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1
关键词:手语 聋人道德教育 作用
聋人是残疾人的一种,但近年来聋人犯罪的报道却也出现了媒体上,这不得不引起残疾人尤其是聋人道德教育的重视。聋人是残疾人,因此在生活上肯定会有一些困难,迫于生活压力或许会走向犯罪道路,但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聋人犯罪的问题,还是要从聋人的道德教育上抓起。聋人是有听觉障碍的人,在聋人的世界里,手语才是他们交际和表达思维的一种工具,属于他们的第一语言。本文以手语在聋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课题,针对聋人的道德教育进行分析阐述。
一、中国手语的概念
针对手语的语言资格问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都进行过讨论,在美国,手语被作为聋人的第一语言。在中国,叶立言、蔡浩中、邓慧兰等人对属于都进行了细致分析,皆认为手语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具有不同的表层语法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再对手语概念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语言,语言是充当人类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和愈发机构体系,这只是对语言的定义,显然不能涵盖手语的概念。手语是一种具有完整语言体系的自然语言,是聋人群体使用的一种复杂空间视觉语言,被称为很多聋人的母语。这个定义尽管考虑到了手语使用的受限人群和手语的空间可视性,但依然没有脱离有声语言定义的范畴。基于以上参考,笔者认为中国手语就是充当中国聋人交际和思维工具的形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体系。
由于中国手语发展的历史所限,手语词汇、语法结构、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因此很多人都否认它具有独立的语言资格。当然,中国手语的发展历史不能和汉语的发展历史相提并论,在整个语言体系中的发达性、工具性及严密性上都比不上汉语。但对于聋人而言,其听觉不能反馈信息,有声语言对他毫无意义,很显然手语在聋人的世界里更具交际和思维功能。因此在制定手语的定义中一定要强调“聋人”二字。因此,手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广大聋人在满足生存需求的活动中日积月累约定成俗的结果。
二、手语在聋人德育教育中的准确运用
聋人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在聋校低年级的时候,要多运用聋人手语,小时候的聋人由于没有掌握中国通用手语,在交流过程中通常会用自己创造的手势语。虽然有些聋人会用一些零散的通用手语词汇,但是仍然不能取代聋人手语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因此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多与新的聋生进行交流,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的教学内容,还要从满足他们的需要出发,创造有效的交流方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多用聋人手语和聋生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德育知识,促进聋人道德素质的提高。
汉语手势语作为一种依附于汉语的手势语,在表达上是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的,其手势词语和汉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在聋生高年级的学习中,要把汉语手势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聋人进行看手势语和手势语两项技能的训练,一个能够准确流利运用汉语手势语的聋人,其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都高于手语能力次之者。
三、手语在聋人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聋人来讲,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对聋人进行道德教育要从其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层面进行。由于聋人在听觉上有障碍,他们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现和通过对表现的联想进行思考,因此手语在聋人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在进行早期聋人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口语训练,而是要更注重手语训练,手语是聋人世界里的母语,学会了手语,而又会口语,这样能够增强聋人的自信心,有利于聋人自强不息,不会躲在在阴暗处自卑过活。
在对聋人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首先应该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手语知识,教师的手语比较熟练,与聋生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且德育的教学效果也会比较清晰。由于手语词语和汉语词语是想通的,因此聋生在学习相关道德和法律知识时,就能对这个社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利于聋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聋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渗透聋人自身的文化内容,用熟练的手语让聋人了解聋人历史、聋人的艺术成就、聋人大学等等,使聋人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使之心中有一种自豪感。遇到正常人的时候,聋人便可以骄傲的将这些文化诉说给我们听,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聋人德育要面向整个社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聋哑学校,还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聋人文化,继而对聋人多一份了解和关怀,让每一个人都领略到手语的美丽和魅力,使聋人能够轻松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2
关键词: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者 德育教育
德育的教育实践过程若要取得成功,德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了解教育过程中的规则与技巧,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知道,他们所进行的这项工作所面临的困难,特别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产生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德育工作者的局限性的分析,进一步化解德育过程中的困难,从而促进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概念不同,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1]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还应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等。[2]
本文倾向于认为,德育教育侧重于品格教育,正如赫尔巴特所认为的那样,道德教育就是品格教育。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这5种道德观念,由观念形成意志,用意志去陶冶性格。只有体现这5种道德观念的性格才是道德的性格,也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3]也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将社会道德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出有社会道义与良好品质的公民。
二、德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两类矛盾
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更可注意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才能教育人。”[4]所以,我不得不提到德育教育工作者,即施加德育教育影响的个人。本文把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德育工作者的控制范围之内的,本文称之为内部矛盾;另一类,则是超出德育工作者的控制能力的,本文称之为外部矛盾。
(一)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德育工作者常常低估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低估,德育工作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们常常不能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德育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糟糕和缓慢的;第二,德育教育工作者并非是圣人,他们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恶习。然而,更加糟糕的是,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使得他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学生们学到的并不是积极的德育成果,而是,教师自身所传达的消极的行为。
(二)外部矛盾
同理,外部矛盾同样也主要归为两点:第一,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德育工作者会不可避免地设立高的要求以适应主流道德文化,而这种适应,在某种意义上必然会导致德育工作变得及其的困难。无论是对于施教者还是受教者,这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观,都是难以实现的;第二,德育工作者缺少一些具体的不道德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能胜任工作——帮助那些真正需要进行道德指导的人。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我们一直以来假设要实现的德育目标,其实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观,那么,我们必然会低估道德认知(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显然,这样我们就不会投入充足的资源和时间去计划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局限性
(一)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内部局限性
无论道德认知(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看似多么的简单,在将它俩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面临许多障碍。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妨大胆的假设一下,如果德育工作者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个事实,则他们就不会采取严格的措施来帮助青年人,处理他们所要应对的具体挫折,道德工作者的教育行为就不会成为值得尊重的行为。
在此,本文特别强调德育工作者自身的恶习问题。这些恶习主要有:懒惰、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骄傲、自以为是。这四点恶习,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缺陷。拥有其恶习的教师在施行教育时,会忽视甚至是破坏学生的权利。这种忽视与违反的结果,不仅没有保护学生的权利,而且是道德教育的失败。假如,教师想给学生传达一种价值观,例如尊敬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然而,如果教师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是相反的行为,那么学生学到的肯定不会是令人满意的价值观。更糟糕的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虚伪、冷漠、愤世嫉俗,粗心大意,最终导致德育教育的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
这两点内部困难都是在德育工作者的掌控范围之内的。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够严肃地看待道德认知(道德信仰)与德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就会小心谨慎地为德育教育做准备。同时,如果德育教育者具备尽职尽责的态度,他们就会反省自身——到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递了哪些不良的影响,到底自己在言与行之间有多大差别。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够这样去做,德育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外部局限性
若德育教育工作设立的目标过于高,就会使人们很难有机会达到这个目标,德育工作者,将受控于这些过于高的目标,不能正常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
我们都知道,在台湾,儒家思想的道德要求是一个高尚的道德准则,它苛求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怎样思考,怎样感觉,怎样体验等。换言之,这样的目标有多少人能够完全做到呢?因而,在面对一系列这样高标准的德育工作要求时,德育工作者只能糊里糊涂地工作,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德育工作从来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如果,德育工作再设立如此之高的道德标准,那么它会变得更加的困难。
我国不断加强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个概括,56个字,分为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五部分。每部分若展开来说,需几百字才能说清。2012年,十报告再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最新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
我们已经直观的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表述上在不断简化。由此,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简单易懂的道德标准更能为人所接受并付诸实践,而过高的道德标准反而难以实现。正如上文所言,过高的道德要求反而会使大家望而却步,使得德育工作者不能正常的发挥自身的潜能,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基于榜样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德育工作者鲁莽教学的行为会使得德育教育更加难以实现。对于学生,他们看到了德育工作者所教与所做之间的矛盾,他们自然会不可避免地质疑主流道德教育观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结果,学生们就会倾向于否认主流道德教育观,整个德育教育就这样失败了。
另外,德育工作者往往被自己的个人经历所限制,具体来讲,他们缺少对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认识,通俗地讲,就是他们不够“坏”。德育教育者通常都是拥有高学历和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是好男孩,好女孩。那么,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获得第一手资料来理解和体验那些做了不道德行为的人的心理机制,因而,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德育工作者不需要对不道德的行为有第一手资料或是个人体验,它只要求,工作者受过一定的培训,并对德育工作拥有强大的承诺。但是,我认为这其实是德育工作者受局限的原因之一。对于普通的学生,一般的德育工作者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那些深陷于道德困境中的学生,一般的德育工作者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偷窃的经历,我们在研究那些偷东西的人的心理时,我们的理解永远是片面的。或者,如果我们在公共场所演讲得心应手,我们就不可能知道那些在公众场所演讲有心理障碍的人的心理问题。同样的逻辑推理可以继续延伸。只要我们对一些具体的不道德行为,不具有个人的或是第一手资料时,我们在帮助那些有过不道德行为的人,就会有困难。因此,德育工作者就不能处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帮助那些最需要德育指导的人。
以上对德育教育工作者所处局限的阐述,目的在于直视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只有认识到这些困难与局限,才能一步一步地克服这些困难,从而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性。(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2] 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3
作为社会基本构成中的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生理、心理基本成熟,人生观、社会观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群体。但是又会在逐渐成长和成熟的各个重要阶段,遇到很多自我无法正确做出判断和决定的困惑,这就需要德育教育来为他们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引导。这个时期的学生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注意内省,同时也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他们喜欢张扬个性,希望以此来吸引众人注意,并作为自身能力的砝码。在大学校园这种具有类似社会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他们需要独立意识和发展意识,再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下,许数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层次和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许一般人有所不同,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他们会关心国内和国际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发展,这种关心是以大爱下的大视角来进行的,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提高与进步。他们作为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积极参与体验和奉献社会。由于缺少很多实质上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使其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上,会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概念的丰富和不稳定性。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随着文化层次和素质的提高,自我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迅速延展,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在学生的宿舍走访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家之间的交流不是很多,更多的时间是放在了手机上,每天课余时间最少要在手机上花费6个小时以上。通过手机在微信,易信的朋友圈,微博等方式上来随时的表达着内心的想法。
2 新媒体对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影响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新媒体并非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应该有其相对准确的概念。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是一般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概念。高校作为体现国家前言动向和舆论导向的阵地,应该积极主动的面对和运用这一新形势的发展。要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旧媒体的综合效应,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与载体的创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素养教育,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积极主动的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配套服务。据统计高校上网人数目前几乎达到高校学生数的100%,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大学生的生活中离不开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快捷的生活,这种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任何信息的传播都将借助一定的载体,而载体本身的发展、更新和进步是无可厚非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大学生获取信息、交往、学习、个性展现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够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应该具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 新媒体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中生
合作学习法的提出可以说是学习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产生至今对合作学习法产生了很多的解释,这些解释从各个方面说明了合作学习法的内涵,尽管各不相同,但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是需要合作的。
一、初中语文教育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在教育理念上来说,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同认知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相互对应的,它们都是通过对人的情感教育来实现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其一,从言语上对人进行积极的劝导;其二,从形象上对人进行情绪感染;其三,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让学生在思想上对教育内容形成认识和认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的引导。从基本概念上来说,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关注人的情感情绪变化,让教育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不断促进人的情感内容的改善和完善,让人在情感空间变得更为积极、更为广阔。同时,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情绪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较为注重人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确保接受教育的学生的能够用其最好的状态来实现学习功能。
在研究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这一问题方面,我们不断需要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从心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实证和理论层面揭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与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进行更好、更有效的解决。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
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的教育建设问题理应受到学校的广泛关注,学校应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去提升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在各初中院校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用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活动,最为常用的就是诚信考试的活动形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育效果。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初中院校的教育活动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诚信方面只是采用考试的形式,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晚上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显然是无法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初中院校仍旧需要不断努力,仍需通过多样性的方式对其进行晚上和创新,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活动与正常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重点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让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人才,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
(二)语文教育教学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搞创新、促发展
在语文教育中,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非常注重的,也是一种非常具有认可度的教育形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我国近段时期以来的文化水平、政治制度获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与学生的促膝谈心中,对学生的情感状况和思想脉搏进行有效的掌控,不断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思想教育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展作用;同时,对初中语文教学教材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晚上。当前,我国初中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在内容上相对较为落后、老套,对时代性的关注体现相对较为欠缺,同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相对较少,教材内容的界定不是非常清晰,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教材的实用性不大,教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不大。因此,必须根据时展的客观情况和相关特点,及时更新和晚上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和实施新的初中教学方式,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帮助初中语文教学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借助工作特点强化实际效果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5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 大数据 “大学德育学分制” 应用型高端人才
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教育的一个群体,作为中国未来构建和谐社会最活跃的力量的主要建设者,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作为培养适应于当代社会发展的设计服务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影响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关系到学生道德发展的德育教育就尤为重要。
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成为了数据源,我们可以利用每天产生的大量数据,建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德育评价体系,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观念、职业道德、社会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状况进行德育的综合评价,发现学生的德育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干预措施,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需求“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
一、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可以帮助决策者更为清晰地了解教育现状,对教育政策进行有效的制定、准确的实施和客观的评价与调整。本科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中最基础的部分,本科生德育既决定了本科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更是本科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因此本科生德育在当前时代命题中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德育评价的实质是一项教育价值判断活动,创建科学的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当务之急,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无论从受教育群体、目标等角度观之,本科生德育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脉络,所以大数据环境下应当建立适应时展的新的德育体系,并以之应对当下的因信息爆炸而蜕变出新的信息环境的挑战。
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建立本科生德育评价模式成为目前高校德育建设与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满足企业对本科生道德的社会期望与学生生活状态、生理发展、自我意识成熟等总体特质的要求,来判断德育学分制能否将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社会需要的德育素质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大数据时代,学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创设一个具有数据存储和快速处理数据功能的网络系统,通过在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收集关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大量数据,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可以查找的有效数据,依靠软件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快速处理和信息反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经过长期的积累,对学生的一系列德育行为进行干预和预测,从而制定相关的措施来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但是,当前国内教育工作者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还处于萌芽阶段,特别在德育管理方面更是稀缺,无人问津。
二、大数据环境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德育学分制”的内涵
德育学分制是借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而设立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78 年以后国内一些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但是都是在国内高校教学管理方面进行应用与推行,在德育评价体系上还很少有高校进行建立与实施。高校可以在“德育量化考核”的基础上,构思德育学分制的考核体系,参照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参数和项目指标,按照学生德育的行为表现、道德成长、身心发展、专业技能等内容进行分值界定和评价,从而推出了“大学德育学分制”的大学生评价体系。
所谓“大学德育学分制”是相对于大学生课程评价体系的学分制而言,其包含日常德育学分和德育答辩学分两个部分。其中,日常德育学分是记录学生在日常学习、课堂表现、生活状态等表现的分数,以每月或每学期为单位,通过任课老师和导员对学生仪容仪表、出勤、遵纪守法、安全工作、卫生习惯、文明活动、实习和社会实践参与的综合考评来计量,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量化并进行综合计分。另外,德育答辩学分是学生在每个学年末进行的德育水平的答辩测试,通过日常案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最终将日常德育学分和德育答辩学分按一定的比例核算出学生的综合德育学分的分值。
在具体的计分方法方面,德育学分面向全体学生,与课程学分具有同等地位。在计分方面,日常德育学分基本分以一个月为基础,包括日常德育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实习评价几个部分;德育答辩学分以一个学年为单位,通过答辩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和应变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按照日常德育学分和德育答辩得分来换算成德育的学分,注重让学生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有了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客观的量化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德育回归生活实践。
在“大学德育学分制”的设立中应按照社会教育、实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人的要求等方面的教育,按照年级、阶段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强调应用性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学生德育活动网络记录体系,建立德育活动大数据库,最终并通过德育答辩进行有步骤地、阶段性的评价与实施大学德育学分制。通过网络数据记录学生的德育学分,让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学分记录情况,增加对学生德育评价的公开性、客观性、透明性和直观性。
三、应用大数据的本科院校建立“大学德育学分制”的价值
学校在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大学德育学分制”来进行配套管理,实施德育学分制可以使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德育考核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无缝对接毕业后就让企业接受,避免受到巨大的工作挫折感而厌倦工作,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首先,实施德育学分制,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品德行为变化,使他们可以设立看得见的目标而去为之奋斗,从而产生自我管理意R,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成为学生的成长档案和养成教育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其次,德育工作者利用德育评价的学分数据可以发现德育工作的成果、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成长规律的变化,了解学生道德的复杂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起到了客观的评价作用,对于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的养成与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品德养成教育的监控方式。
最后,实施“大学德育学分制”,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克制、激励自我,学会分析判断和选择,铸就诚信、积极、独立、和谐的个性,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发展进步的人,为今后的自我发展做积极的准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对于传统的德育工作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改变原有的德育管理模式的同时,完善德育的评价方式,通过“大学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来观察和掌握学生品德的变化特点和道德发展的趋势,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差异性,挖掘他们的真实的品德需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差别性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获益,更好的适应社会,体现“大学德育学分制”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5,(04).
[2]陈诗文.数据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J].中国培训,2016,(02).
[3]喻松.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反思与优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4]曲德强.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5]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6]罗邻球,林章义.对大学生德育进行科学评价[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7]徐卫著.建立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新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1,(03).
[8]王健敏.学生品德评价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 材・教法,2002,(0l).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6
【关键词】班会课;中学生;育人功能;对策
一、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概述
班会课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好的班会课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乃至心理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其中育人功能在班会课所有功能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生班会课的概念界定
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而“主题班会”相对于“班会”是一个“子概念”,它的界定在本质上离不开“班会”的概念,《简明教育大辞典》上的定义的非常简洁,认为“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的“班会”即为“主题班会”。
(二)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班集体最重要的要有一个领导核心,其核心就是班级凝聚力,而班会课就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而召开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2)具有鲜明的主题性。班会课育人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让学生明确每节班会课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端正品行,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身心健康。班会课的主题是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性的特点。(3)具有双主体互动性。班会课发挥了教师以及学生双方面的作用,学生和教师在班会课上都是主体。即是主题班会课的双重主体。他们在班会课上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主题班会是师生互动,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设计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并通过班主任指导,由学生表演的一种活动。
二、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
班会课育人功能在指导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学习课业负担重,学生和老师对于班会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对五个中学做的五百份调查问卷中显示,76%的学生在班会课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甚至15%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班会课上说了什么事情,这样的班会课根本不可能起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作用,班会课的育人功能的缺失现状比较明显。
(一)形式化班会课
一些班只是一味的形式化的开展班会课。每周固定的时间里开展班会,但是老师准备班会不认真,往往是领导来检查就大力准备一番,领导不来检查,就敷衍了事。班会课的德育功能在形式化的班会上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包办式主题班会课
包办式班会在如今的班会课上比比皆是,老师设立主题,老师选取形式,老师包办一切。缺乏班会中与学生活动环节,很多老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放心不下,包办一切,开场白老师写,节目老师编,黑板老师画,学生变成了木偶。这种包办性的班会课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学生从而缺乏了参与班会课的兴趣。
(三)随意式主题班会课
本人通过对五个中学所做的五百份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的近一半学生认为老师在班会课上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随意式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事先没有做好规划,随心所欲的讲解。很多老师对于班会课是一种忽视的态度,没有像其他的课程这么认真去准备,而班会课的德育作用要在确定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育人的教育。在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达76%的学生有在班会课上写其他作业的经历。
三、应对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1)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正确引导。学校具有引导的作用,能够对中学生的思想信念等进行宏观的引领与把握,对于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固定时间安排不同的学校老师之间进行举办班会课经验交流会,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能够得到不同的班会课教学经验,能够提升老师举办班会课的能力,使班会课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大力支持。学校在班级开设班会课的时候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其中可以包括班会课时间的保证,场地的保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资金的支持,加强学校对于中学生班会课的大力支持会有助于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加强老师对班会课育人功能的重视
高度重视开设班会课的重要性,更要重视班会课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班会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的课程目标在于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全面发展,所以老师要高度重视。要求教师本着尊重、领悟、民主、鼓励等原则,引导、辅导和督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学会做人做事,增强自主意识。
(1)设计主题鲜明的班会课。老师要加强班会课主题的设计。要认真设计班会课的主题,每一名教师在上班会课之前都要像备平时上科任课一样重视,备课、写教案、讲课、班会课准备流程也要像平时的普通课一样。在设计主题上更要特别的细心,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2)善于深化和巩固班会课成果。老师和学生要善于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感受,在班会课开展之后,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班会课的感想文章,让每个学生有一个班会课的感想记录本,让他们记载着每一次参加班会课的感受,老师可以在抽出时间让学生们共同分享这些文章,这样不但使老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而且让学生们之间共同畅谈班会课的感受,使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谭林.大德育背景下的功能型班会[J].北京教育,2011(11).
[2] 刘颖宜.怎样开好主题班会[J].西江教育论丛,2002(4).
[3] 严卫林.主题班会中的三个误区[J].江苏吴江南麻学报,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