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1

关键词:图文转换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22-01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图文转换”是地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记忆方式和思维方式。

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图文转换的问题,图文信息转换题也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主要题型,在教学实践中,图文信息转换的方式很多,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选择最恰当的转换方法,如:由图到文的转换、由文到图的转换,由图到图的转换等。通过图文转换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以下几种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以文释图

以文释图是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让学生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比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图像并准确提炼信息的能力。

仅仅会观察图,获取图像上的某些表面信息是完全不够的。教学过程中地理图像的运用还应该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力求理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获得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达到阐述清楚与地理图像有关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的目的。

如:引导学生在等高线地图中对地形部位的判读,很容易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脊――河流的分水岭;等高线向高处凸――山谷――河流所在地。等压线图中对气压场的天气状况的判读:气旋和低压槽处――阴雨天气;反气旋和高压脊处――晴朗天气。这样读图分析出来的结论形象直观,比单纯的语言表达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二、以图释文

以图释文是指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所以,学生在读图、析图的同时应学会自己动手绘图,绘图是地理图像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内容时,近日点的角速度、线速度比远日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大的问题,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如果运用开普勒定律―行星绕恒星运转时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的规律,绘出简单的示意图,学生容易直观的理解。这样处理教材,既降低了知识难度,又便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相互关系。

三、以图释图

以图释图是指用一张新图来表述原图。地理学科的教学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上来。培养学生以图释图,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工作。而能够做到以图释图,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的方式或教师教给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实施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常规思维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以图释图,就需要灵活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分析夏至日太阳光照侧视图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绘制一张在北极点上空的光照俯视图来表示光照和昼夜长短的情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地理图像之间的重新组合,对教材中某些图像加以类化,使图与图之间、图与表之间、表与表之间进行转化,然后将其引申发展构成新图。

四、以图变图

以图变图是指变形课本的地理图表或把教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地理事物合并在一张图上。变形课本的地理图表,对课本中的形态结构图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由立体图改为平面图;由直观图改为示意图;由实物图改为文字图等,或是将课本中的关联图改变形式以新的形式出现。

五、补全图像。

根据地理图像提供原因或结论,但又不全面,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图像知识和技能,联系所学的知识加以补充完善,称之为补全图像。这样就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不仅能培养用图绘图能力,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空间,满足学生创造欲望。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图像与文字的转换。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析图能力的提高,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敬君.《“图解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考试(教研版),2008年02期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2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地理知识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国家、地区等多方面内容。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太空霄汉,下至千米岩层和近万米洋底以及各国概况,民风民俗。这些复杂的知识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尽快掌握,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肩负的不只是“应该”传递知识的任务,而是担负着去“很好传递”的重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仅要自己善于归纳整理地理知识,更要注意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与步骤——划分知识范围、明确知识组成、分析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将原来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有系统、成体系,从而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它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如分析“地球上的大气”知识间的关系,就应主要从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入手。正是由于大气组成成分的分布特点和垂直分层的结构,才导致大气下层的热力状况;正是由于大气下层的热力状况分布不均衡,才导致大气中各种运动系统;同时也是因为有了这种热力状况和各种运动系统,才出现长期或短期的大气物理过程,即天气与气候。因此,这些知识之间保持着明显的因果关系。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不仅可以突出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在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以地理原理推导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区域地理特征,以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

一般来说,地理教学中智能的培养主要是指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几方面的培养。

一、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对象典型物品或模拟制品的观察和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及其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等)的观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讲到高中地理矿物的有关知识时,让学生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和鉴定,从矿物的形状,颜色、硬度、透明度、条痕、解理、断口、磁性、自然延展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再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对有关地区的自然、经济图表、图片、电视录像等观察,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分辨事物异同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观察,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地理思维时要符合地理思维的这些特点。也就是说应该做到不论研究或学习地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都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自然要素、各经济部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以获得地理现象整体性的认识,避免只注意个别要素、个别经济部门而忘记其它要素和其它经济部门的顾此失彼的纰漏。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时,要善于辨别地理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区域性的特点,防止学生由于地理区域特征模糊,出现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此外,对于空间广阔的地理事象,在引导学生思维时,要将地理对象同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联系起来,借助地图,将地理现象联系地图进行思维,以便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三、地理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形成新事物的形象的能力。由于地理的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想象,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地理想象的方法,一般有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上述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如通过

观察太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太阳及其结构的形象。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各种地理形象加以取舍,重新组合,使学生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形象。如运用学生看过的各种河流的形象,经过取舍和重新组合,形成尚未见过的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刚果河等河流的形象。此外,教师准确、鲜明、生动的讲述或描绘,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想象,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伸展开想象,以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力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记忆力,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学生热爱地理,使之乐于记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超过责任感。热爱什么都能学好、记牢,冷漠什么也学不好、记不牢。因此,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

(2)依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培养记忆能力。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以机械的记忆为主,中学生以意义记忆为主的不同特点而区别对待。既要培养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对需要机械记忆的地名、地理术语、物产、地理数据等,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我国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四城市联结而成梯形,俄罗斯地名后多有格勒、斯克等音节,荷兰两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均有“特丹”音节。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新旧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与原因间的联系等,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使之善于记忆。建立概念系统,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3

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创新

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进行创新活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并进行不断的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学会预习,传授一定的预习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书,上网查询,与师生提前询问交流等方式,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对于其中不懂的内容可以通过圈、点、勾、划,写批注等形式。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预习时,对于其中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式提问。例如,在预习《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式》时,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地壳的组成物质有哪些呢?组成的物质都相同吗?让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注重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创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也要注重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的探究。这是因为所得出的地理知识结论不只是一个终点,为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应对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探究。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只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基于此,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当前地理课程新课改下的目标,对目标进行细化,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实验、制作和绘图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并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参谋的角色,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不受教学和教材的约束,独立自主地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想象中学会创新

想象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可以从一些地理知识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二是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看地图,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联想。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加强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三是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创新自己的学习方法,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会创新

当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地理学概念,切实地掌握了地理学知识体系、地理学实验和地理学原理后,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在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之后,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查漏补缺,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在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解答问题时,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战胜困难,学生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条件去解决问题。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4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教学用图的主题和种类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中学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主要种类有以下几种:

1.等值线图

等值线指在一定的水平面上,把某一类地理事物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反映该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它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年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PH值线图等。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确认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并了解不同等值线的判读要求,分析其原因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等高(深)线图中地形与名称的判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对人类活动影响分析等。

2.地理统计图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用以表示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统计图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发展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

3.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联系、成因、演变的,也可以称为地理模式图,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分布规律,是地理分布图、原理图的特殊形式。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常见的示意图有地形剖面图、日照图、洋流模式图、景观图、漫画、素描等。漫画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多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主题,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4.过程图

过程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图示。过程图有两种基本形式:因果联系网络图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图。

5.区域图

区域图是表现地理事物空间结构和分布的地图,是地理原理应用的基础。区域地图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河流与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人口和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分布图。

二、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读图与析图、用图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1.先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

读图分析时,首先要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要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的范围内思考问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读中国一月份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其表明了图示区域是中国,主要内容是一月气温分布。

2.注意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只有对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准确性;只有对图例、注记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也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3.明确要素,引导读图,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

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学习“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时,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4.读图时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式

平时,一些常见的地理图形已经根深蒂固地刻在学生头脑中。但是,试卷中的图会以变形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同学平时进行地图分析时,不要死记硬背图形,而要对图示表达的内容分析透彻。

三、图像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重要一环。如可以通过拼图游戏、在地图上旅游等形式激发学生读图用图兴趣。

2.培养应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图文并茂”,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3.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图像能力的培养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如中学生学习地理都是从整体开始的,学习难度大,地理知识难以在脑海里形成整体印象,不易整体把握。因此,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初步利用地图是困难的,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初中生着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图、填图能力;高中生要求掌握各种图表的判读方法,把复杂的知识应用到图像分析中。

4.关注热点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5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即重视地图

地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课本中有简图与示意图,地图册上有内容更加齐全的综合图。但是,部分学生地理基本技能薄弱,独立性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从而不重视地图,只看重老师。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对地图产生深厚的兴趣和强烈要学的欲望,然后培养他们读图的基本知识。要求他们手脑并用,把“听、看、动手、记忆”结合在一起,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有机统一。

2.在学生的看图过程中,提高其读图能力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许多地理知识就是通过读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引导学生依靠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

3.有效利用辅助教学的地图,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读图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挂图、板图或者多媒体地图等,注重地图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细致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地图信息,从而发现问题,养成读图思考的习惯。教师提疑和学生破疑的共同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理顺学生读图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更能使学生直观地记住各种地形名称及具置,避免张冠李戴。

4.运用画简图的方法,突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范文6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

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知道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

二、诱导启发学生,培养读图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读图训练,强化读图能力

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仅要静态地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而且要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中的变化趋势。这样就充分挖掘了地图语言概括的丰富的内涵。因此应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板图、图片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并且能避免死记硬背,达到了练中学,学中练的目的目的。地图语言和文字语言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传达地理信息方面的作用是文字所无法取代,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地图,使学生看懂地图,进一步分析地图,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教师也可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样能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找出各种地理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在教学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图,提高对各种地图的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培养绘图能力,提高用图水平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提高了绘图能力,记忆效果好,知识巩固率高。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读图教学的注意

在“读图法”的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备图,要精心准备好图,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典型性强的地图,并认真钻研地图的内容。

2、讲图时,要善于联系。在课堂上讲解地图内容时,要注意知识连贯性,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将新出现的地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联系,使新知识形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