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堂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132-01
近年来,我国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因而无论是基本的教学场地设施还是体育师资力量的配置,以及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受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及各个地区实际条件的差异,如何根据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展开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仍是一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一 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分析
在探讨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对策之前,有必要正确认识小学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1.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
从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对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如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这也提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特征分析
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与课堂教学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就更注重于教学常规的贯彻执行和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的培养方面。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效果评价特征分析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这几个方面。因而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通过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激发其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来培养其遵守纪律并与同学形成团结互助等方面的品质,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构成内容。
二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习兴趣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下,针对小学体育课教学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课程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场地的设置、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精心准备。二是结合游戏开展教学。针对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如果硬生生地进行体育练习,容易使其丧失兴趣甚至不出现配合的情况。因此结合游戏开展体育教学可实现教与玩的结合。游戏的内容要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有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从现有的小学体育教材来看,其内容往往难以满足各个学校的实际需求。因此要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需要体育教师善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比如引入新型的、轻松的、愉悦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将瑜伽引入柔韧性训练中,将滑轮引入平衡训练中等。这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2.严格的课堂组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针对小学体育课的基本特征,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对体育课堂组织进行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3.有效教学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支撑。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教师总是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赋有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一旦不断重复地加以运用,仍然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化,通过适时的变化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当前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来看,体育教师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动作概念并示范,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组织练习,教师指导这种模式,这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但不妨灵活运用,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组织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就需要体育教师掌握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特点组织教学过程,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2
从事特教工作多年,尤其是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尤其困难,更不难想象,如果要让这群聋哑儿童得到正常的学习机会,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特教学校的学生不能和正常学生相提并论,他们处在无声的世界,无法与正常人交流。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的是三年级以上的聋班语文,孩子们年龄稍大了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相对容易了一些,但也常听到带低年级的老师这样叹息:低年级学生不好教,组织教学更难了。虽也知她们的辛苦,但却没有切身的体会。低龄聋生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感知外界事物途径单一,主要依靠视觉捕捉外界信息,一旦受到新奇事物影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来。
一、情感产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育素养中期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为这种爱的情感,不仅对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还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和转化能力。”聋生由于受其生理缺陷的影响,大多形成了自卑,多疑,封闭的心理障碍,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对聋生付出一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化解聋童冰冻的心灵,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无意的,一个甜美的微笑都能唤起聋童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上课时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亲切热情,情绪昂扬,目光尽可能的关注全体学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接受你的教育。另外,作为聋校低年级的孩子更有其特殊性,他们年龄偏小,自主能力差,再加上远离父母,吃住在校,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兼起师长的双重身份,即要做他们学习的指路人,更要做他们生活的导航者。灌注他们40分钟以外的点滴,聋童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近你,进而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乐其学。
二、尊重学生,善用表扬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变化多端。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即使学生有失误、有错误,我也是用善意的艺术的方式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改正。教学中不要吝啬表扬,我自己觉得这话很对,可一旦置身其中,却发现并不那么容易。一年级学生好动性强,纪律观念较差,有时候看见大家纪律乱了,心里一恼,真想下去揍他们一顿。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小孩子更不例外,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称赞的手势,就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现长处及时表扬。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它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例如,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我从不批评那些不好的学生,而是迅速选出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加以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受表扬的同学由于得到了满足会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他同学也会为争得老师的表扬去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或者有的孩子很顽皮,一直就没坐好,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我会这么说:“同学们看一看,××同学今天坐得多端正呀!和上一节课相比,她安静了许多,也专心了许多。”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当回答问题乱喊乱嚷时,我会这么说:“我要让举手最快坐的最端的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时孩子们个个都好好表现自己,向老师传递眼神示意你叫他。
三、寓教于乐愉快教学贯穿始终
小学低段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一节课中,组织教学应形式多样地贯穿于课堂始终,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语文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轻松愉快学到了新知识。例如在进行枯燥的拼音教学时,发音时间一长,学生就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那么我就准备了一些拼音卡片,让同学们随意抽取,抽一张,读一张,读对的放在自己面前,错的老师收回,最后看看谁面前的卡片多,结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有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四、制定课堂常规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孩子们结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家庭生活,来到这个需要各种纪律制度约束的学校环境,毕竟有些不适应,甚至于不知上课为何事。这是我们就要制定一定的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所以我从上课起立,师生问好,点名,一点点练起,慢慢规范孩子的上课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课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观。另外,教学常规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以井然有序的双边活动带动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3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 有效互动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59-01
1 精心构建,合理地制定每一节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目标
初中体育课堂互动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认知、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充分了解和对体育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因此,体育课堂互动目标是指通过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要获得的发展,即学生在运动参与、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具体发展。由于目标统领一切,所以,明确具体的体育课堂互动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师围绕它进行课堂互动内容的选择和互动策略的制定。一般来说,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目标的制定要做到科学、全面具体和切实可行。所谓科学,是指体育课堂互动目标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情感规律,还要符合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所谓全面,是指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有学生运动参与发展方面的要求,又要有运动技能发展方面的要求,还要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的要求;所谓具体,是指体育课堂互动目标要避免出现“提高运动技能”之类模糊不清的笼统表述,而应明确阐述通过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学生在某个项目某个具体技术的所取得的预期效果,如行进间三步上篮技术方面将有哪些具体的预期效果。所谓可行,是指体育课堂互动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使体育课堂互动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制定分层次互动目标,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互动目标只能弹性预设,要兼顾生成,如果互动目标设定太死,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又回到传统体育教师走教案的老路,整个过程都死气沉沉,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缺少精彩和创造力。
2 科学有效地选择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互动内容
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初中体育课堂互动内容是影响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目前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来设置教学内容的,这就必然造成体育课堂互动内容的单一性,枯燥化,竞技化特点。违背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理念,严重背离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几乎是消极投入,初中体育课堂互动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要想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现,这就为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互动教学内容是增加了难度,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就必须有效地选择和优化体育课堂互动内容。不少体育学者认为:优化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科学的整合互动内容资源,总体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如何切实提升初中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程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尽量从学生平时喜欢的日常游戏中提取素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从学校所在地的民间民俗当,乡土历史文化中,挖掘素材,经过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的素材,大力发展乡土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的乡土化水平。第三,开设具有本乡本校的特点,整合体育课堂互动教学内容资源,从而丰富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多样化互动需求。第四,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绝大部分是呈现的教学内容是竞技性较强的体育互动内容,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及不感兴趣,那就必须通过体育教师的再修改,再创造,把它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比较有兴趣的,非常容易理解以及师生易于互动的教学内容。如:有一节教程是加速跑,将加速跑改为学生30米或50米的迎面接力跑游戏,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互动和练习的兴趣。第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重要,教学中为了实现这样的互动教学目标,把不同的教学内容但具有可替代性的互动内容进行整合加工,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例如,为了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一般选用枯燥的耐久跑,但体育教师也可选择各种花样的跳绳加上组织较长时间的球类比赛来代替,也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能让学生互动起来并乐在其中。
3 科学地、合理地、巧妙地进行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的创设
体育课堂互动的创设是指在体育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互动教学目标,依据体育课堂互动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场地器材实际情况等主客观条件及互动内容资源的特点,从宏观视角看,其包括对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以及行为策略的具体创设,从微观视角看,其包括对互动组织形式,互动方法和互动手段等的总体考虑。相对于其它学科课堂互动来说,中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复杂得多,它主要包括根据新授课内容,还是复习课内容来设计互动组织形式,如:新授课以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多,而复习课以生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多,依据不同项目内容来设计互动的组织形式,如:健美操和武术课堂多以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为主,而球类项目多以学生小组互动组织形式为主,依据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整体安排来设计互动组织形式,依据班级学生整体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水平来设计互动组织。在进行互动方法的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聆听,观看,练习的单向
互动方式,要把常规的动作示范与讲解法,完整与分解法与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双方交流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互动手段的设计包括如何创设体育课堂互动氛围,如何抓住体育课堂互动的时机,如何激发学生互动的动机,要注重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有价值的体育课堂互动生成的资源,合理苑⑹侵敢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是指有价值的生成性体育资源要做到物尽其用,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互动内容的精彩纷呈,大大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4
摘 要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和基本途径,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几点常见因素,即:课堂常规的建设情况、课堂活动的组织情况以及课后反思的开展情况三点,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有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即:重视课堂常规的科学化建设、重视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加强课后教学反思等三点,希望能够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体育 新课程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和基本途径。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问题已经成为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才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与提升,也成为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常见因素
(一)课堂常规的建设情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课堂常规,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通常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下来的经验,也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程序性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具有同样的意义和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任何教师却忽略了培育良好的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例如:部分体育任课教师自我要求不高,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过于随意,不能以身作则,普遍存在接听手机、收发短信、聊天或者是随意离开上课地点等问题;再如:由于受学校师资队伍情况的影响,部分任课教师课时量安排过多,但是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是教学任务就已经疲于应对了,常常就因此放低了对常规习惯的要求,并没有意识到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以至于影响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一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1.教学内容的安排
随着近些年新课程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等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了众多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小学体育任课教师的关注。实际上,在一节小学体育教学课中学生的学习和注意力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符合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注意规律,会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说,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与否也是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其应有的关注。
2.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直接兴趣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且普遍存在活泼好动、兴趣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等特征。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更喜欢丰富、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尤其是以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等形式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对于单调、重复或者是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的体育学习内容则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如果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选择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就会使得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过于无趣和单调,并因此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再加上新课程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的宗旨和最为核心的理念,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这一理念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之一,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新课程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放在首要地位的要求,也就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课后反思的开展情况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而课后反思,不但能够更好的指导后续的教学实践,还能够促进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确保教学相长的实现。所以说,能否及时、科学的进行课后反思也是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只有及时、科学的对课堂教学中的自己的授课情况、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教学的成效等进行反思,才能够在后续的教学中形成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课堂常规的科学化建设
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明确了体育课堂常规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和构建良好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常规的培育和建设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众多体育教育人士的重视与关注,我国部分省市的教育局甚至已经开始着手探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制定和落实问题,例如:广东省广州市区教育局就对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常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课堂常规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重视课堂常规的科学化建设工作。而在具体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培养和建设工作时,则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前提
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保障,也是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前提,没有“安全”作保障和前提,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无从谈起。这一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耍,且相对来说,自律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不关注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极易出现各种不符合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危险行为,并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工作时,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是被禁止的,并让学生明白一旦做出类似的行为将会导致怎么的后果,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教学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遵守课堂常规相关要求的必要性。
2.相关要求的明确是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基础
要开展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工作,让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就必须要明确小学体育课堂建设的相关要求和内容,这是开展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课前常规。例如:在着装上要宽松舒适,不能带有坚硬物品;要听清楚集队要求和集队地点,听从体委的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集队;做好见习生的安排工作等等;二是,课中常规。例如:按照要求准时到达上课地点上课;明确学习的任务和学习的内容;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等等;三是,课后常规。例如:开展科学合理的学习点评;做好放松活动;及时归还教学器材;做好见习生和学困生的教育与引导等等。只有从以上几个环节入手,切实的将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任课教师的熏陶是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关键
要想实现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良好培育和有效构建,任课教师的以身作则、躬身示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培育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在上课期间杜绝一切与教学活动无关的行为,以严谨的态度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和自觉性。
(二)重视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
1.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要注意遵循教学规律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具体来说,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前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会达到高峰,而在课堂教学的中后部分学生的意志力水平会达到高峰,而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情绪则会达到高峰。根据小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这一规律,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体育任课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的前半部分安排开展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在课程教学的后半部分则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竞争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小游戏或者是体育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起到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之间的合理搭配,以确保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科学应用教学方法
要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顺利提升,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科学的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小学生直接兴趣起主导作用、兴趣不稳定、喜爱以游戏和竞赛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及无意注意占优势等特点,可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一定要注意趣味化和儿童化的要求。
其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趣味化”的要求,指的是应尽可能的选择能够激发小学生直接兴趣,调动小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单一、呆板、重复的枯燥练习。例如:可以应用兴趣教学法来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通过各种直观的比喻、形象的模仿、新颖美观的教学场地设计、优美的配乐以及不断变化练习的位置等多种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儿童化”的要求,指的则是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小学生仍然处于儿童的范畴,多数学生仍然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的,而且普遍喜欢各种以游戏和竞赛等形式组织的活动,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注意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类似口诀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耐久跑教学时,如果简单的要求学生围着运动场跑圈,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活动的方式过于枯燥和乏味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但是,如果任课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组织开展“寻宝比赛”,结合现代国际越野比赛的形式,在学生熟悉的校园中设计出安全合理的路线让学生去寻宝,看哪组学生最先跑到目的地寻到宝藏,就会比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绕着跑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更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中主动性的发挥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加强课后教学反思
在开展课后教学反思时,体育任课教师可以灵活采用调查、个人体会以及录像和同伴互助和组内研讨等多种方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搭配运用。而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时,不但要注意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要注意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并进行总结、归类与记录,以此来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通过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入手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迟永传.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2] 孙岩,郭晓娇,刘超.中小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5
一、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问题
1、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认识。(1)现在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他们意志品质较弱,对难度稍微大点的运动项目,没信心,缺乏尝试的勇气,更不用说拼搏精神了;(2)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比如较胖、瘦弱、多病等有时完不成老师规定的任务,老师又没给另外安排合适的任务,于是无所事事的他们就开始违纪,影响老师上课;(3)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认识,以为体育课就是玩的课,不重要,当然也就认为体育课上学的东西也不重要,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训练。
2、教学陈旧、内容单一。首先,因教学内容陈旧,难易不适度,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其次;运动器械太少又旧,场地不规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责任心不强,情绪不佳,上课方式单调、枯燥、没有新意。
3、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及领导都片面的认为它不重要,造成体育课经常被语、数、外挪用。即便有的体育老师想认真进行体育教学,但其由于经常被挤占,这样一来连课时都得不到保障,让体育教师也逐渐失去了上好体育课的信心,就更谈不上去了解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来提高教学质量了。此外,受市场经济的辐射影响,一些体育老师没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学上,加之学校对体育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体育老师教学上松懈,放松了对学生的常规要求。
二、体育课堂管理的实施
1、以教学主体为基础,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要以教学主体为基础,了解学生思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身体特点的分析与掌握。同时注重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与身体特点的掌握,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计实现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提高。此外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运动量的计算,以此实现科学的体育运动锻炼,实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避免运动损伤等情况的发生。
2、体育学习目的的明确性,为了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学生体育学习目标与目的的强化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基础,进行体育学习与训练。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加强常规管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积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课前认真检查,课中提醒,课后反思,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课中注意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妥善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学生的间的冲突,把矛盾最小化。
3、教学方法的优化,针对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针对性、教学趣味性实现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我们应要注重教学趣味性与多样性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实践演示与游戏活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多种方式方法的运用,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与基础训练上的枯燥。通过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培养自身的体育爱好兴趣,促进我国人口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分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管理。
体育课堂特点范文6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是职业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职业高中设立体育课不仅在于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在职业高中中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进而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是职业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高中的学生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
为了切实发挥体育课在提升职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必须着力提升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并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使得课堂节奏紧凑,同时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要构建职业高中体育有效课堂,培养良好的学习体育学习兴趣是前提。有兴趣的引导,职业高中的学习能够自觉参与体育课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会大为提高,同时对体育教师的各项安排和训练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的教学目标也较为容易达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职业高中的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中融入趣味游戏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篮球课的时候,体育教师要讲解基本的控球方法,如何让球始终在自己手的掌控范围之内是一项基本功。为此,可以安排三个同学一组,一位同学控球,一个控球保护球,还有一位同学去抢球,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这个趣味游戏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不断的练习中,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2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失去其中任何一方,教学都不能继续进行下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听教师讲解课堂内容,教师也能更专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学生也就敢于与老师沟通交流了,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职业高中的体育课也不例外,为了构建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课堂,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隔阂消除了,职业高中的学生才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体育课堂,才会更加愿意和主动学习体育知识,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上游泳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亲自做游泳的示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讲解,并且邀请几个学生一起来进行示范演练,并进行指导。然后就是学生再自由练习。在自由练习过程中,在融洽师生关系的氛围下,学生主动与教师、同学探讨游泳的技巧,在课堂立即活跃起来,体育课堂再也不枯燥无味了,体育课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3积极的评价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积极的评价是职业高中有效课堂的关键,是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催化剂。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为此,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师要把握好职业高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重视并强化评价激励发展的功能,实时合理地赞扬肯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让他们在体育课中体验到成功,在体育课中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增强其体育学习的信心。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堂积极的评价,能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被动转化为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