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

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范文1

济南的章丘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有22个乡镇,908个行政村,9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耕地面积113万亩。自1991年至今,章丘市共建立村级档案室879个,市档案局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先进集体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熏也给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新问题、带来一些新挑战。如:有些村“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影响了村级档案的正常归档和管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许多原属村集体所有的企业改制为私人所有,导致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办公条件差,档案缺乏基本的保管条件,个别的甚至放在村干部家中,霉变、虫蚀、鼠咬等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平时工作头绪较多,难以保证档案的规范管理与安全;个别村干部将村级档案尤其是涉及经济和财务的档案视为私有,不能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定期向群众公布,甚至弄虚作假,侵占集体利益。据有关部门调查,近三年,章丘市发生的各类上访案件中,因农村经济和财务问题而引发的上访案件占全市总量的72%。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村级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章丘市档案局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从市委、市政府推行的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工作中得到启示。

普集镇的做法:从“村账镇管”到“村档镇管”

在章丘市普集镇的记账中心大厅,人们除了可以看到一字排开的纳税、记账的电脑,还可以看到靠墙站立的档案柜和墙上张贴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各村分管会计档案的责任人。来这里缴纳税款的农民若对税额或村中账目有不明之处,当时便可要求从电脑或档案中查找核对。就是说,记账中心负责所有独立核算的村级收支、结算、分配的集体财务管理并办理和代保管各村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

经过分析研究,章丘市认为这种“村账乡建乡管”的模式,对建好管好村级档案也很有借鉴意义,认为在现阶段实行“村档乡(镇)管”,是保证村级档案安全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法。于是他们首先在建立小城镇档案馆较早的普集等镇进行了村档乡(镇)代管的试点,目前,在普集镇档案馆,共代管了全镇68个行政村中55个行政村的文书档案。来此学习和参观者被告知,自2000年8月份开展“村档镇管”至今,避免了因村干部换届造成的档案缺失,保持了村级工作的连续性,镇档案馆共接待干部群众借阅档案10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50多件次。

章丘市的经验:规定代管范围、移交时间和档案所有权

为保证“村档乡(镇)管”工作规范化开展,章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向各乡镇党委、政府转发了章丘市档案局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村档乡(镇)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以下方面做出了规定:一是“村档乡(镇)管”的代管原则、范围。各乡镇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有利于依法治村、建立和谐的农村干群关系的原则,主要代管各村的重要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村级区划、村名、街名、村史、家族谱及重要的村规民约档案;村委会、党支部工作计划、会议记录、总结、报告及换届选举、人员任免、奖惩档案;计划生育、人口普查、民事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评先表彰、救灾抚恤及公益活动档案;村级费改税、确定农业税档案;土地、村办企业、山林、水塘、果园等承包、租赁、确权的协议、合同、证书档案;村建规划、农业开发、土地管理、宅基地使用、房屋普查档案;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等活动中形成的谈判记录、来往函电、契约、协议、合同等档案。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上述材料由乡镇记账中心整理归档,定期向乡镇档案馆移交)。二是代管档案的移交时间。村级档案一般由行政村归档保管3年后移交乡镇档案馆代管?穴原则上在每届村委会换届前移交?雪;经济实力强、保管条件好的村,可适当延长保管时间;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档案安全无保障的应在每年集中立卷后直接移交乡镇档案馆代管。三是村级档案的所有权不变。虽由乡镇档案室(馆)代管,但各村可随时查阅本村的档案。四是乡镇档案馆及工作人员和村档案人员的职责。

目前,章丘市22个乡镇档案馆,共代管700多个行政村的1.5万余卷档案,代管比例占全部行政村的80%以上。

章丘市在实践中体会到,“村档乡(镇)管”,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行政村建档成果,推动农村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

行政村是我国农村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级组织。无论是从全国、全省,还是全市看,农村面积和人口都占大多数,农村是否稳定,是影响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村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很多档案,如村规民约、土地承包和经济合同档案等往往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这些档案一旦散失或被人为涂改,不但会妨碍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会直接损害村民的切身利益。实行“村档乡(镇)管”,财务档案直接由乡(镇)记账中心统建统管、将反映村委会工作的各种档案由镇档案馆(室)完整真实地代为保管好,定期向群众公布,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靠,不仅有利于监督和约束村干部,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便于农民群众和上级组织对村“两委”成员及工作的监督和考评,有助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有利于乡镇、村及时调解和处理经济纠纷、社会保障及突发性、等,从而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济南市的思路:肯定创新、确立原则、稳步推行

从1991年章丘市开展行政村建档工作以来,济南市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

―――济南市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由地方人大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济南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全市4700多个行政村中,93%以上开展了档案工作,行政村建档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1999年开始,济南市重点抓了小城镇建档工作,初步探索、建立了以乡镇档案馆为中心、包括镇属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的“一馆多室”的小城镇档案管理体系。

―――围绕服务农村经济,济南市还开展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建设工作,形成了以县级档案局馆为中心、涉农主管部门为主体,以乡镇为纽带,以行政村及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县乡村三级联通,集收集、储存和利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服务网络,实现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收集、保存、利用的一体化。

新上任的济南市档案局局长任建新在了解了济南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光荣历史后,认为十几年来,济南市先后开展的上述工作,为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他也同时敏锐地发现了妨碍工作继续发展的问题:全市还有300多个行政村没有建立正常的档案工作,已建档行政村中,有专门档案库房的村不到20%,有的县只占0.6%,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很多档案散失。如何巩固行政村建档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农村档案工作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服务,成为摆在济南市档案部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任建新和济南市档案局一班人发现,章丘市档案局进行了有益的、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对行政村档案实行代管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村级档案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济南市档案局认为,行政村档案工作是整个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离农民群众最近、也最具有活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村档乡(镇)管”,有助于解决目前村级档案工作中由于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的问题,为村级档案提供一个有利的保管和利用环境;可以减少行政村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一做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符合全市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是值得各县区学习和借鉴的。为此,2003年11月28日,济南市档案局在章丘市召开了“济南市村档乡(镇)管工作现场会”,推广章丘市的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村档乡(镇)管”工作是济南市在农村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在认真学习相关法规的基础上,他们特别强调开展这项工作要明确服务宗旨。村档镇“代管”不是“直管”,关键是理解好“代”字。“代为管理”强调的是服务的概念,输出的是具体服务方式,它是利用上一级档案管理(保管)机构的人员、设备、业务优势,帮助行政村管好用好档案,是要在服务中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提高行政村档案工作水平,而并不是要取代和代替行政村建档。

基于此,济南市档案局进一步要求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注意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抓点带面、循序渐进,服务为先、代管与利用并重”的几项原则。要紧密配合党委、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配合农村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等有机进行,避免就业务抓业务。要以最大限度地方便行政村工作和满足农民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为工作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搞“一刀切”,省政府命名的13个中心镇经济实力较强,对所辖行政村的档案要尽量实行代管。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细致的工作,成熟一个乡镇部署一个乡镇,成熟一个村代管一个村,避免急躁和简单化。要争取在2~3年内把乡镇、村档案人员轮训一遍,建立一支适应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要求的乡镇、村档案人员队伍。

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济南市将实行乡镇代管行政村档案,不仅看做行政村档案保管地点、管理权限的转移,更视为乡镇档案工作乃至整个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为达到此目标,要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还不少:

首先是管理载体。他们意识到目前全市的乡镇档案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规范。是否要固定为“镇档案馆”这一名称也不一定。因此下一步根据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结合乡镇自身发展和实行“村档乡(镇)管”工作的双向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适应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综合管理与开发乡镇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机构的新形式、新路子是工作中要研究的重点。

其次是代管内容。行政村档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由乡镇代管。因此要在坚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有利于全面反映和维护行政村主要工作和历史发展原貌的原则基础上,考虑到乡镇的条件和承受能力,精心研究、有针对性地确定代管范围。

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等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为目标,以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出发点,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全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职责明确、职能完备、机制完善、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

二、具体要求

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在工作职责、建设标准、工作运行机制、档案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一)工作职责

1、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基本职责是开展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工作。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

2、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组织并监督辖区内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负责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3、负责辖区投诉举报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

4、承担辖区内被监督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现场监测。

5、根据各区、县(市)卫生监督所设定的权限,开展卫生行政许可、采样监测、违法案件和突发事件查处以及大型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实行医疗机构、职业卫生分级监督。

6、负责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统计等工作,负责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报表的统计、汇总,并定期将卫生监督信息和统计报表上报区、县(市)卫生监督所。

7、负责乡镇(街道)卫生监督工作的督查和考核;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员(助理卫生监督员)、联络员的日常业务指导,负责对公共卫生管理员(助理卫生监督员)的考核和行风纪律的督查。

8、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建设标准

1、人员组成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工作人员一般为4-6人,负责卫生监督执法的人员须经过培训并取得卫生监督员及行政执法资格证件。各地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择优聘用公共卫生管理员(助理卫生监督员)。

2、经费保障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是辖区卫生监督所派驻乡镇(街道)的工作机构,房屋建设、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公务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应按照浙编办[2006]8号文件的规定纳入辖区财政预算。

3、业务用房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用房应满足日常卫生监督执法调查取证、办理发证、投诉接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的需要,人均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40平方米。业务用房包括办公用房和辅助用房,装修格式应当统一,其中办公用房根据工作用途,包括个人办公及办公环境、会议室、档案室等;辅助用房根据工作用途,包括罚没物品暂存室(库房)、卫生间等。

4、办公设备和执法装备

(1)统一配备监督执法车辆,车辆外观标识符合卫生部有关规定。每个派出机构至少配备一辆执法车辆,满足日常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违法案件查办、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的需要。

(2)配备办公桌椅、衣柜、文件柜、电脑、扫描仪、打印、复印(传真)一体机、通讯工具、碎纸机等必需办公用品和照像机、摄像机、录音笔等执法取证器材,并配备必要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防护设备。同时应加快信息化建设,配备因特网接入设备并安装使用全省统一的卫生监督软件。

5、形象标识制作统一的形象标识、标牌。机构正门应当悬挂“*区(县、市)卫生监督所*(中心乡镇、街道名)分所”的牌匾,牌匾为立式悬挂。办公室门外应当悬挂卫生监督分所标牌和卫生监督徽标,徽标须符合卫生部的规定。正大门上方统一悬挂卫生监督徽标,卫生监督徽标两侧分别为“中国卫生监督”和“CHINANATIONALHEALTHINSPECTI0N”字样,字体格式为黑体,卫生监督徽标和中英文“中国卫生监督”字样颜色均为蓝色(可参照杜邦公司施必快2K漆RT0815宝石蓝),底色为白色。

6、政务公开内容办公场所应制作统一格式的政务公开栏,公示内容包括分所的工作职责、执法人员姓名、照片、监督岗位职责及管辖区域范围、接待制度与投诉举报处理规范、卫生行政许可项目、办理程序、卫生监督员誓词、投诉举报电话、分所责任区域示意图等。

(三)工作运行机制

1、管理考核卫生监督派出机构隶属区、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领导,实行垂直管理,并定期进行考评。区、县(市)卫生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综合(稽查)管理机构对监督分所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稽查和指导。派出机构按照区、县(市)卫生监督机构的统一安排开展各项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工作开展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派出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各区、县(市)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具体考核。

2、实行分所长负责制派出机构设立分所长,卫生监督员在分所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公共卫生管理员(助理卫生监督员)协助卫生监督员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公共卫生联络员负责上报所在地区域内新开办食品、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种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协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本区域内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工作制度(1)AB岗工作制;(2)一次性告知制度;(3)首问负责制;(4)工作例会制;(5)重大事件报告制;(6)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7)文书、信息管理制度;(8)接待制度;(9)档案管理制度;(10)服务承诺制度;(11)学习培训制度;(12)廉洁自律制度;(13)工作联系制度;(14)卫生检测仪器管理规定;(15)执法证据、没收物品保管处理规定;(16)区、县(市)卫生监督所要求制定的其他制度。

(四)档案管理

档案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挥网络优势,采用电子化文书管理,统一格式,便于查找。

1、业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管理;以一个管理相对人为单位建立一个监管单位;为监督对象建立专门的基础档案。按照《浙江省卫生监督行政相对人档案整理规则》(试行)的要求;依据一户一档的方法整理归档。建立健全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档案;并输入计算机实行网络化管理。

2、文书档案

(1)专项检查:要求有计划或通知、过程性资料、2-3张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小结等。

(2)投诉举报:要求有投诉举报受理登记表、监督意见书、现场检查笔录、2-3张有文字说明的照片。若属取缔的;则另制作“取缔报备表、卫生行政取缔决定书、卫生行政执法审批书”。

(3)各类报表:包括年报表、汇总表、本底(登记表)等见电子化管理内容。

3、照片档案

每年按精神文明建设、监督执法等分类归档成册。照片档案按照要求归档。

4、电子化管理

乡镇文书档案工作计划范文3

一、夯实基础,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作为人民调解工作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大力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夯实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一是为改变司法所的工作状况,4月份至5月分,司法局领导黄利国、陶波带队,对我市司法所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最后局务会根据调研结果,一致通过,对我市部分司法所的人员进行了了调整与补充。二是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的软件建设。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国家批准我市建所计划共34个司法所,我市现已完成32个司法所的建房任务,只有两个司法所正在建设当中。同时市司法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经费对建好办公用房的司法所按照省级规范化标准进行内部规范化建设,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等一些办公设备。

二、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一)加强《人民调解法》法的宣传,全市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法》宣传活动。5月14日,局组织相关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举行了一次大型《人民调解法》宣传学习活动,参与群众上万人,发放人民调解宣传资料20000余份。

(二)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我市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67个,其中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36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728个,专业调解委员会3个,共有人民调解员2127人。根据调解法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制度、程序和文书,统一编印《调解卷宗》4000余份,《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登记单》1500余本,发放到各类调解组织。按照“六有”、“六落实”要求在每个镇(街道)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示范性的村(社市)标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树立了人民调解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筑牢了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调解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事故等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如火如荼,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衔接进一步理顺,工作开展卓有成效。

(三)依照《人民调解法》重新对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进行了登记,并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调解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全市现在各类人民调解调解组织805个,调解员2148名。

(四)加强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4月份及6月份分别举办了1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采取专门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这次培训主要以学习《人民调解法》、《劳动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为目标,全市共有3000余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了培训。

(五)全面落实调解个案补贴机制。2013年全市调解个案补贴金额达76150元,补贴案件1523件,平均每件50元左右。

(六)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和“三调联动”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全年共调处各类案件7652件,调解成功7498件。调解成功率为98%。其中婚姻求证纠纷1241件,邻里纠纷1330件,房屋宅基地纠纷585件,合同纠纷504件,生产经营纠纷452件,损害赔偿纠纷958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422件,劳动争议纠纷359件,山林土地纠纷446件,其他案件1146件。全年共调处疑难复杂案件524件。案例如:新市司法所成功调处了2013年4月1日,市人民医院发生的一起医患纠纷。年幼的陈子华因未解小便,送进市人民医院急诊就珍,住院后有好转,当天下午6点左右离院回家。但2日凌晨却突发病症再关次送入医院抢救,患儿死亡,引发纠纷。经过积极与院方沟通及劝导安慰死者家属,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院方一次补偿患者家属4万5仟元。

哲桥司法所调处了一起交通事故的案件。案件是熊开仁拖拉机变道时与周后付驾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周后付受伤住院治疗,经调查,熊开仁变道未打指示灯,负主要责任,后经过调解,熊开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对周后付进行医药费3万零9仟元赔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磨形司法所成功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黄满年和邻居卢秋更两因一些锁事发生了口角,造成了双方打起架来,双方均有受伤。后来经过司法所对双方进行调解,因双方都有错,即对双方都进行了批评教育及劝慰,因卢秋更伤稍重,即要黄满年之子段华多赔偿卢秋更医院费200元。赔偿的钱不多,但是平息了一起可能造成的案件。

三、积极参与,认真开展“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活动。我们及时传达了省、市“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人民调解专题活动会议精神。并下发了全市“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人民调解专题活动方案。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详细地对我市“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人民调解专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份起各全体司法干警,走村入户、走街串巷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至9月1日,已排查出多年积案41起,成功调解处理29起,正在调解处理的案件12起。期间涌现出一批精彩典型的调解案例。

如:1、乡司法所调解成功了一个时间跨度达三年、影响面较大的案件。乡23个村民被同村雷某利用其曾为某信用社业务代办员的身份共骗取现金294500元,当事人集体找到信用社要求赔偿,时隔两年未获偿。乡司法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经过努力,最终使得23位村民得到了相应的赔偿。2、新市司法所通过不懈努力,调解成功了一起历时一年的征地纠纷。此件纠纷是“原高炉乡供销社”经拍卖公司公开拍卖后,中标的曹秋平和高炉供销社地处的高炉5、6组之间发生的纠纷,一年来,当事人双方一直都不肯让步,前后有三次双方组织了近百人准备械斗。后通过司法所及新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组织双方做了多次调解工作,并挨家挨户进行劝解。最终,控制事态升级,双方达成一致协议。3、三都镇通过引导,解决了一个老上访户的困难。三都镇水口村村民廖某从事摩的运营,2004年因交通事故受伤,不服交警大队处理,2次进京、多次到省上访,在赴省上访的过程中,廖春耕由于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影响省政府机关工作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为彻底化解这个问题,司法所引导他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经过耐心地对其宣讲法律知识及劝解,廖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上访,但了解了他目前的困境,镇政府为其办理了农村医保、农村低保,为廖某80多岁的母亲,给予一次性特困补助5000元,并办理了农村医保、农村低保。

诸如此类的积案、大案的调解成功,让群众增强了对人民调解工作信心,司法行政部门的地位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四、以服务富民强省和改善民生为宗旨,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所年度注册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告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指导水平。今年,全市共有5个法律服务所和17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了年检注册。二是开展了“服务四化两型、促进科学发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了收费,文书档案、内部管理制度等。

一年来,我市法律工作者共在16家国有企业、26家乡镇企业设立了58个法律咨询点,担任法律顾问18家,民事案件120件,经济案件65件,行政案件5件,提供法律咨询1500人次,普法教育7000人次,在乡镇建立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100%。

五、以“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为要求,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基层工作部门自身建设

一是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工作部门。组织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本部门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专项和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管理。本部门的同志多次深入基层,研究问题,加大了对基层调研和督查力度,推动了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管理信息化和信息上报工作。建立了司法行政信息统计平台,各司法所按时、准确填报纠纷信息数据。进一步提高了对基层工作指导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六、201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扎实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