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1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

美学知识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开拓设计思维与提升美学趣味的基石,是其在研究生阶段夯实理论基础的重要一步。但是,就教学实际而言,部分学生美学知识薄弱,不少学生从未系统接触过美学,究其原因,在大学阶段,学生着力解决的是设计表现的技艺问题。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随着整个知识体系需要走向深化,对美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就非常必要。不少学生都有学习美学的强烈愿望,于是,笔者针对学生的专业、需求与现状,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安排。

1.选择教材,保证知识体系化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美学的状况,笔者决定先选择一本教材,并以此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专题性的内容。为了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笔者还收集和阅读了一系列美学书籍,如《中国审美文化史》《西方美学思潮》《华夏美学》《美的历程》《西方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美学》等,这些书籍包括经典与理论新作,有的侧重美学史,有的重中西比较,有的体系完整,有的建树新颖,它们之间在很多地方可以相互补充。经比较研究后,笔者选取了以审美为出发点、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的学习版本。

2.设置专题,深化美学理解

研究生阶段应该是学生本科基础知识开始纵深化的学习阶段,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体系化的同时,还要设置一些美学专题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超越教材的一家之言,将更广博的美学知识纳入课堂;另一方面,通过美学专题与现象的分析,可以深化学生的美学理解,这样可使课程在广度、深度、难度几个方面都有所拓展。专题主要有三类:如何看待中西美学的差异,如何理解中国的传统美学,如何解读今日的艺术与设计。每个大的专题都是由多个小专题构成的,如中外艺术中的表现与再现问题,意境、当代艺术、艺术与设计在当代的跨界现象等。专题设置有一个特点:始终重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解,这是有意为之的教学安排。学生是未来的设计师,那么,未来的设计如何本土化?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与趣味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加强对本土美学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立场。

3.结合艺术,重视美育的功效

美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系统性等特点,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许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学生需要通过视觉观察与分析来学习和把握这方面的知识,于是,笔者从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课程讲解两方面去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件制作上更重视版式设计,以美的视觉形象去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而不是给他们简单排列抽象概念。在课程讲述中,始终结合艺术与设计创作实例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美学的鉴赏力与兴趣,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以接近美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同时应是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美学教学中,除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美学趣味与鉴赏能力。

1.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笔者在实践中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精心设置课堂教学中的每个问题,同时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师生就共同进入了“解惑”过程,这样,整个教学流程会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如在审美形态的教学中的“丑与荒诞”等命题中,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丑会成为现代审美的范畴;在艺术这一章的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如何理解现、当代艺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富有探讨性,它关涉到了现代美学观念的变迁。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讨论交流,笔者发现,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同时也深化了他们对美学一系列范畴的更深理解。

2.学生讲解,展示个人观点

在实施美学教学的过程中,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面。现在学生都非常有个性、有主见,他们对自己专业感兴趣的同时,也对其他艺术(比如音乐、电影、绘画、戏剧)门类有特别的偏爱,如果让学生上台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也是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的一个平台。在实践中,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艺术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然后再根据个人的能力让他们完成资料收集、内容组合及幻灯片制作等环节,最后,结合艺术与某一美学理论对该艺术(品)的美学特征、意义、价值进行探索、揭示。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听众又是点评者,并同时给学生争辩的机会,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既锻炼个人能力,又拉近学生、师生之间教与学距离的方式,从教学实施效果来看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3.艺术体验,美学评价实战

除了在课堂中展开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更直接的互动方法促进学习,比如将美学与艺术考察、与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美学评价态度。如我们可以依托北京这座城市的大艺术氛围,将美学课堂延伸到美术馆、画廊、展览馆,让学生直接感受最前沿或最传统的艺术与设计展览,回到课堂后,再与学生深入探讨展品或艺术品的美学风格、特征与价值,这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有趣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教学研究是专门面对艺术设计学生群体的探索,是符合该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的一种尝试,还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规律,以调整内容与修正方法。总之,与艺术和设计紧密联系,以美育人,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美学评价能力,是美学课程探索的重点,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注:本文为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2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种类较多,涵盖了室内、景观、城市规划等,若是要细谈,每一种学科都有其独有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美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美学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是两项永恒的标准。这两项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内涵,例如形式美,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形式美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必须接受世人检验的设计,它一旦将一件作品付诸实践,其直接的受众就是它的使用者们,而这些使用者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作品的评审者,这些评审者们审美各不相同,对美学的认识也程度各异。由于其使用的体验和视觉的感受使得他们大都只能从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角度进行评审,因此形式美和功能美也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的重点考虑方面。初学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形式与功能无法有效统一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初学设计的时候容易将形式美与功能美割裂开来理解,未能认识这两者其中的联系,于是在设计时将其中一项作为做要思考的方面而忽视了两者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实。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大型的建筑设计时,大部分设计初学者会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外观的造型设计,在形式美善做足了功夫却对功能考虑欠缺,或是出现将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等直接运用到细部的设计却无法将形式美进行统一,因此到一次设计的最后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当然这种问题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设计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功能美都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只是对它们进行表面的理解和认识是无法对两者进行把握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设计者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内在美学理论,方能在设计时实现对两者的熟练运用和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将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受众能够轻松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美学内涵。

二、技术美和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其实技术美和艺术美、形式美和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相似的,只是评审的侧重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简言之艺术美和形式美其实都属于倾向感性审美的方向,而技术美和功能美更倾向于理性审美,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区别应该是前者是从设计者们的角度出发对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审,而后者是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受众角度出发去评审一件作品。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作品中多体现为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而非一些设计语言,这些语言在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从而带给受众的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就起源而言技术美要早得多,在人们还没有对技术美有太多认识的时代却早已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初学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初学设计时设计者还没有将自己从多年来的受众角色转化成设计角色,所以在那时候出现的造型问题应属于形式美的范畴而非艺术美的范畴。技术美的概念是在人们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掌握和运用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并不是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技术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将其划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技术美和功能美在理性审美范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件作品的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受技术的影响,技术的采用有其非常严谨的科学根据,因此,技术美又常常和科学美放在一起讨论。技术美相较于科学美更侧重于材料工艺方面的内容,其结果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上体现为建造技术和建材运用等方面,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美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高技派等举世闻名的设计流派。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技术美的语言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让技术美不再只是被当做形式美的的载体存在,而是一种有着独特的评审标准的美学语言。

三、结语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服饰美学 设计实训 课程设计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王琳(1964-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3-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或人物形象设计之类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服饰美学教育或倾向于美学理论,或倾向于服装制作,总不能达到既兼顾理论学习又兼顾动手能力的均衡状态。

要做好服饰美学教育,有必要明确一下服饰美学的概念内涵。“服饰美学”是关于服饰的美的学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衣服,起遮蔽躯干的功能;二是佩饰和随件,起美化躯体而不是遮蔽的作用;三是化妆,包括文身、美容等,起修饰和美化的作用。服饰美学是服饰教育与美学的交叉部分,是美育在服饰教育中的体现,是美学中实用美学部分。

一、当前高校服饰美学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1.基本理论教育难以系统和深入。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讲解:纵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发展历史,如中国的服饰美学史和国外的服饰美学史,服饰美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服饰美学变迁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横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服饰美学和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和影响,服饰美学和社会思潮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了解或掌握的,尤其是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论及服饰美的内涵和形式。

这些内容中,有的科目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如“人体形态美和服饰美的关系”,从服饰和人体及文化观念的关系角度探讨中西方形态美、人体美和服饰元素的关系,可以以一个阶段或一个知识点为重点,引领学生进入理论世界。“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美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首先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这应该是整个服饰美学教育的关键和基础。”

目前的服饰美学教育中,这些理论知识只能蜻蜓点水,缺乏系统和深入,学生学起来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2.服装设计不能和服饰美学很好地结合。目前的服装设计课只是侧重动手操作,和服饰美学教育的理论学习“两张皮”,相互之间不能产生良性互补。服装设计对各种元素的运用离不开大量的模仿学习和借鉴,否则,设计就是无源之水。借鉴包括对中外的借鉴,也包括对古今的借鉴,这些都离不开史论的学习。

服饰美学教育应该贯穿在设计课的始终,它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它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方法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学生设计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服装设计的学习离不开对中外服装美学史、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的了解,从中可以吸收到大量的设计灵感和素材。

此外,当今服饰设计不能从美学相关学科很好地汲取营养。服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当广泛,如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符号学等均和服饰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们的涉猎是服饰美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的关键。但学生们往往对直接动手的技能感兴趣,而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当回事,这种倾向是不健康的。如,东方服饰较为保守、含蓄、严谨,西方服饰则大胆、随意、率性,风格的差异无疑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对服饰影响的体现。如果对东西方文化和历史没有相当的了解,则很难做到准确理解服饰方面的这些差异。

3.忽视服饰美学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当前服饰美学教育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搞教育,忽略了教育对人的影响。 “校园服饰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时尚文化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时尚观念及着装观念等。透过学生的服饰,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应该体现出其应有的智性、素养、文明、青春等群体特征。而当前大学生的着装,大为青睐“酷装”,“各色掺杂的发色,曲直兼有的爆炸狮子头(姑且这样称呼它),大如书包的裤兜,露窟窿的牛仔裤都是年轻大学生的最爱,颜色也一改过去暗淡的灰黑,鲜亮橙色、粉色、蓝色、紫色成为新宠。夸张、独特、扮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标榜自我的一种标志,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个性与突出个人与众不同的品味。”可见,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成果并未对校园服饰文化产生应有的良性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做好服饰美学理论课的课程设计、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在课程设计时,将理论课程和基本理论课程按照学年或学期做好分配。确保服饰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系统性和深入方面做到位,课时的保证是最有力的手段。在做课时整体设计时,首先确定理论课和设计实践课的总课时比例,以55或46为宜。既防止专业教学因过多的美学理论学习而成为理论研究课,又防止因理论课时不足而成为纯粹的动手实践的“劳技”课。其次,确定好需要进入教学环节的理论课程,从纵横两个纬度选择合适的、能对设计动手能力起到切实指导作用的理论课。选择理论课程时做到精选,兼顾系统和深入,首选确保知识结构框架线和点上的课程,再选拓展知识面的边际性课程。

课时分配方面还需注意理论教学对整个专业学习的贯穿,而不能在某一段时间集中突击,和实践实训课皮肉分离,导致学生学理论时忽略实践,做实训时又忘了理论。

教师在选订或编写教材时,首先要选能对其他相关课程产生知识衍射作用的内容;其次要看内容设计的难易程度,偏重于理论研究的过难教材和偏重于普及性读物的过易教材均不太适合。在关键知识点上能深入进去,在知识脉络上又比较清晰,这样的教材较为适合。

2.做好服饰设计实训环节和理论知识点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理论教学带入动手实践。这样的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在理论知识点的关键环节上加入设计实训的环节,占用理论课的课时。目的是以动手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二是以设计实训带入理论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接近或等于工学结合,以设计实训为主,在关键环节上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嵌入。目的是让理论知识对设计环节产生引导作用,增加学生的设计自觉。

在实训动手和理论教学的结合这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的一个倾向是理论学习和实训动手分成两段分别进行,这样会导致学生前学后忘,顾尾不顾首。

3.加强服饰礼仪和校园文化教育。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校风校貌有着直接影响。服饰和礼仪又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服饰就是礼仪的外在表现之一。良好的服饰代表了良好的礼仪素养,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高校的服饰礼仪教育,可以从几个途径进行: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礼仪文化的内容,并作为日常衣着实践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培育观念,校园里身体力行。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模范带头,从自身的礼仪文化做起。二是以活动推广服饰礼仪文化。通过开展服饰礼仪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晚会、主题征文比赛、主题走秀、主题倡议、主题设计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在校园里传播和推广服饰礼仪文化。三是将服饰礼仪纳入学生行为规范和日常守则,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纳入学生素质考评系统,与学生评优挂钩,和宿舍批评、考勤管理等一样,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约束力。此外,可以成立专门的服饰礼仪学生社团,在课堂内外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推动服饰礼仪知识走出专业、走向普及。

总之,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还存在种种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非专门的服饰类院校。在艺术类学院里,服饰设计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专业的话,文中论及的一些问题就更为明显。这或者有师资不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课程的设计者和专业负责人要理清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使美学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训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玉.服饰美学教育研究[J].设计艺术,2007(2).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4

在杜威看来,艺术作品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那里发展而来。那么,何以日常生活经验中包含着艺术的特质呢?杜威的回答也是从生物学的立场出发的。他认为,“活的存在物不断地与它周围的事物失去与重新建立平衡。从混乱过渡到和谐的时刻最具生命力。在一个完成了的世界中,睡和醒没有区别。在一个完全混乱的世界中,无法做出任何努力。在一个按照我们的模式建立的世界中,完成之时以其周期性出现的愉快的间隙,而强化了经验”。换句话说,作为有机体的生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他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与环境发生相互的作用,只有人在环境中克服了障碍并建立起新的平衡,生命才能得到发展。审美经验也就产生于生物竭力克服障碍与恢复它与环境平衡的一瞬间。这一瞬间,在杜威看来就是艺术的萌芽。这样一来,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也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杜威之所以把耍球、照看植物、拨弄炉火这些生活经验都视作是萌芽状态的艺术,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这些活动也体现出一种障碍的克服与新的平衡的重建,只不过艺术在这方面比它们更为强烈更为典型罢了。杜威还认为,艺术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动物也有些类似活动,如蜜蜂造窝等,这些扩展生命的活动,因为它们也是一种障碍的消除与新的平衡的重建,因而也具有艺术的特点。总之,在杜威看来,艺术经验是与生活经验一致的,是从生活经验中来的,当他说“艺术即经验”时,他所说的经验显然是一种包含着主体与客体,心与物在内的混沌不分的统一整体。所以杜威强调,审美的东西并不是从外面强加给经验的东西,而是一个正常完全经验的清楚而强烈并具有特征的发展,当一些分散的情境发展为经验,而这种经验已经不再需要其他经验补充时,这种经验就具有了审美的性质,这种经验就是美感,而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构建这样的经验对象。所以他说:“任何活动,只要它能够产生对象,而对于这些活动的知觉就是一种直接地为我们的东西,并且这些对象又是一个不断产生可为我们所享受的对于其他事物的知觉的源,就显示出了艺术的美。”杜威甚至认为,艺术经验与外科医生动手术的经验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只在于经验的完整性与强烈程度不同罢了。从“艺术即经验”出发,杜威反对把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分离开来的做法,而这其实正是主张审美自律的西方美学思潮所强调的。杜威对这种思潮是很不满的。他指出:“在一般概念中,艺术品常被等同于人的经验之外的建筑、书籍、绘画或雕塑。由于实际的艺术品是这些产品运用经验并处于经验之中才能达到的东西,其并不容易为人所理解。”还说:“一旦某种艺术品获得了经典的地位,它就或多或少地与它的产生所依赖的人的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离开来。”

这种把艺术作品与生活经验分离的观念,之所以造成艺术“不容易为人所理解”,从创作上讲,艺术家会依靠理论把艺术创作当作“自我表现”的手段,而不去迎合经济力量的洪流,所以他们往往会把艺术的独立性夸张到反常的程度,使艺术产品变得越来越神秘而费解,产生出一种病态的“个人主义”。现在看来,杜威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批评不是全无道理的。从艺术欣赏方面讲,一个艺术品一旦取得了“古典作品”的地位,就会被脱离开产生它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被博物馆、展览馆之类孤立起来,变成与生活割断了联系的独立王国。杜威认为,这正是造成一般美学理论的错误根源。由于受上述美学理论的影响,也使得普通人对生活中具有巨大生命力的艺术,如电影、连环画以及关于恋爱、谋杀案的故事等视而不见,认为这不是艺术。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艺术作品与生活经验的关系:巴特农神庙原本是雅典公民的经验的表现,它不是作为纪念品而是作为纪念堂来供当时雅典公民活动的。而正是那些美学上的错误,使巴特农神庙在理解上完全被孤立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因而,杜威强调,艺术哲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恢复作为艺术品的经验的精致与强烈的形式,与普遍承认的构成经验的日常事件、行动以及苦难之间的连续性”。关于艺术本身,杜威从经验主义出发,也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独到见解。对当时流行的艺术是直觉或是心灵表现的说法,杜威不以为然。他认为,情绪的宣泄是表现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表现的充足理由。在他看来,一个小孩啼哭并不是表现,而当小孩为一个目的而啼哭时,才是艺术的发端。因为这时啼哭这个行为是被作为达到一个预期目的的效果了,“这个变化是每个艺术行动的标志”。杜威也不赞成艺术表现的直觉说。他认为,艺术表现必须有媒介。啼哭不是艺术,不需要媒介,但艺术需要媒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才有艺术。“如果不是与作为自我与客观状态相互渗透,一个人对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所赢得的胜利的喜悦,或者对于一个朋友死亡的悲伤,就是不可理解的。”

这也就是说,表现的动作总要使用媒介的,媒介与表现的动作之间是有联系的。表现本身就是从自我中出来的某些东西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艺术即经验”出发,杜威强调艺术经验是会给人带来新的经验的。他很欣赏马蒂斯在回答一位妇女对他的画“画的不像”的指责时所说的话:“用不着像,它只是一幅画”。杜威认为,艺术不是模仿,而是创造,艺术创造出的是一个新的经验,所以它“用不着像”。从“艺术即经验”出发,杜威还强调艺术作品是一种能不断给人以经验的经验。对作者来说,艺术作品原本无固定原意存在;对欣赏者来说,一个人如果用审美的方式去对待艺术作品,他就会创造出新的经验,而对每个欣赏者来说,得到的经验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一个艺术作品只有不断地处在某种个性化的经验之中,它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也才能给人更强烈更圆满的美感经验。这也就是说,在杜威看来,作为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经验是开放的,是不确定的。这颇有些像后来的接受美学。从“艺术即经验”出发,杜威很自然地反对当时流行的“有用的艺术与美的艺术”的划分。他认为艺术都是具有工具性的,对人都是有用的,人们利用艺术中既往的经验,不断创造新的经验。这种“新的经验”是具有着想象性的,而“想象是善的工具”。杜威所说的艺术的工具性还包括艺术所具有的交往性。杜威认为,艺术能把个别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共享。艺术作品能唤醒人们对于共同世界的意义的新感知。“在一个充满鸿沟与围墙,限制经验的共享的世界中,艺术作品成为仅有的,完全无障碍地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在他看来,哲学家迷失于个别与一般、主观与客观、自由与秩序的对立,而这在艺术作品中是不存在的,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美学主要探讨的是美感,那么,杜威则主要探讨的是艺术。“艺术即经验”这一命题的提出,显然是与主张审美自律的西现代美学主潮的精神不相吻合的,因而也明显地体现出了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特色。

托马斯•门罗(ThomasMunro,1897-1974年)是继桑塔耶纳、杜威之后,美国的又一位自然主义美学家。他对两位前辈的评价很高。从哲学基础上讲,门罗与主张审美经验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杜威一脉相承,坚持推崇感性经验的自然主义立场。门罗自称是“新自然主义”,他的新自然主义之所以“新”,或许就在于他运用进化论和所谓科学实验的方法,把杜威的美学思想系统化了。门罗继承美国自然主义的传统,把美感与艺术视作是生物性的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产物,因此它们也和自然生物一样,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美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美感与艺术获得知识与控制,这可以说就是门罗的“走向科学的美学”。门罗认为,完全可以把美学当作像生物学与物理学一样的科学。因而自然主义也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自然主义不企图了解美的最终本质是什么,它满足于对美学的经验的存在现象的探讨。”“美学研究中实验的态度就是从各种来源与考察中,利用所有审美现象的线索,……将这些线索放在一起,从这基础上通过归纳与假说进行试验性的概括。”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转向经验描述、从脱离生活实际转向生活实际、从神秘转向自然、从绝对转向相对的所谓“革命性的转变”。从西方现代美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如果说桑塔耶纳的时代是一个放弃对美的本质的抽象思辨转向审美心理探究的时代,那么,门罗的时代则是一个热衷于建构体系的时代。“门罗是美国最早想要把美学创建成一门科学的思想家。”他试图建构起一个包罗万象的新自然主义的美学体系,虽然算不上成功,却也体现出自然主义美学在他那个时代的一些新的特点。从西方美学发展史的角度讲,从实验心理美学兴起以来,像黑格尔那样以抽象的美的定义为基础去建构思辨美学体系的做法就过时了,之后的西方美学体系往往把古典美学视作根基的美的定义摒弃一边,而直接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双向关系的角度去结构体系。门罗的自然主义美学体系也是如此,因而也带有那个时代美学体系的共同特征。简单说来,门罗的体系由三方面构成:一是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形态学,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学,一是审美主客关系的审美价值学。门罗这样解释道:“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的研究主要由下面两组现象构成,一组是艺术的(绘画、诗歌、舞蹈、交响曲等等),或其他类型的产品、形式或作品,另一组包括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活动,如外在和内在的行为和经验方式、技巧和对刺激的反应,创造、生产和表演艺术的活动,还有领会、使用、欣赏、评价、管理、教学诸如此类的活动。第一组现象,即艺术作品形式,属于审美形态学研究的范围;第二组现象则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旨在研究艺术的价值或无审美的价值学则趋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述两者之间,时而涉及艺术作品,时而涉及艺术作品对人类产生的不同影响。”

这也就是说,审美形态学研究审美经验的审美客体(艺术作品)的形式与结构,审美心理学则研究审美主体的创造与鉴赏等行为与经验的特征,而审美价值学则联结以上两者,研究这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在审美形态学方面,门罗主要提出了如下观点:其一,艺术形式可以分为呈现与暗示两个部分。所谓呈现性,是指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人的感知方面的因素,如绘画中的线条、明暗、色彩、形状等等;所谓暗示性,则是指艺术形式的呈现因素暗示给人们的多种多样的东西或内容。在门罗看来,艺术形式的呈现部分是确定的,而暗示部分则常常是不确定的。其二,艺术的构成方式。门罗认为艺术有四种构成方式:首先是功利性的。如装修房子、做文学广告,人们在安排它们的结构时就得考虑到它们的目的与功用。其次是再现性的。即人们在安排艺术细节时,要考虑到能够对人们暗示出一个或摹仿或象征的想象空间中的某种事物。再次是解释性的,即在安排艺术细节时,要考虑到能够说明一般的关系或抽象定义等,如宗教图画,行业服装等等。还有主题性或装饰性的,其目的在于刺激观众的视觉经验,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图案。其三,艺术的类型与风格。门罗认为,对艺术作品反复观察,会发现有某些特征反复地出现,这就形成了艺术类型;而“艺术所使用的呈现、结构、制作或表现的独特或典型的方式”就形成了风格。在他看来,时期、地域、民族、个人等因素都会与风格发生关系。在审美心理学方面,门罗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他坚持自然主义美学的立场,反对存在与生活经验分离的纯粹审美经验的说法,而主张审美经验是建立在一般心理知觉之上的,它包括全部感性的感知诸如感觉、想象、推理、情感,甚至还有一种不同于实用与求知的欣赏态度。这是对桑塔耶纳观点的发展。第二,审美主体把感觉与情感反应投射到他所面对的外部刺激物上,并认为它也是刺激物的属性。因而它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这多少有些让人想起桑塔耶纳所说的“美是对象化了的快乐”。第三,审美经验的变量公式。这个公式注意到了在审美活动中,除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文化环境的影响,并认为文化环境关系并影响着审美活动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门罗在谈艺术时,他的视野不只是西方的,而是全球性的。关于审美价值学。门罗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批评以往的价值学说把价值说成是脱离大众生活而存在的怪异实体。而他则主张审美价值是建筑在客观的审美经验之上的,可以通过对作品与自己的客观的分析与描述来作出判断,并与他人的判断相互比较,这样“他就可以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判断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整个社会经验中的那些共同意见”。在门罗看来,“评价同时是个人的与社会的,它一部分建立在我们共同的生理本质的基础上,一部分建立在艺术所必须适应的不同的和变动的情况、需要与功能之上,因此这些艺术便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的价值”。门罗的审美价值论完全是经验的,折衷的。就像他自己所说:“有活力的自然主义”“应该走作为传统的二元论或唯心论与这个极端之间的中间道路”。在西方美学建构体系的时代,门罗就这样建构起了一个试图包罗万象的自然主义的美学体系。如前所说,门罗的自然主义美学体系具有着那个时代美学体系的共同特点,也具有着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特色。除了对自然主义立场的坚持与发展之外,门罗继承杜威的“生活即艺术”的思想,他把对艺术的理解完全泛化了。他在《艺术与它的各部分学科之间的关系》(1954年)中,竟把艺术分成了14个大类,他把广告画与印刷艺术、工业设计、交通运输工具设计、家具设计、器皿设计、武器设计、服饰设计、陶瓷设计、室内设计、照明以及烟火设计等都纳入了艺术的范围,这种从现象出发而不重逻辑的做法,与西欧一些主张审美经验不同于生活经验的美学家们,把艺术搞得不食人间烟火玄之又玄的做法完全处于两极,而显示出美国自然主义美学贴近日常生活的平易近人的特点。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内涵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是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布拉格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德国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波兰英加登的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最杰出的代表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它将文学研究的重心从作者和作品上移到了读者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上。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读者对作品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是文学作品真正得以实现其自身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本内涵是:

(一)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首先确定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具体化是能动的、决定性的。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读者及其具体化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中心地位。读者作为审美主体在作品意义具体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本的真正价值在于读者所做出的种种不同解释。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读者是文学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随着读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与生成。

(二)意义空白。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的结构,,文本的意义并不在作者完成文本时就已经产生,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完成的,在读者的阅读中被重新建构(reconstructed)和具体化(concretized)。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是激发读者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赋予了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文学价值,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进行新的创造。

(三)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具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时化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接受的前提,具有个体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不同读者必定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因而在具体化过程中必然对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提供的视野融合时,读者就完成了作品的接受和理解过程。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处在不断建立和改变的过程中。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化,读者的接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随着读者接受能力的提高,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应不断提高,从而促使作者创造出更多的文本。

接受美学具体内涵为英语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它颠覆了长期以来教师作为文本代言人的权威地位,让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探索如何在语言知识与技能传授之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全面贯彻英语素质教育。

二、接受美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文本接受。接受美学明确指出“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中,以读者为主,以具体化为主。读者是第一性的,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动性始终贯穿着整个阅读阶段。接受美学读者角色的概念,为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教学设计的主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准备时要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注重增强课件的交互性。课堂教学中要改进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多层次、全方位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收”,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指“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学生每次在接受英语教学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会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期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教学内容,如果老师的教学内容适当超出学生的“期待视野”,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愉快、顺利地接受教学,反之接受效果会大大降低。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巧妙地处理好教学与学生期待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适当超出学生的“期待视野”。当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适当超出学生的定向期待,而超出部分又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性要求时,同学们既兴奋又信服,它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又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视野”。只有整个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才能引起学生学好英语的浓厚兴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知识为能力。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与未定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也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这启迪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时候,要为学生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以科学引导并实现学生的“参与”。在实践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语言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英语课文剧”或“配音表演”等来开展师生、生生的互动活动,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英语实践的氛围,又能有效增强学生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大大加快主体变知识为实用能力的过程。最终填补上作品中的“空白”,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云龙.接受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26-128

[2]徐洁雯.接受美学与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87-188

对设计美学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CAI;多媒体课件;旅游美学;导游素质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105-03

1 导游素质类课程在导游课程群中的地位

在导游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导游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单一、不合理,课程基本缺乏导游专业的体系性,比较零散,更为重要是过于重视导游服务流程操作的课程而忽视了人文素质课程,不利于提高导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设置更为合理的导游课程群十分重要。

将导游课程体系分为导游基础理论课程、导游基本技能课程、导游素质类课程、导游个性化课程四大部分:导游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了旅游学科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学科的前沿动态、旅游政策法规等理论框架等;导游基本技能课程包括了导游带团的常规操作流程、导游语言表达能力、导游应变能力、导游技能创新能力等;导游素质课程包括了旅游审美知识、旅游文化知识、旅游心理学知识、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导游个性化课程主要是学生可以机动选择的课程,是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

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游客对文化感知的诉求越来越高,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文化内涵成了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对导游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游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导游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把提高导游的文化素质放在与导游服务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导游素质类课程也应纳入到导游核心课程中去。

2 旅游美学课程介绍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美学课程介绍

旅游美学是应用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一门多边缘、交叉性的学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都是以真、善、美一致为原则的,对即将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来说,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旅游美学的原则、规律以及欣赏美的方法,提高在旅游实践和旅游研究中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美学课程主要探讨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以及旅游的审美关系,是旅游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旅游美学主要是专业拓展课与人文素质课,课程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探讨旅游美学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则是从旅游审美的角度培养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旅游审美能力和旅游审美情趣,树立“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的理念。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用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导游服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旅游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鉴赏力,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提升美学素养,加强导游人才培养的旅游审美教育。

因而在导游课程群中可将其划归导游素质类课程,对导游人才培养来说非常重要。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美学原理、旅游资源欣赏和旅游审美关系三大部分,分别为美与旅游审美、风景审美与旅游观赏原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中国古典建筑与欣赏、中国古典园林与欣赏、中国书法与楹联及欣赏、中国绘画艺术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导游工作者与旅游者的审美关系、饭店服务人员与旅游者的审美关系。

2.2 旅游美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枯燥。旅游美学虽然是应用美学的一个分支,脱离了美学的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但其中一些基础的美学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部分内容抽象理论多,学习内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课堂中,教师对这些抽象理论的讲解缺少好的方法,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容易形成知识漏洞。

2)课堂组织难,缺乏互动设计。教师在讲解旅游美学课程时,使用的课堂组织手段单一,缺乏师生的教学互动,基本上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在课程中大量的文化美学知识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出现知识接受倦怠,学习积极性受阻,形成课程“教”与“学”不平衡的恶性循环。

3)教学设计无法体现导游服务工作过程。旅游美学不像导游技能型课程那样实际操作性强,没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学生无法把握住课程的重点,经常学得云里雾里,学完之后忘记得干干净净,知识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巩固。

3 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体现的先进教育理念

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通过任务导入、项目教学、教、学、做、思等过程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料融入各个教学项目中,大信息量地向学生提供观察素材,化解难点,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体会美感,深入浅出地讲授美学理论。课件从单一的课堂演示型课件向多元化课件转变,采用直观式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互动与参与性,营造实践教学的环境,以讨论、模拟训练、实地考察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审美潜能,结合行业最新动态,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解决旅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旅游美学是主观理解性很强的课程,有大量抽象的理论,需要感悟,因而课件设计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建构主义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称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提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与一定“情境”相关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索引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而注重大量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建构意义。

在教学设计上,以情境教学为核心,分为5个环节:情境导入、概念精讲、情境欣赏、总结提升、情境再现。如在学习形式美时,以海边美景的动画,形成声、形、色的感性要素的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美景的要素,引导学生探索形式美的概念,进而进行概念精讲。用色彩、形状、声音、整齐一律、堆成均衡、对立统一、和谐等图片、动画、音效、视频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学生协作学习——分小组进行情境感悟。最后情境再现,播放旅游风光视频,将课堂所学知识指导课后思考,实现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审美情境中,让学生自由领悟旅游中的美。在快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性。配合情境教学法,通过导入、情境教学、学生体验、师生交流、学生思悟等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让教学环节成为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共同探讨美的感受。

4 CAI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4.1 关于多媒体CAI

多媒体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通过计算机媒体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或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广泛应用领域。CAI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术。多媒体CAI是多媒体技术在CAI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教学系统的CAI课件,教学功能是其主要功能。CAI课件包括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教学过程和控制、教学目标和实现过程。另外,CAI课件还是一种软件,是基于Word、PPT、投影仪、录音机以及SWF动画等手段而高于其的一体计算机辅助系统教学课件。由于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学软件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计算机控制变为学生自主控制。另外,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概念与技术的出现,能将许多学生本来难以触及的现象带到他们面前,大大拓展了CAI的使用范围。CAI软件产品以面向特定教学目标的课件为主。而旅游美学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好地克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

4.2 旅游美学CAI课件制作的原则

根据旅游美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制作课件应遵循教学性原则、控制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教学性原则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使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件的教学性主要表现在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的选择及组织表现策略上。明确旅游美学课件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内容选取上抽象难理解,传统上采用讲述教学的教学内容,利用CAI课件,使教学结构得以优化,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也可以选取一些用常规手段在课堂上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实现新知识的顺应,重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内容的组织上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如动态模拟、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感知量,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控制性原则主要是适应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件的操作灵活、简便。课件安装要方便,可以自由安装、拷贝到硬盘上。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便于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要达到运行快捷、操作界面友好、交互应答、容错性强的要求,利于师生控制。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师生可以比较简易地操作课件。

艺术性原则是通过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旅游美学多媒体课件画面美观,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运行流畅,采用三维效果达到逼真效果,采用符合情境需求的适当配音,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4.3 旅游美学CAI课件的特色

1)体系比较完整。旅游美学多媒体课件有完整的片头、章节目录、正文和封底说明,每一章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结构图,正文、本章小节、思考练习等完整的体系,路径设置清晰,转换方便。为了解决教学内容抽象、不直观,学生容易放弃学习的缺点,课件中大量地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电子杂志、故事、诗词、音乐等多种形式,通过组合展示,让美学的枯燥和抽象变得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巩固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经过合理优化。旅游美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浓缩,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精简浓缩,然后在课件中表述出来就显得很精简,每版的文字都不多,投影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导游考试的要求,对于某些章节进行了大胆筛选,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导游考试内容相结合,在讲授中适当地增加了本地旅游景点的美学内容。

在重点内容的把握方面,为了适应学生的导游证考试,旅游美学课程侧重旅游审美资源的欣赏,精简了美学理论部分的讲授。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讲透重难点。旅游美学有理论性强的地方,如美学原理,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讲解;精心选择与旅游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来进行讲解;动画和视频主要是一些小故事和旅游资源的赏析。如在讲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时候,讲到道家的审美理想时,用庄子的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在讲授中国古典园林时,用园林的介绍视频来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另外,还选取了一些电子杂志来让学生多角度了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审美。通过这些手段,既能让学生把握住重难点,也让教学变得有趣。

4)尝试互动教学,培养学习能力。互动教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引入互动,就是在讲到相应内容的时候先提出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进而进入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增加课堂互动,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东西来引入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概念的共同点。通过多媒体环境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的游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讲什么是形式美的时候,先让学生看图、描述,进入新课;在讲到美的形式的悲态时,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古典诗词,说出同是写月亮的诗歌,有何不一样的地方,理解中国人最常见的悲态之美。还利用多媒体设备,就某章节的某一部分,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制作课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视频创设场景,进行模拟导游讲解,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美观。旅游美学课件的版面和背景所用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美观清晰。设计时尽量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淡雅的图片作为背景,每一章节有与内容相关的背景,在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审美疲劳的产生,在视觉上尽量做到统一与独特风格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达到很好的动画效果。比如:片头的动画展示了旅游如初升的太阳,是朝阳产业;使用卷轴动画的方式展示中国画与书法;用开门红的动画展示敦煌彩塑;用水墨动画展示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中国书法;用竹韵动画增强了课件的美观,并为学生设置出美的意境;用风景图片动画来展示各种旅游资源;在讲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道家的美学思想的时候,用庄子的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等等。图片和超媒体功能的展示充实了课件的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5 旅游美学CAI课件教学技术应用的效果

通过多媒体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并特别注重了人机交互和师生、生生互动的实现,能够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达成教学目标;能将比较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通过课堂互动、课后思考活动,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学习质量高。拥有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在非常轻松和愉悦的氛围里学习知识,知识掌握较为牢固,能很好地运用到导游服务的实际工作中。

总之,通过理论精讲、提供资源,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文字、动画、图片等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变得简单;通过旅游资源实例展示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后思考巩固学生的知识,利用实例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旅游美学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与讲授相结合,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加强了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能将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学生易于理解,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了旅游美学课程后,加深了知识的记忆,能举一反三地自如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导游讲解,并能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为今后成为优秀的导游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桂凤.关于“旅游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9):63-165.

[2]祁颖.旅游美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马扬眉.浅议CAI课件在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

2013(4):114.

[4]闫寒冰,祝智庭.CAI理论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新发展[J].外语电化教学,2001(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