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0-02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我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感叹:“唉!我们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升入初中后变得不爱学习了,也不听话了。”“我们家孩子成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什么话都不愿和我们讲。”“我们家孩子不知何时迷上打游戏,连作业都不写,甚至彻夜不归,我们管都管不住。”“现在的孩子怎么管?我们教育他,他竟敢回嘴,我们真拿他没办法。”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难道真的是学生变坏了吗?我们真的就无计可施吗?以上学生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都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一、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我们应探明其成因,因势利导,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青少年生活、学习的环境不同,因此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客观原因。①社会原因。当今社会环境相当复杂,而青少年的社会阅历较浅,辨别能力不强,加上受各种宣传媒体的影响,很容易被社会中的金钱崇拜、腐败现象、封建迷信等引得躁动不安,似乎与学校的教育相差甚远,从而产生逆反心理。②家庭原因。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青春期的变化,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伤害他们的自尊,使孩子产生不满和反感的情绪;有些家长观念上存在误区,还认为棍棒下出人才,对孩子实行打骂式教育,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中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而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主观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理发展有紧密联系。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出现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可在认识过程中,青少年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性较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已见。他们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劝说,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此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逆反心理的正确看待

一提到逆反心理,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消极的,甚至认为是一种变态心理,这些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这种反应。在家庭、学校教育中施教者也难免有误区,青少年的有些反抗不无道理,因此,对于逆反心理,要辩证地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四、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其强烈的逆反性和对抗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青少年容易做出过激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害的,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五、逆反心理的克服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可以克服和矫正的,我认为应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进行。

1.学校教育。(1)正确认识,科学疏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逆反心理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非常正常,是每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要过程。因此,即便是不能接受青少年的观点,我们也要冷静地面对,用理解、豁达、包容的心来对待。对于青少年的这种盲拒或盲从,教师首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关键的是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2)投入真情,融洽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做到与学生心相印、情相容。师生感情越深,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越小。(3)改进方法,正确对待。教师要改进对青少年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青少年的不同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坚决克服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青少年的做法;学校和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对他们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要求,避免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青少年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有策略性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4)注重学习,与时俱进。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避免由于知识不足、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造成与青少年的对抗心理。同时,要真正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应积极地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逆反期,与他们一同寻找释放逆反心理的有效方式。家长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心理知识;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也不要让孩子习惯于靠撒娇、索要或哀求等手段达到目的,要让他们学会“碰钉子”;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应首先做到;要注意配合学校,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

总之,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并非不可解的疑难问题,经过合理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矫正,会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施教者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用真诚的爱心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他们。转变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使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一个良好的心态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心态的培养,靠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靠外界的良好条件,更靠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沈贵鹏,扈文华,等.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2

【关键词】 青少年早恋 心理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123-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早恋现象出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教育者和父母的关注。青少年的早恋现象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将来的成就带来影响,并给今后的人生带来不好的影响。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早恋现象,容易对青少年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老师和父母应当对青少年早恋问题的形成原因有明确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积极性的指导,通过采用合理的应对策略将早恋现象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

一、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早恋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通过对青少年几个方面的心理进行分析,说明了青少年早恋问题形成的心理原因:

1. 青少年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爱和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心理因素。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类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者,他在他的理论中提出男女之间的互相需要,不仅体现在生理上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也是互相需要的重要体现。

马斯洛提出人类有五种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的发展是逐级进行的。这项研究说明青少年早恋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青少年试图通过早恋来使其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得到满足。

2. 青少年在青春期缺乏必要的性教育

性教育的不足和社会媒体的不重视是造成青少年早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目前,大部分的父母并没有对于孩子进行足够的性教育。这造成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恋爱和性的好奇心,并加深了恋爱和性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缺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坏的影响,也促使了早恋现象的出现。

3. 家人照顾的不足

家人照顾不足,家庭出现不合也是造成青少年早恋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家庭因素在青少年早恋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父爱和母爱的不足,会使得青少年试图从别的途径取回所需的爱。第二,工作忙碌的父母往往无法很好地对孩子的情感世界进行关注,常常无法满足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情感需求,结果促使了青少年早恋现象的发生。第三,家庭不合、家庭暴力的发生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无法在家庭中感到温暖的青少年,只好通过同龄异性来取得自身所需的温暖,最终促使早恋现象发生。

二、青少年早恋现象的应对策略

面对青少年早恋现象的发生,学校、教育者、父母应当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和有效的疏导策略,并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才能有效地解决青少年早恋问题。

1. 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进行强化,揭开性的神秘面纱

教育者对青少年性教育认真的教学态度是解决青少年早恋问题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在对青少年进行相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普及,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足够的心理健康管理知识,从而揭开性与恋爱的神秘面纱。

2. 给于青少年足够的尊重和爱,满足青少年被爱和受尊重的需求

从马斯洛的理论来看,爱和被尊重的需要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伤害到他们自尊心,并促使青少年对爱产生合理的认知。所以老师们应当明白,青少年会在感到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对教师产生信赖,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学生正确的建议。并且教师可以在给予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同青少年一起解决早恋问题。

3. 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力度,对早恋现象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我国的学校,青少年的早恋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学生们在爱情产生的萌芽阶段往往会产生精神上的压力。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会带来长时间的不良影响。因此,他们很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心理咨询,来帮助他们解决在这一时期产生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提供足够的心理咨询活动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对早恋现象的产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结语

文本通过分析青少年早恋现象产生的诸多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即加强性教育、于爱和尊重并完善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合理采用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早恋现象的发生,并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凤英;姚志刚.青少年早恋的原因分析及其疏导策略[J].科技信息,2007,30(19):22-23.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3

首先是有关“性”知识的教育。

据调查,小学六年对有关“性”方面的教育简直是空白的,只是到了六年级时,运用了《健康》这门课程简单介绍了男、女生相关的发育知识;而到了中学,只有在初二《生物学》这门课程中用了三页纸介绍男、女生在生理方面的不同,以及胎儿从形成到妊娠过程,我们不难想象,对于现在的孩子,小学对于这方面的教育简直是空白,而父母又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于是闭而不谈;而到了初中,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想认识什么是“性”,可光靠课堂上的那几节课的学习,他们又了解了多少呢?特别是在农村、偏远的山区,在封建传统化的影响下,人们更是以谈此为耻,以致于有的孩子由于性知识的缺乏,走上了犯罪道路,却浑然不知,这难道不可悲吗?

基于以上总的原因,我觉得这方面的教育不是靠个人,也不仅仅是依靠教师,而更多地是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的共同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正确面对,并正视心理、生理的变化,健康茁壮的成长。

其次是心理教育。

据调查,现在每年青少年犯罪正逐年呈上升趋势,现在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居多,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极强的性格,我从事教育多年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特别是稍有不顺心,就会打击抱复,据统计,全球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国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光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经分析,有几种心理在青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意气心理、报复心理、利已心理。看着这一切,作为家长、作为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不为之而震惊吗?

我们试着追溯一下原因:

1.内因。

此时期的青少年,刚进入青春期,他们自身还不具备健全的人格、生理、心理上发育很快,还未成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易受外界的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因而造成了不计后果的违法行为。

2.外因。

社会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这个物欲横流,错综复杂的社会,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只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家庭方面;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示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父母隐蔽的不道德和残暴的行为,使子女暗中模仿。学校方面:校方片面追求升学率,对这部份孩子又感头疼导致对这部份孩子听之任之。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4

(一)经常旷课,在外瞎混;

(二)迷恋游戏机、网吧等娱乐场所;

(三)早恋现象,呈低龄化趋势;

(四)不尊重老师,在课堂起哄闹事,影响教学秩序;

(五)不分场合讲粗话、脏话;

(六)打架、辱骂他人现象时有发生;

(七)学习不思进取,成绩差;

(八)讲哥们义气,搞小团体主义;

(九)少数学生吸烟、酗酒。

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有的是钱,不愁孩子无饭吃;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真正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使个别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二)单亲家庭增多。由于单亲家庭出现,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思想负担较重,加之教育和监管不力,学习滑波,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调查的三所中学统计,88个班级,学生数3960人,离异家庭就有530余户;

(三)学习不思进取,迷恋贪玩。校园周边地区的电子游戏机室、网吧,不健康录像厅,书刊杂志摊点诱惑在校学生,使个别学生荒漠学业,走上歧路;

(四)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往往就事论事,喜欢速战速决,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疏导和心理教育,在教育的同时缺乏针对性,因此对有的学生的教育引导收效甚微。

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应从五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学生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把“三爱”教育始终列入教育的全过程,使青少年始终保持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二、善抓苗头,合理疏导。矫治在校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负有重要的责任。学校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做好为人师表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线索,善于发现不良苗头,把学生的不良行为苗头及时发现,解决在萌芽,对已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认真进行帮教,采取个别谈话、心理疏导的方法,指出其危害性,不使其形成气候。

三、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对子女的管教能力。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关口,如果这一关把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现在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存在很多偏差,有的爱过了头;有的严得不在理;有的教育方法简单化;有的只顾挣钱,不管孩子;有的父母离异后组织新的家庭,放弃对子女的管理等,这些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能通过集中教育,引导调整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体会,使每个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版权所有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5

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机制;探索与实践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焦虑、抑郁、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不断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1]。调查显示,16~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死亡,200多万人自杀未遂,其中大约2/3是15~3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未来我国国民的素质水平,关系到家庭和个体一生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动采用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是有效的应对策略[2]。然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可循。河南省南阳市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平台,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1.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河南省南阳市总人口约1100万,其中青少年人口约400万,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在高校、综合医院和中小学校都已经非常重视心理危机问题,一些单位探索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南阳理工学院从2000年起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国内领先的零缝隙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总体看来,除高校之外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量较弱,比较分散,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等原因,人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危机等词汇较敏感,常把其简单地与精神病联系在一起,在遇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找朋友、自己想等方式处理,习惯“隐忍”,回避专业的心理指导,家里有人出现心理问题,不是积极寻求治疗,而是怕传出去难听。

二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范围小。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仅仅局限于某些学校、综合医院等,普及率不高,服务人群具面比较窄,缺乏统一的公共心理疏导的体制与机制。

三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量弱、资源整合难。只在大型医院和高校均设有专职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人员基本上是兼职从事工作,其他单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几乎空白。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这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缺乏发挥主导、指导、协调作用的一个机制,各种资源难以发挥整合效应。

2.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明确和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是一个由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这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有效实施有赖于一个由政府主导负责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来承担组织、协调、扶植、推进和监督的职责。医院、高校等专业组织应该负责的是对心理问题的专业处置解决以及对非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些机构的作用能否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效率和资源整合分配情况。没有其它各个相关系统的设立,无法发挥其整体作用,尤其是政府应当在这系统中发挥其主导、指导、协调等重要作用。

成立市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机构。南阳市成立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共青团南阳市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教育局、卫生局、综治办、公安局、消防支队和驻宛高校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规划和组织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及单位落实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任务,为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提出化解处置的实施意见。

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团市委:负责全市学校、社区青少年和企业、青工、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导社区、学校、企业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督导检查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市教育局:承担全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配置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完成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交办的相关工作。市公安局:负责全市范围内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理的现场指挥;排查掌握罹患精神疾病青少年底数,做好防范控制工作。卫生局:负责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医治救护及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指挥;调研、监控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和数据;加强对重性精神病青少年的规范化治疗,开展诊断与风险评估,对一般的精神病青少年落实村、社区随访管理等。消防支队:协助有关部门处置因心理危机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南阳理工学院:负责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防治、咨询、疏导、科普知识宣传、专业培训、工作交流、应急心理救援与指导工作。

成立市级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办事机构:一办、一队、一中心。一办即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由团市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职责是负责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一队即心理危机救援联合专业队伍。由教育、公安、精神卫生机构、综合医院、高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体职责为对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提供及时科学的心理救援和心理咨询,避免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协助处于危机中的青少年顺利度过危机。一中心即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该中心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建立,主要职责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防治、咨询、疏导、科普知识宣传、专业培训、工作交流、应急心理救援与指导工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南阳市建立了一套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网络。实现了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青少年心理危机,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有效地协调教育、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公安、消防、共青团等相关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通过我们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领域开拓新的干预模式、策略与方法,为青少年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实践对策。让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危机,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参与心理危机的研究与实践,能帮助广大家长、教师、青少年自身掌握判断和处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科学方法,共同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

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范文6

德育历来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四个方面。班主任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必然要居班级各项工作之首。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新时期的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呢?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地位

(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解决育人的方向问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解决育人的根本问题,德育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和学校社会主义性质方面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

(二)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必须从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抓起

一代新人的培养教育首先要在中小学打好基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造就人才的基础工作.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和认识的启蒙时期,可塑性很大。在这个时期,班主任应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奠基工程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约有中小学生2亿人,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搞好了,政治觉悟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前的社会风气产生良好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班主任积极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教育培养他们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程度,对于我国将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影响。

(四)加强德育工作,是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容易滋长诸如贪图享受、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等消极的社会现象。这对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幼稚的中小学生来说,又会有着许多思想上的矛盾,就需要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识别是非和抵制消极影响。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有计划的积极的德育,就能使学生具有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品德能力和行为习惯。因此,加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不仅有战略性,而且有现实的迫切性。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必须以、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五爱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国防教育、国情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式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确定德育方式方法的出发点是“爱”。班主任要从热爱和关心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出发,考虑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坚持疏导方针

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班主任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是疏通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疏通,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好。疏导教育在实践中是非常复杂的,班主任在运用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动之以情。班主任对学生深厚的感情是搞好疏导教育的前提。必须从关心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入手,做到情真意切、情理交融,以炽热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2.晓之以理。搞好疏导教育,也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开放,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社会上却层出不穷。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政治经验,往往思想偏激,好走极端。这时,班主任仅去爱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采取民主的方法,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讲道理,一要有针对性; 二要有主动性;三要有真实性。

3.导之以行。搞好疏导教育,要大力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实践去实现的,班主任必须认真组织学生去锻炼,在实际锻炼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疏导。

4.从实际出发。坚持疏导方针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把正确的认识导入学生的头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一定要态度坚决,旗帜鲜明,深入细致。以理服人。另外,还要善于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就是指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以培养自己高尚品德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

1.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学生能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起来,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约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俄国教育家赫尔岑在谈到读书的意义时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修养。同时, 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指导学生读课外书,从书本知识中汲取思想营养是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许多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作品,都是青少年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最好的精神食粮,另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修养。

(三)注重情感陶冶

情感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巨大的动力功能。它对学生的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发动的作用。在现代教育中,陶冶教育仓来愈受到重视,成为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精心创设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于生动形象和美好的情景之中,它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并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