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高职 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20-03
通过对国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出台的文件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表述是文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上面这些表述不仅强调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办法。
由此不难看出,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或归结到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影响其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学的提出
课程是存在于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设计方案。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美国学者首创了“课程学”,将课程从一个教育内容问题演变为一个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关于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理解:①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②课程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观、课程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工程系统;③课程是一种手段,是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或主要途径;④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会随着经济改革、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和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竞争等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课程相比,职业教育课程有自身的特点。从课程目标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目标要有针对性。培养规格要有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从课程内容看,要重点给学生讲解就业必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主要的课程内容。从教材看,课程选用的教材更应该具备企业深度参与、工学结合紧密的特点。从教师看,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双师素质。从评价体系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应当更多体现企业等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
3.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系
提到课程,我们更喜欢说改革,因为改革总会给我们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变化。我们认为对于课程来讲应当建设与改革并重,因为二者本身就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改革是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课程建设和改革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条件、课程管理、课程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
就职业院校课程来讲,建设是常态,改革是动态。建设是改革的基础,改革是建设的升华。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包括建设与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影响因素多,实施难度大,需要事先做好详细调研和周密部署,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全院性的工作,课程改革必须制定统一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教学内容广义上讲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必须改变过去一本教材定教学内容的思想,一本最优秀的教材也只可以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但绝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面对种类繁多的方法与手段,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手段,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参与者,他们不一定需要成为课改专家,但必须能够成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坚定执行者。只有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
教学基本条件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信息化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等等配套措施都会对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保障,目标制定的再好,如果没有规范、严格的管理,也难以取得成功。
评价体系既可以是对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内容、方式等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效果的评价,最终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课程改革
(一)总体原则
1.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挖掘基层教师的优秀经验。这样可以保证课改工作既有高度,又具备可操作性。
2.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原则。课改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必须尊重规律。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3.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原则。引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课程改革机制。
4.总结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总结现在已经取得的经验,既要充分利用原有成果,分析其可移植、可迁移性,积极推广运用,又要积极探索新的课程建设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本观点
1.总体思路: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要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体地位不能仅仅从实践课时的多与少来判断衡量,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过去那种“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观点,新的课程观点应该是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2.课程模式:很多学者专家从各国引进了先进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和模式,例如北美的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思想(CBE)和课程开发方法(DACUM),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MES(modulesofEmploybleskill)模式,意思是“适于就业的技能模块组合”,也可以称为“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姜大源教授也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也不是只要我们拿来就用并立即会产生好的效果。不同的职业教育社会环境,不同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生源质量等等因素,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考虑到职业院校普遍情况是专业设置较多且跨度较大,用一种模式对所有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也是不合适的,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体上实施基于能力本位和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和模式。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这一总体模式,调研相关专业对口企业用人需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模式,构建适合于培养学生职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体现职业导向和技能主导、时效性等特点。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帮助其获得就业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课程内容中要加大技能培养的比重,由于我院信息类专业较多,该领域的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更加重视时效性,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了解行业企业的新动态,由专家和教师共同组成团队,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可以分析某一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将任务中所需知识技能转化到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课程。
4.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国现实条件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支持不够;高职现有大部分专职教师难以适应和满足教学改革的高要求,企业中有经验又具备教育精神,有时间又能胜任教学岗位的外聘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是要加大自身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通过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还应与师范类学校合作,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因为只有拥有一支各方面本领都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成功。
5.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推广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国内专家都比较推崇“项目教学法”,在企业对员工培训时,采用此种方法比较多。简而言之,“项目就是一件完整的真实的事情,这件事情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项目的设计,而设计则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具体开发课程时,可以参照下图给出的范式。
6.评价体系。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好评价,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学院课程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标准制定。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与流程图给出了职业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流程。
7.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操作步骤
1.组建课程建设与改革专家团队。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全员参与,但不能希望全部老师成为课程改革专家。应当采用校内人员和外聘专家相结合的形式组建专家团队,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2.全面分析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确定需要改革的内容,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与目标,建设与改革并重。
3.各系部按照自己的专业特点,制定课程改革模式。由跨学科、跨专业的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按照课程模式开发课程;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就如何开展课程改革培训其他教师,帮助他们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课题来源:高等院校科研项目自治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通用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NJSC14337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0-02
平面构成教学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是现代艺术设计部分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平面构成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平面构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推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和思维模式,还能促进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为此,建立有效的平面构成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创新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在当前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
一、平面构成的基础含义
平面构成(Plane constituted)主要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它综合了美学、现代物流学、心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成就,为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观念要素,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之路。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多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训练出更多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而使得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平面构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大多数事物或者现象存在的模式以具体现象为主,所以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主要思维模式也是具体直观的。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常常会存在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有难度,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入手,通过引导和带领学生观察事物的外在、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理论简化成最容易理解的几何图形,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学生无论对观察事物的角度还是新颖度,都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向外拓展,促使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观察,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2.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是一个艺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了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平面构成教学中,首先,教师会指导学生避开直接的思考从横向的其他多个方向展开,这属于横向思维,也是激发艺术设计学生思维模式的重要来源;其次,教师会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原有模式行不通的情况下,可以从与其模式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这属于逆向思维;还有,在平面构成设计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不同的方向去设想问题,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自己丰富的联想力或者想象力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看法,这类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以上的三种思维方式都属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就是要求学生从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面构成教学中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学生的联想能力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设计风格不拘泥于现实,让他们的思维逐渐延伸,不断向未知领域去探索。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主要放在制作之前的草图设计上,平面设计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学生们在设计草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进行设计,通过自身联想能力的发挥,可以在草图中将学生的独特见解表现出来,而随着设计的图形逐渐形成,学生的联想思维在无形中得到延伸,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渐培养出来。
三、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分析
1.对基本构成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不深。当前由于一些院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重视制作轻视理论,重视模仿轻视创新,忽略了理论知识传授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程度只停留在经验表层,对图例的学习过于看重模仿,缺乏理性的分析,理论的指导意义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潜力的目标。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下,艺术理论逐渐丰富,平面构成课程中注入了不少新鲜的理念,这需要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必须投入不少的精力。然而有些院校在构成课程理论传授这一环节仅用了很少的课时,初始阶段的启发性教学不够,平面构成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形式规律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难以理解,照本宣科的情况依旧延续,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形式法则过于重视模仿,与现实生活脱节。平面构成的生命力主要源于现实生活,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更需要与相关专业紧密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构成的研究方法中不断融入了很多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为平面构成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所以,目前的平面构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造型手段,更是一种实现造型目的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然而,当前部分院校的教师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平面课程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大多放在了探索形式法则的形式推敲上,导致学生在平面构成课程学习中偏重对形式法则的教条模仿,缺乏求新求异的动力和观念,在平面构成创造方面表现比较笨拙,甚至还有些教师将平面构成片面地理解成素描之后的又一再现性的手工课程,最终延续成相关手工制作课堂练习技法的一种形式。这种过于重视“形式化推敲”的形式,不仅导致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认识处于简单化和浅层化阶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的艺术潜能的激发。
四、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后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1.新教材中构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教学内容。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通过构建新颖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教师注意对教学内容的侧重和选择,尽可能选取的内容不要重复,教材中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基础的课程知识,还能利用新教材中的题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启发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关于平面构成内容的知识,通过有效的利用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2.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为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束缚,所以,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平面构成这门课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主动思考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平面构成课程改革后,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认真做好主导者的角色,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将创新纳入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新课标中指出,客观、科学的有效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还要包括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学生设计离不开创新,教师要懂得利用客观的眼光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创作和日常表现,对如此看重设计创新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师不能采用固定的唯一的评价方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内容,避免出现学生为了完成考核在创作中跟随标准进行思考的现象产生,尊重学生的创造自由和个性化表达。
参考文献:
[1]乔春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朱晓娟,刘寿平.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SIGTS,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引言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案例的分析,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使用Java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和特点,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思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从2002年开始,我系就面向计算机类学生开设《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便开始围绕着计算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何适应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结构体系如何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这三个问题,对本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改进,受到了本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本人进行了以下一些实践与探索。
2改进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
根据《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 课堂教学应把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适时切换使其互补,对重点、难点内容以及问题的推理过程,教师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板书,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离开键盘、鼠标和屏幕,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身体姿态和表情传达知识和信息,并要经常性采用启发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到问题的结论,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形相结合,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播放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要解决好多媒体课堂中师生双向交流问题,适时从多媒体展示转换到传统的讲授,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巧妙地组织和精彩的讲授吸引学生,凭借丰富的表情,眼神和手势等,实现与学生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和谐默契的教学气氛,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2.2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
开发出一套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具有较强系统性的实用java语言网络教学系统。
(1)为学生提供有关Java语言的网络版教材,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学习进度进行学习,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2)为学生提供章节练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管理员也可以随时
(3)对题目进行更新。
(4)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板块,对在学习上有疑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
(5)为学生提供聊天室板块,为学习Java语言的同学提供一个彼此交流学习体会的场所,并得以结交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共同进步。
(6)为学生提供网络课堂板块,将课程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方便地控制学习进度,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反复听课。
3 实验教学
实验环节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操作。实验应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基础理论课部分的教学环节的上机操作;一部分是该门课程的项目。
3.1 课堂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将企业中的项目案例进行拆解与组织,由于企业的项目案例并不能直接用于教学,需要把它分开,并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的拆解与组织,将其应用到课堂上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使用比较接近学生本身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的项目案例分析起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接受。由于该案例接近学生自己的日常管理,因此,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案例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实验课程的设置
有人说实验的内容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简单例子,仅能起到验证语法正确性的作用,没连贯性和系统性。但实际上对于Java这门课程的难度较其他课程稍大一些,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讲解项目而不抓书本上的例子,使得学生无论是对程序的语法的纠错还是对程序结构的理解都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无论是基础程序还是项目程序都应在实验环节中得到体现。在实际的操作中,项目的实践应占大的比例。在课程上到一定的阶段时,找一个可以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项目,将所学过的内容都能在该项目中得到体现。例如:在ACCP中学习了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后设计了一个“动物特征描述”的项目。让学生综合应用面向对象的基本知识来完成该项目。而在完成该项目时也是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步骤来完成的。另外在学习了Jbuilder后又完成“网吧计费系统”的项目。通过这种实践的操作使学生不仅在基础上掌握了而且也在项目上掌握该门程序设计语言。
3.3 基于SIGTS的项目教学
在Java课程设计书籍普天盖地的同时,如何选择其中合适的项目,让同学们参与其中,是基于SIGTS项目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Java知识点侧重面各不相同,因此项目也可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类:
(1) 基于图形、图像与多媒体的系统开发;
(2) 基于JSP的网络应用;
(3) 现在很流行的游戏开发等等。
同学们对不同类型系统开发的兴趣不同,教师应根据同学们的兴趣来选择适当类型的项目。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精神和意志也不同。教师在选择项目时,应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即可以让同学们不至于“望项目而却步”,又能在做完后,编程技能有很大提高的项目。在调查学生兴趣、学习基础和编程能力的基础上,删选出若干个合适的项目,并向学生介绍每个项目的功能、技术要点、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模块结构图等。介绍完项目之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项目,根据项目进行分组。在分组这一过程中,若出现项目人数相差太多,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每个项目的参与人数大体相当。在每个项目组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编程基础和协调能力的不同,指定一个学生为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再对本项目组的内部人员进行任务的分配、进度的制定,并需要负责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项目组内人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学生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指导老师应该以讲授的方式给每个项目组成员解答。对于每个项目组内部的具体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对于其中确实有难度、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指导老师应该详细告知,给出一个较通俗易懂的解决方案。系统功能基本实现后,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组成员平时表现、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代码复杂度、界面美观性等给每个学生打分。同时,指导老师可以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就自己所完成的设计和编写的代码撰写实验总结报告。至此为止,学生在基于SIGTS,即Select(选择)、Introductio
(介绍)、Group&Coorperation(分组协作)、Tutor(辅导)、Sum-up(总结)的五步项目教学法中逐步掌握了过硬的项目开发技能。
3.4 加强实训
在Java的学习中,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对项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的项目实践多或少都有所欠缺。这时最好能够与相关企业的实训机构合作,在该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毕业时至少有相当于半年的Java软件开发的能力,更进一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4 结束语
通过对学生Java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可以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学习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达到高校的培养目标。同理,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胜捷.Java程序设计[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2.
[2] 陆萍.浅议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7):84-86
[3] 俞辉. 计算机专业提高Java语言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4):49
[4] 贺建英.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Java语言的实践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96-97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4
1当前医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1.1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安排的重视度
1.1.1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为每周2~4节,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采用最新版本,这些安排都较为合理,保证医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前沿信息。但是教材的内容更多地侧重理论,真正上机实践的课程安排很少,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计算机课缺乏兴趣,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掌握度少之又少,这是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的一种表现。
1.1.2医学院校在教材的使用上,只停留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比如实用office、网页制作、以及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等,虽然学习内容广泛,但是没有把计算机和医学真正联系在一起,学生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知识了解甚少,造成计算机课程与医学课程的脱节。由此看来,医学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改进。
1.2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毋庸置疑。然而,身处在医学院校里,由于科目地位的不平等--计算机课程的地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医学类课程,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讲课缺乏激情。同时,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2],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影响着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
1.3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作为非专业课程,计算机在医学生的眼中从未被重视。计算机课上,学生们迟到、早退,更有甚者旷课,对于老师讲的内容似懂非懂,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收获。同时,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操作,即是在实践课上,学生们也用来上网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是练习计算机操作。由此看来,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更是一降再降。
2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3]。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升了计算机在学校科目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知名度。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管理体系的变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医学计算机课程已不再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队伍,只有加快医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3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3.1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力量。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学校应从教材选择和课程安排两方面着手,提高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选择适合医学教程的教材,其内容与医学课程联系紧密,同时又反映最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医学生的上机操作非常重要,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做好医学计算机课程重要性的宣传,包括医学计算机杂志的宣传,以及相关校园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
3.2构建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安排必须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平衡医学类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室内教学与户外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课程安排不仅包括计算机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应把医学计算机基础、医院信息管理安排到课程体系中,把计算机和医学紧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3.3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能够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计算机理论基础枯燥乏味,再加上老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把该课程当做催眠课。只有教师改变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个人魅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有所获。实践课程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步骤,教师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上课效率。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现状;改革对策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积极的改进,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时展严重脱离
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认知往往出现偏差。教师按照教授的方式,突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物的试验教学环节。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生物的教学任务量大,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授课知识占主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基础打不牢,更别谈拓展和实验。教师由于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案例往往是年如一日,不改变,不修整,与时代脱节,加上部分老教师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教师上课,自说自话,理论与现实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的过程的偏颇,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偏科的现象
学生在教学中习惯处于被动的地位。高中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生物科目在高考中所负的分值远远不及英语、数学和理化,因此,即便在综合考试的今天,生物课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地位,生物学科在学生的意识中处于劣势,因此在态度上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学生对生物课兴趣点低,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再加上生物课本身知识点丰富,甚至有晦涩的地方,因此,学生的轻视使得生物课进入窘地。
3.实验教学比较落后
生物课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的辅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课的需要,尤其是大量的实验是巩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程的实验设备陈旧,甚至有的学校不配备实验教程和实验器材,大纲要求的必做的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学校长期存在黑板画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学校实验员缺乏,有的学校没有配备,学校实验环节全部由生物教师一人探究,创新能力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对策
1.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接收知识并应用知识的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把握学生的特点,牵引学生的思维,将生物的教学讲授变得生动化、生活化。比如在学习人体的时候,可以通过挂图、通过校医院的考察等多种元素的引进,让学生首先对身体感兴趣,再进一步讲授。再比如说,90后的学生对星座以及性格感兴趣,在生物课讲授基因知识时,在黄牛、花牛等牛的配对中进行解释外,可以将遗传和基因等知识同星座以及性格相结合,让学生在意识中认识生物知识就在身边。通过情景模拟,课堂论战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去探寻答案。当学生的兴趣点被挖掘出来,知识的大门自然而然就敞开了,学生原本对学科的偏见,也会随着他们的兴趣点而变淡,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所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工具,会让他们更加喜欢生物。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写的时候,也会对该科目的继续深造产生强烈的愿望。因此,变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端正学习生物的态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重要环节。否则,即便在强调改革,学生不接受,不认可,也是枉然。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的教学氛围同严肃的高考对比是鲜明的。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氛围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再一言堂,甚至独尊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简单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和互动会影响教师讲授的情绪,当然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并应用知识。因此,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和教师间,学生同学生间,甚至不同年级间的交流。大家在讨论中学习,在平等的地位上学习,有助于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和学生读死书的行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散思维,敢于质疑的求学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注重氛围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由理论和实验部分组成,这是构成学生思维能力体系的重要反映指标。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要根据知识的规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实验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从认识――实践――认识的飞跃。学校应该对生物课程的建设加大力度,尤其是实验课的器材和实验室的提供,配备专门的实验员。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共同配合,精心设计,在强调理论的同时,同步进行实验研究,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探究,得出预计的或者是探求的结果,并将学生所得写成实验报告,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高中生物的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对策。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接受美学 接受者 学生 新课改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在滚滚改革浪潮中,教师将何去,学生且何从?面对新课程改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得不停地扣问自己,评判自己,完善自己。因为要想在新课程改革中占得先机,拥有主动,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和思想洗礼,几近乎天方夜谭。本文仅从新课程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角度,浅析陋见。
(一)只有接受者,才有新课改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接受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尽管接受美学也有不足之处,但其中许多观点不仅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也在方法论方面给予了新课程改革诸多启示,值得教育者借鉴。
强调接受者的重要性,确定接受者的中心地位,是接受美学的重要主张。接受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接受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力”,认为,“接受者从作品中能领悟出意想不到的意义来”。源于此理,我们教师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能教育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一句话,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是最本质的”;只有接受者,才有新课改。
(二)得学生者得课程
一切教育改革,如果漠视接受者的存在和能动,形而上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灌水试验,那都是荒唐而可笑的,它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无尽的悲哀。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更快的发展,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所以,一切课程改革都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课程改革才是有效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因此,在课程的设置、课题的拟定、兴趣的培养等方面,我们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欢迎“自由发挥”,提倡“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并非放任自流的个性张扬,而是给那些有艺术天赋或先天欠缺的学生以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这是新课改的精髓之一――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各项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
新课改的精髓之二――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因为在教学的实践中,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一个“大写”的人,他们个性的张扬、才华的脱颖、人格的锻造等等,都需要教育者真情的浇灌、深情的抚慰和宽厚的理解。所以在新时代的课改里,学生特别需要人性化的教育。这种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它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课程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而非人道的教育,则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将学生的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顾其内心要求,不讲情感交流。
总之,新课程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因为只有实施这种人性的教育,才会有异彩纷呈的求知和探究,才会诞生丰满圆润的智慧和生机盎然的心灵,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得学生者得课程。
(三)课改因学生而前进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是“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而不是“第一文本”。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收到实效,昂然前进,就必须让学生亲近课改、参与课改。可以说,只有学生的参与和润色,新课改才会有生机。关于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姚斯认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很显然,在接受美学看来,教育的价值随着学生的参与,将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