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1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幼儿园教学;应用;实践

互动教学法主要是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幼儿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进而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互动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下的创新型产物,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多样化、目标明确、效率高等特点。

一、互动教学法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互动

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互动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等形式。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形式,跟上现代化教学发展,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多媒体教学通过影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予幼儿视觉冲击,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以教学讨论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在国外教学中效果良好,但在我国幼儿教育阶段有待进一步普及。

2.问题式教学

互动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方法也是互动教学法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这也是幼儿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进行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以内减法运算,哪名小朋友还记得?这时幼儿就会回想所学内容,然后教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无形中得到知识的巩固。

3.角色扮演

幼儿教育中角色扮演主要是模拟生活事物,让幼儿有真切的感受,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认识动物特点时,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的动物面具,然后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动物扮演,在扮演过程中教师建立一定的故事情境,能够让幼儿有真实的体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幼儿在模仿动物的同时会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模仿。幼儿模仿小兔子,教师可以模仿大灰狼凶恶的样子,根据相关故事情境进行编排。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带领幼儿回顾每个动物的特点,增加幼儿记忆,简化理解。

二、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的实践

1.建立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走进幼儿思想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举止行为,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环境进行分析。幼儿阶段,身心发展、思想意识不够成熟,表达能力有限,这时就需要教师有一颗包容的心,用心理解幼儿的语言和行为,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例如,在美术绘画中,幼儿将天空涂上了各种颜色,想让天空变得更为丰富,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学生思考天空应该是哪一种颜色,而需要走进幼儿心中了解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可进行说教,否定幼儿的创意。教师不该将幼儿的创造力萌芽扼杀掉,反而要鼓励幼儿,与幼儿交流、互动,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2.动态教学互动

作为一名教师,幼儿教育是其工作内容,是基本职责。因此,教师对待工作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懂得如何教学。互动教学就像一个皮球,抓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以同样的方法抛过去,这样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跟着音乐乐曲,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乐曲拍手、唱歌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一种动态教学的形式开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对音乐产生美好的向往,进而实现互动教学的效果。

3.鼓励幼儿

幼儿在鼓励中更容易进步,教师的鼓励也是与幼儿互动的方式之一。教师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幼儿,引导幼儿穿越一道又一道障碍,进而获得成功。或是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分给幼儿橡皮泥并提问:“小朋友们,现在发挥想象,你觉得橡皮泥可以捏成什么形状?”这时幼儿就会争前恐后地回答,然后让幼儿进行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变化,提问问题,如为什么使用这个颜色?小马的耳朵是什么样?通过幼儿的回答了解幼儿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互动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幼儿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帮助。本文分别从互动教学法应用、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幼儿教育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晓露.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学周刊,2014(4).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2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的变革带来了机遇。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由于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决定了它是教育事业中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引发整个教育观念的巨大改变。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和发展图象、文字、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媒体系统。目前,许多幼儿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怎样呢?

一、现今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基础,灌输式教学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弊端。但是随着电化教学手段的普及,这种“人灌”的方法又被“电灌”取而代之。老师们用各种各样的课件、录象片代替自己的讲授演示,孩子们接受着有这些媒体传授的知识,而动手动脑参与活动的权利则被剥夺了。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了电脑辅助活动。这个活动是小班美术《小蝌蚪》,教师将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幼儿看。虽然做的非常形象、逼真,但是教师自己没有动手操作。由于电脑的显示屏幕太小,有的幼儿为了看清楚画面都站起来,影响了课堂气氛,当教师用鼠标点击已画好的小蝌蚪示范图例,幼儿还没看清楚就消失了,后来幼儿画画的兴趣由此而减弱。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一,教师教学的观念有所偏差

现在有些教师一遇到公开课,就想到了多媒体。认为运用多媒体来上课很顺应潮流,感到自己是在时尚的前列,只要用到现代教学媒体就能上出新意。这是他们对现代教学媒体认识的偏差,过分强调了电脑的作用,而忽略了自己才是活动的主导。因为她们观念上的偏差故而导致行动上的错误。就如上述例子中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给幼儿做示范画画,而是请电脑代之。幼儿虽然对电脑很有兴趣,但是受到电脑本身的限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问题二,多媒体的制作与运用缺乏参与性

陶行知曾提出:做中玩、做中学、做中求发展。幼儿在动手做做、玩玩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考虑将多媒体制作成半成品,让幼儿参与完成。在设计课件时,要让幼儿有自己选择知识的机会,要留给他们充分想象、创造的空间。如教师在制作一些续编故事的课件时,将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分别出现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续编故事情节,充分发挥、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知识的形式是由幼儿将主动学习到的知识象搭积木一样自己积累起来的。

问题三,教师对电脑的运用技巧欠佳

众所周知,要使用多媒体电脑,首先要制作课件。课件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并不是很容易掌握,而是需要学习一定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操作才能把握的。课件做好了,并不等于课也上好了,课上的操作技巧能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熟练的操作离不开对电脑的熟悉掌握程度。如果活动中电脑系统出了点故障,那又需要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力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的各方面修养和能力都渗透在整个活动中。有些教师对电脑并不是太熟悉,操作起来容易出错,这样就给整个活动大大打了折扣。因此教师在制作和操作时必须熟练运用。

二、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应该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2、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始终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着重激发、促进指导幼儿的学习,突出幼儿的主体必须依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合理运用的过程中。同时人机交互并不能取代教师与幼儿间的交互作用,在教学中仍应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辅之多媒体技术,应用时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该用时慎重选择应用,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有时活动中穿插几幅图片、一段动画就能很好的解决了该活动的问题。

4、课件制作应以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规律加上科学的设计,注重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使课件的通用性与个别性有机结合。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不同的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多媒体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教育科研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并更加多元化,这自然也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并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规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实现自然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进《谈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幼教博览》2004.4

2、李云段《中国电化教育》2003.3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应用

1前言

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定义指的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载体加以全面控制与处理,同时把这些要素都呈现在屏幕上,经过一系列的交互式操作最终达到传递特定信息技术的目的。由于同时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优势,因此,在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幼儿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掌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尺度。

2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产生诸多有利影响

2.1展现出生动、形象的画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幼儿思维方式通常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提供更为具体和直观的认识,正确引导抽象思维的发展。然而,传统式的幼儿教学,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内容要求或自行购买一些图画,采用语言传达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认知。但是,这种传统教学形式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由于图画表现力极其有限,因此,幼儿只是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并不是展现事物完整的变化过程,尽管便于观察,但是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另外,在运用语言表达法教学时,多数是利用抽象性语言。但由于幼儿刚接触这些新知识,在产生了学习兴趣后,就会有所谓的技术性词语影响了思维的扩散,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还有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

结合幼儿形成的形象思维特征,能够全面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化,将整体事物细化进行分解,为幼儿展示出更形象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一些自然常识时,可以为幼儿展现“雨、雪、雷、电”的全过程;再如,展现蝌蚪成长过程等。这样一来,这些难以表达的事物或是过程都形象的再现出来,这样既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幼儿课堂教学质量。

2.2提供一些影像资料,强化幼儿自我教育

在条件允许下,幼儿园可借助摄像机把教学过程中幼儿所有表现都记录下来,随后组织幼儿集体来观看,并且针对每个幼儿的表现加以评点。和上次课堂情况相互对比,找出幼儿进步之处与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把存在的过失进行改正,逐步让幼儿走向自律的正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满足幼儿课堂展现的需求。

2.3充分利用交互特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可建立多媒体教室,创造更多接触多媒体的机会。这样可以能够全面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交互特性开展教学。例如:利用图形交互界面或是窗互形式,为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这样所呈现的内容大部分为非线性超文本结构,这样可以把点、线、面不同层次信息相互融合在一起。因而,教师应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结合幼儿喜好,不管选用何种方式或者是顺序,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习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交互界面多是由图标与菜单共同构成的,如:植物类包含花草、树木等,而动物类包含牛、羊兔子等。另外,用“口形”动作代表说话的声音;而用“摄像机”代表所见的动作实况。通过虚拟画面的展现,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尽管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知识呈现方式、认识过程以及幼儿智力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培养幼儿情感和意志也是幼儿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在师生交往或进行游戏时借助榜样激励法或行为指导法培养幼儿的情感与意志。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播式”、“点对点”等交互方式,不利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与体验,因此,直接对幼儿认知形成产生影响。

在幼儿园教学中,大多数都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的,而且幼儿是每个游戏的重要参与体,既能获得情感体验,又极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准确的理解和认识社会现象,逐步形成社会认知。而上述内容都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实现的。在教学中,假若学生长时间接触多媒体,使幼儿常以电脑为伴,和事物发展相脱离,进而形成了孤僻性格,直接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师才是幼儿教学的活动开展的引导者。如果把幼儿完全交给多媒体,那么不仅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更难以控制学生的自制力;另外,对教师和幼儿的双向交流性发挥产生了影响,进而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尺度

4.1运用角度

现阶段,在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但是,教学的核心部分为教学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全面认识多媒体教学技术,而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此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4.2运用深度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的优点,因此,完全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把静态、复杂的事物转变成动态、形象的事物。但与此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容易出现思维与想象力不培养不到位的情况。若多媒体技术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那么幼儿将长时间处在一个缺少抽象思维教学的环境当中。换句话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时,难以达到理解的深度,这样幼儿只是动动四肢或是五官,完全不具备用脑的机会,这样一来,很难促进幼儿抽象思维的形成。由此看来,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首先要把直观和抽象事物的关系处理好,使事物呈现达到一定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实现教学目标。

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5.1教师技术能力的限制

在幼儿教学实践当中,由于教学中只使用一些简单的教学设施,如:录音机、投影仪等,而真正接触多媒体设施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更不用说要开发与使用多媒体课件了。尽管有一些条件较好幼儿园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教师对现代教学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5.2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

尽管国家在幼儿园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发展状况不同。现如今,幼儿园还没有能力建设更多的多媒体教室。虽然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多媒体教室,但还缺少专业的软件编制团队,因此,为把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中得到普及应用,幼儿园仍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6结束语

总体来说,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面向现代化社会、面向未来的,因此,教学手段也要凸显出现代化的特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便达到了现代化教学的标准。目前,尽管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影响。只有掌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尺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功能,以期全面提升幼儿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盛勤勤.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20);119-120.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4

关键词: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促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规律和幼儿园卫生保健措施,是幼教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然而,在很多大中专院校中,这门学科不受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人结合多年从教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效

学前卫生学分生理基础、儿童营养、预防常见病、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与评价五大章十几节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少,但内容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是任课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幼儿园进行调研,制定合理的教案。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重点讲述儿童营养、常见突发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等。总之,应优化教学内容,使学前卫生学成为幼教从业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前卫生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很细,尤其涉及人体解剖结构等,很难单凭口头讲授学生就能理解。在多媒体教室紧张的情况下,本人积极与教务处、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协调,争取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使抽象概念变得形象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容易理解和记忆。

2.突出学生主体,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前卫生学课堂上我尝试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除了设计情景教学模式、分组讨论、集体发言外,本人还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比如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护理教学环节,提前让学生分组设计突发事件,课堂展示处理方法和手段,然后讨论等,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技能和手段,这样,课堂教学既不枯燥,又能提高学生主动性。

3.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许多实际案例,这样既避免了空谈理论,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每个同学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

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空谈理论教学是当今中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学前卫生学是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是不充分的,学生也很难理解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和学习价值。本人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校周边幼儿教育机构,带领学生现场教学和观摩,使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就业铺路搭桥。

四、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提倡开放式教学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非常发达。我将个人收集的多媒体课件精选后,建立学前卫生学多媒体网络平台,方便学生随时登陆学习课件内容。此外,目前国内还用很多高校有学前卫生学网络课程,我筛选后建立网络连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主学习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的设立,建立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学习的立体教学框架体系。

五、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态度。受传统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影响,有些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掌握基本知识,解决问题和应用”成为空话。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10%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调查报告占10%、实训占40%、卷面成绩占40%,提高实训成绩所占的比例,以此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

参考文献: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5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不够深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幼儿的自由活动阶段当中表现为没有耐心,对于幼儿行为所蕴含的潜在意义无法实现准确的获取;二是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和幼儿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互动。1.2实际教学操作能力有待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实际教学操作能力较低。一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语速过快或过慢,话与话之间缺少一定的逻辑性,且语言和肢体动作之间较为不协调;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合理利用多种教学媒介,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1.3缺少教学经验反思的习惯。缺少教学经验反思的行为习惯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缺失的表现之一。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新教师明显缺少主动进行教学反思的行为,一般都是在指导教师的要求之下而进行的;在进行反思的过程当中也只是局限于问题的表象,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对策

2.1改革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平台

2.1.1转变固有教学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转变固有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其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过度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训练的环节,进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有限。而教学方法的转变则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可采取案例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例如,在讲授如何撰写教育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教学片段视频,组织学生对影响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再例举出修正后的教案,让学生进行对比。2.1.2增强阶段性实训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而要增强必要的阶段性实训项目。实训项目的实施应建立在学科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完成之后,以项目为划分标准给予学生一周左右的训练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幼儿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当中去,以此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例如,在完成“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理论课程讲授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到这一课程的项目实训,可采取模拟仿真演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婴幼儿游戏和制定相对应的游戏规则,也可以在学校的技能实训室锻炼学生的婴幼儿卫生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2.2重视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实现校企合作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另一有效对策。学校应该和地区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构建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学校教学和岗位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首先,幼儿园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观察,从而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其次,学校也要邀请幼儿园的优秀骨干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讲解幼儿教育方法等经验,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辅导;再次,幼儿园可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使得学生获取兼职的机会,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岗位工作流程;最后,学校和幼儿园应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3构建完善顶岗实习体系

2.3.1制定顶岗实习环节。构建完善的顶岗实习体系是有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另一对策,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实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一,对于学生的实习内容应予以丰富,要求学生在完成实习岗位基本任务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明确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整体流程,并尽可能的掌握独立代办的技巧;其二,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实习守则,对学生的实习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编写工作计划和教案等;其三,对于学生的实习过程要实现进一步的明确,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阶段性的任务,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注重对学生实习成果的验收。2.3.2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除了以上所介绍到的几点对策之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还硬挨对教学评价方式予以创新。一方面,转变传统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成果考察方式,不将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降低笔试成绩所占据的比例,增加技能考核项目,并实现学生自主评价、生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待岗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最后,对于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应严谨的制定,以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其中包括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要重视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又决定着幼教工作的适应与胜任以及学前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对策,从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雷鲸 单位:福建省清流县嵩溪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心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89-92.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法范文6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一)“新课改”的呼唤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称。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新一轮课改试验也开始了。幼儿园新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的精神,善于学习、善于反思。2006年11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召开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大家一致认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诸多因素,职业学校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甚至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困难。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职校生与同龄的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因此,他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如果运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那么结果只能是失败的。

其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三学六法”,整个教材体系对教学实践虽然仍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其结构和内容已远远滞后于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一是教材的逻辑性强,概念、知识、原理等理论知识过多,学生难以掌握,容易觉得乏味。二是教材的内容已经陈旧,很多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种前沿理论没能列入到教材中。三是各科内容互相重复,但观点各有差异,学生很容易混淆。四是教学过程注重教师口头讲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对概念、原理阐述较多,要求学生运用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学生学完后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一体化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手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体化教学法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重复教学问题,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课程目标一体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方面的改变是,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所以,我们确定的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钢琴、舞蹈、绘画、游戏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努力构建“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一体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以“三学六法”为主体。这样的课程集合,形式上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并没有整合成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点和真实需要的课程体系,不仅内容庞杂,体系混乱,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没有很好地将师范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

“三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基础教育课程要少而精。这些课程必须高度凝练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既要反映学科的精华,又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例如幼儿卫生学,可以在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卫生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着重掌握幼儿的保健技能和相关营养知识的应用,也就是着重掌握幼儿保育方面的技能,如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技能、营养的搭配、生活护理等。而对于幼儿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可以对其进行优化结构体系,整合为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弱化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整合两者重复的部分,把重点放在幼儿各心理现象发展特点和相应的教育基本原理以及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六法”是幼师的课程主干。自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后,六科教学法摇身变成“五大领域教育”,并整合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一门学科。但无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还是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内容和方法还是沿用了“六法”的主题。“六法”的主要问题是在分科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知识体系,过于偏重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法,这一点需要改进,但我们也应看到,“六法”蕴含的教学元素,是幼儿园的任何教育活动中都不可缺少的,不能简单地抛弃。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六法”加以改进整合,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学会如何有效地组织、安排幼儿园教育活动,并通过见实习学会融会贯通,综合使用。

(三)教学方法一体化

1、项目学习法:运用“项目学习法”将课程学习任务分解为多个学习项目,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发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操作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活动设计、观点辩论等多种途径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设计上,采用三段式: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归纳小结(或操作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三段式顺序,使学生深刻理解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学前教育的理念和信念。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境教学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是在幼儿园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幼儿园结合上课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关于“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等内容,学生在幼儿园,按教学要求学习利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设计并当场给幼儿组织教育教学、游戏活动,教学地点从教室转换到了幼儿园,把教法课中需要学生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内容,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方案,精心准备教学材料,在幼儿园进行现场教学。虽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还稍显稚嫩,但她们实际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学生现场教学之后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讲评,都是此种教学方法中的亮点。生动形象的演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教学方法从纯课堂教学真正步入了实践之后再提升的环节。

4、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容量大、节省板书时间等优势,深受学生喜爱。例如在教授幼儿心理学的知识时,结合教育需要,有针对性选择flas,充分利用动漫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结合欣赏活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评,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心理,了解幼儿故事演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