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1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3-02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精神”、 “观念”、“意识”的影响力,它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动力。培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清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之内涵

研究校园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将“文化”一词界定为:“从广泛的种族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是指一个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许多其他能力和习俗的复合体”。自泰勒后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没有停息,至今观点趋异,岐见纷争。

国内关于“文化”定义之争也亦然,虽然近代很多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做过诸多探讨,但其界定至今仍无共识。“文化”一词,在汉字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可能意指:礼仪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等。而“化”字则可解释为事物的普及流传、蔚然成风等,又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等。所以《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既有“文”的内涵,又有“化”的意义。即强调人类活动方式(动态)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又反映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综合上述对“文化”界定的阐述,笔者理解的基本观点是:“文化是对人的教化。”因为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整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是文化的传乘,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实施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的过程,便表现为学校的文化宿求。

二、校园文化之内涵

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兼容实用主义的精髓,观点颇丰。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异见纷纭。 以下分述之。

1.西方之观点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拉德·W·华勒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提出。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威拉德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该概念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学术界为了摆脱“文化”概念多样性的困扰,试图在一定实用的框架内来解释“校园文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约翰·塞菲尔和玛修·金(John Saphier & Mathew Kine)认为,学校文化是对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所应遵循的行为的认同。大卫·斯图瓦德(David Stewart)也指出,学校文化即“人们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这也反映出学校成员一般所认同的价值和信念[1]。(2)鲍尔·E·赫克曼(Paul E.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学校文化存在于“教师、学生共同拥有的信仰”当中[2]。特瑞·迪尔(Terry Deal)和肯特·彼德森(Kent Peterson)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更为经典的定义。他们把文化简称为“内在实体”(Inner Reality),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仰和传统的深度形式”。罗宾斯和艾维(Robbins & Alvy)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义的内涵:“这一内在实体反映了组织成员所关心的、他们想花时间去做的、和他们经常所谈论的内容。[2]” (3)还有一种观点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文化孕育学校成功的动因。如瓦格勒(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4]。据此,盖瑞·菲利普(Gary Phillips)把校园文化进一步归纳为“基于学校人际关系、协作关系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一定历史阶段上,包含着由学校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信仰、象征、典礼、仪式、礼节、传统和传说等组成的意义传播形式。这个系统通常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4)还有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凝练,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4]。

综上,笔者认为,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包括群体的目标、期望、认同和习惯等。同时,加上盖瑞的观点,校园文化还指通过它的风俗礼节、象征逸事和语言文化等“人为因素”来彰显学校的风气和特色。

2.国内之论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综合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下列几种“论说”。

(1)“组织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的。校园文化严格地说,是一种亚文化,即“组织文化”的一种。(2)“社区论”。持此观点者是以社会学理论来阐释校园文化的。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现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3)“氛围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待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人和环境的互动。(4)“补充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5)“精神论”。持此观点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它能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使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演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观。(6)“综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长期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现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借划分“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等来界定。所谓“二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谓“三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四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关于以上“分说”观,顾明远教授在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做了总结性的阐述:“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5]”。

三、结论

关于校园文化的要义,综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就是指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统一体。同时认为,了解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Stewart,D.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M].Palmerston North:Kanuka Grove Press,2000.49.

[2]Robbins,P.& Alvy, H.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M].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1995.

[3]Wagner,C.School culture analysis[A].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nitoba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eacher.Winnipeg,Manitoba,2000,(10).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仪 儒家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 礼仪定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是礼仪,想必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自古以来,由于古代文字深奥艰涩,礼学就被认为是难治之学,只能吸引少数学者的目光。然而,基于礼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仍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产生于先秦和西汉的《周礼》《仪礼》《礼记》,后称为“三礼”,是我国最早的礼仪研究成果,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后人研究礼仪的经典文献。

一般认为,礼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被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准则,以此区分尊卑、贵贱、亲疏。随后,礼从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政治范畴,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以后,礼被进一步发展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关于礼的界定,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宽泛性,古今学者都未能给礼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礼的本质。其一,礼是祭神求福的行为;其二,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其三,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立身的根本;其四,礼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准则。

本人认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二. 儒家礼仪精神

对儒家礼仪精神的探求,直以来都是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礼的精神概括为“仁”“礼”“敬”和“诚”。这里主要分析“仁”和“礼”。

1.仁

“仁”作为儒家礼仪精神之一,主要表现在仁是礼的根本内核。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从理论卜讲“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内在道德依据,失去了“仁”的精神,“礼”也就不能称其为“礼”。“仁”又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仁者立人、仁者恕人等几个方面。孔子没有把“仁”看作一个固定的德行或者限定于某一种德行,而是把一切德行都看作“仁”,看做是“仁”所显现出的恭敬辞让、谨慎勤俭、廉直义勇、宽恕惠敏等的德行。因此“仁”是统摄一切德行的根本和道德创造的根源。

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范畴,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里而礼外”。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性规范;仁以礼为形式,是礼的内在性原则。孔子首先引仁入礼,并将“仁”视为内在的道德原则,将“礼”视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所以,他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叹。正是说人之仁德是施行礼乐的前提,倘若没有仁德,礼乐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依仁以成礼”是要求各类礼仪制度、行为规范的制定应以仁为依据,符合仁的精神。“设礼以显仁”就是要通过外在的“礼”来显现内在的“仁”。所以说,无仁,礼则失去本源;无礼,仁则难以显现。因此,守礼即为行仁、践仁,是仁的体现和展开。

2.礼

据历史定献记载,礼最旱出现在夏代,夏礼较为简朴,经过夏、商、周三代,礼的发展更为成熟、完备。历代统治者和儒学思想家都重视礼的道德功能,不仅包括秩序性制度,而且包括伦理道德规范,以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通过各类伦理规则制约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遵守社会规则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此处所讲的“规矩”,就是礼,就是规范与制度。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他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爱表现出来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巨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在孔子看来,礼并非一种单纯的规范、形式,而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礼乐仪式不仅表达和唤起人内在的情感,而且培养人的职责和使命意识,因而孔子特别强调礼乐的教化陶冶作用,通过“礼”来控制、规范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乐”来调整、提升人的内在德性,故而有“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之说。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由外而内,从外部来约束人性,防止行为不端,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人们在行礼过程中去领悟礼的内在真谛,使德行内化,这也就是礼作为外在形式的价值所在。

三. 儒家礼仪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

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1.将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

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中国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正确印象。很多老师反映留学生来了中国都学坏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好的方面。

儒家礼仪精神强调在与人交往中要“仁厚”“诚信”“谦让”,《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要宽仁厚道、友爱互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克己谦让之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要倡导的。

因此,我们应将礼仪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的正确印象和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

2.用“礼乐思想”营造课堂氛围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除了将礼仪常识和规范理论融入课堂教育外,构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同学们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熏陶。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展示中国礼仪风范。例如,举办各类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展览、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促进校园崇尚礼仪风气,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

3.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儒家不仅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我修养,且提出了一整套身教示范的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苟正其身矣,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说,要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如何能正人。孟尹也指出:“舒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意思就是,自己不正,是不能正人的。儒家身教示范虽然多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其提倡身教示范的思想对教育者无疑是有益的,值得我们汉语教师汲取。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礼仪礼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己的道理,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要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史上,“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儒家礼仪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范畴广泛、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永恒的普遍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舍弃也不能盲从,而应该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积极成分。所以,对儒家礼仪文化的研究和学习,特别是深入挖掘其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儒家礼仪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律制度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通过对礼的自觉信守和实践,主动地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种态势不但将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也会给世界展现一个以“仁”“礼”为核心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者,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的同时,向学生展现中国礼仪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沦文].郑州大学,2004

[5]马国华.孔子的礼治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5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表述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随着高度的社会化分工,高职教育要达到人才效益最大化、社会满意最大化和教育效益最大化,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和内容。

1.通用能力培养

通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通用”的含义是不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对通用能力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一是直接开设课程进行培养,比如直接开设“商务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商务着装规范、称呼礼仪和仪态礼仪等,或者开设综合素质课程,将几种通用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培养;二是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起列入教学目标,将通用能力融入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2.专业能力培养

从功能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其从事所属职业所在岗位必需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职院校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依据学生认知规律采用逐层递进方式,将岗位认知、专业知识或基础操作、典型工作任务实训与顶岗实习分层分步实施,并通过双证书制度体现最终的专业能力培养效果,即职业资格证的引入。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岗资格。

在培育要素来看,更多地引入双师素质教师,具有职业岗位环境的实训场地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在互聘共培机制下,高职院校聘请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一些专业开展师徒制教学模式,进一步借鉴行业企业优势资源,直接将专业课上到工厂、企业、办公室。在实训过程中,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技能人员技术规范,实现实训过程作业标准化。

3.创业能力培养

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多数院校成立了科创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课外创新活动机会,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提供创业辅导等。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构建了由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科技孵化器等组成的创业教育培养和服务平台,重视课程、辅导和大赛。[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将创业教育作为独立于就业指导课之外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由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构成的创业教育主体;二是由创业大赛、创业辅导与咨询、创业论坛构成的创业教育辅助体系;三是创业研究。该院注重创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创业实践通过学生分组在学校商业街内建成的迷你创业园来进行。通过迷你创业园,学生可以实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模拟实训之后真实的创业实践。

二、基于就业力的三位一体能力融会贯通

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系统思想,三位一体的能力是可以相互融合进行培养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重视举办创业论坛和专题讲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和创业大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本素质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相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通”的思路,构建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对接岗位的“一技之长”课程提升了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10~2020年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使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与就业进一步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商务沟通;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54-03

信息时代,沟通在商务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能力是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之一,也是员工选拔晋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此,我国不少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陆续开设了商务沟通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课程建设而言,教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与教学对象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教材市场编写现状

目前,市场在售的《商务沟通》教材有八十余种,其中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或中文翻译版本有二十余种,由国内作者编写的外文教材(主要是英文版)有十余种,中文版教材有四十余种。从使用对象上看,上述教材的使用者大多为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高职高专类教材仅有二十余种,约占教材总数的四分之一。通过阅读教材前言中对使用对象的说明,我们并未发现有专门为五年制高职学生编写的《商务沟通》教材。与三年制高职不同,五年制高职为初中起点,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与三年制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已出版的高职高专类《商务沟通》教材在编写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识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同一出版社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界定不同,缺乏权威性。例如对“商务沟通”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就存在不同的表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沟通》表述为:“商务沟通就是在商业经济活动中,不同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情感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该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教材《商务沟通原理与技巧》,将商务沟通定义为:“商务沟通是指不同个体或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围绕各种信息所进行的传播、交换、理解和说服工作。”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商务沟通》中,商务沟通“是指商务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的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商务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商务组织内外既定对象(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求得商务组织内外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如此差异,会令读者在对知识内容感到困惑的同时,对学科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二)实践性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偏低

实践是技能培养和发展的关键。商务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一些教材侧重于系统地阐述沟通理论,轻视沟通技能在实际商务情境中的运用和操练。此外,有些教材编写者本身是直接来自于高校而并没有行业背景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难以在教材中提供充分的实践和实训资料,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变为缺乏技能训练、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这与五年制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知识内容与其他课程交叉、重复

礼仪是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商务人员在运用沟通策略的同时,还要注重商务礼仪。由于商务沟通与商务礼仪关系密切,一些《商务沟通》教材融入了商务礼仪有关知识。在有的教材中,商务礼仪甚至占了总篇幅的一半。据了解,在一些高职院校,商务礼仪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分别将商务沟通和商务礼仪作为五年制高职通用技术平台课,在商务英语、物流、金融等专业开设。与此相似,商务谈判是商务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谈判能力是商务人士必备的沟通能力之一。鉴于其重要性,有些院校将商务谈判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商务谈判通常在《商务沟通》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这样一来,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内容上多有重复,不仅会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不便。

(四)教材中的案例陈旧、匮乏

美国哈佛商学院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大量的工商界精英,其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全部来自于世界各国经济与企业的真实经历。时至今日,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已经普及。出于课程教学的需要,各种版本的《商务沟通》教材均引用了沟通案例,但是受出版时效的限制,部分教材所用的案例多为国外经典案例,以及本土企业的案例。有的教材案例数量较少,给教材使用者带来了不便。一方面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补充案例,以备教学所需;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务活动不多,缺乏可用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在面对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时,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时常表现出消极情绪,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五)教材配套资源不足

目前,大部分《商务沟通》教材仍以传统的纸质教材为主,配以电子课件,呈现形式相对简单。有些电子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版,缺少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也没有可用于知识和能力拓展的资源链接,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使用的需要。

三、教材编写建议

鉴于上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未来在针对五年制高职编写《商务沟通》教材时考虑以下几点:

(一)由学者、企业专家和五年制高职一线教师合作编写教材

学者擅长构建严谨的知识体系。企业专家可以将企业的需求和实践经验引入教材,当学术界对知识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时,企业专家可以用行业规范用语来表述专业词汇,提高教材的准确性。此外,五年制高职一线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在教材的体例、表现形式等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学生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提供具体的指导。学者、企业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合作,优势互补,编写出来的教材会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重视实践,增加技能训练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

作为一门技能性、应用性突出的课程,《商务沟通》教材要强调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每一个章节或者项目都应该设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这些内容既可以穿插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中,也可以安排在课后练习中,通过先学后练、学练结合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技能训练不能脱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经验世界,要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在校学生参与商务活动的机会不多,商务交往的对象范围有限,因此教材编写者可以考虑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沟通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然后举一反三,逐步扩大实践的范围,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参与商务活动时才不会感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三)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

为了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对接,教材可采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结构,同时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剔除重复内容,进行知识板块的重新整合。在学习模块顺序的安排上要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材内容模块设计:

学习模块:(1)沟通概论。此模块学习的目标:理解商务沟通的含义和过程;能分析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心态。(2)口头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拒绝、说服、赞美、批评等口头沟通的技巧,能进行有效的电话沟通、面谈、面试沟通,能根据特定主题实施演讲。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3)非语言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距离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4)自我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理解自我认知、自我沟通的含义及特点;能进行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5)人际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掌握与上司、下属、同事、客户和新闻媒体沟通的策略,能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实现高效沟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6)团队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能分析、解决团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能组织实施小型会议。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7)书面沟通。此模块学习的目标:了解书面沟通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商务信函、商务报告等各种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写作能力。

(四)增加教材中本土企业案例的数量,体现案例的时效性

中国式沟通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教材应该高度重视文化的差异,在选用国外经典案例的同时,适当增加中国企业的典型沟通案例,反映中国企业的沟通特点和规律。同时,教材的编写者要密切关注、跟踪企业发生的沟通问题,将最新的企业动态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去。

(五)教材应版面活泼,以增强视觉吸引力

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插图不仅能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还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材如果在阐释概念术语、说明过程、介绍类别、设计沟通游戏或者设置沟通情境时,适当增加图片的比例,可以使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懂易记;在知识导入环节和练习中设计一些参与性的表格,还能增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如果借鉴一些语言学习类教材双色印刷的做法,对重点内容的文字套色,并强调图片的色彩层次,会使教材看上去更有吸引力。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在喜欢和适用的前提下,学生和教师也是可以接受的。

(六)开发形式多样的配套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如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网络学习平台、多媒体素材库、拓展资源链接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为便于教师组织技能训练,还建议提供与主教材配套的实训教材。针对纸质教材中案例难以及时更新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素材库或者资源链接中提供最新的案例资料,这样就保证了教材的时效性。我们还建议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书,以说明每一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并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提出建议,这对于新授课程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已有教材在编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提高的空间。编写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商务沟通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教材的有益经验,才能编写出与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能满足需要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雷振华.高职教材编写现状与出版趋势――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J].出版科学,2012,(6):38-40.

[2]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8-51.

[3]叶茂樟.对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4):45.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5

“强势营销”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的营销方式。传统营销中最能体现强势营销特征的是两种促销手段:传统广告和人员推销。这两种营销模式企图以一种信息灌输的方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不管你是否需要和喜欢(或憎恶)它的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上这种以企业为主动方的强势营销(无论是有直接商业利润目的的推销行为还是没有直接商业目标的主动服务,是遭到唾弃并可能遭到报复的。

网络营销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网络礼仪”。网络礼仪是网上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网络营销也不例外。“软”营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遵守网络礼仪的同时通过对网络礼仪的巧妙运用从而获得一种微妙的营销效果”。概括地说,软营销和强势营销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软营销的主动方是消费者而强势营销的主动方是企业。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回归也使消费者在心理上要求自己成为主动方,而网络的互动特性又使他成为主动方真正有了可能。他们不欢迎不请自到的广告,但他们会在某种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自己到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广告,此时的情况是企业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消费者的寻觅,一旦消费者找到你了,这时你就应该活跃起来,使出浑身解数把他留住。更美好的未来是永久的忠诚!

根据美国直复营销协会(ADMA)为直复营销下的定义,直复营销是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网络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可以双向沟通的渠道和媒体,它可以很方便为企业与顾客之间架起桥梁,顾客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订货和付款,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定单、安排生产,直接将产品送给顾客。基于互联网的的直复营销将更加吻合直复营销的理念。

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对网络营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刘宝成认为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实现交易为核心的各种营销活动及其过程。陈月波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欲望,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手段。

开题报告参考范文:

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诊断评价与监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期間,我校承担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市级小课题,并于2014年12月顺利结题。经过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认真鉴定,该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该课题的实施,使我校教师掌握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掌握了市教科院开发的“高效课堂典型特征及诊断量化评价”,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评课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校教学质量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正如课题结题鉴定委员会首席专家、市教科院院长肖惠东所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使用导学案教学,知识的生成性不够;二是导学案教学重视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有所欠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略)

(三)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国内近几年在“高效课堂”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主要体现在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下的课堂发展评价性策略研究,对诊断评价和教学策略方面也分别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针对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诊断评价与监控策略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此方面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进行本课题研究主要依靠以下理论作为支撑:

1.斯塔弗尔比姆cipp评价模式理论

CIPP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它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构成了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它主张评价是一项系统工具,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在搞好评价活动中,评价设计大纲和实施流程是必要的。

第一,背景评价,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应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第二,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第三,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设计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第四,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和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反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2.斯塔克外观评价模式理论

外观(countenance)评价模式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该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前提条件是指教学之前已存在的、可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的各种条件;相互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指实施课程计划的效果。对于这三个方面的材料都需要从两个维度──描述与批判──作出评价。描述包括课程计划打算实现的内容和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材料;评判也包括根据既定标准的评判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评判两种。

3.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这一术语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提出,之后Flavell本人、Meichenbaum以及Buell等人都对这一概念进行过界定。尽管各研究者对元认知的表述不甚相同,但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它的对象是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系统。Flavell对其所下的定义: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依概念可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关于个人的知识,即关于自己与他人作为认知思维着的主体的一切特征的知识。(2)关于任务的知识,即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3)关于策略的知识,即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选取、调节和控制有所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伴随而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它包括了知和情两方面的体验。即一方面有认知活动进行时对知识获取的觉知,另一方面也有对认知过程中经历的情绪、情感的觉察。

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监视、调节与控制。它包括认知活动前制定计划;认知活动中实施监控、评价和不断反馈;认知活动中对结果的不断检查、调节和修正。

4.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B.J.Zimmerman等人基于对元认知理论没有将学习动机等方面考虑进去的认识,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因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不断思考、判断和适应的学习过程。因此它是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就元认知方面讲,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这些过程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了解任务、作出决策。从动机方面讲,自我调节学习是自觉自愿进行的,是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从行为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者选择、建构甚至是创造最适宜的学习环境和物质环境。

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6

关键词: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关系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42

我校是一所农村六年制完全小学,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及城乡均衡教育发展达标验收,学校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教育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布局合理,教学环境优美,各类设施设备配套,音、体、美、科仪器器材和图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学校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狠抓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狠抓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重视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校对“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自主活动时间不足及社团活动不够丰富等问题,加上教师及家长对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认识不够明确,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决定把“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作为“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第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观。我国教育目的在素质结构方面是强调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三,教育学上的全面发展观,即指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学生个性发展是指学生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连续性变化过程,即学生的个性向前推进,取得进步。

由以上两个概念的定义可见,“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并不矛盾。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向学生的生活回归,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已成为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引下,学校要指导、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学习态度、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各种技能和谐发展;三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兴趣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

三、课题研究策略方法

(一)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提升教师德育理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深化以思品课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点,做到文道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利用一切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月、主题班队会、德育实践活动等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中,接受“五爱”教育,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

教师要放下架子,附下身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抱有宽容的心态,采取合理的方法,在确保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批评,使其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接纳你,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构思、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创建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流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改变评价方式,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应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赏识性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热情会更高,学习动力会更足,学习的精神会更刻苦,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更好。

(三)遵循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锻炼其意志品质

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全凭教师的主观臆断。不同学生的个性都有所差异。每个小学生的爱好、特长各不相同,他们的定位与发展也必然呈现丰富多彩的态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并给予正确、科学的指导与建议。同时,还必须循循善诱,稳定小学生的爱好,并在特长发展的进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预设应对措施,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念,培养他们做事认真坚毅的意志品质。

(四)开展社团活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发展其特长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扩大其求知领域,陶冶其思想情操,展示其才华、智慧的舞台。根据小学生的爱好特长,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我们组织成立了书画社、足球社、礼仪社、舞蹈社、合唱社、棋艺社等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有助于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渗透德育。通过活动,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爱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