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1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 城乡分割 流动性大 收入低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价格信号的引导,劳动力一般会流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对于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研究以及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研究是相当丰富的,而西部劳动力市场少有研究者关注,西部地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状况目研究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3年全国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人口工资、社会保障、教育程度等维度进行研究,深刻剖析西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以及流动的驱动力,以达到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目的。

二、西部地区农民工劳动市场概况

(一)样本数据描述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3年全国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西部12省共有64824个个案。表1为各省的样本数量,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样本量,基本达到1:1。

就各省的流动人口来源来看,我们发现西部的绝大多数省份(除新疆、和青海外)都有一半以上的省内流动率,其次就近跨省流动也是比较多的,像贵州,省内流动占到65.2%,其余流入贵州省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湖南、重庆。(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也适用)。这显然很容易理解,由于城市的收入高于农村,这吸引了农民工流入城市,但考虑到迁移的成本,所以有不少人了选择省内流动或就近跨省流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和青海这三个省,省内流动将近30%,而跨省流动的比例远大于其余几个西部省份,研究发现这三个省份的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四川、河南、甘肃这三个省份。四川与河南都是人口大省,成为西部地区跨省流动的主要人口输出地。即使是这样也遵循就近跨省流动的原则。

(二)受访农民工的个人特征(见表2)

分析一下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被访者占55.3%,女性比例占44.7%,男性略高于女性,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的流动意愿略高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看,20-50岁是的农民工占到近90%,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是极少数的,将近10%。从农民工的年龄分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意愿往往是比较强的。从婚姻状况层面上,76.3%的农民工处于已婚状态,其他婚姻状态的只占到近25%。在民族构成上看,汉族仍然是大多数,占到将近86%,少数民族仅占14%,同时研究发现,像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外流动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反而是人口流入的大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其他的地方生活难以适应,其二是国家政策支持西部的发展,给他们许多优惠的政策,建设美好家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他们的跨省流动的意愿很低。从教育程度方面看,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占总数的71.1%,高中及专科学历的占26%,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到2.9%,总的来说,男性的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女性,但从这个数据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农民工的总体受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即认为收入和人力资本的高低有着极强的联系,而在人力资本因素中,又将教育、培训视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途径。很多新生代的农民工意识到教育对于收入的贡献率,因此在城市务工期间努力拿到函授、夜大的文凭,以提升自己的收入,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如:北上广)超大城市尤其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农民工总体的教育水平普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受教育水平对于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工资状况见表3)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三)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现状

以下主要是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农民工就业身份,就业行业以及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来评估西部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情况。

首先,根据表3西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讲,西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略高于西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西南地区除外,其余五省均未达到西部地区整w的平均水平,而西北地区的青海、内蒙古、陕西、甘肃四省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因此,总体来看,西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于西南各省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更出乎意料的是,的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达到了3846.73元,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这和地区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地处青藏高原上,环境恶劣,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比非高原难度要大很多,再加上本就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根据供求理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反之,重庆、四川和广西,人口密集,劳动力供大于求,因此价格下跌。

表4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农民工收入的差异,西部地区男性农民工收入为3441.59元/月,女性农民工收入为2683.4元/月,男性收入是女性收入的约1.28倍。这个情况与其他地区的情况非常吻合,这表明不同性别的收入差异跟所处的地区关系不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农民工更多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由于男女体能上的差异,男性农民工相比女性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依据西部地区总体的就业性质,从事个体工商业和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分别占到47.7%和24%,无单位的农民工也占到12.4%,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的共达到10.6%。从农民工的就业身份来看,雇员占到50.6%,雇员的平均工资在2755.66元,大部分雇员的工资为3000元(即众数);雇主占10.3%,月收入均值为4473.76元,大部分雇主收入为3000元;自营劳动者占36.2%,这部分人的月收入的均值为3426.94元,众数为3000元;家庭帮工占2.9%。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得出农民工主要还是以雇员和自雇为主,稍微有点积蓄的农民工做私营的买卖,赚的钱会多一些,但这部分人仍占少数。

农民工所处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工作时长普遍高于初级劳动力市场,分析西部农民工每周工作天数,我们发现每周工作6天和7天的农民工分别占到26.8%和57%,而只在工作日工作的比例都不到20%。进一步分析,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长,8小时及以内的占到41.9%,9至12小时的占到54%,13到18小时的占到4.1%。农民工周工作时长明显比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长,而工资却相差不少。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工作时间越长,收入越高。

表5为西部地区各行业共计55254个案(除去系统缺失的9570个案例)行业占比和社保覆盖状况,通过表4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吸纳农民工比较多的行业,前五名的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与全国的农民工就业的情况是相吻合的。总体来讲,男性多从事批发零售、建筑业、采掘业等行业,而女性更多的从事服务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装店、超市等,农民工多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单位打工,能够进入正规单位的农民工少之又少,这一点与其他地区的农民工就业状况基本一致,即农民工在务工地更多的是进入非正规部门就业,难以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如此现状跟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素质是分不开的,零售餐饮业、建筑制造业等对学历和技术的门槛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必然也就成为了农民工的集聚的行业。然而,我们发现在农民工集聚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是非常糟糕的,在这三个行业一项社会保险都没有的农民工均达到了80%以上,这意味着一旦农民工在工作期间生病或出现意外,医药费都是自己负担,没有医疗保险的保障,因此很多农民工表示“在外务工期间,最恐惧的就是生病”。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情况之所以如此不乐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国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未出台政策文件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其二,很多用人单位为一己私利,不按时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而这种不当的行为,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罚,而且被默认为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应有的现象;其三,农民工自身在求职的时候,对社会保险方面不重视,缺乏自我维权的意识,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这三个行业的农民工也相对较多,社保覆盖情况要比批发餐饮服务业好些,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三个行业1-3项社保占比较多,更多的是缴纳了工伤保险。而其他行业发生工伤的机会比较小,索性就一项也不缴了。总之,西部地区次级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保障这个方面亟待完善。

图1为西部12省0项社会保险的占比情况,很清晰地发现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高达95.1%,而重庆、四川、新疆是12省中,社保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但仍高达50%以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各省在农民工参与社保的情况,均难以达到目前的整体水平。总之,农民工所处的次级劳动力市场本就非常的不正规,不完善,而西部的情况却更严峻。

图2为最近一次看病报销的占比情况,在样本总体中,近期看病的个案共有4550个,这部分群体中没有享受任何报销的占到近78%,而看完病后由单位报销的只有2%。可见,医疗保险的缴纳情况极其糟糕,而对于体力劳动繁重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是他们紧急而又迫切的需要,因此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情况亟待完善。

虽说农民工在城市的很多权益都得不到保障,但他们仍甘愿进城务工,一是由于农村不能吸纳如此多的劳动力,二是因为他们在城里务工,总会比在农村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受高收入的驱动,该群体对于社保方面的缺失也就直接忽略了。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民工来源地、人口学特征、工资水平、工作时长以及社会保险水平的分析,西部地区次级劳动力市场极其的不完善,具体特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周工作时间太长,总体工资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②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太低,用人单位基本上不给雇员缴纳社会保险;③农民工主要聚集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建筑以及社会服务行业,住宿餐饮服务业的工资水平较低,批发零售业的收入差距较大,建筑采掘业的工资水平比较高。

因此,规范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需在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宏观政策层面,政府部门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在社会保险方面,强制雇主给农民工缴纳三险一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未按规定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雇主或单位一律严肃罚款。或者政府、单位(或雇主)和雇员实行“三三制”的社保缴纳方式,为农民工缴纳五险一金。其次,在中观层面,企业应积极联合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就业培训以及其他福利服务,协助其提高工作技能,以增强农民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雇员的流失率。最后,在微观层面,农民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以及收入低,除了客观环境的原因,跟农民工自身也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必要地社会保障意识,也缺乏专业技能,更多的从事体力劳动,他们需要在选择好行业的前提下,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工作技能,逐步在工作中获得“一技之长”,以提升自身收入;另一方面,该群体流动性太大,有些企业想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但出于流动性大的原因,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农民工群体在选择就业时,尽量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不要流动太频繁。

总而言之,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是城乡户籍制度的苦果,单靠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主体的努力改进,难以起到显著效果。只有全社会都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劳动力市场出谋划策,才能促使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

参考文献:

[1] 邓永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3):103- 105.

[2] 沈洁.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证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青年学报,2015(01):43- 48.

[3] 金晓彤,杨潇.差异化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31省(市)4268个样本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5(03):20- 29,94- 95.

[4] 夏季,陈婉娟,徐礼清.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06):1456- 1459.

[5] 刘健.新型城镇化下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异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3(05): 129- 133.

[6] 叶青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7] 陈利锋.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67- 77.

[8]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J].理论学刊,2003(04):111- 114.

[9] 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5):18- 20+159.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2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

一、导言

随着我国的就业体制从“统包统配”彻底走向“市场化就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再就业工程”使数以千万计的传统产业工人下岗、转岗:加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镇就业:高校扩招又使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特别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问题更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我国经济近年来虽然一直保持8%以上的GDP年平均增长率,只在2009年上半年下滑至7.1%,但就业形势同样严峻,2002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在2003年后每年都超过了80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于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加速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对于就业的研究主要有:以胡鞍钢博士为代表的学者关于我国城镇失业的研究,以中国社科院的蔡防研究员为代表的学者研究了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歧视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等多方面问题,以袁志刚为代表的理论研究,集中体现在其著的《失业经济学》之中。还有杨宜勇对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的分析。

而本文的研究把有效需求限定在一个特殊的框架――劳动力市场之内,区别于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只有增加就业数量的需求才是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随后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最终基于文章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

(一)劳动力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直观地反映在企业提供岗位的多少,间接体现在劳动力的就业之上。企业招工与人员就业看似具有直接因果联系,企业招聘的人员越多必然导致人们就业的轻松,然而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却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2003年起开始出现“民工荒”,2004年甚至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企业招工难的现象。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严重短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可见大多数农民工的岗位技术性不强,受市场形势的影响非常大。农民工技术能力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其需求。同时,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群体也出现就业困难,尽管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高薪招揽人才的报道屡见不鲜,但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2008年已逾580万,而年平均就业率自2001年以来逐年走低,2008年为70%。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达到174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

马克思在其工资决定理论曾提到,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由就业的“劳动”供求决定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来决定,劳动力的数量可以由雇主方面自身决定:因此,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上虽然可能存在整体的“劳动”需求增加,但不一定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即就业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这一观点可以很好解释“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的需求增加,却并没有形成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而直接导致“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产生。因此,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指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实现平衡时的劳动力需求。它表现了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意愿的吸纳水平。只有带来就业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才能称作构筑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探讨

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比较旺盛,但鉴于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就业容量有限的基本国情。21世纪头20年,受我国城镇化将加快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剧烈变化,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换言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性原因或经济体制转型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非国有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到经济转型初期后,国有企业受到市场化的冲击,冗员情况严重,不得不将富余人员释放出来。而此时非国有经济的劳动力需求却严重不足。大批人员的下岗、转岗、再就业,不仅仅在当时造成了失业率居高的局面,也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形成了就业压力。

(二)经济产业结构导致劳动力需求不足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很高的比重。但是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所能够创造就业的能力却很低,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一定程度上造成“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同时,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最终的结果就是“奥肯定理”在我国失灵,经济增长带来的创造就业能力下降,这集中体现在近几年来就业弹性的下降。

(三)城乡经济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有效需求的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发展了城市。城乡差距开始拉大。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市,但就业机会增长也仅仅限于城市,又由于城市自身发展程度及地域和环境的限制,还有户籍、人事制度等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因素存在,城市承受就业的能力有限。且根据边际收益递减的原则,很多时候每增加一单位经济产值所创造的就业机会降低,即就业弹性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相对于城乡均衡发展而言。城乡差距大的地区将拥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有效需求。

(四)其他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溢出作用,作为引致需求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受到商品市场需求的影响

由于受到其他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溢出作用,考虑到企业生产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为商品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因此作为引致需求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受到商品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外向型经济过去几年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但这种外贸依存度高的经济结构不是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形式,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南沿海大量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紧张

更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家已经将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转移到刺激内需上来,由于内需不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及资金回笼,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从而也使企业新增岗位出现困难,劳动力市场需求较为低迷。

四、构筑我国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的建议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劳动力歧视、岗位待遇差距过大等问题,我们应着力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对非正规就业和隐性就业者的情况加以改善。此外,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应多样化,避免大学生与下岗工人争抢同一职位的局面。在建立平等、健康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之上积极采取措施构筑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

(一)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劳动力市场容纳就业空间

中小型企业始终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力军。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相关资料,我国中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户数的99%以上,而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数量的75%。在我国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上,大型国有企业的就业基本饱和,有些仍处于“富余”的状态,对于劳动力需求潜力相对较低。而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体制转型之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无疑在今后的劳动力市场上扮演主要角色,中小企业能够广泛吸收社会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尤其能够吸收国有企业中的富余人员,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市场的需求。因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努力增加劳动力有效需求的主要途径。

(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产业结构演进有其特定规律,一味地强调产业升级甚至用行政手段来推进,会干扰产业发展的自主成长机制,破坏产业的均衡性。以致效率性降低。尽管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但一国的竞争力既体现在产业的技术水平方面,也体现在资源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方面。为此,要兼顾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裕之特点,在充分考虑该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大力提升工业部门科技水平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发展。

(三)建设县域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当前城乡差距过大、劳动力流动受阻、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解决可有赖于建设县域经济。县城可以作为“农村一城市”的过渡地区,其发达程度不像大城市那样高,产业也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而且生活成本较城市要低,生活方式也更贴近农村,限制人口流入的壁垒较少,是作为城市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冲之地的绝佳场所。建设县域经济必须以现存的县城和具有相对条件地区为发展基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考察该区域内劳动力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政策等条件,同时顾及周边的城市以及乡村的协调发展,以对周边地区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四)拉动消费内需。间接刺激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

我国整体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在于农村市场没有打开,原因不在于缺乏新的消费热点,而在于农民收入水平仍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民的消费水平增长没有跟上经济的总生产供给增长,从而导致出现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因而,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拉动他们的消费是解决我国内需不足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建设,有效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带动整个商品市场的需求使得企业利润增加。追加投资扩大生产一。加大新增岗位的供给,从而对整个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的增加都有着积极意义。

五、结束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是社会居民获取收入和谋生的根本手段。我国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仍将处于不足状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以着力构筑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就业与发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2、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商务印书馆,2005

3、袁乐平,失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岳昌君,中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12)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58-01

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迁往城市,我们将面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受到国家跟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对城乡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安定等多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大制度和法律上的管理,使其合理,顺利,有序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受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和土地、户籍等政策的影响,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渠道狭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和城区的不断扩大,使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所占据。

济南某区为例,从人才结构看,中专以下学历占了53%,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7%,特别是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各类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极少。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改变现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有人提出应加强农民外出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做强做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监测,完善农民就业综合服务体系,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十一五”期间,农民外出务工每年新增500万人左右。

根据统计部门的统计,农村有劳动就业能力的人口估计达到6亿人左右,根据一些国家的劳动力与土地的最高配比,中国的农业最多也只需1亿左右劳动力,这就导致中国农村5亿的劳动力富余,如将这些富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则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将提高5倍以上。许多学者认为可以通过人口从农业向工业转移来减少农业人口。也有人提出通过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来减少农村人口,因此在1983年到1990年间,几乎每个村都办起乡镇企业。1990年以后,一亿农民进城打工,这种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并没使情况好转。

2 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研究

2006年全国平均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为0.532,表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其他指标也显示为城镇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可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最主要的是深化户籍制度,农村与城镇最大的区别就是待遇不同,而不同的住房,医疗等待遇又是户籍制度影响的,所以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后的待遇。另外,我们还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此外,我们应该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农民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特点,应当专门研究确定与农民工低收入相适应的费率,使其能够参加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着力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等等。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的方案

3.1 打破现有二元经济体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此我们首先要区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那部分劳动力。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空间有限,兼职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这部分农民从农村中转移出去,不仅不会影响所在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可能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指超过农村产业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它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或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过快增长导致劳动力超量供给的共同作用引起。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存在,而且超量存在,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新兴城镇、城乡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渠道已吸收了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但目前仍有1.7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

改变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因为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大大减少了就业岗位,重工业的就业创造能力明显低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重工业每亿元投资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只及轻工业的三分之一。

3.2 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建立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惠及农民工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带有很大的事后被动性,事前积极引导少,事后消极疏导多。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主动争取提前预计到剩余劳动力的可能去处,并根据其需要提前主动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全面做好总体规划、产业政策制动、户籍制度改革、不同层次城市接受农民进城政策的制定、新城新体制设计、面向农民的就业政策制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市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发育、劳动密集型技术鼓励政策制定和有关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

我国畸形经济社会结构的纠正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庞大的人口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对耕地和其他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农民生存状况将恶化,贫困加剧。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和各种力量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讨,并作出决议。

3.3 进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分流

形成合理的分流,分为国内分流与国外分流。

国外分流指劳务输出,但由于国际劳务输出所面临的外交障碍及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限制,国外分流不可能成为主渠道,因此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国内分流上。

在国内分流基础上又分为农村就地分流与异地分流,所谓就地分流指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地消化,包括社区内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异地分流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国内农村以外的地区去,一般是原有大中城市、新兴城镇。

另外要形成合里的产业分流,即农业内部分流和非农产业分流上,以非农产业分流为主。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开展各种就业培训和教育;建议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农民大学、民工职业大学、民工夜校等。发育劳动力市场,改革城乡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城市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保制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逐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轩明飞.村居改制:城市化背景下的制度变迁[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2]理纯.兴农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7).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

[4]陈晓华.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

[5]冯涛.农业政策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4

关键词:工龄工资 测量 员工激励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如何组合基于绩效、职位、能力等各种不同因素的薪酬计发方式是全面薪酬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经济学的研究,则进行了对于工龄是否能够真正带来收入的增长、具体哪一类工龄能够真正带来收入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的检验和探讨,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西方,对于工龄工资问题的研究起步早,相对较为深入和全面,但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同时,从当前国内的相关论文看,相关研究较少且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尤其是薪酬安排与设计的角度,有必要回顾工龄对于收入影响的研究,系统地分析、总结研究现状,把握这一研究领域的趋势和走向。因此,本文通过回顾西方的经典文献,整理和总结经济学领域中这一问题的研究体系和理论成果,以期为工龄工资问题研究以及管理实践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工龄工资概念的提出与意义

1.概念提出

工龄与收入的关系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关于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两种假设理论:其一,是Becker(1964)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其二,是Lazear(1979)提出的延期支付理论:为了解决委托-关系所带来的问题,企业会通过将薪酬给付延迟至合同结束时期来减少失职和渎职的现象,这使得工资增长快于边际生产率增长。(Hutchens,1987)

此后,研究者不断拓展和深入对于工龄(年龄)对收入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的研究,并具体区分社会工龄、部门工龄和企业工龄的不同效应,讨论在不同地区、行业、工会化水平和其他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工龄工资水平。

2.研究意义

作为薪酬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工龄工资对于企业雇佣行为、激励机制与培训安排、劳动力市场配置与政策措施、个人就业决策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工龄工资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源于企业内部的延期支付会增大雇佣关系中的固定成本,影响企业和雇员的雇佣决策;(Hutchens, 1986)源于企业间的工龄工资影响人才流动,因此导致薪酬竞争。其次,整体劳动力市场安排中,延期支付使得新的就业机会更多出现在不着重企业工龄工资的经济部门及年龄较轻的劳动者中。(Hutchens, 1986)鉴于以上配置不合理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调节。最后,个人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决策也将相应改变。在离职机会成本加大的情况下,雇员将通过良好的工作表现、减少跳槽等降低被解雇的几率;(Lazear,1981)在工龄工资源于企业外部的情况下,雇员将更多地进行市场搜寻以实现收入增长。(Altonji,Shakotko,1987)此外,这一现象的识别和研究,对普通在职培训、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等劳动经济领域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Hutchens,1987)

因此,为进一步丰富和改进薪酬激励制度,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效率,需要对工龄工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工龄工资效应的检验

关于工龄工资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关于随着工龄增长,工资(收入)曲线的变化趋势的研究。在不同的人群、行业和地区中,具体的影响效应是不同的。

1.工龄对于收入的影响

在经济学的讨论当中,一部分研究者(如Topel)认为,企业内部工龄工资确实带来收入增长;另一部分研究者(如Altonji 和Shakotko)则提出工作/匹配异质性理论,说明工龄工资来源于企业之间。(Barth,1997)

总的来说,一部分研究强调企业工龄对于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认为个人能够通过延期支付机制获益。20世纪70年代的典型研究中,Lazear、Medoff等人关于企业及个体户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年龄带来收入的更快增长这一观点。到了90年代,Topel(1991)的研究表明:在美国,不可观测的个人特质并不影响收入,任期通过反映工作绩效而影响收入,支持了企业工龄确实带来工资增长这一论点。

但是,企业特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工作努力程度激励两种说法均无法完全解释工龄和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控制总体劳动力市场经验后任期带来的正收益。(Abraham,1987)因此,对于企业内部工龄的作用的强调之外,另一部分研究关注总体劳动力市场经验的作用,认为劳动力市场中各企业的竞争、劳动力市场搜寻和人岗匹配才是工龄工资的来源。其中:Abraham和Farber(1987)发现工作任期所带来的收益均值并不比总体劳动力市场经验大很多;延期支付对于蓝领和白领劳动力的影响都没有一般认识中那么重要。Altonji和Shakotko(1987)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工龄并不对收入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总体劳动力市场经验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Barth(1997)在验证延期支付的机制时,表明计件工人没有获得企业工龄所带来的收益。到了2005年,Altonji和Williams对Topel和Altonji、Shakotko的模型进行了再次评估,并根据新的PSID数据进行了新的估算。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与Altonji、Shakotko及Altonjiji、Farber结论相似,工龄的收益是较少的;OLS不适用于任期收益的测量当中。

2.不同群体中的工龄工资安排

不同文化背景下,雇主品牌建设理念和员工忠诚度等存在差异;在不同经济部门和行业中,由于工会化程度、劳动力需求及结构各异;而在不同规模及类型的企业当中,雇佣及激励机制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劳动力,各个企业的招聘政策不同。因此,工龄对于工资收入的影响依据不同地区和组织、不同劳动力群体的不同情景而产生变化。

在东西方的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中,Hashimoto(1985)通过对70年代末数据的跨文化研究,发现长期雇佣在日本更加突出;在组织规模对任期的影响方面:在两国中大企业均更倾向于长期雇佣关系;由于家族制企业等影响,日本的很多小企业也采用长期雇佣。因而,在日本,总体工龄对于工龄工资产生不利影响,而在美国则相反。在欧洲,Dustmann(2005)的研究结论是:总体劳动力市场经验即转移技能对于技术性工人更为重要,而非技术性工人则能够从提升企业工龄中获益。此外,Zwick(2012)利用1997~2004年德国的相关数据(LIAB)进行检验,发现工龄工资的措施及影响因年龄、性别而异,在年轻劳动力中更偏好男性,但在年龄更大的员工中无明显区别。

关于工龄工资的大多数研究重点关注企业工人,但同时,也有研究关注学术领域工作人员的相关问题,并得出不同的结论。部分研究提出,大学教员中出现负的工龄工资, 与“工龄应与人岗匹配正相关并预示着高收入”这一认识相悖,其原因之一为:随着工龄增长,教员的研究效率下降。Gordon,Morton和Braden(1974),Hoffman(1976),Ransom(1993)以及Bratsberg(2003)的实证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以上的成果,研究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的研究方向:首先, Lazear延期支付合同理论、由雇主支付的特殊培训理论等均能帮助解释实证现象,因此未来研究应该重视其他的相关理论解释。(Hutchens,1987)其次,来研究需要通过工作任期的决定因素与收入间关系的探讨,来进一步了解长期雇佣关系。(Abraham,1987)再次,在数据样本的选择与模型的建构上,需对其他企业内的工资决定因素(企业的工资额度与其工会化、员工自治程度等)进行分析。(Barth,1997)同时,应基于不同样本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工龄工资问题。此外,未来研究需通过收入模型、解雇模型和辞职模型的结合,优化对于社会工龄影响的评估。最后,劳动力市场现象的研究应当为政府及企业的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依据。

四、结语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5

本文将运用Neugart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该模型为二维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对此,我们采用直接解方程法,搜集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测试,从而预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以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规律,在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宏观调控失业和通货膨胀率,合理进行劳动力分配,降低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Neugart劳动力市场模型;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是世界普遍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面对我国目前出现的"高增长、高通胀、低就业"的现象,如何达到经济增长、控制通胀以及充分就业之间的平衡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一个重要而且困难的命题,同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

虽然Neugart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但是中国本身具有不同于国外的国情且国内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符合中国经济国情的计算方法和程序算法尚不成形,据此,我们将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修正Neugart劳动力模型选取几组已经收集到的中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代入模型中运用matlab直接求解,得到参数估计值。将得到的参数与收集到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代入模型计算下一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得到预测值,作图,与收集到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参数估计值的合理性。

Neugart劳动力市场模型,也即二维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是一种具有非线性和内源性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通过研究劳动力流入流出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得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于离散时间t的参数表达式,方程如下如下,

(1)

其中,失业率 与通货膨胀率 是变量。由参数的经济学意义知,所有参数都是正的且满足:

(2)(i是流入率,m是外生的货币增长率,d是在职求职者的比例 b是保留工资 是逆向需求弹性即涨价幅度,■ ,a, ■是设定的参数)

根据收集到的中国1980年至2011年每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我们采取了直接带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解方程的方法。选取8组数据直接带入模型,也就是式(1),得到8个含有8个未知参数的方程,直接解方程,根据解得的参数值与收集到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计算下一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得到预测值,作图,与收集到的实际值进行比较。为减少偶然性以及数据本身的误差给结果带来的影响,选取不同的8组数据解方程,这个过程我们进行了三次,得到了三组不同的参数值并作出中国2001年至2011年失业率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图,通货膨胀率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图如图(1) 图(3)所示。

图(1)

图(1)的参数分别为a=0.3924; μ =0.9485; b=0.9992; d=0.3074; γ=0.0390; i=0.0003; δ=6.9375; m=0.4150;

图(2)

图(2)的参数分别为a=0.9097; μ= 0.7213 ; b= 0.9725; d= 0.3543 ;γ =0.0936; i= 0.5802; δ=8.1512; m= 0.3639;

图(3)

图(3)的参数分别为a=0.1232; μ=0.8112; b=0.0712; d=0.1996 ; γ =0.2263; i=0.9504; δ=6.6239 ; m=0.8746;

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参数,在带入模型进行求解预测后,有时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但有时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只能对失业率或通货率其中之一进行较好的预测,如图(1)总体能进行较好的预测;而图(2)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有部分偏差;图(3)则对失业率的预测有较大的偏颇;这种偏差一方面来自于每次解方程时我们仅使用了8组数据,得到的参数估计值对所使用数据的依赖较大,而不能很好的进行全局预测和整体评估。另一方面这也与我国统计机制与预警体系目前仍不够完善,对失业人数的统计仅限于主动上报登记人员,对下岗工人与隐性失业者没有纳入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时,应根据情况选取较为稳定的,更符合实际和整体的数据,这样所求得的参数才能进行更好的预判,所得出的结果也才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Neugart劳动力市场模型于中国市场基本适用,但劳动力市场是个极其复杂的模型,其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此方法所得参数以及所做的预测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实际, 只能作为参考结果,实际问题仍需要具体分析。

我们根据Neugart教授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运用中国历史上已有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弥补这一相关领域的空白,并依据所得结果和中国特色的国情,对政策制定,劳动力分配,宏观调控等有关方面起到一定推进作用,但仍有部分数据存在偏差,这与我国统计机制与预警体系目前仍不够完善,对失业人数的统计仅限于主动上报登记人员,对下岗工人与隐性失业者没有纳入统计数据,通货膨胀率通常直接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代替,以致于我们的研究缺乏反应社会真实情况的统计资料,对问题研究的准确性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 M. Neugart, Complicated dynamics in a flow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53(2004),193-213.

[2] M. Li and M. Predescu,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a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Statistics, 21(2)(2011), 141-158.

[3]P. Rothman, Forecasting asymmetric unemployment rat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0 (1998), 164-168.

[4]B. Dennis, R.A. Desharnais, J.M. Cushing, R.F. Costantino, Nonlinear demographic dynamics: Mathematical models,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biological experiments, Ecological Monographs 65 (3) (1995), 261-281.

[5]P. Abbott and H. Neill, Teach Yourself Calculus, 2003 , 266-277.

[6]R. I. Porter, Further Elementary Analysis, 1978, chapter XIX Differential Equations.

[7]Grove E A, Ladas G, Periodicities in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CRC Press, 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

作者简介:周洵(1994- )女,江苏泰州人,吉林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本科生,保险精算专业;卢旺达(1992- )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本科生,保险精算专业;顾阳(1994- ),女,江苏苏州人,吉林大学数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国外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6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