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1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 B.数学思考

C.解决问题 D.情感与态度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颁布的时间( )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3.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除法”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教学的( )

A.重点 B.难点

C.关键 D.重点和难点

4.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新的学习内容是小学数学学习一般过程中的( )

A.输入阶段 B.相互作用阶段

C.操作阶段 D.输出阶段

5.在学习乘法2×3时,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是6,而且知道这是3个2连加,符号“×”表示相同加数的和运算,这样学习是( )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6.“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用这种定义来揭示概念的形式是( )

A.种差 B.属加种差定义

C.发生定义 D.约定式定义

7.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例一规法

8.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平等作用 D.评价作用

9.范例教学法是属于教学方法系列中的( )

A.自学辅导型 B.引导发现型

C.情境陶冶型 D.示范模仿型

10.为导入新课或讲解新知识而组织的练习叫做( )

A.基本练习 B.单一性练习

C.对比性练习 D.准备性练习

11.说出某一节课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说课内容中的( )

A.说教材 B.说教法

C.说学法 D.说教学过程

12.在小学数学教材中,“0”的认识一般放在( )

A.1-5认识前 B.1-5认识后

C.1-10认识后 D.1-20认识后

13.提出“会写简单的路线图”的教学要求,是属于空间与图形内容中的( )

A.图形认识 B.测量

C.图形变换 D.图形与位置

14.在数据统计活动教学中,小学生最早认识的统计图应为(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象形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

15.在一份考测应用题试卷中,有四道试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P1=0.27、P2=0.44、P3=0.61、P4=0.72,则较难的题是( )

A.第一题 B.第二题

C.第三题 D.第四题

16.沿着实践中出现的结果追溯产生结果原因的个案研究方法是( )

A.追因法 B.跟踪法

C.谈话法 D.测验法

17.小学数学教学科研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

A.搜集资料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 D.撰写研究报告

18.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 )

A.属种 B.交叉

C.并列 D.叠合

19.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教材在编排上先学( )

A.分数 B.小数

C.百分数 D.比

20.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类型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科学大体上可分为( )

A.基础数学 B.应用数学

C.计算数学 D.几何数学

2.小学数学教材组织单位是( )

A.大纲 B.课

C.练习 D.单元

3.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以下概念中用概念同化方式所获得的是( )

A.偶数 B.长方体

C.质数 D.循环小数

5.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大致可分为动作的( )

A.定向阶段 B.分解阶段

C.整合阶段 D.熟练阶段

6.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原则外,还要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D.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

7.以下属于电化的教学手段的是( )

A.图表 B.幻灯

C.录像 D.计算机

8.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应用领域

9.复习题一般结构有( )

A.宣布复习的范围和要求 B.复习

C.练习 D.评讲

10.课时教学计划包括的内容有( )

A.教学内容或课题 B.教学目的要求

C.教具、学具等教学手段准备 D.拟定教学过程

11.整数概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

A.数数和数的组成 B.数的顺序与大小

C.数的运算 D.数的读写方法

12.小学教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 )

A.利用计算器 B.口算

C.笔算 D.估算

13.在《标准》中,把实践与综合应用分成三个学段,它们是( )

A.实践活动 B.综合应用

C.统计与概率 D.课题学习

14.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按照评价目的分类有(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评价法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 )

A.从类比到归纳 B.从特殊到一般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分析到综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数学问题

2.顺应

3.实验法

4.导向功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2.简述数与代数的教学意义。

3.简述以往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

4.简述数学规则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一般结构。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2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

A.计算能力 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C.空间观念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卢梭

3.狭义的教材是指( )

A.教学指导书 B.教科书

C.教学软件 D.练习册

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 )

A.布鲁纳 B.皮亚杰

C.加涅 D.奥苏伯尔

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6.在皮亚杰看来,数学思维实质上是一种( )

A.反应 B.运算

C.动作 D.直觉

7.学生掌握了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后,再把它们总括成“角”这种概念的同化是( )

A.下位同化 B.类属同化

C.上位同化 D.并列同化

8.概念的形成适用于小学( )

A.低年级 B.高年级

C.中低年级 D.中高年级

9.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 )

A.能动的主体 B.被动的主体

C.能动的客体 D.被动的客体

10.在教师指导下,以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操作实验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11.关于讲练课的基本结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基本训练—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独立练习—布置作业

B.基本训练—引入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布置作业

C.引入新课—进行新课—练习—阅读—布置作业

D.基本训练—进行新课—布置作业—独立练习

1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 )

A.“是什么”的知识 B.“为什么”的知识

C.“怎么样”的知识 D.“怎么办”的知识

13.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特色

14.程序性知识与技能形成有密切关系,具有( )

A.抽象性 B.具体性

C.系统性 D.操作性

15.在减法教学中,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是( )

A.教学难点 B.教学重点

C.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

16.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数学概念 B.数学命题

C.数学公理 D.数学定理

17.“奇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存在着( )

A.矛盾关系 B.对立关系

C.交叉关系 D.并列关系

18.复合应用题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解析应用题 B.列出方程

C.解答应用题 D.检验答案

19.当前的高考属于( )

A.预示性考评 B.显示性考评

C.形成性考评 D.总结性考评

20.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

A.定向阶段 B.自动化阶段

C.单个动作阶段 D.连续动作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主要包括( )

A.算数知识 B.代数初步知识

C.几何初步知识 D.计量初步知识

E.统计初步知识

22.数学思维的结构主要有( )

A.数学思维的材料和结果 B.数学思维基本方法

C.数学思维基本形式 D.数学思维的品质

E.数学思维的评价

23.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主要有( )

A.对相似的学习材料易形成负迁移

B.已有知识概括程度低

C.实现数学思考方法的迁移较难

D.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较易

E.易受狭隘的思维定势的干扰

24.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 )

A.弄清问题 B.回顾评价

C.寻求解法 D.研究探讨

E.进行解题

25.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观

B.树立主体教育的学生观

C.逐步建立起数学教学中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

D.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E.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26.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 )

A.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B.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大脑思维

C.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D.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E.可以提高信息的增殖率

27.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功能主要有( )

A.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B.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C.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D.拓宽学生数学视野,增长才干

E.渗透数学思考方法,培养思维品质

28.从个体发展上看,人的思维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E.再造性思维

29.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包括( )

A.观察与实验 B.分析与综合

C.比较与分类 D.抽象与概括

E.归纳与演绎

30.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 )

A.专心听讲的习惯 B.认真阅读的习惯

C.认真审题的习惯 D.独立思考的习惯

E.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31.下定义应遵循的规则有( )

A.定义应该恰如其分 B.定义不得循环

C.定义应该具有逻辑性 D.定义不能用比喻

E.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

3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

A.切实掌握有关计算的知识

B.加强逻辑分析

C.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D.加强口算,重视笔算,学点估算

E.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33.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途径主要有( )

A.演示 B.模拟

C.图示 D.图解

E.复述题意

34.课堂学习中的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形式是( )

A.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E.范例学习

35.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有( )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E.概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问题解决

37.教学评价

38.概念的内涵

39.形象思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当前国外小学数学内容改革的趋向是什么?

41.简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42.简述学前幼儿和小学阶段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观察所表现出的特点。

43.数学教师在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述在教学中该如何恰当的运用演示法。

45.联系实际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自我概念;英语学习;视听说教学

养成深层的语言能力,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终极目标,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影响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我们通过对近期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们对动机探讨的视角在扩大,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十分关注。作为外语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之一,自我概念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自我概念属人格心理学范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特征。层次结构的最上层是个人一般性的、整体的自我概念,简称“一般自我概念”;中间层是比较泛的自我概念类别,如社会、体貌、学业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底层则是个人在具体和局部范围内的表现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处于层次结构最上层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层次越低,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也越低。自我概念包括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两个主要方面。描述性的自我概念如“我很喜欢英语”;评价性的自我概念又称自尊,如“我的英语学得很好”。自我感知和评价往往受别人的影响。那些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的人物,研究者们称之为“重要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按主客观来分,每人都有6种自我:自己心目中的“我”、客观的“我”、别人眼中的“我”、我所发现的别人眼中的“我”、我希望变成的“我”以及我认为别人希望的“我”。自我概念关注的是个人自己心目中的“我”,但这种“我”受其他5种“我”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意味着: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概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应在一般自我概念之下,划分到学业自我概念中,与数学、语文等属同一层次。此外,英语学习涉及听、说、读、写、译等不同技能,学习者会在不同的技能方面表现出学习差异,有的人擅长语法,有的人擅长口语,有的人擅长听力,如此等等。因此英语学习自我概念又可细分为语音、语法、听、说、读、写等自我概念。这些具体的自我概念跟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改变。

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自我感知和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口语自我概念越好的学生对英语口头交际的兴趣越强烈,学习态度越积极,越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堂上的视听材料。良好的口语自我概念同时也促使他们对读、写、译等其他技能的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相反,口语自我概念不佳者,课堂学习焦虑明显,对口头交际有恐惧感,不敢开口,对课堂上视听材料的兴趣也不够浓厚。因此,口语自我概念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者口语自我概念的提升,使学习者对口头交际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自信,能利用视听材料获得最大量的信息输入,从而合理、正确地输出信息。

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完善视听说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

(1)重视语音教学。语音是心理器官的外化形式,如同人的五官,有美、丑之别。学习者语音的自我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其口语自我概念乃至整个英语学习。语音自我概念在学习者初学阶段与整个英语学习之间的相关是最为显著的。语音对学习者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虽然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而减弱,但仍然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语音好的学生乐于表达自己,课堂上表现活跃;语音自我评价差的学生则羞于开口,课堂上表现得较为焦虑,对整个英语学习都缺乏信心。大学入学阶段,学习者相互之间语音差别较大。一般来说,来自边远或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习过程中缺少必须的听力或声像材料,语音较差。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部分学习者语音水平低下,显然可以通过学习条件的改善而改进语音水平。视听说课程为这样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教师可引导学习者利用指定的视听材料,在看懂、听懂相关信息的同时,注意模仿优美、地道的发音,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学习者英语语音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刺激口头表达的欲望,这样视听说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2)重视合理输入信息。视听说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原则。信息的输入必须重视其合理性,才能使输入的信息被学习者理解、接受并使用。若输入的信息不合理,学生感到视听与说脱节,口语表达上难以用到新输入的信息,必然感到口语进步不大。这里所说信息输入的合理性包含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输入量的合理性。若教师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大,学生难以完成要求,必然心生畏惧;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小,输入的信息同样难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产生刺激作用。信息输入的合理性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难易程度的合理。这要求教师提供的视听材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而言又具有可接受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开口说的欲望。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上丰富的视听材料为教师指导学生合理输入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学习者只有在接触了足够的可理解输入,积累了足够的语言能力后,输出才会自然出现。所以,合理的信息输入有助于学生口语自我评价及实际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

(3)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营造积极、开放的口语交际心理环境。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倦情绪。为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自我评价不断提高,保持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激发非智力因素,教师应积极思考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中宜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如从简单的句型模仿——伙伴练习——小组讨论——看图说话——故事简述——短剧表演——演讲——辩论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于不同的教学阶段,使学生不断地在巩固和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同时不断地产生新的乐趣。简单的句型模仿教学能使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积累和丰富语言库,纠正语音错误。故事简述及短剧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激励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做到活学活用。新闻报道、演讲及辩论是在学生打好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的一种提高。他们会发现即使是较难的题材也能流畅地用英文表达,从而更增添了开口的信心和加强了沟通的能力。丰富的、由易及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习者在进行口语操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口语自我评价,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开放。

(4)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是影响英语视听说教学的重要情感因素。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二者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关联的。学习者自我概念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低;自我概念不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高。视听说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视听设备及语言信息,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视听说的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自我概念,并且钻研提升口语自我概念的方法,将会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2]孙倚娜.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3).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4

数学学科考试的宗旨是: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数学复习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在复习知识、形成网络、培养能力和挖掘潜能上下工夫。

一、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措施得力,但在复习

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落实“三基”复习的时间不够,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偏紧,急于赶进度,试图挤出更多时间进行解题训练和综合复习,造成基础不是太牢固,课本定理的运用不熟,甚至对一些典型例题掌握不够,其实高考有许多基础题是课本例题和习题的改编题,如果不花费时间详细复习,就会造成学生在容易题上丢分。其实,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课本的复习,一定要掌握扎实。

二、以逻辑思维能力立意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方向,也是高三数学复习的方向,在第一

轮复习中也存在不足

教师往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处在自发的形成阶段,未上升为自觉的形成阶段,教师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识,学生缺乏自我培养的意识,认为数学题做多了就会功到自然成,在课堂教学中对重要的题型不进行细讲。其次缺乏课堂教学的能力复习目标,而且深度不够。比如在讲立体几何这一部分时往往不清楚高考考什么,只对课本中涉及的讲解,特别是对向量的运用讲的不够,造成学生对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距离只会运用课本知识解决,不会运用向量解决,这是教师复习中深度不够造成的。其实这部分知识只要把向量的运用讲清楚,好多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学生就不会在高考中丢分。最后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还不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检测性,数学能力的形成与思想方法一样,是通过解释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推导数学公式的过程得到培育和锻炼的。

三、高三数学复习的目标是高考,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在本届复习教学中深感留有遗憾

一是研究高考的基本目标不够,对高考的性质不够,高考试题的特点,历届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对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等等研究不够,具有盲目性。二是研究学生参加高考的心理变化规律不够,考试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预测不够。三是指导学生考试的方法不够,进入高三,学生不知考过多少试,但真正的考试只有一次,且它是建立在其他各次考试的成功因素和失误基础上的。四是高三数学复习必须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理念先进,复习方法科学,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5

一、以知识为基础

知识是能力、品格、方法得以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概念。

1、进行科学抽象,揭示事物本质。

丰富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例如惯性概念,它的本质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固有特征。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并模拟演示斜面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较充分的与此概念有关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实验作进一步深入剖析:既然物体运动速度减小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来自平板对它的阻碍作用,那么,如果让物体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由于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则物体将会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在这里进一步突出了运动和力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而揭示了惯性概念的内涵。

2、应在学生对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有较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给一个物理概念下定义。

过早给出概念的定义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密度这个概念,如果一开始就给出“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密度概念。我们可以在寻找鉴别物质的途径与方法时,通过比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使学生逐步对物质的这种特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给出密度的概念。这时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清晰明了。

3、讲清楚概念的物理意义。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以正确的途径引入概念,还应注意用物理语言对概念进行“强化”,着重讲清楚概念的物理意义。例如,学生在理解有关功率的概念时,往往容易认为功率就是做功的多少,我们可以引用生活中挖土实例,通过比较挖相同的土,挖掘机和工人所用时间不同;挖相同时间的土,挖掘机和工人所做的功多少不同,使学生理解功率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

4、形成概念要要循序渐进。

对学生来说,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如弹力的概念,在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了解弹力,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会更深入的学习弹力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控制教学难度,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过程方法为中心

培根说过:“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生理解概念,我们尤其要加强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讲要带动学生的想,促使学生思考。

物理的概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掌握一种思维方法。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根据一定的需要、依据必然规律,灵活多变的组合相关因素,鼓励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式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学生学会设定虚拟条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新方法,学会联想和利用看起来并非相关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2.实验也是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手段。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学习知识,认识尊重客观数据的重要性,提高科学素养。例如:学生对《液体的压强》中液体压强的理解,我们可采用这样一个实验:在塑料袋内灌满水后,小心地抓住袋口提起来,塑料袋不破。然后把袋内水倒出一半至空水槽,把乳胶管一端紧紧地接在塑料袋里,把水槽内的水灌满乳胶管,水槽仍有余水,把漏斗位置升高到一定程度,可看到塑料袋被水压破。从而生动地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总重和体积无关。

3.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功能强大,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物理学中不容易理解,特别是一些平时无法观察到的或转瞬即逝的物理现象,如分子运动,电荷定向移动等,这些内容有很难用实验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将这些物理现象通过多媒体动画在计算机上形象的进行模拟,就会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以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

1、以知养德。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本身,而且要通过对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物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借此不断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

2、以史养德。

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与概念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而且是进行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如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他们的爱国与献身精神,是一曲曲人类美好的赞歌。

简述教学技能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迁移能力 高考成绩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76-01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成绩稍差点的同学,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在他们眼里物理恐怕是高中课程中最晦涩难懂的科目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他们学习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造成的。高中物理与其他课程不同,除了要牢记知识概念的定义,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精神,对定义和定理要能正确理解,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具有学习迁移能力。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正确引导,要把迁移能力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正面知识迁移能力,高考物理成绩才能得到保证。

1 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定义:学习迁移主要是指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去影响后来的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另一项知识或技能的目的。学习迁移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开展,目前在国内也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主要的教学指导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研究认为:越复杂的概念和经验,越难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具有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对于学习迁移而言,学习迁移的基础是学科的知识架构,因此,我们在培养学习迁移能力的时候,不但要重视学科知识本身,还要重视学科知识的架构。

按照学习迁移的影响分类,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促进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对学习新知识起到了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现有的知识影响了新知识的接受,对学习新知识起到了阻碍的负面作用。因此,研究学习迁移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其正迁移作用,减小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2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就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2.1 做好物理知识架构,打好物理学习迁移的基础

学习迁移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知识架构,因此,在开始物理学习迁移能力培养之前,一定要做好物理知识架构工作,从基础上保证物理学习迁移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物理学习中,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多,对于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迁移中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学习迁移主要是利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去影响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必须做好物理知识架构,打好物理学习迁移的基础。

2.2 制定规范的教学程序,便于开展物理学习迁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程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师按照教学程序,对学生采取系统的物理知识教育。除此之外,教学程序还对学习迁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要想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就要将物理知识系统化,就要优化知识教育体系,弄懂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便于开展物理学习迁移,发挥正面迁移的作用,减小负迁移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制定规范的教学程序至关重要。

2.3 应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迁移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就要善于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段,对比和类比手段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比较思维,可以培养学生自觉的进行简单的学习迁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只有具备了学习迁移思维,才能很容易的接受学习迁移的整个概念。因此,我们要应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迁移思维,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并掌握学习迁移能力。

2.4 根据现实条件设置问题,促进物理学习迁移的培养

高中物理知识之所以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主要是不能理解老师设置的问题,无法准确领会老师的精神。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物理课堂着手,在物理课堂上根据现实条件设置问题,比如:问:“?同学们,外边有没有风?”大家急切地向外看,齐声回答:“有”。再问:“?你们看到的是风吗?”同学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然后由此问题引出我们所需要传授的知识,这样的过渡看起来自然不做作,对物理学习迁移的培养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5 对迁移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创造迁移训练机会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仅仅做好迁移训练的前期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加大迁移训练的比例。迁移训练不但是检验前期工作是否到位的手段,也是强化迁移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对迁移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在物理课堂多创造迁移训练的机会,做好迁移能力培养工作。

3 搞好高中物理教学迁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对于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来说,物理学习都有很大的难度,物理成绩的提升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搞好高中物理教学迁移能力培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但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搞好高中物理教学迁移能力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习兴趣,改变错误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考试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简述高中物理教学迁移能力的有效培养[J].心理学探新.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