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1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特征。而学校体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体育教学。因此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如何抓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好一代高素质新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体育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体育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搞好体育素质教育不容小觑!

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考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分数与升学率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很明显它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鲜明的个性以及创造性;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搞好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

下面本人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基础性教育

素质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1]。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身体基础的同时,还得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还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健身,为其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提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体质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体质方面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都采用:“齐步走、一把抓”的模式,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1],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害怕并远离体育课及体育锻炼。要改变这一现状,体育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提倡分层教学,不同步达标。教学目标上,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对不同的学生,要求掌握不同数量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情感交流于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能力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各个层次的目标应该是相应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给各类学生带来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三、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教学

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阶段体育教学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技能组合复杂以及学生群体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的影响,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小群体,将会越来越普遍,这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2]。

培养和造就 21世纪高素质的新一代,要求我们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运动实践,以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例如 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学,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创造性地尝试其它方法过杆。球类教学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能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二)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长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的跑道跑学生是不大乐意的。那么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让学生愉悦地接受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跑步,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有趣运动。当然即便是进行长跑教学,也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感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三)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3]。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潜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正当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4]。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设计徒手操或游戏内容,上课时分组做准备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们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练习的兴趣也很浓厚,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花样跑、有的组还跳起街舞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很好。再如复习课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得到培养。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五、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按兴趣、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友情、随机、同质等形式分组[5]。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等的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才能够提高。

综上所述,育体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功能,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以前的学校体育不足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才能跟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厚军.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C].回顾与展望,南方出版社.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3]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 2000(02).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2

关键词:体育教学 卫生保健 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不科学的体育运动会违反人体生理结构,既起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可能引发运动性损伤,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当代青少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组织功能都有很大发展的潜力。因此,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生长发育、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

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健康教育的需要。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我国教育部发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增强卫生保健知识。

2.有利于提高学生健身意识。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技术动作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在体育活动中既能修身养性、舒心减压,更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学校要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宗旨,严格区别于竞技体育,以强身健体为目标,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懂得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更多的人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丰富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文化,让体育运动伴随我们每一天。

3.有利于增强终生体育意识。目前,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意识日益增强,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在全民中根深蒂固,在全国民众中逐渐形成共识,他既能够提高全民族的体育素质,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树立现代健康观的需要。现代人对健康观的理解有了新的标准,不是从过去以身体不生病就是健康的思想转变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舒适的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不良生活规律,使现代人有很大一部分处在亚健康状态,往往不健康的身体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变的,树立良好的健康观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利保障。

二、体育保健课的内容

根据保健课的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积极预防、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发展为目的进行课程设计,如以中国的武术套路为主,体操、体育舞蹈、瑜伽、健身器械练习为辅进行教学。理论授课内容以卫生保健知识、健康指标检测、营养饮食知识为主进行授课。

三、学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教法

1.以理论为基础。卫生保健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到很多学科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能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传授,制定适应学生发展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知道怎样的锻炼方法才是最科学的,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因此,学生必须进行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中医保健学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为长期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自己在运动中身体各机能指标,对自己身体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概念而且还能把这些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呈现在学生面前。

3.教学过程内外结合互帮互教。体育保健课必须循序渐进,课内教学要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找出共性的地方,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因材施教。要发挥身体素质好,掌握技术动作快的优秀学生,协助老师做好指导保护工作,让他们既掌握运动技术又不能出现运动性损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辅导,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注重师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达到优秀的目的。

5.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教师除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相关的知识外,更应重点加强运动医学、运动康复、中医养生等医学知识的积累,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处方设计。

四、学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策略

1.提高学生的保健意识。学校应把体育卫生保健课的发展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之中,制定目标、内容、评价等,学校从领导到学生都应重视卫生保健课程的开展,把保健知识、生理知识、运动医学知识与体育专项课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知识了解自己身心发展情况,理解健康与环境、生活与运动的关系,使学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有显注提高。

2.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校应有计划对在职教师进行保健知识的培训,培养专门人才,不断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科学仪器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经常开展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形成研讨体育保健知识氛围,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打好基础促进健康教育发展。

3.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应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如学校的硬件设施、图书资料、课时量等。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接受体育保健教育,在教学教法上进行创新,让全体学生学到体育保健知识和方法终身受用。

4.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体育保健教学应与学校医务室相互配合,根据学生入学体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保健教育,同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健康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卫生保健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卫生保健观念提高体育育人水平,对坚定终身体育锻炼信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具有深远意义。世界文明在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可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并且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中更好的运用现代教学思想。这是提升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必然举措。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现代小学体育教学还需要在引入现代教学思想的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找到最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现代小学体育教学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一、体育老师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小学生正处于懵懂状态,无论是认知上还是自控力上都很欠缺,甚至分不清好坏对错,因此必须有一位合格优秀的老师作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授方式,不能一味让学生被动地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老师则退居幕后起引导作用。体育教学中的愉悦性与技巧性是教师内在人格的具体体现,教师应从小学生喜欢的运动和活动入手,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乐在其中。小学生的玩耍方式很多,比如:女生喜欢跳皮筋,教师就可以将此项目引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弹跳力,还可以使学生爱上体育,获得身心愉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娱乐活动引入多种运动方式,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这是新课标中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我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授课,其教学质量一定就会有所提高。

二、重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起体育教学环境。受多种原因影响,体育教学环境很是不容乐观。城市的教学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好,但在偏远农村地区,体育教学设施不健全,体育器材匮乏,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很难开展,更别谈教学质量了。体育作为一门主要以开展户外活动为主的课程,在教学活动由足够大的实践活动场地和必备的教学器材,这些正是构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因素。这也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一大缺失。所以学校必须重视。适当把资金向这方面倾斜,国家也应当对一些偏远地区给予资金支持,缩小城乡学生在体育这门学科上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教学内容创新,明确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无法真实的将自身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另外因为教师无法理解学生真实想法,导致最终教育成果无法在课堂效率上进行反馈。此外为了进一步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提升,教师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对该方面问题完善,确保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体育教学而言,教师需要真正意义上进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会以学生视角分析问题。在换位思考与提问等方式作用下,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思想,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促使课堂与学生生活更加贴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获取显著性的课堂反馈,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四、融入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长、一种身心的愉快。而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融合恰好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也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网鱼”的游戏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网、一组是鱼,在游戏过程中鱼需要躲避网的追击。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鱼群中选择一个“鱼王”,或者在鱼群中规定一些可以破坏网的小鱼,这样就可以将鱼和网放在同样的地位,激励“鱼”勇敢向“网”进行攻击。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还可以规定“鱼”的寿命有两条,这样整个游戏场面就会变得十分激烈,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学生在游戏中娱乐身心的同时还了解到要参与任何体育运动必须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那么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学生在玩闹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情感也会变得丰富起来。这样在接下来的“足球比赛规则”“篮球比赛规则”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听讲,然后运动中会将这些规则运用起来,在看待一些违规动作的时候也会表示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了解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体育运动都需要遵守规则。

五、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萌发

游戏是一种自主、自由、能动、充满想象的主题性活动,游戏的这些品性正是创新意识、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古代的“蹴鞠游戏”就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在游戏、特别是假象游戏之中,学生的想象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有,自由驰骋于假象现实之间,在这一游戏氛围中,易于在一些客体与观念之间形成一些独特的关系和联想,一旦遇到日后现实可能性的催生,就会有所创新。诸多体育项目,如篮球、跨栏、武术等,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游戏,同样体育教学可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入现代体育教学思想,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开拓和创新,努力寻找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的最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现状;高效课堂

我国十三亿人口中,百分之六十二为农民。因此,农村的体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要想从根本上抓好农村体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关键。而我国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生兴趣不够浓厚、体育知识缺乏,考评制度不完善等种种原因都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相关人员要重点加强对上述几方面的考查,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农村体育的教学,从而提升我国的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我国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状

(1)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城乡差异,体育资源的配置也表现出相应的差异。学校的一些体育教学设备很单一,形式不够丰富;另外,农村学校中鲜有的体育设备由于缺乏保护,损坏较严重,这就造成了农村体育教学设备的严重缺乏。

(2)学生体育意识薄弱。大多数农村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觉得体育就是用来玩的。他们对待体育这一学科的态度不够认真,体育课也不会用心去上。同时,由于对体育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会把体育当做一种负担,特别是体育课前的热身运动,一般是一些慢跑,这让学生对体育课避之不及,更谈不上兴趣可言,没有了兴趣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3)学校对体育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学校一般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升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上,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农村运动会举办的次数相对较少,缺少比赛,缺乏竞争,没有奖励,这也是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一重要因素。

二、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体育强身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若意识错误,那必定导致行为的不合理。因此,要解决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是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认为农村学生不需要额外锻炼。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体育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过度的劳动可能让人积劳成疾,因而体育并不等同于劳动。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必须从农村地区的初级教育着手,让农村居民从小学开始就慢慢接触体育锻炼,从而了解体育强身的好处。

(2)健全农村学校体育机构,构建合理校园竞赛体制。农村学校可能缺乏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可以先以那些热爱体育项目的教师学生为对象,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出去培训,学习一些体育竞赛机制,然后再结合农村具体情况做一些变动,制定一套具有农村学校教育特色的比赛体制,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比赛,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体育的乐趣,了解体育的精神。

(3)合理配置农村体育资源,加强农村体育项目投资。乡镇政府应想方设法拓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经费来源,完善农村体育教学设备。其中,国家的建设拨款占体育建设经费来源的主体,同时也要广泛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基金会资助及团体捐助,以弥补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完善农村体育设备,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体育设施,比如在可用空地面积较大的学习场地,建设一些规模合适的有农村特色的体育场馆。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24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也要改变以往只是机械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无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无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样的体育教学只有空洞的理论灌输,学生只能是机械地训练,这样的活动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还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无法起到体育学科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心理的学科功效。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与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

小学生天真活泼,生性好动,因此体育课教学要尽量避免那种一板一眼,机械照搬教学大纲的枯燥教学,而是要以小学生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心理与情感的激发与培养,为学生营造愉悦而欢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快乐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积极情感是建立在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基础之上。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此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让学生爱上教师,爱上体育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展现体育教学所特有的活力,以标准优美的动作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拥有爱心、细心,锐意进取的良好形象的人,以此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实现情感的正迁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学科。

(二)展现体育学科的魅力

体育学科并不是枯燥的动作理论,也不是机械的动作训练,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互动性,师生之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更为频繁,这正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体育学科的精髓,要向学生展现体育学科生动活泼、富有实践性与互动性的一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来释放不良情绪与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样学生也是体育活动的主人,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户外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缺失。我们要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活动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执行教师的话,而是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的训练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自然可以换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不仅可以顺利地完成预定教学目标,同时更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的激活,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增强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气息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现代科技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传统枯燥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更能增强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气息,推动教学改革进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一板一眼的黑板与粉笔教学,而是更加直观形象、富有动态化的教学,以生动直观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教学更加活泼开放,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有效突破动作要领

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将高难度的动作寓于直观的画面之中,动态地呈现出来,这样更加容易突破技术性动作,让学生准确掌握。如跳远的一系列动作是在空中瞬间完成的,单纯的语言讲解与教师示范并不能将这一过程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功能,将腾空与前伸的动作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出来,逐个分解,将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整个动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何开展体育教育范文6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主讲为导讲;变控制为协调;变专制为激励。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现在一谈到主体性教学,似乎就是学生想练什么就练什么,能完成什么样就算什么,其实并不然,主体性教学虽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能削弱或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主动权还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只要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老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即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才能把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强调教师的学生只要跟着教师学就行,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三、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学习,建立以多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有效地实现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以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自主地和创造地学习,通过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来建构学生的主体性。要改革以教材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中忽视学生生理、心理、体育文化特点,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和分析法、重复练习法及游戏和比赛法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模式。通过运用“启发式”、“发现式”教学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形式、变换教学手段、调整技术难度、竞赛等办法来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在耐久跑练习中,让学生创设耐力跑路线、方法与情景,变原来单纯围绕操场进行耐力跑练习为有趣的情景跑、自然地形跑等等,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有氧耐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课中实行人人都当小干部的制度,让小干部轮换整队、带准备操(选做广播操、徒手操、自编操等)、选择一些可行性的而同学们喜爱的游戏进行练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不仅认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些学生还自编了质量较高的徒手操,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教,加限制;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

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