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相关知识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1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此处的生物科学素养应当包括基本的“生物学科思想”,“生物学基本观点”即生物学学科思想。思想指导行为,生物学学科思想是“生物知识”背后的“灵魂”。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层次观、系统整体观等学科思想是贯穿生物学学习的核心知识。

一、通过观察生物学事实发现生物学科思想

生命科学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对大量的生物学事实、现象的观察,可以说生命科学始于观察。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源于达尔文细致的观察与记录,细胞的发现源于显微镜的发明,可以帮助人们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所以说学会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首要前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在观察前对将要观察的对象有意识有目标,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观察;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方法的观察,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最后要引到学生有思想的观察,即能够将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等与生物学概念相联系。例如在教学“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要引导学生首先直观观察根尖结构,形成整体认识,然后进一步通过显微镜进行微观观察,观察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结构,而且要联系根尖的功能进行分析。如分生区细胞很小且排列紧密,是因其功能是通过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紧邻分生区的细胞停止分裂,只进行生长,越向上越大,因此称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停止生长,开始分化形成根毛、导管等,而细密的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所以成熟区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通过这样的联想观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思想,意识到任何结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是因为结构的功能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普遍存在,如鸟类适行的结构特点,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细胞膜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等。

二、通过建构核心概念提炼生物学学科思想

自然科学的学科核心概念是指课程中能够展示当代学科图景的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学科核心概念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概念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因此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丰富的事实支撑,更重要的是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总结、抽象的过程。例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是高度抽象概括的,需要通过一些生物学事实和次位概念来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如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等活动,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再通过“观察各种组织永久装片”、分析归纳生物体结构层次等活动,可以建立“多细胞的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概念;再通过学习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观察、分析单细胞生物等活动,理解“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这一次位概念。基于此,学生就会建构起“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再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时,学生需要建构个体、种群、群落的概念,并通过分析综合这些次位概念抽象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以上概念的建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层次观思想,生命物质只有组成一定的结构,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生物结构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是:组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生态系统是生物结构的最高单位,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通过解释生命现象运用生物学学科思想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生物学科与生命世界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有很多生命现象和规律都会蕴含着生物学科思想,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观察、总结生命现象和规律中感悟生物学科思想,更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科思想去解释生命现象。如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动物的主要类群时,向学生渗透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现存的生物是经历了千百万年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进化的产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生理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到学习生物的进化时,学生就会自觉运用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历程及原因。再如对于让人望而生畏的癌症,为什么那么可怕,学习了生物学后学生可以运用稳态的思想解释,癌细胞由于遗传特性的改变发生非常快速的无法停止的分裂,并形成肿瘤或是进行转移,导致人体失衡。还有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学生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物质流动等相关知识,运用稳态的学科思想解释,某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引起与其相关的食物链失衡,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通过生活体验感悟迁移生物学学科思想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2

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各直销企业:

现将《商务部关于直销产品和直销培训员备案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商秩函〔2016〕153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就我省直销企业需提交的直销产品和直销培训员书面备案所需材料清单明确如下:

一、湖南省直销产品书面备案所需材料清单

1.调整直销产品申请书;

2.原直销产品和调整后的直销产品说明(重点是对拟增加的直销产品范围和标准做出说明);

3.调整后的直销产品明细表(商务部新表);

4.《直销企业调整直销产品情况审核意见表》;

5.新增、变更直销产品的,需提品批准文件、产品检验报告及生产企业资质证明:

化妆品。产品批准文件:产品是特殊用途化妆品的,需提供国务院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生产企业资质证明: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保健食品:产品批准文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生产企业资质证明: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

保洁用品:生产企业资质证明:产品是餐具洗涤剂(标明作餐具及果蔬洗涤用的洗洁产品)的,需提供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保健器材:产品批准文件:①产品是医疗机械的,需提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产品是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需提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给申请企业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②产品不是医疗器械的,需提供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权威检测部门出具的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证明、检测报告。生产企业资质证明:①产品是电热毯的,需提供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②产品是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需提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小型厨具:生产企业资质证明:产品是压力锅的,需提供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家用电器:待商务部出台具体细则后,另行备案。

6.变更产品商标的,需提供新商标的注册证明;

7.变更直销产品生产企业的,需提供申请企业与生产企业的股权关系证明;

8.直销企业拟从境外进口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产品从事直销的,应提供国内主管部门出具的进口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批准文件。

二、湖南省直销培训员书面备案所需材料清单

1.直销培训员备案申请书;

2.直销培训员备案表;

3.直销培训员身份证件(复印件);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学生事务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方法

学生事务管理主要从对学生课外活动及其他学术以外的事情进行规划、领导和开展实施等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达到思想行为端正的科学,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规律,以如何开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强制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学生事务管理则明确规章制度以制约学生的行为,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不同的。这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需要学生事务管理保障;二是学生事务管理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从而不断提升人们的素养,有效促进学生事务工作开展。但现在学生事务工作在实际运作中出现只注重具体事务工作却疏忽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做法,如学生事务工作中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于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比较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受到限制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没有充分运用到学生事务工作中;日渐复杂的学生事务工作环境很难把控;学生事务工作缺乏专业化水平的人才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若要解决以上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认真开展以下工作:

1、保持学生事务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由于我国社会形势迅速发展,学生出现相应变化,相应地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冲击。例如:他们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广泛,思想更开放、变化更快,更有个性等。这些变化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适时地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和理念,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智兼备的优秀人才。在以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真正了解和调查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因而不能做到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所以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施教主体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建立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生活困难等预警及解决机制。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事务工作的方法

当今新兴科技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多样化。学生事务工作者要大力应用网络等现代科技开拓学生事务工作的新途径,采取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工作绩效。例如:可利用论坛、QQ群、飞信、学校网站、邮箱、微信等一系列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学生学习、交流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因此我们要积极开辟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新途径,依托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平台给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与指导。同时注意利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武器加强网络管理,预防各种不良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紧紧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学生事务工作者一定要在继承原有可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学术理论方向,大胆突破和创新,理论结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校还可以通过鼓励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自愿指导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方法,弥补辅导员工作很难触及的不足。

3、提高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还是学生思想问题的协调者,可见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把辅导员的队伍培养、培训放在加强学生事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学校要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以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要经常在校内举办一些培训和交流活动,也可以鼓励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外校参观学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从而促使他们业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4、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学生事务工作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配合才能推动学生事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只有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不断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学校要设立专门部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主动深入学生内部,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和解决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增加专项经费的投资,大力支持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科研活动,尽快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可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设计活动,评选出能最大限度激励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此外学校要倡导学生事务工作者适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方法,以便应对新的挑战。

其次,紧抓学生党建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学生党员不仅是加强学生群体党的建设的重心,还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具体方法。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展开可利用网络、报刊、校园媒体等平台,多方面全方位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最后,要加强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学习和生活分别主要在班级和宿舍,所以学校要大力发挥班级和宿舍这两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课堂、班会及宿舍管理等方式。只有通过这些比较生活化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感到舒适,才乐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承浩.基于学生事务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生态乡村;景观植物;乡村规划;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7103

1生态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乡村生态旅游兴起

1.1生态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随着优美人居环境建设的开展,城市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人居环境的创建,并以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来提升城市环境生活品质。而乡村情况不同,在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后,乡村环境建设才受到重视。比较早期的乡村环境建设是以“清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为起点的,各地对乡村卫生环境特别关注,加之“村村通”项目实施,“宜居乡村”、“幸福乡村”等概念的提出,“美丽乡村”的实质性评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导向,都大大提高了乡村建设的热度和紧迫感。

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出台了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收入的具体指导意见。该政策意见中,明确了生态旅游开发在乡村致富中的现实意义,要求有一定资源基础的村屯,要摸清资源情况,在政府的扶持下,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在乡村h境、乡村风貌、乡村文化等方面形成乡村的旅游特色。

又如广西编制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从政府层面全力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建构,至2016年底,用2年时间打造了第一批10000个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人康物饶的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规划设计以村屯周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农村校园增绿为重点,营造护村林、护路林、护宅林、休闲林区和生态小区,利用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空间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等“微田园”,提升乡村的绿化果化美化水平,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

1.2乡村生态旅游兴起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猛,生态旅游社会需求强劲。根据2017年春节假期调研情况及近期数据,以柳州市区、柳城、鹿寨、融水及三江为考察点,对8个乡村型旅游点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让人振奋。这几个乡村旅游点在春节期间游人如织。从调研看,旅游大众面更广了,以前多是城市人到乡村中来,现在乡村群众也参与了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群体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心理上人们对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更为渴望,更乐意体验乡村生态文化;出游方式上以家庭游、同事游、同学游、单位游十分普遍;旅游层次上出现生态科普考察、乡村文化感受、乡村特色餐饮、乡村劳作体验等;从参与性看,果树采摘、田园漫步、闹鱼鱼、养生休闲等大受欢迎;从观赏方面,大片花海、大片果园、大片荷地、古村民居等吸引大批游人;从乡村个体游览,乡村古树独树、乡村古屋故居、乡村传统圩市、古街码头、泉井瀑潭、山石奇峰等均是很好的景物。正是由于乡村特殊旅游空间及旅游景观深受大众喜爱,乡村生态旅游才能快速发展,并能成为地方扶贫工程的新进展。

2生态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基础

2.1景观植物选择的原则

2.1.1尊重乡村自然生态风貌的原则

生态乡村规划要求遵循“尊重乡村自然原貌,回归自然人文生态,综合展示乡村风景特色”的原则及“整合空间功能布局,凸现乡村山水要素,确保景域主题特色”的规划理念,以生态旅游基本要素及生态伦理观融入旅游规划,进行综合创新布局。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坚持生态原貌为先,适当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山水空间的优势,突出对生态原貌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综合展示乡村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质。因此,保证乡村原有植物资源是规划的基础。

2.1.2尊重乡村生物多样性需要的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要体现对乡村人居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的关注,倡导自觉生态旅游,创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乡村景区的多样性表现在生物的多样性(如湿地植物、湿地动物、农业作物、花海果蔬、山林翠树)等,景物的多样性(如体验、观光、科普、探险、养生等),游览空间的多样性(点线面空间、时间序列、空间序列)等。由此,植物景观设计要重视乡村生态资源保护,发挥植物配置功能,通过植物要素形成乡村绿色景障。

2.1.3尊重植物生态特性与乡村环境协调的原则

乡村原貌多样,反映在乡村建址、乡村起源、乡村集聚、乡村风格、乡村劳作、乡村风貌及乡村习俗等诸多方面。例如许多乡村是由于乡民的迁移而择址建立的,并且多为依山傍水之地,能农耕劳作,能生活居住。部分村庄保护得好,周围环境资源没有被破坏,但很多村屯因人口发展、农田扩大,林地种养等使田园山地植被大大减少,生态居住环境脆化。城市打工热潮兴起后,部分乡村农业用地耕作滞后,乡村旧居无人居住,房前屋后植物资源保护不力,乡村绿化面积减少,生态绿化景观大受影响。

因此,在生态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乡村的原生环境和民居建设空间,尊重植物生态特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菜则菜。突出植物与景观建筑、乡间道路、湖溪水景的协调,满足乡村四季树花交替、适当营造名贵珍稀树种的需要。

2.2景观植物选择的艺术心理

乡村景观植物的选用还需考虑特殊的文化审美性。植物的审美就可视性来说,指植物的几大部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常通过这些器官的色、质、形、态等进行观赏,例如春天的花、秋天的果等。但植物的审美特性中还有无形的,只有通过内心感化才能体会,即必须通过心理感受才能有美感。例如人们通常讲到的植物意境就是如此。因此,松树、柳树、桃花、梅花、荷花、竹子、枇杷、柿子、金桔、柚子、石榴、银杏、枣树、木棉、桂花、罗汉松、马尾松、海红豆、芭蕉、槐树、枫香等都有其认知意境。

在乡村植物选用中,古人也有总结,认为适合庭院种植的树种有石榴、银杏、白玉兰、桂花、北京玉兰、芒果、龙眼、枇杷、海红豆、海棠、龙爪槐、芭蕉、铁树、枣树等。如:“海棠+白玉兰”表示“金玉满堂”; 种石榴隐喻“多子多福”;屋旁种植枇杷有“万树黄金”之说;几株海红豆能挂满“对故乡的思念”等。

古代文人在造景时有“前不种桑,后不种柳,中间不栽鬼拍手”之说。就是说一些树种如桑树、楝树、榕树不能种于屋前,柳树则不宜植于屋后。置于方位普遍认为“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桅榆、北栽桔李”、“门庭前方种双枣,四畔有竹多进财”、“一株石榴花开发,隐喻居所家三多”、“酸柚能种庭院角,家业兴旺孙满堂”。因此,进行乡村景观绿化规划设计,应了解熟悉这些传统的民间审美思想。

3当前生态乡村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生态乡村绿化层次比较低,缺少绿化整体规划

由于乡村环境的特殊性,多年来一直没有从环境生态及艺术景观方面去规划,多数村屯在各地林业部门指导下,依据自有用地空间,随意无序种植,不讲章法,没有规划设计指导,因此显得比较乱,难以形成园林景致。在立面上没有生态层次,植物选用单一,与乡村自然田园风貌不协调。

3.2乡村绿化树种城市化,不讲究植物配置手法

主要原因是城市绿地建设经验比较成熟,很多的园林绿化种苗均为城市苗圃培育,除少量城郊乡村有种苗外,绝大多数村屯没有绿化苗木,因此在生态乡村建设中绿化苗多由城市苗圃供应,这就使乡村绿化城市化。例如南方很多乡村绿化时选用的植物如洋紫荆、小叶榕、桂花、银杏、紫薇、秋枫、樟树等均是城市多年园林树种。过多选用城市绿化苗木,会减少乡村特色,影响乡村生态特质。

植物配置讲究技巧,有其章法。乡间道路水线宜列植,村旁屋边应丛植、散植,坡地山脚要群植、片植,村前屯口,应考虑孤植、对植。就植物类型,果树应有果园或村内屋院点式分散种植,古树大树要独种且有大空间,果蔬植物宜在菜园或棚架栽培,花海植物应片状栽培,竹类植物要沿溪沿水线绿化,如此等等。但现在的绿化种植是见空地就种,不管规则不讲艺术,问题比较多。

3.3乡村绿化后续养护管理不到位,绿化景观功能欠佳

当前生态乡村绿化建设很重视种,不重视管。种为任务,管是随意,虽有种植验收,但不规范,难以按合同进行。比如很多村屯被确定为生态乡村建设点后,由地方政府部门按点开展建设,本应有较好的效果,但施工单位种植后,在合同期限内进行常规养护管理,过了合同期,养护管理交由村屯来管,因村屯养护管理技术差,人员不足,管理意识滞后,使种植点放任自流,所以种植竣工后没多长时间,就出现枯黄损败、成活率差、生长不良等现象。如此,就难以达到应有的绿化效果。

4乡村植物景观提升技术措施

4.1生态乡村植物选用要突出乡村自然风貌

正如上述分析,乡村生态环境绿化应尽量避免树种城市化,所选绿化树种应切合乡村实际,能反映乡村固有风貌。这方面广西南丹县歌娅思谷乡村景区经验值得学习:如村中民房前保留小庭院,通过矮墙灰瓦加小型花带点缀环境,显得十分自然生态,又富有农家味;在屋宇廊道、门窗都悬挂农作物玉米、花生、高粱、小米、h椒等,散发浓浓的乡情;乡村绿化环境建设层次较高,建筑民居间通过前庭后院相互空间分隔,沿路种植杨梅、酸柚、三华李等果树,乔木下又多种花木及铺地植物,加之养护管理到位,会显得非常整洁,成为景区一大亮点。

因此,对于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笔者以为乡村原生植被应首先加以保护再适当改造。许多乡村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屋背山或风景山,原生有甜竹、撑篙竹、樟树、芭蕉、柿树、马尾松、盐肤木、构树、香棒、芦苇、芒草、肾蕨、铁线蕨、水草、野草莓等,必须严格保护。

其次在提升植物景观方面,应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配置。如比较适宜乡村种植的洋紫荆、银杏、黄槐、红花木棉、加拿利杨、桂花、樱花、柳树、桃花、黄花悬岭木、罗汉松、本地枣树、山茶、黄花梨、青檀、红椎、青冈、楠木、红叶乌桕、小山蕉、杨梅、枇杷、沙塘桔、金桔、石榴、沙田柚、杨桃、柿子等。

三是对于特殊植物种类,可根据生态旅游开发种植田园时花植物,如油葵、黄秋葵、草莓、月季、薰依草、格桑花、马鞭草、非洲菊、红梦草等;特色果蔬草药类如蛇瓜、金丝瓜、南瓜、砍瓜、长柄葫芦、变色瓜、老鼠瓜、福彩瓜、田七、落地金莲、何首乌、曼陀罗、十大功劳、两面针、当归、人参花等;藤条植物如三角梅、紫藤、百香果、锦屏藤、爬山虎、迎春花、罗汉果等;池沼湿地植物如水生美人蕉、水葱、水草、荷花、睡莲、龟背竹、芦苇、伞草、苦草、千屈菜、水蓼、矮慈姑、花叶芦竹、穗状狐尾藻、马来眼子菜等。

4.2乡村植物景观应依地依景进行生态配置

乡村景观植物配置一样需要讲究技巧,体现生态园林意味。比如特色生态农业种植类植物,就可根据村屯用地布局,从特色果蔬、时花栽植、生产作物几类按功能规划整体设计,成大片状、田园状种植,形成花海、农业田园风景。而观花观叶植物的种植,要按树花和草花进行差异配置。

树花植物,指以观赏开花的乔木、大灌木为种植对象,目的是改变和营造乡村生态园林色彩,丰富景色。树花选择以花形好、季节变换有致、比较容易种植养护的树种为主,如桂花、桃花、洋紫荆、白玉兰、红花紫薇、樱花、山茶等。种植方式有沿水体护岸、乡间道路列植,专类园片植、点缀式种植等。草花植物是吸引游人的重要旅游吸引物,要选择以多年生、容易成片生长、深受大众欢迎的花卉种类,如马鞭草、薰依草、萱草、油葵、油菜花、格桑花、非州菊、红梦草等。种植方式为片状式、带状式、波浪式。

色叶植物造景能体现乡村四季物候变化,可沿道路两侧种植银杏林,成为秋晚~黄景观;山峦留空地群植枫香、黄庐,打造 “枫香霜晚”景色;湖塘池沼岸坡种植加拿利杨、秋枫、红叶乌桕,共同构成观叶观花且意境深远的湖光水色。

乡村中多有池塘、溪水、灌渠等构成的生态湿地,湿地在乡村生态环境中不可多得,要加强保护。在湿地植物优化中,除保护好原有植物如芦苇、野芋、水草等湿地植物外,可适当增加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等,为湿地生物提供健康稳定的觅食、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目前,可考虑种植的有水生美人蕉、水葱、荷花、睡莲、龟背竹、伞草、水蓼、花叶芦竹、苦草、黄菖蒲、溪荪、西洋滨菊、千屈菜、马蓟、水生鸢尾、硫华菊、蛇鞭菊、藿香等。

4.3乡村生态绿化必须提高整体管护水平

由于乡村种植点分散,种植面积差异大,各村屯对生态绿化积极性不同,有些村非常重视,而一些村根本不放心上,于是出现种归种、管归管,种管分离的现象。为此,笔者建议,生态乡村环境绿化管护要引入机制,建立规范的保护模式。由项目部门或园林公司作为管护主体,聘用村屯民众参与管理,建立“政府+村委+民众”或“政府+公司+村民”的共管模式,组建环境管理小组,指定养护管理人员,制定养护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管护水平。同时,要选派村中年长者作为管护带头人或监督人,以发挥老者的权威。

5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生态环境建构除保护好原有自然乡村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如何提升乡村的景观水平,采取何种途径来增进乡村的空间风景和生态文化。村屯生态种植与风貌提升必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景观植物的选择能否适合乡村环境,植物配置能否反映乡村风貌,正在检测着建设者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2]佚名.庭院水景与休闲建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陈少亭.植物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政府管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影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显现出与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的滞后性和矛盾,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卫生服务的现实需求。政府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成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调配者和管制者,要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的调配,并成为政策的拟定者和执行者,有效地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相关概念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形成了社区结构,它是由一定数量的人群构成,拥有共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利益诉求等,并形成了共同的社区意识,对于居住的社区有极其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则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利用社区资源和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向社区范畴内的居民实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在社区的区域范围之内可以实现便捷、经济、实惠的卫生服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主要有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现实需求是满足两个条件,即:有卫生服务消费的欲望;有购买卫生服务消费的能力。潜在需求是有明确的卫生服务欲望,却还由于各种因素而没有付诸行动的需求。现实有效需求可以直接反映卫生发展状况和政府管制效果。

政府管制主要涵括经济性管制方式和社会性管制方式。其中:经济性管制方式,主要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而采用的管制方式,它可以确保需求者的公平利用。社会性管制方式,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的视角,对社会环境、自然资源、安全等方面,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方式。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影响,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宣传等策略和方式,将市场调节与社区管理相融合,依循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规律,做好“按需分配”,将城市社区居民的潜在卫生服务需求转化为现实有效需求,以达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更好地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以实现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履行其管制职能。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政府管制机制分析

(一)国家政府管制机制

1、确立国家政府性质及地位。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之中,国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地位和作用,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结构调整和功能转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处于国家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管制的辅助和配合角色,围绕政府的建设规划、社会动员等主题,从基层机构的层面,突显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管制。对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政府要严格把关,实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管制,避免一定区域内的医疗竞争秩序的混乱。还要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数量等加以宏观的控制。

3、实施因地制宜的管制方式。在国家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制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性,兼顾医疗服务的可竞争性和可度量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管制。同时,政府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更好地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效能。

(二)地方政府管制机制

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其便捷性、普惠性而成为社区居民的医疗首选,然而,其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是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为此,城市地方政府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制,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社区居民无法准确地获知服务的质量。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管制。为了避免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垄断性,需要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管理过程,实现对卫生服务价格的管制,要实现对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供应管制,适当扩大药品供应的种类。

3、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竞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公益性的特征,然而他们在提供同样的卫生服务时,却无法获得与公立医院相等的待遇,这极大地挫伤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为此,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政府要限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投入和公共利益的监督管理,要固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返还基数,对于其增加的业务收入要全额返还,以供社区卫生机构内部分配,从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绩效。

三、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管制应对之策

(一)强化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

1、实现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设置

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配置,重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规模、人才队伍配备、设备配备等,实现优化配置,要在政策调整的前提下,梳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明确机构的运行机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采用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方式,更好地实现多元化的运作模式,探索民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构职责和范围,并核定其资金补助政策,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2、合理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和药品价格。要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保持公益性的地位,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属性。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常用的药品,可以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向社区居民进行零差率的销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要使用的医用耗材也主要是采用这一运行机制。在这种“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机制之下,可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安全性,也可以极大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以社区居民的实际现实卫生服务需求为主,最大程度上保护社区居民就医的最低需求,这在一定程序上也缓解了大型医疗机构的压力,对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价值和地位有直接的影。由此可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中,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较好地控制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占的比例,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还要采用多元化的医疗补偿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可以有效地减轻社区居民的高额医药费用压力和负担,较好地保持社区居民卫生服务保障的水平。

3、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监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推进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要强化对双向转诊机制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的循环医疗康复制度,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内的三级医院都有双向转诊协议,以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协调和控制管理,更好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制度化。同时,还要推行监管医护人员的执业准入制度,以更好地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形成一种健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的功能和价值,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难题。在这种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之下,可以使小病不出社区、少数需要专业医疗技术处理的病人转诊到大型医疗机构中去,实现协调的、监管有效的、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扩大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常见病和慢性疾病项目纳入到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报销范畴,政府要给予医疗保险报销方面的倾斜政策,引导人们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就医的首选。

(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

1、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队伍素质,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和技术考核,吸引具有临床经验和住院医师进入其中,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可以采用定编定岗、短期在职培训、长期学历教育、专业转换培训、合作交流、多点执业等方式,更好地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诊断、健康干预和指导。

2、注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发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在增强自身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明晰自身的功能定位,最大程度上降低医疗风险。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要以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质量管理的目标,要重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评价,要仔细全面地辨析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要让社区居民重视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知和了解,直接表达出自己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并客观比较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差异,更好地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要将自身的服务项目细化和分解,首要考虑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卫生服务项目,确保预防与治疗并重、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并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我们要重点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利用和开发,要基于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不同需求,关注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费用、药品价格、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因素,实现政府管制之下的有效解决和应对,强化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宏观管制,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伟. 中国政府管制原因和改革――一个解释框架[J]. 晋阳学刊. 2012(05)

[2] 赵德余,梁鸿. 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上海的经验[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 张敏. 谈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10)

生物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提升对策

当前,评价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为知识资源的配置、占有、分配、使用与生产等。而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资源信息集散基地及传播中心,怎样适应大学生及其他用户对知识信息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当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尚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导致当前其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求。现将这些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1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指的是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站稳脚跟的基础与砝码。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切实优化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就需要尽可能提高自身获取资源信息的能力、优化获得信息Y源的方式与手段,最大限度提高各种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1.2馆员素质

知识服务主要面对的是内容,只有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才能真正优化服务能力,需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全面的需求分析,尝试借助大量的数据分析挖掘出已知的与潜在的有用信息,以明了的形式展示出来,尽可能与用户需求高度匹配,从而实现对图书馆知识的高效利用。

1.3知识服务内容

知识服务的基础是对信息知识的重组、分析、整理与搜集的能力与技术,是在最短时间内把用户需要的个性化知识信息传送过去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最高追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依据具体的服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协调、设计、安排、组织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服务需求。

2.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对策

依据上文总结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一些因素,笔者在全面分析这些因素特点的基础上,凭借自身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对策,供各位读者参考。

2.1做好资源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确保自身馆藏的文献具有很高的系统性、专业性及完整性,但以前受到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工作人员都将主要精力用在文献的流通、编目及分类等方面,未对信息资料的内容进行揭示与报道,因此只能借助原始文献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而在新的网络及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将工作中心转变到了知识服务方面,需要图书馆专门安排专业人员对馆藏的资源信息进行恰当的深度加工,以合理构建各种类型的资源数据库。另一方面,图书馆还应争取参与到本系统及本地区之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与保障体制,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所需要的资源共享提供良好条件。

2.2合理加大对馆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方面,馆员是最活跃与核心的因素,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高低。因此,要想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就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充分重视对馆员综合素质的增强,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馆员进行能力与知识培训。图书馆的根本是知识服务,在新的数字时代,馆员不仅应熟练掌握各种传统的检索文献的方法,而且应了解本馆、外馆及网络文献的检索方法,特别是各种数据库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二)加大对馆员的职业精神教育。职业精神涵盖馆员热爱、关心读者、一心一意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精神;不为名利、默默奉献、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创新服务模式、服务理念的精神,只有让馆员都具有很高职业精神,才能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高质量、顺利开展。

2.3开展全面而优质的知识服务工作

全方位开展知识服务是数字化时代背景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出的新标准,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本校专业人员的文献查询与阅读需求,有效而及时地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文献资料,以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真正提高其知识服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图情教授’与“学科馆员”协同服务工作。借助图情教授全面掌握校内个人及单位的文献需求及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及服务的建议与意见,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对图书馆提出一些可靠的文献需求信息。另一方面,还可借助学科馆员的引导与宣传,帮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服务工作及文献资源的变化情况,以优化知识服务的工作效果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