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1

关键词: 中小学 健康教育课程 建议

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为了了解邢台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情况,课题组走访了132所中小学,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邢台市小学87所,初中45所进行了调查。

2.自行设计“邢台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开课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课情况。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

3.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健康教育的教学实施情况

表1和表2的数据显示,邢台市的部分中小学未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未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对于健康教育课还没有相关的教材,健康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体育课等形式,教育形式相对单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课改中教师对健康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健康教育和当前的升学就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导致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健康教育的师资情况

调查显示,健康教育课专任教师极度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62.4%的健康教育课由校医担任,由于校医不是教师,对教学环节不熟悉,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其他的健康教育课由班主任或者其他相邻学科的教师担任。对于健康教育课来说,任课教师专业学历偏低,对所教专业知识了解程度缺乏,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师资结构亟待优化。

3.学生健康知识现状

调查显示,邢台市中小学学生健康知识总体水平较高,“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用眼卫生、防龋齿、运动卫生知识等学生的注意度均在95%以上,但安全急救、自我安全意识等方面学生的注意度只有60%,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重视。

三、结论

1.邢台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普及效果较好,被调查学校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有部分学校未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体育课成为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形式。调查显示,很多被调查的教师与学生认为,体育教师上体育与健康课就是学校的健康教育课,表现出对健康教育内涵的不了解,这导致目前学生失去健康教育的正常渠道,而未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至于学生近视、肥胖等比率不断上升。

2.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为兼职和临时教师,学历偏低,对专业知识了解程度不高。让既有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又有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担任健康教育课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来看,健康教育课程还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没有对课程的评价指标,未能纳入评定考核教师的依据,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兼职教师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完成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以应对评职称等活动。

3.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大多没有健康教育教材,教师没有新的参考书,《体育与健康》成为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材,另外,此类书目发行数量很少,到新华书店都很难选到相关的参考书,没有教材的健康教育,很难达到相对应的教学效果。

四、建议

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增强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源。健康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所以,各类学校要切实地落实国家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有关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检查、评比、评估等手段促进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作为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拓宽教学思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2.建立行之有效的师资培养体系,促进健康教育课程专任教师的发展。配备专任健康教育教师目前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培养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集体培训、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把预防保健知识传授给青少年,引导他们自觉地参加公共卫生活动和自我保健。

3.更新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目前教育部没有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新的教材应根据当前学生在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接受能力,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重点要增加实例、趣味性和针对性,减少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与相邻学科教材的交叉重复等弊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生理心理特点,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

4.建立新的健康教育考核制度和考核方式,不仅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还要结合学生的体育课评价联动,评价要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日常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廖文科等.中国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现状及需求[N].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6-8.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44-01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旧的教学理念和传统模式教学等种种弊端。

1.教学模式单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视唱听音和识谱知识”这种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去模仿.而没有参与体验,、老师孤立地传授和训练知识技能,忽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音乐教育特点,其次.教师过于强调“视唱听音和识谱知识”,教学重要性的现象存在于整个音乐教学中,不论哪个方面的教学都围绕知识技能的训练和传授来展开,实际是以掌握知识技能作为音乐教学为最主要的目的,剥夺学生创造与表现音乐和享受音乐的权利。使得学生对这种教学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和反感。

2.忽视音乐教学审美的核心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应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我们将之称为本体性。然而,当前的高师音乐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愉悦性,忽视音乐的本体性。

3.只注重共性和综合发展忽视个性发展。新课程提出加强学科综合的理念,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更反映了音乐教学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使人疑惑的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为综合而综合,在教学中基本上脱离音乐艺术的属性和文化内涵去探讨、了解、评价人文、美术、舞蹈等领域的问题。其实,音乐本体的个性比其他学科共性更重要。

二、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学师资的重要任务。声乐课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在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师声乐教学中要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

1.培养学生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音乐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培养学生构建起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并能胜任自如。音乐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音乐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这些要求促使我们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要紧随社会发展,多领域摄取与音乐课程相关的学科,真正实现高师声乐学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高师声乐教学要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要做到声乐技能和声乐理论相结合。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具有较强的歌唱能力,还应具备声乐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声乐或唱歌课的教学能力。但长期以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对声乐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师经验性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声乐个别课中,教师往往着重于声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将声乐训练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作系统的讲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也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既不系统也不规范,同时也造成了课时浪费。以至于有些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声乐技能,但对声乐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了只会唱,却讲不出所以然的现象。

总之,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在于能否不断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要求,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始终不能偏离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其教学内容只有依据培养目标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才能充分体现高师声乐教学的本质特征和适应培养合格师资的需求。

本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题目:适应当前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1—HJ12016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服务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1]。然而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对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方面,只有27%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36%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程度一般,37%的教师对比较生疏;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仅有11%的教师能自制课件进行教学,2%的教师在青年教师帮助下制作课件,80%的教师直接用下载的课件来进行教学,7%的教师不用课件进行教学。从以上两组数据不难发现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相对薄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全面;二是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对常用办公应用软件的操作生疏,导致班班通设备及资源的使用率较低,也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三是教师对下载的课件直接使用,不会进行二次加工。从中不难发现,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课堂教学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对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主要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审美素养等方面。平时的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训,通过科学素养的培养增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作用,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另外,学校要结合政治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及、传播信息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伦理道德素养培养。

(二)加强对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让每个教师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主动从多种媒体(如互联网、电视、QQ、微信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事例。通过感受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让每一个教师明白新形势下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一种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教学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把其作为辅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三)加强对教师信息技能的培养

信息能力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也包括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因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48岁,这对提升教师的信息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从基础抓起,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积极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能利用网上共享的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第一,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在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可邀请专家讲座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对教师信息基础知识和操作方面的培训。第二,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拓宽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第三,激励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育软件大赛、论文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让教师在大赛活动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第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对教学辅助软件,如Word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PowerPoint幻灯演示软件等的使用,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兴趣。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小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Huludao Suizhong County

ZHANG Zhongcheng

(Dalian Light Industry School,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Emerging sports ideology le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updates. Under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o promote rural sports teaching into a new phase, in excess of this perio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izhong County, thre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 doing a surve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izhong County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is analyzed.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how to develop Suizhong County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ent situation

0 引言

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体育教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新理念在城市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格外的红火与抢眼。在这个高速发展,体育教学不断的除旧布新的局面下,人们只看到了城市体育教学的变化,却忽略了农村体育教学的成就。在农村人口已经占全国人口80%的今天,农村体育是今后体育发展的关键。但是农村的体育教学却让我们对这一前景一片迷茫。绥中县也正在摸索中前进着,发展并改进适合这一乡村现状的体育教学道路。因此笔者对绥中县体育教学现状做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形成了绥中县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理论。在绥中县三所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的支持下,笔者与2012年9月至11月做了一次有关绥中县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造成这一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形成了对绥中县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为如何发展绥中县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绥中县中心校、绥中中学、绥中四中三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2.1.1 校领导重智轻体的现象严重

不久前,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国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达不到锻炼的达标要求,引起了教育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2.1.2 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足(表1)

表1 学生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统计表(N=210)

据调查,国家每年提供的教育费用中,90%是城市用费。但是中国有80%人口在农村,有70%的学生在农村学校。农村的教育经费本来就少,那么投入到体育教育中的费用就更少了。

2.2 教师队伍现状

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学思想陈旧(表2)。体育教学改革20多年来,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主体性教学等教学改革思想应该说代表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体育教学改革总是代表了新的思想和新理念的产生,创新和推广。思想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就直接要求并推动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表2 教师新的课程理念学习统计表(N=17)

2.3 学生队伍与教师配合不够默契

2.3.1 学生的思想消极(表3)

表3 学生课堂情况调查表(N=210)

场地不够完善,器材不足,学生活动项目单一,教师教学思想陈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练习方式枯燥,不能引发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导致学生思想消极,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愿意锻炼自己的身心。

2.3.2 师生互动表现不乐观(表4)

表4 学生与教师近距离接触调查表(N=210)

教师的随和性,上课的态度与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喜欢与亲近教师的主要原因。教师的素质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有时过于严谨会对学生造成恐惧,过于放松会影响课堂教学。

2.3.3 学生的自主愿望强烈

在问卷中,有8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体育课自己上,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做我想做,学我想学。其中大部分人想自由活动,20%的学生希望20分钟玩,20分钟学。单一枯燥的传统体育课是禁锢不住学生进步与自主的体育思想的,它必然朝着先进的方向发展,必然满足学生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陈雪红,陈筑,张虹.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5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 中小学英语教学 困惑 反思 建议

自2013年以来,笔者一直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部分中小学生为调研对象,采取一对一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了解他们对于现有英语学习模式的真实感受和对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期待,尝试从另外一个全新角度和途径反思高考英语改革大环境下真实的中小学英语学习现状。

一、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困惑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于现有英语教学模式感到困惑。超过50%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上英语课”。交叉分析后发现,受访学生总体上呈现年级越高爱好英语程度越低的趋势。在定性分析中,我们了解到,“难度大,考试多”和“课堂闷”是学生们不喜欢上英语课的主要原因。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考试也比较容易,教师还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性游戏,因而学生兴趣不高。而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随着应试压力的逐渐增大,课堂教学基本上以知识点灌输为主,不少中学生抱怨“课堂单调乏味”“一上英语课就想睡觉”,情况令人担忧。

二、英语“教”与“学”新格局下学生的新期待

高考英语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双方都产生了影响。在这个新格局中,作为“学”一方的中小学生又有什么样的心声和期待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期待学校课堂有创新。结合Focus Group定性调研发现,学生们普遍期待除了学到课堂知识之外,教师也能教一些诸如英语流行歌曲、英语诗歌和英语文化风俗方面的内容,每学期能举办一些口语方面的比赛。

三、反思及建议

(一)反思

综合本次调查,总体而言,在高考英语改革的大背景下,现有中小学英语“教”与“学”两个层面都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首先,在长期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教”。教育部门和学校想方设法大力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能。这个做法并没有错,但是却忽视了“学”这一主体,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教师往往按教学大纲传授知识,而对学生的感受了解不到位,这就容易造成“教”与“学”之间沟通的单向性和不和谐状况。

其次,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英语教学相对独立,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不同学段的英语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双向沟通,难以形成教学合力。以音标教学为例子,小学阶段的教学大纲就已经纳入国际音标教学,但是小学教师大多重视不够;初中教师却以为小学已经学过了,且中考又不考音标,所以在教学中也不重视音标教学;而高中教师则根本没有时间再教音标,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到了高中根本不会用音标来读单词。

最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考试模式衔接不够合理,三个阶段的考试设计对于英语自身作为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本质重视不够。在现有考试模式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还是在学“哑巴英语”,能较为流利地讲英语的高中毕业生少之又少。目前,我省普遍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学科考试,但是语法方面的考核比重仍然偏高,词汇考核内容较少,口语考核基本上没有;初中阶段的考试基本上是以语法为重点,作文分值15分,偏低,口语基本上不考核;高中阶段则突然转向词汇和阅读为主,而听力和口语考核有点流于形式,分值很低。

(二)建议

第一,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进一步引导教师调整英语教学理念。英语教师要重视教学之外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倾听学生的内心呼声,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在调研和交流的基础上适度调整上课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增加一些学生普遍喜欢的西方文化风俗、英语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6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们于1999年着手开始进行的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教与学方式探索研究,并提出“科”“技”兴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建立在以上指导思想下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我们的具体做法与思考如下:

一、解读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创建“科”“技”兴校特色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整合等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常用学术名词。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与相关点,有助于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是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紧密相关的,从而确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实施围绕以整合为中心的改革框架,把整合研究作为学校办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实实在在行动。我们是如下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它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3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初中不得少于68课时,高中70-140课时。信息技术知识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与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教师重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这进一步说明,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教与学中,教师应像运用黑板和粉笔,学生应象运用书本和笔一样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

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由此产生的道德、安全、犯罪等等都是全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新文化的特殊性,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和垃圾。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任务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法制的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中,也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5、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

信息技术作为设施工程,它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教育部提出: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准备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信息技术设施工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之基础,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没有信息技术设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也就无从谈起。

6、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

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文化道德教育,实施信息技术工程是个渐进过程,这些过程的集合就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平常使用中,人们并不注意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两词汇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关注的是实施信息技术内容、过程、结果,对这两个词汇的使用也没有必要作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工作起来只要“意会”就行了,久而久之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就通用了。当然也不是都不分的,一般着重技术意义时就用信息技术,体现词汇本意;如着重知识教育时就用信息技术教育一词,表现技术的教育性;泛指时两者通用。

7、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集成、成为一体、一体化等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将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