘦肉,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链条,起到“循环经济”作用。两大养殖业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办法,以五年为达产目标期,可创造不错的收入,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最后,向有机肥料产业推进。投资兴建有机肥料加工生产基地,按照“工业化生产、无害化处理”方式,将禽畜粪便等加工成有机肥料,为茶农生产有机茶、菜农生产有机菜和农民种植粮食提供肥源。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应“发展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对“农业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环经济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产业化是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偏离产业化路子便成为无源之水,而农业产业化离开循环经济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企业反哺农村,最忌拚资源、盲目上项目和搞短期效应;只有走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甘肃省经济发展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的是能源工业和原材料行业,经济结构单一。在经济发展中重工业占据较大比较,并且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甘肃省的工业发展呈现出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的特点,经济发展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同时不重视环境的保护,造成环境快速恶化,并反过来影响了甘肃资源优势的发挥,最终导致甘肃省资源矛盾突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当前,甘肃省面临着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甘肃省也做出了不少努力。2007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此后,甘肃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并于2009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该规划使甘肃省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从此,甘肃省的循环经济步入了正式发展轨道。受示范区的影响,甘肃省循环经济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甘肃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促进了甘肃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对当前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发展评价方法,从而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与评价。因此不同的评价方法、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从而找出最适合用于评价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探寻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为甘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促进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意义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自觉地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出入传统线性经济运动系统中的物质流要远远大于内部互相交融作用的物质流,使经济活动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而出入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则以互相关联的方式进行交换和往复利用,从而使进入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低污染”的结果。所以,甘肃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为加快发展,必须要对当前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只有对自身的发展水平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更好的进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总体而言,就不同的评价方法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清晰的认识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做科学评价,掌握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有的放矢,避免在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走弯路,使甘肃循环经济发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甘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效率。《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的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需要建立在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确定最科学的评价方法,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评价问题,使循环经济发展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推进,提高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循环经济的提出,近几年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学术界成为研究热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首先必须要解决循环经济的衡量和评价问题,然而,由于研究角度和研究区域的不同,关于循环经济发展衡量和评价尚未有定论。

对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国内学者做出了多方面努力,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2006)对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效率、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与处置和其他方面进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评价。黄贤金(2003)对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指标分为核心指标和指标,核心指标主要是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指标,指标主要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指标。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主要运用了主成分法、层次分析法等,例如严刚(2007)借助于主成分分法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结论认为落后地区的循环经济也相对发展缓慢。郭守前、朱彦萍(2008)的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设计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确定。郭彬(2005)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的特点也提出了关于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向来生(2007)的研究中将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分为三个方面,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岳立,高新才,张钦智(2011)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樊元,刘国平(2012)运用熵值法和理想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石福刚、景良(2013)针对2004-2009年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了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各具体指标的权值。已有的研究使用到的评价方法有AHP法、ANP法、熵值法等,且使用到的数据均是2010年前的数据,本研究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尝试找出一种更为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为甘肃科学地进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