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1

全县11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

二、监测品种

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

三、监测形式

定量抽检与定性抽检相结合。

四、抽样地点

蔬菜、水果、茶叶抽样地点重点为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蔬菜基地和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基地以及农贸市场、超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生产基地等。畜禽产品抽样地点为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

五、监测时间与数量

1.蔬菜茶叶水果定量监测

全年总共抽取150批次样品,样品为全县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具体抽样时间为2014年农产品生产季节。

蔬菜(含瓜果)监测安排:全年共150批次样品。抽样种类包括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瓜类(黄瓜、苦瓜、西葫芦)、甘蓝类(包心菜、花椰菜、青花菜)、白菜类(大白菜、普通白菜、菜心)、绿叶菜类(生菜、蕹菜、芹菜、韭菜)、水生蔬菜(茭白)、豆类(菜豆、豇豆)等7大类为主,原则上不超出上述19种蔬菜。每批次样品抽样量不低于2kg。

此项工作具体由县农业局执法大队牵头,县农业局质监科配合完成。

2.蔬菜水果定性监测

全年全县共定性监测蔬菜水果茶叶样品2350批次,按农产品生产季节进行采样速测,此项工作由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完成。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生产基地农产品抽检样品数量分配表(详见本方案附表)。

3.畜禽产品定量监测

全年全县共抽检畜禽产品50批次,监测抽检产品猪肉、牛肉、羊肉、猪肝、禽肉、禽蛋等。畜禽产品抽检样品数量分配表(详见本方案附表)。

此项工作由县畜牧兽医局具体承担完成。

六、抽样要求

蔬菜、水果和茶叶抽样按NY/T789-2004规定执行。

猪肉、猪肝等畜禽产品抽样按按NY/T763-2004《猪肉、猪肝、猪尿抽样方法》规定执行,其他畜禽产品抽样按NY/T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规定执行。

抽样过程中,抽取的样品应明确产地,对于来源不详的样品不抽,做到样品可追溯。

七、监测项目、检测依据、判定依据(标准)及原则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2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catering industry has also shown good momentum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found that China's catering industry has a great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explored a littl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tering industry.

关键词:餐饮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消费需求;发展策略

Key words: catering industry;ex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environment;consumer demand;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72-02

1有利于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1 餐饮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这几年我国饮食服务业每年都以两位数字增长,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显然早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1.2 餐饮业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结构调整,既需要政策支持,又需要餐饮服务业的拉动。

1.3 餐饮业的发展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省各产业长期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下生存,竞争力较弱。但饮食服务业进入市场早,已经具备了竞争生存的条件和能力。因此,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其他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增强这些产业的竞争能力。

1.4 餐饮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需要餐饮服务业投入相对较少,但见效却比较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饮食服务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1.5 餐饮业的发展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6 餐饮业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字快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进而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1.7 一系列政策支出并促进餐饮业发展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2有利于我国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2.1 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78年至2010年,餐饮服务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反映了餐饮服务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出现的长期上涨趋势。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服务业市场的需求也将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继续快速、长期、旺盛地增长。

2.2 餐饮服务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已经成为餐饮服务业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同时,餐饮服务业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为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服务业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服务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服务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饮服务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3推动餐饮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品牌形象我国餐饮业目前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商标抢注,合资后品牌消失等事件屡屡发生。同时我国餐饮业在管理能力上还存在着品牌营销意识缺乏,品牌推广力度不足的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餐饮企业应创新经营方式,突出中国各地传统特色,加强品牌营销,做精餐饮文化;在创新品牌、打造品牌过程中注重统一性、文化性,把基础作好做实,在餐饮市场形成美誉度,争创著名商标、餐饮名店,让中国餐饮品牌首先成为我国老百姓心目中的金字招牌,然后走向世界。

3.2 加强餐饮业人才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目前,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整体素质不高;餐饮业发展理论滞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针对这种状况,餐饮企业应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餐饮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奠定“平台”。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餐饮人才。积极发展餐饮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餐饮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推广餐饮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开展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认定和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出台餐饮业科技创新的相应政策,加强餐饮业在科学管理、标准化建设、营养保健、菜品研发、先进机器设备创新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加大人才投入和科技投入为中国的餐饮业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当前我国餐饮企业加入各级行业协会的较少,行业协会对餐饮企业的服务也不够,对国际上先进的餐饮信息、专业成果的引进和转化体系未能形成。餐饮企业单兵作战、分散闭塞的现象仍较普遍。行业协会在组合行业力量、信息交流、培训方面开发力度不够,行业协会亟待加强。

因此,餐饮企业应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支持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沟通行业信息、加强业务交流、推广先进技术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好工作。

3.4 各级政府应加强调控,并对餐饮业方面的好项目进行直接扶持餐饮业竞争激励的局面已经形成,急需提高行业整体的管理、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的自律行为,在目前我国餐饮业主管部门缺乏执法权和有效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加强建设行业标准和规范显得格外迫切。今后需加强的标准有:基础标准包括行业专业术语、分类、编码、通则等;管理标准包括信息、营销、财务、培训、人力资源等;技术标准包括物料识别技术、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技术、服务技术等;急需制定的标准包括厨房管理标准、餐饮服务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岗位人才标准等。

加快制定餐饮业管理的国家级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体系。要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强餐饮业统计工作,建立统计调查体系,增强行业运行分析。开展餐饮业创新理论研究,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的政策措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要靠政府主管部门的调节与控制。各级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适时制定餐饮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有关政策措施,利用政策手段刺激并调节企业的发展、投资方向,保证服务质量,推进餐饮服务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加快餐饮服务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对具有一定品牌优势,且发展势头良好的饮食服务企业可以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用参股、帮助贷款、协调有关政策措施等形式,培育一批跨区域、全国性的连锁服务企业,使其增加扩张实力,促进连锁规模迅速扩大,以此引导餐饮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3.5 加强餐饮业国家交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是世界餐饮业大国,但近几年我国餐饮行业对外交流不多。参加国际性餐饮业专业会议和比赛、展览、考察、研讨等活动更少。应鼓励和支持餐饮企业开拓国外餐饮市场,使中国的餐饮业走向世界、香飘全球。外经贸、旅游等部门应积极为餐饮业走出国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行业协会应积极引导,并为餐饮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大胆开放中国餐饮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进一步吸引世界先进的餐饮管理和企业营销理念与营销方式,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产业质量,把中国餐饮市场打造成人们向往的美食天堂。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J].中国烹饪,1990,(10).

[2]中国烹饪协会.2007年度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R].中国烹饪信息,2008,(6).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3

一是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争创名牌产品2个以上。开发3个以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质量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大中型企业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力争2户以上企业获得省、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其它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省“飞天奖”优质工程2项以上。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

三是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旅游、通信、商贸、现代物流、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国家标准。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创建1户省级服务名牌企业。

四是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产品质量

1.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形成规模化、集团型竞争优势。以“紫荆红”庄薯”强庄”等特色品牌为依托,以果品、洋芋、畜牧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建办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促销、利益驱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步伐,完善具有庄浪特色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年,制(修)定农业地方标准2项以上,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个以上,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以上,庄浪果品优果率达到70%以上,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煤电矿产业。提升煤电和矿产业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有基础、有潜力、有开发前景的资源开发利用,坚持保护资源、提高回采率、转化增值、延长服务年限的原则。实施多金属矿勘查利用、年产1万吨金属钙生产线、金龙矿业公司铅锌矿石采选项目,继续实施县煤矿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建成黄庄煤矿。做好庄浪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发展我县能源产业打好基础。年,主要煤炭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化工、水泥、煤炭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药品行业。加快关山六乡镇中药材基地建设,以庄浪县中药饮片厂等企业为依托。建成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及500吨中药提取液生产线,形成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制药产业链。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部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特色中成药、生物制品、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草畜加工业。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养殖龙头企业建设,围绕建设全省商品猪生产基地和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两大目标。争取肉牛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打造畜禽产品品牌。以娇芸公司等加工企业为依托,加快肉牛、生猪、禽类精深加工,形成肉食深加工产业链。建成10万吨秸杆生物全价饲料生产线和5万吨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生产线,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

5.果菜加工业。形成果品深加工产业链。以河谷川区和城镇郊区为重点,加快果汁、果醋等果品加工型企业建设。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引进新建一批蔬菜深加工企业,争取在通化乡投资建成山野菜加工厂。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快发展薯类全粉、速冻薯条、食用淀粉、工业淀粉等产品,建成一批大型粉条、淀粉精深加工企业,形成马铃薯综合加工产业链。年,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监控体系,重点食品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6.建筑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重点实施年产50万吨石灰石生产线、日产3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5000万块矿渣免烧空心砖生产线、年产5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依托骨干建材企业,依托境内丰富的石灰石等建材资源。整合建材资源,积极发展轻型、节能、环保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非粘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不断创新优势,加快提速发展。年,全县建材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泥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80%以上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工程质量

1.建设工程质量。抓好建筑市场、重点项目和住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及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质量检查和监督,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回访、保修承诺制和工程质量投诉制度。年,全县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98%,县城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标准比例达到50%,室内装饰工程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2.交通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交通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各类技术规范及规程,项目法人、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遵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义务,依法对交通工程质量负责。年,全县高速公路平均优等率达到95%以上,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保持在90%以上,县、乡公路路面平均好路率达到85%以上。干线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乡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100%、85%,平天、庄静高速公路庄浪段等工程达到省级优质工程。

3.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按照“管理规范化、施工程序化、检验标准化”要求。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情况进行登记注册。年底,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河段治理、灌区改造、雨水积蓄利用等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达到80%以上。

三)服务质量

1.旅游业。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以打造云崖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梯田“现代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赵墩沟和堡子沟流域梯田等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步伐。全面推行《旅游规划通则》等行业标准,建设全县旅游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和服务质量跟踪活动,全力打造诚信旅游品牌。

2.交通运输业。加强运输的严密组织和科学调度,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提升农村客运站点服务功能,实现村村通班车。至年,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目标,正常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公路长途客运班车正点率达到85%以上。

3.商业服务行业。推行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活动。实行商品质量负责制。大中型商场、超市基本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重点服务行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商场、饭店、银行、邮电、医院、社区等窗口服务单位采用先进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国际标准。

4.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推动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大力推行金融、保险行业服务标准化,完善投保、承保等客户服务体系。要以方便客户为原则设置工作程序,进一步优化服务产品结构,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年,顾客满意度较年底提高10个百分点。

5.现代物流业。加快县城和南湖镇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重点。加强商贸企业与制造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合作,培育形成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构建高效物流运输网络。推进加盟连锁和配送经营,实施物流配送中心网络体系、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乡镇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努力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我县新兴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6.邮政电信行业。着力提高顾客满意率。建立完善电信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提高邮政电信行业服务质量工作方案。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提高通信质量,做到计量准确、服务至上、顾客满意。年,邮电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电信计时收费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监督,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用户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8%。

7.医疗卫生。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质、救死扶伤职业道德、严谨负责执业精神的医疗体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建立高效有序的医疗服务质量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可追溯的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升救治水平、诊断水平、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年,全县二级甲等医院全部建立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并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环境质量

1.空气质量。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污染物排放年均值逐年下降,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减排指标年均削减1.5%城区空气环境PM10年日均值控制在0.10mg/Nm3之内,SO2年日均值控制在0.06mg/Nm3之内,NO2年日均值控制在0.08mg/Nm3之内,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

2.水质量。庄浪河、水洛河、葫芦河等主要流域水质均达到标准规定。水质稳步提升。水库和具有农业灌溉功能的河流,水质达到农业灌溉水质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县城水域功能区的水质和生态景观水域的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城区污水处理厂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标率达到100%运行率达到95%以上。

3.生态质量。持之以恒地推进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建设。自然生态功能得到回复和提升。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侵害农田,农用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安全处置。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率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名牌产品培育。提高名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名牌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落实名牌激励政策,探索引导企业把争创名牌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品结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计量体系建设等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申报专利等工作。优化名牌产品结构。培育具有较强积聚功能和辐射作用的名牌产品。加强名牌产品管理,实施名牌企业动态监管,组织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抽查和监管,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重大质量违规问题的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取消违规企业的名牌产品称号。

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对现行技术标准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审,寻找差距,准确定位技术标准的提升方向和层次。鼓励外向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大宗主导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以标准化为先导,带动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以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诚信度为重点,抓紧制定覆盖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的地方标准,一是加快升级工业产品技术标准。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组织力量。加大服务业标准推行力度,有效提升服务业规范度和标准领域覆盖率。鼓励服务单位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

三)切实提高质量诚信意识。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以质量水平和保证能力为基础。做好质量信用的记录和更新,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23791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开展对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工作,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金融信贷、政府采购、工商管理、工程招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实现质量信用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施行分类监管,推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四)扎实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强县级质量检验检测项目建设,重点加强食品、建材、农产品的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检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加强行业检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行业检测机构作用。

五)全面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一次质量分析报告,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质监、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定期分别对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和倾向性问题,把握质量提升进程。建立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元素和指标,充分发挥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四、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质量振兴各项工作。县质监、住建、发改和环保四个单位要尽快提出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实施意见,并分年度提出具体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召开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实施。

2.实施阶段:及时报告实施进展情况。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质量振兴工作绩效进行跟踪分析。全面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通过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全县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质量工作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3.总结阶段:组织考核验收,总结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工作。县质监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分别承担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作的综合牵头责任,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责任体系。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督查,定期向县政府报告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提出建议、督查指导,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部门推进质量振兴的具体方案。各乡镇要制定推进质量振兴的实施方案,把质量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4

论文关键词:餐饮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论文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成为拉动节假日消费和落实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6.1%,GDP增速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达22%以上。而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则收效甚微。拉动内需作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以餐饮业为例,分析服务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

餐饮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根据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及构成统计数据,1952-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百分比可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8年是5.1%-3.5%,其趋势是逐年下降后日渐走平,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倒退,物质匮乏而导致餐饮业发展缓慢的状况。而1978-2007年则是3.5%-13.9%,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达14.9%,反映了餐饮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出现了长期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餐饮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餐饮市场的需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过程,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趋势将长期持续。

同时,餐饮业也是经济发展必需配套的消费产业。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可能。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

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市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餐饮业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使餐饮业成为具有较大弹性发展空间的行业。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市场需求压力下产生的激烈行业竞争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不仅巩固了市场发展基础,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

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达4382.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8.1%,说明餐饮业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较好的消费势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影响较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则影响较小;对高端餐饮冲击较大,对中低档餐饮影响较小。从地区内部来看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东部地区的上海,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值,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上升到60.1%。浙江餐饮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消费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很小,与其他行业相比,仍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9年春节后,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00家单位提供了4329个工作岗位,招工单位主要集中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餐饮业具有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众消费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启动大众消费市场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使大众成为消费主体是拉动消费的保证。大众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及消费水平相对稳定,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众餐饮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大众餐饮、工薪消费成为餐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餐饮社会化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大众化。近年来餐饮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外出就餐已成时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频繁将进一步加快餐饮社会化发展的步伐。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婚庆、休闲娱乐等都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这意味着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发展大众消费市场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如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9月《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工作的意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8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8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大众餐饮服务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启动大众餐饮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合理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业消费重点和热点逐渐向大众餐饮市场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4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我国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餐饮业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有待开发。从中央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来看,从餐饮市场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看,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餐饮业是拉动节假日消费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假日经济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有节假日团聚的习惯,但是,节假日到餐馆聚餐的习俗却是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产物。餐饮消费也从特定消费者在特定场合消费转为日常化、大众化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除夕之夜只有几家国营饭店营业,接待的大多是游客。而到90年代初,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小部分人的选择。随后,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为习惯。假日经济有效拉动了节假日的餐饮消费,节假日全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饭店聚餐逐渐成为消费时尚,餐饮行业也成为少数全年无休息日的行业之一,餐饮企业纷纷将节假日作为经营重点。

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浙江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杭州餐饮企业生意红火,餐饮门店人气旺盛,外出吃年夜饭的人数稳步增长,自助餐形式的年夜饭也逐渐被市民接受,成为传统中式饭店之外新的年夜饭选择。

据统计,杭州2009年春节节日期间餐饮总体销售较2008年同比增加5%-10%,各大餐馆年夜饭订座率超过95%,营业额普遍增加。由于浙江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景区餐饮成为推动节假日餐饮消费的重要因素。各餐饮名店竞相在景区开设餐厅,国际连锁品牌也在景区开设分店。

餐饮业是落实政府保障民生政策的重要抓手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社会消费多元化趋势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并不会改变,这就为餐饮业带来无限商机。

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必然成为政府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目前,餐饮业已从为少数高收入阶层或特殊消费群体服务成功转型为大众化餐饮。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转变,加强对社会餐饮业和大众餐饮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抓手,解决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提升到保民生的高度,从而为推动餐饮业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

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工程。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早餐早点作为大众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制作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学生、上班族、打工者、旅游者和家庭用餐的主要消费品种。而提供安全、卫生和营养的放心早餐服务,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责任,是贴近民心的工作。

商务部将用2年左右的时间,引导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包括配送中心及市场网点在内的早餐供应服务网络。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也发出倡议,餐饮企业开办早餐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浙江省也提出要把解决早餐早点供应作为一项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从网点布局、资金税收、服务等多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使早餐早点供应做到卫生、方便、营养、美味、实惠。放心早餐工程有望形成快餐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化早餐经营与发展模式,餐馆与饭店等正餐企业积极开展早餐经营,社会合作大力开拓社区早餐市场,深入社区办好早餐服务,各类超市、便利店创造条件办好早餐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放心早餐工程的局面。为大众提供早餐服务,将成为餐饮业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建设。随着社会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餐饮、老年食堂等成为社区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配套餐饮服务网点布局建设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餐饮经营将与商业、文化、休闲等时代特征结合更加密切。

大力倡导健康餐饮。当前,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餐饮业的新追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关心自身健康,科学用膳、餐桌安全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引导餐饮企业在合理安排膳食,讲究营养搭配;大力扶持放心菜等无污染、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加大在营养餐厅、素菜素食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高水平的营养师,推广绿色食品菜谱,将餐饮业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这既是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推进餐饮业提升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于促内需、保增长、渡过金融危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谈社会主义美食文明与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中国烹饪,1990(10)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县域经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

一、会计人才的分布情况

(一)会计人才的界定

我国的会计人才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即持证人员;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门槛很低,只要具有高中学历便可以报名参加考试,通过对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进行考试,分别考取60分以上便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部分人在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并未从事会计工作,他们考证主要是为了在大学期间加学分,或是为了求职时多一条出路。另一类是目前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持证人员,也包括尚未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我们通常称前者为“持证人员”,后者为“从业人员”。

(二)我国会计人才的分布情况

我国是人才资源大国,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统计表明,我国会计人才已近2000万人。会计人才队伍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人才的分布情况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数据分析,北京、广东、上海是会计人才最多的三个省市。而西部省份,特别是、青海、宁夏等经济较落后的省份会计人才的分布最少。可见会计人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与中国经济格局一致。大多数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包括专科以上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都愿意在地级市以上城市从业会计工作,和县域经济相较,城市企业较多,就业机会也更多,但是县域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乡镇企业尤其需要专业的会计人才。

二、欠发达县域经济会计人才调查与分析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16年暑假,笔者分别走访了该县的几家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从多位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口中了解到了该县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

(一)调查内容

笔者所调查的是印江民族花炮厂、印江勇创装潢材料责任有限公司、印江绿色食品责任有些公司、印江“黔之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这几家企业的会计人员大多属于企业外聘人员,有的是原农村生产队会计,有的是企业老板的亲戚朋友,有的是企业聘请的兼职会计,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这些会计人员主要是靠自费参加短期培训,根据现代会计上岗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便可以上岗了。因此他们大多数只能做简单的收支项目财务处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应付工商和税务以及各主管部门的检查,真正反映公司账务的账本在负责人手上,因为他们都是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做帐也得按照老板的要求。从这几家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口中了解到,他们仅仅只是做收入和支出账,不计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员工福利费,因此他们更不会给单位负责人提供财务决策和财务分析报告。这就是非公有制企业会计所做的工作。接下来,笔者又走访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镇政府下属的财政所和乡镇企业管理站两家事业单位。财政所的会计是通过财政局短期培训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乡镇企业管理站的会计是20世纪90年代财校(中专)毕业的,那个年代是人才紧缺的年代,为此他们担任着所在部门的会计,他们的工作主要负责日常的收支。

(二)结论分析

2000年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会计人才确实缺乏的,大多会计人才只通过一般培训就可以上岗,真正取得有会计职称的没几个人,注册会计师也寥寥无几。他们的会计计算方式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式会计核算方法,有些连会计电算化都还未开始接触,仍然在做手工账务。大学科班出身的会计从业者是很少的,这是欠发达、欠发展地区普遍存在的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始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这些企业都是对外公开招聘,对某些专业人才有需求严格,特别是会计专业。随着我国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正规,会计人才的业务素质也会越来越高。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的法规体系中,对会计业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大幅度提高。需求必须从守财型会计转变为理财型会计。以前的会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埋头于写写算算,做个“账房先生”,现在就必须从记账算账,照章办事的圈子里跳出来,主动研究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劳务市场等发展变化,以满足发展生产,提高会计人才竞争力的需求。

(三)问题和建议

从整体发展而言,县域经济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普遍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训,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又加上中小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人员主动专研管理问题的能力,淡化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决策作用。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滞后,知识欠缺,工作方式落后。掌握知识的主动性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这些现象的存在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财务信息失真,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营造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2]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三、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加强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做到的。当然这也不是简单的任务,我们国家已经把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到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实施会计人才的战略中。因此我们要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着手解决会计人才供求矛盾

当今会计人才的供求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会计专业,他们也是为今后我们会计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会计人才,但是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是掌握课本上的会计基本原理,无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因此由于工作经验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很多会计毕业生不能一出校门就从事会计工作,因为企业需要的是能马上投入工作,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工作经验为零的毕业生,这也导致我们大部分会计人才没有会计岗位,而很多单位招聘不到会计人员,仅在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而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他们没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往往把自己的定位于“高级人才”的层次,他们往往不愿意在小企业干会计,大多数的大学生更愿意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而对于会计人才需求量较大的私营企业招聘不到专业的会计人才。因此,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求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要过硬,更重要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可以在学生在校期间开办岗位实习、会计做帐实训的课程,企业沙盘模拟实训,学生通过尽可能仿真的模拟实训来达到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毕业后能与社会接轨。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能脚踏实地,先赚取工作经验,逐渐变成资历很深的“老会计”。

(二)提高会计人才综合素质

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满足工商界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这支人才队伍必须掌握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多种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会计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因此要求会计人才不仅掌握账务会计专业知识,还应更广泛地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与会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税法、业务分析方法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并且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应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做出经济决策和分析。其次,还应具备处理和协调相关岗位业务关系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岗位一般肩负着引领企业人员实施降本增效的职责,财务人员对企业费用、成本实施严格控制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财务岗位与其他业务岗位产生矛盾。因而,我们要努力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妥善处理会计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增进岗位人员的团结,使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7(8):58.

绿色食品分析报告范文6

成立于2011年的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创投”)正是洞悉了这一创业投资发展的规律,从而在实现创业与创投完美融合的基础上,稳步踏入创投行业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一些入行较晚或实力较弱的创投机构正在生死线上挣扎。对它们来说,和利创投的经验也许具有某种启示意义,可以引领其走出发展的阴霾。

创投与创业并行

“想做成一番事业,不但要有好的项目,有资金保证,更重要的是要有资本运作和市场管理的能力。因此,在成立和利创投的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山西和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和利企管公司对所投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和运营,来确保产业经营的良性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和利集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在袅袅升腾的红茶香氛中,总裁彭子蛟向记者谈起了和利创投与实体企业捆绑发展的历程。

和利创投成立于2011年7月25日,注册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是一家专业的创业投资公司。为了拓展公司事业,提高经营绩效,更充分地利用雁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公司明智地选择了山西朔州市的市场。和利创投于2011年9月进驻朔州,经营重点是对一些高成长、高预期回报的初创企业以及二次创业及重组、整合型企业进行投资,规划中涉及能源、快速消费品、医药保健、高新科技、旅游度假、餐饮娱乐、绿色食品、文化传媒、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装饰建材、养生养老、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多个行业。

和利创投的投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控股、参股、收购、兼并、合作上市等多种形式,能使被投资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管理和利润等方面获得稳健快速的发展和最高价值的回报。

彭子蛟介绍,和利创投始终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投资管理。投资前期会进行项目接洽和筛选,指派专业人员进驻企业或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对投资企业(项目)进行调查。项目调查完成后,投资决策委员会会对详细情况与分析报告进行审议。一旦审议通过,便可做出投资决定,签订投资合同,然后根据合同约定对企业进行投资。投资后,和利集团会通过和利企业管理公司对被投企业(项目)进行投后管理,主要方式有项目中前期的立项、实施、管理,中后期的直接投资,上市前的战略投资等,还会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财务、法律、业务等方面的帮助。和利创投会综合运用成熟的投资方法及手段,对所投资的企业采用分段投资、联合投资、组合投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和跟踪所投企业的管理,能够帮助创业企业迅速渡过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创造更大的价值。

和利创投非常重视公司制度建设,设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与投资流程。在创投业务体系中,设有项目拓展部、投资管理部、风险控制部、投资银行部、事业投资部、投资决策委员会。这一体系中的部门齐全,分工明确,可对备选项目层层把关,从而使投资流程更加科学严谨。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体系中,设有经营管理委员会、行政管理部、财务管理部、企划宣传部、信息管理部、事业营运部、政策法律部、公关外联部、客户管理部、市场纪律检查委员会、业务督察组、后勤保障部等。从管理体系的部门设立及其相关职能看,能够充分体现出公司组织严谨、布局科学、操作有序、把控到位、管理有效、运营稳健的特点。

和利创投遵循三条投资原则:一是明确投资期限、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二是建立投资组合,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三是对市场的反复无常和无理性做好准备。这三条原则有力地保护了初涉投资行业的和利创投免受高风险的侵扰,从而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募资、投资,并有效保证资金安全。

对于任何投资机构而言,风控部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制衡投资风险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和利创投,风控部的工作由总裁彭子蛟亲自管理。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合伙人负责的态度,风控部的各项制度更为严格,执行起来也一丝不苟。

项目走完尽职调查流程后,事业投资部会向风控部提交《财务调查(审计)报告》《法律调查报告》,向投资负责人提交《投资协议书(草案)》及《投资建议书》。风控部会对提交上来的材料逐一审查,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风控部将联系相关专业机构对材料进行外审,然后根据审查结果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如果在尽职调查中发现项目有重大缺陷或问题,经公司投委会批准,会终止项目。而经公司尽职调查通过的项目,投资负责人可向投委会提出申请,对项目进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风控部需向投委会明示最终风险评估意见。

目前,本着“发展、合作、共赢”的企业宗旨和“和谐共赢,利享天下”的经营理念,和利创投已在朔州投资建设了山西和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和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以儿童电影事业为主,已经拍摄完成儿童情感电影《空火车》、电视剧《大号小兵》)、山西和利情酒业有限公司、山西金目标和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推广中国企业画册网、企业工作网络平台、企业执行力系统等高新科技项目)、山西和利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山西和利快乐家园商务酒店、山西和利亮点灯饰城、山西和利金源泰装饰城。

在和利创投成立的过程中,令外界大感困惑的一点是,公司成立后并没有像其它创投机构那样急着找项目,忙着募资、投资,而是紧接着成立了和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企管公司”)。对此,深谙企业运作之道的彭子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只孤立地进行创业投资这方面的运作,而没有经营管理的能力,对于初入创投行业并不具备创投实践经验的和利而言,其风险是无法控制的。所以,要降低风险就要对被投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和利企管公司恰恰担负着这个重要职责。”

和利创投总经理薛宝玉告诉记者,和利企管公司是山西省朔州市第一家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的机构,拥有一支由彭子蛟亲自打造并带领的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公司会根据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经营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的制定与服务等。通过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以及完善的管理流程,公司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以精湛的专业水平和高度的敬业精神,高效率地帮助客户建立最优化、最简化、最有效的管理体系。公司本着“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的负责精神,关注客户遇到的所有管理困惑,以协助企业管理水准提升、改善企业生命力为己任,从而力争使每一位客户都成为成功的典范。

传统行业领航

“传统行业铺路,新兴产业引路,实体投资求稳,整合经营前行”,这是和利创投发展的指导方针。在其指引下,目前和利创投把大部分资金投向了传统产业。彭子蛟介绍说,这个投资策略是结合朔州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和利创投本身的特点,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制定的。

首先,朔州是一个商业欠发达的地级城市,这里最大的经济支柱就是丰富的露天煤矿资源。朔州素有“亚洲露天煤矿之都”的美誉,煤炭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大约在60%以上。除煤炭以外,其他产业,尤其是创新型产业在朔州可以说尚属空白。出于对煤炭以外产业认识的欠缺,当地人并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其中。因此,要在朔州以创新项目来吸引创投资金非常困难。

其次,朔州是一个成立不过20余年的新兴发展城市,开放度相对较低,人们的思想偏于保守,只愿意把手中资金投到看得见、摸得着、自己又熟悉的项目上。与衣食住行有关的产业更能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即便投资失败,实体抵押也还在,投下去的钱不至于打了水漂。

其三,和利创投是朔州成立的第一家创司,当地人对这种投资形式并不熟悉,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和利创投当成是放高利贷、搞非法集资的机构而避之不及,根本谈不上考虑做公司基金的出资人。因为这些误解,公司在成立之初开拓业务时遇到了不少麻烦。彭子蛟调侃道,那段时间里,自己在朔州的角色就是一位创业投资宣传员。

但同时彭子蛟也表示,虽然有种种客观阻力,但朔州与创业投资却有着天然的联系。创投要开展业务,首先需要向特定人群募集资金,然后再将资金投向创新项目。近20年煤炭经济的发展积累,在朔州催生出一批拥有可观财富的富裕人群,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就是朔州的煤老板,有时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200万元。这样一个富裕群体无疑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了充足的潜在募资对象,同时,由此也体现出和利创投决策者独到的经营眼光。和利创投的合伙人绝大部分都有煤炭行业造就的财富积累背景,他们加入和利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资本实现保值增值。

公司成立,方向确定,接下来便进入实操阶段。找项目,募资金,成为创投事业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虽然朔州的商业并不繁荣,但是骨子里蕴藏着丰富商业基因的彭子蛟还是发现了市场中暗藏的商机。几位合伙人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磋商,最后一致同意收购朔州金源泰装饰建材城,并交由和利企管公司全面经营。

收购金源泰之后,和利企管公司首先考虑的就是转型升级,着手在金源泰一楼打造和利亮点灯饰城。和利创投总经理薛宝玉介绍,建设灯饰城时共募得资金1800万元,采取的投资方式是在企业内募资投入、年终分发红利的传统股权投资形式。记者了解到,在这1800万元的募资款中,很少有以百万元为单位的投入,单个投资人的投资一般都在几万至几十万元之间。“朔州地区资产达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富翁很多,他们肯为一部豪车、一座豪宅花费百万、千万,但在创业投资方面却十分保守。这种投资形式让朔州人觉得很新鲜,但因此也总是让他们心神难宁,充满怀疑,所以一般都是试探性地投资。小小地投入一笔,赔了不心疼,赚了呢,算是意外惊喜。”谈起朔州人的投资心理,彭子蛟不免一脸苦涩。

经过一年多苦心经营,整个金源泰装饰建材城、和利亮点灯饰城的全年营收超过了2000万元,2012年底股东们已分到红利。和利创投的第一笔投资取得成功,大大地提升了团队士气。大家摩拳擦掌,开始谋划公司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金源泰的转型发展被提上了公司日程。

基于多年市场打拼的经验,彭子蛟对于金源泰的经营状况做了全面分析:首先,金源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朔州家装建材行业的领头羊。后来出现经营困境的原因有四,一是装饰建材巨头“居然之家”入驻朔州后,其他一线品牌纷纷撤离,在一定程度上抽走了金源泰的经营内容;二是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重拳打压,使得二线家装建材品牌市场逐渐萎缩,导致加盟商的行动越来越谨慎;三是商户缺乏足够的商业实力,其资金、管理和对市场的认知都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最终导致难以为继;四是朔州家装建材市场的重心已悄然位移,四肢乏力的金源泰难以与豪德广场、居然之家抗衡,最终被边缘化。

找到了金源泰陷入困境的病因,彭子蛟和他的企业管理团队开始设计金源泰的转型规划,而这一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起初大家一致认为,从和利亮点灯饰城的顺利运转和金源泰三楼全友家具卖场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践证明,一定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是行不通的。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有号召力,才能引领行业的发展。以这样的判断为基础,为了体现金源泰的整体性,和利的企业管理团队准备依托和利亮点灯饰城和全友家具已有的影响力,着重从相关行业招商。但是经过调查走访,金源泰的这个转型设计方案遇到两方面问题:一是产品的同质化会导致商户出现保本压价的倾销行为。为了争取客户,个别商户有可能违反商业道德,开展恶性竞争,进而严重影响商场的声誉;二是,朔州现有的相关行业诸如床上用品、小家电等满足不了商场的招商需要。最终,这个转型思路被证明走不通。

后来,经过团队反复调研讨论,和利还曾把寻求转型目光投向商业零售巨头“国美家电”。虽然国美有意入驻朔州,也看中了金源泰的地理位置和经营面积,但它坚持要占据金源泰一楼亮点灯饰城的场地开设卖场,这使得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几经转折,最终和利与朔州本地的零售大王“百福超市”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形成了金源泰一楼亮点灯饰、二楼百福超市、三楼全友家具的总体格局。这种安排使亮点、百福和全友形成互通互动,客观上提升了客流量。在不增加广告经费的前提下,扩大了亮点灯饰城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它在朔州市场的知名度。同时,三家商企可以联手开展大型促销活动,能够为金源泰持续增添人气,让朔州人真正了解金源泰的经营模式与产品种类,实现商城的持续繁荣,并达成“场地增值”这个和利创投的最终愿望。如今金源泰的发展已步入正轨,业绩也在不断攀升,和利创投第一个项目的打造过程由此告一段落。

彭子蛟感慨地说,金源泰的案例说明,投资一个企业就像养了一个孩子,对它的看护要面面俱到,一点都不能懈怠,更不能马虎,非常辛苦。谁要是认为创投就是把钱投到企业等着钱生钱,可以当甩手掌柜,那可是大错特错,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还是趁早远离这个行业。

金源泰商城开始稳定运转后,和利创投把目光投向了白酒行业。凭借山西得天独厚的汾酒文化和资源优势,公司注册了“和利情”这一酒商标。2012年,“和利情”酒走向市场的当年就实现利润100万元;2013年,“和利情”酒完成产品升级并扩大了生产规模。现在“和利情”酒已在朔州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并在有步骤地向朔州周边及外地推广。良好的开局更加增添了彭子蛟的信心,喜悦之余,有着诗人情怀的他为“和利情”酒赋诗一首:清香入口胜幽兰,遥念酒经慕圣贤。饮罢三杯吟古赋,心如野鹤上云天。

朴素的经营理念

如今,山西和利企业集团已从最初的两家分公司拓展为拥有七家分公司,人才队伍也从创业初期的几个人发展到数百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和利实现了以企业管理、创业投资为主体的实体投资经营态势,投资主要涉及文化传媒、高新科技、白酒、汽车租赁、商务酒店、灯饰城、装饰建材等七个行业,并在朔州实现了“填三空,创一奇”。其中,“填三空”是和利填补了企业管理、创业投资、汽车租赁这三个空白行业,“创一奇”是指和利是朔州首家涉足影视文化产业的企业。

大道至简。彭子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经营企业的决胜法宝和技巧,说到底就是遵循基本的商业规则,让企业坚持基本的商业准则和操守。其中,“诚信”更是被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将其作为团队建设、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企业中全面推行。

彭子蛟对于诚信的认识非常深刻,并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他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讲诚信是每个人和每个企业的立身之本。诚信不仅仅是人类相互沟通交流的一架桥梁,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需要,更是企业、团队做大做强的必备品。它犹如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一双经久耐穿的鞋、一件永不褪色的衣服,平时看似平淡,却因此更显珍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子蛟说,企业塑造和坚持诚信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坚持,需要从点滴做起,并通过每次的承诺、每次的优质服务加以兑现,以此慢慢积攒并逐渐传播开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灌输诚信理念,企业才能做大做强,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彭子蛟认为,诚信是推动企业生产力提高的精神动力。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这些模式和制度都需要具体的人来执行和运作。因此,企业诚信的建设效果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取决于员工个体的诚信水平,建设一流的队伍成为推动企业诚信体系的保证。诚信还是促进企业中有效沟通的桥梁,而良好的沟通是企业内各链条间的剂。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领导与领导、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都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由此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人们缺乏互信,企业就会失去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诚信才有沟通,有沟通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活力,否则一切皆不和谐。塑造企业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使企业内部所有人真诚相待,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和发挥。

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源泉。它能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扩大经营份额。尤其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营已由过去的生产导向转变为消费导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在客户认为企业可靠可信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得到丰富的收益和回报,从而得到发展。反之,如果不讲诚信,就会让企业的形象大打折扣,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必须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来加以推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各级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企业还必须对外保持诚信,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信誉度不断提升,才能让那些与企业合作的人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