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药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药行业研究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 生物增效 生物制剂 废水处理

生物增效是通过添加具有某种特定分解代谢活性的菌株来促进原生细菌种群作用的方法。它能够提高自然微生物对处理过程波动的反应能力,或降解废水中难以处理的成分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过去认为,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就会产生最适应这种环境的菌群,并且是这种环境的条件下生存的优势菌群,因此,传统生物处理方法大多不是纯培养的微生物,而是对自然生长的微生物群体加以驯化,繁殖利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共同参与净化,由于代谢过程复杂,能量利用不经济,以及可能存在微生物拮抗作用,使微生物处理效率不高。现在,针对某些特定有毒废水或高浓度废水,已经能分离选育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菌种,并进行纯培养后用于废水处理,显示出了一定的优越性。由于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出的菌种,其酶活性水平有限,通过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改造后,就可实现定向选育构建生物降解能力强的菌种。

针对一些工业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生物毒性大、含多种抑制物质。普遍厌氧、好氧二级处理等工艺还难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对于该类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至今尚未找到适宜的处理方法。本试验是对制药行业生产废水“生物增效”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利用生物制剂进行污水处理的生物系统进行2个月左右的生物增效,实现废水处理系统COD排放总量的降低,初步实现系统排放COD总量降低10%目标。使制药行业生产废水的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为发酵企业的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的生产发展创造条件。

生物制剂具备多种有机物降解能力,能够应用于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微生物混合物中含有一些菌株,能够分解脂肪酸、表面活性剂、碳氢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酮以及不易分解的有机物。鉴于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于降解的特点,采用该产品对好氧生化系统进行增效。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生物制剂对制药污水的增效作用。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污泥和污水

试验所用活性污泥接种于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好氧池污泥以及生物制剂。所用污水取于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厌氧处理过的污水。

(2)试验装置

SBR反应器两个,规格φ0.2m×0.4m,有机玻璃制制。

(3)试验方案

为探求制药废水生物增效提高生化COD去除率,采用两组平行的SBR工艺进行对比试验,其中2#池有接种生物制剂增效,1#池不接种。试验开始时两组SBR活性污泥全都接种于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好氧池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试验过程中均维持恒定的曝气量;MLSS维持在2500mg/l左右;水温控制在于25℃左右。2#池生物增效接种生物制剂约1000mg/l。

(4)检验分析项目

在线检测的项目有PH、DO、温度,DO、温度采用Orion 810A+溶解氧测定仪;PH采用B-8型笔式PH计。CODcr、NH3-N均按国标法进行检测分析。

2结果和讨论

(1)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图1、图2:

(2)讨论分析

对比试验从2006年6月初至8月底结束,历时60天左右。从这个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到添加增效菌的比自然培养菌种有更高的COD去除率,平均COD去除率提高10%左右。主要是由于生物制剂中含有一些普通活性污泥没有的降解难降解物质的菌株,通过采样与生物相检测,检测结果反映出二者在菌种的数量和种类上有较大的差异。同时1#SBR比2#池出水较稳定,不易受进水的波动影响,提高了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出水水质的波动明显减小,受冲击能力增强。增效后出水COD达到二级排放标准(CODcr≤300mg/l),但未达到一级排放标准(CODcr≤300mg/l)。这说明废水还存有部分生物制剂难降解的有机物。

可以认为碳源比较容易利用且其它营养源充足的条件下,一般菌种与生物增效无太大的差异;当碳源表现为难以利用的有机物时,增效菌显示了良好生物耐受性能和特殊的去除能力。

3小结

生物制剂可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好氧增效COD去除率平均提高10%左右,同时提高了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出水水质的波动明显减小,受冲击能力增强。增效后出水COD还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 金志刚,张彤著.污染物生物降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2] 有马启,田村学造著. 郭丽华,任玉岭译. 生物净化环境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

[3] 汪大,雷乐成编. 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须藤隆一著, 俞辉群,全浩译.水环境净化及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1988

[5] 张统,侯瑞琴等编.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 娄金生,谢水波等编.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应用.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版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医药流通行业;价值链模型;医药物流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药品流通行业经历了从计划控制到市场经营的逐步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医药流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作为医药流通企业在市场兼并整合的大潮中如何明确自身定位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分析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问题,而从医药行业层面的分析相对比较少,本文正是基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分析,来给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二、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状

1. 市场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药品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在我国,药品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1984年,政府开始取消统购统销、按级调拨的规定;1999年,医改方案开始实施,正式加快市场化建设步伐;2009年,新医改正式推出,旨在加快行业集中,完善市场机制。

由于市场化机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医药企业实行地方保护政策,医药企业往往带有很浓的地方色彩。由于区域壁垒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做强做大。此外,我国医药分业制度尚未确立,医院在医药流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药品的正常定价以及医药市场化建设都有着很大的冲击。

医药流通行业对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医药行业的主要规范性文件。GSP虽然对于医药流通行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其门槛相对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行业现状。

2.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一直处于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截止2009年5月,我国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流通企业就有1.31万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其中中小企业占了80%以上。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销售额过千亿的医药流通企业,只有3家超过200亿规模,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九州通,2010年的分销规模分别为692亿元,291亿元和212亿元。2009年,我国前三家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行业的20%左右。而在成熟市场,医药行业的集中度相当高,例如美国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96%、日本则是75%,欧洲国家略低为64%,可见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

3. 企业盈利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总体上呈现出流通成本高,利润率普遍偏低的特点。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费用率和利润率指标分别约为8.2%、7.0%~7.6%、0.6%~1.2%,美国和日本医药流通企业这三项指标约为2.5%~4.0%、1.0%~1.5%、1.5%~2.5%和2.0%~3.0%、1.0%~1.5%、1.0%~1.5%。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医药物流水平比较低,运输、仓储等手段依旧比较传统,运行效率较低,造成行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是我国药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复杂,分销环节过多,导致市场营销的成本比较高;此外,由于整体医药流通行业尚不规范,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也导致了整体的利润率不高。

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水平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行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由于地域壁垒的存在,弱化了企业建立自身品牌,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最终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往往直接表现为同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市场兼并重组的不断加快,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面临生存危机。除了几家大型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传统的药品批发,服务对象也局限与当地的医院和药店,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而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低下,将导致其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危险。

三、 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最初的价值链模型被应用于企业内部,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价值的传递。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行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之为行业价值链。

医药行业价值链一般由医药原材料供应商、医药生产商、医药流通企业、医院或零售药店和顾客等共同组成。医药流通企业在医药行业价值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医药行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

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整体目标是追求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也即行业价值链整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不再是单独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或竞争能力。在医药行业价值链中,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和医院或零售药店相对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医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是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而顾客则更多的是产品和价格的接受者。

(1)医药生产企业。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一个较为高速的发展势头,2010年医药制造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从2001年的2 040亿元到2010年的11 741亿元,增长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0%以上。伴随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新医改,医药行业将继续不断增长。在价值链中,医药生产企业相对于其他节点企业,有着较高的议价能力。

(2)医药流通企业。医药流通企业是连接医药行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关键节点,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对于医药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上游的药品来源渠道管理和对于下游的营销网络控制是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业务体现。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医药流通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3)医院或零售药店。早在21世纪初,我国便开始实行医药分业试点,2009年3月出台的新医改中也明确提出“医药分开”,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业体制改革尚未真正全面启动。医院药店仍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直接销售渠道。随着国家对于药品管制的放开,医药零售行业的利润较高,医药零售行业在前期发展迅猛。然而,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药零售也面临着洗牌,整体利润率趋于合理,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零售药店也已成为医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的主体即为医药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外医药市场规范机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医药物流服务和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作为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保障措施对于医药行业的边际利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医药市场规范机制。医药市场规范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于行业的规范,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国家对于行业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医药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于行业的自治和管理。

(2)技术研究与开发。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是行业竞争力的最直接来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将有效的提高行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3)医药物流服务。药品的保存和运输相比于一般商品有着更高的要求,医药物流服务,特别是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将大大加快医药流通行业的运作能力,对于医药流通行业以及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人力资源管理。医药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医药知识背景,这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

四、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对策

1. 向前整合,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控制营销渠道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能够提升其与医药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提高其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向前整合,即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下游延伸,加强对于零售终端的控制。我国的医药零售终端主要分为零售药店和医药两个部分。针对零售药店,可以采用战略合作、参股或者并购的方式,加强与其联系。例如九州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发展自己的药品零售连锁体系,2011年6月九州通完成了收购河南杏林大药房有限公司,收购后公司间接控股90%。另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医院药房托管等业务,巩固医院医药销售市场份额,覆盖更多的医院、诊所和卫生院等。总之,医药流通企业、通过控制更多的药品销售终端,既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又可以获得对上游供应商更大的话语权。

2. 向后整合,通过委托加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向后整合指的是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上游进行延伸,而委托加工是指医药流通企业委托医药生产企业为其生产,从而发展自有品牌。委托加工有利于医药流通企业的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其知名度,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的药品还将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海医药和南京医药为例,上海医药和南京医药都通过与医药生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或者依靠集团内部的工业生产资源,先后推出其自有品牌的药品。此外,向后整合还包括与医药生产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以保证其药品的稳定来源。

3. 向内整合,推行现代化物流,提高运营能力。所谓向内整合,指的是医药流通企业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同时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流能力,特别是仓储、运输和配送是医药流通企业的主要业务能力。然而我国医药物流相对落后,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只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传统服务,没有真正成为医药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推行现代化物流,同时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内部物流作业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

4. 向外整合,实施同业联盟或者战略合作。医药流通企业除了考虑向上下游整合以及提高自身运营能力外,还可以考虑实施同业联盟或者战略合作的形式来获取更高的价值。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与行业的集中度低导致了医药流通企业同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此外由于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程度较高,最后往往演变成价格竞争,从而大大缩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实施同业联盟或策略性合作,有利于建立较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行业资源的整合,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四川医药物流协作联盟通过资源整合,按照产业链建立其自上而下、纵向延伸的协作联盟,从而避免了同级别的企业因利益相同造成恶性竞争,使各个环节都可以获取合理利润。

五、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保障措施

1. 完善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范机制。完善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范机制,从政府的角度,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药品的定价制度体系和新药审批制度体系。实现定价规则的科学化,定价流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同时要堵塞新药审批和单独定价制度执行中的漏洞,实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有效监管,避免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价格混乱现象。此外,政府应该加大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逐步淘汰盈利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的弱小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医药流通行业等组织,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参与行业自治,加强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完善行业定价机制,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实现行业内的资源有效配置。

2. 加强医药流通行业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物流配送过程,从而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运营能力,增强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和对于下游的盈利能力。在医药物流技术方面,条形码,RFID等标签技术的应用将更有利于药品的管理和监控,GPS、GIS等技术的应用将加强医药运输和配送过程的管理,此外物流信息平台如仓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业务运作能力。不断加强医药流通行业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医药流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医药流通行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有效应对措施之一。

3. 积极培育医药第三方物流,实现医药物流现代化。医药第三方物流对于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医药流通行业的流通速度,有利于优化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流程,有利于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在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伴随着药品的流动,每一个节点企业都对于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特别是医药流通企业,相比于物流服务,上下游的医药网络建设更为关键。对于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在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帮助下,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能够使其更好的专注于核心业务,加快市场布局。对于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来说,更是有利于行业的整合速度,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积极培育医药第三方物流,实现医药物流现代化是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医药相关管理人才和物流人才的培养。人才战略历来是企业发展之本,重视医药相关管理人才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由于我国医药行业以及医药流通行业近几年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态势,导致医药行业管理人才以及物流人才相对缺乏。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培养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性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医药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对此,应该重视我国医药行业相关人才不足的问题,采取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相关的人才。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加强对外合作,从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纳国外行业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郭凡礼.兼并重组催生医药流通新格局.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6):78-79.

2. 郑晓红.从行业价值链探讨医药流通企业的转型之路.海峡药学,2009,21(7):188-189.

3. 陈彪.医药行业整合与物流发展现状.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5(6):74-77.

4. 陈志和,马爱霞.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趋势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2,(5):270-271.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 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a)-0157-04

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在国内外大环境下,增强我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浙江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客观分析我省医药制造业现状和国内外医药产业环境的基础上,梳理我省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1 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1.1.1 产业整体发展全国领先 近年来,浙江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居全国前三位,产业出货值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一。2010年,浙江共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54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69.72亿元,实现利润92.50亿元,产值、利润分别较2000年增长407%和609%。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5.9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2.36万人,人员规模增长了1倍多。

1.1.2 化学药品制造特别是原料药制造业优势明显 据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医药制造业一半以上为化学原药制造,产值和利润分别为313.5亿元和38.33亿元,分别占整个产业的50.9%和57.6%。其次为化学制剂、生物生化药品和中成药产业(含中药饮片加工及中成药制造)。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原料药制造企业和产品。如海正药业的蒽环类抗生素抗肿瘤药、华海药业的卡托普利心血管药、浙江医药的维生素E等五大原料药产品生产规模均为国内最大,占国际市场30%以上的份额,普利类药物产量居全球第一,化学原料药产业优势明显。

1.1.3 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具体表现在:创新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R&D经费投入为18.29亿元,较2006年的10.07亿元增幅81.63%。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总体逐步提高,至2010年已达2.73%。R&D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从2006年的6.09%增长到7.95%。

科技创新产出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15件,较2006年的223件增长3倍多,年均增幅达33.8%。而据《中国药学年鉴》数据统计,2007~2009年共获新药证书59件,占全国9%。

1.2 浙江医药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2.1 产业发展速度趋缓,领先优势逐步减小 近年来,浙江医药制造产业发展趋缓有所放缓。据统计,2006~2010年期间,浙江医药制造业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占主营业务比重及利润比重等经济指标增长缓慢,在全国比重排名逐步下滑[2]。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江苏、山东等兄弟省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浙江省医药制造产业规模、利润等指标虽在全国仍居于前列,但领先优势逐步减小。

1.2.2 制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 虽然目前浙江医药制造业已形成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但真正能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的全国排头兵企业还相对缺乏。2010年,浙江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平均产值仅为1.41亿元,低于山东和江苏2.26和2.05亿元水平。2009年,浙江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仅有2家制药企业年产值超30亿元,还尚未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十强。

1.2.3 产业技术水平亟待提升,转型升级要求迫切 由于浙江省制药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多数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比重普遍在1%~3%。研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一些制药企业主打产品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产业结构以技术附加值较低、能耗及环境污染较高的化学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在技术附加值较高的生物生化药品、基因工程药品、新型制剂领域,产业规模及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形成,在高端市场占有份额仍然较低。

1.3 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迎来全球仿制药市场和制药产业转移的大好形势

1.3.1 大量药品失去专利,仿制药大亨分享盛宴 2009~2014年,全球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将有2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这些药品涉及抗肿瘤、心血管、消化系统、血管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各大类用药,销售额占企业药品总体销售收入10%以上,包括立普妥、波立维、舒利迭等重磅炸弹[3]。随着专利到期药品规模加大,FDA接受通用名药申请和审批通过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药品专利到期给仿制药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仿制药进入快速发展期。

1.3.2 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制药产业转移 首先,近年来全球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据IMS2010年的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医药市场年增速将达到5%~8%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次,全球制药产业从原料药到研发和制剂全面大规模的转移,而中国和印度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地。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高增长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预计到2013年,中国的药品年销售收入将增加400多亿美元[4]。浙江医药制造业将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

2 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目前浙江医药制造业依然以化学原料药生产为主,还处于产业发展路径的起步阶段。学习和借鉴印度从“大宗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特色原料药——专利仿制药(不规范市场)——通用名药物(规范市场)——创新药物”[5]的医药制造产业发展路径,未来浙江制药产业升级的方向是进入通用名药产业,思路是“巩固优势、先仿后创、差异发展”。

2.1 发展思路

2.1.1 从传统大宗原料药向发展特色原料药转型 原料药制造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是我省大多数医药制造业企业的主攻方向。要继续鼓励省内医药制造企业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全省特色原料药制造水平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引导省内制药企业加快国际化认证步伐,积极申请美国DMF、欧洲COS等发达国家的原料药国际认证。逐步培育浙江特色原料药向规范市场的出口优势;此外,认真分析当前即将到期的专利药市场潜在需求,提前引进和部署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特色原料药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引导全省原料药产业格局由原来的“大、笨、重”向“小、轻、优”的产业格局发展[6]。

2.1.2 从单一的原料药生产向逐步向建立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转型 制剂的生产与研发是体现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浙江医药制造业应在抓好特色原料药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向制剂生产、新药研发等领域拓展,逐步建立从原料药研发、生产、制剂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目前省内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为代表的一批已具备较好技术基础和研发实力的制药企业,已初步实现了从原料药向制剂出口的产品结构提升,成为我省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向国际制剂企业转型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产品致力于国内制剂销售,进一步提升盈利稳定性。

2.1.3 持续研发投入,向基因药物和创新药物进军 重点发展重组药物、新型疫苗、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疾病诊断及防疫用PCR、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检测新产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生化试剂和基因药物,并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仿制药,不断壮大其市场份额。支持运用基因技术、细胞技术、控制技术进行医药发酵的工业菌种改良和工艺流程优化,提高产出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重点突破高密度发酵、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和蛋白质纯化等关键技术。发展大型分离柱的在线检测装置、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专用分离设备、高效分离介质、生物反应器和自控系统及配套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提升下游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细胞治疗、个性化治疗的相关技术和产品。

2.1.4 秉承传统优势产品,加快中药现代化 组织实施一批疗效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的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以及传统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及中药特色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深入推进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建设,重点实施“浙八味”振兴计划。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金银花、厚朴等浙产道地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加大药材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中成药和中药保健产品,加快发展植物提取药物产业。

2.2 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2.2.1 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要达到国际通用名药生产商标准,必须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由于生产工艺专利到期一般晚于化合物专利,因此向通用名药生产商转型必须要有强大的反工艺技术,保证生产工艺不侵犯专利。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改进工艺以生产出质优的产品。浙江医药制造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制剂产品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准,尤其是在青蒿素、VC、VE等维生素制剂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质量优势。在原料药方面,具备较强的合成工艺技术和发酵能力。如抗感染类、维生素类等大宗原料药和他汀类等特色原料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地位。这些原料药如果转换成制剂,质量应该能得到保证。

2.2.2 制剂出口规范市场认证 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原料药认证,美国的DMF认证,欧盟的COS认证及EDMF认证。二是加强制剂认证。美国是ANDA申请,欧盟是集中审批程序、互认可程序以及成员国程序三类[7]。原料药和制剂通过认证的前提是生产车间通过认证。原料药生产车间通过认证相对比较容易,但制剂生产车间通过认证相对困难,目前同国内通过认证的制剂生产车间屈指可数,浙江目前仅有华海药业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和浙江日升昌的软膏制剂生产车间等少数车间通过了FDA认证。华海药业正在建设符合美国FDA认证的富阳生产基地。制剂生产车间通过规范市场认证将是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2.2.3 国际合同研发外包基地 研发外包是制药企业参与新药创新链条的重要机遇。目前,我国研发外包市场发展迅速,2010年规模达50亿元左右,并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长。浙江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培育了以泰格医药为龙头的一批医药研发外包企业[7]。2011年,泰格医药营业收入达到1.92亿元,累计参与了25个新化学单体和10个新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的本土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之一。积极打造国际合同研发外包基地,积累新药研发技术和经验,着力培养新药研发人才,将是后期推动浙江制药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捷径。

2.2.4 销售渠道 原料药生产商面对的客户大多是国际、国内的制药企业,当转型为制剂生产商时,必须面对消费者、医院等,其销售方法和消费习惯与制药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解决销售渠道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和并购当地企业,借助合作方的技术、政府关系、销售网络等各种资源,是当前阶段浙江制药企业拓展销售渠道的最好选择。

3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密切关注国内外行业运行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导指导医药行业转型发展。积极协调医药产业特有政策措施,抓好医药制剂重点品种的认定和培育工作,完善优化医药储备管理等工作。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标准制剂生产线建设、新药及新剂型开发、制剂国际认证、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技术与学术活动等给予重点资助。研究建立面向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险投资、创投基金。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建立以资金、资产、技术等参股的法人实体,形成紧密型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各类研发资源、装备的效能,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3.2 实行重点领域重点突破

积极推进原料药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装备。培育和发展一批医药制剂主导产品,对医药制剂提升改造项目优先给予财政支持。通过实施医药制剂产品进口替代战略,加快原料药产业向制剂深加工方向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国内制剂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制剂海外市场,并加强我国新版GMP与国际认证的有效对接,提高省内制剂产品海外注册的效率,促进“制剂出海”。加强对中药和医疗器械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努力形成集聚优势。重点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大品种技术改造、技术平台建设、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鼓励支持医药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3.3 引导制药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大力开展制药企业国内外科技合作,引导国内外先进制药技术向浙江转移,推动浙江制药企业与国际接轨。建立医药制造业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的医药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鼓励省内制药企业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支持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和研究院所到国外创办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市场拓展。积极引进国外医药研发机构在浙江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培养浙江医药产业人才,提高全省医药产业技术水平[8]。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科技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3-179.

[2]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2-56.

[3] 陈佳贵,黄群惠,吕铁,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56.

[4] 刘国恩.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1-74.

[5] 倪钎,江滨,鄢尤奇,等.当前印度制药产业探析[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2):17-23.

[6] 张俊样,左晓利,武治印,等.对加强我国新药创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2-14.

[7] 李明珍.印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路径、特点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34-37.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4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后,将在大学这一学生时代最后的训练基地,实现由学生到职业者的关键性转变。在这特殊时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开展职前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清醒认识到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并确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取向。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培养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外,还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更能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开设对高职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生要想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较强的责任心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专业技能再强的学生,如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即使勉强找到工作,也不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开设以热爱本职工作、确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取向为具体目标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才能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勤业精业思想,形成敢于负责、忠于职守、尽心尽力的职业操守,为日后从事的事业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现状

自1999年起实行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扩招步伐的加快,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03年-2013年10年间,高考录取人数从每年382万人增长到680万人,而毕业生人数从212万人增长到699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加之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在庞大的就业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毕业生面前无法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融入社会并被接受的快慢,与职业道德高低有着直接关系。那些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毕业生受到招聘单位的普遍青睐。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劳动技能的强化掌握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毕业生职业道德偏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职业意识淡薄。职业意识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知悉甚少,不知道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甚至有些学生对职业发展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直接导致并出现了融入工作环境慢、组织忠诚度差、跳槽频繁等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二是职业心理素质较差。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及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包括各种智力、特殊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等。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定位不准确、工作遇到挫折和问题无法正视和解决、抗击打能力较弱、容易走向极端等职业心理素质较差的现象,这是就业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三是就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在社会大环境中展现自我、推销自我,没有合理的定位,造成找工作屡屡受挫。而有些学生尽管通过专业学习,找到了满意的岗位,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动手能力差、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欠缺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过于偏重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忽视了内在品质、职业职责等的培养,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以至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

三、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因素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价值观念的突出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刺激着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和崇拜,传统的、单一的价值观已经被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取代,甚至出现了大量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不良行为,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下降。二是教师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够重视。据调查,有26%左右的高校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在就业后再培养。有些校领导、教师也认为职业道德只能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甚至认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从而在教学中忽略了对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这些想法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入,为高校学生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种种道德缺失行为留下了隐患。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传统就业观念的矛盾。2003年是扩招政策实行后毕业生步入社会的第一年,从212万人到699万人,10年间毕业人数翻了近3倍,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再加上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精英教育环境的就业要求,以及过去国家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积累等等,都造成学生对就业现状不满、心态焦虑等不稳定因素的激增,从而导致引发各种不良行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是从思想上切实提高认识,要树立“诚信”原则。当前,毕业生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频现。高职院校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首先必须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以法律为基础,注重良好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其次,要使他们树立履行法律义务的意识。这两项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次,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动。要在充分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责任感淡化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个体实际实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第四,要弘扬“奉献”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奉献精神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力争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奉献精神的理解,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成就人生的人生观和奉献意识。二是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应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不断提高师生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构建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切实增强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将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在德育课程下进行的,很少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注重在各种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和提炼各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三是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高职院校由于受起步晚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的影响,导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日常化、生活化,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融合教育,发挥家庭、企业、社会的实施主体作用,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职业道德教育出实效。

五、结语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 研究性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4-01

1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研究性阅读教学是由学生自身的的特点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缺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专业技术,学生及学生的家长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很明确表示:我们是来学技术的。因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文化课语、数、英对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当老师要求他们学时,他们甚至会理直气壮地问老师:我们又不考学,学这些文化课干什么?有什么用?常常弄得老师哑口无言。是啊,这些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不需要考高分,那还有必要学习文化课吗?答案是肯定的,文化课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不开设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习必然要受到影响,同时文化课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与数学和英语比起来,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则承载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 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教材编写要实用化

职业学校有职业学校的特点,在文化课教材的编写上就应体现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需求,各专业文化课教材的编写应该与本专业有一定的联系,具有实用性,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例如,在学习说明文这一部分内容时,服装专业可选入一些介绍服装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区分相似的服装款式。

2.2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研究性课堂教学提倡教师从日常生活中找寻教育教学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男孩子爱玩的电脑游戏,比如女孩子喜欢的韩剧,比如网络上流行的术语,比如火极一时的综艺节目……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搬到课堂上来,通过学生和学生的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内涵,并从中挖掘出很多东西,从而也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正确地认识这些新事物,增长知识和阅历。

2.3教学形式的自主化

教学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传统的课堂多以讲授式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到课堂里,这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中职课堂教学形式势必会造成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忙学生的课堂现状。所以说,这种教学形式根本无法适应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为此,研究性阅读教学提倡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激励学生在弄懂自学要求的情况下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讨论学习时,教师巡回个别指导,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以把握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确立帮扶的对象、教的内容。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基础上,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表述探究过程及结果,发表见解。针对学生的疑惑、思维展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理解不透不全或片面的问题、以及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的疑异,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按一定的程序,组织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再现和展示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过程。

2.4师生关系要平等化

研究性课堂教学还要求老师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老师不需要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看清学生的结症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才能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独立的体验成长,慢慢成熟。

3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3.1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

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构建学科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了解,掌握学生急于解决的共性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释疑解惑,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表现得十分突出。

3.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要上好研究性阅读教学课,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扩大对教材内容知识的掌握,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并善于观察、分析、总结,使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等明显提高。

3.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究性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逐步养成,自觉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4促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课堂上通过讨论, “师道尊严”的封建格局被打破,师生之间有时完全处于了平等的地位,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更加容易接受知识、主动学习。

今天,科技发展迅猛,如果人们不能自觉学习,就会落伍于这个时代。研究性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这种教育是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能够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因此要让研究性阅读成为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完善人格、展示才干的舞台,它将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2):18.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7):63.

[3]甘其勋.阅读:创造力的摇篮[J].教育研究,1995(6).

制药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私人教练;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必要性;可行性

私人教练是近年来我国健身行业中迅速崛起的一支体育劳动者队伍。私人教练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健身消费的个性需求,同时为劳动者自身带来了可观的薪酬,更为健身行业带来了丰厚利润。私人教练的工作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根据《劳动法》、《职业教育法》、《体育法》的要求,在体育行业中增设私人教练职业,将私人教练确立为国家正式职业,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一、私人教练在我国健身行业中的发展现状

私人教练也称为健身私人教练或私人健身教练。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颁发的《健身私人教练培训管理工作规定》对私人教练的定义为:在群众性健身消费和体能锻炼活动中从事健身健美指导、知识技能传授等活动的对雇主个人直接负责的健身指导人员。私人教练的工作通常包括四个方面:依据健身者个人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全程陪同健身者锻炼并予以服务指导;跟踪记录健身者锻炼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并及时调整健身计划;提供健康咨询,帮助健身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私人教练在我国出现不过10年左右,但私人教练作为一个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很长历史,曾位列《时代》周刊世界前20项流行职业排行榜,被誉为“21世纪的金牌职业”。

近年来私人教练在我国健身行业中发展迅速。当初只在少数高档健身俱乐部才有的私人教练服务,现已在各俱乐部普及,私人教练服务开始成为健身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私人教练的数量近年来呈几何级增长。为了规范火爆而混乱的私人教练培训市场,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出台了《健身私人教练培训管理工作规定》,这在我国体育产业行政管理中是不多见的。在体育健身行业中,私人教练正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显然,私人教练已是体育行业中客观存在的职业,并已成为当前健身娱乐业中最主要的职业。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分类体系中所认定的体育方面的职业只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游泳救生员四种,私人教练还没有被国家正式认可为一项专门职业,这与当前私人教练的发展现状是极不相符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体育行业的发展需求,规范体育劳动市场,促进私人教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在体育行业中推出私人教练职业,将私人教练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设立私人教练职业的必要性

1.私人教练属体育特种行业,必须依法实施资格准入制。根据《劳动法》规定,对于从事技术性、通用性、涉及消费者利益和安全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显然,私人教练从事的是一种技术性工作,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健康等方面密切相关,属于体育特种行业,应该实行就业准入制,在经营性场所进行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的这类人员,必须依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2.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规范体育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推行私人教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为劳动者选择私人教练这一职业和用人单位选择该类人才提供客观公正的职业技能凭证,既为形成有序竞争的体育劳动力市场奠定基础,有利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朝着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又有利于促进体育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健身行业深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健身市场开始趋于成熟和细分化,健身企业的经营重心从早期集中在场地与器械服务、吸纳俱乐部会员等方面,开始转向管理、营销、产业链的开发等方面展开竞争。在这一转变中,私人教练服务逐渐被视为俱乐部经营最为重要的方面。私教服务不仅成为当前健身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私人教练的服务品质已经开始成为会员评价、吸纳会员、创造利润、公司发展的直接推进器,从某种意义上说,私人教练已经成为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竞争需求,高素质的私人教练已经成为当前健身企业的迫切需要。而私人教练服务是一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服务性工作,只有将这一工作纳入职业化范畴,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才能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

4.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保障私人教练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需要。私人教练一旦成为国家正式职业,便会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该职业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私人教练的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表现为考评依据的一种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它更多地反映了职业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和劳动者从事这一职业的能力,是把职业技能开发和劳动力市场连接起来的纽带。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推行私人教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将有力地促进劳动者自觉按私人教练的职业标准去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确保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5.设立私人教练职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体育消费需求。当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给消费领域带来了巨大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消费需求趋于追求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异质性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人开始步入一个崇尚个性与自由的消费时代。个性化的消费要求也同样蔓延到健身服务领域。随着人们健身消费的品位和层次的不断提高,在追求科学健身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已不愿再“随大流”转而追求与众不同的“私人空间”,满足人们个性需求的定制化的健身服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极富时尚气息的“一对一”的私人教练服务无疑充分迎合了人们个性化的健身消费需求,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健身的科学性。

6.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规范私人教练证书与培训市场的迫切需要。设立私人教练职业,建立配套的职业标准,不仅能确保私人教练的职业素质,同时能有效地引导私人教练的职业教育培训、指导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随着私人教练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高额利润的引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涌入私人教练培训市场。目前,市场上颁发各种私人教练证书的境内外认证机构就有二十几家,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为这些证书进行培训的企业或机构则更多。由于私人教练不属国家认定职业,没有职业标准和配套的管理体制,导致目前私人教练资格认证审核缺乏可信度,证书发放和资格认证混乱。而私人教练培训机构则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培训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规范和监管证书与培训市场,尽快建立私人教练职业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7.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体育职业细分和拓展的必然要求。新职业的产生通常是伴随着新产业的兴起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同样,随着体育产业的兴起及其不断拓展和细分,体育行业中会不断有新的职业产生。目前我国职业分类体系中所认定的体育方面的职业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游泳救生员四种。在体育健身娱乐业中,与私人教练职业密切相关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从表面看来,私人教练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似乎雷同,都是从事健身指导工作,但两者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上有很大区别,私人教练比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更能适合个性化的体育健身消费市场,更能满足现代健身娱乐业产品细分生产的需要。可以说私人教练是从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细分和拓展出来的,它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很大差别。就像家庭教育指导师(简称“家教”,国家认定的正式新职业)与教师(老职业)、印前制作员(新职业)与晒版工(老职业)之间的区别一样。

8.设立私人教练职业是体育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实施服务标准化的需要。提高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标准化管理已成为各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通行手段。在体育领域,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认可制度来规范、管理各类各等级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正是顺应体育行业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转变行业管理方式的新举措”。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行业从业人员,是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保护群众基本健身权益、适应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将私人教练纳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之中,促进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是体育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提供标准化公共服务的需要。

三、设立私人教练职业的可行性

1.私人教练完全拥有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征。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显然,目前活跃在健身行业中的私人教练完全具有了上述特征,具备了成为一项独立职业的基础。

2.私人教练是特种行业,具有成为职业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同时《劳动法》规定,对于从事技术性、通用性、涉及消费者利益和安全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此外,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体育法》等法律都为私人教练持证上岗奠定了法律基础和保障。私人教练成为一项职业在法律层面上是可行的。

3.经济的发展为私人教练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撑。新职业的产生、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第三产业的健身服务业中的职业更是如此。经济学上认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个人可支配收入上升,就会产生对私人服务的需求。所谓私人服务,就是服务经营者对特定的个人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的专门服务,如私人律师、私人教练、私人医生等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私人服务的需求剧增。一项对南京、广州、上海开展的调查显示,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人群中,42.3%的被调查者希望拥有私人健身教练。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私人教练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撑,推出私人教练新职业的市场时机已成熟。

4.私人教练资格证书制度为私人教练职业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目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力度还很薄弱,尤其是在一些服务业中,劳动者真正持证上岗的还不多,在体育健身服务也中也同样如此。但是,私人教练却是一个例外。如果说体育特种行业必须实施资格准入制的话,那么在体育行业中上真正自觉持证上岗的可能就是私人教练了。目前,绝大多数健身俱乐部都把持有某种资历的私人教练证书作为上岗的必要条件。为了市场竞争,私人教练必须持证上岗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行规,因为私人教练证书是招揽顾客的重要招牌,证书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没有证书,企业就无法对私教产品进行包装运作。尽管私教证书的质量良莠不齐,但健身企业自行实施的私人教练资格准入制为私人教练的职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健身企业中推行私人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应当是能为企业接受的。

5.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体制为私人教练职业的确立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上的保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劳动制度改革,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规划、开发、管理和监控劳动力资源的职业资格状况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职业与职业分类;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培训系统;职业技能鉴定系统;职业资格证书。迄今,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已经初见雏形,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行政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持系统等已基本建成。1998年,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体育行业中第一个被国家认定的职业,体育行业也开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逐渐成熟和完善,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了体育行业职业鉴定指导中心,《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规程》、《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近30个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全国有近一半以上省、直辖市成立了“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始了体育职业的实际鉴定工作。逐步健全的职业资格证书体制不仅为私人教练职业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鉴定中积累的经验也为推行私人教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操作层面上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兵.服务传递过程中健身私人教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