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1

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工作有着直接的、具体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市建设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城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交、燃气各项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城镇居住环境普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与周边城市相比仍有相当一段距离。面对现实,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奔向小康、宜居、宜业的新沙河,作为建设部门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全力推动沙河市全面发展。

一、坚持规划先行,有序调控和引导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从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早已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理念之中。因此,我们一切建设工作均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以特色为灵魂,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凸现规划对城镇和村庄建设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和效益性。

首先,坚持城镇总体规划要以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为重点,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其次是高标准搞好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设计,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城市设计和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特征、历史特点、文化特质,坚持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使建筑物和城市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为确保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国内外先进城市,了解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国内规划设计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我市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切实提高我市城市设计水平。

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规划思路,推进沙河城市建设

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拉开中心城区框架,努力推进主城区北进、西连、东拓、南建,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然空间。

其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详细划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的范围、界线(红线、绿线、紫线、蓝线)及改造、开发强度,并制定永久不可建设用地的控制、保护措施。坚持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结合,向外随着新市委大楼的落成,规划建设新的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内部通过市场手段盘活晨光里、矿建、二十冶生活区,为城市再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再次,加快社会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继续完善城市干道网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开辟绕城道路,疏散过境及货运交通。开辟城市内部自行车通道、步行通道,使城市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落实在城市内部街区。城市排水设施尽可能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尽可能保留池、塘、沟、渠等自然水体,开辟低洼地为水产养殖区或城市景观区,提高雨水的蓄水能力。建设雨水管道,使降落在城市的雨水能就近注入自然水体,推广实行可渗透性道路铺装,降低径流系数,节省汛期的电力排放运行费用。统筹规划安排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城市大型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2

【关键词】数学课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95-01

长期以来,课堂上,老师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倾泻出来,学生中规中矩地配合老师,按照备课的设想做出回答,完成老师预设好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完全被动的,师生关系是一方居高临下,一方洗耳恭听,是纯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之际,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改变必须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形成活泼宽松 的课堂氛围

学生都渴求老师的爱,都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往往喜欢哪位老师,也往往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在课堂上就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带着良好的心境,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幽默的语言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曾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实施情感教学,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等同的:更应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实施情感教学,在于能否面向一些“问题生”。

一些“问题生”都有共同特点: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发言,说起话来含含糊糊,甚至课余也是单独玩耍,与同学很疏远,见到老师连忙低头。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在大众面前不敢说、不敢做,禁闭自己的心态。而老师的爱则是扬起学生自信风帆的灵丹妙药。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对自卑的学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生在“表扬一一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课堂上,我们要调整自己视线投向,让“问题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敞开心扉,实现心灵互动, 魏书生说过:“学生反复100次,教师要做101次转化工作。”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十分喜欢甚至崇拜时,就会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模式,达到师生之间情感共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

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校结合江苏“洋思经验”,“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创建了“四环节导学一体”课堂模式,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环境,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在学习愿望、意识、知识、能力、习惯发生积极的变化,明显提升学生的独立获得和运用。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3

【关键词】高职 课程教学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91-02

目前,基于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都开设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各种物流信息技术。本文试分析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必要性,针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关的应用措施。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必要性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实践性,涉及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等多项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应用物流管理软件是非常必要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物流管理软件往往与多项物流信息技术相结合。物流信息技术实质上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传递等。这些数据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类物流管理软件进入数据库再进行分析处理应用。所以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是独立的,其应用主要是结合各类物流管理软件来实现。如仓储管理系统(WMS)中涉及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拣货技术;运输管理系统涉及GPS与GIS;商业企业进销存系统或pos系统中涉及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

(二)同类物流管理软件具有相似性。尽管市面上物流管理软件品牌繁多,但是物流企业的业务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使用的物流软件的功能也相类似,同时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所以只要掌握了一种物流管理软件,同类的其他品牌的软件也能很快地熟悉。这就意味着通过在学校学习不同的物流管理软件,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迅速掌握各类企业物流软件的操作。

(三)软件操作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教学的观察,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枯燥,不易接受,所以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学生对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比如出入库的操作、拣货、系统业务单据的制作和处理等,显示出较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接受程度和完成情况都不错。物流管理软件可以让学生上机进行软件操作,同时配合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学生更易掌握。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现状

(一)软件多、杂,在教学应用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市面上的物流管理软件品种多,品牌多。从使用对象上看,有用于物流企业的、用于商业企业的、用于院校教学的;从业务流程上看,有运输软件、仓储软件、配送软件、单证系统等。从研发主体上看,有软件公司研发的,有企业自主研发的,也有软件公司和软件使用企业共同开发的。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或相关课程的设置尚未统一和规范化,各院校该课程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各院校使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即使可能有相同的部分,但大多不会完全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二)需在有限的课时数里进行软件内容挑选。物流管理软件用于教学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遇到课时数的问题。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来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安排48节理论课和30节实训课,一共78个课时,教学内容除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及数据库技术、各类物流信息技术(如GPS、GIS、RF、POS技术等)等,现使用的物流管理软件2个。要在这78节课时里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尤其是针对物流管理软件功能模块较多情况,就更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合理的选取。

(三)应用效果差异大。物流管理软件用于教学的目的是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在学校学习相关软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软件应用操作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岗位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多数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都会使用物流管理软件,但是应用效果不一。主要原因在于软件内容较多,要更好的融合应用于课程教学,取得好的应用效果,通常要进行合理的工作任务(项目)及角色的设计,根据物流业务来对应使用相关的物流信息技术。否则就难以模拟出企业的工作流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能模拟工作情境的实训素材较少。要真正实现与企业需求接轨,使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能更快的熟悉业务,就需要模拟出尽量真实的企业环境,按企业的要求和业务流程来教学,这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训数据和素材,以达到贴切企业岗位需求的目的。但物流管理软件主要用于企业,通常购买的物流管理软件一般是没有具体数据的,企业数据为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在购买后自行创建数据帐套。少部分软件可能自带初始数据,但是其数据为软件开发公司提供,主要用于测试和操作演示,与实际企业的数据差别较大。所以物流管理软件中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素材较少,需要自己采集。

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课程标准和岗位要求进行软件的选择。要在众多的物流管理软件中选择适合用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软件,必须要结合岗位要求和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选择。在物流企业中使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岗位非常多,通过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物流相关行业就业的岗位对软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单据的填写制作、数据的统计分析、出入库的操作、配套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使用、财务的结算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熟悉各类信息技术及其使用等。结合这两个方面,选择软件时主要侧重在单据操作、仓储管理、财务结算等。结合上述情况,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现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使用的软件有中诺思(物流技能大赛软件)、速达5000、仓储管理系统(WMS),分别是用于教学仿真、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软件。

(二)分析软件功能,与课程内容结合进行软件功能模块的选择。购买的物流管理软件功能模块较多,覆盖业务面广,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除学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外还需要学习其他内容,所以在78课时的时间内学习完所有的模块内容是不现实也不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在软件中挑选重点的内容进行学习操作和实训,如商业企业进销存软件中涉及的POS(销售时点系统)模块、采购模块、存储模块等,仓储管理系统中使用条码技术、RF技术、自动分拣技术的出入库模块,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三)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实行“教学、实践、指导”一站式教学方式,在课堂内完成知识讲授、操作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技能指导四个环节。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数据采集技术项目为例(见图1)。

图1

如图1所示,该项目实际教学中是使用仓储管理系统(WMS)这个软件,通过采购入库―采购单物料清单录入―产生条码来完成条码技术中的任务2,通过采购入库―手持终端PDA来完成射频技术中的任务2。

使用仓储管理系统(WMS)来进行数据采集技术的教学,将教师直观的演示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灵活加以应用。

(四)合理设置实训内容。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科学合理的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将能得到其他实训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单个项目或模块来进行学习,而在实训过程中不单只是熟悉各项目或模块的业务操作,更应该对所学的多个项目或模块进行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导向的设计,真实模拟企业的物流业务运作过程,以完整业务流程的案例来逐渐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并达到提高学生物流软件实操技能的目的。如可将采购到货―入库处理―上架―移库―出库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实训任务,由学生分组配合进行软件模块功能之间的业务流程切换操作,信息技术的配合使用,最终完成该任务的多个业务环节。

(五)通过校企合作等多途径获取素材来创造工作情境。学校购买物流管理软件后,软件一般没有具体的数据,需要自行搜集。物流管理软件主要用于企业,其数据为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为了贴近真实的工作任务,可通过校企合作、走访调研、学生反馈等,搜集企业的素材制作出用于教学的实训数据,为学生模拟岗位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为了保证符合学生就业的岗位要求和教学的课程标准,对于软件的选取、功能模块的筛选、教学方法的应用、软件实训素材的制作都需要认真考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翦象慧,邓子云,米志强.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

[2]王丽群.仓储管理软件与设备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C]//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3.11

[3]冉雪峰.仿真――物流教学的新方向[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4

关键字:对外汉语;专业;改革;发展

一、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涉外文秘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性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二、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1.健全机构、采取措施。

(1)为确保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我国于1987年由8个政府部门(现扩展为11个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严格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制度;(2)各高校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行政级别(有的从教学小组提升为教学中心,多数从教学中心提升为系或学院);(3)加强了对从教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始进行统一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简称“能力证书”),从教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也逐年上升,这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

加强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队伍。近20多年来,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应走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这就大大推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因而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而这也同时对于汉语本体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同时,设立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了国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并正逐步在一些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好、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的高校建设一批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便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起示范、辐射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基金和汉语水平考试

设立了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基金――“汉语桥基金”,加强了与国外汉语教学界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对国内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了被定为国家级标准化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相应的HSK汉字、词汇、语法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1.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

(1)突出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一般该专业本科阶段开设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文字学”、“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等课程。(2)充分重视英语课程的地位。“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外语类招生,因此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外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北语为例,该专业在低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泛读等系列课程;在高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翻译”、“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第二外语”等课程。(3)注重文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留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课程。

三、小结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型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一般大学中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同时,“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且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该专业所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与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除可在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还可在新闻媒介、国家机关、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还有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既不是政治工作也不是教育产业,而是一项教育事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则来办学。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首先是要抓住当前“汉语热的机遇,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改进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状况。对外汉语教学的办学方向应是向世界推广汉语,宏扬中华文化,使汉语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培养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汉语人才。这项事业的本质属性应是教育事业,而不是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J].管理观察.2011.

[2]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3]和跃.语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管理观察.2011,(1).

[4]袁飞.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社会经济与教育探索.2011,(2).

[5]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6]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5

【关键词】 微积分;MM教学模式;数学认知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将微积分引入职业学校数学课程. 然而微积分的教学却面临极大挑战. 首先,高等数学思维与数学经验的冲突. 其次,教师教学方式与内部动机的对立. 再有,强调重中之重与学无所用的矛盾. 高职微积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以知识为载体,提炼“极限”中的返璞归真思想,感受导数的演绎推理观点,掌握积分计算的一般计算方法等,并运用这些思想、观点、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今后学习工作上的难题. 而此最高目标的达成需要改变教育方式,实践证明,MM教育方式是适合微积分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最高的方式.

一、选择MM数学教育方式的必然性

(一)MM教育方式掠影

MM教育方式,即数学方法论的教育方式,取“Mathematical

methodology education pattern”前两个词头,是波利亚方法论在中国数学的实践运用,是由无锡市教科所的徐沥泉同志在1989年提出并付诸实践. 该方式的理论精髓:运用数学方法论的观点指导数学教学,即应用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中的发现、发明和创新机制设计和改革数学教学的一种数学教学方式.[4]使用MM方式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遵循“2238”原则,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2个功能:科学技术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自觉遵循2条原则:教学、研究、发现同步协调原则和既教证明又教猜想原则;瞄准3项具体目标:一般科学素养、社会文化素养、数学品质;恰当操作8个变量:返璞归真教育、数学美育、发现法教育、数学家优秀品质教育、数学史志教育、演绎推理教育、合情推理教育、一般解题方法教育.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大浪淘沙始见金――MM教育方式能实现有效教学

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种数学教育理论、教改方案、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探究性学习”理论、“情境设置”方案、“活动课”教学方法等,然而探究无度、情境无限、活动无目的造成很多方法的片面使用. 因为数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相关度等的不同,教条主义已不适用,需要使用组合拳. 而MM教育方式正是几十年来硕果仅存的数学教育方式,它不光存活,还在发展.

(三)MM教育方式对微积分教学的积极意义

对高职校的学生而言,微积分理论高深,符号语言抽象,解题方法多样. 然而徐沥泉认为:“学习数学的困难,并不是它本身的抽象形式,而是离开了它抽象的背景,离开了用似真推理来发现它的过程,离开了在受到挫折以后对反馈信息的分析,离开了生动活泼的创造发明的活动机制. ”[4]那么要问:这些背景、过程、分析、发明从哪里来?答案就是MM教育方式. 解决微积分教学的困难不是把难讲的证明删去,把抽象度高的理论忽略,把考试难度降低,如果这样,只会纵容学生的好逸恶劳、偷工减料和知难而退的心理,造成学生素质的下降. 教师需要MM设计,把数学的精彩内容和完美形式呈现;除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之外,教给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微积分的神奇,解决初等数学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微积分的自豪感.

二、微积分教学中“MM设计”原则

(一)情境引入恰当原则

由于微积分基础对象复杂的结构,教学中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学习,然而只有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根据微积分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适合学生理解的情境,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二)符号讲解详尽原则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数学简洁抽象特点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设计中对符号的讲解细致深入,配以学生的书写练习,才能真正对微积分符号达到了然于胸的程度. 极限符号“■”的讲解不光要注重与英文单词“limit”的联系,更要关注字母的书写. 可以用英文三线格给出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字母相应的位置和大小状况. 不定积分符号“ ∫”可从它的发明者莱布尼茨讲起,发现其是由英文单词“sum”的首字母“s”拉长得到,这样不光对学生进行了数学史志教育,更感受了积分的内涵是求和.

(三)学生参与广泛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微积分的教学容易变成教师的独角戏. 在MM教育方式的指引下,为了实现发现法教育,需要设计出学生能够广泛参与的MM课堂. 布鲁纳(Bruner,1966)这样说:“我们讲授某个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考虑问题,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虽然微积分概念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度极低,然而教师可以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用启发创新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尝试定义、命名,用黑板演练的形式加强学生符号书写能力,从而提高参与课堂的广泛度.

三、微积分教学中MM模式的使用

下面从微积分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极限、导数、积分出发,探讨一下学生对这几部分的理解和认知,并给出MM设计案例,展现MM模式的效果.

(一)极限思想

极限思想贯穿微积分始终,是学习微积分的敲门砖. 柯尔尼(Cornu)指出:“极限教与学的困难不仅在于极限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还在于仅凭定义本身并不足以生成理解该概念所需的认知要素. ”[2]为了降低难度,课本删去了“ε - N”精确定义,只有“描述性”定义. 然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思想,需要精心设计,合理解读,适时思考. 以“数列极限概念”为例,简述MM设计过程:首先介绍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以及它的用途,对学生进行数学家优秀品质教育、数学史志教育;从“生活中的极限”出发,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现他们对“极限”最本真的认知,是一种返璞归真;多媒体演示割圆术等古代极限思想,让学生模糊感受数学当中极限这个词的意义,初步对比与自己所想“极限”的异同;学生讨论得出前面给出例子中最重要的信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的变化趋势,数学中“极限”是一个过程,这遵循了教学、研究、发现同步协调原则;使用数轴法让学生观察当n趋于无穷时数列an的变化趋势,用发现法帮助学生从不同场景中抽取共性的能力;给出数列的描述性定义,强调极限的写法、读法和字母大小位置的分配,并提问对“无限趋近”的理解;师生共议得出无限趋近是越来越接近,且接近的过程不会停止;通过考察数列求极限的例题,让学生说过程、写出极限表示、适度练习. 该节课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认真书写,达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二)导数应用

研究表明,学生对简单函数的求导运算掌握得不错,在于能够记得公式和运算法则. 然而关于导数的深层次的理解还相当欠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sin x)′ = cos x?答:公式就这么给的. 这也就造成了导数记公式,应用背步骤,考试背题目,毫无探索、发现、掌握的乐趣. 用MM模式设计导数,能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获得知识的努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下面就以(sin x)′ = cos x为例给出MM设计:首先教师根据定义证明(sin x)′ = cos x;其次,对结论剖析:涉及两个函数,一个函数为f(x) = sin x,另一个函数为f(x) = sin x的导(函)数f′(x) = cos x;再有,从函数的观点讨论导函数如何得来的,每一个点x0,就有过x0切线的斜率值即k0,根据导数定义,k0 = f ′(x0),x0与f′(x0)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构成新的函数y1 = f′(x),我们称为导(函)数;最后,选取定义域为[0,2π]的函数图像(图1),作出切线斜率变化的趋势分析,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并观察表格中的一、三两行猜想得出结论:f′(x) = cos x,即(sin x)′ = cos x. 该设计既教证明又教猜想,为的是让学生感受思维的过程,体会结论得之不易的艰辛,领悟简单公式蕴藏的深刻联系. 经过此番讲解,学生对求某点切线斜率也就得心应手了,因为导数公式求得的就是导(函)数,有了导(函)数就能求得某点的导数值,即切线斜率值. 不光如此,在后续的导数应用的章节中学生也能够自己分析得出很多重要的结论.

(三)原函数概念

积分与微分互为逆运算,然而贝里(Berry)和尼曼(Nyman)发现学生把积分看成是一系列的运算技巧,这也造成了如果不打破常规,寻求可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会成为照搬结论、不会思考的公式的奴隶. 原函数是积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就从原函数出发探讨MM设计:从最熟悉的公式(x2)′ = 2x与d(x2) = 2xdx出发,复习导数与微分:

从图示发现两函数间有关系,已经知道2x称为x2的导(函)数,如今也给x2取个名字,叫2x的原函数;给出原函数定义后,师生共同探讨原函数的个数;从d(x2) = 2xdx出发,以小组接龙形式回答d(x2 + 3),d(x2 - 5),d(x2 + 2.5),d(x2 - 7850)的结果,并说出谁是谁的原函数,谁是谁的导数,让学生更清楚原函数的概念;学生发现2x的原函数有无数多个,并举出了不同的实例;进一步设问:你能用一个表达式表示这无数多个原函数吗?学生思维活跃,x2 + n,x2 - n,x2 ± k,x2 ± C等答案纷纷出炉,最后得出结论x2 + C(C为常数). 有了上述分析,学生自己很轻松地得出原函数族定理,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觉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定理也可以自己思考得出.

总之,在尝试“MM教育方式”下,高职数学的微积分教学在不断地寻求突破、找到捷径、取得效果. 万里开头难,为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需要坚持不懈地贯彻MM的“2238”原则,将数学应有的教育功能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李士,吴颖康.数学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简述科学的心理观范文6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历史教学 社会教学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本国与世界的发展历史,对社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外来思想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对此,我国的历史教育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吸收外来文化当中的精华,摒弃外来文化当中的糟粕,制定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改善我国的历史文化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简述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在主张公民权利平等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要以客观观点评价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多元文化已经被各国专家学者重视,展开了相关研究,形成了严谨的教育理念体系。美国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包含三方面内容――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平等的教育改革活动和遵循公平原则的教育过程。英国的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多民族的社会当中,开展满足所有民族需要的教育改革运动,帮助具有不同文化的多种民族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本人的教育体会,我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有:正确认识社会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辩证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社会现象,并且进行解释;认同社会内部存在并且符合人类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其他价值观念;在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的同时,吸取其他文化当中的优点和长处,让自身取得进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加深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以便学生能从其他文化或他人身上吸取优点,取得进步。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新的课程标准随之产生,我国历史教材的编撰与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遵循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据本人对这一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但是新课标的历史考试大纲当中明确规定了学生要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这就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育当中进行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掌握多元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我国是一个汉族为主,多种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在进行历史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文化历史,也要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给予各民族文化充分尊重。除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地域文化从地区空间分布的角度上出发,研究各个地区的发展历史,在生产方式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的介绍,防止学生出现地域歧视之类的不健康心理。

然后是培养多元文化的相关技能。学生在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能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用来解释文化现象的不同。比如说教师通过讲解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城邦社会的差异,让学生思考社会体制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生产模式是社会体制的形成原因。通过不同文化的艺术内涵,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群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和对不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最后是形成基于多元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中,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未来。多元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对不同文化的知识了解,具备相关的技能,更要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渗透对不同文化理解、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在维护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种学科都具有知识交叉。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历史课程的延伸性给了多元文化渗透的空间。结合课程的内容,引入其他文化背景的相关内容,能够缓解课堂讲解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摘取课文当中的案例,并且从不同文化中选取相同案例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归纳事例的差异与不同,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在讲解伊斯兰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把天主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历程一起拿出来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将将身边是否存在这些宗教的痕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多元文化就在他们的身边,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理解的观念和态度。

任务指向教学法。任务指向教学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解决任务的目的去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避免浪费多余的精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的目的性得到了加强。比如在学习汉武帝主要事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思想、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个角度自行从课文当中进行寻找。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归纳总结是否有遗漏,如果有遗漏及时进行补充。

探究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前一种方法具有相同点,都是主张学生进行自发式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点在于探究教学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教学目的设置新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上的探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让学生明白需要从新的教学情境中探索哪方面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让学生对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东晋淝水之战一节,教师在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之后,可以提出“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获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东晋和前秦两方社会形势、领导阶层能力、国家实力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也会强大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借鉴其他文化的意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这种文化背景差异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而是应该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给予不同文化充分的尊重,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文化,在了解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学会从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当中吸取经验,投入到我国的文化建设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历史和社会学科教育当中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鑫.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1:35-39.

[2]李哲.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