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1
要学好一门学科,关键在于理解它的概念。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要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学生需要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化学为学生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对初涉化学的学生来说,它们是陌生的,因为它们在化学中的意义跟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化学教学乃至科学教学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对身边生活世界的日常观点,形成科学理解。但是,学生常常对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不能建构起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对化学的深入学习缺乏可依赖的基础。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理解,就成为搞好化学教学的关键。
一、概念学习与教学困难原因的实践反思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当教学进行到抽象的理论、概念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化呢?我基于对多年教学实践的反思,认为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学生的已知(即前概念)作为新知建立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内容的学习。初涉化学的学生,总是带着一些直接的生活体验和观念接触化学,而化学为学生引进的多是一些借助新的话语体系表述的抽象概念和解释。
第二,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具体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高级的认知建构。
第三,化学学科本身也有着极端感性和极端理性的特点,经常要跨越宏观与微观来实现对某一概念意义的融通,来达到两个极端的和谐统一,学生对这样的学科体系逻辑不适应。
第四,从教师的教学来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往往仅立足于教材本身,目标定位在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很少考虑将学生、教材与教师的教法有机地统一,常常忽视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因果之间的联系。
第五,有些需要理解的内容与升学考试无关,从而使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是针对考试目标,强制学生识记一些概念和用法,而对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所需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要求不高,更极少关注跟日常经验的联系,甚至发现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养成基本的化学素养。这种教学与评价所追求的内容效度长期对立的现状也造成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自我中心和缺乏远见。
二、促进化学概念理解的策略
1.建立三个水平理解之间的联系。
寻找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力。科学教育研究揭示,从表征方式角度看,对化学概念及现象的理解有三个水平或层次。
①符号水平:包括图像式表征、代数式和术语符号表征等。
②微观水平:包括可以用于描述电子、分子、离子,以及原子运动的特定表征。
③宏观水平:包括对学生日常经验的表征。
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这些水平的转变上存在困难。学生理解化学需要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进行意义制定,若要对某一化学反应作出适当解释,就要开发出心智模型或图式来表征所观察到的宏观物质中的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2.做好化学实验,指导概念探究。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仔细选择的化学实验可以为所教授的化学概念提供宏观实例。由于通常是从微观和符号水平来解释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化学实验就成为化学学习中主要的,且往往是唯一的化学概念及现象的宏观水平表征。教师要让化学实验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理解化学、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策略。
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概念固定
以往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一般强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结果的认同,这无疑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忽视了另一条更重要的线索,即引导学生去反思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会把对现象的宏观观察自觉地深入对变化原因的理性探究中,从而形成对概念和方法的实质性理解。
四、以学生的总体经验为教学基点,为个体的概念学习拓展空间
要求所有学生无条件地跨越由极端感性到极端理性的鸿沟,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对部分学生来说,化学这门新的充满感性与理性和谐之美的新学科因其概念、理论的晦涩使他们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如遇到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论时,教师要主动地建构一种适合学生总体认知能力的模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材料,运用类比的方法陈述抽象的理论、概念,抛砖引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他们自己来由此及彼地得出结论、定义,而后与书上的理论、概念加以对比,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点评和鼓励,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建构起由感性到理性的桥梁。
总之,对于概念教学,教师要切忌抛弃认知规律、脱离主体经验而让学生死记一些元素的价态或化学式、或者某个概念叙述。指望学生在被动的、机械记忆的乏味学习中,在感官的表象感知中真正理解化学是不可能的。这种教学的不良影响会在后期学习中越发凸显。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以往只注意由现象引申出结论的传统做法,代之以引导、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认知升华的心路历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体验探究与思考所带来的快乐,以点滴的成功培养他们的兴趣,增进他们挑战自我的意识。同时,教师应弱化课堂教学管理者、传授者的心态,树立建设者、服务者的意识并付诸实施,使教学有利于认知主体的内部探究动机在活动中得以强化,使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积极的认知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 概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08
化学教师教学时,对概念的教学往往觉得非常头疼,因为概念都是非常抽象枯燥的理论描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更谈不上理解了。可是,如果没能良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那么后续的学习就像是建立在不稳地基上的建筑一样,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存在巨大的隐患。所以,怎样按照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来安排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策略,就成了每名化学教师都想要解决的问题。下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学习,探讨了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一、概念教学现状研究
1.化学概念本身过于艰深。
初中化学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而且又大多抽象难懂,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又很高。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十分困难: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转到微观的角度来进行概念的理解,这对初中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也就并不奇怪了;其次,对于那些过于理论化、抽象程度高的概念,学生一般无法理解其真正的意义,通常只是硬性的记忆而已。
2.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
首先,初中生学生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建立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毕竟还是起步阶段,所以对概念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次,学生经常会混淆生活中的概念和学科中的概念。
3.教师教学设计不当。
首先,化学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教学完全按照考试要求进行,让学生硬性记忆化学概念的意义以及具体运用;其次,化学教师未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仅靠高密度的练习来推动学生掌握概念。这样的概念教学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无法对接收到的概念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与处理,从而导致概念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改善概念教学的策略
1.重视概念的导入环节。
化学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对概念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的理解和消化化学概念。概念教学的导入环节有许多种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的内容来设计。
(1)借助直观的现象,建立学生对概念的初步认知。
化学教师应该尽量多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初步认知。例如:进行分子的概念教学时,作者就在上课的时候向学生展示了将盐溶于水的过程,让学生见到直观的分子运动过程;之后再通过形象的比喻对分子进行具体的描述,这样就将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形象,立体直观的展示在了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对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入化学概念,实验、幻灯片、模型都是不错的选择。
(2)构建教学情境,重现概念的形成。
化学教师要巧妙利用拥有的条件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提升对概念的掌握程度。例如:进行溶液概念的教学时,作者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溶液的资料,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准确的表示溶液的浓稀,从而为学生重现了溶液概念的形成。此外,教师构建的情境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学生对于情境下的事物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在情境下提出相关的问题,借助实物或者实验来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例如:进行过滤这一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用纱网把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和奶茶进行分离,强化学生对过滤原理的认知。
2.重视概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紧抓概念的核心属性,注重概念的挖掘与拓展。
初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对概念进行浓缩,让学生明确概念的核心内容与意义,从而突显概念的本质。例如:进行催化剂这一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向学生讲解“一样改变、二样没变”这个核心。
(2)理清概念间的关系,避免混淆概念。
化学教师想让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在新课讲解或者知识复习的时候,将化学概念进行针对性的对比。例如,分解反应以及化合反应,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种类来界定;区别则在于:分解反应中物质由一种变为多种,化合反应中物质由多种变为一种。再如:燃烧以及自燃,也是属于存在共性,但是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化学教师讲解这类概念时,可以使用类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抽象思维,进而实现对概念正确、深入的理解。
(3)注重新旧概念的融合,促进对新概念的理解。
化学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将概念的属性全面、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概念和刚刚学习的新概念融合在一起,进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讲解置换反应时,教师需要注意:首先,衔接不同的反应类型,写出几个学生已经理解的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说出每个反应各属于哪一反应类型,连带复习分解、化合等反应,之后再和置换反应进行概念上的对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程度;其次,衔接不同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类型,教师先带着学生复习一下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这样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3.重视概念的延伸
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分析、对比已经学习过的化学概念,从而清晰梳理各个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特殊属性、不同点,从而实现对概念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内化以及迁移。例如,讲解物质的构成以及分类时,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概念的树形结构图,并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把握概念的特征,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异同。借助画概念的树形结构图,能够让学生的化学概念思维变得更加立体,从而促进他们进行概念的延伸。
4.重视概念的实际运用。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3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思考
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指导着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化学概念不仅是分析推理的依据,而且还是解题作答的基础。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深化。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
架”。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将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等。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可以看出,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等方面展开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相互补充,又有区别,相互独立。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特点
(一)较强的抽象性
从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看不到、摸不着,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二)形成的阶段性
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教材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将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穿插编排在不同的章节中,逐步深入。在教学要求上,由低到高将概念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四个目标层次,可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三、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直观教学,感性体验,形成概念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易挫伤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教学中,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需要,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例如对酸的概念的建立,我是从学生生活中对“酸”的理解切入的,结合在CO2学习中对碳酸会使石蕊试剂变红的认识,使学生对酸的理解产生相关的类属性同化,扩大对酸的认识范围,从而形成由系统的概念体系,上升为酸的概念。
(二)注重发展性,全面理解,讲清概念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例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学生刚接触“氧化反应”时,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了碳与氧化铜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时,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氧气”,而是指氧元素,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扩展,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以免增加难度。
(三)对比归纳,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繁多,容易混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突出本质,辨明异同,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初学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正确掌握。在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等,都应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应用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4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
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关注教授的内容,关注学生牢记的基本概念,而忽视了学生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如何将已有知识进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进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时,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时效性,而忽视了化学概念本身具有的功能;过于注重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概念,而忽略了概念的来源和缘由的讲解;只注重单个概念的教学,将化学基本概念孤立化,忽略了一个概念与其他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概念,在运用过程中,漏洞百出、困难重重;有的教师甚至将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一带而过,只强调基本概念的应用,而忽略基本概念本身的意义等。这些基本概念教学都无法使学生将化学知识内化,随着教学逐步推进,化学知识点的不断积累,学生便会对化学学习产生恐慌,进而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利用情景教学法引出基本概念
情景教学法在各阶段、各学科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推广和使用,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成果与规律;情景教学法主要指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过程。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可弥补基本概念教学枯燥与乏味的缺陷,通过具有神秘感、有趣的情境设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一部分的内容教学时,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为课堂导入,并设置“我们如何制作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情境。在课堂的导入阶段进行该实验,并使学生在教师示范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条件、过程以及现象等。试验完成后,开展情景式的课堂自由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释实验现象。交流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使学生对“空气”部分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描述,并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能得出各种气体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从而构成该气体的基本概念体系。
三、注重结构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结构体系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进行新概念的认识过程中也面临着知识点的分散性以及繁杂性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知识系统性学习。对此,教师可通过结构教学法帮助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建立相应的联系组织成系统知识架构,使学生在联系的框架中进一步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与意义。结构教学法作为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辅助方法,应以基本概念的核心内容为主。因此,教师应把握好结构教学法的使用时机,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四、总结对比,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彼此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为了使初中生学习时不混淆,指导学生对概念总结对比,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元素和原子、原子和分子、分子和离子之间都存在一些联系和不同点;纯净物和单质的异同点,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总结并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些概念,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别都总结出来,然后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这节课之后,就能借助一些实际例子进行区别: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却不能说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我们还能这么说: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这就是错误的。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各种元素、原子之间的概念深刻理解,不能随意混淆。
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将微观概念宏观化,强化直观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得以普及,充分发挥其直观化、形象化的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微观的概念更为实用。例如,在进行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教学时,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时困难重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动画、图例等将微观概念宏观化、形象化,进而解决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到、难理解等难题。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 化学概念 教学
Some ways for the junior chemistry concept teaching
Chen Xiaobing
【Abstract】Chemistry concepts are the basic knowledge which must be mastered for learning chemistry,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correctly for learning well chemistry. Teache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link and explain the concepts clearly, which will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llect and strengthen their learning abi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ncept Teaching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论述概念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3.正反两方,讲清概念。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 教学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的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是更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五、深挖概念的内涵
一些化学概念层次较多,这给学生记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把组成定义的关键词句向学生突出讲解,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加强记忆效果。例如、在“催化剂”概念中,强调“变”和“不变”;在酸、碱定义中强调“全部”二字等。学生只有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才能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如在溶液中“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第一,定义的句子比较长,第二,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加上关键字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六、通过练习巩固概念,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形成之后,一定要使学生通过复习和反复运用来掌握和巩固,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注意组织练习,当学生学过有关概念后,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练习题,使学生通过习题实践,巩固和增强学生应用概念的能力。二是分析错误及时改正。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了解,根据反馈发现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
七、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