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1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2

一、开展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个性

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探究的、体验的、建构的学习方式中,主动去发现美术、感知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培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与发展。

二、让学生尝试和质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陶行知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动、活泼、积极、自觉的认识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探索者,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形成问题意识。

三、分层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3

关键词:文化;多元文化;中国音乐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产业时代。对全球性的国际化音乐教育观念、方法的接收,唾手可得的信息处理等等,必然将会对音乐教育产生影响,形成新的认识,这都是引起众多学者对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视,共同探索如何面对未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问题的原因。

《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隶属于《音乐教育的人文视野丛书》中的五本之一,是一本链接音乐教育与当代世界及国际教育的研究音乐教育理论的著作。本书的作者管建华,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音乐文化哲学。

二、音乐教育哲学文化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课程性质定义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者。对音乐教育哲学与文化的深刻解读,能使促使音乐教育观念渗透到音乐教育课程与教学中,为教学实践做准备。

本书中认为,全球性音乐教育时代正在来临,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增田米强调,“全球性”包含三个基本思想:人类统一感,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地区或国家界限的全球信息空间的诞生。伴随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全球系统得以扩展,网络社会与多种文化相合作,形成多元化文化,与世界各个区域的历史与地理产生联系。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得到多学科、多元文化音乐链接的无限资源,当然有时候的资源仅是片段化的、局限的,这仍需我们不断的努力去扩充全球文化的信息交流空间。

后工业、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文艺、后现代学术现象就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哲学是时代文化的重要思维形态,后现代哲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差异”和“多元”的哲学。在音乐教育哲学中,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是对全球性的边缘的、差异的、现象的、解释的、生态的与多元文化和多学科交叉的音乐教育学。当我们可以在全球性文化中探索时,我们应该在尽快适应新的音乐文化和建立新的音乐教育观念,这便引发了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思考。

三、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思考

在高等教育国家化挑战下,中国高等音乐教育被管建华教授梳理为五大问题:国际化的音乐课程、国际化的音乐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音乐教育学术交流、国际化交流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交流和国际化交流中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从这些小标题中,我们就能够得知,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习中,我们主要教学的都是西方传统音乐,是以欧洲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而缺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育。因此,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国际化应该确立以文化交流为首要目标,其培养目标和评估系统也应该以音乐文化的传承为主,原因由高师的毕业生主要担任中小学教育,其目标也是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首先应该注意“文化”二字。暂且不提西方国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交流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我们在与西方音乐教育学术的交流方面也是较浅层次的,这表现在对国外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成果缺乏整体的把握上。我们仅是输出少于输入,缺乏构建系统的音乐教育知识体系,缺少音乐教育学术研究成果。

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面临了课程改革的局面。管建华教授提出了音乐课程的立体三维建构:1、母语传统源远流长;2、世界音乐宽似海洋;3、文化统领高屋建瓴。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音乐课程设置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设计中去;以全球性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世界音乐的教学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热门话题,强调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们会产生各自的教育法和教学法。管建华教授提出,中国音乐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音乐教育文化观念的转变,先解构西方文化中心论,否定欧洲工业文明音乐的“科学范式”,增加道德实践性与审美表现型新的综合认知,从而使东西方音乐教育达到共存、互补。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补充,从实践事实、思想观念上得以共存,故在中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更要建构一个能够面对新的历史语境、适应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从而开发与实施新的课程。本书中还提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目的是为了传播现代化与传统音乐的更新。

四、重新定位中国音乐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西方的音乐教育要比中国先进,自20世纪以来,深受西方一元论的音乐教育观、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影响,但若仍然只坚持崇尚学习西方音乐教育原理,将只会永远被“落后”、“附属品”定义。故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语境下,中国音乐教育重新定位的必要准备。管建华提出多元文化教学的四个教学概念框架的六个标准,四个教学概念:平等思想、课程改革、多元文化的能力、教授社会的公平原则:六个目标:理解多元文化的历史视角,发展文化的自觉意识,发展跨文化的能力,反对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偏见与歧视,提升对地球和全球状况的意识,发展社会性活动的技巧。肯定了音乐是文化的教育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课程的主要目标,包含了正确看待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尊重他民族音乐,掌握音乐的概念、结构、直观的和思维的技巧,使学生获得跨文化的音乐交际能力等,这都是强烈的响应着如“十五”、“211工程”项目等的音乐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五、总结

本书针对各个版块所提主题部分,布置了相关篇幅,进行了中西音乐教育关于哲学、课程教学的对比,使每个版块都较为丰满地展现给读者,预设了读者的疑问并解答,做到了提出观点――举例实证――验证观点,各版块间又存在连贯性,为后好铺垫,遵循了逻辑学的规则,理性地将作者的想法与观念传送给读者。通过阅读管建华主编的《中国音乐教育与国s际音乐教育》一书,笔者得出以下感悟:

1.最新的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本书于2013年12月出版第一版,所录入的论文都是具有社会讨论热点的话题,具有追踪热点、与时俱进的特点。国家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入,哲学的唯一性被打破,权威统一的言说方式被摒弃,以往的边缘地带受到关注,后现代思潮下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将展现更大的包容性和灵活的流动性。肯定音乐教育即文化教育。声音只是音乐的载体,而音乐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美国的唐哥伍德宣言、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都把对人及其文化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要从大的文化视域中,从国际音乐教育的角度,去找到适应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

2.引出值得深思研究的音乐教育话题。在全球性国际化音乐教育的大家庭中,中国音乐教育着实应该重新审视自身问题,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反思。结合实际考察研究,得出权威的、能够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的结论。如在《21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及教学范式的转向:音乐工艺模式与音乐文化模式》中提出的对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音乐工艺模式”及教学范式或本土音乐教育的体系性建构,又如在《对以多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的思考》等文章中都提出自己的构想,但这些都是值得教育者们对其进行深研的议题。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4

[要害词]:新课标、教学方式、全面发展、培养能力、信息技术、评价方式

前几天,我有幸前往南昌观摩学习了全省中学教师优质课。老师们展示了与传统教学模式迥然不同先进教育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活跃的课堂气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博得了评委、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我受益匪浅。与会期间我浏览了明年要试行的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课本,感受颇深。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布满生气的、丰富多彩的、可操作性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熟悉:

一、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实行新课标之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把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就尊重学生而言,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 --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熟悉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加以指导,挖掘学生潜能。

二、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

①把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②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把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熟悉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熟悉显然是不对的。

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爱好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中小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学习方法 (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聪明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英语学习策略,以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 IT技术

IT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利用IT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什么?仅仅是追求教学方式层面上的变化吗?答案远非如此。我认为,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使课堂成为布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这里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问题。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洪恩软件《从零开始学英语》就运用 IT技术,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其制作的光盘,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可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独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布置一个展览中心,computer等包含最新词汇的科技展品,可让学生用鼠标拖动放在展览中心的某个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创意练习“intend/plan to do”;“There be…”等句型,操练词汇。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同等发展,创新意识也孕育在他们对美感布局的实践操作中。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个体的学习进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浓厚的学习爱好与主动参与,形成了学生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获得不同的成就。

②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的学生,假如不及时把握 IT技术,绝对适应不了未来的时代。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IT技术,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让学生把握运用IT技术的能力,非凡是运用IT技术迅速有效地从网络探索信息,选择信息,治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分清莨莠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能迅速有效地从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③先进的英语学习软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洪恩英语》,《疯狂李阳英语》,《金山单词通》,《英语听力通》,《轻轻松松学口语》,《英语口型教师》等一系列优秀的教学软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电脑或上网,甚至可以自学而获取成功。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做好指导和推荐工作。

四、英语教学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多年来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主要是笔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考试改革的发展,在高考和中考中开始了听力测试,我们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我们就没有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我们往往都是由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我们外语教学实用性不强,效率不高,与我们的外语教学评价有关。我们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评价的观念比较落后,从而必然会制约外语教学,制约外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外语教学评价的问题,通过评价的改革促进整个社会进步。

②实施英语课程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元化原则。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多元性,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元。其中,评价主体多元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们总是把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者,而评价对象也仅是学生。实际上,教学的治理者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的教学治理者)、英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

激励性原则。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什么 ?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以前我们把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非凡是与高考、中考等同起来。结果,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不得不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便是此情景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要实施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一定要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教学。以往教学评价是为了选择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

情感原则。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人的心理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情感教学,也就是因为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我们更要注重情感,要注重人的心理体验。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是否把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看他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同时,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而不是受罚。

五、正确熟悉构建新型英语教学方式

新型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把以前的英语教学斥之为传统英语教学而一概否定。如同讨论素质教育一样。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现行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现行教育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与好的作法,但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探索新型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而不是一个否定的批判性口号。新型英语教学是现行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它不否定现行英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总结多年来我们英语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只有带着广泛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新型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更加完美。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5

关键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性

―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按照“能力主线”的思路,通过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由若干综合能力构成,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结构模型确保了课程内容的按需设置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意见》中提出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根据这些要求组织了广泛的行业调研,认真研究分析该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按如上所述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路程

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原国家建材局秦皇岛玻璃技工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和河北建材学校的水泥工艺和玻璃工艺, 2000年开始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市场调研,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满足当时的需求,经过多次的市场调研、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研讨,反复多次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教学大纲的修订,目前材料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截止2007年7月,本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共 235人 ,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高达9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作一介绍。

三、目前我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效果

在材料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理论上的新概念、技术上的新构思、工艺上的新方法不断涌现 ,各分支学科彼此间的交叉渗透更加普遍 ,这就从客观上对材料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 ,还需要了解相邻专业的有关知识,即拓宽专业口径 ,以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与此相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也处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之中。专业口径拓宽和共同基础加强成为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对选修模块的改革,第五学期不再开设必修课程,全部是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由原来的3门课程,增加到现在的10门选修课程。可供选择的学时数由原来的146学时,增加到现在的546学时。选修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由原来的6%增加到21%。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在原来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专项技能选修课程。重点是将“职业专项技能选修模块”与“灵活的订单培养”的有机结合,这样做的优势是:既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又增加了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赋予学生更好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加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按需培养;而且使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满足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的需求。

1、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但也不刻意去打破,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内容中应明确课程中主要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结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或是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将职业技能基础课程进行整合,进―步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权重。如:把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工程制图和AUTO-CAD整合为《工程制图及CAD》,硅酸盐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整合为一门课程《物理化学》,并改为必选课,课时也有原来的周4学时变为现在的周2学时。《粉磨工艺与设备》、《玻璃成型与退火》这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68学时增加到了85学时。通过课程的整合及调整,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在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需要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调整,比传统的理论教学课时数有所减少。

在总量为2532学时中,包括课程教学实践和集中实训、课程设计等在内的实践教学多达105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9%;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465学时,总学时数的58.1%。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

3、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用更具专业技能特点的课程取代了部分专业技能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例如:《建材深加工技术》被《玻璃深加工技术》和《混凝土及其外加剂》这两门专业技能明显的课程取代。增加了《专业导学》课程,从学生一入校的专业导学开始,学生就能够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直接接触到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专业课件的直观讲解,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以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都尽量地将授课内容与专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个知识点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4、适当开设选修课,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个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本专业建立了选修课程模块,其中有必选和限选课程两种。共有10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5、课程形式多样性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30门课程中,针对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例如专业课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授课时有的选择现场教学、有的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效果好。比如玻璃窑炉与熔制在讲授玻璃窑炉时,就在窑炉模型室讲授;讲授玻璃改板操作时,就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粉磨工艺流程时,就结合浅野水泥厂的实际流程进行讲述,这样也为以后到水泥厂实习打下了基础。又如专业导学,新生入学后第一周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并播放工厂生产的图片。使学生知道本专业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知识、学什么东西、学业结束后能胜任什么工作等等,使学生进校后有目的的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另外,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还设置了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讨论、社会调查等。

近两年随着产学合作不断深化,企业对我校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水平给与较高的评价,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很高,不少企业在扩建时主动与我院联系,派人员到学校商谈定单式培养,双方共商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边学习边顶岗操作,由企业派技术人员为学生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由厂校双方共同组建毕业答辩小组,在生产现场组织毕业答辩。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环节的实习工作中增长了才干,为企业做出贡献,受到企业的欢迎。2007深圳南玻、东莞银泰技术玻璃公司,辽宁恒威水泥集团,河北奎山水泥集团等多家企业要求定单培养的人数超过了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

参考文献:

[1]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王艳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3]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0,(22)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6

【摘要】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要义是满足幼儿需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时代趋势。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表现在组织形式偏重目标导向、内容设置脱离生活和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等方面。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充分准备、具有整合思维、采取开放模式等策略进行有效推进。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1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课题批准号:YJA8801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质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从构词角度看,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是一个典型的合成概念,由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词构成。因此,要理解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内涵,就必须以理解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概念为前提。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一种公共幼教机构,而课程是专业性教育机构的实施内容。由于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学科基础的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杂关系,幼儿园课程的界定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幼教界关于幼儿园课程概念解读的主导取向是“活动论”。如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解读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显然,这里的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我们也倾向于从“活动论”来界定幼儿园课程。

在厘清幼儿园和课程的概念后,“适宜性”的概念也需要澄清。在教育领域,“发展适宜性”(developmentalappropriateness)是一个“泊来词”。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提出“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进而制定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1987年美国幼教协会进一步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经过二十多年的修订与发展,至2009年,发展适宜性实践,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此,适宜性概念指的是课程对学习者的适应性特征,它是能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促进学习者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课程。

具体说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又是指什么呢?对此,我国有学者进行了解释。在他们看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宜幼儿的年龄和个体,一是适宜幼儿群体和活动即游戏。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它是指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课程。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关键是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即要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需要,符合社会文化。与此相关,幼儿园课程适宜性,还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的症结

课程的核心是教育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的所有问题都是内容问题”。教育内容直接反映了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因此,课程的内容适宜与否,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核心,其中,内容选择是否适宜就成为了关注焦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适宜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偏重目标导向的课程组织形式。公共教育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不同于中小学,这是由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在现实中,幼教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侵蚀。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偏重于目标导向,就是这种侵蚀的反映。首先,课程目标较为单一,课程虽有可能达成某种目标,但这些目标主要局限在认知方面,长此以往,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后续的中小学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程进行前就预设了目标,而这种目标往往是教师确定的,这对幼师素质有较高要求,但现实中幼师素质未必符合。再次,对课程实施的高强控制。由于偏重课程目标达成,使幼师对课程开展尤其是幼儿园教学产生高度强制控制的欲望,而教师围绕目标控制教学流程,限制了幼儿自由活动,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对此,我们可从直接关乎课程内容的教师素质和内容陈旧两方面分析。许多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缺乏,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不够,或者是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经验。部分幼儿教师从教时间较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自己的思想行为,渐生职业倦怠,导致内容跟不上时代,也使幼儿兴致缺乏。我们认为,“适宜”的课程内容首先应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活动、游戏,从内容上具有广泛的选择,它可以是自然和社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也可以取自人类的精神文化。其次,要适宜于多元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幼儿园课程内容也相应发生变化。

3.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当前,我国幼教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意味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不适宜还表现在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上。幼儿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园课程选取的内容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其年龄特点,能让幼儿亲自接触和亲身体验的事物。同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适宜的学习方式。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要重视幼儿积极活动机会的提供。陈鹤琴先生曾经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与自然、社会接触中,通过亲身观察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其实质是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游动甚至呼吸。

三、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实现的策略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课程改革永远居于幼教改革的核心地位。我国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改革,与美国幼教协会“发展适宜性”的理念一脉相承,在这里,我们将在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本质把握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幼儿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策略。

1.充分准备,教师角色灵活、适当是核心。保证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宜性,归根结底在于要有优秀的教师。首先,优秀的教师是有准备的教师,包括优秀素质的准备和灵活方法的应变。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润物细声”,主要指课程内容是渗透在日常的各个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无声胜有声”,指的是有时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适当“留白”,不能一股脑的什么都告诉孩子,要给他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其次,优秀的教师是有效工作的教师,它包括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适宜性)。这意味着教师既不要过多指导,也不能无指导——教师应在儿童需要指导时给予恰当地指导。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同时影响活动的有效性和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角色要求灵活适当,即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总之,教师角色要定位在创建一个关怀幼儿成长的环境上,教学目的要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方面。

2.整合思维,铭记双主体因素是基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师幼互动为主体的,生产性而非消费性的、以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互动系统,这意味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对幼儿发展的了解为基础的。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对课程精心策划,把“方案”的基本理念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心理学基础包括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文化互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等;其教育学基础吸收了蒙台梭利、里兰·凯兹等教育家及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此外,还借鉴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观点和鹰架式教学等课程理论。与此同时,努力实现同家庭顺利沟通,在观察基础上即时地评价幼儿的学习。我们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旧观念,全面对待幼儿园课程中双主体因素及其关系,倡导以整合性思维来思考幼教问题。“人生不能无群”。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社会化机制,它的主体无疑是教师与幼儿;课程适宜性的实现,就是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3.开放模式,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是关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丰富。而多元一体是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此相关,我们应当重视园本课程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增强园本课程的适宜性。一是依据园本课程价值,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二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充分、主动地活动。这意味着,我们的课程本身是开放的,各种课程模式都在“博取众家之长”,冲突与融合相向而行。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竹林众多,幼儿园就可把竹子作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材料,创制出许多有特色的作品;冬季多冰雪的北方地区,幼儿园就可组织孩子进行冰雪雕塑活动等。而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岭,人员分散,幼儿园就可采用混龄班教育的方式;东部经济发达,靠近海洋,资讯发达,幼儿园可与国内外机构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2]休·布里德坎普.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樊庆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1—307.

[3]虞永平.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发展内涵提升质量——纪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J].幼儿教育,2011,(25):11—13.

[4]周智慧,姚伟.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58—161.

[5]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88.

[6]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56-58.

[7]程妍涛,王晓芬,刘洋.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方案[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