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育;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基本载体,而对语言的基本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则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技能。幼儿时期由于孩子们的综合认知较弱,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往往很难有效进行,比如讲话断断续续,对于自己的想法不能有效的表达等等,这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还会造成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误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够促进他们自由表达、科学表达的实现,提升他们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效率。
很多孩子在大家面前不敢大声讲话,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孩子敢于进行表达,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对于他们的回答则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说话的勇气。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从自身的语言表达入手,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要规范语言,在叫孩子们吃饭的时候说“吃饭啦”而不要说“吃饭饭啦”,避免一些重叠词的运用,引导孩子们养成正确的表达方式。还要教会孩子们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对于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打搅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等等。
二、培养孩子的思考思维能力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书本的知识,学的东西都不能被有效的整理、吸收、运用,就会导致自身陷入迷茫的境界。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在此时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
但是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对于事物的综合认知不全面,思考的时候往往存在片面的因素。比如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以为是医生,而不知道可能是厨师或者科研人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的拓展知识面,比如要将医生、厨师、科研人员进行对比,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以及工作特点进行思考,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自己进行一些思考,而不是直接就问老师或者家长。例如在夏天的时候就要想到看天气预报来判断天气会不会很热,要不要带雨伞等,或者根据早上的天气状况来判断今天会不会下雨?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断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把幼儿当做一个“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知识往他们脑子里“浇灌”,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快速的提升孩子们的理论知识技能,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的厌恶,抹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新时期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注重孩子们自身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去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浮沉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孩子们探究怎么让铁皮浮在水面上,前提是不能借助外力,比如用绳子提着或者放在泡沫上面。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很多孩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感觉很困难,有坐船经验的孩子就会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发现将铁皮弯成“船”的样子就能够让铁皮浮起来。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孩子们对于浮沉原理有一个自身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铁皮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能够受到水更多的“浮力”,提升他们对于浮力的认知。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鼓励孩子们多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主性,而不能简单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以免导致孩子们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
四、培养孩子的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主题之一,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够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实力。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特别是在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各项认知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压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合作力量大的音像素材,让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比如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合作分配、共同完成。此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合作交流的一些契机,有意识的进行合作交流,以便能够提升效率,更好的实现目的。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大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用美术图画来启迪孩子们幼小的心智。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美术;图画;心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43-01
幼儿的心智是孱弱而单纯的,譬如一张白纸,父母是向上填色作画的画师,幼儿教师是另一种身份的画师。这个时候,画师涂抹什么颜色,孩子的心田可能就会形成什么颜色,所以,早期的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就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因材施教。从幼儿的教材我们也能够直观地看出,孩子们往往会喜爱那些图文并茂的画册和课本,乐于接受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信息,而美术和图画无疑就是一种最佳的方式。所以广大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可以利用美术图画来启迪孩子们幼小的心智。
我从事幼儿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所教的是美术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来完成自己的幼教教学工作。
一、教育学生学好教育学和心理学,正确认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方面,智力发展只有两种思维均衡发展才是最好的。对于幼儿而言,其逻辑思维能力要远比形象思维能力欠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幼儿身上轻易看到,比如说目前颇为流行的一些动漫图画书,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很难发现其中的图文意思和乐趣,但孩子们却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具体到一些需要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处理的问题,幼儿因其年龄、阅历、心智等特点,就要远远输于成人了。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美术教师能否用美术这一特殊的教育工具来打开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头脑,然后进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呢?这就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毋庸置疑,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能充分给孩子们机会去自由想象和创造,那么他的想象力就会因为学习美术而获得提高,久而久之,他的形象思维也会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们,搞好幼儿美术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认清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育学生应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专业特点。
传统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实际上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贯彻执行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我常常要求我的学生们,应该充分认识美术教学这个工作的重要性,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够主动地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从而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最终能完美地胜任将来的幼儿美术教学工作。
三、教育学生应充分认识到美术绘画是培养幼儿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幼儿因为刚刚接触世界,所以对一切知识都会感到好奇,而正是这种好奇心,才会激励起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好奇心越强,探究的心理就越强烈。实践证明,好奇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一个人好奇心没有了,他的心就老了。绘画无疑是培养孩子们好奇心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一个人的童心和青春活力的有效途径。喜欢绘画的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不但可以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同时也拓展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增强人的社会竞争力。因此,美术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培养一个人广泛的兴趣。这一点认识,我常常向学生们强调,应努力从他们自身去发现规律,情商能带动智商,像他们一样,美术学得好的同学,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很强,所以美术教学应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为基点,这样才能够培养兴趣,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四、教育学生应正视绘画对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原则提出以培养孩子的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幼儿美术课而言,一支画笔,一个灵感,孩子们就能在一张白纸上创作出自己头脑里酝酿的一个小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很神奇的事情。我告诉学生们,将来在对幼儿授课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孩子们的画会画得很不成形、杂乱无序,或者根本就让大人看不懂,但是我们幼儿教师应充分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并尊重他们的创造成果。我给我的学生们举过一个例子:比如可以给孩子们命题画画,让他们画一条小河,然后画一只小白兔想法过河的画面。于是你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画面就形成了。有的孩子为小白兔安上了翅膀,是想让小白兔展翅飞过了小河;有的孩子给小白兔做了条西瓜船,让小白兔划着船过河;我们都应该尊重这些创造,正是通过这些创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活跃,思维空间无限拓展,其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这就是美术课所特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值得我们每一个幼儿美术教师从中挖掘探讨。
总之,幼儿美术教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所有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能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美育思想,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进行幼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特别重视向学生们贯彻这点认识。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也是他们作为特岗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手工制作;重要性
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充分的动手制作时间。手工制作课程具备比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不但可让幼儿感受到手工制作的快乐,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想品质等。
一、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提升幼儿动手的能力
动手对于大脑发育以及成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动手可以让手更加灵活以及更加精细。另一方面,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对于幼儿的潜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以及开发幼儿们的智力。手是一面思想的镜子,幼儿智慧也体现在手指上,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对幼儿的手工能力进行培养,一般来讲,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幼儿开动大脑以及锻炼自己双手的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及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此外,由于幼儿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在这个阶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以及好动的特点,所以,开展手工制作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出幼儿的这些天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以及喜好绘画、折纸或者剪纸等,教师应当意识到手工制作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爱玩的心理,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以及促使幼儿逐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二、通过手工制作课程对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在幼儿时期的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并且他们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着很活跃以及奇特的思维,通过手工课程就可以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这个手工课程也给了幼儿一个展示自己以及自我创新的机会和平台,这样的平台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精神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第一,手工制作课程当中存在很多丰富多彩的项目,比如折纸项目、制作小玩具、橡皮泥等,这些项目都十分有趣、好玩,这样的项目也是幼儿们所喜爱的,幼儿们通过这些项目,不但可以在玩耍以及制作当中感受到快乐,而且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并且对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开发幼儿创造思维都具有莫大的作用,幼儿可以在课程上创造出自己喜好的小作品等,从而展示出幼儿天真烂漫的个性。第二,手工制造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塑料瓶子、挂历、纸杯、树叶、纽扣等都可以作为创造的材料,这些材料价格便宜并且来源广泛,幼儿们可以随意进行制作,这些简单的材料通过幼儿的小手就会逐渐成为一件富有趣味以及个性的艺术品,幼儿在创造的过程,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促使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手工课程对于幼儿的培养都有莫大的好处,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主要特点以及抓住这些幼儿的天性特点,营造出一个良好、开放的环境,从而促使幼儿的创作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爱好进行随意的创造。此外,作为老师,需要鼓励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以及发现生活当中的美,根据自己感受运用小手创造美的艺术品。一个纸杯或者纽扣都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变废为宝。比如,给孩子们一个纸杯,让幼儿们想想如何将这个纸杯制作出一些小玩意,是否可以做成纸杯娃娃等,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孩子们进行相互的讨论,教师从中给予必要的指导,让纸杯制作成为可爱、独特的娃娃,从而进一步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三、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们应当知道,应当让幼儿多开动大脑以及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渗透进一定的情感教育,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第一,应当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以及坚强的品质,在制作小玩意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但需要动手动脑,而且必须要有耐心并且需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一个作品。当这个作品完成之后,并且作品得到老师以及其他孩子的赞美或是欣赏之后,这就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成就感产生之后孩子们就更喜欢手工制作了。幼儿园的老师应当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以及闪光之处,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孩子做成精美的作品。第二,应当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们形成爱同学以及热爱集体的品德,在手工作品制作的过程中,比如,让孩子们自己做一些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的伙伴以及老师等,这样就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分享大家的快乐。在制作小汽车的过程中,应当让孩子们制作出各种各样独特的小汽车,之后将这些小汽车放在活动区进行分享,这样就可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此外,手工制作也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美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比如说,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幼儿们都会使用辅助材料,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装饰等,在加工完善以及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幼儿们的审美体验以及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手工制作课程和传统知识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手工制作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以及实用性,不但符合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幼儿的团队精神以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提升幼儿动手的能力、可以对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以及对幼儿的品质进行培养。幼师应当积极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对幼儿进行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湘学.专业理论课在艺术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以美术和设计史论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155-156.
[2]钱海燕.试论实践教学在美术课程中运用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5,(08):98-99.
[3]张F萌.实物教学在艺术史论课程中的重要性――以中国工美术史教学为例[J].艺海,2013,(07):186.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早期教育 科学 适时 培养
一个人从出生之日一直到其死亡的一生,期间都不会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发展,生存。所以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社会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成为影响其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在其自身参与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观,并会借助语言来表现。尤其在人类的幼年时期,我们对自己使用的语言尚不能完全掌握,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身边环境的认知,也不具备识别利害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其父母或者早期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引导其在这一阶段的认知发展。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及分类
众所周知,人是有精神的动物,大脑是我们的智慧器官。0~6岁是人脑迅速生长的发育期。这段人脑成熟前的时期,就是人生早期。在这段时间给予孩子的教育对其人生之路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譬如良好环境的影响,丰富生活的熏陶,榜样言行的诱导,以及快乐的学习游戏,积极的心理暗示等,这样孩子巨大的身心潜能就会自己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就可以叫做早期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早期教育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一)“自发早教”,这种早教人类自身就有,诸如照顾幼子生活起居、逗其开心、与其说话、教其走路等都是自发的早教。但是这种早教有的家庭做得很好,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苗子,有的则只是助其子女健康成长而已,没有为子女的智力发展奠定太多的基础。究其原因,是这种早教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有些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对孩子正在进行着早期教育。
(二)“缺陷早教”,如果采取这种早教方式,说明为人父母的还是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或许也懂一些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没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往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盲目的进行实践。例如重知识、轻性格,重说教、轻行为,重培训、轻生活,重课堂、轻榜样等,但无论怎样,这些都是片面的、单一的甚至是无益的早教。
(三)“科学早教”,这种早教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的边缘科学,涉及多个学科,是人类潜能的开发,人类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人应该提倡的早期教育。
二、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建议
大多数人对于早教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望文生义。这就使很多家长陷入了“缺陷早教”的怪圈,总是把教育的希望过高的寄托于幼儿园、学校或者各种各样的培训辅导班等,忽略了家庭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培养广泛的兴趣,甚者,还会忽视孩子与同龄人游戏、自由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融洽。
之所以许多人实施早教却没有得到预计的效果,主要是人们没有走出关于早教的误区。普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为传授知识即为教育,早教是小学课程基础。
(二)认为胎儿、婴儿或幼儿无能,上学后才能真正开始学习。
(三)认为所有能给予的爱都是好的。其实有很多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
(四)认为学习会让孩子受苦,玩才会使孩子快乐。将学习和娱乐对立开来。
(五)不懂得性格培养的重要性和“潜教育”的方法。
所以,要进行科学正确的早教,就要避开上面的误区,要对早教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早教为孩子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早期教育的前提
首先,育人者必须先要思考几个问题。
(一)要重新认识胎儿、婴儿和幼儿。其实,每个胎儿、婴儿或幼儿都是一个“天才”,他们个个都能适应身边的环境甚至是本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当然还有各自的家庭生活,只是往往在他们人生的最初阶段里,这种禀赋被磨灭了。那么是谁磨灭了这种禀赋?如果充分开发从胎儿到小学这段时间他们的禀赋,究竟能释放出多少惊人的潜力啊?思考这个可以帮助育人者建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早期教育。还必须了解早期教育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与很系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授有哪些根本的区别,与现在我国的学前和小学教育有什么不同……明白这些问题会使你建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教育观和早教观。
(三)要思考什么是人应有的素质。也就要明白什么是人才,什么是素质教育,孩子最终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明白这些将有利于育人者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真正成为身体健美、智能高超、性格卓越、一生幸福的人才。其次,要明了早教的一般规律,这有助于人们在适当的阶段实施正确的早教。
(一)务必把握人脑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一时期一定会事倍而功半。
(二)同时进行“两个生命”的教育,既要让孩子在生理上健康成长,也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
(三)把性格培养放在孩子发展的首位,尽可能让其从小就有快乐活泼、果敢自信、专注安静、勤劳善良、有独立和创造的精神等品格。
(四)让孩子养成爱书、爱阅读和爱思考的好习惯。
(五)掌握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比如“生活中教,玩里去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环境影响,榜样诱导”,“实教育爱,勿有溺爱”,“宽严并济,积极暗示”,“培养良好习惯,把握发展定势”等。
四、如何实施这些早教方法
(一)适时和适当实施早教是关键。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满3个月左右,要经常抱孩子去室外,无论他听懂听不懂你在说话,也要边走边提醒他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每天重复。教孩子多认识与自己有关系的事物,让他们能在看和听的同时,也能去接触。教孩子认识事物,是开发智力的基础。还有,这以后尽量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并且每次讲完都让孩子回答故事里的问题或者复述故事里的部分内容等,慢慢地去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其逐渐开始阅读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书籍。并引导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不要因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比教孩子识汉字要难,就觉得这并无必要。其实不然,训练孩子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判断,有助于让孩子更快的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用学英语和背古诗的方式去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而从小对其进行英语和国文的启蒙,有助于帮孩子在日后的相关学科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孩子身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能有趣味的学,有意义的玩,从而锻炼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如何带着孩子去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绝对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性格。在一个人的人生成长之路上,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走了弯道岔路不奇怪。成人尚且偶尔为之,何况是孩子呢。但是成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大多能冷静应对,不焦不躁,而孩子却往往不能。所以务必要消除影响孩子基本素质和谐发展的缺陷。
(二)坚持对孩子积极的暗示,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并且认知能力和意志力还没有发育,他还需要去适应成人的感情。而孩子的积极心态是其生活、玩乐和学习的唯一动力,也是其上进的灵魂。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太多积极的心态,那其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将寸步难行,甚者会造成心理拖累乃至终生的悲哀。
孩子的积极心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实是其亲人、老师或者最有威望的人“暗示”的结果。而且,这种暗示的力量非常大。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心态,对于没有判断力,没有是非感,更没有荣辱观的孩子来说,都会很容易认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早教也可以说是“暗示教育”,而成功的早教也就是“积极暗示”的结果。育人者务必要坚持积极暗示,杜绝一切消极暗示,使孩子能够在快乐、活泼、上进,充满自信和幸福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不畏失败,不畏挫折的成长。
(三)在实施早教的过程中,育人者也要注意自己情绪的表现,因为成人的情绪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在引导孩子面对任何问题时,育人者必须做到“引导六步”:
第一,欣赏。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和发光点,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要为孩子具备这样那样的优点和闪光点感到欣慰,并以此来引导孩子产生积极的心态,尽、尽量不要去否定孩子在某方面的奇思异想。
第二,找根源。仔细地思考孩子的缺点、弱点和错误的成因、程度。可能有孩子某些不良习惯的问题,或者是溺爱的问题,再者有没有能引导孩子建立有益的兴趣,再者是由于孩子受到心理伤害等,总之你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认真思考。
第三,消灭根源。找准孩子的缺点、弱点、错误以及各种问题根源后,要从根本上消灭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免时间长了,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第四,有一颗平常心。家长对孩子暴露出的不足,总是不免有责备或者气愤的态度,但又不会正面告知孩子什么是好的可以去做,什么是坏的不能去做。所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冷静严肃的正面告知孩子,提醒其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第五,转移孩子的兴趣。在孩子暴露出不良兴趣的初始,及时发现并培养孩子新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让其渐渐遗忘那些不良的兴趣。慢慢打开孩子接触世界的心门,让其充分主动地去接触他们眼前的世界。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数学 培养 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76-01
一道趣味数学题:“甲、乙两辆汽车相向匀速行驶,第一次会面时距甲车的起点75千米,两车继续行驶至对方的起点后,分别以原来的速度返回,第二次会面时距乙车的起点60千米。求两车起点的距离。”按一般的思维定势,解这类题目,总是要分析“路程、时间、速度”三要素,但此题显然已知条件不足。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请教数学老师,他狡黠地说:“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你解不了,是因为你的思路被它忽悠了,有的已知条件是隐性的,需要你去厘清。两车两次相会,说明两车一共行驶了三个全程,在每一程中甲车总是行驶75千米,甲车共行驶225千米。第二次会车是距乙车起点60千米,这个60千米相对甲车来说,是回程。在此题中要把这些数据作为向量来计算。两车起点的距离就是75×3-60=165千米。”
为什么题目在他手里就如此简单呢?说到底就是“数学人”思维方式的独特,他观察问题的方向和角度、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不同。
几年前,曾听一个数学家说过:数学就是数学,它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而是一门单独的科学。当时听到这话,我难以理解,经历了这道数学题的苦思冥想及数学老师对题目的解答后,使我对数学家的话有了新的认识,深深体会到:文学艺术类科目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理工类科目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则更注重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来说,抽象思维是最难以培养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感觉数学难学的缘由。记得有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节目中说过,他读书时最怕数学老师出“两车相遇”类的题目,甚至揶揄“数学老师是不是脑子进水啦,那汽车没事开过来开过去做啥啦?”逗得许多观众捧腹大笑,显然引起了这些人的共鸣。其实是他们的无知和悲哀了,他们无法理解数学老师的良苦用心,根本不懂这是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啊!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更是一门应用学科。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诸如数据、计算、推理和证明等实际问题,它对其它学科的指导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没有数学上的二进制,就没有计算机;没有弗晰数学,就没有智能化的家用电器;代数、函数、几何学在各行业中的运用就更是不胜枚举了。《中国青年》2012第八期有文章说“为了训练腹中胎儿,让他长大后能成天才。”“不少身怀六甲的以色列准妈妈都带着数学课本,坚持做数学题直至孩子出生。”“犹太人相信这些训练会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助于他们成为天才。” 可见犹太人早就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数学,要倡导人们学习“数学人”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鼓励幼儿、小学生学好算术,学好数学课。倒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大量的数学家,而是为了提高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豫妹.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J]. 妇女生活,2010,11:50-52.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低段;家庭教育;对策
一、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原因
1.衔接小学化,枉顾学前教育规律
衔接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目前很多幼儿园给幼儿每晚布置家庭作业,把小学课程纳入到幼儿阶段,严重违背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等孩子进入小学课堂,影响小学时期的课堂学习效果。放眼国外,“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已经成了全球共识。
2.应试大环境,重视技巧忽略素养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熏陶下,纷纷以自己孩子为轴心,对比周围孩子、媒体报道中的“小明星”,在孩子是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时期就给孩子选报各种补习班,试图将自己孩子打造成全才最棒宝贝。这样既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材施教”,也忽视了孩子基本的生活素养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进入小学后还不会系鞋带,书包及学习用具还不会自己整理。
3.传统育儿观,家庭教育患得患失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隔代教育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像黄冈这样,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传统育儿行为几乎没有太大的改观。隔代之间,隔着几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方法。中国传统的隔代教育现象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
二、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对策
1.追求全面均衡发展,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研究教育发展规律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依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施教。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规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要和谐统一。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教育;孩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统一。父母们往往只关注孩子作为人的个体成长教育,却忽视了孩子是社会的人的教育;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要和谐统一,这个时期的父母,往往只关注到孩子的智力发展教育,却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总的来说,从人的发展来看,必须要注意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教育和社会的其他属性和谐统一。
二是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孩子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同时又具有阶段性。比如: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循序渐进,不能对于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
三是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顺应个别差异性,家长必须深入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因材施教。
2.家庭成员目标一致,隔代教育切记
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轻父母和爷爷奶奶,两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很多问题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不管怎样,家庭教育参与者的全体家庭成员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在教育理念的选择方面要在科学的前提下,共同探讨,达成一致,,同进共赢。
3.家庭学校共育联结,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
无论在幼儿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每个学校都会设置家长学校或者家长委员会,架构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传递教育理念,学校应该把家长学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定期召开相关座谈会或者培训会,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养,在生活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家庭教育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1.把握三种关系
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首先是亲子关系:中国传统的教育J为,照顾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落在妈妈身上,这种现象也非常常见,然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过度依赖妈妈,男孩长大后就比较幼稚,父亲角色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男孩变成“妈宝”,女孩子变得彪悍蛮横。其次夫妻关系:恩爱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性格稳定开朗,抗压能力更强,不易多疑焦虑,也会更好的与人合作相处。最后是自我关系:知识能力的教育让我们成材,最重要的是成为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只有认清了这三种关系,才能很好地明白家庭以及家庭教育的绝对重要性。
2.认清四个问题
有些孩子刚刚进入小学时会出现四种问题:厌学、叛逆、学习不理想和人际关系差。孩子身上和心理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叛逆的行为,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导致于学习不理想。究其原因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要协助老师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正确的顺利的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3.培养五类习惯
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二是规律作息和爱动手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可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完成,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习惯。同时为了适应日后较为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一定要培养好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作息时间规律;三是养成做事专注的习惯。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注重的是孩子对于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中注意力的培养。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上课听讲或课外活动,注意力比较差,严重影响了课堂听讲效果和课外活动的完成;四是经常阅读的习惯。阅读是孩子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最好手段,当孩子在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五是善于思考的习惯。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孩子,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
总之,幼小衔接和小学低段时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家长们要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所在,也要像老师们一样了解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一关键时期,让孩子的成长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霍力岩.日本拟推行“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J].幼儿教育,2006(5)
[2]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