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1
混合式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它由网络学习(E-learning)的概念发展而来,以指导发现学习理论(guideddiscoverylearningtheory)为基础。对于混合式教学,国内外学者围绕其理论基础、方式、目标和效果给出了一些定义。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协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将任一种教学技术(如video、电影等)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何克抗(2004)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王莹(2006)认为: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强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混合式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材施教,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广泛结合,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混合,如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等,只要教学系统要素中的任一要素是混合的,都可以称之为混合式教学。我们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如何混合这些要素,使其实现最优化,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出发,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其优势。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方法的混合
20世纪初以来,外语教师一直在寻找最佳的语言教学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尽快地掌握目的语。在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影响下,听说法、情景教学法、自然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相继出现,这些教学法开阔了语言教学的视野,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但从外语教学实践来看,它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有效地掌握目的语的问题。过多地依赖或推崇某一种教学法的做法往往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产生某种偏差,甚至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不利于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罗立胜等,2001)。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发挥其各自的优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
“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教学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采取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还要在课外引导、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也不再“被接受”知识,而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混合
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是指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自主学习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讨论、信息检索和处理、资料共享、成果展示的自主学习(李蕊丽等,2006)。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相互讨论、帮助等方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可以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可以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共享资源,并制定合作规则,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混合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英语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考试的形式,一张考卷就决定了学生的成绩。而混合式教学中,我们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在线讨论、课后作业、在线自主学习等六个方面,占评价的50%。通过网络平台来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将口试和笔试的内容与网络学习内容相结合,拓宽考试内容的范围。
三、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
一、“互联网+”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可见,“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新形态、新业态。这一定义有两个深层次的涵义:一是“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不是简单的跨界连接,也不是颠覆和替代,而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升级和改造出一个开放、协作、共享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二是“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的内涵不同于“信息化”,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互联网思维潜力的大爆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回归到了“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上。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智能等创新要素将会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并逐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互联网+”具有四个核心特征:一是与新硬件产业相辅相成。新硬件产业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它依托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数字化等一系列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同时又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科学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二是大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大数据的涌现是信息资源的技术变革,也是生产要素配置模式的经济变革。大数据及其解析能力正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网络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一种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度的、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生态正在浸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四是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深度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现代工业体系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契合
(一)本质契合
“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而不是颠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它并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它不仅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认知方式,更要求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融合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解决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绝不是用互联网取代现行的全部教育,任何互联网技术、基础设备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的有机统一。二者紧密结合,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二)技术取向契合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助推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对远程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利用“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力求在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此发挥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服务功效。而大数据技术恰恰可以有效解决混合式教学的时间成本、媒体“混合”、成人学习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等系列问题,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整体把握、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远程教育实现学分制、多元化教学和家庭学习,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目标契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提升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这与“互联网+”挖掘各类资源,撬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于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规模化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教育资源的供给力,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机会和教育服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数字时代新型教育体系,对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知识供应链的重组
“知识供应链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网络结构模式。”[2]在这个网链式结构中,任何一个知识链都可以借助知识流的网状辐射,与外部众多知识链发生密切的联系,知识流动的水平越高,产品的价值结构就越大。“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以“知识流”为中心教育,在市场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的驱动下,知识民主化将得以实现,精英知识与大众知识的界限开始消除,人们的知识价值取向也由分科化、中立化、累积化逐步转向了综合化、价值化和碎片化。知识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当前,中国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单纯依靠技术支撑的知识供应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成人学习者“知识需求者”与“知识建构者”的双重身份,重新考量和组合知识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整合内外部知识、创新转化知识形态以及知识流动问题等。
(二)教育服务的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
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它是建立在摆脱传统劳动分工思想、打破职能部门界限以及顾客至上基础之上的作业流程再设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谋求的是变革教育服务模式和创新教育生态体系。这一目标包涵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业内的协作、融合;二是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渗透。当前,中国远程教育致力于“学分银行”、“支持联盟”等服务模式的创新,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混合式教育模式作为面向学生群体的基础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共享课程建设、基于网络形考等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仍局限于单一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这与“互联网+”强调的协同共享式教育服务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三)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健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和应用非常引人注目。但在中国远程教育整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质量体系设计,始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的着眼点是创新应用与新的业态,在鼓励突破创新的同时,必然会要求建立与之匹配的质量保障模式。而中国远程教育的综合改革并未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尚未探索到一种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最佳教学组合”,这也导致了其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望水平。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不健全的诟病,尽管多次强调保证质量,提升水平,但始终无法将质量保证工作系统化。
四、“互联网+”视阈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智慧式”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诉求,它代表了中国远程教育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生成性学习”。在智慧学习环境中,远程学习不再是参加一个专业或者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主动加入一个由众多学习节点所构成的、关系复杂的联结性学习群体。学习者通过某一个感兴趣的学习节点进入学习群体,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通过批判理解、知识建构和迁移运用等“深度学习”来贡献自己的智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和媒体设施介入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了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变革的支撑作用。重视智慧学习环境的研发与构建,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可感知的、自适应的、个性化的智能教学情境,更为学习者提供了协作学习、自我展示和选择多样化的学习网络。互联网影响下的中国远程教育,要积极构建互联互通、灵活开放的智慧学习环境,围绕加强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互这一中心,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创新“联结式”教学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高度网络化、交互化以及反应灵敏的信息媒介与现代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颠覆了人们对学习概念和学习方法的认知。当个人知识与外界组织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学习网络时,学习活动便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而是节点与信息源之间的联结。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学习的网络中,与节点联系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机会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源。也就是说,找到通往节点和信息源的路径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为重要。这也为当前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创新服务模式指明了方向。“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模式的大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服务模式远不止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更要着眼于实现教育机构间共同课程、共同学习者和共同教师的混合,充分利用联盟合作、集团化供给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共享、通畅的教学资源网络。此外,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还要凭借多元化的交互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分享、评价和传播服务,使学习者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化与创新,让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服务都能够进入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当中。
(三)设计弹性化、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3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探讨
1 概述
大学教学方法是为贯彻大学培养方针、实现大学教育目标服务的,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使当前教育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学习手段和传播教育内容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教学使用者在实践中发现,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各有优缺点,因此混合式学习逐渐产生,这种模式下两种以上的教学方式或媒介进行结合,渐渐将混合学习定义为传统面授学习与在线/网络学习结合。目的在于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和内容。
2 混合学习模式含义
混合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 model)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它“把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进行合理的结合;换句话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模式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2]。
3 混合学习模式的特点
①混合学习在关注技术通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与 “教”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分析哪些信息传递通道最佳,采用何种信息传递通道,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达到最佳实践效果。混合学习模式中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就是学习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
②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学”与“教”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组合。混合学习遵从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即最小成本和最大价值率[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适当地选择与组合媒体,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4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首先应该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需求和特征等要素,前提是特定的学习环境,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以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基础平台,以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载体,教师作为中心节点[4]。以本文的观点所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5 结论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已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新型学习方式,核心本质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逐渐构建一种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混合式学习,不是简单地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面授学习的机械式混合,而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嵌入结合,相辅相成、扬长避短、互相促进,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度混合式学习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路秋丽.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2]胡凡刚.网络环境中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探析[J].远程教育,2004(6).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4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ning进行优势互补,以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今天,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遇到瓶颈,混合式学习模式为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地思路和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学习模式。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及特点,给出了应用建议。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型学习方式。
国际上比较典型的定义是:Blending Learning focuses onoptimizing achievement of learning objectives by applying the“right” learning technologies to match the “right” personallearning style to transfer the “right” skills to the “right”person at the “right” time[1]。
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
黎加厚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3] 。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看出,混合式学习是对所有学习要素的进行有机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相互结合和互补,既能优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混合式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集中使用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机会,丰富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随着云计算、多媒体、移动平台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普遍提高,混合学习模式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这为探索新的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子商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却显得底气不足,一方面各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奇缺,另一方面电子质量的提高已刻不容缓,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3 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培养较弱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内容变化较快,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能能否融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需要利用现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平台,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实践。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类型多样的课程网站,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博客、论坛、微博等平台与同学、教师互动,激发学习兴趣。但由于网络平台在内容组织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知识点较为零散,而且需要能够及时维护;课程网站虽能解决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但往往疏于更新,同时多为学生简单的浏览、下载操作,互动性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互动机制十分必要。
3、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建议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一方面需要寻求制度上的保证和教育理论的宏观指导,另一方面需要重点研究教学模式,因为它是对教学实施起到核心影响的因素之一。
3.1 构建开放式教学以及互动学习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在以金融和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财经类院校的健康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要求,需要突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对专业的局限性,强化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获得较强的就业竞争力甚至是创业的能力。在传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虽然通过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但仍难以弥补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的缺失。
混合式学习模式把当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现代网络E-learning学习两者优势进行结合,在知识内容体系上按照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进行划分,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借助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大量在线学习视频及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安排;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的课堂授课,进行互动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混合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学习,构建知识架构,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加强引导,多与学生互动沟通,教学相长,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3.2 通过多元化实践途径提升教学效果
探索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灵活的引入教学元素,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采取多样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类资源进行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建立多层次多目标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多样的媒体资源,使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以及判断性不断增强,对教师讲课内容产生质疑,对自己通过探索所得的结论充满自信是当代大学生充满学习活力的体现。同时,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新学科,内容层次本身具有一定的争议,如果对学生进行“填鸭式”地灌输,反而会压制学生的活力,使学生失去课堂学习的兴趣。如果由学生亲自动脑、动手习得专业知识,通过互动机制适当引导,对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成倍增长,从而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同时,实践环节突破实践课程为理论课程服务的传统模式,增加开放式课外实践环节的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接触真正的项目工程,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走入市场。一方面能很好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毕业时轻松跨越“工作经验要求”的就业门槛。
3.3 突破传统考核模式,着重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
考核评价是教师用以诊断自身教学质量,了解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向,学生用以检测学习状况的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考核评价往往简化为了考试,教师把它作为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则把它当作任务,二者所关注的都只是成绩。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传统的考核方法已无法全面地衡量学生实际水平。
混合式教学的考核办法突破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而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未来发展为核心,着重于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考核,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实践部分的比重,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利用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企业认证纳入考核体系,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方面实现多元化,体现学生通过努力锻炼所获得的成绩,激发学习活力,增强信心,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功的混合式学习,需要进行精心的课程内容、主题设计,有效、全面的课程指导与实施,以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君亮,王移芝 混合学习环境下无缝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J]. 2014,24(2)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m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J].2004,(3)
[3] 徐玲,何巍.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高校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J]. 2013,31(11)
[4] 阮高峰,徐晓东.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建设——以《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J]. 2009,19(8)
[5] 王霞,刘岚. 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价值工程[J]. 2012,4, 271(31)
作者简介: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5
今天,大多数企业会组建一个私有的计算机网络来互联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系统,由于企业业务的需要、通讯的需要以及资源共享的需要,这个私有网络常常需要连接到公共网络Internet。而接入公共互联网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窃取、非授权访问、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为了保护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通常会部署防火墙,IDS和防病毒系统等以保护其内部网络资源和数据免受外部的恶意攻击。防火墙是保护内网安全的第一道闸门,它是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络和不可信的公共网络)或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网络安全策略控制(转发、拒绝)出入网络的信息流。
《防火墙原理与技术》是我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许多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必修或选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知识概念多、涉及面广、实践性也较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实现技术、开发标准以及应用实例,提高防火墙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目前该课程广泛采用的是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和计算机机房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感觉上课枯燥无味,不能主动参与,只能被动吸收,久而久之,学生会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且实践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尝试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辅助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2004年,何克抗教授首次正式提出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际教育技术界普遍认为,只有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具体地讲,B-learning的优点如下:
1)扩张学习空间和机会
单一的学习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限制一个学习项目的学习者,比如,课堂教学方式只限于那些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参与学习的人,但虚拟课堂却可以使一些远距离的学习者也能参与进去,当传播的知识可以被记录、下载或能重播时,那些不能在某个时间参与学习的学习者就可以在其他时间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混合式教学方式比单一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斯坦福大学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表明,混合教学策略会提高学习效率,完成相同的学习目标,混合教学只需传统教学时间的50%。实践证明,混合式学习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使用混合式学习的学生,学习方式更灵活性,自主性更强,学习兴趣也更浓厚。首先课前在线预习、提出问题,然后面对面进行课堂讲授解惑,最后课后通过录制的课堂视频进行复习,学习效果大幅提高。
3)混合式学习可以平衡和优化学习时间、费用
如果使用纯粹的在线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或者多媒体软件的学习,这样花费是很庞大的,因为这需要各种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并且纯粹的在线学习,学生对于重点、难点内容,理解不够清楚,学习效果不好,学习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如果采用混合学习方式,结合面对面的教师指导和自定步调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平衡和优化学习所花费的时间与费用。
2 混合式教?W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化教学(E-Learning)结合起来,其中,E-Learning内容所占比例为30%~79%。近年来,我校引进了Sakai(赛课)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课程资源共享、在线考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等多种教学辅助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校的《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共安排32学时的教学,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下面借助Sakai网络教学平台,以《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课程为例,从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
图1 河南理工大学Sakai网络教学平台
1)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第一部分防火墙基础,安排6学时。主要包括防火墙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地位和作用、防火墙定义和功能、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体系结构、防火墙的局限性和发展等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防火墙课程,教学内容切忌枯燥,应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古代人用防火墙来防止火势蔓延来引出防火墙的定义,比如通过“棱镜”事件引出防火墙在保护内网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多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突出防火墙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防火墙的包过滤技术和技术的区别及优缺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防火墙的作用及防火墙技术,而难点是防火墙技术,这两方面应作为课堂讲解的必要内容,其他内容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研究,只对所提问题进行课堂讲解。
第二部分防火墙标准,安排4学时。主要包括防火墙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保证要求、防火墙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防火墙的各方面标准,如果单纯地依靠课本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无法掌握学习重点。在进行此环节时,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下转第72页)(上接第92页)为若干组,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由学生研究相关内容并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在防火墙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防火墙的功能测试,难点是防火墙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重点和难点内容及学生提出的公共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第三部分防火墙实现,安排8学时。主要包括:Windows平台上个人防火墙实现技术、基于SPI的简单防火墙实现、基于NDIS的简单防火墙实现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编程量大,只依靠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全部理解,因此应辅以实验教学。我们安排了两次实验:一是Windows平台个人防火墙实现(3学时),二是基于NDIS的简单防火墙实现(3学时)。这部分内容重点是:Windows平台上个人防火墙实现技术,难点是Windows平台上个人防火墙实现技术和基于NDIS的简单防火墙实现,这两部分内容除了课堂上必须讲解,授课教师也应设计相关实验内容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用。
第四部分防火墙应用,安排6学时。主要包括个人防火墙应用、开源防火墙Linux iptables应用、商业防火墙产品及选购、商业防火墙应用等内容。此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既包括理论性强的内容,也包含实践性强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在理论教学同时,应同时注意课堂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我们安排了一次实验,开源防火墙Linux iptables实验(2学时)以强化理论教学效果。个人防火墙应用、开源防火墙Linux iptables应用既是此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2)网络教学
对于课堂上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课堂内容的延伸,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课前,授课教师需要将要讲解内容的PPT、资料等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防火墙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知识点多且较零散,学生经常出现课上掌握,课下忘记的现象,因此,教师应把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出去,学生可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巩固与复习。另外,课后思考题、作业等也要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对一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混合教学形式由于综合了多种学习活动,所以考核方式也更为复杂、多样化,既包括考试考核,也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考核,例如学生网络平台的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讨论情况等等,均可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我们在考核《防火墙原理?c技术》课程时,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验成绩占20%,网络平台情况占30%,以督促学生加强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
混合式教学定义范文6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最早于2002年由美国学者斯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提出,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给出了更通俗的定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形式、互动讨论形式,也有学生课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体实践环节等,既有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网络资源的搜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最终能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泛在学习状态(U-Learning),即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普适学习[2]。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不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又要构建新的课堂平台,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经济法课程中的优越性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同于法学专业,但至今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灌输说课”,虽然加入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仍然欠缺,经济法课程性质与授课对象等决定了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一)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学时紧张的普遍问题
在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中,经济法是唯一的法律课程,因此被赋予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法律教育都被寄托于此课程,经济法内容本就繁杂,涉及多个领域的部门法,而为了向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几乎所有面向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都又加入本不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内容,诸如合同法、诉讼仲裁法、甚至民法总论的内容,教学章节“臃肿不堪”,教学时间却只有50左右课时甚至更少,面对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章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入混合式教学,则可以把一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进行,或者让学生提前预习,节省课堂讲授时间,或者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只需在线提交接受教师的网络评价检测,这种多重课堂的同时学习,可以缓解捉襟见肘的教学时量,同样学时下可以达到更多的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二)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法律课程尤其是经济法都会面对制度更新的问题,我国目前快速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决定了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法的相关制度内容(比如公司、证券、社会保障等方面)会更新较快,而教材往往有一定滞后性,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章节不能依赖教材、内容需要修正的现象,而开放在线学习则无须顾虑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网络中获得最新的法条、资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为教学所用,能有效减少教材内容的滞后单一,海量的网络资源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信息量和最新的知识视野,对学生来说时效性与生动性兼具。
(三)有助于解决法律课堂中案例教学事倍功半的问题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控等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因素。传统教学中,案例及问题一般选自教材或参考书籍,课堂上对于案例的陈述和熟悉就要花去一定时间,且案例往往老旧。而加入互联网工具,则教师可以事先从经济法的案例数据库或直接网络搜索最新的热点案例,按章节师生共享,上课时教师甚至无需事先准备,随机调取,或者要求学生课前了解数据库中某案例,课堂时间直接开展讨论,完成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补充案例数据,可以将社会热点、最新典型案件纳入其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耗时耗力事倍功半的局面。
三、构建经济法教学中的新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是目前高教研究中的热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适用仍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更强调的是应用性和启发性,避免过多抽象的法律原理的研究,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内容设置不当等问题,引入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即改变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多重课堂来组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增加教与学各种形式的互动。1.利用网络工具,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并重。混合式教学的亮点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在实施课堂传统授课的同时可以开拓另一阵地,利用手机APP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如今已有不少高校购买网络平台产品供教师登陆使用,教师把经济法中的热点案例、重要原理、可以由学生自学的内容,用文字或微课的形式放在平台上,或者把教学内容分章节和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要求学生课下点击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通过监控学生登陆时长、点击次数、提交作业等进行评测和排名,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或APP应用的方式,打造互动平台,把所需讲授的知识点或者是与经济法有关的案例视频、法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题,推送到手机客户端,学生只要关注该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并且可以和老师实时语音或文字沟通,便于提问和答疑,师生互动相较于传统更为便利和频繁,对于教与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平时的碎片化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深层次的作用,可以模糊传统课堂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构建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学习——即泛在学习理念。
2.实施翻转课堂,增加互动参与。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即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解答疑惑、汇报讨论的过程,即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3],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体现。经济法课程自学性较强,又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因此比较适合尝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把本次授课的知识点讲解通过各种形式制作,或者让学生自行搜索下载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在线学习,这些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件、录制的微课,也可以是网络开放搜索的教学资源、案例视频,对于抽象枯燥的法律原理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生动、通俗的传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必再重复理论,提出本课要解决的任务即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照理论尝试适用法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层次,案例先易后难,学生可以分组也可以单独陈述自己的判断和理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旁听者和节奏的掌控者,必要时给予启发或者发起辩论,在知识的反复陈述和观点的反复碰撞中,尽量由学生自行得出接近正确的结论,最终教师回答疑问,强调教学的重点并布置下次翻转课堂的资料。当然这样的翻转课堂效果如何,关键还是教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讨论中题目的设计、讨论模式的选择都应事先考虑,并预想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实践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常见模式,在许多法学专业里普遍设置,但在非法学专业中应用较少,在此加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都是很好的途径,也能够间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实体与程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生动方式。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模拟法庭需要注意面对几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法律原理知识,从模拟审判的案例选择、诉讼流程、法律适用、分组讨论、评析总结,都需要教师事先作出周密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师是模拟法庭活动背后的主导,把控好节奏和时间,在庭审中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卡壳等问题时,可就地分析纠正。其次,给学生充分的庭前准备。因为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应提前熟悉诉讼流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法庭旁听或者播放庭审视频,也可以布置学生事先从网络平台自行查找学习,在案例选择上可以选择经管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司企业、合同类的典型案例,若有教师本人经历或者的案件则更合适,对于案例涉及到的理论和法条,学生应理解熟悉。第三,角色分配的问题。鉴于模拟法庭参与人员毕竟有限,在角色分配上尽量做到全员参与,避免一部分学生只能旁听的局面,可以设置调解程序、一审、二审程序,每段程序换不同的同学[4],增加第三人、证人、鉴定机构、律师助理等出庭人次。最后,教师应注意庭审结束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从程序操作、司法文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纠错,并给学生打分评级,作为课程考核评价依据之一。
四、结语即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