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1
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玉米这项作物的种植技术也有很大的创新,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并不能够提升玉米自身产量,而且还会导致玉米生长时发生病虫害,降低玉米自身质量,针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有效改变,并对发生的病虫害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本质上促使我国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1 玉米栽培技术
要想保证玉米自身产量有一定提升,就需要在进行玉米栽培的时候选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样对于提升玉米自身产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全面研究中,发现这项技术在实施中涉及的栽培方法也非常多,以下笔者就针对于玉米种植中采用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1.1 选地
在选取玉米种植区域的时候需要对玉米自身生长特点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根据对玉米自身生长特点选取合适的种植区域。在实践研究中了解到要想保证玉米产量有一定提升,就需要在种植的时候选取内部酸碱度和肥水含量等都符合玉米生长环境的区域。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对玉米种植区域的土壤内部含肥量进行研究中,还要对其是否适合管理和灌溉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1.2 整地和施基肥
在进行玉米种植前还需要对选取好的种植区域进行合理整地和施基肥,为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提供相应营养物质,这对促进玉米生长速率和提高玉米自身产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选种
对于这一步骤来说,在实施之前还需要技术人员对选取好的玉米种植区域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突然本身特点选取适当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在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中,需要对土壤内部成分做出综合考量,这样能够有效选取合适的玉米种子,促使产量提高。
1.4 玉米种的处理
在对玉米种植之前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有效处理,在这一过程的处理方式主要在于对玉米进行晾晒处理,其根本目的是将玉米种子内部原有水分析出,防止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因为土壤内部水分过多造成玉米种子腐烂的现象发生。在进行晾晒之后还需要对玉米进行短时间浸泡,保证玉米种子表面含有一定水分,这样对促使玉米快速发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玉米种子浸泡的时候还要保证其浸泡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样做能够从本质上防治玉米在种植中发生腐烂现象。
1.5 合理密植
要想全面提升玉米自身产量,就需要在进行玉米种植的时候对其自身的感光程度和地力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为了增加玉米产量,技术人员在播种和栽培的时候还需要对株间距离进行有效考虑。在对玉米种植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玉米在种植的时候主要有两种株型,包括紧凑型和平展型,在对玉米种植株型进行选取的时候还需要按照玉米种子自身生长特点进行选取,并且对种植宽度进行有效控制。
1.6 田间管理技术
前面对玉米栽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进行玉米种植和栽培过程中必须按照玉米自身生长状况选取有效的玉米栽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自身质量。在进行玉米栽培之后,还需要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这一步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病害,从本质上保证玉米种植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1.6.1 苗间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是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苗状、苗齐、苗全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具体操作中应遵循“去弱留强、简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原则进行定苗、间苗操作,一般在5片真叶时开展定苗,并留1株壮苗于每个穴中,查苗补苗同时进行。移苗时应带土进行,保证浇足定根水,尽可能提高幼苗成活率。对于缺苗过多的情况,技术人员可选择补播种子的方式解决。对于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一两次中耕,并同时进行施肥。同时,技术人员应遵循定苗后深、定苗前浅、循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确定中耕的深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病虫害防治。对于水肥管理,当玉米芽生长出五六片叶时,技术人员可进行首次追施苗肥,按照尿素7.5~10.0kg/667m2的量进行。具体操作中,应在畦中开沟,施肥完成后进行盖土操作。
1.6.2 穗期管理
(1)水肥管理:当玉米苗长出八九片叶时,技术人员可以开始施攻秆肥,通过条施方式施加总施肥量的1/4;当玉米苗长至十四五片叶时,开始施攻穗肥,结合大培土施总肥量35%的肥料;玉米的旺盛生长期是从拔节到抽穗期,此时需水量增加,其蓄水的临界期是抽雄前后,这个阶段应当将土壤持水量控制在70%~80%。(2)中耕培土:从拔节到抽雄阶段应进行一两次中耕,行间的中耕深度应控制在2~4次,通过切断部分毛根刺激多发新根,促进植株抗旱能力的提升;下一次深耕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并将土垄培高。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药剂拌种
通常境况下,购买的玉米种都会经过种衣剂包衣,在抗虫害方面的能力较强,能够抵御地下虫害和大部分的苗前害虫。如果不确定购买的是经过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可进行药剂拌种来促进玉米种子抗病虫害能力的提升。
2.2 及时除草
封闭性管理适用于没有麦茬的玉米田,可667m2施用200mL左右浓度为40%的乙莠悬浮剂,喷洒完毕后再进行播种。苗后防治适用于贴茬直播的玉米地,此处应注意有机磷杀虫剂与除草剂合用会产生药害,应先后2次喷洒,相距时间应大于7d。
2.3 防治褐斑病
预防是解决玉米褐斑病的主要方式,可选用浓度分数为12.5%的烯唑醇在玉米定苗后到小喇叭口期间,可湿粉2500倍液喷洒。
2.4 苗期害虫的防治
技术人员进行药物喷洒防治苗期病虫害时,可在玉米定苗后至小喇叭口期间根据当地可能发生的重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对于灰飞虱可采用浓度为10%左右的呲虫啉经过湿粉1000倍液喷洒,对于蚜虫则可采用浓度为1%甲氨基安微菌素乳油湿粉2000倍液进行喷洒。
结束语
在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要想全面保证玉米自身产量提升,就需要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选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促使我国玉米种植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对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实施之前还需要对玉米品种和其自身生长状态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根据了解选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提高玉米栽种方病虫害防治水平,促使我国农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德仁.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9).
[2]李亚东.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9).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 发生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69-01
1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1.1 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至6片叶时便能显症。在病症初期,会有褪绿虚线条点出现在心叶中脉两侧和基部,其形状为透明的油浸状,随着病症的发展,会逐渐扩散到整个叶片上。病株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浓绿,整株或顶部簇生,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发病晚的植株也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畸形。由于粗缩病属于病毒性病症,能够对玉米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若农户在种植期间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在防治上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治”的原则。(1)改善玉米生长环境。禾本科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病源,及时铲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栖息场所。(2)播种时期要适宜。适期早播能够增大苗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2]。春玉米播种适期应掌握在4月下旬至5月初,避免5月中下旬播种。因为此期播种,玉米苗期正赶上灰飞虱第一代成虫传毒盛期。(3)播前药剂拌种。播前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玉米种子50公斤,堆闷4―6小时,晾干后播种,可有效控制灰飞虱。(4)发病田喷药防治。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次。在喷药的同时可加入适量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玉米生长。
1.2 褐斑病
褐斑病是玉米病害中的常见病症,严重危害玉米的茎秆、叶鞘及叶片。病斑初期为油渍状黄白色小斑点,后变褐色或紫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随着病症的加重,斑点会蔓延到叶脉及叶鞘上,其颜色为褐色。而且,患有此病症的玉米其表皮会出现破裂现象,而且叶细胞也会出现坏死状态,能够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通常褐斑病的发病时期主要以7-8月份为主,由于该时期多阴雨天气,且具有较大湿度,易引发病症的生成,若农户未及时防治,可造成产量损失。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待玉米收获后,农户需要及时对玉米的残体组织实施清除,并给土壤实施深翻,这样能阻碍病害的发展。而且,还要保证肥料的充足。通常在追肥时期,农户可按照10公斤-15公斤/亩的剂量对田地追施钾肥、磷肥和氮肥[3]。同时,农户还要做到三年以上的轮作,防治病虫害生长。种植密度也应做到合理化。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农户应当合理栽种,通常都会按照3500株/亩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不能过于密集,这样能确保玉米的生长空间充裕,保证营养与水分的充足。(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农户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
2 玉米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蓟马、玉米螟、粘虫等是玉米的常见虫害。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阶段的主要虫害,它们以成虫、若虫锉吸叶片汁液,并分泌毒素,抑制玉米生长。玉米螟:是玉米上的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在心叶期咬食玉米心叶,在叶片上形成排孔,造成“花叶”;为害严重时,心叶被咬得支离破碎,不能展开,抽雄推迟;后期蛀食茎秆,造成茎秆折断,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粘虫:又名行军虫,是一种突发性、迁飞性、暴食性害虫,食性极杂,主要嗜食禾本科作物。可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使其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1)药剂防治:针对玉米蓟马,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针对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每次1公斤,撒于玉米心叶内。针对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30―6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2)物理防治:由于玉米螟害虫喜欢光源,农户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者高压汞灯等方法,在田地四周设下埋伏,对其进行大规模诱杀。在防治粘虫时,农户可按照草把诱卵方式,或者在田地内放置黑光灯,对其进行大面积捕杀。(3)生物防治:根据食物链的原理,农户可在田地内饲养些害虫天敌,例如赤眼蜂或者实施食诱剂诱杀技术等方式予以防治。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减少害虫的数量,还能保护农田四周的环境。
3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能使玉米的产量得到保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使得农户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给予针对性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是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这样不仅使玉米的质量得到保证,而且还能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芝,周文伟,宋万友.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03):152-153.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3
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各地区的病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病虫的不同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各个地区的病虫害状况给予特定的解决方法。
1海林市地理环境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林海雪原”之称。属山区和丘陵浅山区,全境属牡丹江水系。东与牡丹江市、林口县接壤,西靠尚志市、五常市,南与宁安市毗邻,北连方正县。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为400 ~ 500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2300 ~ 2600h,年平均降水量450 ~ 1000mm。海林自然资源丰富,林木资源十分富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境内活立木蓄积量6000万m2。林木树种繁多,动植物资源富集。盛产木耳、蘑菇、薇菜等;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水利水能资源充沛,水能蕴藏量达500万kw。其中不可不提的是莲花水电站,它的装机为55万kw,在境内形成了133km2的莲花湖。
2黑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
2.1玉米的病害
玉米的病害主要常见的有玉米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等,主要介绍一下玉米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
2.1.1 玉米斑病特征
正常情况下我们又可以将玉米的斑病细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它们主要的危害往往存在于玉米的叶片,有时也会在叶鞘和苞叶处发现病斑。具体说来,玉米大斑病往往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大斑,有时几个病斑连成一个较大的斑块。大病斑的发病初期往往是如同水浸过一样,一段时间之后会变为青灰色,再后来的话就会变为褐色。病斑在空气潮湿时会形成黑色霉状物。和玉米大斑病相比,玉米小斑病和它的名字一样,它的病斑相对大斑病而言就特别的小。正常不超过1cm,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
2.1.2玉米丝黑穗病特征
玉米丝黑穗病是令种植户特别头疼的一种病,由于它主要为害的是玉米的果穗及花,所以一旦发病,往往会导致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为害不可小窥。该病往往存在于幼苗期,病原物从玉米的芽鞘入侵所引起的系统性疾病,它的症状经常在抽雄后得到体现。玉米的穗外观看似正常,但是细看不难发现其穗较正常株来说会短一些并且基部大,端部尖。有时我们还会发现苞叶裂开后会露出黑色的粉末,这其实就是变为黑褐色的孢子堆。
2.2玉米的虫害
玉米虫害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其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等。
2.2.1 地老虎
地老虎的种类很多,地老虎通常又会被称作地蚕、切根虫。其中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地老虎的一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卵阶段、幼虫阶段、蛹阶段和成虫阶段。就玉米而言,较常见的是大地老虎和小地老虎,大地老虎成虫体长约为20至23mm左右,前翅为黑褐色,有一不规则的黑斑,初产时浅黄色,老熟幼虫为黄褐色。小地老虎成虫体长约为20mm左右,前翅黑褐色,卵半球形,直径约为0.6mm,孵化前呈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黄褐至黑褐色。
2.2.2 玉米螟
玉米螟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发生代数较多。玉米螟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幼虫是钻蛀性害虫,玉米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叶片会有一排排整齐的小孔出现。玉米螟幼虫会钻入雄花中进行危害使得其基部折断。受到玉米螟危害的植株往往会子粒空瘪,青枯早衰,造成严重减产。
3防治措施
3.1病害防治措施
对于斑病,防治大、小斑病的根本途径就是选用抗病品种,还可以采取消灭越冬菌源和减少发病初期菌量这样的方法。
对于玉米丝黑穗病,与斑病相似,其解决方法也是选用抗病品种。由于连作多年易使土壤中菌量增多,发病重也可以实行轮作、深耕的方式。另外,还可以深翻土壤,将病菌孢子压到播种层以下,减轻发病。
3.2虫害防治方法
对于地老虎,其防治方法是繁琐且多样的,正常人们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配制毒饵等方法。我们应尽量在早春清除玉米地周围杂草,在清出杂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把田梗阳面土层铲掉3公分左右,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化蛹地老虎量。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防治,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地老虎的为害。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4
1、玉米黑粉病: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防治措施: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脉间形成圆形、卵圆形红褐色的矩形条斑,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与叶脉平行,成熟时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随玉米病残体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而传播,玉米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多在抽雄期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气温低(20℃—25℃)、雨水多,大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灰斑病严重发生,易易造成流行;而温度高、干旱则抑制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预防,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50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银浊利悬浮剂每亩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3、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防治措施: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4、青枯病
青枯病应以抗病品种为基础,配合药剂处理种子,调整茬口,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与矮杆作物间作,增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及时防治玉米螟等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防治措施:4.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4.2每亩增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4.3扩大玉米与其它品种的间作面积。4.4与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粘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4.5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
5、粘虫:粘虫的幼虫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防治措施: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6、蝗虫:成虫和若虫食叶片,影响作物生长。
防治措施:抖克1000倍、金世纪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虫克1000-1500倍喷雾。
7、蓟马:又名棕榈蓟马,成虫和若虫都吸食瓜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枝叶硬化、萎缩。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5
选用抗病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消除玉米螟、大魔病、小斑病等病虫害的初次侵染源,保全苗、保壮苗,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1.清洁田园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作物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深埋,减少病源和虫源,尤其对连作田块更要严格处理。
2.选用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用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清枯病,兼抗其他病害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拌种双10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70%代森锰锌或50%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2%~0.3%剂量拌种。
4.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前,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50临液拌沙,随基肥撤施于播种沟内。也可在齐苗期用48%乐斯本800倍液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每亩喷药液量100升。
二、茎叶生长期
茎叶生长期是甜、糯玉米一生重要的营养生长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等。药剂防治需掌握在病害大发生前进行,视病情确定是否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起畦种植,畦面开双行沟种植、种植密度每亩为3000株~3500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力促壮苗。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改善田间条件。合理增施粪肥,适时追肥,防止植株后期脱肥,及时控制大魔病、小斑病发生、蔓延。注意排涝防旱,降低田间湿度,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早期摘除下部病叶,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大斑病、小斑病都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纹枯病最初在下部叶鞘发病,逐渐向上部叶鞘扩展。病害在田间也以近距离传播为主,在心叶期或心叶末期,田间发病率较低,病株上的病叶也较少(约1片~3片),病斑小、零散,适当摘除低部感病严重的病叶1片~2片,摘除病叶后,再喷药防治,效果更好。摘下的病叶拿出田外及时烧毁或深埋。
2.叶末期玉米螟防治
心叶末期(喇叭口期)是前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玉米螟幼虫4龄前集中于心叶取食,造成心叶花叶斑驳,可根据甜、糯玉米心叶未期田间植株花叶率确定是否需要用药防治。当植株花叶率达到25%以上时,必须用药防治。可每亩用“棒棒宝”300克~400克丢施在玉米心叶;或每亩用Bt颗粒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2千克点心,隔7天~10天点1次,连续点2次~3次;或用“见益丹”1千克~2千克/卤,掺细沙土5千克;或每亩用98%巴丹可溶性粉剂80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36毫升,加人细沙土1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撤于心叶内。
3.大斑病、小魔病防治
一般在开始发病时、病叶率占全株10%左右喷洒第次药。在适宜发病温度20℃~32℃、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加紧喷药防治,控制病害流行。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魔清3500药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效力脱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
4.纹枯病防治
防治适宜掌握在心叶末期,一般病株率达到全田10%以上时开始防治。可用5%井冈聋素水利50鹏液或20%三陛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药液要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叶鞘,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抽雄吐丝期
甜、糯玉米抽雄后,病虫害发生为害最为严重,这个时期是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1.玉米螟防治。
可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10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注雄穗,或喷洒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使药液渗入花丝熏杀在穗顶为害的幼虫,或用Bt剂100亿袍子/毫升400倍~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Bt可湿性粉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500倍~1000倍液喷雾,或用80%杀虫单1500恬限吸预防措施。也可在甜、糯土米抽雄初期,视田间情况拔除大田植株1/2雄穗,部分切断玉米螟的食物来源,减少虫口密度,并结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能有效地提高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2.控制大魔病、小魔病
甜、糯玉米授粉后大斑病、小斑病发展迅速,在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10%世高1000倍液,或用25%叶斑清3500倍液喷雾防治,保持较多的绿叶面积,控制病害发展。
3.及时防治纹枯病
抽雄之后,正值高温高湿气候,纹枯病处于盛发时期。在植株发病率达20%以上时,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三吵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斜纹夜蛾、粘虫的防治
在幼虫3龄以前,每亩可用2.5%功夫乳油20毫升~40毫升喷雾,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0毫升~30毫升对水奶50升均匀喷雾。斜纹夜蛾、熟虫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捕杀减轻为害。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
强化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针对性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是保障玉米高产的基础。本文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两大方面进行全面阐述,旨在为玉米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1玉米品种选取
品种的选取是保障玉米高产的首要因素。选取玉米品种时,应着重把握其矮株、早熟、高抗倒伏能力以及高抗病性。此外,应确保玉米品种的单株高产能力。玉米种植较为紧凑,应选取耐阴性好的品种。玉米品种选取时还应注意因地适宜,选取符合本地气候环境的品种。
1.2玉米播种技术
玉米播种技术的选择是保障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要综合考虑玉米品种的特性、气候、土壤情况等,选取最佳播种方式以及播种密度。玉米播种时,可以选取宽窄行播种方式,为后续的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便利。且该方式可为玉米生长提供有效空间,有效预防热病。此外,考虑到玉米发芽率的问题,玉米播种时要选取一点三籽的播种形式,避免缺苗现象,保证发芽率。
1.3玉米播种土壤选取
为提升玉米产量,选取优质肥沃的土地是关键。优质肥沃的土地可以为玉米种提供所需水分以及生长所需营养,确保根系发达,提升玉米产量。因此,玉米播种前,应进行有效的土壤选取以及土壤管理。对种植土地进行翻耕以及平整,确保土壤松软,适宜玉米种萌发。1.4玉米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播种后,需要给予合理的田间管理,确保其正常生长。要定期查苗,及时对缺苗现象进行补种,保证发芽率。生长至4~5片叶后,需要进行定苗处理。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及时施肥、灌溉,保证充足的氮肥,确保钾、磷、硫等元素的充足,保障玉米良好生长,预防病虫害。
2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2.1常见玉米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大斑病和病毒病是玉米生长期间常见的病害类型。大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上,严重者可以侵袭叶梢以及苞叶。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玉米叶有轻微的灰色斑点,随病变加重逐渐扩散,最后形成褐色或者黄褐色的大块斑块。湿润环境下,疾病蔓延可导致叶片发霉变黄甚至枯萎,严重影响抽穗以及产量。对于大斑病的预防,主要靠选取优良的、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玉米种植前注意深耕深翻,换茬种植,减少大斑病的发生。疾病发生后应及时去除病变叶片,避免传染散播。另选取适当药剂进行喷洒治疗。病毒病主要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易于出现矮花叶病。症状主要出现在苗期,表现为叶片上的绿色条以及点,随疾病蔓延散播,可扩散至整片玉米叶,叶片变黄,影响玉米生长。对于病毒病,主要靠喷洒药物治疗,提前进行针对性药物喷洒,可有效预防蚜虫以及灰飞虱等,强化玉米栽培管理,提升抗病能力。
2.2常见玉米虫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虫害包括玉米螟以及玉米黏虫等。玉米出现玉米螟时,主要表现为玉米叶面上出现排状小孔虫眼,其主要对玉米的心叶进行叮蛀,如果玉米螟发生在玉米抽穗后,可导致雄花受侵袭,玉米籽粒受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对于玉米螟的防治,应在入冬前有效喷洒农药预防病虫。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可以在玉米田间引入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有效灭除。玉米黏虫一般情况下是大范围发病,对于玉米叶大量吞食,严重影响玉米生长,降低产量。可以选取敌百虫、马拉硫磷混合剂进行药物喷洒,防治黏虫。此外,亦可以放置黏虫天敌,进行生物性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