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范文1
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哈尔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保费现状2010年,哈尔滨市将大型牲畜、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列入中央财政补贴的能繁殖母猪、奶牛、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及其他油料作物全部参加保险,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为主,农(牧)场、上市公司补贴为辅;马铃薯、亚麻、杂豆、白瓜籽等经济作物自愿参加保险,保费由农(牧)场和上市分公司进行补贴(图略)。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业务的收支现状结合可知除2006年以外,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都高于国内保险业务的平均水平,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9年这4年农业保险的业务支出远高于保费收入。这一方面反映了农业保险公司的负担严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业保险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迫切需要。侧面反映了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求明显不足、供给严重短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制度政策上的不完善。2008年,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收入实现历史新高,达到11417万元,占保险业务总收入的1.63%。2008年,哈尔滨市保险险行业总体上的简单赔付率为44.49%,而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为57.71%,说明了哈尔滨市的农业保险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处于初见成效阶段。2009年,哈尔滨市农业保险收入为2375万元左右,较2008年收入明显减少。由此可见,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现状,本文认为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目前,哈尔滨市已推出了以种植险及养殖险为主的农业保险项目。但从调研情况看,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仍表现为整体需求不足。目前包括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内的多数财产险公司,也都由于农户缺少投保积极性、保险没有经济效益,未开展或已停止了相关业务。早在2007年,人保财险哈尔滨市分公司就推出了塑料大棚种植保险,由于农户投保积极性低,2008年以后无一人投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种植险及养殖险以外的其他涉农商业险没有享有政府补贴,虽然保障较高,但由于保费高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参保意愿不强,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涉足;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大多数农民收入较低,保费支付能力弱,导致农户对保险的购买力不足;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政府救济制度,农民对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灾害的发生、农业生产的风险心存侥幸,怀有“天灾人祸躲不过”的心理,并且农民的保险知识匮乏,保险意识淡薄,以及对保险赔付持有怀疑态度,这都导致了目前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现状。从经济学上讲,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和消费上存在非排他性,这必然会导致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减少,使农业保险需求偏低。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农业风险复杂多变、可控性差以及分散承保的高成本、保险期间防范风险的高投入和风险损失发生后的查勘定损工作的高技术要求,使得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公司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可持续经营,保险公司在厘定农业保险产品费率时,倾向于采用较高费率以确保不亏损。但是作为农业保险产品销售对象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接受农业保险产品价格,需求拉动的缺乏以及较高的赔付率和营运成本致使农业保险产品难以发挥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的积极作用,保险公司往往因亏损而逐步退出农业保险这一经营领域,导致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3]。本文认为,目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面对的政策优惠并无本质上的差异,这与农业险赔付率高、亏损严重的具体经营情况不相配。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是没有市场主体愿意自觉提品的,但同时它又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作,这必然导致农险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加之政府对保险公司经营亏损补贴不足或不到位,也制约了保险公司开展农险的积极性。行政手段推广农业保险的效果不理想在当前大多数农民不了解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农险承保公司直接面向农民开展业务,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参与。但目前哈尔滨市辖区内某些县(市)对于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如何定位还把握不准,为了完成试点任务,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将参保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村,要求必须全部按期完成,有的甚至将参加农业保险与粮食直补等惠民政策直接挂钩,侵害了农民利益。同时,在承保公司的选择上,采取行政指定而非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产生,使得承保公司没有竞争压力,更没有动力去优化保险条款,扩大保险责任,降低保险费率,提高服务水平,政府也失去了利用市场杠杆调动农民和承保公司两方积极性的机会[4]。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偏窄政府通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帮助承保公司扩大了经营规模,防范和控制了经营风险,降低了经营成本。但承保公司却没有适当放宽保险责任。如前所述,目前哈尔滨市仅仅推出了以粮食作物、大型牲畜和少数油料作物为主的农业保险项目。有些保险责任与农民的实际需求有所偏离,使农业保险没有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农民参保积极性大打折扣。比如,哈尔滨市早春时期低温冻害对水果生产的威胁最大,果农尤为关注,但哈尔滨市的水果政策性保险最初却未将其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给多数果农造成“有险不保、保却无险”的印象,对水果保险产生抵触情绪,这反映出哈尔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偏窄。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防范机制从目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试点来看,农业保险的实施方案规定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但其基金的建立还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并且其本身的措施也具有不合理性,哈尔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定了风险责任,最高赔付总额以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三倍为最高限。例如某年发生巨灾,那么农民受到的经济损失额很可能超过保费收入的三倍。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秦汉时期;农业发展;表现;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45-02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封建社会鼎盛的局面,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支柱更是取得了长足甚至是空前的进步。秦汉时期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秦汉时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方面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种植业中土壤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但在这一时期铁农具数量既少而且形制也比较原始,到了秦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取代了铜制农具和木制农具。在汉武帝时期,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搜粟都尉赵过在长安附近及三辅地区,教民“用耦犁,二牛三人”。汉宣帝时,据《汉书・循吏传・龚遂传》记载:龚遂做渤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简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平帝元始二年,据《汉书・平帝纪》记载:“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以前庐江一带“百姓不知牛耕”。永平十三年,王景赴任庐江太守,“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东汉以前,九真地区(今越南中部)还是“俗烧草种田”。光武帝建武初期,任命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是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用牛犁耕田。据《后汉书・鲁恭传》记载:和帝初,鲁恭上疏说:“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这是西北关陇等地区用牛耕。据《全后汉文・政论》记载:东汉中叶的崔■说:“今辽东耕犁,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这是辽东地区用牛犁耕地。
其次,种植业中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代田法和区田法的出现。
代田法在农学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耕地上的沟和垄是相间的,将作物的种子播种在沟里,这样可以达到防风抗倒伏的效果;其次是沟和垄定年互换,这样可以达到“种休更换”的目的;最后是新的配套农具的使用,比如耦犁、耧车。代田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效果!区田法的记载始见于《■胜之书》。区田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在技术上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深翻耕作区或者说沟中的土壤,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这样可以避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侧漏,实现精耕细作、少种多收。二是严格规定每亩地的立苗数和每株苗之间的行距,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三是集中施肥灌水,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同时还要进行精细的栽培管理。区田法的这些特点实现了高额丰产的效果。
另外,蚕桑业在秦汉时期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在这一时期种桑养蚕也被当时的统治阶级看作农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积极鼓励农户从事桑蚕业。从《四民月令》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农户在农忙之余就会种桑养蚕,一方面是用来自足,二来是为了纳赋。两汉时期的地主不但使用“蚕妾”从事蚕桑生产,而且在蚕事大忙季节要动员家中妇女儿童参加劳作,并独自完成养蚕、缫丝、纺织、印染等全部生产过程。另外,在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专业性的以出售赢利为目的桑蚕业,在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就有经营上千亩桑田的,其营业目的是赢利。在这一时期,蚕桑织品不但是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央王朝向北方游牧民族交换和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物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更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联系东西方的纽带也因此而称为“丝绸之路”。由于政府的鼓励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桑蚕业得到很大发展,同时桑蚕业在本时期技术上也有了重大突破,首先在种植桑树上开始出现温室栽培技术并得到了大力推广;其次在栽培方法上出现了“地桑”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把桑树种苗撒播在地上,跟种植“黍”等庄稼一样对其进行管理,等桑苗长到一定高度之后就用镰刀从桑苗靠近地面的地方割除,但是不要伤及桑苗的根部,这样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桑苗的根就会发新芽,比起树桑,地桑的桑叶有叶形较大、叶质鲜嫩的特点,同时采摘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工;最后这一时期在饲养桑蚕上已经开始使用人工加温技术,据《四民月令》记载:“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
二、农产品的多样化
秦汉时期的农作物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的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首先,粮食作物更加丰富。据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记载,到东汉时期已有八个麦的品种,七个禾的品种、六个稻的品种、四个豆的品种,麻的四个品种,黍有三个品种,竿有两个品种;其次,麦和水稻的种植更加普遍成为主要的农作物,麦在北方得到大力推广,南方的粮食种植主要是水稻并且已经推广到北方的部分地区,麦和稻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再次,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品种进一步增加。据《四民月令》记载,当时的蔬菜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蓝和胡瓜。雄麻主要用其纤维制造亚麻布及其他织物,雌麻则和芝麻和白苏等作为油料作物,蓼蓝作为蓝色染料作物,麻籽已不再作为谷物食用了;最后,秦汉时期与西域联系沟通频繁并进行了物资交流,从西域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
三、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
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首先表现在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自殷周以来,我国长城以北、西北和东北北部地区均为畜牧业经济区,而靠近长城内侧,从碣石(即:今河北昌黎县),经龙门(即:今陕西卦城县)西南折向天水、陇西的广大地区,包括秦汉时期的北地、上郡、五原、朔方、云中、西河、河西等郡在内的地区都是农畜两宜的半农半牧区。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随着秦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胜利,除丰富了牲畜品种和扩大了畜牧业的地区外,也在这片辽阔的地区兴建屯田和移民实边,从而扩大了粮食生产的面积。汉武帝攻破匈奴以后,“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后武帝又置河西四郡,于是在张掖、酒泉、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由于屯田的大量兴建,以至从今新疆地区到河西走廊及宁夏、内蒙古等地出土的汉简中,还屡见“农令”、“田官”、“候农令”、“别田令史”、“农亭长”、“代田长”、“农都尉”、“护田校尉”等主管农田的田官名称。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时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经济确有发展。其次表现在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秦汉特别是东汉时期,王景在庐江郡推行牛耕之法;任延在九真郡“铸作田器”,教民牛耕。可见江南的边远地区也在推广牛耕。这一时期的水利设施的兴建也出现了由北方延伸到南方的趋势,西汉中期以后到东汉,水利的兴建由以北方为重点逐步转向以淮河流域和江南为重点,且出现了陂塘化倾向,扩大了耕地面积。另外,从东汉时期的人口分布我们也能看出端倪,这一时期人口分布虽然仍是北多于南,但是江南地区的人口获得迅速增长甚至有超越北方的趋势。可见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
那么,秦汉时期农业取得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得益于农业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与变革。完成了由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转化过程。自商鞅变法始,实行奖励耕战政策,加速了土地私有化进程,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自耕农阶层的广泛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封建土地私有是人民“归心于农”、生产积极性高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国秦汉农业发展高峰之出现得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重农政策的实行。中国古代重农理论与思想在西汉达到其巅峰时期,与中国古代第一次农业发展相契合。西汉文、景诸帝皆强调农为天下大本,把劝课农桑作为朝政第一要务。贾谊、晁错系统、深刻地论述重农问题,为后世重农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另外,国家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也初步形成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秦汉时期人丁兴旺,已经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人们利用铁制农具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利用牛耕等畜力还有灌溉技术等进行精耕细作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奠定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同时,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纯粹的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和西北的草原地带,其他地区则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在地理区域上,北方黄河流域主要种植麦子等旱作植物,南方则以水稻等种植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布特征是完全符合我国自然条件的差异性的,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其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快速发展,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促使专门制作铁农具的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同时由于南北地区的地域差异,农牧产品的不一样,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另外,秦汉农业的发展所积累的文化积淀对后世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治理;模式
1 流域基本概况
牛古图小流域位于东经121°13′~121°21′,北纬42°35′~42°39′,是柳河一级支流扣河子河上的一条支沟,位于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境内,地处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交错地带,小流域总面积43.4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0.30km2。整个流域地形呈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562.2m,最低点351.0m,两公里平均相对高差52m。流域四周由土石山和丘陵组成,共有大小山头17座,山头岩石,坡面由黄土层覆盖,土壤质地为粉沙壤土,组织松散,保水保肥性能差,极易遭受水蚀和风蚀。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32mm,雨量年内分布不均,6~9月份降水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多年平均气温6.7℃,春季多西南风,秋季多西北风,年内8级以上大风日在30天左右。地面植被稀疏,树种以小叶杨、油松为主,天然草有针茅草、百里香、芦苇等[1]。
2 水土流失成因
牛古图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形式以水蚀为主,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3]。2.1 自然因素
主要体现在山体立体分布,降雨集中且强度大,6、7、8三个月平均降雨290.3mm,相当于全年降雨量的69%;另外,山体植被稀疏,加之坡面没有蓄水保土工程,在降雨集中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2.2 人为因素
陡坡耕种,顺坡打垅,土地缺乏改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干旱年份有时出现绝产,这些坡耕地是重要的产流区;过度放牧,大面积的天然牧场由于得不到休养和改造,不断退化。
3 综合治理模式
1992年,牛古图小流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规划,1993年开始实施,2003年基本完成。牛古图小流域按照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实施综合治理,以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生态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综合治理山地为突破口,以加强农牧业生产为发展方向,以市场经济为杠杆,推动流域内农、林、牧、副全面发展[4]。共有三个项目区,分别是三道沟项目区、围子沟项目区和平安项目区。
3.1 三道沟项目区(生态治理区)
三道沟项目区位于牛古图小流域的东北角上,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526.2m,山头岩石,坡面黄土层覆盖,是典型的土石山地貌。
(1)山头―水源涵养林。山头部位海拔470~526.2m,土层较薄,部分地方岩石,地面坡度较大,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水源涵养林,树种选用油松与柠条混交,为拦蓄降水就地渗蓄,布设水平坑工程。
(2)坡面田埂―生态经济林。整个山体的坡面部位,一直到沟边,是全项目区粮、经、油料作物种植的重点区域,全部修筑成水平梯田,田埂面积占整个坡面的10%。栽种金银花、紫穗槐、柠条三种经济林,进行试验,结果只有柠条保存下来,且长势良好。
(3)缓坡―速生丰产用材林。在项目区的西部,大犁开沟整地,选择适合当地的速生品种白城杨系列,三根三干一级苗,按两行一带的设计方案进行栽植,行间距2m,株间距3m,带间距10m,带间种植矮棵农作物和牧草。
(4)缓坡―农田林网。在项目区的中心地带,坡度缓,风蚀重,土地贫瘠,杂草丛生。通过改造荒地,建设林网农田,网眼规格200m×300m,控制面积为6 hm2,林网主副带宽都为12m,中间4行乔木(杨树),两侧各一行灌木,农田内以种植甜玉米和高粱等青储饲草料为主。
(5)山脚―粮食、经济作物。山脚位于居民点周围,交通方便、土质肥沃,送肥、耕种、收获、经营管理方便,采取修筑水平梯田的措施,进行治理,田埂种植柠条保护,在田面作物安排上将原来的谷子和小粒荞麦改种成杂交玉米、葵花、美国温沙荞麦,芝麻等高产高效品种。
(6)沟道―粮、经、果、药综合开发。侵蚀沟,修筑沟头沟边埂,边埂内沟坡到沟底全部修筑水平阶和水平坑,坑内栽沙棘、杏树、山枣等经济林果;沟底修筑塘坝和淤地坝,坝下发展蔬菜、药材、优质牧草、水稻等价值较高的农经作物,蔬菜有白菜、茄子、辣椒、土豆等,药材主要是地黄,优质牧草主要为健宝。
3.2 围子沟项目区(种植养殖业区)
该项目区位于本流域的西南部,属山脚部位,地势平坦,适合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这里安排了两个示范片,发展大扁杏经济林和秸杆舍饲养畜。
(1)大扁杏经济林。大扁杏是一种果肉和果仁兼用的经济树种,在已修筑的水平梯田内栽植200hm2大扁杏经济林,株距2m,行距4m。
(2)秸杆舍饲养畜。为了防止过度放牧导致的生态破坏,积极发展舍饲养殖,使退耕草地发挥更大效益,使农作物秸杆得到充分利用。
3.3 平安项目区(经济发展区)
平安项目区处在本流域中心,交通方便,是通往扣河子镇、六家子镇、奈曼旗的公路交通要道,为了让流域内的产品有销路、有市场,在平安村建立了三个示范点,来推动小流域的经济发展。
(1)绒山羊发展繁育基地。为了发展经济,保护生态,该流域选择了舍饲圈养绒山羊项目,并建立了发展繁育基地。
(2)食用菌研究服务公司。由于林草植被的增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利用起来,变废为宝,该流域引进了食用菌栽培技术,成立了食用菌生产研究服务公司,吸引居民加入服务公司,利用庭院建设食用菌棚,把废锯沫,高粱壳,玉米芯等加工后,装盘种菌。
(3)农副产品贸易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改善环境,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所以必须利用好市场这个杠杆去平衡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在流域内建立了一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培育了一批收购柠条种籽、温沙荞麦、山羊绒、食用菌等主要农副产品的个体户和收购商,在经济利益的触动下,农民不再破坏柠条等水土保持植被,反而都保护了起来。
5 结语
牛古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为通辽市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考虑,系统安排[5]。以水保治理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牧草产量和木材蓄积量,同时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和产业内部结构,扩大林地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形成水土保持生物屏障[6]。农业上,修筑水平梯田,形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牧业上,实行禁牧舍饲,牧业用地全部种植饲草饲料;林业上,除发挥其蓄水保土作用外,充分利用林副产品,搞多种经营;市场上,充分利用农林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以发展农业为突破口,把林业作为农业的保护系统加以建设,把牧业做为农业的增产系统进行发展,把市场作为农林牧生产的调节系统,进行培养和建设,从而保证农林牧副业生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振强,徐慧,徐秀云.通辽市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1(11):49-51.
[2] 张志芬,吴文奇,刘东升.通辽市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思路[J].中国水土保持,2001(6):33-34.
[3] 刘晓明,刘廷玺,万峥.扎鲁特旗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节水灌溉,2008(3):45-46.
[4] 潘永杰,于海云,张志芬等.小流域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及效益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8(4):81-82.
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田园城市;区划;措施;对策;云南昌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02-02
“田园城市”是19世纪英国E·霍华德(Ebenzer·Howard)提出的具有先驱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即城市的基础建设赶不上城市发展,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贫民窟与华宅美屋共存,城市地价呈畸形发展,人口分布极不合理。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霍华德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疏散人口,也就是增强乡村对人的吸引力,建立一个新型的城镇模式,形成一个兼具农村和城市优点的城乡磁体[1-2]。
田园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种典范,其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城乡经济灵动互促共荣及谋求城乡整体科学发展的建设思想,是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求。昌宁县田园城市作为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和实践,立足于城市但不局限于城市中心,着重谋划全县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建设“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商贸文化中心”的目标,通过推进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将其建设成为“最宜人居田园城市”。建设中,注重发展和应用农业科技,不断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能够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不断提升特色城市比较优势,支撑了田园城市城乡统筹规划布局[3-4]。
1 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定位及发展区划
1.1 城市建设定位
2000年,昌宁县第1次提出了昌宁县城的定位:“对周边7个县区具有一定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的规划合理、功能齐全、整洁美丽、安全有序的绿色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2006年,昌宁县把建设最宜人居的“田园城市”与“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区域商贸中心”一并作为昌宁县今后发展的目标。构建生态宜居田园城市,推进“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昌宁、宜居昌宁、人文昌宁、诚信昌宁、活力昌宁、生态昌宁”。紧紧围绕“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澜沧江流域商贸文化中心、最适宜人居田园城市”3大城市目标进行建设。
1.2 昌宁县农业生产区划
热区:主要为柯街、卡斯、湾甸、勐统、鸡飞5个乡镇。该区为海拔608~1 200 m的河谷坝区地带。域内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该区为昌宁县优质粮食(水稻)、甘蔗、油(油菜)、果蔬主产区,适宜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潜力大,产业结构调整范围宽。
温热地区:该地区地域上为热区和温凉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 200~1 500 m的坡地或河坝。气象上属于半湿润轻寒地区。该区为优质粮食、甘蔗、经济林果、畜牧等产业的重点区,特别是发展经济林果的重点区,能充分运用该地区的光热资源,具有很大生产潜力。
温凉地区:该区为海拔1 500~2 389 m的坝区和温凉山区,气温较寒,有霜期100~150 d,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发展农林牧渔的良好区域。该区主要适宜种植常规粮食作物和大力发展茶、油菜、大棚蔬菜、温凉水果等。
高寒山区:该区为海拔2 389~2 876 m的山区,属湿润重寒地区。域内地势高、气候寒,适合发展特种养殖、特种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以及特种林木业等。
1.3 昌宁县农业产业规模
昌宁县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优质糖料基地县、名特优经济林产品泡核桃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县、竹子生产基地县、商品肉牛羊出口基地县,2011年,该县粮食总播种面积3.98万hm2,现有甘蔗总面积达1.13万hm2,烤烟面积7 333.33 hm2,香料烟面积2 666.67 hm2、茶叶面积1.43万hm2,核桃面积10.53万hm2,油料作物面积2 860 hm2,蚕桑面积3 866.67 hm2,蔬菜面积5 946.67 hm2,竹子面积15.33万hm2,柑橘、芒果、香蕉、西瓜、桂圆、荔枝等热带水果2 866.67 hm2,药材面积933.33 hm2,还有油桐、棕片、紫胶、花椒和各种野生菌类等。该县森林覆盖率高,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较强。
2 农业科技加快田园城市建设的措施
昌宁县城四周被农田所围绕,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的面积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0%。最具特色的是昌宁的城市中保留着2 666.67 hm2以上农田,此种城田组合的形式,与大多数城市相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农田处于城中,它不仅仅起到农业生产的作用,还起到了生态防护绿地的作用,同时在“科技兴农”的政策指导下,还可发挥科技试验田的作用和景观效果,可谓一地多用,是城市绿地的主体构成部分。昌宁县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提升环绕城市周边田园建设,制定了昌宁县田园风光保护规定,将田园与城市周边山体绿化纳入法制化管理,同时突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建设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稳产农田,以加强当地优良水稻品种繁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推进城镇及周边地区2万hm2优质稻米产业化进程,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经济发展。二是建设绿色水稻商品粮示范基地,将以县城为中心的133.33 hm2耕地作为核心试验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好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稻米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通过基地建设平台,推进稻作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稻米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升级,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建设设施农业标准化基地,引进安装标准化生产设施大棚和无滴耐老化棚膜,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四是实施路、渠、沟、电、水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林网化建设。五是引进蔬菜、名优花卉等新品种,开展配套标准技术研究,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和设施,实行标准化生产。六是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包装、营销、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的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七是建设水产示范区,在城市中心田园建设集水景、特色水产养殖、香莆、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景观为一体的水产示范区。农业科技可提高城市农田的使用效率,使城市周边田园既是生产性的农业用地,又是城市的生态绿地、景观绿地、防护绿地。同时城市的科技力量和信息优势大力提升了科技示范园作用,可促进农业发展。
3 提升昌宁县田园城市建设品质的对策
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决定田园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田园城市的农业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提高城市经济水平必须实行农业的集约化和科学化,在此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和发展水平。二是加大科技应用和创新的对策,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可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工业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城市资本、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品位的提高。三是农业科技和农业集约化的成熟,可解放大量农业劳动力,城市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城市的繁荣,有利于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四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提高。五是科技是促进城乡之间的物质、资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才能缩短城乡之间的竞争差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此,昌宁县必须紧扣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生态化建设进程,不断增强县域社会经济整体实力,实现最宜人居的田园城市建设目标。
3.1 坚持系统规划,加快科技发展,提升支撑水平
田园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中心城市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田园城市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全域、合理布局产业、谋求社会公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着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升科技推进田园城市建设的支撑水平。一是加快制订出农业科技发展中远期规划,编制出未来10~15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并与田园城市规划和完善保持一致,进一步整合昌宁县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农业科技系统平台。二是构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机制,创新多元投入、人才保障和科技激励机制。推进发展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紧密协作关系,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各项生态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实施各类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功能,强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项目中的立项比例,在安排重大农产品加工技术项目时向企业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向科研投资,创办研发中心,鼓励高级专业人才到龙头企业创业。三是构建农业科技支撑平台、科技示范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四是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鼓励科技人才采取创办、领办企业、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到昌宁县创业发展,提升科技对田园城市建设发展的贡献份额,并为田园城市建设集聚人才。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才能适应田园城市发展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对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形成支撑。
3.2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昌宁县的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经济结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影响田园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推进田园城市加快发展的关键。要坚持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将科技发展作为推进转变的发展方式,优化结构的关键在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旅游生态化发展。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坚持夯实科技发展基础、培育支柱,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向依靠效益提升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构建结构合理、速度相宜、效益兼顾的经济发展形态。按照调优第一产业、调快第二产业、调强第三产业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建设,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3.3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优势,增强发展活力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自然资源进行直接的一次开发,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大多数是原材料型、粗加工产品,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极少,如蔗糖产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和依托于资源优势,大力引进资金、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人才,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多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必须选择并强化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搞好烟、糖、硅产品、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通过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深加工链条来促进工业的大发展。如昌宁县是产核桃的大县,核桃种植面积在西南地区排第一,但缺少核桃知名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辐射能力不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挖掘核桃产品开发潜
力,如核桃经过深加工,可提取出生物农药和化工染料;核桃壳亦可作为活性炭和装饰材料用。另一农副产业深加工技术就是茄尼醇的生物资源开发,茄尼醇是提炼辅酶Q10的必需原料,这一新技术的研发,可为昌宁县带来上亿元的产值。如若这些技术开发成功,就可转变大多数乡镇以单纯的农副产品种植为主的局面,带动整个昌宁县的经济发展。
3.4 发挥科技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昌宁县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把开发优势资源与开拓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和力度;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相衔接的良好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推进田园城市经济繁荣。一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资源整合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要围绕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强势,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木材、生猪、粮经作物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着力在有机(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意(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强化科技节能减排,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对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治理力度,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各类建设用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复合型开发利用,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4 结语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起来,对田园城市建设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基本手段,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5 参考文献
[1] 张禄祥.论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2):155-158.
[2] 何刚.近代视角下的田园城市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6(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