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证的科学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1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球发展理论演变的逻辑旨归
站在自然辨证法发展哲学的平台审视,早期现代化发展观即发展客体论是其第一阶段形态,个中主要包括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与早期发展经济学,其特点是将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但缺陷十分明显:其单一指标体系强调西方中心论与西方价值观;它将发展等同于增长,见物不见人,用经济增长指标来取代社会全面发展指标,忽视了发展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故于理论上片面,于实践中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挫折与损失。
继后出现了发展主体论。它认为发展的本质与主题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客体论所说的物质财富等客体的增长,并指出人的现代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心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具有跨文化的世界性标准,不是财富客体的增长所能解决的。从客体论到主体论,从重视物到重视人,是一大进步,但主体论忽视了客体对塑造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性意义与作用,更因其测量方法与标准西方色彩浓重,并主要取之于西方价值观而遭诟病。
其后,出现了以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主客相关论,它扬弃了以人为中心的抽象片面的现代化理论,有助于激发和唤醒不发达国家人民的发展主体意识。但是,主客相关论将发展的根源归于中心一极,将边缘视为受中心控制奴役的客体,将己国视为主体而将他国完全视为客体,其图景从根本上还是没有避免消极的单一主体论。要克服这一缺陷,单一主体论必须走向多极主体发展观。
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主体际发展观应运而生,它不仅解构了发展客体论与发展主体论,而且解构了主客相关论,但它并未建构具体的发展理论。稍后盛行的可持续发展观克服了单一主体观与单一客体观的缺陷,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然辨证法的唯物发展观最终使科学发展观扬弃既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建设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表现。它源于全球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不是照搬传统发展理论,而是从中国后发现代化的国情特点出发,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后发现代化的中国国情特点的必然要求。在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其发展条件具有独特的历史规定性和现代化必要条件,不能重复先发现代化国家的道路。西方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把科学发展问题提到日程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在解决发展问题上是很不自觉的,是在走过漫长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之后,已经出现发展性危机时才提出的。比如,日本提出环境问题也是在人均GNP达到4000美元之后,按日本的标准,中国也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把环境保护问题提上日程,这显然是不可行的。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少自然资源和产品产量的绝对数字都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计算便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早发现代化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终点,中国现代化确立的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而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构建和谐,共同富裕,而这一刻也离不开科学发展。事实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至今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质量问题和如何向人们提供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这个任务只能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下才能完成。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把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结合起来,它不仅要消除贫穷,使人们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能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语)。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根据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步骤,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那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跻身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由于21世纪世界各国差不多都已分布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时点上,将给全球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这就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更大的环境和资源约束。面对严峻环境,我国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把自身的事情办好,最大限度地聚集现代化所需要的一切动力资源,并通过结构优化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把后发优势的潜力和我们民族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而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贡献和施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康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故科学发展观源于全球发展理论,又超越了传统发展观,它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高水平,但也要注意施行中的问题。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全面性决定了它超越了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它的目标不是社会发展中某个部分或某个领域的局部优化,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元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科学发展观抛弃了旧发展观片面的、绝对的思维方式,它所构建的全面的新发展观,不仅合乎今天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发展观上又一次生动地证明自然辨证法中关于全面、辩证和发展观点的科学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协调发展观,它超越了不协调的片面发展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我们当前社会的不协调因素还很突出。比如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协调,城乡之间分布仍很不平衡。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它超越了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2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312-02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具有集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思想性、教育性寓于科学性、知识性之中的特点,在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素养和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教育功能。
(一)有助于研究生树立宏观的唯物辩证自然观
长期以来,学生接受的只是专业技能培训,对专业以外的领域很少问津,缺乏对自然界的宏观反映和整体把握。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最本质属性和共同规律进行哲学探索。这是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都无法承担,也是任何专业的研究生在过去的学习中都很少接触过的。有助于研究生从宏观上综合把握自然界的真实本性,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系统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二)有助于研究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普遍带有简单化、单向性的特征,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就显得简单而容易表面化,甚至会产生一些片面性认识或极端性看法。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对社会复杂问题的全面分析与正确判断的能力。在自然辨证法课程中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时,强调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对辩证思维的基本内容也做了全面阐述。在讲述科学技术方法论时,对单向性思维进行了分析,并与辩证思维进行了深入比较,使学生看到单向性思维的局限性,全面掌握辩证思维,进而提高他们对复杂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有助于研究生提高思想觉悟,强化科研道德意识
近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出现了滑坡现象。研究生作为时代的脊梁,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青年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学哲学这部分内容中,自然辩证法课程特别强调了科学共同体应有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每个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在伪科学、假科学还远未绝迹的当代社会中,研究生应强化自己的意识,自觉抵制经济体制转轨期间行业不正之风对自己价值观念的冲击,端正价值取向,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自然辩证法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主观方面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思想认识问题:
1.认识上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样一门课,为了学分而学。从很多访谈和问卷中反映出,相当部分研究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教师教的目标很明确,但学生学的目标不明确。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教师教的目标与学生学的目标都必须明确,并且应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当前自然辩证法教学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思想上不重视。也有相当部分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政治课,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实际上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被称为“ 文科中的理科”和“ 理科中的文科”。自然辩证法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和哲学反思;二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及由此引发的争论;三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是未来科技战线的中坚力量、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人,甚至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人。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认识上的模糊和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上缺乏热情,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教学形式原因
1.有关教材的问题。尽管现存教科书都明显地具有各自的优点,有着独特的体系,但很多教材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避“实”就“虚”。过分局限在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规律的框框中,往往是堆积概念或单纯强调空洞抽象的结论。即使有些科学实例,又大多是简单而机械的附比,作为对某条原理或概念的注解。学生从中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及其发展线索,面对的只是单纯的材料罗列和流于表层的介绍。教材及教学中心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比教学目的就会发现,现存的许多教材过于空洞和表面化。
2.就目前来说,自然辨证法课普遍还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给教学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尽管研究生的素质相对来说较高,但仍然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这一原则。 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观念的 “容器”,采取注入式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进行单一的信息交流,教师讲学生听。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课堂成了讲堂。并且运用大量的“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 担,使学生疲惫不堪,挫伤了学生积极性。结果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弈所说:“中国的教 育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很多东 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 很显然,只会考式的人难以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其实学生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老 师应以积极地态度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坚持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可以造就的,对教 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这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体现出人的这种人格、人性、人的发 展变化。谁把握了这一点,谁的教育就会成功,谁不能把握,谁的教育就有可能失败。
1.尊重学生。 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 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 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进行互相交流,让学生发表 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答出了与参考答案、同 学们答案完全不同答案。说他的答案错了吗,但又有答得正确的方面,说他答案正确吗,但 又偏离了题意。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表扬了这位不同答案的学生,肯定了 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中主动性和主见性。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了。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是有 差异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状况开展教学工作。有个学生 在完成基础训练时,由于平时学习态度差,不能按时完成,当政治课代表找他交作业时,还 没有完成,完不成作业班主任老师制定了处罚措施。这位学生就在作业的问答题中写出了 “不知道、不会做、不爱做、不愿做”等答案。像这样的学生我想仅靠批评或处罚,是解决 不了问题的,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针对性地教育措施才能解决问题。先心平气和 地找这位学生了解情况,谈谈心,交换交换思想。由于我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敞开心扉,和 盘托出自己基础差,学习信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课程多,作业多,完不成学习任务等问 题,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信心。
2.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政治课教师教学班级多,面对的学生多。除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打动每个学生外,还 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 成长。有位学生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前几名,可就是上课爱动,讲小话是家常便饭,经常挨老 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常要他请家长或被赶出教室,回到家中又常受到父母打骂,久而久之, 该生萌发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迅速下降。我一个政治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 首先想到的是关心学生,从我的政治课教学中做到关心这位学生的成长,先个别指出他的缺
点,对他提出了要求,虽然这个学生上课仍有违纪行为,但我不是批评,而是表扬,表扬他 的进步。有的班干部个别对我提意见,说违犯纪律还给表扬,老师做法不对。但给学生说明 道理后,学生也认识到应该关心每个同学,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3.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的内涵和意义有两方面,一要理解学生的语言和非语言表现的类型,特别是了解他 们行动的意义和情绪变化的原因。二要冷静地、客观地理解学生,不仅仅是为理解而理解, 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去援助、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从“理解的教师”迈向“行动的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需要理解学生,教师理解了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 教学才能获得成功。我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解学生的难处,理解学生的心情:理解好生,也 理解后进学生。比如在做作业中,根据完成作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学生作业少,多布置 一点,学生作业多,就少布置或不布置,并且进行不同的奖励和批评,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 的积极性。在课堂的提问中也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提不同的问题,或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不 同的学生来回答。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最积极的,也答得最好。
4、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演示教学走进了思想政治教学课 堂,把有思想教育意义的资料、图片,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演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提高学生的 兴趣,更能增强教学效果。参观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或基地,这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课堂。 组织好学生的参观访问也是政治教师的主要职责。练习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更能提高学 生思想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景富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途径[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2]杨天华 思想政治教育课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4
[关键词] 消渴病;中医辨证;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93-02
目前消渴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消渴病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消渴病往往伴随着高脂血症的发生,高脂血症又可促进消渴病的发展,而且高脂血症又是消渴病发生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基础[1]。因此,了解消渴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血脂异常变化特点及其规律性,对消渴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消渴病及其辨证分型各阶段的血脂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4例消渴病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48例,女66例,平均年龄50.79岁。按中医理论辨证将其分为三型:阴虚热盛型30例,气阴两虚型69例,阴阳两虚型15例。
1.2 研究内容
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脂血症发生率;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TC和高TG血症发生率;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
1.3 消渴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阴虚热盛型主证为口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急躁易怒,怕热心烦,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气阴两虚型主证为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舌体肥大,苔薄或花剥,脉弦细或细数;阴阳两虚型主证为形寒怯冷,面白无华,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萎,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数无力。
1.4 高脂血症的判断标准[2]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高TC血症,TC>5.7 mmol/L;高TG血症,TG>1.7 mmol/L;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型:TC和TG同时增高。
1.5 测定方法
抽取患者7∶00~8∶00空腹血2 ml,采用酶终点法测定TC和TG。检测仪器为HITACHI 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提供。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脂血症发生率(表1)
由表1可见,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脂血症发生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各型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 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TC和高TG血症发生率(表2)
由表2可见,消渴病高TG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高TC血症发生率(P
2.3 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表3)
由表3可见,消渴病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为22.81%。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各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性(P
3 讨论
亏损,燥热内生,阴虚燥热又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终发为消渴[3]。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除胰岛素分泌不足外,还存在着胰岛素受体缺陷或胰岛素抗体等因素,造成自身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性和抵抗性,发生胰岛素利用障碍,表现为胰岛素水平相对不足,不仅出现高血糖,也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和高胰岛素均可造成血液流变学异常,其异常变化以高脂血症为主[4]。本研究表明消渴病及中医辨证三种分型高脂血症发生率各有特点,气阴两虚型以高TG血症发生率增高为主,阴阳两虚型以高TC血症发生率增高为主。随着消渴病病程早、中、晚期的发展,高脂血症发生率和高TC与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逐渐增高。
阴虚热盛型是消渴病的早期表现,此期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三消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无临床表现,只表现为血糖和胰岛素的改变,对血脂的影响较小。高脂血症发生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的发生率及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型,该型无并发症发生。
气阴两虚型是消渴病的中期表现,高脂血症发生率、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低于阴阳两虚型,高于阴虚热盛型,以高TC血症发生率增高为主。消渴病迁延不愈,阴虚燥热日久,不断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心脾两伤,五脏脆弱,变生他病[3]。随着病程的发展,临床症状更加明显,机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更加突出,使内源性脂肪的合成增加,同时脂蛋白酶的活力降低,影响了血浆脂肪的清除,造成前β-脂蛋白含量增高,甘油三酯主要含于前β-脂蛋白中,使血脂中的甘油三酯明显增高,易使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傅晓英等[5]报道,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此期以高TG血症为主,是部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
阴阳两虚型是消渴病的晚期表现,高脂血症发生率、高TC和高TG血症混合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型,以高TC血症发生率增高为主。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致心气衰微,阴阳俱虚,甚至累及他脏,出现心肾虚衰,阴竭阳绝,阴阳离绝等危象[3]。随着临床症状的加重,高TC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高TC血症与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消渴病病情加重时,乙酰辅酶A及乙酰乙酰辅酶A的生成量均过度增加,二者可以缩合形成大量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此种物质不仅可生成过量的乙酰乙酸,从而生成多量酮体,同时HMG-CoA亦可作为肝脏合成大量胆固醇的原料,使胆固醇合成增加[6]。高TC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也是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征、肝胆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微血管病变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此期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并发症。
高血脂是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7]。临床上,掌握消渴病不同辨证分型高脂血症发生率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对消渴病的治疗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树强.糖尿病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2007,27(2):81.
[2]张秀明,李健斋,魏明竟,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65.
[3]薛君,陈镜合.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医病机浅探[J].中医杂志,2002,43(4):248.
[4]范洪,石海香.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84.
[5]傅晓英,周焰,阚全娥,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2):101.
[6]黄大有.实验诊断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意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33.
[7]钱荣立.糖尿病与血脂异常[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2):125.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5
【关键字】血糖变异性;神经内科;相关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68-02
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普遍都存在着血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得高血糖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导致预后效果下降[1]。通过研究发现血糖与病理产物两者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影响。在本次的研究中,为了对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分析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提供更有力的依据,选取了我院收治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186例进行了观察,并对得到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186例,且对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了定期的血糖监测。其中生存组有126例,死亡组60例,患者年龄在55到86岁之间,其中有男96例,女90例,住院时间为26到40天。此外患者中有脑出血患者89例,脑血栓患者87例,颅内高压患者10例,,并且排除了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此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入院期间的血糖数值进行统计[2],仔细观察个血糖指标情况,各项指标包括:初始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以及血糖变异系数。然后采用工作特征曲线对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及各血糖指标之间诊断的准确性等进行观察,诊断标准:在0.5以下则说明诊断无意义;在0.5-0.7之间说明诊断意义较低;在0.7-0.9之间则说明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准确性较高。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所得到的计量数据进行用 ±S来表示,对所得到的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查[3],发现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即P
3 讨论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同时神经内科中危重症患者的数量也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近些年来,通过研究证实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差与雪天波动情况有着明显的关系,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会越大所以尽早改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高糖状态,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5]。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186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情况与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在血糖标准差、初始血糖以及血糖变异系数等方面的数据明显的高于生存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
参考文献
[1] 张雪莲,陆菊明,萧建中,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和血糖变异系数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2(1):164-169.
[2] 詹俊鲲,李文俊,张平,等.血糖波动及其控制欲老年内科危重症短期死亡率的关系[J]. 中国医学现代杂志,2012,21(4):503-506.
[3] 王强,程勇,汪兵,等.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J].循环学杂志,2013,22(3):37-38,41.
辩证的科学观范文6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学科来源;社会价值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的学科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自然观: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观是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技术方法论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把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进行研究[1]。
二、自然辩证法的来源
作为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
在我国,“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来源于恩格斯的遗著《自然辩证法》。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是由《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写并于1979年8月出版,第一版教材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个部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在于围绕世界观的哲学打转转,坚持传统的“自然界有辩证法”为立论依据,这种编排结构和内容也 体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第二版教材是1991年8月出版,它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很明显这一时期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开始进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视角,同时随着自然辩证法的改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2004年5月第三版教材出版,教材在绪论中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个更为明确和准确的定位:自然辩证法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研究内容包括四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了解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内容的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学习自然辩证法史。而我们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也就是以最新版本的也就是2012年5月出版的教材为准,那就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就是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随着恩格斯著作1929年出版的译本,逐渐在接受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它在广大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得到更广泛的学习和传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认识论和辩证法、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自然辩证法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进行检验,从更加证明了科学性,从而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的构建和形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自然辨证法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具有时代特色,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是中国新时代的国计民生的新型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2]。
四、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价值。自然辩证法不仅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使哲学价值观学科内容更加丰富。二是自然辩证法的实践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实践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自然辩证法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学习自然辩证法也要与时俱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