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1
Key words: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importance;suggestions
一、引言
语法始终是外语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人们对语法教学的态度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早已发生了改变;20世纪70年代,人们批判语法,认为其是有害并且没必要的;而到80、9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语法并且认为其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个世纪以来,是否教授语法的问题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有些研究者倡导在教学中重视语法的教学,而有的学者则对此持相反意见。同时在中国,人们对语法教学的态度也有了一些改变。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外语教学领域占据着很长的一段时间,其特点是强调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不断机械地操练,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考试获得高分的同时却无法成功流畅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纯粹成了中式的“哑巴英语”。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之下,教师和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尽管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但所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似乎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界。其实,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对使用语言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对学习者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学生了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有助于把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这也表明能反应语言结构普遍规律的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事实上,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决定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口头和书面上熟练地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语言层面应该包括目标语的能力和知识方面。然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语言的目标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和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与培养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知识是以学习语法为中心,并且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帮助学习者牢记语法规则。在听和写的能力培养中,如果学习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就能够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材料。知识获得的越多,越能够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语法是一系列告诉学习者如何将词组成句子的规则。对语法规则掌握得越多,毫无疑问,我们表达的时候犯的错误就越少。因此,语法是培养四种基本能力的基础。当学习者在努力提升自己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语言的语法规则所在。
其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在终身学习中,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者必须学会能够创造知识的知识,并且语法就是这种能够再造知识的知识。也就是说,要多关注语法教学,这样学习者才能够学到更多。语法能够解释语言的结构,能够为语言提供规则依据。为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不得不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以便指导将来的自主学习。
三、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建议
首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转变教师角色,尽可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英语教师本身应该全面客观了解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克服语法学习困难,让学生意识到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鼓励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根据学生整体的语法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语言学习和教学质量。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2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人文素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学校基础医学教育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学习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职业教育[1],是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符合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生存和生命价值的重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些都对继续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2]。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医学模式下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缺一不可,而技术与人文脱离,也会让现代医学进入死胡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应当重视人文素质教育[3-4]。
1加强职业医德教育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健康权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对医务人员角色的基本要求。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在良好的到职业道德基础之上,强化医德教育,让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圣,责任的重大,增强工作责任感。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都具备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能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做到把患者的健康需要放在第一位。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确有部分医务工作者自身责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乏,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以医谋私、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医患信任缺失,医患矛盾的产生。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继续医学教育不仅要补好这一课,还要贯穿医务人员整个执业生涯。
2重视医患沟通教育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看检查单、诊断、开药,轻沟通交流,常忽略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医患双方的距离逐渐疏远,相互尊重、信任、沟通的桥梁逐渐中断,导致医患的地位倒置,医患纠纷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医患纠纷中,70%以上不是因为业务技术问题导致的,而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到位造成的。上海龙华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人群中仅10%的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很和谐,38%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只有52%的患者认为较为和谐,在调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时,56%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5],这些数据给医务工作者一个警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不仅减少因沟通不到位、不及时等所引起的医患纠纷,也可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强化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医是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角色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医的要求逐渐提高,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逐渐加强,而医学发展还不完善,医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使医生的职业具有高度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技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在解决医学问题的同时,将会引发社会中伦理、法律等一系列制度问题。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以保证在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和患者的健康权益。一项针对928名医务人员的随机调查发现[6],医务人员法律知识测试项目中62%的医务人员达到及格线,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处方规定、执业登记等与执业密切相关的规定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医务人员对新法的关注不够,需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另外一项对杭州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法律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对依法执业思维的重要性表示赞同,大部分医生和护士认为自身的依法执业状况只处于一般水平,大部分医技人员认为自身的依法执业状况仅处于较低水平。有95%的医务人员认为,依法执业思维的培养在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两个阶段都应该进行[7].将卫生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到继续医学教育的课程中,继续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开展将与临床相结合的情景训练法、案例教学法等运用到培训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唤起医务人员对法律的重视,使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医疗法律知识,养成依法执业的职业习惯。
4重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疾病感染的风险,纷繁复杂的医患关系,而且随着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对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这些都会给医务人员的身心带来极大压力。职业压力对医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威胁逐渐凸显,2009年一项全国随机调查发现[8],近66%的医务人员经常或一直感觉到躯体不适,30%以上经常或一直自觉处于强迫、抑郁及焦虑等精神应急状态。王香平等[9]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24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6%,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突出,应注重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冀永娟[10]等对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的随机调查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高于国内普通人群,说明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差,其中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差。总体来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和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及教育活动,让医务人员学会有效缓解和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状态。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谐的医患沟通、人际互动,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等人文素质,这些方面恰恰是传统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所欠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性职业教育模式,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融入继续教育中,开展多样化、多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学习活动。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栗蕴,李蓉.初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105-106.
[2]张申.探索新形势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医院工作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08,22(3):11-13.
[3]张凌,邹俊杰,王亚平.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医学生的人文教育[J].信息记录材料,2011,12(5):56-60.
[4]乔文达,张宏伟.论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的医护人员继续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6):7-9.
[5]周音鸿,李华真,李毅民,等.我院医患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2):106-107.
[6]马斌,隋艾汝,杨平,等.山东省医务人员卫生法律知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233-234.
[7]刘宇婷.杭州市医务人员法律需求现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2(35):23-26.
[8]涂玲,张新庆,任南,等.我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9,30(7):44-46.
[9]王香平,花蕾,王建敏.北京市2460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9):779-781.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3
【关键词】英语口语;重要性;策略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是目前困惑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问题,而且仍没得到彻底改善。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虽然能熟练地再现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有效地控制学生进行各种教学学活动,但缺乏组织语言交际活动的能力。这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外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症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1)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的制约
“终身定一纸,卷上见高低”的评价手段,沿用至今,它一直在制约着英语口语交际教学,要谈发展不容易,中小学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多年来教改的主题,虽然人人对应试教育痛恶,但我们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2)师资条件的制约,环境的差异
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英语口语人才?大中小学要不要为社会发展的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人才?毕业后的大学生的工作究竟哪方面离不开英语口语?这些很少有人去理会。因为,只要在纸上过关就是人才!
(3)传统的服从、尊重、忍耐和克制,这些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
有时会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在这些学生中,不懂的却敢开口,成熟的却不开口呢?因为前者没有顾虑,而后者就不一样!”这里是来自一位澳大利亚的专家对我们的学生的评价:
Fifty students move as one.They all go in one direction,but in Australia fifty students move as fifty.They go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但是,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首先得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勇于开口说英语,并且能够达到经过长期的训练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素质
在口语课堂上,学生在进行会话时,除了采用身体的手段(如点头、摇头、微笑)外,极少有反馈反应(如yes,no,er,mm等等)。以小组为例,通常会看到一个学生在滔滔不绝地说,而别的学生只是静静地听,或是在思考自己将要说的内容。出现以上情况,就使到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其余的则充当了忠实的听众。作为教师,应尽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并有意识地走到该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给予适当的词汇提示,不应过多地强调语音语调的标准,当学生说出一个好的句子,不时地鼓励、表扬他们。相信持之以恒,学生会慢慢培养出自信,乐于表达想法。
(2)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敢开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和“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做到能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开口“说”,想开口“说”,乐开口“说”,渐渐地所有的学生都能大胆“说”了。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想说的兴趣,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耐心加以启发,适当引导,诱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焕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加英语口语练习。
(3)选好口语训练材料与定好训练形式,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
要发展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在选材上就要注意选那些真正能上口的材料,同时,必须以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前提,尽量为学生创设语景,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并有信心把话说下去。例如在平时的阅读课中,我抓紧每个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的中心大意,课文讲完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就这篇文章以“假如我是……”为题说说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等。有时我还出一两个特定题目,激发他们的动力,让学生锻炼自由发挥能力,如运动、天气、娱乐……长期下来,学生们感觉自己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到语法与词汇,更能够说上一两句。
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我们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因此在这里给出几点训练口语的建议:
(1)要说好口语,平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普遍反映:“老师,我想说,但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讲,只能用中文代替了……”,基于这点,就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造句子容易得多了。
(2)听力理解的因素。听力水平同样在交际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听力水平如果远低于口语能力,就会在会话中因为听不懂或没把问题听清楚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广泛的听说练习等。
(3)学生在进行口语锻炼时,除了要有语言水平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情景反应。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则无从说起。
我们要重视语言功能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所起的积极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利于发展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帮助他们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消除疑虑,转变观念,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和考试成绩并不矛盾,因为说和写一样,都是信息的输出,没有信息的输出是谈不上交际的,再说,书面语也越来越趋向口语化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S].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4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技工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53-01
一、 技工院校教育背景
发展技工院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服务,为当地就业服务。总体来说我国当前对技工院校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增强,技工院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在不断提高。影响技工院校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有生源因素、资本因素、资源因素、劳动力市场因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因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技工院校教育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技工院校要发展必须考虑学生毕业后实际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衡量技工院校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工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决定着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决定着技工院校的发展层次和规模,同时也决定着技工院校的教学内容。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可以在多方面使劳动力市场和技工院校职业教育形成良好衔接,对技工院校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考虑,对不同专业和学科单独制定不同教学计划与大纲,制定各专业和学科的教学目标,再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方向,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常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一起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对技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技工院校教育应以服务就业为导向,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鉴于此,一体化教学对于技工院校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传统意义上来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技工职业教育者,我们应该常思考如何利用理论教育来指导实践教育,又该如何把理论教育落实到我们的实践教育过程当中。在传统技工职业教育中,虽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安排有实习操作等课程,但实际操作部分仅仅起到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辅作用,并不能体现出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知识讲授是以操作为主,学生最终是要为企业服务,所以我们培养学生要面对企业,面对一线生产工艺。在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错位和脱节主要是由于教学机制不完善造成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这有利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学要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向实际操作能力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的创新型转变。
(2)有利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在一体化教学中,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是适应技工院校教育的发展和根本任务,逐步培养出一支观念新、创新意识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高技能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二是既具有能进行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学能力,又具有进行实操指导的能力,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课程开发。所以,技工院校教育应特别重视一体化教学教师的培养,通过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继续教育,使教师及时掌握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技工职业教育的需要。
(3)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尺度和标准,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教学模式可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善,来促进技工院校教育健康、稳步、快速的发展。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学校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检查和评估制度,掌握一体化教学的质量和信息,从而达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的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评价一体化教学要注重各个学习环节的评价、注重每个阶段结果的评价、注重总体结果的评价、注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评价、注重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评价、注重企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评价。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让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有利于技工职业教育学校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对于技工院校来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各方面,同时还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追求个性的最大化。一体化教学的推进,有利于技工院校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优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沟通机制,对于充分实现技工职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技工院校教育应根据所在地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通过一体化教学加强相关建设,提升技工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实施一体化教学既是技工院校教育更好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也是技工院校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5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记忆教学法 应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及国家规定课程,应善于根据学习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调整教学方案,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其中词汇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生表示英语学习相对困难,尤其英语单词十分拗口,毫无学习兴趣。再加上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课前领读或课后让学生背诵,毫无效果,因此改变词汇教学方式对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借助联想记忆词汇,活跃学生英语思维
新课标词汇表要求小学生学习600~700个词汇,传统词汇教学法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课堂效率不高,长期以往还会消磨学生会英语学习兴趣。虽然英语词汇是表音文字,但依旧可以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并运用简笔画或图形呈现单词字母,降低学生认知符负荷。例如就可以将字母a联想动物的头部和人的侧脸,学习ear(耳朵)词汇时运用简笔画画出呈现侧脸a,之后添上眼睛(e),最后画上耳朵(r)。而熊(bear)在耳朵(ear)的基础上则多了一字母b,教师就引导学生将其看做熊凸出的肚子,由此一来,学生很容易记忆单词。
二、借助游戏记忆词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英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竞赛式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单词。以教材中Nice to meet you一文为例,该章涉及到如black、red、blue、yellow等各类颜色单词,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记忆则有较达到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将其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把课前准备好的词汇小卡片分给小组并告知是今天要学习的颜色词汇单词,请每组学生运用卡在两分钟内组成不同颜色单词,用时最短小组可直接晋级下一轮。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卡片游戏记忆模式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单词记忆能力,尤其比赛中设置了晋级环节,使游戏多了一份悬念性和观赏性,极大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更重要是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快速记忆词汇,可谓一举两得。事实上在记忆单词方面有很多游戏,有的教师还尝试将游戏与朗读相结合,当前很多学生都熟悉大富翁电脑游戏,英语教师就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设计游戏路线,而学生则点击电脑屏幕上的骰子投点,走的过程中会遇到单词,只有大声读出这个单词才能继续往前走。学生会因好胜心读出单词,逐渐激发学习词汇兴趣。
三、借助拼读记忆词汇,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众所周知,英文有48个音素,自然拼读法仅仅运用26个字母就能涵盖所有因素,可以说这种音形不对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自然拼读法学系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奉行先易后难准则,一步一步展开自然拼读法教学步骤。相关教育学家也曾指出,44个音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复杂且繁琐,那么就可先让学生背诵学习中常用的26个字母发音。其中26个字母有5个大元音,会发出letter name、letter Sound、letter sound、letter name音,上述发音就能做很多事情了。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合理制定自然拼读法在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案。首先第一阶段对26个字母发音进行训练,第二阶段则对元音字母和其组合发音进行训练,第三阶段则对辅音和其字母组合进行训练,第四阶段则对英语单词拼写和拼读进行训练,该阶段也培养学生见词读音和听音辨词能力,第五阶段则为对自然拼读规律进行巩固和扩大英语词汇量及阅读英语绘本。英语教师在讲解“一个单词只有两个元音且都处于词尾,其中末尾的元音E不发音,另一个元音发长音规律”时就借助了一个小笑话,即e是一位很友好和善的朋友,只要遇到元音字母就会问“hey,what’s your name?元音听到后就立即回答自己的名字”,通过简单小笑话帮助学生轻松记忆规律,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四、结语
总之,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英语教师和学生注重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进而培养学习兴趣。尤其在学习词汇中应掌握其特点,为后续英语阅读和写作带下坚实的基础。而多元词汇记忆法能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活跃英语课堂气氛,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列如.多元化单词记忆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76):120-120.
教育学的重要性及意义范文6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教学;经典阅读;实施建议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实施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因学生学段不同以及性别爱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人而异。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里就曾大致的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类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中学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建议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阅读学习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来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高中阶段则建议多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也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