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1
【关键词】简约;空间;自然朴素;审美
前言:
本文主要从老庄美学的一些理念来阐述现代简约设计手法的发展方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随着各国之间交流联系的便利及深化,外来文化对各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就空间设计而言,在各国文化的交融和影响下,也产生了许许多多新的风格和流派。本文主要从老庄美学的角度来阐述现在为什么要进行简约设计以及如何进行简约设计,希望可以对现代简约的设计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1 老庄美学及现代简约设计的内涵
1.1 老庄美学
老子从“道”自然无为的观点来观察和看待问题,在老子看来,“道”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宇宙万物,同时也支配着美和艺术,离开了自然无为就没有老子所说的美和艺术。在对美的认识中,老子所追求和肯定的美,不是那种外在的、表面的、易逝的、感官快乐的美,而是内在的、本质的、常住的、精神的美。[1]由此引申到空间设计中,就是那些没有过多人为做作的设计才最能体现出空间的本质,体现出空间本身的美感。
庄子关于美的认识所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形成了一种对自然朴素的艺术风格的崇尚和祈求。[2]在庄子对美的认识中,最重要的就是反对虚假做作,崇尚自然朴素。这种自然朴素的观念,其实也是对简约设计的一个很好的诠释。由此可见,老子和庄子在对美的认识中都倡导无为、自然、朴素,这对于现代如何进行空间设计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1.2 现代简约设计
现代简约设计的内涵就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生活品位、注重自然纯粹、注重空间本质的美。简约设计里的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它是设计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经过创新得出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平淡的“摆放”。
2 进行简约设计的必要性
现在很多人在讲要进行简约的设计,那为什么要进行简约的设计呢?当然,有现代主义的影响,也有现在大力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的影响。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整体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美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知。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对现代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形成年代比较早的道家学说思想,对于国人在美学方面影响是很大的。
在《老子》一书中,“道”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后世通过对老子哲学的理解和阐述所形成的对中国古代美学产生深远意义影响的也正是与“道”所联系的一些概念。在《老子》第一章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所讲的就是“道,所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3]所以,对于老子美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道”,老子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造成了一种概念上的模糊性,就是说老子既讲到了这个概念,又没有完全的表达定义清楚。这种概念上的模糊性其实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模糊性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显得并不完美,但是对于美学而言却有着很好的影响。因为他使得古人在审美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边框束缚,从而去限制美学自身极强的内涵和外延。这种结果就导致了国人的审美讲求意境,讲求感觉,让人在审美的时候需要自己去体会,去悟,内心的感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就不同于西方所讲求物质的再现,理性的分析。而这一点,对中国的音乐、绘画、书法、诗歌以及建筑等形式的表现是有着极大影响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国画的山水画中,就以意境的营造为其精神内涵,也是山水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山水画中虽然也有写实风格的画风,但却和西方称为古典油画的表现手法大相径庭。在国内,这些艺术形式出现后,又不断地反作用于国人的审美意识当中,从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传承中形成了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审美观。
所以,从老庄道家美学的观点来看,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美,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意境”的美。而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更加注重的恰恰是空间美的“意境”,而不是通过灯光、材料等去刺激人的感官享受。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简约设计除了在功能上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还能认识到人们所具有的审美认知,通过设计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3 简约设计手法的本质体现
3.1 朴素自然的设计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2
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曾说:“所谓方法就是逻辑程序的体系,没有它就不会有对学问的探讨。”[2]在美学研究方面,宗白华是十分重视方法的运用,他虽然没有很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但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文章中都谈到了美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美学。
在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既是比较方法的实践者,又是比较方法的倡导者。他多次提出要在比较中总结中国美学的特色、规律,发现其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在1961年的一个戏曲座谈会上,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应该结合艺术进行,对各种艺术现象,应作比较研究。”[3]二十几年后,宗白华在《<美学向导>寄语》中再次指出:“研究中国美学不能只谈诗文,要把眼光放宽些,放远些,注意到音乐、建筑、舞蹈等等,探索它们是否有共同的趋向、特点,从中总结出中国自己民族艺术的共同规律来。”[4]可见,对各种艺术现象作比较研究,是宗白华一贯的主张。
宗白华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对中国各艺术门类、中国艺术发展史的特点全面、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谈到了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在宗白华看来,中国的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水融的天然联系,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中国美学史、艺术史就是一部各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交流的互动发展史。
同时,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体现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意识。他指出,艺术与哲学、技术等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艺术领域之中,要与哲学、技术等联系起来,结合哲学、文学等批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这样,既可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性,又能发现它们相同或相通之处,这对把握中国艺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无
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白华的这些认识是他研究美学的经验之谈。在跨学科的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写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如:《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哲学与艺术——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近代技术底精神价值》[5]《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演讲》[6]等等。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宗白华在美学研究中有着强烈的跨学科的比较意识,加之在音乐、美术、绘画、数学、建筑、诗歌、雕塑等方面的深厚修养,所以才在美学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不但体现出跨学科的文化意识,而且也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宗白华多次强调,研究中国美学,要与西方美学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中西美学的联系和区别,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美学,要在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1980年12月,宗白华在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上,作了《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的第一点意见就是“要从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宗白华认为:“中国美学有悠久的历史,材料丰富,成就很高,要很好地进行研究。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美学。要在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7]在《<美学向导>寄语》中言:“研究中国美学,还要把中国的美学理论与欧洲、与印度的美学理论相比较,从比较中可以见出中国美学的特殊性。”[8]又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在美学研究中,一方面要开发中国美学的特质,另一方面也要同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9]此外,在《漫话中国美学》中,也提出要研究西方哲学、美学,找出中外美学思想之不同特点的看法。
美学研究既要有比较的意识,又要有进行比较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中西比较研究能否有真正突破的一个关键。为此,宗白华指出:“无论搞中国的还是搞西方文化的研究,都要认真学习外语,这是日后从事深入研究的舟楫。”[10]
宗白华提出对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是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着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事实,这决定了它们有同而不同的质素在内。宗白华曾言:“中国的艺术,如人体画方面,受到希腊艺术间接的影响,那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波斯等国传进来的。中国的石刻,也受到印度的影响。但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重线条,古代画就用线条来勾画人物。在石刻中也如此,汉石刻,注意线条传神,不像希腊那样立体化。西洋的透视学在明代就传入中国,但在中国并不受重视,甚至受抵制。中国的画同书法、诗结合得尤为密切。中国的毛笔灵巧得很。这个工具,对于中国艺术与美学思想的发展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中国所特有的。研究中国美学就不能不注意它和外国美学的区别。”[11]
其次,宗白华的这一主张也是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中国美学研究实际的结果。宗白华曾说:“我留学前也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美学的文章,但浮浅得很。后来学习了研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回过头来再搞中国的东西,似乎进展就快一点了。”[12]宗白华于1919年至1920年在德国留学,学习美学、哲学、历史,这种双重文化学术背景促成了宗白华跨文化的视野和比较的意识,也决定了他在研究中西方美学时,采用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国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是较早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西美学的人,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30年代,宗白华就写了《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和《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60年代,写了《中西戏剧比较及其它》《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等,这些文章对中西方的绘画、戏剧、哲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方法、视野及成果至今为学者们所称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学术界在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所以,宗白华提出“这方面的研究还要深入做下去”[13]。从自己的研究实践以及中国美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中,宗白华认识到比较对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大力提倡这种方法。宗白华重视中外美学的比较研究,这种理路体现出一种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亦反映出其比较开放的学术研究思想,这对认识中国美学的特色,深入中国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宗白华不仅重视将古代各种文艺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而且亦大力提倡将这些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与出土实物进行比对,理论修养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这是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研究美学史的人,往往习惯于钻到历史资料堆里寻绎观点、理论,忽视对出土实物的研究,理论很丰富,但较少有感性的认识。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
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14]看来,研究美学,有理论武装之外,还要有感性认识,要在欣赏中领悟美的内蕴,在看和听的过程中体味美的意境。
研究中国美学史,不但要掌握古代丰富的美学史料、理论,而且要与流传下来的工艺美术品等实物结合起来,要时时关注考古动态,研究出土文物。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说:“仅仅限于文字,我们对于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具体、不深刻,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结合楚墓中极其艳丽的图案来理解《楚辞》的美,等等。”[15]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也谈到这一点:“搞美学的尤其要重视实物研究,要有感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美学史如果同文物考古结合起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研究美学史离不开历史资料,尤其不能缺少考古发现。”[16]
宗白华阐述了这种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他说:“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这种结合研究之所以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表现了工匠自己的美学思想)。像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另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如庄子),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对当时的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透彻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17]
从宗白华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认识当时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出土的工艺品,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去考察,以此了解古代工匠的技艺。第二,从艺术品可直观古代人民的艺术构思,体察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世界观。第三,更具体、透彻地了解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人的美学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批评以感悟式为主,批评术语往往难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准确理解批评者的思想,如果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证之以实物,增强感性认识,将史料和实物相印证,不但对古代批评术语的现代阐释有益,而且对古代审美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可以深化我们的理论研究。我们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美感的特点、发展规律,发现中国美学的特点、美学发展史的规律。而将理论与实物结合起来研究,对达到这一研究目的是有推动作用的。此外,通过工艺美术品这些实物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古代的铜器、玉器、瓷器、漆器等都体现着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方面。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宗白华说,铜器、玉器“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18]很显然,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谈美学研究。在宗白华看来,工艺美术品反映了社会文化百态,表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美学意蕴,从这些实物不但可以研究古代人民的审美意识,研究画家、哲人等的美学思想和理想,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礼仪制度、民族意识、生命情调、政治权威、社会亲和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宗白华以物观人、观社会,体现出他浓厚的文化研究的意识。
宗白华不仅重视史料与实物的结合,而且还主张从表演艺术、艺人的艺术思想中,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他说,研究中国美学史,“应当多多研究中国戏剧。……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人应当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而从中国极为丰富的艺术成就和艺人的艺术思想里,去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不仅是为了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时也将对世界的美学探讨作出贡献。”[19]“研究戏曲只看书,单从理论出发不行,必须从艺术上,生活上一代代传下来才行,中间断了线就很麻烦。”[20]宗白华先生的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的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行为”的艺术,它积淀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理想。而艺人、戏剧表演家,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亦有不少独特的美学观点,他们对戏剧美学的体验是那些满足于书本的美学理论研究者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总结中国美学的特点,总结中国艺术发展规律,不研究戏剧,不研究艺人的思想,那是不全面的,有缺憾的美学研究。
此外,宗白华提出“搞美学的人应打开眼界,多看看,对各种流派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搞艺术批评的人要尽量宽容些。搞美学研究,也需要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要让作品
在社会上多经一些人看看。这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是会有好处的。”“中国美学的发展,也只有‘百家争鸣’,大家用认真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联系实际,好好讨论、研究,才
可望取得更大的成果。”[21]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对某种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在根本上是对一种研究视点的确立,而这种确立又是一种美学观的反映。”[22]那么,方法论也应是一种研究视野、思维方式、美学观等反映。从我们对宗白华这些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宗白华是以总体性与综合性的眼光来审视美学研究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视野的体现。
美学研究离不开艺术,而艺术是艺术家对世界感受的体现,这牵涉到人与世界,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哲学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美学研究必然与哲学发生关系。而中国哲学在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基本是“天人合一”,物我浑融的观点,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整体认知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互参互证的学术传统,即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现在,学术研究提倡文化的视野,提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这显然是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宗白华主张将文艺批评与哲学、文学、各种工艺美术品等实物以及艺人等联系起来研究美学,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认同,也体现出开阔的研究视野。这些观点,对现代美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在传统美学研究与现代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宗白华的这些主张,体现出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特点。他提倡将各艺术门类、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跨历史的研究理路。把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将历史文献资料与出土实物相比对,重视戏剧,研究艺术家美学思想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也体现出宗白华主张从多个角度来研究美学的意识。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意识,是其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自觉,也是他建构科学、合理的美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现。
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与其研究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他在美学研究方面的许多成果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这也证明了他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性。“由于文艺学与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与复杂,方法问题显得格外重要。”[23]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美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范式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注释:
[1]杨存昌:《论美学研究的方法》,《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57页。
[2]今道友信:《美学方法叙说》,《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77页。
[3]宗白华:《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8页。
[4][8][12][14][20]宗白华:《<美学向导>寄语》,《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8、379、379、378、378页。
[5][6]参见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205、208页。
[7][10][11][13][21]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8、2、2、5~6页。
[9][16]宗白华:《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国美学史论集》,第7、7页。
[15][17]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2和33~34页。
[18]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艺境》,第206~207页。
[19]宗白华:《漫话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1页。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3
关键词:包装设计;人文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亚里斯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学会善于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技术的实验主义、分析主义的方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视野,使其设计活动摆脱了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一个重新建构语言符号范式的分析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结构,对创新与科学原理等的理解与尝试都建立在人文思想为主线的大设计观的基础上。
人文即包括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等门类,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设计师的高品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高品质的包装产品也是加快商品行销的关键。
1文化哲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无论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都是宏观整体中的文化形态,如何分析文化,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找到一种像基因那样的文化建构的控制因素,对文化结构分析既把文化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文化,除了文化体系的不同而外,普遍存在的是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别,诠释一件有说服力的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思辩。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的精神本体的对话,人类生存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跨文化交流中的焦点问题是“误读”,所谓“误读”是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解读必将导致“误读”。“误读”是一个既酿成灾难又能激活创造的奇特的认知精灵,它会导致隔膜、离异。然而,人对人文和艺术品的“误读”会激活想象力和灵感,并可能导致创造的驱动器,但如对商品包装“误读”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的加大,交流频繁,就更需设计师对他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谈到哲思,西方哲学和美学流派中的人文主义主潮以极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为人类精神争得应有的地盘与位置,对以数理逻辑为主导内容,以主观经验为基础和根据的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不余力的批判,如克罗齐、弗洛伊德、荣格等都对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关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理论建树对传统科学和逻辑理性的攻击与突破,对人的精神领域中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也是传统人文精神所作的一种现代开拓,对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近代认识论的批判,为哲学和人文学寻找自身的认识和方法论根基,人文学科要成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抗衡,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近代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基本上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论为基础,伏尔泰在把世界分为自然与历史人文两大部分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主张认识论范围“扩大”到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重视语言、神话、宗教等和艺术直观等认识论功能,找到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使人文科学真正迈入科学殿堂,成为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设计既有科学理性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浪漫;既有西方文化的精华,又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但它又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高扬自然科学精神不同,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释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
譬如:先秦道家倾向于以人合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崇尚自然、天性,提供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方式来超越与自然的差别;孔子“礼学”主张“克已复礼”,目标是使“天道在人道”中得到完满实现。孟子更主张“自我修养,思成尽心”,达到“知天”、“事天”的目的,中国的人伦成分占优势,具有鲜明伦理化倾向。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面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体制性质而言,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有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是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2审美特征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4
艺术美学课程是数字媒体类高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它对奠定学生的艺术审美欣赏与鉴赏能力,判断艺术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后续的数字艺术作品的制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美学”课程包含两个部分:艺术学和美学;在教育方向上又分为两个分支: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的技能和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艺术,重在建立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联系,重在“技”;美学教育是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艺术审美性的理解和体验,把它上升到人生境界的塑造和拓展,也在于通过艺术建立学生与人生世界的联系,在于“道”。没有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是空洞的,没有基础的;没有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是不彻底的,没有结果的。因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具体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从有限的自我通向无限世界,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美学是来自于艺术的人生智慧,掌握这种人生智慧,它不仅使我们在人生之途中更自由主动的学习和理解世界,而且使我们的人生因为美学的理论训练更丰富更深刻地向世界展开。在审美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1]。怎样既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不同作用,又切实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互相促进,以实现审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每个从事审美教育的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美学与艺术欣赏有着密切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艺术欣赏。美学家叶朗先生在《大学生与美学》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2]”。美学不是普通的艺术理论,美学正是在世界观的层次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对于人生世界的审美精神。艺术美学知识对学生学好其他基础课以及后续的艺术专业课具有重要意义,对后续的数字仿真动漫类艺术作品的制作课程起到了铺垫作用,艺术更会成为学生终身的精神家园,促使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通过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关于对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理论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对艺术美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教师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工科类学生入学前并没有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没有受过艺术欣赏与鉴赏的熏陶,更谈不上对艺术的审美思维了,因此对艺术美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从审美兴趣培养入手,启发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区分与对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深入理解,将枯燥的艺术美学理论知识讲得清、准、趣、活、启,为下一阶段课程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最终的数字仿真动漫类艺术作品制作过程中遵循艺术规律。
二、艺术美学教育现状
艺术美学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艺术技能或技巧的培训,比如绘画、音乐、舞蹈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和操作一、两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或表演;二是艺术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艺术技能知识,比如让学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起源等理论知识和历史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切实有效的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使他们有更高的热情、更多的机会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而且把学生从自发的艺术爱好者、欣赏者提升为自觉的艺术活动参与者和艺术鉴赏者。这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过程,不仅使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关系(态度)产生从被动到主动、从观赏到创作(批评)的变化,而且,它是一个把艺术活动从单纯的娱乐活动深化为培养、塑造学生艺术品格的素质教育行为。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力(观察力)、活跃的创造力(想象力)、宽厚热情的心胸、面向世界的自由精神等积极的心理(人格)素质的综合品格[3]。一个真正从事艺术的创作者必须具备这些素质,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也必须具备这些素质。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在更广泛、更深刻的层次上进入了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竞争,对个体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品格所包含的积极的人格素质,不仅仅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学生创作艺术作品所显现的人文精神更为迫切。现在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艺术审美情趣低俗,使得学生们对艺术的审美兴趣很淡漠,更谈不上艺术修养了。许多艺术美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担忧,觉得艺术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艺术审美鉴别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正如彭吉象教授所言“我们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因为并不见得都会鉴赏。比如我教电影电视,现在很多孩子并不见得会看得懂电影,他们就是‘看热闹’,分不清好坏,只要大片就去看,其实过去的电影也有很多好作品,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我们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等一大批优秀电影,我们的学生没看到,我觉得我们艺术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珍贵的、有价值的、有艺术水平的、而且被称得上经典的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4]”。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艺术创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应有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自己的观点、独立欣赏性差、抄尽收眼底现象十分普遍;在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艺术理论功底欠缺;“重技术应用、轻艺术理论”现象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的传统授课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通过调研,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梳理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艺术美学课程是一门充满了各种复杂和深奥理论的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课,所以初期在开始听课的时候,学生们由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知识储备的缺乏,多少会感觉有些吃力,甚至感觉到枯燥乏味。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逐渐融入到艺术的海洋中。面对工科起点的大学生,要想讲授好这门课程,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授课技巧和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是采取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式,启发式教学,通过艺术作品个案分析点评,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艺术美学教育方式的五个环节
针对艺术美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对教学方式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之相适应。为此,采取以下五个环节,作为具有启发创新性的方法进行艺术美学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
1.清——体系艺术美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从授课之初就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门课程体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为后续的动漫类等艺术作品制作奠定基础,所以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必须清晰,能通过老师的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大体把握。因为艺术美学中抽象的东西比较多,需要多理解多体会,学生自己看书总会碰到许多难题,这就要求老师讲授教材的同时,还要以艺术个案进行讲授,需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实艺术实践,整理成具有艺术特色的课件,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清晰思维。工程思维训练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培养的是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工科类学生走向社会后,多数为工程师,所从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行业都是在追寻美,任何形式、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美,为了避免简单的重复性的匠气十足的设计,需要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思维在日后的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创意中所带来的优势。
2.准——定位在艺术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教学设计时的教学定位定得过多或过高,就要把教学定位移位到受教的学生,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基础,还要考虑到一节课教学时间的限制,否则所有教学环节设计就成了走过场,教学活动只忙于应付,难以实现有效性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堂教学定位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如在讲授戏曲艺术与戏剧艺术这一节时,由于一小部分学生从小生长在偏远地区,从未接触过这类艺术形式,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准确定位,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益,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也更具有人性化和实用价值。定位不明确的教学是糊涂的教学,没有准确定位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定位对教学有导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结合不同学生的背景,准确教学定位是推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定位准确,可使教学相长,达到教学目标。
3.趣——手段教学手段多样,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教学中,也应不断设计出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见解的情境。例如:在讲到中篇艺术种类的各章节时,教师让学生不仅掌握到各门类艺术的特征,还要学生准备ppt材料,谈对该艺术审美特征的理解,使得学生兴趣很浓,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让学生展示艺术才能,有的上讲台吹一段竹萧,演奏一段吉他曲、有的来一段舞蹈动作表演、写一幅书法字帖等等,尽管艺术技巧很幼稚,但还是给学生机会把自己入学前已掌握的艺术技能或爱好展示了一下,还有的学生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艺术特色。通过这种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此来理解消化该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很受学生们欢迎,它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规律。使之达到师生精神愉悦,在兴趣中完成教学任务。
4.活——思维面对工科类学生,讲授艺术美学课程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不仅仅只是讲好艺术理论的知识要点,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或技巧,要会实际操作。这门课的特点是感官性很强,且实践动手能力也很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同学们在兴趣这一环节中所展示的艺术作品,必须一一进行点评,在点评讲述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该种类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明白其艺术规律与其他各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如书法与绘画、舞蹈与音乐、文学与戏剧、建筑与雕塑等各类艺术,逐渐认识到形象思维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与体现。在艺术学教学中,还可以再做深入思索,寻找出更多、更合适的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整合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有助于学好艺术美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审美创造能力的关键。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和调节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5
摘要:有论证表明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意义上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有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获取花园、自然/城市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能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类似地,花园欣赏是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关于自然/城市环境的审美趣旨,这个分析也支持该观点:既要针对花园审美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方面,也要针对自然/城市。
关键词:花园;自然;城市;美学范例
中图分类号:10―02.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98―05
一、关于自然,城市美学的当代著述
在当今关于环境美学领域的引领哲学作家中,艾伦・卡尔森颇有信服力地认为就理解环境的审美方面而言,美学和科学是可以兼容的两个领域。卡尔森主张,我们能够从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中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自然之美,这种审美专注的品性实际上已存在于环境之中。
与卡尔森相反,诺埃尔・卡诺尔认为对自然的(审美性)欣赏通常包括因自然而感动或触感……并通过参与其中。根据卡诺尔的说法,对自然的美学体验不需依赖由科学范畴提供的认知知识。此外,与卡尔森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环境美学相反的是,巴德指出这种有秩序、有规律、有协调性的价值会在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中被认可,而不会演绎为对环境的审美性欣赏。
借鉴现象学的贡献和另一种非西方的来源,阿诺德・柏林特以审美投入的概念来建立他接近环境美学的基础。他的这种审美投入的理论认定:人类的延续性与其对自然的理解相呼应。
其他一些当前关于自然美学的争论和评判,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德、格伦・帕森斯、艾米丽・布莱迪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当中。帕森斯和布莱迪先后对自然的环境美学的主题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观点,他们把这种观点应用于探究主题的方法之中。
环境美学家所感兴趣的一个争端在于:自然的审美评价是否具有内在性(在欣赏它们本身属性的基础上以自身为目的去评价),或者是有工具性(以功能或用途为基础作评价)。在解释自然美学时,考虑到我们以前环境工程的经验,回顾有关环境美学的论述,我们最好否定任何试图以内在性或者工具性的评价作选择的做法。《美好城市形态》的作者凯文・林奇把问题简要化了:实用和审美功能是分不开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比那个同为感知和认知更为激烈和有意义的形式,这些感知和认知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演化成一种极端的实用目的。在本篇文章中,这将是指导我们调查涉及自然/城市花园的方法。
显然,自然与城市中的环境价值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其本质特性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供经验,也为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样,自然与城市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种审美体验突破美学内在性与工具性的价值边界。它们包括满意度,这种满意度基于对美丽景观或建筑杰作的欣赏,以及由自然生态的良性开发和结构良好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二、花园、自然和城市
本文中,我的目的是要避免谈论环境美学中过于普遍化的问题,而是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问题:从花园到自然/城市的关系。举例来说,我希望在尼尔森・古德曼的《语言的艺术》中引入一个哲学概念,以此来证明花园是可以作为链接自然与城市的符号。不难理解,花园将架构起自然与城市环境之间一座象征性的桥梁。花园,自然和城市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是关键性术语。在考虑到世界各地城市中各种形式的花园后,我将运用尼尔森・古德曼的例证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从花园、自然到城市的象征性关系。古德曼象征性系统中的例证是艺术和其他领域中的三种符号指涉的模式之一。
花园: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都把多样性的花园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层面上,花园是一个公共空间,为草木,鲜花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呈现、栽培和享受”而建立的。花园是由自然物质建造而成的,其中包括土壤、植被、树木、小草、鲜花、岩石。②这里的讨论将限于花园里有特色的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虽然我了解斯蒂芬妮・罗斯和其他人的观念,他们赋予花园这个术语一个更广泛的含义。然而,除了这些自然元素之外,花园通常包括园林建筑结构,也具有娱乐和象征等多种功能。像城市一样,花园是一个构造的环境,为了审美欣赏的目的而运用设计原则,将自然元素进行恰当合理的组构。因此,花园成了一个微环境,为创造者和欣赏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和。同时。花园具有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城市的空间组织上,居民和游客被城市环境所吸引,花园被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花园不同于公园,公园可能包括一些属于花园的元素,却用于各种目的,比如作为集结而用的纪念碑,或是作为娱乐、游乐场和游泳之用。
自然:在理解了关于自然美学的论述后,你会对自然有一个广泛理解。对某些人来说,自然包括风景如画的视觉景观,有特色的山、森林和湖泊。在大众意识中,自然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视觉特性,它的审美价值则有时如同是我们对一幅画的欣赏。这种自然的观点因其未能区分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未能解决审美及人类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的生态价值而一直备受批判。如上所述,当前自然美学的研究兴趣点在于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探究自然审美,以致获得由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因为“自然进化”、人类干预以及开发自然资源都会导致自然景观上重大的变化,使得对当代对自然的理解日趋复杂化。
城市:在自然界中,城市是一个专业化的空间。城市是呈现人类价值和利益的建构性环境,这种环境由人类居住的密度和专业化功能所形成,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城市以其视觉元素为基础,为审美提供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对城市的审美欣赏首先需要主体从空间上积极参与,也需要视觉体验参与其中,甚至超出视觉体验之外。参与对建筑、商业、政府、制造、运输和文化生活的审美,这都为审美参与提供可能性。如阿诺德・柏林特所理解的一样,对城市兴趣和影响的专注在历史上已经转变了,而且会继续变化。城市环境中固有的也会发生变化。
三、花园的历史
在目前的情景中,我提议把花园视为一种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为自然的审美环境和城市的审美环境架构了一座桥梁。简要回顾一下花园的历史就知道,几百年前花园就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④例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岛,墨西哥,中国,日本,非洲,以及西欧和美洲的城市中。此外,花园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花园的主要类型包括附属于宫殿的皇家园林,神殿和僧院附近的花园,为了哲学冥思的禅宗花园以及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的公共花园。在东方文化中,禅宗花园的修建是为了哲学的冥思。现代城市的花园,例如开罗的花园,既有利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福利,也有利于社会融合,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植物园里面的稀有物种,既提供了美学价值,也提供了科学价值。当今150个国家中,就有1800多个植物园。
东西方世界的花园设计
为了准确地了解花园是审美欣赏的一个资源,比较16世纪到19世纪的西欧花园和中国的花园无疑是有用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和文化价值,也展示了不同的园林设计风格。①但是,无论是西欧的还是中国的花园,里面都会有天然的树木、鲜花、草地、溪流、池塘和岩石。此外,里面可能也会有雕塑、建筑物、亭子、桥以及它们的动力工程体系。这些元素都是根据的园林特定的风格而精心设计的。
欧洲的花园,像法国凡尔赛宫这一类的,都是沿着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也许是追求从毕达哥拉斯到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欧洲花园里天然以及人工构建的元素都是根据几何原理,依次精心设计。这种风格强调和谐与平衡的美学价值,甚至自然植物的有机展现都是为了凸显花园的整体设计风格。
中国的主要城市,像北京、上海、徐州、南京、扬州都一致把重要花园看成是现代城市装饰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花园的风格已经延续了三千多年。相比起对称的花园设计,传统的中国花园设计偏爱不规则的形式。由此,花园少了许多设计者人工造作的痕迹。尽管不同城市的花园有共同的天然的和构建的元素,但是它们都保留了当地的风格。例如中国花园中的岩石、水这些天然的元素,它们都尽可能地被设计成在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样子,有些中国花园,植物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竹子代表力量和适应力,松树代表长寿和持续力,而荷花就象征着纯洁。
在花园设计中强调自然与道教、佛教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这也许是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管理上的理念。道教和佛教都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远离尘世烦恼的避难,一种精神修养。
在日本,10世纪至12世纪的传统花园部分受到了中国花园设计风格的影响。稀疏的植被、多彩的鲜花、落叶的植物,以及一个坐落在池塘中央岛屿上的山字型的高地都是标志性的元素。两座或更多的桥梁把山和海岸连接在一起。同样突出的还有禅宗花园,特别是始于14和15世纪京都为冥思而建的禅宗花园。像京都西园寺那样的禅宗花园都偏爱一种稀疏的、抽象的设计风格,用石头来代表山。
迄今为止,城市的花园主要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这种审美欣赏是一种通过环境所展现的身体与心灵的接触。然而,这些花园提升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的整体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通过展现植物群、动物群和其他的自然种类,为公民教育提供知识。
现代城市的花园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阿迦・卡恩・特拉斯特建造的阿尔安赞花园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罗达斯艾尔一艾哈迈尔时代的革新。③它使低收入的埃及人恢复正常生活,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得到保障。另一个扩大了公共服务范围的花园是科亚花园项目,科亚花园项目在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国家建造花园,通过发展社区花园来帮助那些穷人和流浪汉。用花园的理念来营造社会融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两者都用这些项目阐明了一个观念:即花园既有审美提升的实际、外在的维度,也有内在的维度,这些事例说明审美在促进人的健康的完满活动中得以实现。
简要回顾不同文化中城市环境花园,是为了显示花园为城市环境所做的重要贡献,它把天然的和建构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都成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即使它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体现,但令城市闻名世界的私立花园一定会吸引过路者的注意力,使他们驻足享受花园的美景,同时对那些保护城市环境的创造者产生由衷的敬意。
四、花园作为连接大自然与城市环境的符号
在本文剩下的部分中,我将更多地从哲学的背景来探讨花园与自然/城市的关系。为了完成此重要工作,我将参阅纳尔逊・古德曼的审美符号理论。④古德曼在他的《艺术的语言》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把语言放到艺术作品象征的讨论中来。我将在他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符号叙述中采用一小部分,试着说明我们该如何理解花园作为一个符号,有助于解释花园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能达到我们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范例。范例是三种主要符号形式之一,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是如何作为符号起作用的。范例与表征或表达不同,指的是一个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指是花园与城市/自然之间的关系。符号例示事物具有支配和指涉的双重属性,这些范例符号对它们所例证物进行非引申性支配,主要途径或参考方向是来自被象征的(在这里是自然/城市)和符号(花园)。范例也是古德曼艺术符号叙述审美的一种征兆或指标,这些也许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花园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符号的形式。
范例非引申性地发生在花园和自然之间,因为两者都包括活着的树木,花朵,岩石和水。举例来说,在中国的园林中,有着生动形式与外表的岩石体现了群山和花园池塘所涉及的平静湖泊的自然景观。类似地,范例也发生在花园与城市之间,例如,通过花园和城市中的建筑性亭子和其他建筑物呈现出来。花园也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共享功能(这是三者中相同的特征)。例如,桥梁连接被溪水分开的部分土地。在自然与城市中,桥梁建立起两种天然分割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界和城市中的桥梁都表明了人类设计和建设的干预。花园也拥有这些相同的功能。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实际上体现了生长、成熟和腐败的周期,这也同样发生在自然与城市中。
我建议把花园作为符号来理解自然/城市的联系,也涉及到隐喻的使用。据古德曼的观点,表达是隐喻性的例证。继古德曼之后,我将隐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过程来理解,即“一个熟悉的方案是隐含地应用到一个新的境界或用一种新的方式理解旧的境界”与前面举的例子相呼应的是,花园里所体验的成长、成熟、腐烂的隐喻也可以作为可能发生在自然和城市中的隐喻。
由于花园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件艺术品,是隐喻式的而不是字面的意义,似乎是恰当的象征手段,适合专注于花园的审美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园的字面意义特征转换成具有丰富审美的隐喻,简要地抓住了自然和城市关系方方面面,这些都超出了字面的联系。
花园的隐喻式理解,让花园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如天然或形式的美丽、愉悦以及其他特定的表现特征,如和谐、平衡或优雅,美学家可能渴望联系到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审美特征。同时,隐喻似乎抓住了情绪和感觉的本质,甚至是一个人在经历享受花园空间时带来的想象反映。这些都不是相应环境的字面上或“客观上”的品性。
因此,花园作为符号可以作为字面上的范例,当它着重于自然或城市环境中的某些特征来使它们突出,或者表现两者是怎样连接的。然后,这些特征会直截了当地在自然和城市或者两者中被识别,或者可以隐喻式的应用于自然或城市或两者中。例如,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有一个花园,里面囊括了所有大屠杀幸存者定居国家的植物(字面范例)。花园的地面是不平坦的,没有一个地方你可以站稳脚。因此这个花园就是一个难民经历的隐喻,靠从相应的大屠杀幸存者国家的植物来例证。①
墨西哥瓦哈卡州的民族植物园例证了既从自然景观又从文化指涉该地区的历史。坐落在早先16世纪的圣多明各修道院,该花园形成于此气候带,同时传递该区域在10000年以前开始使用种子这一历史信息。人类学家选择的植物包括了仙人球、风管琴仙人掌以及来自该区域其他植物的丰富采样。这些植物共同唤起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些感觉:仙人掌和巨蛇之土,“鲜花装扮而又多刺、干燥而又被飓风湿透”(波布拉・聂鲁达)。有一种红色的染料,从挤压当地的一种白寄生虫中获得,被称为花园喷泉水中的胭脂虫色,从而作为一个激烈的提醒:萨博特克祖先们的血祭仪式和本地殖民征服时期的流血事件。
对花园例证城市/自然的特征的应用并不假定存在一个既定的语言或语言类的符号系统。相反,探讨花园和其运用符号来了解自然/城市问题的指涉是基于经验。在此情况下的经验将包括什么是组成花园、历史上花园的多样性、以及花园与自然/城市共同属性的知识。
对花园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指涉,这里也许在有些方面更接近于图像的作用,我们能够理解图片,不是基于语义或句法规则系统上的语言能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对花园的体验程度受到视觉和知觉的显著影响。然而,欣赏花园的经验不像绘画或者其他视觉艺术,涉及到除了味觉外的所有感官。用凯瑟琳・埃尔金的话说“我们听到鸟鸣虫叫(在一个城市花园中听到从城市远处传来的沉寂声音)。我们嗅到了鲜花和落叶的味道。我们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可能感觉到我们踏过其他植物)。”
读懂花园来洞察自然或城市环境,要利用连接这些实体的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花园作为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符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自然的”关系,它存在于符号(花园)和其所指(自然/城市)之间,以共享特征为方式,例如,生长的植物、岩石、自然界的水、以及建筑、桥梁、雕塑,由凝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设计联结起来。解释花园作为联系自然/城市的符号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观察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和每天在自然和城市中遇到的其他感官体验,以及从历史、科学、哲学和美学资源获得的各种系统性知识。
识别、比较和解释花园作为符号的指涉领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系统。相反的,它是遍布世界各地城市中的实体性花园。每一个花园实例都会带来自然和文化元素,它们特别适合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象征关系是一个花园中的自然和城市特性的采样,而不是描述或者描绘。
像古德曼指出的,一个符号的“正确性”或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想要的符号来完成什么。标准随着符号的类型改变。由于在这里我们的兴趣是了解自然/城市的审美特征,故最能表达主题的审美特征的实例是行之有效的。在任何情况下,衡量一个符号的价值在于启发知觉、以及提高我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的经验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花园与一系列的自然/城市布局有关时,花园最能启发我们对城市/自然的了解。
然而,简单地介绍符号作为创新是不够的。我们介绍的概念应该引入一些有用的兴趣点。在这种情况下,本次讲座的主题“自然/城市”呼吁我们对怎样更好地理解自然与城市是如何关联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自然与城市环境概念化中有一个问题是:确定图像足具丰富性,以此来考量这些实体的复杂性。花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符号,它直接涵盖了城市/自然的多方面,而较少是通过人类知觉或是通过口头或图像式的方式来了解自然/城市环境。因此,在目前的情境下,把花园作为一个符号应用似乎是完全值得考虑的。
在结束花园作为符号连接自然/城市的讨论时,我简要总结一下,并要得到一些启示。我已经指出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上意义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了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像城市的概念,花园涵盖了一系列文物:从中国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它在北京紫禁城里是为了在皇帝隐退后提供一个生活场所),到整齐或超整齐的凡尔赛花园,甚至可能还包括一个个简朴窗栏花箱中的嫩绿枝叶和伫立在当代纽约市区公寓窗台上的花。我们希望,这个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抓住三个实体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并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
对设计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范文6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专业 美术教学 三条原则
城市规划专业是以工为主、文理工结合,正在兴起的专业,为社会培养注册职业规划师和管理、研究人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中国的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才已成为了21世纪的热门人才,城市规划专业已成为了21世纪的热门专业。在教学中,应依托学科发展,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坚持走以项目带学科的发展路子,专业教学的特点是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规划设计实践的锻炼。该专业主要使学生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环境规划、风景园林游憩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及城镇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分析、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筹划设计及组织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美术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而美术知识又是学生最缺乏和最容易忽视的知识。加强美术教学是城市规划类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城市规划类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注重美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
在西方美学史上,设计一直被认为是艺术序列的开始而备受重视。设计艺术以其所独有的特征和其他艺术相区别,它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设计师作为设计艺术的创造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因此在规划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从事城市规划类专业的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以下特征:(一)学生常常会对美术学习产生一定的困惑,不知从何下手,不知美术学习与日后的设计有何具体联系,而原有的美术教育只是单一地从素描、色彩等方面进行教学。(二)招收的学生多为理工科,缺乏美术基础,教师不自觉地将教学降低为“中学美术补习课”,导致“削足适履”的现象。(三)受美术课程学时的限制,素描、色彩、渲染类课程的总学时过少,对于美术基本功弱的理工科学生来说缺少足够的课堂训练。(四)缺少对设计艺术的本质认识,将其笼统地视为“修养课”,势必将规划设计类美术教学混同于普通的美术教育,没有在事实上将其定位于“专业基础课”,以致美术教学与专业脱节。(五)没有认识到美学和艺术理论教育在城市规划类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与之相关的课程开得太少。
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教学的首要目的是: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即艺术处理和表达手段的训练。然而,经常有学生反映头脑中有许多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城市规划设计需借助于绘画修养来准确表现设计意图,需通过手中的画笔传达设计思想。所以解决这一矛盾,应强调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训练,重点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一方面是表现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审美评判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基本的功能训练融入以创造性设计为主线的启蒙教育,让基本功能训练服务于创造性,在每次的重复性训练中发现新的规律后再创造出新的结果。例如,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美术的功能就发挥出来了。我们可以大量引入树林、花卉、草坪、动物和水等,这些自然物体本身就是美术中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就是利用大量的绿化点缀广场的环境。引入动物设计广场文化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欧洲的一些广场上的鸽群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德国的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成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1)以水的单独造型方式。(2)以水与其他环境或个体配合的方式。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就如同漂在水面上。又如,波特兰市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的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建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这些城市广场的环境的设计,表面上似乎跟美学无关,其实无不跟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教学的另一目的就是培养开发创新能力和感性素质。创新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城市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思维占主导,缺乏感性认识思维,因此同时要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及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更适应专业特点,这是课程教学的目的,也是因为设计艺术是典型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态。例如,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该注重公共艺术品本身的应用。在一般情况下,公共艺术品往往会被人忽略。公共艺术品包括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和旗帜等艺术作品),具有纪念性、主题性、标志性、游乐性、观赏性等功能。公共艺术品在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雕塑艺术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法。文化广场的魅力离不开雕塑的设计,它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环境。不同的时代赋予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纪念性的,例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等等,这时的雕像都是具象的。在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诠释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理解它。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营造了放松自己、休闲的氛围。这些都是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应该时常让学生感受这一点,以增强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美术惯性思维。
二、注重城市文化熏陶美学教育的原则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离不开文化,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美术(或艺术)、文化和城市规划三者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城市规划类的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城市文化熏陶的教育,特别是把注重地方文化特色寓于美术教育中去。例如,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和周围环境共同构筑了该城市的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背景的独特差异和特殊的要求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理解其中固有的精神,设计出在该城市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宗教、历史、传统、神话、童话、文脉、源与流、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闻名、怀古、原始艺术、人类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意图。城市文化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又包括其社会特色。城市广场应突出地方特色,也就是突出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这样,城市规划设计出来的美学产品才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强调文化的熏陶。
三、注重美学材质教育的原则
一座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除了为人们提供便利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外,还应该体现其美学价值,而城市的漂亮都是由一个个材质体现出来的。因此,在美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美学材质的教学。例如,在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材质的选择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文化广场在针对主题设计的同时,会考虑到某一特定小品对于不同材质的要求。大量使用的材料有木材、不锈钢、石材、玻璃钢、铸钢等。不同材质的使用对于营造文化广场的氛围是值得重视的。它的特性不仅能够使广场的主题更加鲜明,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在广场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士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非常明亮。巴黎卢浮宫是法国的骄傲,是法兰西人民的国宝。卢浮宫广场的玻璃金字塔使用不锈钢构架支撑起近千块玻璃板。这些玻璃板用世界著名的法国枫丹白露纯白石英砂为原料,并经过特殊的处理。玻璃金字塔在日光和其他照明的影响下,显出了神秘高贵的气质,犹如一个巨大的“光井”,为广场营造了特殊的气氛。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周围的环境选取小品的材料,使其在主题的反映上达到和谐统一。铺装材料主要有天然饰面石材,如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岗石,人造饰面石材如水磨石、人造大理石、人造花岗岩等。另外还有装饰性很强的乱石贴、鹅卵石、艺术陶砖等。铺装材料应该具有耐磨、防滑、防尘、排水、易于管理的性能。利用好这些材料装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文化广场的主题得到更好的诠释,同时还会使城市的面貌得到更好的表现。这些材质的运用貌似轻巧,却煞费苦心,都是由设计者从美学的角度加以诠释的。
综上所述,处于当今各领域互相渗透,产生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学科的时代,我们需重视城市规划设计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的问题,遵循美术教育中的原则,保证为学生未来的规划设计能力、艺术素质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使规划设计本身所必须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性与高度的艺术性在学生脑海里得到自然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李浴.西方美术史纲[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
[3]刘天民,陈静.建筑美术教学改革刍议[J].建筑学报,1999,(11):54-56.
[4]王健民.对建筑美术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299-301.
[5]张海兰,杜筱玉,徐玉红,任康丽.城市规划快图构思与表达.合肥: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6]曹文明.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