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遗传学的发展史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1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 幼教师资需求量加大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给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像四川幼专这类的高职院校今年新生的报到率出现了又一个高峰。就我校而言,2012年的报到率达到85%,个别专业甚至达到90%以上。

     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教育观念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得到家长的广泛重视,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幼儿园都在向规范化办园发展,为此,急需大量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幼教管理人员,我校毕业生在近几年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更有甚者已经有幼儿园预定了明年的毕业生。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

     2011年在川内进行的学前教育师资调研中发现,有80%的幼儿园一线教师第一学历均为中师,多数教师的专科文凭都是在工作后通过进修获得,专业知识非常不扎实。比如四川射洪县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园师生比为1:25,公办园的专业教师配备率只有60%多一点,民办园的专业教师配备率不到30%,。这只是教师队伍,并没有包括保育员。为解决师资问题,有的公办幼儿园只好从当地的中职学校招聘中职生来填补师资缺口。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不好用。这些学校为了先期占有市场,采用学生在校读书一年半,实习一年半的运作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导致学生一方面缺乏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

     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就承担着培养大批合格人才的重任!

     (二)早教事业广受重视,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还指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我国城市现有0—3岁的孩子为1100余万人,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家长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也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小城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

     以四川江油市为例,办得比较规范的早教机构仅有两家,且均为加盟机构。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适合该年龄段教育的专业老师却非常少,加之专门培养早教师资的院校也非常少,使得该领域的教育处在滞后状态。

     四川幼专走在了这一行业的前列,于2009年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方向),但在该领域的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还处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

     (三)男幼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男生在学前教育事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可替代性。男生在学前教育行业中的职业优势和在幼儿园的发展优势,使得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家长、园方及社会的关注。我校自1999年开始就在招收男生,他们年年成为了毕业生双选会上的亮点。同时,社会各界幼儿教育机构在向男幼师敞开大门的同时,与女生相比,会大幅度的降低聘用的要求和条件。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规划

     (一)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她的兴趣、情操和个性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2011年对全川43所幼儿园的调研中了解到,园长们普遍对师资的要求都体现在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她们说,如果让她们选择的话,她们更愿意选择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毕业生。

     (二)注重培养目标规格的多样化

     在办园渠道方面,由于幼儿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在各个地方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和民间资金注入的合作办园形式,包括四川幼专所在地江油市也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幼儿园。

     在办园模式方面,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达成了一致的合作意向:家园共育的亲子园、0—3岁的早教机构、3—6岁全日制(白托或全托)幼儿园等多种办学模式,已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办园条件方面,各种不同硬件设施及收费标准的幼儿园层出不穷:有条件优裕、各种硬件设施一流、特色课程设置多样化、收费较高的幼儿园;也有条件较差、以乡土课程为主的、普惠性质的低收费幼儿园。

     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国外先进学前教育思潮的影响,涌现了很多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教育、瑞吉欧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亚太体智能教育等各种特色课程。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实现规格和层次的多样化,在学制设置、课程安排、内容选择、培养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努力为社会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且具有一项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

     (三)注重学生行业前沿能力的培养

     办学质量决定就业质量。因此,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应当与社会用人需求相匹配,必须从根本入手,加强学生弹唱说跳画的基本功和基本的幼教理论的训练。同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范围空前扩大,呈多元发展的趋势,应不断更新学生的就业观。我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基础,指导他们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比如男生可以借鉴“亚太体智能”协会的做法,在主要专业的学习中,重点培养他们在武术、跆拳道、体育、轮滑等方面的能力;或鼓励学生在学校尽早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组织蒙台梭利教师资格培训、育婴师资格培训、幼儿舞蹈过级考试等,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方位、高层次、多渠道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在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希望我校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服务。

     注:该论文是“绵阳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幼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2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 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 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 遗传学 有限课时 遗传学史 视频辅助 人文素养

遗传学是多门生命科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遗传学教材中每一章都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丰富,发展非常快。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遗传学理论课的教学时数被不断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遗传学教学质量是一个普遍的难题。通过多年的《遗传学》教学体会,我总结出在《遗传学》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可以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1.把遗传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以故事的方式讲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史都是教科书里轻描淡写的部分,但这部分其实最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1]—[3]。经典遗传学中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工作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都有讲解,但是在大学遗传学教学中重温这部分内容时,要采取新的思路。可以让学生抛开自己现有的遗传学知识,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会孟德尔和摩尔根在遇到一些实验结果时怎样选取角度切入去理解当时抽象的基因,如何处理自己的实验结果,如何去设计验证实验。对遗传学每一个重要理论,都讲清楚其提出的背景、发展的脉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热情,让学生明白没有一个理论是横空出世,都是经过充分铺垫的;也没有一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都是在发展中的,都是有成立的条件的。

2.重视提问和习题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问与习题是重要的环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提问和讨论环节。提问的问题除了《遗传学辅导及习题集》上的内容、历届考研相关题目,还可以设计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及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如:你是否赞成克隆人?你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等等。鼓励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最好在每节课的开始都提几个问题,给大家时间思考,这样提问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每节课都拿出10—15分钟解几道代表性的习题,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问题讲解知识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观看相关视频材料。

要想对遗传学有全面深入的把握,仅凭教材和有限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在每节课最后,除了给学生留必要的习题,还可以给学生列出参考书目和视频清单。比如,遗传与进化密不可分,可布置学生课下观看2009年英国为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拍的电影Creation(造物弄人)和BBC拍的纪录片Did Darwin Kill God?(达尔文杀死了上帝吗?),也建议学生从图书馆借阅《物种起源》,真正全面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了解其对世界各个层面的影响。在随后的课堂上,可以就同学阅读的书目、收看的视频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这两部片子观影后的讨论,学生充分了解到达尔文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提出进化论所需要的勇气和付出的牺牲,也明白进化论和有神论并不是对立的,进化论不应该出于政治的需要而放在《圣经》的对立面来误导民众。甚至大家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圣经》,从而理性地看待这部宗教经典中历史真实的部分和神话传说的部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师生都对进化论与有神论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历史变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相信在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这种教学方式是有积极意义的[4]—[5]。

4.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手段。

为了让学生有能力阅读遗传学相关英文书籍和论文,课件和板书都可以按照双语教学方式进行,提高对专业英文词汇的要求,并在考试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教学手段上还是基于多媒体教学,但是尽可能博采众长,学习一些重点院校的课件,查阅多本参考书,在教学课件里采用丰富生动的图片。另外,可精选部分视频内容,如Discovery相关纪录片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向学生推荐大量课后学习的视频资料,如The Private Life of Plants5集内容,如网易上世界知名学府的精彩公开课。

5.教导学生客观地认识遗传病,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善良宽容为人,珍爱自己。

《遗传学》在所有的生命科学课程里具有特殊性,它绝不仅仅是一门课,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幸福与社会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在这门课程里,会讨论多种遗传病,详细了解其病因和遗传情况。对于即将面临婚恋问题的大学生,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每次讲到人23对染色体有30亿个碱基对、3万个基因的时候,都会强调没有一个人的基因会是十全十美的,只不过我们的不良基因经常是处于隐性状态而已。因此,我们每个健康的坐在课程里听课的同学都应该怀着感恩之心,生而健康这是一种幸运。更何况我们每个人诞生的概率是几亿分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都是一个生命奇迹。《遗传学》让同学们由此更加明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遭遇任何困难挫折都不能放弃。《遗传学》也让大家明白为何不能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大幅度提高隐性基因纯合的几率而使后代不健康。相反,地域越远、亲缘关系越远的结合往往可以优生。

通过广泛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多种疾病的病因和遗传学基础,提醒大家要认真对待婚检,注意双方的遗传病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避免一切可能致使孩子不健康的因素。这是家庭幸福、社会安定的保证。另外,对经过各种努力之后仍然出现的小概率不健康孩子,期望大家怀有仁爱之心,尊重生命。特别教育学生对各种遗传疾病患者,都不能抱有歧视之心,明白健康人常常只是更幸运而已。每个来到这世界的人,哪怕是残缺的,都有生存和被人尊重的权力。讲到这个话题,可推荐学生看美国电影《不存在的女儿》,电影讲述了一个狠心抛弃了患有21三体先天愚型女儿的父亲没有因此而轻松,18年里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而那个被抛弃的女儿在养母的呵护和疼爱中成长为一个充满阳光的爱笑的姑娘,虽然智力低下。也可给学生看BBC的一些视频,看那些患有先天侏儒症的人如何开自己的运动会,如何快乐着自己的快乐;两个患侏儒症的夫妻如何在医生的帮助下生下了那个概率只有25%的健康孩子。还有,如今堪称世界第一球星的阿根廷人梅西如何从一个先天生长素分泌不足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巨星的。在遗传、变异与环境关系的讨论中,美国女孩儿莉丝·默里虽然父母吸毒,自己流落街头,却以巨大的勇气和不屈的意志考进哈佛的故事是对学生最好的励志教育。

学生在《遗传学》课堂上可以获得很多,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遗传学》能够成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1]遗传学史在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539-13541.

[2]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遗传,2006,28,(8):989-992.

[3]遗传学教学中遗传学史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生物学通报,2004,39,(7):40-42.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4

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认为,塑造学生人格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生物学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这是无数生物学者为之奋斗的结果,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在当时不被社会认识和承认的巨大压力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坚信“人们重视这一项成果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在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考察后,用23年时间写就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生物科学家,他们不仅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学成就,而且他们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质、求实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遗传学家摩尔根的科研成果获诺贝尔奖时,他没有表现出半点自傲,甚至连盛大的授奖仪式也没有参加,而是仍然潜心于自己的研究。摩尔根说,这奖赏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而是对实验生物学的褒奖,这就是一个成功科学家的风范——看轻个人荣誉,看重追求的事业。如果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片段事迹,以科学家的言行为例对学生进行思想点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生态道德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当代工业文明。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的活动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持续性地削弱,水和空气污染严重,黑风暴、沙尘暴现象频频出现,地球上土壤、森林、港湾和海洋遭受侵蚀的速度明显加快,为人类的生存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教师要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内容中,结合环保、人口、资源等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全世界每个公民的责任。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治理才能有希望,人类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陶行知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讲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人格;人与环境;素质教育

现在,我国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归根到底就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显示教育主题的人格。所闻的人格就是人的能力特征和思想品德的总和。这不仅是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应该有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有意识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不仅是老师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个学生家长的殷切需求。

学生的人格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塑造学生优良的生活品质和思想品德。一部生物科学的发展史,也是各个时段生物学家的奋斗史。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迅速发展成一门热门的科学,这正是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生物学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结果,也是他们的品质和品格的真实写照。他们为生物学奉献终身,为坚持真理而宁死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像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学两大定律,像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等等许多学者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才换回来现在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有生物学只是背后的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的伟大事例来影响和鼓舞学生,为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世界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思想高尚、品质优秀、求实精神的科学家。他们看轻个人的荣誉,看重的是所为之奉献的事业。教师结合生物科学历史和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来授课,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念。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但同时也以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为代价。自然资源在不断地减少,水、土地和水的严重污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教师要在“人与环境”的教学内容中,让每个同学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只有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我国的环境才会有好的转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所以,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说的那样“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参与生物学的研究过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获取知识,以至于达到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学生会在实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思维提升个人素质,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授的知识。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水胜.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学园:教育科研,2012(3).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实践价值;科学能力

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他所呼吁的“科学史”实质上指科学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科学发展史展示生物学家的探究行为,使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一定的科学能力,在了解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形成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下,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就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运用好科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背景下展现科学探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能使生物学知识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将科学史料引入课堂,将科学家们的传奇故事展示给学生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在讲“伴性遗传”时,可这样创设情境:1792年的圣诞节,26岁的英国学者约翰·道尔顿特意买了一双适合老年人穿的棕灰色袜子,送给妈妈作为圣诞礼物。谁知母亲接过袜子,打开包装一看,竟然笑着说:“我这么大年纪啦,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道尔顿争辩说:“这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嘛!”后来他请了许多人帮忙识别,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说这袜子是红色的。道尔顿寻思:为什么自己看上去是棕灰色的袜子而别人看上去是樱桃红色的呢?最后他认为是自己的眼睛有毛病,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仔细研究这一奇特的现象。他用了两年时间搜集实例,并对许多人的辨色能力进行了细致的鉴别比较,终于他验证了一种新眼病“色盲症”---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之后他于1794年发表了《色觉之异常》的论文,为医学诊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道尔顿是个物理学家而不是医学家,但他却能发现千百年来医学家没有发现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尔顿具有一种认真、敢于质疑、探求疑问的科学精神。这种寓史于教,史教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以及科学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的时候,首先讲述历史上著名的“皇家病”——血友病。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都未患血友病,他们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但奇怪的是他们的大儿子奥波得因血友病早夭,他们的两个女儿分别同正常男人结婚并各生下一对儿女,其中一个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婚配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另一个嫁到西班牙王室,也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从此俄国的皇室和西班牙的王室都因娶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造成了血友病的遗传。从女王家族血友病系谱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患血友病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子女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其外孙常常有血友病;而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血友病。这就是著名的“皇家病”事件,学生听了这样的典故,便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好科学史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自觉学习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促进他们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内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学习孟德尔研究生物遗传规律过程中,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择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保证后代的纯合性;通过人工去雄、套袋,进行异花传粉,有效防止了外来花粉的影响;在豌豆众多的性状中,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 ,避免了其他性状的干扰。对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时,观察杂交子一代的性状推翻了“遗传中和”假说 ;对子一代进行自交 ,发现基因成对存在;科学的推理和解释,正交、反交的方式 ,测交的验证方法都体现了孟德尔缜密的思维;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独特地采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 ,使孟德尔最后发现了遗传规律。通过分析探讨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不仅能了解科学方法,还能进一步了解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从而加深对科学方法的认识。

另有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 还可以通过分析萨顿的假说,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如: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内容,教材没有直接描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而是由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最后利用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对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现代版的解释。笔者觉得教材的这种编排更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探求科学真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尽管没有亲自动手实践,但在头脑中却充分体现了当时科学家们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进行了一次完整地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内化,并且能引导他们按这样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新问题的探究。

三、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利用科学史教学,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擅长物理学,观念新颖独特。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可见,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此外,在学习“基因”时也可适当地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运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在“勇于存疑、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指导下取得的。学习科学史,以史为鉴,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科学史中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对真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学生也能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传统的科学精神。

艾弗里提纯转化因子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当他最终将结果发表时,却不被接受,八年之后,其科学价值才被承认。又如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发现,科学史已不止一次地表明,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注定难以被那个时代所接受。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科学家的精神和气质才得以凸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也正是在这样的曲折中,科学不迷信权威,科学追求真理的特性才得以彻底地体现。这些鲜活的事例,或许能使学生终生难忘,给学生以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在1965年 研制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这在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引用生物科学史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过去,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很少重视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很少提及,他们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考点的巩固。这样就容易形成机械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可是教学的效果却不如人意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为了改变这种教与学的被动局面,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用生物科学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

牛顿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历史的足迹,挖掘科学史蕴藏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车未艾.例析生命科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的巧妙整合[J].中学生物学,2009(8).

[2]谢春艳.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生长素的发现史[J].广东教育,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