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体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体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力量素质 力量训练 实际训练中 方法及运用
一、力量的概念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肌肉紧张或收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随着体育运动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愈发认识到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因此,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以力量为依托的体能类项目,还是以技术和灵巧为主的非体能类项目,以及那些以技、战术配合为特点的集体项目的教练员,均加大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
二、力量素质的分类
力量素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力量素质可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依据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等。
三、力量训练的方法
力量训练的方法,就是指为了提高肌肉工作的能力,而对人体的运动系统所实施的一系列的专门性生物改造的方法和手段。从众多的研究中来看,在力量训练方法的概念上是基本趋于一致的。
1.静力性力量练习方法。当身体在固定情况下,许多肌肉在一定时间内,为了试图克服相当大的阻力,表现出高度的肌紧张,而在用力过程中,肌纤维没有缩短,肌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收缩,称之为等长收缩、也称“静力性工作”,采用这种方法来发展肌肉力量,即成为静力性训练法。
2.动力性力量练习方法。所谓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就是指在力量训练时,肌肉经常改变拉力的强度和方向,同时改变着骨杠杆的位置,从而完成机械动作。在动力性的力量过程中,肌肉的长度因其收缩而发生变化,当肌肉克服阻力时,身体朝肌肉收缩的方向移动,肌肉做向心收缩运动。动力性力量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发展动力性的力量。能更好的发展神经、肌肉间的协调关系。可以有效的改变原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训练中能使训练部位的肌肉工作达到最大幅度。动力性训练方法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是可根据不同专项的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负荷去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更利于对力量训练的专项化控制。
四、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力量素质训练不仅应该注意运动训练学中一般的训练原则,也应格外注意力量训练中,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的科学原则。注意大小肌群的协调发展,主动肌与被动肌的协调发展等。
1.注意针对项目需求。要注意发展对本项目最有影响的肌群力量,这要求对具体得项目和动作进行分析,即项目需要什么样的力量,就着重发展什么样的力量。专项力量练习时,原动肌的定点和动点只有与专项一致,训练获得的力量在专项动作中才能发挥效力。
2.注意针对个体需求。要注意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其弱肌群,即对于这个项目而言,该运动员缺少哪个肌群的力量,就注意发展什么肌群的力量;缺少什么类型的力量,就注意发展什么类型的力量。
3.教练员应对本项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即注意分析哪些动作动员哪些肌群,以及这些肌群的发力特点、发力方向、动作类型等,然后在实际进行力量练习时,注意按照这些特点进行训练。同时,直接完成运动的肌肉群协调发展,肌肉发力的条件要一致。
4.注意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的衔接。专项力量训练不能“单打一”的训练。还要注意薄弱的肌肉群力量的发展,应在一般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专项所需力量,避免造成局部运动量过大,引起肌肉损伤。
5.注意循序渐进,力量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按照力量发展的规律,缓慢增长的力量,将来到达的最大力量水平较高,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较长。
6.注意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在一个训练阶段中,负荷安排应大中小结合。在每组重复练习中,注意组间的休息。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使肌肉放松。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获取比赛优胜,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可以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竞技水平,获得比赛优胜。因此,力量训练是实现竞技目标必要而高效的途径。进行科学的力量训练,要充分了解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科学知识,采用与本专项需求相符合的训练方法。力量训练的方法是实现力量训练目标的载体,围绕“专项力量”的力量训练核心,贯彻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负荷和方式,提升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进而配合技术、战术和其他体能因素,提高整体的竞技水平,创造更加优异的比赛运动成绩。
建议:科学的力量训练,应遵循运动训练学的一般原则,符合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的构造原理。紧密结合专项特点,采用科学和适宜的训练方法,采用合理的负荷强度,循序渐进,提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
2007,(9):99.
[2]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
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
128-130.
人体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法;口腔正畸;矫治
有限元法(FEA)的基本概念是用较为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的问题而后求解,它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首先在50年代连续体力血领域、动态特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而三维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精确、低成本、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分析的使用、方便的应力分析方法。1973年,三维有限元法被首次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并经过逐步的发展,目前被成功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正畸矫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1.1三维有限元法在牙周组织应力分布中的应用 Cattaneo等【1】认为牙周组织的独特形态学结构决定了其说能承受正畸力量的大小,持续的轻微正畸例作用于牙周组织则会表现为间歇性力。近年来,牙周疾病导致牙槽丧失的患者不断增多,牙槽骨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会使牙周组织对正畸力的反应有别于正常者。陈文静等【2】在对离体牙齿建立的三维模型中,应用三维有限元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牙周支持骨组织高度的降低,牙周组织应力的分布也会逐渐增大,可提示临床在对牙周支持骨组织高度降低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应适当调整其应力值,使其达到合适的范围,增加正畸治疗的成功率。
1.2三维有限元法在正畸种植体中的应用 临床对具有一个锚状种植体基牙的固定部分的义齿的应力分析发现,与自然做基牙的固定体比,种植体基牙在其周围骨组织中的应力要比自然基牙要大,且在种植体基牙的颈部有一个明显的应力集中部位。且有临床资料已经证实,种植体在牙槽嵴顶取出现的高压力峰值会被骨吸收,导致种植失败,种植术后的皮质骨样硬板可降低应力峰值,因此应避免应力集中,且种植体的直径应是牙槽嵴宽度的1/2。临床有通过对三维有限元分析认为,种植体植入颌骨内的长度会比种植体的直径对周边组织的应力影响更大,临床一般选择螺纹顶角为60°,长度大于9mm的种植体更利于承载水平方向的正畸力,是较为理想的种植体【3】。同时口腔正畸种植体支抗的选择上,应把握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减少应力。
1.3三维有限元法在颌间牵引方面的应用 三维有限元法常应用于眼睑口腔正畸生物力学中牙齿移动和所施加的正畸力的关系。临床在对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上颌牙在不同条件下牙齿和牙槽的应力分布情况的研究中发现,童谣的作用于頬侧或腭侧的矫治效果基本一致,但是过大的矫治力会对牙周的致残组织产生影响。临床普遍认为与健康骨支持的牙周组织相比,在相同应力的情况下牙槽骨的缺失会导致应力集中的增加,倾斜的移动会加大牙周边缘的应力,插入式的移动会加大根尖和根尖以下水平的应力。胡敏等【4】应用正常成人头颅影像对上下颌骨位置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认为,长距离和短距离牵引导致的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基本相似,而短距离的牵引更为柔和,该模型还同时印证了对关节窝和髁突的改建保持一致,会使关节各结构更加协调。临床对人体下颌骨骨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发现并计算出下颌骨主应力迹线和骨小梁排列的方向一致,无论下颌骨从正常的方向咬嚼还是受到冲击,髁颈部、下颌角均为最高应力区,且斜向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最大。
1.4三维有限元法在扩弓矫治方面的应用 临床中在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成年女性头骨,将获得的原始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法的三维模型,其结果显示成人上颌快速扩弓会造成面中部应力过大导致微骨折,且梨状孔至翼腭窝截骨术的效果优于只截断颧牙槽嵴的手术效果。
2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正畸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CT片进行处理并获得轮廓时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有时有实际存在差异,在CT片拍摄是,如何使得各种扫描参数可清楚的分开,提高建模的精确度,是目前口腔组织建模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牙颌组织的生物力学复杂,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对有限元模型的力学分析的结果造成重要影响,与实际存在差异。并且上述研究多局限于静态载荷下,而在口腔正畸中还存在着如咀嚼运动等复杂的运动变化,而动力分析的方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3小结
三维有限元法作为一种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有限元分析的结构不仅是原有物体的结构后结构物,而是同新材料的众多单元以一定的方式练成的离散物体,划分单元的数目越多,所获得的结果就与实际情况越相符。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正畸矫治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准确表达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研究对象,并可避免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器材、测控仪器等因素而导致的误差。有限元法以其独特的有优势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且对口腔正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未来的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CattaneoPM,DalstraM ,MelsenB.Strains inperiodon talligamenta ndalveolar boneassociat dwith orthod ont ictooth movementan alyzed byfini teelement[J].OrthodCraniofacRes,2009,12(2):120-128.
[2]陈文静,许文翠,郑仕中.牙周支持骨高度对垂直向力下牙周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口腔正畸学,2008,11(4):151-153.
[3]兰泽栋,林珠,龙月红.支抗种植体不同螺纹顶角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09,ll(4):259-261.
人体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001-01
【Abstract】Bone loose sexual chest lumbar fracture is old patients common disease, often serious effect old patients of life qualit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ain to bed mainly, this on formed has bone loose-fracture-bed-increased bone loose of vicious circle, long-term bed apart from further increased bone loose outside, easy led falling product sexual pneumonia,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urinary Department infection, Lung embolism, series of fatal of complications. Spine surgery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 vertebral 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and vertebral body enhancement technology, and medical Foundation,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ny basic concepts in the field of spinal surgery,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reatment philosophy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word】surgic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特点及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1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改变为骨小梁疏松,间隙增宽,骨小梁断裂,使骨脆性增加和强度减弱,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活动可致使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产生骨折,其中以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最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其临床特点如下:(1)不需较大外力作用即可发生。(2)50~70岁妇女多见,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椎体。男女比例接近1:2,骨折多累及T10-L3的一处或两处。(3)骨折表现为椎体水平骨小梁减少,终板厚度改变,椎体呈楔形或双凹形改变。(4)腰背痛:为最常见症状,始为活动痛,后为持续痛,对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效果不佳。
2 经前路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
2.1 AF 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Roy-Cammille 等发现椎弓根是椎体中最强的部分[1], 这为应用A F 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提供了生物力学的依据。AF 系统兼具三维空间多种矫正力的灵活性与维持解剖复位所需的坚固性。椎板切除减压后AF 系统通过恢复伤椎高度, 使后纵韧带紧张,利于突入椎管的骨块复位, 减轻对脊髓神经的压迫,不需要将硬膜囊推开并将骨块向前嵌入,即能有效恢复脊柱生理弧度与椎管容积, 并能减少硬膜及脊髓神经医源性损伤,与PanjabiMM 等认为应用A F 复位固定能通过韧带作用使椎管得以间接减压的观点相一致。AF 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 减少了滑脱、驼背畸形。由于临床应用骨水泥仍存在外渗,压迫、刺激及灼伤脊髓神经等并发症,后路减压AF 系统内固定结合药物后路减压AF 系统内固定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2.2 经前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
MACS TL空心螺钉螺纹切迹深,对松质骨把持力非常强,明显减少了“切割”现象;螺钉为中空设计,其中可填充自体骨,通过钉端的开口和螺纹间的空隙与外界相通,螺钉内外的骨质可以融合在一起,使螺钉和骨质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实现了对骨质疏松椎体的内固定。对压缩骨折来说撑开复位必然会形成椎体内的骨缺损,所以在手术时应以纠正后凸畸形和融合椎体为目的,切开纤维环和前纵韧带这样撑开时扩大的,主要是椎间隙而不是骨折椎体本身,通过椎间隙植骨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爆裂性骨折则是切除大部分椎体及上下椎间盘、适当撑开,通过植骨达到治疗目的[2]。手术时需通过左侧前外侧入路,经胸和、或腹膜外显露骨折椎体,暴露范围包括骨折椎体的上下各一个椎体,结扎节段动脉。
2.3 后路短缩截骨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经脊柱后正中纵切口, 依次切开、显露骨折椎体及其上下各1-2 节段, 双侧达关节突外侧, 完全显露横突。切除骨折椎椎板、下方关节突关节及横突, 沿椎弓根外侧皮质分离、显露出骨折椎体后外侧; 截骨前置入椎弓根钉并安置一侧纵向连接棒。保护硬脊膜,在椎弓根水平用弧形骨凿横行截断骨折椎体后方皮质用刮匙和髓核钳取出椎体内坏死的松质骨及肉芽组织, 椎体后部皮质切除的多少根据骨折类型确定, 椎体后方大部分切除后仅剩余上下终板骨质, 完成减压和截骨( 其中3 例切除骨折椎上终板及其近端椎间盘) 。安置双侧连接棒并纵向压缩至上下方终板骨质闭合, 两终板平行、后凸矫正。利用减压切除的椎板骨行后外侧融合。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在椎弓根固定的基础上远端加用椎板钩、近端横突钩或延长1~2 个节段以加固椎弓根钉。
2.4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由于椎弓根螺钉在体内受力并不全是沿其长轴方向的,还受到横向屈曲力矩和旋转应力的作用,螺钉松动、脱出是这3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机械膨胀原理,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高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利用机械膨胀,椎弓根螺钉前部膨大、尾部相对较小的形状,增加内植物与椎体接触面的成角角度,提高螺钉的把持力,从而使外螺钉被卡在椎弓根的骨性管道内而难于拔出;椎弓根螺钉前部膨胀,使钉道周围的骨小梁发生微骨折进而被压缩,使螺纹间的弧楔型松质骨中的骨小梁间隙也由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膨胀挤压的作用而使其致密化,增加了钉道的周围的体积骨密度,骨与螺钉间紧密接合,从而提高了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
3 椎体增强技术
3.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1987 年首先报道将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用其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其优越性体现在:( 1) 直接有效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高度, 生物力学强度高, 解决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不宜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难题;( 2) 手术主要通过穿刺完成, 创伤小;( 3) 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 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的并发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椎体骨折进行固定,加强伤椎的耐压强度,预防神经压迫,以及骨水泥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破坏周围神经末梢,从而缓解疼痛。但PVP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难点和不足,如穿刺损伤神经和脊髓、骨水泥渗漏等。成功治疗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准确穿刺和骨水泥注射。
3.2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不仅能止痛,加强椎体强度,还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脊柱正常力线增加脊柱稳定性,而且能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并发症。
3.3 Sky膨胀式椎体成型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既具有PKP的特点,又部分克服了球囊后凸成形术的不足。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过微创手术方法,对压缩性骨折的椎体行椎体成形术。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的原始形态为直径418 mm的柱状结构,通过旋转其把手得以膨胀,膨胀直径最大可达16 mm,当椎体的原有高度得到恢复后,取出成形器,在已形成的椎体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保持椎体高度。
总之,随着脊柱外科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和椎体增强技术以及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取得巨大进步,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应用,使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人体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体育学科;危机;解释能力;转型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04-05
The Crisis Perspective of Sports Disciplinary in China
FAN Anhui1,WANG Lei2,DONG Delong1
(1.The P.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The P.E.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isciplinary fr om the performance of crisis, reasons and construction, and so on. By which, wehope that it can cause the resonance for research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sports disciplinary is entering a crucial perio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reasons of crisis is weakness of explanatory power and instruction power, the o utlet is to identify the subject position and establish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 nt, that is to say,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y which, we can seek a n independent path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orts discipline; crisis; explanatory power; transformation
中国体育学科在经历了反思与重建、引进与吸收、体系构建及综合创建等几个阶段后 ,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或学科群,之所以说相对独立,是因为它还比较 年轻,还没有摆脱异域理论的“驱动”及其它学科的“挤压”。其中,受到最多诘难的就是 其科学性或有效性。体育学科是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学科,而我国的 体育学科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逐渐恢复学科发展的 基础上,开始对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体系展开研究,取得了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尤其是1996 年体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1世纪,体育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体育实践形式越 来越多样化,体育实践领域也呈现由原来的竞技体育主导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休闲娱 乐等协调发展的态势。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新需求和体育实践的逐步分化,使得诸多体育分支 学科不断涌现,如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生态学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体育产业的 形成,这些学科群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对体育学科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认识变得模糊。同时,从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新世纪体育学科呈现 出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体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的整体性建设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的许多体育学科逐渐发生分化,学科内部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尤其 是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为此,如何认清当代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尤其 是存在的种种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试图站在一种总体宏观的角度 上对中国体育学科进行审视,探讨学科危机并化解危机,实现体育学科的科学性,从而使体 育学科发展能够度过这一历史关键点,提升体育学科的学科地位。
1 体育学科危机的分类
1.1 学科体系危机:论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也正是 伴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体育学科的地位,学科的归属及学科的范畴或称谓等问题。熊斗寅(1983)认为体育科学 隶属于技术科学,并将其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和体育社会科学类(见图1 )[1],我国体育科学的早期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有益尝试。其中在这一时期出现 了许多体 育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2)将体育学科分为12个分支学 科,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 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并进一步将 其划分为体育学、体育基础学科及下属各门学科三个层面[2]。然而,在这一时期 的总体特征是学科门类大量涌现,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归属方案,但似乎并 没有一致性的 定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关注这一学科的地位和发展,其中以该学科地位的归 属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将体育科学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 颁布的博硕专业目录又将体育学科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 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科进一步走向成熟。 随后,徐忠,屈世琼(200 0)认为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3],与自然科学、人文、管理科学、交叉学科 综合而构 成了体育科学学科群,进一步对体育学科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以说,这些对学科归属 问题的论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汪康乐,邰崇禧(2006)对体育学科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新的划 分(图2),研究认为,体育学科属于综合应用性的交叉学科,可以分体育为自然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四个分支学科[4]。杨文轩(2009) 则又从新 的视角对体育学科进行了界定(图3),根据一级学科必须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综合性 特征的要求,提出了将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为一级学科的构想[5],为 体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无论怎样,人们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论争还在延续,似乎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争论 的焦点在于体育学科体系的归属和分类,以及由于新学科的出现而导致的体系自身演化,但 这是否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应值得思考?因为,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不断 的借鉴和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知识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而且一门学科从隐性到 显性再到成熟的涨落机制是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可以称之为学科发展中的一种危机表现 ,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立自己的思想边界,明确其研究取向,那么其学科的归属和 分类等问题也就成为不言自明的事情了。
3 体育学学科体系结构框图(注:依杨文轩.2009)
1.2 学科结构危机:失衡
1.2.1 概念存在分歧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拥有自己独立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特别是核心的范畴体系,是 这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体育现象和解释体育规律的学 科”[6],虽然体育思想由来已久,但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出现还是20世纪的事 情[7],与 哲学、历史学等古老学科相比,显得还非常年轻。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体育 学科中出现的一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许多困惑和争辩,从理论层面上讲,体育及其 相关概念的认识是理解体育分类结构、体育学科属性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前提,进而对体育学 科体系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实践层面上讲,对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到体育对实践问题的解释能力及功效的发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诸多学者就对体育学科中相关概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 ,然而,可以说这一争辩仍在继续,人们对体育、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等概念的认 识仍然存在多种分歧,如就“体育”一词,王晓刚,马岩(2009)对“体育”的定义为“在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以关节为枢纽,骨骼为杠杆,肌肉为动力的健身、娱乐和竞技 等实践活动”[8],刘湘溶等(2006)提出,“体育就是人的特殊育化”等[9 ],这些提法还 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人们对体育学科属 性方面的认识差异。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视角下,或将体育学科归属为人文学科,或 归属为社会学科,或仅仅是一门艺术。同时,在学科范畴上,体育学科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以基本范畴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包括哪些?都还未能形成稳定共识[10]。也 正因为如 此,体育学科普遍存在着概念内涵模糊,下定义违反逻辑规则,盲目引进其它学科概念等现 象,尚未形成独立、明确的话语体系。这些必将导致体育学科的性质、归属、范畴、分类等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也将极大的削弱体育学科的学科地位。
1.2.2 学科独立性差学科独立性是每一门学科的一种追求,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体育学科从 译介走向编著,从移植走向创生,走过了艰辛的风雨历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 (虽然这一学科体系还正处在积极的成长过程中)。然而,面对的问题是学术界关于体育学 科的地位一直争论不休,有时,即便是把体育视为一门学科的想法,也会令人感到不安和难 堪,在其它严谨的学科同价眼中,“体育学科”成为一门次等学科,与其它“真正”的学科 相比,根本不屑一顾,这不能不是体育学人的一种遗憾或悲哀。
讲求体育学科独立性,不仅意味着从中国原发的体育问题出发,形成具有原创品质的学 科精神,还意味着从体育实践出发,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资源,构建内在于自身的概念、命 题和理论,同时要求体育学人“独立于各种世俗的权力”,克服浮躁学风,抵制“泡沫”学 术。笔者认为,体育学科独立性应遵循学科评判的三个标准,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 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及方法等,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结构;二是有专门 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生团体及代表作等,并具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三是该学科的思想、 方法等已经在体育实践中被应用,检验,并发挥了特有的功效[11],显然,从这几 方面来看 ,体育学科还远未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这也只能说明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而不是构成威胁其学科地位的理由。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体育学人应顾及体育学科的这一 当代危机,从而能够对学科进程有所把握。
1.2.3 互动机制薄弱从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来看,我们实际上遵循了一种“体系先行”的学科发展模式, 不少学者几乎把体系当作了学科建设的全部目的,为体系而体系,仅从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 关系或概念层次上来研究体系,这种模式势必导致学科建设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也就使得 体育学科建设仅停留在一般理论或其它学科知识的移植上,这不仅有偏于“纯”理论研究和 套用其它学科之嫌,而且也成为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一模式 下所引导的体育学科体系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难以获得应有的学科地位。这样,体 育学科一方面表现出学科分支多元化发展的“泡沫”景象,一方面却表现出根基的不牢固性 ,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其思维的触角难以伸向具体的实践领域,学科内部的互动模式也 就难以形成。
1.2.4 发展模式盲目我国体育学科是在引进与创建并存的方式下展开的,由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强烈的意 识到对新兴分支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焦虑情结,在这一心态的引 导下,在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盲目的、浮躁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引进热 ”和“创建热”。对国外学科和知识的引入缺乏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忽视了在批判基础上的 吸收和消化,致使中国体育学科在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上的弱化,并且在新时期这一盲目现 象愈演愈烈。在当前体育学科建设中,随意提出一门新兴学科的名称,简单套用其它学科体 系的框架、模式,搬来一些相关的概念、理论等加以堆砌去主观创造一门学科,成为屡见不 鲜的事情。
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根植环境,并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体育学科也一 样,不能脱离中国的体育实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指导和预测能 力,仅仅遵从一种盲目的引进和创建,遵从国外和其它学科模式,中国的体育学科只能沦为 其它学科的附庸,这也是中国体育学科难以得到其它学科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1.3 研究方法危机:失效
1.3.1 遮蔽了体育研究的本质与使命思辨与实证是诸多学科发展的方法支点,体育诸学科由于兼有人文、社会及自然等学科 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双重性。加之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大量定量研究方法的涌入 ,更进一步影响了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遗憾的是实证方法与体育学科中的思辨研究方 法被人为的对立起来,并发生了激烈碰撞,其典型表现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思辨与 实证的无谓纷争给体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遮蔽了体育学科认识和把握体育规律,为体 育实践服务的功能和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体育学科在方法论上的贫乏,折射出体育 学科所面临的方法论困境。
1.3.2 褪变为一种学科形式上的附庸由于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如教育学、管理学、经济 学、生理学、统计学等,致使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带有较强的依附性,也必然导致了其创新 性的缺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许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其研究方法的移植也出 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这一进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几乎形成了 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在体育学科研究中使用的局面。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局面却助长 了体育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惰性,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前体育学人对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往 往是就方法而方法,缺乏目的性和实效性,使方法仅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从而也就折射出体 育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1.4 知识取向危机:弱化体育学科的危机来自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体系的分化,二是来自“科学”的挑战 ,其典型的表现就是知识取向的弱化,即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也就是 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当前,我们现有的体育学科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体育学科理论视野的狭隘性;二是分 散的局部的理论由于缺乏统整而造成视野的支离和局限。总体上来看,体育学科尚未形成完 整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其基本命题和原理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贫乏的同义反复和肤浅的描述 比比皆是,并且相互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为此,加强体育学科的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实 现学科危机转型的重要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当然,这无 疑将是一条遍布艰难险阻的道路,但作为体育学人必须选择无畏,选择登攀。
2 体育学科危机的原因或由来
2.1 两种态度体育学科自发展以来,似乎总难逃与其它学科的“纠缠”,从哲学、心理学到社会学、 生理学,以至与人有关的诸多学科,似乎都可成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在面对 这些学科的“介入”或“引入”的背景下,中国的学人们表现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联姻 ”,即突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暧昧”关系,强调通过其它相关学科的移植来建构体育学科 体系;另一种则是自我构建,注重自身内部的改造和完善,在这两种态度的指引下,一方面 出现了学科的“繁荣”景象(一种虚假现象),许多学科大量涌现,一方面在学科内部失去 了自身的生命力,失去了学科的逻辑原点。显然,这两种态度导致了学科的两极化发展,或 者说人为的割裂了学科的发展路径,使体育学科丧失了其学科规范,致使体育学科无论是其 学科地位,还是学科体系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2.2 制度化缺失学科危机是伴随着学科分化和制度化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因此,在学科发展史上一般也 称学科“制度化”危机[12]。这里提出的“制度化”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法律等 制度性因 素,而是指一门学科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制度化”问题,这种制度化并不是体育学科所专 有,每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完善都离不开自身的“制度化”建设。如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 学科都是在经历了“制度化”发展以后,才最终走向学科独立的。
华勒斯坦曾指出,19世纪思想史的首要标志就是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也即“制度 化”,“制度化”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与体育学科发生关系,一种是作为行为体系的体育学科 制度化,即体育实践;一种是作为知识体系的体育学科制度化,即体育理论。其功能就在于 使体育学科“合法化”,将其纳入人类学科的体系行列,为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播和扩展创造 条件。
近30年来,体育学科在不断地从沉寂到喧闹的循环往复中,众多分支学科纷至沓来, 但这样的“繁花似锦”并不必然意味着“果实累累”,相关学科界对体育学科的漠视和体育 实践对体育学科的质疑和疏离,都表明了繁荣背后的虚弱和危机。为此,“制度化”缺失成 为体育学科发展的一根“软肋”。
2.3 元分析不足元分析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Glass对元分析的定义是,以 综合已有的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分析方法[13],之后也 有不同学 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其强调的重点可以归为对事物发展自身的一种认识过程。元分析在 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大学科基础。由于在体育 学科研究中缺乏元分析,使得我们对体育学科自身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从学科发 展的成立条件和成熟标准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学科整体意识得不到强化,学科群体网络得不 到协调,不能认识和驾驭学科发展规律,学科整体性得不到发展。据相关研究报道[14 ],1 996-200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对体育学科本身进行研究的项目共有13项, 占立项总数的4.9%;1997-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对体育学科本身进行 研究的项目共有26项,占立项总数的2.8%。可见,对体育学科的元研究或者说对学科自身的 考察仍相当薄弱,这可能是影响体育学科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
3 体育学科在危机中的自我建构
3.1 理顺学科间的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主要体现为体育与其它学科之间,如生理学、 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而内部强调的是学科发展的本原需要,即体育实践,也就是体 育学科的逻辑起点。面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有人认为,体育学科不应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其理由在于体育学科可以借助其它学科,专设相应的机构来研究,没有另辟学科 的必要,或者认为体育学科是一种大杂烩,没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而另有学者则认为体 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有必要,而且是毋庸置疑的。
就笔者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体育学科不过借用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假设和方法, 应用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里面已经树立的基本概念。这有如工程学应用了数学 、力学,医学中应用了内分泌学、生理学那样,既然工程学、医学之类的学科可以独立于学 科之林,体育学科为何不可?这并不是笔者的有意攀比,而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笔者认 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体育学科是否需要其它学科的资源,而是体育学科如何对待 其它学科的知识。对于其它学科的“介入”或“入侵”,也不应采取一种消极的抵制态度, 因为那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重要的是利用体育学科的整合优势,秉持一种自由而开放 的态度,“以我为主”的吸纳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或接受这些学科的知识“滋养”,而 实现这种统一性的“阿基米德点”可能就只有体育实践本身了。
3.2 提升学科发展动力从历史上看,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作用,体育学科的发展 也不例外。体育学科发展从学科简单综合到学科分化,再到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 等,就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同国际体育学科发展相比,我国的体育学科发展近 十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讲,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仍处于弱势地位,尤 其是以“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属性。对于这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重 大的措施:在学科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从事交叉科学研究;在组织管理上,重视交叉科学的发展 ,甚至具体科研项目、课题中,优先支持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在学术氛围上,营造有利于学科 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环境,这些为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同时,学科角色意识(即学科独立性)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又一推动力,学科角色意识是 学科创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科演进过程中主体性的表现。角色意识的强化,为学 科的内在系统增加了动力,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创生、学科知识的集约和学科理论的延伸。体 育学科一方面内部的基本概念、范畴尚不成熟,基本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学科内部结构松散; 另一方面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它不仅可能遭致学科内外共同体对学科存 在本身的责难,也可能受到社会、政府对学科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理性分析学 科成立条件的基础上,保持坚定的学科信仰,增加学科角色意识,以充分的信心和耐心来进行 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完善。
3.3 加强整体性研究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从学科原理观来看,一切学科的发展皆是以问题和理论的分化,以及学科内部或 与相邻学科联系在一起的整合关系为前提和表征的。换言之,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不能出于 对学科命名权的诉求,而应着眼于学科群内部各级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特定的问题脉络。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弄清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确定学科性质与学科范畴的 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对体育的发展需求、体育演进的客观规律及体育学科专业设置的层次 差异与相互联系,抓住体育学科内部的主要矛盾、核心问题构建体育学科体系。这种从理论 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学科构建思路,将对体育学科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 要作用。
3.4 建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其说是学科发展中的一种危机表现,不如说是人为的一种割裂。
由于体育学科是逐渐从教育学科中分化出来的,而教育学科自始至终带有强烈的哲学思维或 思辨传统,为此,一部分学者强调思辨的重要性,缺乏对实践的追求。而体育的本质又是实 践的,是与实践不相分离的,脱离体育实践的体育学科也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是“ 纯”的体育哲学也需要实践的滋养,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 体育学科需要坚持而且也只能坚持的道路。
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是突破当前体育学科种种危机的关键,也是体育学 科赖以存在的基石,因为,它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使体育学科真 正回归到学科解释力、应用力及预测力的高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达到体育学科自身能力建 设的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思路,体育学科的归属、研究范式、学科地位等问题也就 不成为问题,因为他们自然就有了独立的思想边界和范式,形成了良性的学科发展之路。
3.5 开放性是体育学科应保持的姿态在体育学科的发展道路上,建立体育与其它学科的良性关系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虽然在与其它学科的发展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的独立性问题,也因此提出了与其它学科 的“暧昧关系”是造成体育学科失范的根本原因,这是缺乏依据的或是说不够严谨的,因为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滋养和辅助,体育学科也不例外,问题在于如何 站在学科的思想边界范围内看待其它学科。这就需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来处理与其它学科 的关系,我们必须放眼当代人类科学文化的有机整体,广采博收,按系统的思路去建设和发 展体育学科体系[15]。特别要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克服就体育论体育的 狭隘思维 模式,把学科建设置于广阔的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全方位地去建设和发展,建立起 动态的、良性循环的对话和交流机制,保持其动态的发展。
4 结 语
学科危机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化”表现,是任何学科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并 不是体育学科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危机的根源,确立学科在危机中的自我建构。就 当前体育学科的危机而言,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体育 学科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或称之为整体功效的降低,甚至丧失)。作为 体育学人的责任就在于理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即在明确学科规范的基础上, 实现体育学科的整合性优势,建立学科统一性的“阿基米德点”,即体育实践本身,回归学 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我们承认,体育学科还远未成熟,还要在其它学科的“滋养”中成长,然而,这并不是 威胁其学科独立性的理由,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与其它学科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甚至是“暧昧”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站在自己的学科边界内强 化学科的解释力和指导力,达到学科能力提升的目的。这就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处理与 其它学科的关系,避免狭隘的思维模式,走出一条体育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这条路 充满了艰辛与风雨,但作为体育学人我们应选择无畏,选择登攀,也只有这样,体育学科才 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避免无谓的重复争议。
参考文献:
[1] 熊斗寅.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1982(2):18-27.
[2] 中国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82.
[3] 徐忠,屈世琼.再论体育的科学体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5):19-2 3.
[4] 汪康乐,邰崇禧.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11):1453-1457.
[5] 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 280.
[6] 周伟良.关于体育学科学术规范的若干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3):22-25.
[7] 田野,王清,李国平等.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2007)[J].体育科 学,2007,27(4):3-14.
[8] 王晓刚,马岩.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4-6.
[9] 刘湘溶,李宏斌,龚正伟.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2006,35(6):110-113.
[10] 鲁长芬.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 (2):6-10.
[11] 侯怀银.我国新时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 (12):13-20.
[12] 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19( 3):76-87.
[13] Glass G V.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J]. Educa tion research,1976,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