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1

作者简介:靳贤胜(1958-),男,河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摘要:以课程目标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体育课程目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的回顾,对其内涵及外延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有联系,也有区别,弄清二者的关系,对研究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中小学;目标;术语;界定

中图分类号:G80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71-03

进入21世纪,我国正进行一场深刻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是落实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因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得以实现的。要实行课程改革,首要问题是解决课程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概念混乱,说法不一,从而造成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困难。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本文以课程目标理论研究为基础,以体育课程目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探讨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课程目标定位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目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课程目标的定位问题,因为,课程目标的定位是一切有关课程目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文引用了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一个逻辑起点。

要研究课程目标,必然要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对于以上概念,有关法规文献中已做出了较为明确的阐释,对于它们5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认为“教育目的在先,教育目标在后,与其他三个概念形成下列排序:教育目的一教育目标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对于这种观点刘明才认为有失之偏颇之处,因为,教育目标不应列在教育目的之后培养目标之前,它与其他4个概念既不是先后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包容关系,是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都是教育目标的一种,是不同层次上不同类别的教育目标。《教育大辞典》对于教育目的的定义为:培养人的总目标。在这里显然已把教育目的列入教育目标的范畴。从词义学的角度来看,目的是想要达到的结果,目标却含“目的”和“标准”的意思,二者之间仍属包容关系。那么,人们为什么总是把教育目的放在首位呢?这是因为,教育目的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是一个国家乃至一种社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它“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问题”所以人们总是习惯把教育目的放在上述几个概念的上位。但最终仍可以把它看作是教育目标的一种。为了突出其地位,可将其称为一级教育目标或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但又高于课程目标,可将其看作二级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准则。它的制定应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意图,可称为三级教育目标。中国《教育大辞典》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目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主要有四类:

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

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

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

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四级教育目标,它是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主要依据。对以上五个概念可图示如下。

从以上关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5个概念的定位,在这一定位中,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联系最为紧密,正因为如此,有人经常把二者混为一体。因为他们在内容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目标制定者、目标使用范围和目标功能方面。

首先,从目标的制定者来看,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工作者完成,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规定性,它不但要考虑学科特点,还应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而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来制定,相对课程目标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目标制定中除重视学科特点、社会需求以外,更应重视学生特点。

其次,从目标的适应范围来看,课程目标的首要作用是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是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它处于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而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对局部的教和学产生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

第三,从目标的功能来看,课程目标虽在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方面弱于教学目标,但它的衔接作用和指导意义却是其它教育目标不可代替的。教学目标虽处于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却是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中的所有意图和方针都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2 “体育课程目标”术语的形成与发展

2.1 “体育教学任务何为主”的讨论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界首先就体育教学任务应以什么为主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至80年代中期,讨论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3点:体育教学的任务应以发展学生身体为主;以掌握“三基”为主;增强体质和掌握“三基”并重。此外,有人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观点,也有人提出“以发展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主”和“获得整体运动效益,”以及从整体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观点。近年来,又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应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与此相对应,体育教学应当发挥自身的独特功能,将主要目标确定为‘系统地传习运动技术”’。

2.2 对“体育教学任务”的说法提出异议 80年代中期,有研究者对传统的“体育教学任务”这一概念术语提出异议,并主张改革这一传统术语,代之以教学目标的提法。因为,“教学任务”的提法具有“比较公式化、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侧重于教,对学的方面强调不够,难以较科学地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等弊端。还有研究者认为,教学任务仅限于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则是师生共用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采用“教学目标”比采用“教学任务”更具有实践意义。

2.3 “体育教学目标”这一术语在某种程度得到认同 通过相关讨论,体育教学目标这一术语在我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

认同,这可以从高师系统《学校体育学》教材使用这一术语得到证明。

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目标探讨的深入,有人就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结构问题,做过有益的研究。有学者把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概括为“身体发展、技能发展、知识发展、社会发展和情感发展等五个方面的目标”,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目标体系还缺乏特点分析和相关研究。还有学者则根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把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技术和情感三个领域;并参照“任务分析型”目标编制模型,根据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材编写学校、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将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这种探讨符合当代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教学目标研究的深化。但也有人认为这一研究还不成熟,难以作为范例来仿效操作。

2.4 “体育课程目标”这一概念已为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外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课程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人们又提出了体育课程目标或体育学科目标的概念。一般来讲体育课程目标等同于体育学科目标,但严格地讲,称为体育学科目标更为准确,体育课程目标实质上就是人们所说的体育教学总目标,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界定和分类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上海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组曾提出: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点是否可在“体能、技能、德行”的基础上落实到“身育、心育、群育”的实践中,把身育(身体锻炼的实效性)、心育(心理参与的主动性)、群育(互相合作的认同性)等融于一身。共同作用于:发展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增进体育情感,体现主动地位,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密切主客体关系,促进学生与学生(人际关系)、学生与事(组织管理)、学生与物(物质手段)的协调发展。从而为造就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打好基础。

有些学者根据国内外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分类,以及我国的传统,将体育课程目标划分为身体发展目标、动作技能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品德发展目标和社会性发展目标。

从以上的回顾来看,体育课程目标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有关文献中出现的。尽管以前我国虽然没有用体育课程目标这个术语,但我们所说的“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学目标”中都包括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2.5 体育课程目标已成共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教育改革热潮已经形成,中国自然不会忘记历史的教训,不再做世界教育改革的旁观者,而再次错过改革课程和教学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教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重点研究课题,在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一套课程标准中已广泛地使用了课程目标这一概念。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

3 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工作者完成的,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规定性,其主要作用有二个方面,一是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根据这些特点,本文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内涵)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体育学习任务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体育课程目标应包括生理的(体格、机能、健康)、心理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文化的(知识、技能)、社会的(人际关系、社会公德、道德品质)等多元目标(即外延)。

根据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来分析一下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的描述是对整个课程的基本要求,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描述上,确存在问题,因为,体育课程目标包括生理的(身体健康)、心理的(心理健康)、文化的(运动技能)、社会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个具体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所包括的四个方面进行对照,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参与和其它四个方面不是同一层面上的目标,这种划分方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在此提出这种观点,以引起同行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高孝传,等.课程目标研究[N].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诲教育出版社,1989.

[3]古奇踪,等.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实验研究.第二届学校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材料,1990.7.

[4]刘绍曾.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新思考[J].学校体育,1989.1.

[5]张洪潭.体育教学目标对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3.

[6]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2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界就掀起了一股教材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浪潮。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范印哲的《大学教学与教材概论》,书中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理论要与教材建设相同步发展的观点,讨论内容涉及高校教材编写理论、编写原则、编写方法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的教育设计学专家乌美娜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客观阐述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应用,并构建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对推动我国教材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合目前国内教材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教材设计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系统化构建的过程。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则可定义为在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高等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最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最大化发挥体育教材功能的过程。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

1、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受社会知识背景、教师知识体系、学生知识体系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材,教学内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考虑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要与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以教育目标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知识的接受者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教学大环境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选择教材内容。

2、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那么这就要求体育教材的设计者在进行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出每个体育教材单元的目标,即单元目标,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此外,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遴选出丰富的体育素材,用于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在进行目标分析时,一定要将任务分析看作是一个挖掘存在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对解决办法进行试行、评估、修订的过程。具体来说,体育教材内容选择的目标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的体育学习、有利于体育教学评价。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

教材内容的组织是指教材的设计者根据教材内容的属性与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将学科内容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元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与编排,最后构成教材的编选体系。可以说,教材内容的组织是课程教材领域的核心课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基本类型

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类型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结构构建与编排的一般形式。每一种类型都决定于教材内容要素集合的特点。目前,我国体育教材的组织类型可从结构排列、课程要素和组合类型三个角度来看。首先,从教材结构序列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编排结构。其次,从教材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主要围绕运动技术项目、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几种分类办法来进行。再次,从教材组合类型的角度来看,体育教材的编排可分为综合型和分编型两种。上述编排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本身进行组织构建,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与教材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缺乏研究。而随着体育教材多元化体系进程的发展,当前国内外的体育教材在组织编排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体系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体育教材的组织编排由传统的单一结构逐渐转向多种结构并行,螺旋式编排结构和范例式编排结构相结合。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此,体育课程内容所具备的包容性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由于体育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相比显得松散凌乱,根基不稳。正因为如此,在进行体育教材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全面地考虑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问题。

(1)体育教材内容组织要素

体育教材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但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材内容则主要是依据原始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体育技能结构和体育价值观四种要素来进行组织编排的。原始概念即是指体育教材应围绕着几个体育课程的中心概念或重要概念来加以组织,并强调概念之间的相互交融与联系。基本原理(或规律)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一定要遵循一些经典的规律,如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体育锻炼规律、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规律等。体育技能结构即是指一些体育教材内容是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技能结构进行组织编排的,并以其作为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素之一。价值观即是指教师或学生的个人行为中既已形成的理念体系,价值观因人而异,所以说,体育教材内容也应涵盖不同价值观体系的学习因子。那么,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制出来的体育教材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体育教材,如认知型教材(即理论教材),运动技术型教材(即技能教材),应用型教材(即实践能力型教材)等等。

(2)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结构模式

根据体育学科的属性特点,体育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在设计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把握和揭示这种关系,才能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设计出体育教材。根据不同的组织要素所编排出的体育教材可呈现出分离、线性及网状等多种不同的内容结构,体现出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多元性。分离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的各单元内容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教材的前后次序并不严格,各单元内容相对独立,顺序上以及空间上可以进行相互调换,这种结构适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编排模式。线性结构即是指体育教材内容前后关联紧密,前面的知识获得与经验积累是后面学习的前提条件,内容呈现线性的结构模式。网状结构即是指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把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术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联系起来,使各类教材内容能够综合地、系统地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四、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策略

在体育教材内容的组织上,编排教材内容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每个教材子单元的构成框架,即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如美国学者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篮球教学实证研究后发现,要达到所掌握的排球技术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乐趣的程度,至少需要20个教学时数的时间,因此,有效的组织策略对于设计体育教材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体育教材结构的层次化

体育教材结构层次化主要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去考虑教材的结构。从教育系统学角度出发,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类型,其目的都是在诠释或证明一个概念,并在概念之间的联系中运用概念。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具体组织方法如下:以一个体育的基本概念或综合概念为核心,部分相关概念的系统组合构成体育教材中知识体系的子结构或子系统,即是一个单元或一节的内容,子结构又可看成体育教材内容组织的第二个层次。对体育学科来讲,体育学习的重心是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训练以及培养,因此,体育教材在采用层次结构来编排时,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由“概念”转为“技能”,即以体育技能为核心,把体育技能按层次进行拆解进而进行编排,并最终完成对整体体育技能的学习。

2、体育教材组织心理化

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不仅要考虑体育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教材是供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理论以及技能学习的基本材料,体育教材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而考虑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体育教材展开顺序时,对体育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的参考,就必须考虑到体育学科内容哪些部分的逻辑体系是可用的,在哪个层面上可用,可用的程度有多大,进而必须对其做出适当的必要的改变。否则,就会极大地阻碍体育教材的论证以及推理体系的构建,使体育课程个别章节的排列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体育教材组织渐进式策略

奥苏伯尔指出,教学一定要注意学习内容的渐进性,也就是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最为有效,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说,就是要从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学习,逐步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一般而言,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基本上决定了体育教学顺序,因此,体育教材内容的顺序要符合体育认知规律,也就是体育教材编排顺序要和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有密切联系,科学的教材内容的序列安排可增强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有助于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长期保持与迁移。这样,学生就可把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建立在自己先前已有的体育认知基础上,形成稳定的体育认知结构。

五、结论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3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有氧爵士舞;高校;课程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7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课程资源开发已成为了体育界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条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构等方面的转变,试图改变长期以来依靠体育教科书、学校场地器材的局面,强调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互融合。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积极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从而建设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这也成为体育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在国内,对爵士舞蹈的研究相对较少,对爵士舞蹈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引入及推广的研究更加少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其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有关爵士舞蹈的研究

刘洋对爵士舞的起源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爵士舞作为新兴的舞蹈在当今的舞台上放大光彩,成为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独具一格的舞台魅力。它是一种具有强烈古典芭蕾味道的现代舞蹈及黑人舞蹈和拉丁舞的综合体,同时掺杂着诙谐的音乐使其产生强烈的动感。爵士舞表达舞者的心声并充分体现其个人魅力,它也是一种新社会结构下精神的调剂品,可自娱娱人的一种舞蹈艺术。

程瑾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爵士舞蹈基础动作技术包括基本身置与形态、身体局部独立运用技术、基本移动技术、基本跳跃技术、基本弹踢技术、基本旋转技术、基本制动力运用技术和基本节奏韵律的控制等基本技术。在了解爵士舞蹈基础动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传统爵士舞蹈与当代爵士舞蹈基础动作技术类型与内容的异同:传统爵士舞蹈是当代爵士舞蹈的基础,当代爵士舞蹈是传统爵士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传统爵士舞基础动作技术的类型与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独立动作技术及其内容、走动技术及其内容、跳跃技术及其内容、弹踢技术及其内容、旋转技术及其内容;当代爵士舞基础动作技术的类型与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元素及基本动作内容,包括:局部独立运动技术内容中的UP-DOWN、SHAKING、ROLLING运动的基本动作以及开胯屈膝腿部独立运动的基本动作;制动力技术及其内容;走动技术内容中的重心踏步步法基本动作;弹踢技术内容中的小踢腿基本动作;跳跃技术内容中的开合跳基本动作。

周荣西认为:随着爵士舞的发展和新的舞蹈元素的融合,对舞者完成动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髂腰肌力量对舞者完成成套动作中的动作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拥有强有力的髂腰肌对舞者非常重要,舞蹈实践越长对髂腰肌的力量的重要性就越大。爵士舞的大多数动作都需要腰腹部的发力来完成,也就是说需要髂腰肌来完成如踹燕、二位转以及地面的动作等,高质量的完成这些动作就需要强有力的髂腰肌做保障,因此拥有强有力的髂腰肌对舞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髂腰肌力量的训练并不是只侧重一方面的训练,而是最速度、爆发力等,合理的组合的训练。

郑华玲运用文献法实验法以及统计法,对38名大学女生进行15周的爵士舞训练,研究爵士舞对大学女生体重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后女生的瘦体重增加,体重减轻,体脂肪及体脂百分率减少;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指标显著提高,呼吸频率降低,最大通气量和潮气量明显改善。结论:爵士舞能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燃耗、增加肌肉弹性、减轻体重、减少体脂肪及体脂百分率、发展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增强人体关节韧带肌肉弹性以及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性;锻炼呼吸器官的功能;提高心肺能力;能使练习者身心放松,头脑变得更加清醒,有益于练习者脑部的运作。

张晶晶分析了从社交舞到爵士舞直至传统形态爵士舞衰退的过程,结果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既有的流行舞蹈形式所呈现的形态与风貌不再适应人们的社会心态,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时,不可避免的需要一种新的舞蹈形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呼唤。

综上所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爵士舞的起源、特点、功效、传统爵士舞与现代爵士舞的异同等方面,其研究成果对文章的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有关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多,部分学者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浅层面上进行了探讨,部分研究者以实证研究为主,对某个地区的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也有部分把体育课程资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代表性研究有:

汪映川认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是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现有体育课程资源挖掘或重新组合成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通过加大投入、增加项目、社会拓展等途径,扩大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与范围,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周宏炜在论文中提出: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时刻,更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马克针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符合当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坚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肖涛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课堂应该引入新潮时尚的项目。如今高校大多是九零后学生,这个年代的学生具有个性活泼、叛逆张扬、勇于创新性的特点。高校公共体育的传统项目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引入新潮时尚的运动项目成为一种需要。

高响亮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万里学院开展极限飞盘课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和探讨,以此来推广和普及极限飞盘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为普通高校开设极限飞盘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牟惠在论文中提出:体育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课程顺利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各种因素,体育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是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的,因为所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只有根据课程目标、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等,经过教育学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成为体育课程。因此,体育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赵吉峰在其论文中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体育课程建设,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有针对性地探索和创造一切有可能进入体育课程建设的各种因素;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体育课程资源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它的开发利用对于丰富体育课程理论,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进枉,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国内学者都意识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专家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更是不断深入。由于体育课程目标已经非常明确,而课程目标的完成,缺少了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是绝对不可以的,因此体育课程资源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也趋于丰富和全面。

(三)有关爵士舞蹈在高校开展现状的研究

张宏婧针对长春市爵士舞在高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长春市高校爵士舞选修课存在教师数量普遍偏少,只有部分年轻教师能进行教学,几乎没有专门的爵士舞教师,大部分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以健美操教师为主,通过视频学习之后进行教学,要想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正确地传播爵士舞的信息,更正大学生对爵士舞项目的错误认识,学校就要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郑疆在其论文中指出:学校开展舞蹈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愉悦、快慰的心情参与舞蹈的创作、排练、表演等,从而激发其创造性,开掘其创造潜能,并由此而及其他学习领域,使优秀的情操,智力和体力得以充分的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爵士舞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学习还处于“外延”阶段,因此,有关爵士舞蹈在高校开展现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四)有关爵士舞蹈在高校体育课堂引入及推广的研究

郑疆认为:舞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爵士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在舞蹈时所散发出愉悦的气氛和快乐的精神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爵士舞蹈的教学不仅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他领域,如舞蹈、音乐等,而体育学界对爵士舞蹈的研究仅仅从爵士舞蹈的表现力、基本动作、舞蹈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中,代表性研究有:

Zagorc,Meta在其论文中指出:作为一名爵士舞者,发展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协调能力的方法。

Hubbard,Karen W.介绍爵士舞蹈的历史和正宗爵士舞的教学方法,认为爵士舞蹈主要来自20世纪美国黑人文化发展的一种形式。

而对有氧爵士舞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开展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爵士舞蹈是由国外传入国内,国外学者对爵士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要求等方面的研究较国内学者更为深刻、具体,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5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教研员倪胜勇教授在多次课题会议上发言时,对技能教学的重要性作出了精辟的诠释:专职体育教师与兼职体育教师的区别就是技能教学,专职体育教师是靠教技术“吃饭”的,而兼职体育教师往往是做不到的;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鲜明特点,也是区别体育课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最好本质特征;技能教学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核心。体育课堂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技能教学和运动练习为基本点。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补偿性体能素质的概念及其界定

1、什么是补偿性体能?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

2、什么是补偿性体能素质?

补偿性体能素质是与学练内容有内在联系并与之互为匹配的与健康或动作技能相关的各种素质练习(活动),补偿性体能素质应贯穿于动作技能学习过程,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

3、补偿性体能素质与运动训练的区别?

补偿性体能素质一定不是以极致的量与强度的累积,让身心和机体承受极致负荷。我们鼓励用怀疑一切的眼光去怀疑一切,但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尽量不要把补偿性体能与发展课余训练中的专业运动素质混为一谈。

4、“补偿性体能素质”与“课课练”的区别

补偿性体能发展有机融合于技能学习过程,对动作技能学练价值具有补偿和延伸意义,对动作技能掌握起辅助和促进作用,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具有引领和变革意义。

二、当前中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

除了网络上的观点以外,我个人分析应还有如下原因:运动负荷偏小,锻炼效果不佳是常见的现象,加之体育教师锻炼指导能力和责任心等因素,体育课中身体锻炼的有效性离体育课程的任务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节假日和寒暑假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空白点;专职体育教师缺乏,由于学校布局调整以后许多以前教语文、数学的教师开始转岗,担任体育教学工作,这批教师没有受过体育专业培养,常常把体育课上成了体育活动课。

三、补偿性体能素质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补偿性体能素质的练习形式一般可分为“提前性”安排、“辅”安排、“多样性”安排三种形式。“提前性”安排是针对将要学习内容对素质的要求,提前安排有关的补偿性体能素质的练习。“辅”安排主要安排在新授教材或改进技术的时候,是为主教材教学服务的。“多样性”安排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身体体能,因为有些教材运动密度大、运动强度低,在教学时需要安排一组补偿性体能素质,为了避免枯燥,应采用多样性。补偿性体能素质可安排在准备部分,在适当做一些全身及四肢活动之后,也可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也就是说补偿性体能素质在课中的位置可前可后,还可以穿插交替进行,但一般不宜占用过多时间,40分钟的课堂一般占6~8分钟。

四、补偿性体能素质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不能面面俱到

身体素质分为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协调。每堂课不可能把每种素质都练习到,但我们必须设计出利于促进技术教学的补偿性素质练习,并有机地和技术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技术、技能与体能同步发展的目的。

体育课的结构按原来基本分四个部分,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这四个部分里都可以进行补偿性素质体能的练习,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却要为动作技能的学习服务,达到无痕的统一,这应该是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与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

2、不能喧宾夺主

我们的体育课堂不能为了体能的补偿而补偿,体育课的主要任务不能丢掉,不能把体育课上成“缺啥补啥”的素质练习课堂,应能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不能矫枉过正

反对过度的体能补偿,强调体能补偿的针对性;反对为补而补的僵化而刻意的做法,课题研究固然需要“有目的”的刻意,但课堂教学是在常态下进行的;体能补偿教学设计中的辩证思维,体能补偿有时需要缺啥补啥,但又并非缺啥补啥。

4、不能顾此失彼

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的设计与手段,不能干扰和影响正常的运动技术教学步骤,而应该做到有助于推动技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形成既发展学生体能,又促进学生技能的教学思路。

五、补偿性体能素质有效课堂中的技能教学原则

1、简单动作完整教

就是运用完整教学法进行简单动作的教学。这里说的简单动作是指:学生通过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模仿就能完全掌握的基础动作。例如:垫上滚动单元里的单人直体侧滚动、武术单元里的手型和步型、跳跃单元里的模仿各种动物的跳。

2、复杂动作分解教

就是运用分解教学法进行复杂动作的教学。这里说的复杂动作是指:在技能学习时,学生感到有困难,不太好学,不易学会的动作。例如: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可以先分解教上步踏跳腾空练习——上三步踏跳腾空练习——腾空蹲踞动作练习,学生掌握后再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

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范文6

摘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课程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社会性研究方法对目前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当前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关键词:社会性;学校体育;大学生;研究现状

(本论文是陕西省教育厅2009~2010年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课题论文,课题批准号:09Jk088)

马克思把人定义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度的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基本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人的社会属性可以理解为人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整个社会集体中的一员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一般特性。实践证明人的社会属性包括了社会性和性两个方面。人的社会属性中有一部分是对人类整体发展有利的基本性质(社会性),也有一部分对社会不利的性质(性)。人们通常把这些对人类整体运行发展有利的基本特性称为人的社会性,如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通常把对人类整体运行发展不利的基本特性称为人的性,如损人利己、损害公众、损害社会、残害其它生物、残害其他的人各种行为。

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类社会性最为有效的手段,从孩提时期直到大学毕业一直在接受各类发展社会性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在众多社会性研究中关于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料。

一、关于社会性的研究

《心理学大词典》对“社会性”的含义的解释是:“广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其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就个人的社会性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有的学者认为:“狭义的社会性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性,它们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人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1]这是我国学者研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是众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

国外关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研究人社会性发展的专家,它的理论中关于人格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构成说和他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描述,是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作出系统描述的学者。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此后的研究者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拓展,比如班杜拉开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我国关于社会性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般被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讨论。目前,关于社会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讨论上,至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大学生社会性的研究多是从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着手研究。

关于社会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还是1934年莫雷诺曾使用社会测量法,主要的观测点是考察学生的人际关系;上世纪80年代后研究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变化,更注重被研究者的外部效度、强调社会性发展多方面因素的系统作用。

二、关于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

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方面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的层面进行考察和讨论,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学生心理问题,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功效以及如何在体育教学或活动中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众多资料研究说明了这一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咨询》(林金辉2001年)研究表明:1986-1996年的10年间,北京市16所高校中因心理疾病休学的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心理疾病退学的占因病退学人数的64.4%。《论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宣凤霞 2004年)研究表明:在调查的285名大学生中,有2.21%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异常现象,其中与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相关的占61.9%。

众多学者通过总结实践,认为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非常好的教育形式。从心理学角度看,学校体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能够分散学生对自己在其它学科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抱怨中解放出来(潘明,2006年)。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发展,但体育课程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季浏,2004年)。

通过系统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培养学生社会技能的学校体育实践体系是体育课程改革最迫切的课题(吴键,2006年)。吴键还在2006年《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一文中指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问题解决、主题建构等策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陈彪在2006年《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一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社会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调试与行为调整能力不强、人际关系比较单一、价值观与道德观发生严重偏差等三方面;同时提出应该从体育课程框架设置、学习内容选择两个方面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三、结束语

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往往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与他人的联系或交流下才能实现运动。而社会性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上,在体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的交流就成为了学生促进自身社会性发展良好的钥匙或催化剂。

虽然大量研究己表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有利于自身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还缺乏参与不同项目对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实验方面的实证研究。在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背景下积极进行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纲要》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65

[2]吴键.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核心目标[J].体育教学,2006,1.

[3]吴键.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J].体育教学,2006,2.

[4]陈彪.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