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1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调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964-05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in
Dabie Mountains
LIU Han-cheng,CHENG Shui-yuan
(Business College,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is not only economically poor, but also culturally poor. Culture poverty will affect economics poverty to some exten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specially on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Dabie Mountains, in Huanggang through informal discussion and field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Measures of offering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survey;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of Dabie Mountain
党的十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更为合理的框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连片特困区。连片特困区多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库区。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解决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落后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连片特困地区不仅仅是经济贫困,更是文化贫困,且文化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贫困[1]。文化扶贫的效应虽不像经济扶贫那样突显,但文化扶贫的影响是深远的。实施文化扶贫计划,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一个有形载体,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2]。因此,对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而言,只有将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状况。对此,课题组重点对黄冈大别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实地考察总结了大别山黄冈市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各级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1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1区(黄州)、2市(武穴、麻城)、7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1个县级龙感湖农场,面积1.74万 km2,总人口730万人。近年来,黄冈市文化部门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现已呈现三大特点。
1.1 县域文化“一县一品”
“一县一品”是指基于县(市、区)行政区划,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个县(市、区)或同一种特色文化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培育和推出一个文化品牌[3]。近年来,在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及省文化局的大力扶持下,黄冈市成立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亲自督导,各级文联协调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为推动黄冈市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的格局,如黄州区的黄州农民画、团风县的团风农民画、黄梅县的佛教禅宗文化、蕲春县的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节、麻城市的杜鹃文化旅游节、英山县的毕文化园、红安县的将军文化、浠水县的闻一多文化艺术节、罗田县的万密斋医药文化、武穴市的匡山四杰等文化品牌。“一县一品”的形成,为各县农村文化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2 乡镇文化“一乡一特”
英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山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大力扶持,被列为省文化厅对口帮扶联系点,省文化厅情系英山,文化厅领导多次亲临英山检查指导工作,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普查、送戏下乡、纪念馆免费开放等专项扶持补助资金达400万元。目前,英山县乡镇文化呈现出“一乡一特”的局面,如杨柳湾镇的群众性文化、金家铺镇的思想道德文化、红山镇的茶文化、石头咀镇的广场文化、孔家坊乡的乡村影院文化。石头咀镇、金铺镇、雷家店镇等几个乡镇整合文化站的有利资源,召集农村文艺人才,集资添置设施设备,组建了“映山红”农民黄梅戏剧团,把精彩大戏送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
1.3 村级文化“一村一法”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难以根除。因此,推进贫困山区扶贫开发与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着力培育“有文化,有品位,懂文明”的新型农民,让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当主体、唱主角[4]。目前,英山县在村级文化建设方面大多做到了“一村一法”,如英山县石头咀镇周畈村通过实施“五个一”,即一个场地、一支队伍、一套节目、一批经费、一个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金铺镇龙潭河村的腰鼓队、篮球队、龙舟队、舞蹈队常年开展活动,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说顺口溜、说鼓书、作打油诗,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红山镇张畈村全力打造大别山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度假村依托特色鲜明的山水结构,突出人居本位,提升旅游形象,完善空间秩序,彰显山水主题,突出文化旅游,打造品质园区,同时将建设仿徽派古建筑商业步行街,同时设置旅游接待中心、戏院、文化展示中心、运动中心等其他旅游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把秀峰山庄,乌云山茶叶公园串联起来,形成集旅游商业、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2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
目前,黄冈市农村文化建设氛围逐渐浓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乡村文明风尚显著提升,概括起来有4点经验。
2.1 领导是保证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印发了《湖北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意见,黄冈市委、市政府相应制定了《黄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建设一批各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景,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黄冈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以“青山绿水、四季分明”为特征的大别山绿色旅游、以“厚重历史、多元文化”为特点的古色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县乡(镇)两级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了“围绕发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2.2 阵地是基础
2011年以来,黄冈市文化系统抢抓省市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有4 388家农家书屋、124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1家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文化场馆公益性管理和免费开放活动质量不断提升。如黄梅县兴建了黄梅戏大剧院、黄梅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对全县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改扩建,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建成了200多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服务点。红安县现有4个乡镇文化分馆、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98个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50个。红安县的城关镇和杏花村已办起了22个村级图书室、18个电脑室,有30个村规划了健身场,已建乒乓球室18个、篮球场12个。英山县的金家铺镇27个村成立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开展了“文化中心户”和村级图书室建设,实现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场所全覆盖。
2.3 活动是载体
近年来,黄冈市文化系统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2年,黄梅县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体承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共计150场,如濯港镇国庆节期间举办了广场舞大赛,参赛队伍达90余支,参赛人数1 200多人;红安县华家河镇华家河村组建了一个业余楚剧团,现已演出1 000多场,演出地点遍及全镇36个村,深受群众欢迎;华家河村也因此被称为“荆楚第一楚剧村”,而过去比较严重的赌博现象在该村已基本杜绝,剧团的农民也通过演出走上了致富之路。英山县金家铺镇利用节假日,举办全镇舞蹈比赛、文化广场专演、送戏、送电影下村等活动;同时还通过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入手,大力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村风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家庭”、“十佳婆婆”、“十佳媳妇”、“十佳道德标兵”等评比活动,呈现出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2.4 队伍是关键
黄冈市各级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选拔培养出一批批农村文化队伍。如红安县组建了农民管乐队23个,皮影戏队6个,牌子锣鼓队18个。浠水县自发成立了一些民间文艺团体,如洗马镇的民间说唱团、散花镇的夕阳红艺术团、团陂镇的民间楚剧团等。英山县杨柳湾镇文化站先后培植了宋家九重阳农民演唱队、农民舞蹈队、胡家墩农民演唱队、女子舞龙队、三门河农民演唱队、河南畈农民宣传队等多支农民业余文艺团体。英山县的金家铺镇龙潭河、龙珠、东冲坳、茶园、夹铺等村都组建了舞龙队、腰鼓队、西洋乐队、篮球队、文艺演出队为主的“文艺五队”,这些文艺队伍通过经常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效果。
3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黄冈大别山区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人才问题
农村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人必须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人才。目前,随着黄冈市农村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加,文化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黄冈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如黄梅县由于多年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文化单位,导致文化队伍出现断层;红安县文化系统在职的194人中只有88个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黄冈市委宣传部反映,现在的基层文化队伍很薄弱,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专业人才老化严重,原来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养出感情来的老同志现在都退下来了,而新上来一批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3.2 资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冈市所属县(市、区)在文化扶贫资金投入上依然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要还是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真正用于农村文化自身建设(如发展文艺创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虽然中央、省、市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还是不够,远低于本地经济增长幅度。以红安县“两馆一站”的免费开放为例,根据省文化厅、财政厅文件精神,每年需要县财政配套资金合计50万元,但由于经费难以到位,影响免费开放工作。
3.3 设施问题
调查发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而经济落后地区农村文化设施投入不够。从乡镇来看,相当多的乡镇文化站还停留在“一个位子即一名工作人员、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间房”的水平上,有的甚至连房子也没有,文化活动器材更是少见。从村庄来看,虽然近年来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有所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其他村则进展缓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有些村文化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些村虽然配备了一定量的文化设施如图书、电脑、器材等,但由于缺乏管理,无法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3.4 体制机制问题
调研发现,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重上不重下的现象,即重视县城的文化机构队伍建设而县以下乡镇只是形式而已。文化系统内既没有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又没有招聘制度,文化管理十分混乱,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乡镇文化站采取“以钱养事”和“免费开放”两套运转体系,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体现不了文艺人才的自身价值,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些不足都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搞形式主义层面上了,文化站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4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大别山片区文化扶贫还不尽如人意,农村文化建设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为此,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4.1 完善文化体制建设
一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以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为抓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文化部门主管,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各界努力,国家、集体、个人齐心参与的大文化格局,积极开拓、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二是改革内部管理机制,重点搞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以“馆(站)长负责制、专业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图书)馆、站内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使馆(站)长和业务干部的选聘、考核、奖惩及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激发内部活力,重新确定乡镇文化站的性质,改革“以钱养事”制度。承认文化站站长的干部身份,恢复文化站人员的事业编制问题,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充分发挥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2 建立投入机制
一是各级扶贫部门要将文化扶贫纳入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体系中,借鉴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项扶贫模式作出文化扶贫预算安排。二是将农村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逐步与城市经常性文化投入接轨,且增长幅度应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5]。三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一次性补贴力度。对已立项建设的文化中心、文化站,除经费支持外,要优先落实土地指标;对没有条件建设新设施的村以提供旧房改造补贴,或租赁补贴的形式,帮助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多用”,实现房屋功能多样化,效能最大化。四要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引导村级集体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纳入村级集体经济之中。可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投资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建设筹资渠道。五要积极探索投入机制的改革。对政府和集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可采取项目评估,以奖代补等方法,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积极性。
4.3 建立考核机制
一要强化工作考核。要建立文化站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促进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建议各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增加农村文化建设分值,切实保证文化工作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实绩。要将文化投入作为乡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考核评比的主要指标之一,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考核激励机制。二要实施日常监督。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要建立文化督导制度,定期进行文化工作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工作考核挂钩,确保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那些挤占、挪用文化站、房等文化设施或重建轻用,只建不管的行为都要采取处理措施,确保农村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三要推动“一创三评”。加大“文化示范乡镇”活动创建力度扩大宣传效应以创建促发展。积极开展评“优秀农村活动室”、“优秀农村文化工作者”、“先进农村文化活动协会”的“三评”活动,通过“三评”调动村级组织和农村文化活动骨干的工作热情,带动农村文化建设。
4.4 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一是把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以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农村文化专干、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农村各类文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二是探索农村文化人才培训新机制。通过排练、演出、开班、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培训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不断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三是探索专业人员定点辅导新机制。利用现有文化系统人才资源,采取请进来教、沉下去学等上下联动的办法,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民间文化大户的辅导,广泛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参考文献:
[1] 杨治钊.农村文化也需要扶贫[J].政协天地,2012(6):48-49.
[2] 徐学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J].学习论坛,2010(4):65-69.
[3] 姚冬梅.“一县一品”产业化经营――漳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福建热作科技,2012(4):64-68.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2
【摘要】城中村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人口素质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切实了解社区居民文化基础和文化需求取向,继承和发展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习俗,发挥大学生和外来人口这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的作用。并注意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共同探索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城中村 社区文化建设 外来人口 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02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有的现象,认清“城中村”现象,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探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试以G市L街道的调研为切入口,对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体验观察与阐释,并对发展走向提出笔者的思考建议。
1 L街道及其社区文化的基本情况
L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L中心居委和K居委两个居委会(即是原未进行“村改居”的L村,为考察完整意义上的“城中村”,本文尊重历史与现状,调研对象包括上述两个居委,并从表述方便上考虑,在下文将两个居委会按现行街道建制统称为L),是G市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之一,其所在地是规划中G市未来的城市中心——Z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G市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因此,其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 “城中村”的典型,更对“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如何发展提升具有启发性意义。
L街道现有本地人口约6300人,外地人约12600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人口比例是1:2。根据该社区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地居民高中以下文凭占33%,中专或中技文凭的占25%,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40%,研究生学历占2%。各种职业在这里广泛的存在,其中党政机构有关的从业人员占1%,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占8%,个体经商占25%,自由职业者占32%,其他占34%。
街道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设站长1人(属街道办事处正式编制人员),另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制)。文化站建有培训室、舞蹈室、旱冰场、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现有各种业余文艺活动团队12个。共建单位有G市聋人学校、某某小学、小区某某花园。文化站一直致力于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乐社、醒狮、龙舟等,且此三者都在G市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化站于2003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L街道是某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系的部分学生被街道居委会聘为“社区助理”。地域内的其它几所高校常与L街道联合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讲、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2 调研分析
在L街道党政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009年2-3月,通过采用访问、座谈、实地察看、抽样问卷、参加活动等方式方法,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发出当面访谈抽样调查问卷220份,调研对象为包括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是90%;回收答卷中,本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72份,占36.4%,外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126份,占63.6%。
2.1 居民的文化基础教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的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获利又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L街道近年来一直开设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在调查到的72位本地居民中,共有36位(占50%)参与过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有49%的人认为参与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3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2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被访者还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村民保守心理”,对于“L街道的文化活动都只是L街道本地人的活动”,有42%的人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有31%的人不太赞同这一说法,有27%的人不赞同这一说法。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所起的作用,只是还必须再进一步的加强。
2.2 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认同
调查显示:只有25%的居民在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有40%的居民扮演观众的角色,但是却有25%的居民很少或几乎没有去关注过。38%的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有29% 的居民认为太欠缺。有关文化站的使用,有21%的人表示经常去文化站活动,有27%的人表示很少去文化站活动,12%的人没有去过文化站。有关图书室的使用方面,有59%没有办理图书室的借阅证,有28%办理图书室借阅证,在办理图书室借阅证的人中,有45%的人经常或比较经常去图书室借书,7%的很少去借书,10%从不曾去借过书。有84%的人觉得图书室能够满足或一般能够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10%的人觉得不是很能满足,有6%的人觉得不能满足。而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认同上,只有18%的居民认为L街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非常符合或很符合省特级文化站的称号,34%的居民认为一般符合,17%的居民认为不符合,25%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其获得省特级文化站这件事,这一方面由于其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
2.3 居民的文化需求取向
调查中显示,L街道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33%的居民表示基本上一整天都有空的,而有55%的居民在空闲时间主要进行户内活动,只有23%的居民表示在空闲的时候会参加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60%的居民表示他们是愿意参加社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但是67%的居民表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在选择文化活动方式上,有24%的居民表示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集体活动,有37%的居民更喜欢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24%的居民喜欢参加一些外来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至于L街道目前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其文化需求,有59%的人觉得完全或基本能够满足,有40%的人觉得不满足,有10%的人觉得很不满足。这些一系列数据显示出L街道现有的文化活动仍未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3
关键词:安置社区;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28-02
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对失地农民来说也意义重大。它帮助农民实现农村与城市的顺利对接,是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是失地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开始,同时它也有效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的引导,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崇尚先进、积极向上、扶正祛邪的社区道德风尚。农民安置型社区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提高失地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市民意识,提高市民化程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
2.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提倡“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社区发展需要社区文化提供智力支持,社区文化与失地农民个体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文化不仅是社区成员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素质等的集中表现,也对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产生影响。安置社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前提,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生活质量,促进农民个体潜能和个性的发挥,为失地农民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失地农民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3.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农民安置社区介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未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这种特质性导致安置社区文化冲突表现突出。通过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帮助农民转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构筑城市市民价值观,提高现代城市文明意识,提升生活品质,接受、学习并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同时在帮助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同时,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稳定。
二、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对常州市某区三个农民安置社区的抽样调查,发现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到位。调查发现,57.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不到位,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与城市社区相比落后很多。我们调研过的三个社区,一个小区有公共活动室,另外两个小区没有居民公共活动室,三个小区均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更不要谈电影院了。文化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开展。调查中,63.9%的居民表示,他们的主要文化活动方式是在公共活动室打牌、搓麻将,或者在小区内聊天。由于安置社区没有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想过要通过调拨公共财政经费,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经费支出主要是由镇等集体经济根据自身实力自行安排。根据调查显示,集体企业多、效益好的社区,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较多,社区文化氛围较好,居民的市民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较高,对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就较高;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安置社区,又没有政府公共财政的调拨和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很难实施,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
2.社区凝聚力不足。调查发现,30.7%的居民表示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45.1%的居民表示从不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合计75.8%的居民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35.1%的居民表示社区没有节日活动,23.2%的居民认为社区活动可有可无,19.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安置社区既没有文化活动的数量,更没有质量文化建设亟待改善和提高。缺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失地农民,仍侧重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社会交往网络方面,喜欢跟同宗、同族或同村的人集聚,与社区其他村落的居民不相往来,大多数人每天为维持生计疲于奔波,对社区文化活动不闻不问,这导致同一个安置社区内的居民仍不能做到互相帮助和关心,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为以前农村村委会成员,他们自身缺少城市社区管理经验,缺少社区服务素质和技能,不能有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导致社区凝聚力和粘合力明显不足。
3.社区文化冲突明显。调查发现,36.1%的居民认为自己不是城市人,23.2%的居民认为自己只能算半个城市人,60.8%的居民认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生活成本上升了,家庭开支比农村时多了,其中47.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如农村时幸福,进入城市后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质量的只占30%,约60%失地农民生活陷入困难,对未来生活担忧的失地农民有81%,其中72.8%担忧养老、63%担忧经济来源、52.6%的人担忧医疗保险。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迁入城市,大多数人面临着市民身份转换的障碍,部分人由于非农生产方式转换的艰难,导致生活陷入贫困,这些因素累加起来,使得居民市民身份认同模糊,又由于目前安置社区的居民多乐于以出租房屋和车库补贴家用,安置社区成了半个“移民社区”,大量的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等因为安置社区居住成本的低廉,大量涌入进来,造成安置社区居民人员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导致安置社区内二元文化、城乡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明显。
三、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为社区组成部分,作为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安置社区必须承担起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农民市民化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1.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农民以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土地为代价换取城市身份进入城市后,应该享受市民待遇,应该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就业、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安置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甚至获得比城市社区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和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强调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置社区也将快速扩充,成为数量庞大的容纳失地农民的场所,为了社会稳定、发展和繁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基础薄、任务重的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通过财政倾斜,给予安置社区更多的公共财政扶持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使失地农民进城后不仅拥有城市人身份,也能充分享受到城市人的公共生活质量,顺利在城市落脚扎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而非社会动荡因素。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一方面,由于安置社区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必须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创建腰鼓队、锣鼓队、功夫扇、秧歌队等农民喜爱、参与程度高的业余文化团队,通过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志同道合的居民聚集起来,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促进居民间的彼此关心和帮助。社区居民间的和谐互动,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市民价值观、社区精神等传输给他们,让他们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逐步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有助于农民市民化身份的顺利转换。
3.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城乡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农民突破村庄界限和城乡壁垒,学会与城市居民交往,以形成新的社会交往网络;通过城乡社区间的交流互动,城市居民将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城市文化内容传播给安置社区居民,引导他们淡化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接受、学习和吸收城市文化,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他们较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4.加强社区文化教育,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安置社区的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要进行市民化教育。把市民意识、市民素质要求传达给居民,同时积极开展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内的市民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感受到制度和规则的必要性,同时体会到制度和规则所带来的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从而成为制度和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为市民身份的转换打下基础。二要通过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适应力。能否在城市顺利就业获得稳定工作收入,是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关键,但由于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是在非自愿、非自觉和非自况下进入城市,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等知识储备,缺乏岗位迁移能力,全然没有为市民身份转换做好迎接的准备,多数人进入城市后,陷入生活贫困。安置社区多位于郊区,周围有高校、研究所等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调研的三个安置小区就位于常州科教城周边。因此,安置社区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做好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以发挥好社区就业这个重要渠道的作用。加快社区劳动力转移,或采取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或对接区域内企业,或开发公益岗位,开发多种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组织非正规就业,让社区内的农民有活干。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4
摘 要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苏仙,创出特色,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既是杜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结合苏仙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一、苏仙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积极探索
l.根据本区现有的人文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
2.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渗透作用,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
3.做到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居民群众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得到了教育、交流和提高。
二、我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相关对策
(一)我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文化资源的现象相当突出。地方和驻街的部队、企业、学校都拥有一定的文化站、室、场、院,但在现行的体制下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甚至重复建设、相互“争食”,造成社区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社区现有的文化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苏仙区是郴州市的老城区之一,有文物古迹、革命史迹几十处,社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现在的利用率还很低,从总体上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是社区文化的硬件建设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作为一个具有11万人口的发展型城区,在2个行政街道中,文化站的标准目前都很低。
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居民群众的参与度还不高。目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尚未达到四分之一,说明社区文化活动还有许多“文章”要做。
(二)加强我区社区文化建设可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单纯由政府单方投资、包办社区文化的旧模式,充分利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的场、馆、站、室对居民群众开放,这样既补充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了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二是根据本社区的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乃是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依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大力营造以历史、传统、革命、现代为主线,以众多文物场馆、广场为景点的“没有围墙的苏仙区文化大公园”。
2.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要通过社区文化站、馆、室及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良好氛围。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机制,做到有机构队伍、有活动阵地、有目标制度、有活动内容,不断推进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面。长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市民。特别是要加强对下岗职工、流动人口、老龄人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正面引导,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入家庭、入心入脑,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做到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广纳现代文明成果;既重视乡土文化又不排除外来文化;既有“阳春自雪”的高雅艺术,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在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等包罗万象;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等形式多样。总之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以提高和升华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为目标,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得群众之所盼,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发展下去。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5
从年镇成立社区少工委以来,逐步完善了社区少工委的组织机构,并为区域少先队文化建设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于对区域少先队文化的研究,我们着手对地区少先队文化建设现状作了调查和剖析。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反映了少先队员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加强区域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同时,对的少先队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推动。
关键词:区域少先队文化
2004年,在团区委的关心下,在区少工委的帮助下,镇成立了社区少工委。近两年来,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区少工委的组织机构,并为区域少先队文化建设作了很多努力。
我们已经做到了“从无到有”,但是如何做到“从有到优”继而“从优到精”,这是我们所思考的。
我们认为,要将区域少先队文化建设得更好,就必须对我们过去所做的有一个回顾与反思,必须对区域内少先队员们的感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因此,我们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并于06年6月,对地区的少先队员镇所属各居、村委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地区少先队员家庭构成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区域内少先队员的家庭情况如下: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单亲型
94.9%
5.1%
居住结构
与父母两代同住
祖孙两代同住
三代同住
70.4%
3.1%
26.5%
父母
文化程度
大本及以上
高中及以上
初中
小学及以下
8.1%
50.9%
38.3%
2.7%
父母每天辅导或陪伴孩子学习的
时间
0.5小时及
以下
1小时
1.5小时
2小时及以上
40%
26%
18%
16%
父母的业余爱好
有丰富的业余爱好(如:读书、集邮等)
有简单爱好(打牌、跳舞等)
无任何爱好
8%
40%
52%
(二)区域内少先队员业余时间的安排
(三)区域内少先队员对的了解程度
(四)地区现有的少先队活动基地及所开展的活动
1、地区现有的少先队员假日活动基地有共康五村社区图书馆、共康八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康社区学校。
2、社区和学校在假期为少先队员开展的活动次数
3、社区和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多选题)的活动
SRC="images/269.jpg">
二、分析与讨论
总体上看,随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地区少先队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的趋势,但仍存在不足。如家庭文化教育亟待提高;学校少先队活动缺乏相关内容;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等。
(一)家庭文化教育亟待提高
1、父母文化素养对队员各方面的影响
接受问卷调查的队员中,父母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学习优秀的占58%,良好的占21%,较差的只占1.2%;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的队员,学习优秀的占46%,良好的占23%,较差的占2%;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队员,学习优秀的占14%,良好的占38%,较差的占3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学习达良好以上程度的比例越大,学习较差者的比例则越小;反之亦然。可见,越是有文化的父母越懂得知识对将来就业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灌输给孩子的越多,对子女的学习抓的越紧,而且重视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训练,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文化较低的父母,由于受思维所限,目光比较短,虽然希望子女学习好,将来比自己强,但在教育投入、学习环境及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不足,所以造成部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差。
2、父母关心的程度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在调查中,父母每天陪伴及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除吃饭睡觉外)在1小时及以上的队员,其中学习优秀的占59%,良好的占41%,较差的没有。父母每天陪伴及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除吃饭睡觉外)在0.5小时及以下的队员,学习优秀的占29%,良好占30%,较差的占41%。从数据看,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这说明父母的关心与适当辅导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使孩子时刻感到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并且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等各方面的重视,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约束作用及一定的推动作用。
3、父母的业余爱好对队员各方面的影响
在对父母业余爱好的调查中发现,有丰富业余爱好的占8%,有简单业余爱好的占40%,无任何爱好的占52%。父母业余爱好丰富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和其他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占73%,良好的占27%,较差的没有。而父母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的学生中,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占25%,良好的占46%,较差的占29%。这说明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同玩同乐中,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和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社区和学校少先队活动缺乏相关内容
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来看:
参与调研的少先队员中,双休日有78.6%的队员在家做作业及休息,20.1%在家长的安排下外出补课,而有自由外出娱乐时间的队员不到两个百分点。
寒、暑假的活动安排,根据队员们选择(多选)的结果显示,通常在家看电视的队员为73.5%,在家玩电脑或游戏机的占54.7%,去同学家玩或与同学一起出去玩的占44.6%,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的比例为31.4%,自己会去科技馆或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队员比例仅占7.5%。
参与问卷调查的队员中,只有13.8%的队员表示知道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大捷”等事件,40.2%的队员表示对“淞沪抗战”中发生的事件有所了解,而46%的队员对这些不知道或不清楚。对于的历史遗留文件资源或建筑,只有31.4%的队员知道有“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而其它队员都不知道有何历史遗留文化资源及建筑。
社区和学校在假期为少先队员开展过的活动,按次数从高到低前四位依次为:
法制教育类、环保类、爱国主义教育类和讲座类。其余依次为文艺类、体育类、读书类和参观考察类。
参与问卷调查的少先队员表示,以上活动中,他们最感兴趣(多选)的是:
文艺类(30.8%),体育类(22%),读书类(18.87%)与参观考察类(17.6%)。
此外,队员们表示,还可以开展游戏类、亲子类、体验类、探索类及制作类等活动。
因此,社区和学校还应根据区域内少先队员们业余生活的现状、他们对的了解程度及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类型,来增设一些丰富的活动内容。
(三)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等社区少先队员活动基地外,接受问卷调查的队员们纷纷表示,现有的活动基地远不能满足少先队员们的需要,此外,符合队员们喜好的活动来开展的场所也不够。
三、建议
(一)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由区域内的学校及由社区层面出面组织,定期开展对少先队员们家长的指导,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2、留一些时间给孩子;
3、多一些关注给孩子;
4、如何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5、如何引导孩子规范礼仪举止;
6、如何与孩子共同培养有利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
(二)扩展活动基地,发挥基地作用1、现有的活动基地远不能满足少先队员们的需要,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就如队员们在调查问卷中所说的,小区内的健身场所、小花园,哪怕是楼前的空地,只要善加利用,发挥功效,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活动基地。
2、在资源利用时,还应该加以分类。如泗塘二中校园内的“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一·二八纪念路上的“纪念村牌坊”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仪式教育基地;地区范围内的公立网吧可以成为很好的网络资源;共康路、长临路及各个小区内的绿化资源等可成为“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活动开展场所;即将建成的公园可作为实践活动基地。
3、设立参观考察型教育阵地
有一些企业效益较好,如:制罐厂、蜜儿可乳业集团等,利用这些资源,通过通过本地区的一些领导干部,可以组织队员们进行考察活动,了解的经济发展状况,让队员们树立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强烈愿望。
4、设立服务型活动阵地
我们还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配合,预先了解各社区内需要服务的老人与地点。比如:敬老院、老年活动室、某条路等,都可以成为服务教育阵地。
5、设立娱乐型活动阵地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52%的队员们最希望进行的活动是文体类活动。屹立家园、共康公寓等设施较好、场地较大的小区,可为队员们打羽毛球、跳绳、踢足球和进行一些弄堂老游戏等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定点场所。
在设立这些活动阵地的同时,还应切实发挥好这些阵地的作用。如:没有电影院,那么“影视教育基地”就应该在有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与协调下,定期向孩子开放,播放一些优秀的影片;“仪式教育基地”可作为除自己学校之外的其它学校孩子的入队仪式等团、队仪式的规范教育定点阵地。
(三)合理选择活动,丰富活动类型
除了已开展过的一些活动,我们还可以增设如下一些活动:
1、小调研类活动
正如之前调查结果中图表显示数据,参与问卷调查的队员中,只有13.8%的队员表示知道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大捷”等事件,40.2%的队员表示对“淞沪抗战”中发生的事件有所了解,而46%的队员对这些不知道或不清楚。对于的历史遗留文件资源或建筑,只有31.4%的队员知道有“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而其它队员都不知道有何历史遗留文化资源及建筑。
调查中还显示,队员们非常想对有进一步的深层次的了解。队员们想要了解的内容从问卷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多选)的统计数据按比例从高到低前四位依次为:
的现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74%;
的风土人情:62.5%;
的名称由来及历史变迁:50.3%;
发生过的历史事件:38.9%。
那么,在参观考察之外,何不增设“小调研活动”,让队员们自己主动去探询他们想要了解的事情呢?既满足他们的需求,又锻炼他们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成长的家园。
2、体验类活动
可以让队员们在社区担任一周“小青保干部”;在“家得利超市”共康店帮助理货、销售;在社区图书馆帮助管理、登记……让队员们通过角色的体验、工作的体验等来更加了解、热爱周边的人及社会,同时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打下基础。
3、亲子类活动
接受调查问卷的队员中,以核心家庭居多(94.9%),因此可以搞一些家庭知识竞赛、家庭卡拉OK比赛、家庭体育竞赛等活动;受调对象中,还有将近30%的比例是祖孙两代同住及三代同住的,因此还可以开展一些三代同堂的活动,或是邻里共同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学习型家庭的需要,又能让队员们在欢乐中对感恩与孝敬加深理解,同时也可增加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活动的机会。
总之,选择活动时应更顾及到少先队员喜爱什么,想干什么,而不是把安排一次活动当作完成一次任务,捡捡小区内的垃圾就是一次环保活动,听一场讲座就是对他们进行了教育。事实并非如此,调查问卷中显示,队员们在假期中最希望能感受的还是快乐(80.5%)。只有将教育融入队员们真心喜爱的活动形式中去,教育才能在他们心中留下痕迹。
(四)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各方力量
要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区人才聚集的优势。我们可以:
1、聘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担任社区少先队辅导员,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未成年人思想成长中的作用。
2、挖掘社区人才资源,将有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等专长的人士发动起来担任辅导员,为孩子在社区的学习与活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五)、合理的评价
参与问卷调查的社区干部表示,如果有一种好的评价方式,队员们会更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活动的收效就会更好。参与问卷的少先队员们也表示,他们希望能有一种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希望有适当的奖品(状),58%的队员希望这种评价能在学校起作用,还有队员表示,如果可以互动参与评价就更好。
另外,还可以设计一张“文化实践足迹卡”:以“地区行政块”的地图为轮廓,制作一张卡纸,把区域内的少先队文化建设的资源标入图中,每当队员在一个区域文化基地内经过实践后,取得了一定成果,就在此卡上进行过程性评价。(如以争章形式开展)
寻找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方式也是我们今后着重思考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待努力。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范文6
新建成的县文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总占地30亩,其中,县文化馆3406平方米,图书馆2539平方米,博物馆2060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897.24平方米。县文化馆在编人员30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11人,专业技术职称21人,中级职称6人,高级技工6人,占业务人员总数65%。新蔡县2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人员总数52人。全县以村级(社区)文化大院为基础,逐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文化服务中心2个,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360个,2008-2010年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已建成16个。总投资401万元,项目建设统一图纸设计、立项勘探、环评、土地、规划等。每个站建筑面积307.5平方米,室内设备配置齐全。其它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正在规划和申报之中。全县现有354个村办农家书屋(图书室,有条件的村委设立文化大院);健身舞队63个,约3000人,唢呐班30个,约150人,演艺团队12个,约100人;杂技团20个,约300人;各类艺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剪纸)等业余爱好者近600人。
二、文化馆发挥在基层文化活动中的职能作用
县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过去电影,演出下乡,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传统做法,这些服务方式无疑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然而随着农村生活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服务项目由于缺乏本地化的科学性管理和参与,有时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在一些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等捐赠设施,想象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也因青壮年的进城务工显得冷清,而许多农民平常除了干干农活,基本上就坚守在家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村级农家书屋和信息文化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他们似乎仍显十分遥远。1.正确引导,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地融入世界,在带来好的、正能量的同时,由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我国固有的一些落后、腐朽文化交织在一起,给社区文化建设增加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比起几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经济方式与创业模式的多样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农业贸易体系的构建,初级农产品已不再是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许多地区农民基本靠外出打工创收,而留守者则更希望有机会参与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乃至市场营销,他们需要提升认识,充实能力,学会包括产业加工、品牌设计、有机农业质量监控,网店管理等新技能。还有一些地区因为拥有旅游、文化等资源,有条件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来增加收入,因此亟须对于文化产业的创业咨询与扶持服务。其次是生活方式与文化兴趣的多样化。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党政机改、国企改制以及医疗、医保、住房等制度的改革,许多社区管理、群众服务以及公共事务都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使城市和乡镇(社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也促使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为日益增多的“社会人”提供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作为公益事业单位的县文化馆一定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辅导、指导、研究、组织等各项职能,始终坚持用民族的、历史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区文化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要求。2.开展活动与辅导相结合,提高乡镇文化站(社区)业务职能作用、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文化馆是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航母。结合城乡(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搞好辅导,围绕重点工作、抓好示范,一点带面。新蔡县2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及工业集聚区可分六个区域,由县文化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按区域集中培训,编排节目,采取区域辅导、节目巡回演出。各乡镇分管宣传的乡镇长和文化站站长带队参加,结合本区域实际业余演出人员情况而定,每个区域调选自编16节目,演出时间在2小时以内,节目精挑细选,语言精练,节目内容以重点宣传十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制知识及农村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分区域演出进行评比筛选,每个区域拿出3个节目,到县里进行交流和评比。同时还举办各类公益性活动,采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乡)社区建设群众文化重点培训基地,培训造就高素质的群众文化业务骨干队伍,挖掘和打造反映先进文化特征的时代精品。为提升新蔡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从2008年以来全县连年举办新年音乐会、唢呐和民间艺术表演大型灯谜活动等大型民俗活动,组织“欢乐中原、和谐新蔡”大型广场系列文艺活动,打造出新蔡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每年的全国东西合作会期间,组织我县民间艺术队参加全市表演赛,提升新蔡文艺队伍素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解决群众看书、看电影、看戏难问题,组织开展了“戏剧、图书、电影放映下乡”等系列活动。全县共举行大型文艺晚会近800场次,演出各类节目600余个次,近150万人观看了演出,豫剧团精心编排了精彩文艺节目。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00多场,送图书下乡近100次,农民电影放映工程1985场。全县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创作人员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以实话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围绕我县人文特色,创作了一批反映历史人物、新时期先进英模的新剧目。其中《新村赛事》通过几轮比赛,2009年4月28日在央视频道参加了全国总决赛。3.发挥“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对基层文化建设作用。根据省、县文化主管部门要求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及文化工作者(志愿者)专项工作统一部署,新蔡县抽调25名人员分别选派全县20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为期一年,为基层开展群众性文化服务,解决基层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选派人员明确要求,在分管乡镇,每月时间不低于10天,选派人员和文化站(站长)参加每月底例会汇报,要求到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深入调研。通过一年的工作,使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业余爱好者了解上级文件精神,同时解决实际的问题。各乡镇文化站完善制度,建立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中有《新蔡县XX乡镇XX村委/社区文化大院基本情况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文艺辅导培训计划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图书(报纸、杂志)借阅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站活动基础设施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文化艺术高考生人员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社区、中学)业余文化艺术人才登记表》、《新蔡县XX乡镇民间艺人登记表》。一是改变过去每次举办活动由县文化主管部门下发文件通知,乡镇参与人数少,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的现象。二是改变过去只坐办公室看报纸、打电话,到基层调研次数少的现象。三是改变过去下乡镇检查工作,只听取汇报,走走过场,敷衍了事,做些表面文章的现象。四是改变过去有站无人管、有人但不做本职工作,管一些与站无关的工作的现象。五是改变过去有站制度不完善,不清楚本管辖内有多少演艺团队和文化能人及文艺爱好者的现象,对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三区”下基层工作以来,下去人员和文化站人员在工作当中,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带动全县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走上正常轨道,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有明显提高,要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文化馆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