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一、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复杂、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留下了一定的隐患。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
(一)人
建筑施工涉及了大量的复杂电路,并且还需要施工人员的高处作业,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大量的技术操作都依赖于专业、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并且大部分施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对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的意识,造成在建筑工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时有发生,导致施工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培养,使施工人员在掌握专业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二)机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也依赖于相关机械设备的生产性能,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的市场较为混乱,大量的施工方并不专业,并且缺乏完善的施工机械。或者一部分专业的施工人员自行准备较为劣质的设备,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留下隐患。因此,施工方需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完善程度,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与检修,保障设备的性能安全,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三)料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使得建筑原材料等行业,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其中也不乏许多唯利是图的企业,无论是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均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并且由于缺乏正规的建筑材料买卖平台,因此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更多的需要采购人员的经验。造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以及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假冒伪劣的建筑材料造成了建筑质量的降低,也为施工中的安全留下了隐患。
(四)法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加强,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结构体系等,将其应用于建筑行业中,也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有效。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只有加大对新工艺的检测与实践,并引入安全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五)环
施工现场是各项工作人员、物力资源等混杂聚集的场所,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并且建筑工程的施工多处于室外的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力较大,也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忽,以及施工人员对施工环境的不重视,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混乱。随意堆放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造成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损坏。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监控和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措施
(一)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设计
建筑施工管理的设计是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有效的控制。通过竞标等方式,选择最佳的工程设计单位,再对其工程设计的方案进行科学的评比等不断修改和优化,以达到最优秀的工程设计的方案。施工管理的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考察施工现场,并就影响建筑施工的触电、台风、供水、降雨等情况作严格的部署。并对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保证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有序进行,以及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与安全。
(二)严控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在建筑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因此,对建筑原材料的严格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采购的过程中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并对每一批的材料都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尤其是对较大型的材料必须做到全面的检查,由此才能确保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此外,还需加强对材料的存放管理,结合建筑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对体积较大的材料(如:钢材、预制品等)开辟特定的存放区,实行集中存放;而对于体积较小的材料(如:石子、水泥等)则采用分散式存放。以确保建筑材料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以往的实践中,企业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引起的重视,所以造成了施工管理人员的参差不齐。而要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除了进行系统的培训之外,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构成方式也需要改革。另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由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并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实行定期常规性检查、不定期抽查以及日常安全检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当前存在的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
(四)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设备的完善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工序与工期,合理的分配施工设备。在最大化的发挥施工设备性能的同时,必须保证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并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防止其发生故障,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往往只针对施工人员采用了简单的现场监督,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全面监督,忽略了其他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材料、设备等。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监督模式,将监督延伸至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有效的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进行保障。以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损失和不利影响。
三、结语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就必须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全方位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另外,还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09,(7):15-16.
[2]李博.我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3,(16):352-352.
[3]杜丽.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的措施研究[J].中华民居,2013,(36):456-456,458.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防范研究
在当下,我国建筑行业以获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安全正处于危险时期,每年都会频繁发生重大或特大安全事故,这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并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建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便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截止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这之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下面本段将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介绍。第一项,高空作业安全。作为当今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过程,高空作业已成为当下施工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然而,因施工的地理位置与施工方法的难度非常大,且对于施工人员的心理也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负担,因此,这项工作出现事故的机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环节。这就代表着高空作业人员不仅仅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还要保证自身的工作素质非常专业,并对自身的安全有着较为强烈的意识。但就目前而言,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并不够重视,且施工的技术也并不达标。这导致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非常高;第二项,地理条件安全。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之中,地基是最先进行建设的环节,且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若想要建起高楼大厦,九必须将地基打牢打实。然而,随着地基的不断深入,其地质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周边环境与土层会因施工的影响出现某些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坍塌事故,这也是施工过程之中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隐患之一。此问题也是施工方格外重视的问题;第三项,环境条件安全。因施工场地处于露天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干扰与现场条件的影响,如下暴雨天时无法施工、因地下土质导致施工无法正常继续或因天气过热导致员工中暑等。这会为施工人员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施工无法正常运转;第四项,机械设备安全。因建筑施工时的项目过于繁琐,导致其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的规模非常的庞大。而大多数机械设备的出处并不统一,且型号不同,这便导致了这些机器会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而操作人员是否具有专业性也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若技术人员稍有不当,便会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事故将非常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第五项,成品材料安全。因施工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预制结构,其半成品与成品是交易的重要对象。如屋架、预制柱、钢筋等,这些建筑材料将会经过运输、吊装等问题,这些环节都将面临着特殊的考验,若出现问题,轻则建筑材料报废,重则出现人员伤亡。最后一项,人员因素问题。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项需要众多工种一起进行的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进行此项工作的人员均需要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技巧,并拥有一副好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安全意识。这些都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性。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2.1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对施工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便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防护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其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消除风险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并最大程度的保证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二是对相关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或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措施,并教会相关人员相应的应急措施,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最后便是对无法承受的风险采取禁止措施,通过禁止此项目实施的方法来保证人员的安全,或对此施工计划进行更改,并保持重大风险要马上更改,中度风险要限期更改这项指令,使此项施工的风险降到最低。
2.2建筑施工风险控制的方法
对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评估,还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施工时的安全目标与指标,并组织相应的机构,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应制定与其相关的管理方案,此方案需将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全部包括在内,使其拥有可操作性。并制定相关的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流程、作业范围、管理制度条理等于安全管理有关系的文件。在施工现场,应加强监督、检查等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对于施工时涉及到的危险场所、危险设施与危险作业,应对每一个环节加强控制,以防止出现任何安全危险。在施工前,应对本次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体培训,使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训练,以确保不会出现人员因素的安全问题。最后,应时刻观察施工的过程,若发现危险因素的苗头,便及时的将其掐断在萌芽之中。
2.3建筑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控制
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危险,相关的建筑单位应牢牢遵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地方部门应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拥有本地特色的施工安全地方政府规章制度,并配套与社会、主要专业等齐全的相关实施细则,依法对施工方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第二,彻底落实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并建立以“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这四项基本思想为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建筑企业单位之中,使其能够有效的开展相应活动;第三,相关地方与企业应加强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因目前相关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机构并不完善,相关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并没有专项的基金。以上均显示出了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实施的困难;第四,制定相应的城市建设安全技术政策,在一方面加强政府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并保证其施工的设备与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则是建筑企业应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施工技术,并适当的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以提升建筑施工时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水平。并降低城市建设时施工安全的风险;第五,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安装、运行、拆卸以及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第六,在开始施工前应对其重大危险的因素与源头进行辨别,并对其进行登记处理,登记的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级别、危险类别、施工地址、施工单位、相关联系人、联系方法、危险危害、危险防护措施与危险急救方案这几项;第七,对施工地点进行监控时,可使用先进的电子监控技术,力求对施工地点进行全方位监控;第八,地方与企业应联手打造联动救援机制,使其能在发生安全问题后及时的组织救援工作,保证其损失降到最低。
3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的了解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从根源上彻底杜绝此类时间的发生,若无法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便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建筑能够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建筑知识,2016,03(04):112,274.
[2]王建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预防[J].建材与装饰,2016,26(01):212-213.
[3]张文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09(24):240.
[4]住建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开展2017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J].工程质量,2017(03):92.
[5]张永超.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评估与防范[D].辽宁工业大学,2017.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安全用电;安全意识;安全措施;管理体制
中途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建立的电路实验室,为电类专业的电路课程,以及非电类的理工科专业的电工学中电路部分课程开设相关实验。电路实验(包括电工学的电路部分)是高校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更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由于电路实验室有大量的电工实验台等电气设备,电源中包含有220V、380V的交流电,所以实验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安全用电也成为电路实验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验室用电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在实验中如何避免人身伤害以及仪器损坏事件的发生,分析安全隐患,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安全防范体系非常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的安全意识差
电路实验课程是高校理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时间较早,没有其他实验的操作经验,仅仅有初高中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的基础。而且当前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还没有正确认识,对实验不能提高重视,多数学生不能做到提前预习,提前准备,只靠老师上课讲的那一点时间,学生对实验不能很好的消化,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薄弱,有些同学甚至不能规范的操作流程去做实验,这就造成了实验教学安全的极大隐患。
另外,随着人们对安全用电认识的提高,近年来的电工实验台对安全性能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以及完善。实验台的自我保护以及安全防护措施技术非常成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即使操作失误、连线错误也不会烧毁仪器,也不会发生触电危险,这就使得学生对实验(尤其是交流电实验)的危险性没有深入认识,那么如果没有那么严密的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教育就势在必行了。
学生上课时携带食物以及饮料到实验室,给实验室安全用电也带来隐患,一旦水洒到实验台上或者地上的电源插座处,就会出现短路现象,会有触电或损毁仪器的可能。
(二)实验室的安全措施不够完善
实验室的布线或有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实验室的电气设备的功率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那么如果超负荷情况出现,就会造成线路过热引起火灾;线路如果长期过热,引起绝缘层破损,由于挤压、受潮会引起短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保险丝在安装时,用了过粗的保险丝,那么一旦过载保险丝不会熔断,那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漏电保护器如果损坏不及时更换,或者质量较差,那么出现故障时可能不跳闸,从而引起事故;还有一些实验室的接地保护线路布置不合理,可能有些接地线路根本没有链接,从而出现安全隐患。
(三)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日常检查、维修仪器时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安全检查也同样非常重要。由于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可能会有实验教师忽视环境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导致故障率过高,导致危险的发生。
只有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检查维修实验设备、落实实验室责任制、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转。
二、问题的解决
(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实验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首次来到实验室,就要强调安全用电常识及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引起学生重视;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安全用电知识及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平时就能接触到这个常识,潜移默化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另外在课堂上,把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详细讲解,每次上课都要反复强调,在实验考试过程中,重点考查这个内容,能让学生更好的记忆以及应用。
严格禁止学生携带食物,如果带有水杯,一定要放在指定位置,统一管理。
(二)高校的电路实验室首先必须要有合理的布线布局,每一组电线插座一定要能保证实验台以最大功率运行,从总电源处并联引出多组插座,能使实验设备更安全,不会出现过载情况。每一台仪器都要安装空气开关盒漏电保护器,可以在漏电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能够自动断电,进行保护。而且每台仪器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以使得实验设备发生碰壳接地时,可以迅速断电,保证实验安全运行。
(三)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是安全用电的根本依据。我校安全工作的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类安全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情况,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安全工作,经常检查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持清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学生在未经过允许,不能随意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安全防范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将安全器材放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位置;实验室钥匙应有专人保管,不得私自配备和转借他人;每天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积极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4
为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迎接建国70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方案,卫生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按照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要求,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院安全防范工作的局面,维护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完善规范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
在6月5日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着重强调安全生产无小事,各科室负责人要明确知道自己肩上所担负的安全生产责任,牢牢把握安全防线。一起学习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落实“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活动主题。在卫生院、村卫生室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同时利用门诊楼电子屏滚动播放“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等标语提醒大家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三、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实现医院“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的要求,把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宣传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1、成立微型消防站,加强值班检查。微型消防站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制度上墙,加强监控管理,对发现有可疑风险隐患,及时上报,做好早发现、早处置,早应对,最大限度减少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灭火器操作的使用培训及演练,做到消防设备配备齐全,做好医院水、电、暖、氧气等风险因素的检查,强化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3、医疗安全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的培训,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诊疗常规、核心制度等规范开展医疗工作。
五、排查情况
针对专项治治理行动方案中(一)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三)彩钢板建筑情况、(四)危化品管理情况、(五)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使用情况、(六)医疗废物管理、(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八)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情况、(九)食堂(厨房)管理情况、(十)排查治理电气火灾隐患这十大治理重点中我院存在的情况在全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全院职工安全防患意识,组织消防安全培训,让人人掌握面对灾害的逃生能力及电器火灾、消防器材使用等知识,使全院职工具备疏散逃生、安全用电及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
六、整改情况
1、通过组织培训加强医院职工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5
一、深化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的落实,健全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
根据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的要求,学校建立健全了校长、校班子成员、科室主任、教师、后勤人员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人人抓安全工作局面,为学校安全发展筑牢根基。
二、深化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及学校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学校从教育、预防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让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筑牢师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加强防范,规避风险”、“严格管理,永保平安”的“三个一意识”,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1.深化法纪教育。学校通过例会讲法,在广大教职工中掀起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让每一位教职员工清楚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岗位中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的相应法纪责任,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了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联系、协调,聘任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法律顾问,多次举办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学生法纪教育。
2.深化教育方式。学校针对不同的季节,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特征、生源特征,充分利用班会、集会、讲座、板报、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预防火灾、溺水、雷雨、地震、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常规教育;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地震、火灾逃生等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着力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及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把安全教育课纳入学校常规检查之列,以每周班会课、渗透安全教育为抓手,指导督查上好安全教育课。
3.深化家长的安全意识教育。将家长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的范畴,学校通过短信、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把告家长书、学生放假须知、安全责任书等发送到家长手中,提升家长安全意识。
4.深化安全提示教育。坚持每逢节庆假日学生离校前安全提示教育制度,切实增强“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内容要做到有备查记录,活动要有方案、审批报告;全面实施校园内、校门口设置安全教育警示牌及校外学生安全提示、举报制度,对于举报的师生违纪行为,学校要及时、严肃查处。
三、加大重点环节安全生产治理力度
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方案范文6
1.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全面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3.强化重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全面推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另外,将采购数量及库存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坚持领用制度,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鼓励实验室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的自行排放,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集中消纳。利用合适的地下场所建设危险废弃物存储库,用于及时回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减少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的留存时间,逐步使废弃物处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放射辐射和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与管理人员的监管,实行“全部注册、定期检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随时淘汰”的管理措施,定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
二、转变理念狠抓安全意识教育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对高校安全稳定规划中的要求,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培训规划中,使其一入校就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编写《实验室安全知识读本》、《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集》、《实验室操作规程汇编》等学习资料,保证师生人手一册,避免在实验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利用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自学和网上考试的平台,自学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学分,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备条件;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科研要求,为学生开设特色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学分。结合举办讲座、观看录像、板报宣传、大屏幕播放等形式,时刻提醒,引起注意,全方位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利用文化修养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施加影响,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向服务转变,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特种设备仪器管理、技术安全咨询、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安全隐患治理上积极协助整改,统筹策划,深入基层实验室进行细致指导,逐步消除师生员工在制度刚性管理下被约束、被管理的消极心态。灵活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沟通,善于征求基层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挥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尽量做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工作观念。
三、结合实际,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1.与时俱进,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设组织人员对相关规章、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更新修订文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内容,从制度设计层面保障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推行,努力扭转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使准入制度紧跟实验室发展。将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纳入二级单位及实验室考核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准入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降低学术权力的影响。联合各二级单位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以保证准入制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能上岗。将准入考核和门禁系统对接,只有通过准入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门禁系统的识别许可。
2.开拓创新,推行准入制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以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与考试系统”为依托,搭建规章制度、通用安全知识、专业安全知识等分类学习与考试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同时赋予二级单位、实验室在考试系统应用中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限。提倡二级单位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培训讲座、实际操作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掌握安全防范、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并达到考核要求。利用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的师生获得此证,无此证不能上岗实操。
四、加大投入规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1.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以安全运行为目标,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达到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通过监督检查和持续建设,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安全标志醒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抢救设施性能良好,达到实验室安全条件的标准化。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类型、用途、规模等不同特点,为教学实验活动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达到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标准化。
2.努力改善规范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与环保投入机制,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常规预算支出科目,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有所调整。在实验室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实验室设计、建设、仪器设备安放及管线设施等方面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防盗监控、危险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实验室通风过滤、烟感报警、设备线路、喷淋装置等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防止危害师生的事故发生。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标准坚决不准上马。
五、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1.建立实验室预防预警系统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查清危险源的空间和地域分布,根据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工作,在危险要害部位安装摄像头或检测装置,并与学校安保控制系统联网。做好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所需设施、设备的完好和有效。对可能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适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完善各级实验室安全预案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辐射设备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各类各级专项工作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成立实验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力度,根据应急预案和现场需要,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根据需要调整救援抢险方案。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的巡查和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做好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
3.开展必要的突发事件预演活动针对类似火灾、中毒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制订的预案,进行预先演练,积累一些经验,使师生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通过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突发事件的研究,结合各实验室的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预演方案,通过演练使师生掌握逃生、自救及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