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中知识与信息的意义日益增强,世界正在演化成为一种知识经济,教育建筑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教育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和技术内涵,其建筑可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水准与技术发展现状。高等教育是民族复兴、
国家强盛的重要依托,科教兴国是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无疑是这一战略的一支主力军。因此,高校建筑设计“炙手可热”。
建筑学系教学楼的设计与功能
想了解建筑学系教学楼建筑设计,首先要观察这类建筑所满足的功能要求。“功能是分析和说明建筑活动最基本的工具”“人们把建筑用于专门的目的,由于他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对该建筑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无论该建筑是他们工作、睡眠、祈祷或是游戏的场所。”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建筑学系教学楼应起到贯彻教育思想和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场地的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为建筑系学生感受空间和环境的最直接的对象。
建筑学教育与其教学楼的设计
一个建筑学系的教学与其教学楼并非100%吻合,现代教育普遍遵循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空间也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的规模形成相对合理的教室规模。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单纯的班级授课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教育的需要。现代建筑教育提倡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建立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这些就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中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此同时,教学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转变,更加开放和灵活了,如何规划设计好与之适应的教学建筑,塑造高校建筑学院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适应现代建筑教育思想及教学模式的需求是现代高校建筑学院教学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建筑学研究的方法
国外大学在建设投资、建设技术水平、教育方式等都与我国有一定区别,因此我国大学教学建筑的设计还需结合我国的经济状况、学科设置特点以及高教事业发展动向等,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育建筑设计的新思路。本文依据现有资料和相关的理论,以社会调研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为主,使用归纳法对建筑学系教学楼的发展做了总结,运用建筑史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对比研究、系统分析等相关知识,从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理
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论证和实地调查对建筑系室内外空间特征、组织方式和形象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即建筑学系教学楼的发展与建筑教育相适应的特征。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①收集、整理、研究和消化相关的著作、文献、史料和资料;
②进行前期初步调研:了解掌握目前中国各种有特色的建筑学系教学楼设计的基本情况;
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工作,以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访问、观察、摄影等多种方法,总结出建筑学系教学楼的设计方法。
④虚心听取各方指导、建议和意见,修改论文不足之处。
建筑学系教学楼的主要功能内容和空间构成
1.教学楼的主要功能内容.
1.1 教学
建筑学系教学楼的教学部分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课程设置为依据,主要分为教室、实验室、资料室等。教室以专业的设计教室为核心,辅以评图室、展厅、多媒体教室、机房、美术教室等。实验室包括物理(声学、力学、光等)、模型、色彩等辅助教学的实验室。此外为了增加与外界的信息和理论等的交流活动还配有多功能报告厅。
1.2 科研
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的院系除了教学的功能外还承担科研项目,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成果决定了一个系在相关领域中的位置。建筑学系通常以教授为负责人,吸收青年教师加入,以共同研究的课题为中心成立建筑师工作室或由授课和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建成教研室,兼具课题研究、工程实践、和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功能。
1.3 管理办公
院系都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所需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设备用房等。
1.4 教学楼的空间构成
建筑空间的存在形式和分类命名具有多重性。它们分别具有自己的空间形态特征。按使用性质可将建筑学系教学楼空间大体分为:基本功能空间和公共交往空间。空间形态是建筑空间的环境基础,它决定着整个建筑空间的整体环境气氛、效果和视觉感受。建筑系教学楼属于教育建筑的一种,它既有与其它教育建筑相类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有特征,成为有别于其它的一类。
2.基本功能空间组成及其设计要点
基本功能空间是构成建筑学系教学楼最基本的单位,在分析教学功能与空间的关系时就是从单一教学空间入手的。空间的形态特征取决于功能需求,它的形式——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以及门窗等设置,都必须适合于一定的功能要求。而基本功能空间的特征具有内向性与独立性,它保证了学习、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于外界的干扰。基本功能空间按其特定的功能进行区域划分,这样便于管理和使用。建筑系教学楼功能空间按照主要教学计划的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教室、专业教育用房、管理和资源区;按照功能对空间的私密性程度的不同要求对空间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
3.教学功能空间的空间特征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室内外的生活都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为根本,更有意义。高校教学楼建筑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基本教学的满足和教学活动的保障通过系楼内这些功能空间来实现。建筑系的教学空间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建筑的主体空间,其建筑系馆的空间特点也主要体现在教学空间上。尤其是设计教室和评图室具有与其他专业教学楼教学空间不同的特性。随着现代“开放式”建筑教育的趋势,教学功能空间要求建立更适宜建筑教育的空间需求,更适宜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的生动活泼的空间环境,让学生们,以及师生问,能在课堂“内”与“外”自由交往、平等地交谈、互相学习。
建筑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势必引起对所处空间环境要求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建筑系教学楼的空间设计,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教学空间特点。作为建筑教育的物质载体,它不但要为教学活动提供所需的场地,并应体现出建筑教育思想的内涵。它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对于建筑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荆其敏,张丽安编著,透视建筑教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史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文2
关键词关键词:专家评价;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库;专家地图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00602
0引言
国务院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为了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政府需要积极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建设完善面向市场的各类专业人才数据库和人才管理系统\[1\]。文本将构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实际人才评价应用平台,该平台可以依托各期刊数据库,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文献信息,构建各领域的专题文献库,基于该库通过识别、筛选出各个研究领域的杰出专家,各领域专家库的建成不仅有助于领域研究者加深对同行的了解,而且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把握各领域研究人员分布情况和遴选相关专家。
1平台构建意义
1.1对科研管理部门的科技管理决策支持
通过对专题文献库进行科研合作网络和引文网络的分析,可以发现某学科领域的核心专家群体,发现国家或机构研究人员的合作模式及规律,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指标对科学家个人,甚至扩展应用到对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科研项目进行学术水平的评价,从而为科研管理部门的人才引进、项目论证、科研团队组建、科技资源配置等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1.2创新人才评价方法论体系
评价理论框架本身具有跨学科特征,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决策学、管理学、政策学、行为学、经济学、计量学、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评价活动需要跨学科的方法,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理论的整合和综合应用\[2\]。在评价过程中采取了多学科方法的融合,综合运用了以下各种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统计学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如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如中心性分析等)、心理测量方法等。
1.3人才评价活动的科学化、智能化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提高评价活动效率和准确性的必然要求,受到了科学评价界的广泛关注。本网络平台要解决海量数据的获取途径和处理、分析方法的创新以及过程的自动化问题,实现各类数据库的数据自动采集、整理和目标关系矩阵的生成与运算,从而实现数据处理完全自动化,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为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选择的开发平台是LAMP(Linux/Apache/MYSQL/PHP) 。此开发平台具有开源、免费、跨平台、低成本的优势。这是一组常用来搭建动态网站或者服务器的开源软件,4个部分具有很高的兼容度,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平台\[8\]。本系统采用了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更利于系统功能的扩充,并有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部分功能采用了Ajax技术,实现了异步数据传递,使得页面无需刷新实现局部更新,既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又提升了用户体验\[3\]。
本项目数据库设计综合考虑了数据库存储优化和查询效率优化两方面的需求,对数据库的关系表结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处理。比如优化查询语句、试验联接、并、子查询等寻找最佳查询语句,文本检索时为了性能考虑少用LIKE关键词通配符匹配,而考虑采用全文本搜索(FULLTEXT)。为经常检索的表字段建立合适的索引,为表结构设计选择正确的数据类型等\[4\]。后台数据库的设计采用免费、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并采用可视化的管理工具Navicat for MySQL来实现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核心关系表:管理账户表、评价指标表、期刊表、论文表、主题词表、关键词表、共词表、专家表、作者对表等。
2.3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文献信息分析与挖掘、专家库三大模块。
2.3.1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功能主要完成以各文献数据库(目前,本系统的数据源主要来自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ISI Web Of Knowledge,以后将逐步扩展)为数据源的自动采集、入库,并完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自动建立各领域的专题文献库,以符合深入分析与评价的需要。首先选定特定的研究领域,构造检索式完成信息检索,通过期刊系统的数据接口将检索结果导出为txt格式的文本文件,然后按照分析需求解析并截取题录信息各字段内容存入数据库(专题文献库)。
2.3.2文献信息分析与挖掘
文献分析主要包括基本文献分析和高级文献分析。基本分析功能实现对某领域文献库的基本分析,主要完成基于传统的文献计量学的一些基本统计,比如论文总数、合著论文数、作者总数、合著作者人数、合作度、合作率、词频统计与分析、作者发文数分布、期刊发文分布、机构发文分布、发文时序分布等,还包括一些基本的社会网络指标(包括网络节点数、边数、平均度、网络密度、节点度分布)的统计。这些基本统计运算逻辑通过本系统的统计业务类实现了封装。统计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则采用第三方绘图组件包JPGraph实现。高级文献分析模块的实现通过调用基本统计分析后生成的数据(如词频统计生成的核心关键词表、关键词、作者的共现分析生成的共词表和作者对表)生成相应的矩阵,然后调用本系统的分析业务类所封装的矩阵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有意义的社会变量。本模块可以将生成的各种矩阵数据(专家合作矩阵、专家潜在合作矩阵等)导出为Excel格式、UCINET专用的数据语言文件(DL file)格式,可以方便地导入SPSS或UCINET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2.3.3专家库
专家库主要实现识别并筛选指定研究领域的专家,构建各领域的人才库,并进行评价和各种分析。包括专家识别与筛选、专家地图、专家检索和专家评价输出4个子模块。
(1)专家识别与筛选。通过分析专题文献库(作为专家数据源),提供各种组合筛选条件(发文数、期刊级别及影响因子、被引用频次、H指数、社会网络中心性指标等)并由用户定制,然后根据用户定制条件从专题文献库提取专家基本信息(如姓名、单位、研究专长领域等)并计算该专家的相关特征数据,包括发文指标(发文数、第一作者发文数、个人独著发文数)、引文指标(被引用频次、高被引论文数、H指数)、社会网络指标(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结构洞约束系数)等,经过评价模型运算后将和评价数据一起存入该领域专家库。专家库会按照综合排名进行列表输出,点击每一个专家条目则进入该专家主页。
(2)专家地图。专家地图是专家库系统的一个用于可视化展示的功能,其基于专家库的各种数据,通过Google Maps API实现了地理信息和专家信息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专家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专家地图是通过google地图加载专家基本信息(姓名、所在机构、研究领域等)和评价信息(发文数、引用次数、度中心度等指标的原始数据及其排名),通过google地图这个媒介直观呈现本学科领域专家的地域分布,使得专家的相关信息得以可视化展示。
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文3
关键词:列维―布留尔;互渗律;符号;第二信号系统;逻各斯;创新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不论图像、文字还是数字,所有这些符号的产生与运用,天然印刻着原始互渗律的思维烙印。现代科学虽然建立在数字符号基础之上,但符号、逻辑在被创造之初就被逻各斯信仰赋予了非理性甚至超理性的意蕴。创新本是理性与感性思维整体的升华,建立前理性符号互渗思维与现代科学符号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原创性科学的真正突破。
一、原始民族的符号互渗律思维
在现代人看来,人、动物、城市的名字纯粹只具有标签的意义,现代索绪尔语言学认为,符号命名的最大特点就是任意性,只要你愿意,把“鹿”叫做“马”,并不会对真实的鹿产生什么神秘影响。但从原始人看来,名字的标记作用是次要的,个人或物品的名称表现了名字与其图腾集团、祖先、守护神及所参加的秘密团体之间的神秘关联,人们使用名字时充满了崇拜与敬畏的情感,“指鹿为马”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是因为,原始人没有分化出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同婴儿与母亲,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有着强烈的精神依赖。
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在其名著《原始思维》中,把原始人的思维总结为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形式、以互渗为规律的前逻辑式神秘思维,这种思维相信人与外界事物之间有着部分或整体的等同,二者可通过神秘的方式,特别是命名语言、创造符号彼此参与、相互渗透,形成独特的符号互渗认识过程,是建立在互渗律基础之上的符号互渗律思维。
(一)原始互渗思维对于名字符号的渗透
原始民族的思维,本质上具有神秘性质,没有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特性,最主要表现是矛盾律的缺失。列维-布留尔写道:“在灵魂和灵还没有人格化的时候,集体的每个成员的个人意识仍然是与集体意识紧密联系着的。它不是与这个集体意识明确分开,而是完全与它结合,甚至不和它矛盾。”[1]
列维-布留尔将这种思维定律称为:“互渗律”。意思是说,原始意识不关心事物中的客观特征和属性,只关心其中的神秘力量,土著人在没有客观联系的人和物之间建立神秘关系,这些人和物作为集体表象的一部分,缺乏必要的界限而“互渗”在一起,是世界运行的真正动因。
互渗律思维使原始人既无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又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差异,因此人类自己创造的符号,比如图像、语言、文字、数字也不可避免的与情感、客体认知、现实行为混杂在一起,丧失了部分理。
比如,一个图像或字符,常常引起原始人异乎寻常的惊恐,列维转述恩聂平神父的叙述:“我有一只放在三脚架上的狮子形的小壶,……野蛮人要是不用什么东西把手包起来,就不敢用手去碰它。我们想把它送给几位首领,但他们拒绝接受和使用它,因为他们相信好象壶里隐藏着一个能够把他们弄死的恶灵。”[1]对于原始人来说,狮子这种猛兽的图像符号与真实的狮子一样,是有生命的,也能赐福或降祸,同样,对名字的使用也透露出原始人将符号神秘化的思维特点,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当中。
(二)名字符号与人格、家族的互渗
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列维记录道:“印第安人把自己的名字不是看成简单的标签,而是看成自己这个人的单独的一部分,看成某种类似自己的眼睛或牙齿的东西。他相信,由于恶意地使用他的名字,他就一定会受苦,如同由于身上的什么部分受了伤一样会受苦。这个信仰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各种各样部族那里都能见到。” [1]134
此外,精神分析学派宗师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也大量的记录了各大洲土著部落有关名字的忌讳。比如,澳大利亚土著人中,一位男人在成年仪式上被赋予的新命名必须严加保密。在丧期,人们被禁止呼叫死者的姓名……类似风俗在世界各地的土著民族都存在。原始人将名字视为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现代,我们仍然将名字视为人格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加以维护,从而在法律中产生了名誉权和姓名权的说法。
命名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证名字的所有者和冠名的家族产生永恒的联系。列维说:“名字意味着一种亲族关系,因而意味着一种庇护关系;恩惠和襄助取决于名字的来源,看这名字是不是来源于氏族或者在睡梦中道出了这名字的幻象。因而名字表明个人的亲族关系;它可说是把它的等级、它的社会地位固定下来。”在英属哥伦比亚,“除浑名外,名字从来不是象在我们这里那样作为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简单称呼而使用的。在称呼名字的所有者时也不用这些名字。” [1]
名字表现了亲族关系的神秘性和历史性,它们主要被用于仪式上。古代人在进入一生的新时期时,例如行成年礼,个人会获得一个新的名字,当他被接受参加一个秘密团体时,也获得一个新名字。加拿大西北的夸桂提尔部族,“每个氏族拥有一定的有限量的名字,氏族中的每个成员一次只有一个名字。这些名字的拥有者组成了部族的贵族阶级。
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重视贵族统治的“名正言顺”,把稳定的家族政治秩序建立在“必也正名乎”的基础上。因此,如果新生婴儿是贵族的继承人,命名必须有隆重的仪式和规矩。
二、逻各斯信仰与古希腊语词
对于刚刚脱离蒙昧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前逻辑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原始人对于语言文字符号的神秘化崇拜。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希腊为何将语言、语法作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认识框架,而这种语法本体化倾向,又如何形成逻各斯信仰,最终创造了逻辑思维。
(一)逻各斯信仰通达语词神圣性
符号是思维逻辑的标示工具,文字、图形、数字、音符、交通标志等等记录人类思想的可见标记都可叫符号。不论是文字还是数字,符号的功能就是表达思想,为了使表达更加清晰,符号必须依据逻辑法则有序组织起来,展示出严谨的推理结论。所以,按照所起作用的主次,逻辑与符号之间先后的关系可以表示为:逻辑――符号――语言。
逻辑源自古希腊语逻各斯 (logos),逻各斯的最初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原始互渗律造就的语词神圣性进一步发展为理性、规律的体系,最终赋予了逻各斯“道”的终极含义,即所谓逻各斯信仰。如前所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在那个所有人深信万物皆有灵魂的纯真年代,许多文化都相信词语、命名具有“通灵感应”的神秘力量。《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仓颉造字时电闪雷鸣鬼哭神泣。为什么鬼要哭泣呢?一种解释是,《淮南子》是宣扬道家思想的著作,老子宣扬的是无为思想,相信“智慧出、有大伪”,认为人只要不学习不思考,就永保纯真,德与天齐。仓颉造字,虽然提高了人类的智慧,但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这样解释文字的创生当然过于悲观,但在古人看来,语言是神赋予人的特殊才能,运用文字及文字本身,确实具有通鬼神的神秘效应。
(二)古希腊语言的逻各斯化
与前逻辑时代的迷狂信仰不同,逻各斯可以引申为“用语言符号进行推理”的意思,最早的表现形式是语法。任何符号,不论是数字还是文字语言,都必须根据逻辑法则展开推演。语法是逻辑的前身,按照语法规范来进行语言表达,是从希腊人开始的。他们之所以急于规范语言,起因于古希腊独特的城邦民主制。
民主就是众人做主,为了一个公共事务的决策,辩论必不可少。那是人类文明的少年期,公民大会辩论时,逻辑混乱、偷换概念、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大行其道,很难形成理智的决断,于是最爱说话的希腊人,开始了语言的规范。
为了“在私事中如何能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在公事中如何能在言语和行动上对城邦产生最大影响”,[2]智者普罗泰戈拉第一次为希腊人制定了语法、修辞和雄辩术的规则。时态表达精确为现在时、不定过去时、完成时和将来时,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名词分为阴性、中性和阳性。最后,普罗泰戈拉制作了对照可查的名词变格表,甚至专门开发了套用公式,希腊文表达终于清晰起来,并为所有欧洲语言提供了语法范本。
再进一步,印欧语系本是拼音文字,希腊文的26个字母可以用26个数字指代,语言的数字化便有了条件。希腊语法为千年之后的西方科学划定了思考框架,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模式,追根溯源皆难逃逻各斯的如来掌心。
三、符号互渗思维成就逻各斯信仰
列维―布留尔的研究显示,原始人的互渗思维,不但包括与第一自然中的现实自然物产生互渗联系,还大量的与第二自然的符号系统产生互渗联系,这一现象可以从心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造的“第二信号系统”概念中得到解释,同时也说明了理性符号与非理性信仰之间错综的互渗联系。
(一)逻各斯信仰的认识论依据
认识哲学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统称为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和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化自然物。其中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经过改造的自然则是“第二自然”,经过改造的自然不仅是指被劳动改变了的自然景象,也包括经过人类理性编码,重新命名的符号自然。最早懂得创造文字的民族,率先挤进了文明社会的窄门。文字预示人类可以脱离混沌的大自然母体,自创出一个符号自然、清晰世界,也就是所谓“第二自然”。
人类发明文字,有了第二自然,会延续古老的自然崇拜传统,心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产生第二信号系统。心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符号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信息刺激,信号刺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一信号系统,指声、光、电等现实真实的刺激,对应于第一自然;另一类是第二信号系统,指由抽象符号引起的大脑皮质的条件反射,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刺激,当然也包括图形、数字等其他符号,对应于第二自然。从根本上说,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比如“谈虎色变”,人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老虎,但是一个“虎”字使人脑联想到具体的虎,引起恐惧的心理反应。正如前面所述,原始人看到狮子的图像都不敢触摸。
发明文字,使得人类用思维和头脑再创自我和自然,第二自然象第一自然一样,不断对人的神经感知系统发出刺激信号,形成第二信号系统,并发展出独特的精神信仰方式。在希腊,由第二信号系统激发的信仰就是逻各斯。
(二)古希腊逻各斯信仰的互渗律倾向
对于情感丰富、易受暗示的古代先民,抽象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和具体的第一信号系统刺激一样强烈。原始人对第一自然的崇拜情感,会迁移到第二自然,所以他们对文字的使用和事物的命名格外慎重,文字和名字不只是思维的抽象,还会影响到被命名的物质实体。
第一个意识到语法神圣性的希腊人是爱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他最早注意到,经过前逻辑时代漫长的摸索,印欧语系逐渐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语句结构,即系词结构:一个语句通常是有系词连接主词和宾词而形成,比如“天是蓝的”、“花是红的”、“桌子是方的”,所有的系词都为“是”,即“be”,而“be”的原意就是“存在”的意思。在希腊人看来,语言命名的东西与被命名的东西是一回事,语言就是存在,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再创自然的过程。系词“be”不但连接了主词宾词,完成了语言表达,还是连接神灵世界的纽带,因而具有神秘的“第一性”,或神性。
同样,作为真正的古代人,普罗泰戈拉并不以职业语言学家自居,而要借助言语寻求超越于日常生活的神性:逻各斯(logos)。普罗泰戈拉自认发现了神为世界制定的规范秩序,陶醉于自己的语言规范,要求跟他学习的学生,不能仅仅学习辩论的技巧,而要把灵魂交付出来,为了信仰不惧社会嘲笑,敢于坚持逻各斯之路。不只希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许多文化都秉持此类观点。非洲土著捕猎时,不会说出猎物的名字,怕灵魂的召唤引起猎物的警觉。当他们不慎打死一只飞鹰,为避免被猛禽的亡灵追踪报复,会大声说:“我打死了一只小小鸟!”,企图骗过飞鹰的冤魂。总之,古人相信,语言称谓如此神圣,当你为一个事物命名,其实就已经掌控了这个事物,这一事物的灵魂将向你敞开。
“逻各斯”(logos)作为希腊智者的一种信仰,翻译为汉语就是“天道”,是个典型的互渗律概念,只不过老子的“道”不可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希腊人偏要说,途径就是通过语法“悟道”。他们坚信,言说、文字、语法、理性分析是窥见天道更好的方法,逻辑学乃至后来的数字理性都源起于希腊人对语言文字的互渗性神圣认同。
结语
列维-布留尔虽然详细区分了人类思维的逻辑与原逻辑,同时认为,原始互渗律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从未消失。他写道:“即使在我们这样的民族中间,受互渗律支配的表象和表象的关联也远没有消失。它们或多或少独立地存在着,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损害,但并没有被根除,而是与那些服从于逻辑定律的表象并行不悖的。……我们的智力活动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在它里面,前逻辑的和神秘的因素与逻辑的因素共存。” [1]人类的文化发展总是传承先人的思考,不论这种思考现在看起来多么荒谬,都无法割裂它与后世的联系。本质上,现代科学所依赖的各类符号及逻辑体系,绝对不是被动枯燥的思维工具,追根溯源,它与想象、灵魂等前理性认知互渗,充满着灵动的生命力,沟通理性与前理性的内在联系,才是创新认知之本。
参考文献: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5.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邓晓芒.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徐珂.解构论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及其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6).
[6]闵家胤.原始思维及其文化遗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4(4).
[7]于丹丹.由神话思维研究看原始思维研究的新思路――评恩斯特・卡西尔的《神话思维》[J].文教资料,2008(10).
[8]罗红昌.图像与逻各斯――汉字书写对汉语及汉文诗的影响[J].当代文坛,2010(3).
[9]安希孟.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论传统[J].社会科学家,2013(12).
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文4
关键词:诗性;诗性智慧;自我指涉;原始思维;互渗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性”一词在文学研究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尽管它在构词法上带有明显的欧化痕迹(无论是名词poeticity或形容词poetic),知识谱系也主要源于西方,却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汉语概念,为汉语学术界所喜爱。“诗性”、“诗性智慧”、“原始思维”、“互渗律”和“自我指涉”都为这一概念提供了理论资源,学者们往往各取所需,或者在其间游移不定。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其含义甚至会严重扭曲,遮蔽古代汉语文本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整理“诗性”概念的知识谱系,并对其用法进行反思。
一、诗的特性
诗性即诗的特性,这种说法虽有同义反复之嫌,但从字面上看是顺理成章的。由于诗歌的定义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诗的特性难以界定,诗与非诗之间的界限也不够清晰。而按照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看法,诗歌等体裁(文类)的划分其实是一种期待视野,是学者对诗歌文体的某种建构,而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先看辞典中的“诗歌”条目:
诗是这样的文学作品:它简练地表达出富有想象力的体验,运用精心挑选、构筑起来的语言,通过意义、声音和节奏引起特殊的情感反应。大体而言,诗在大多数文化当中都被认为是文学表达的最高形式,它起源于早期社会中的巫术符咒、仪式上的咒语和极富节奏感和高度形式化的讲述。{1}
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借助于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构造具有诗美的意象,表现诗人强烈而凝练的情致。{2}
专业辞典一般都会指出诗歌的情感性、想象性、讲究节奏韵律等特点,而文学理论教材则更多地强调诗歌的形式特征。比如“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③,“运用比兴、象征、拟人、隐喻、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呈现出跳跃性结构”,“语言特别凝练,更讲究陌生化,具有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性”,“有特殊的诗法”。{1}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认为,格律和隐喻是诗歌的基本组织原则,要给诗歌下定义就必须包含这两个因素。韦勒克则从“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四个术语入手来研究诗歌的结构。这些解释勾勒出了诗歌的主要特征,代表了关于诗歌的通行看法。诸如此类的诗歌概念,是“诗性”概念的重要参照物。考德威尔将诗歌的特征概括为七个方面,即“诗是有节律的,不能翻译的,非理性的,非象征的,具体的,并有浓缩审美情感的特征”,以及诗由词语组成,而“词语引起的不仅是观念,它还有激发感情的‘光焰’”。他认为“这些特点足以使诗脱离文学的整体而独立”。{2}这一概括吸收了西方古典文论的观点,也受到新批评的影响,是对现代派文学实践的一个总结。
考虑到中西诗歌在文本形式和审美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定义将更为困难。诗歌(乃至文学)在西方和中国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处于完全不同的论域,关于这一点,余虹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辨析。③如果按照英语诗歌(poetry)的标准来衡量汉语诗歌(诗),或者按照汉语诗歌的标准来衡量英语诗歌,恐怕得出的结论都会令人瞠目。如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那么,是否也有两种不同的诗性呢?
既然没有统一的“诗歌”定义,那么,关注“诗歌”一词的用法也许就够了:就语言形式而言,诗歌与散文相对;就想象性而言,诗歌与历史相对;就形象性而言,诗歌与哲学相对;就情感性而言,诗歌与科学相对。因此,诗性意味着某种与历史性、思辨性、科学性、逻辑性相对立的特征。情感性、想象性、节奏感,这三者的结合大体就可以造就一首“合格”的诗。而“诗性”一词的通常用法,也基本上以这三点为核心。
在汉语学术界,这个概念被频繁使用,跟“意境”、“境界”、“空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它隐含着一层意思:诗性意味着一个超出了具体可感的物质世界的“空间”,一个微妙、丰富的情感世界,乃至指向一个超凡脱俗的“超验”世界。考虑到超验世界在传统中的模糊和缺乏,“诗性”的暗示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由于诗歌是一个多面体,而“情感”、“想象”、“节奏”三者并非在同一层面上界定诗歌,所以,如果将诗性等同于诗歌的特性,“诗性”的内涵和外延都难以确定,在涉及具体问题的时候,甚至无法达成最低限度的共识,或者清晰描述内在的分歧,从而无法真正推动讨论的深入。
二、诗性语言
如果无法从诗歌自动推导出“诗性”的定义,不妨换一个角度,将焦点对准“诗的语言”或“诗性语言”,看看西方文论关于诗性语言(诗歌语言)及文学语言(“诗”常常是文学的代名词)的论述。
关于诗性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差异,以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论述最为著名。比如,穆卡洛夫斯基认为,诗的语言在功能上最大限度地“突出”自身,而突出是“自动化”的反面。虽然“突出”在标准语言尤其是在政论文章中十分普遍,但“在诗的语言中,突出到达了极强限度:它的使用本身就是目的,而把本来是文字表达的目标的交流挤到了背景上去。它不是用来为交流服务的,而是用来突出表达行为、语言行为本身”{4}。巴赫金认为“文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语言在这里不仅仅是交际手段和描写表达手段,它还是描写的对象”,作家应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克服幼稚的语言和教条的语言,克服狭隘的单语体性和盲目的多语体性,也就是无风格性”。{5}而所谓无风格的语言,不仅是指工具性的语言,还包括那些程式化的文学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日常语言)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形象和象征,而在于“其结构的感觉特点”。诗歌是一套程序(device,手法),其目的不是为了认识现实,而是要创造一种幻象,扰乱那些习惯性的、不假思索的感知方式,因此“诗就是受阻的、变形的言语。诗歌言语是建构言语,而散文是普通言语:节约的、灵活的、合理的”{1}。诗歌通过发音、词汇、结构等方面的特殊的技巧使对象“陌生化”,故意以复杂的形式来增加感知的难度,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身。他提出了形式主义批评的一个核心预设,即“文学文本不是世界的反映,而是符号的组织。文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否突显或者揭示出自身的建构手段(也就是让它的建构性特征引人注目),通过陌生化策略使现实变得陌生”{2}。诗歌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幻象,陌生化(突出、反常化)程序是诗性语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瑞恰慈将语言的用法分为两种,一是以指称为核心的科学用法,一是以态度为核心的情感用法。③他所说的情感语言,就是诗性语言或文学性的语言。韦勒克认为,要给文学下定义,就必须弄清文学中语言的特殊用法,弄清文学语言、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主要区别。文学语言具有歧义性和暗示性,强调对文字符号本身的注意,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强调情感态度的表达,而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符号的标志系统,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并且特别指出:
在某几国高度发展的文学中,特别是在某些时代中,诗人只须采用业已形成的诗歌语言体制就可以了,也可以说,那是已经诗化的语言。然而,每一种艺术作品都必须给予原有材料(包拾上述的语源)以某种秩序、组织或统一性。{4}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汉语诗歌中的情形,在《诗经》、楚辞、汉赋、骈文、格律诗及其相关原则的影响下,汉语不仅在诗歌中是“诗化的语言”,而且在其他各种文本中都称得上是“诗化的语言”。
保罗·利科从一词多义现象出发,指出科学语言是一种系统地寻求消除歧义性的言论策略,是人工形式化的语言,具有一套消除歧义的矫正程序,它倾向于排斥活生生的经验交流。而诗歌语言正好相反,它推崇歧义,同时构建多种意义系统,具有一套保留和创造歧义的程序。诗歌通过增进符号的可感知性,加深符号和对象的根本分离。在诗歌中,词语的组合比词语的选择更为重要,隐喻使诗歌成为一种瞬间的言论创造物,而象征则使诗歌成为一个连续、持久的隐喻。利科还阐述了诗歌语言策略的意义:诗歌展示了一个我们能居住于其中的可能的世界,诗歌的真理表明了我们“在存在中存在的态度”而非可证实的陈述。因此,我们同时需要两种语言,以便在精确地描述世界的同时能对世界保持敏感。{5}
在中国文论中,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关于“蓄隐”的论说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正是由于“文外之重旨”和“复意”的存在,文学文本才能“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从而成功的传达出审美经验。
伽达默尔也注意到了诗歌语言的自律性——诗歌语词见证它自身,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证实,他认为诗歌和真理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而用诗歌来谈说、揭示真理,就是要求诗歌语词拒斥“外在的证实”,从而帮助我们接近世界。{6}神学家奥特的看法与利科和伽达默尔的论述极为相似:
诗歌表达的东西比每种单一的、即或感触甚深的解释更多。每种解释,每种沉思都是个别人作为人的领会。与此相反,作为象征的诗本身表达的是与许多人、也许无限多的人相关的真实。{1}
这就是说,多义性或者说复义是诗歌的重要特性,它能把人引向真理。正如雅各布逊所说,“含混性(ambiguity)是一切自向性话语所内在固有的不可排除的特性,简而言之,它是诗歌自然的和本质的特点”{2}。复义的产生,与自我指涉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自我指涉,所以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甚至根本无法确定,在阅读和解释之中就出现了复义或曰多义现象。但有人对二者的区分持怀疑态度,比如高友工、梅祖麟就否认诗性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③考虑到他们的专业背景,这种观点并不奇怪。
这些解说对于诗歌的形式特征的强调,大都与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念有关。文学性和诗性,在形式主义者那里是一对近义词。为了与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抗,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对于诗歌倾注了很大的热情,着力从语言形式上将诗歌(文学)与其他话语区分开来。其语言观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而诺瓦利斯的纯艺术观念则与康德的“纯粹美”概念有关。
对于古代汉语文本来说,诗歌语言与标准语言之间的区分可能更为困难,因为很难找到以“标准语言”写成的文本。更富有意味的是,日常语言在汉语文本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反倒是诗性语言成为了一种程式化的语言。因此,当我们使用“诗性语言”或“诗性”之类的概念来分析和评判汉语文本的时候,就很容易置身于一个错位的情境之中而不自知。
三、自我指涉
在形式主义的语言观中,还有一个未能得到充分表述和界定的概念,就是“自我指涉”。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都不太关注言语(文本)所谈论的现实,而将目光投向其谈论方式,认为“文学是一种指涉自我的语言(self-referential language),即一种谈论自身的语言”{4}。马里奥·瓦尔代斯也提到,“对话语的描述性分析说明,外部指涉对象在诗歌语言中被淘汰,诗歌语言实质上是自我指涉的”{5}。
所谓“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又译“自我参照”、“自我指称”、“自我相关”、“自我涉及”,简称“自指”。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指涉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故事,以及“不许说话”(一个人为了保持特定时空的安静而不得不一再制止别人说话)、“禁止张贴”(张贴在墙壁上的标语)之类的语句。
在计算理论中,自我指涉与递归定理有关,一般译为“自引用”,指的是一个程序运行之后所输出的数据就是它自己,如同普通语言中的句子“打印这个语句”,它既是指令又是执行指令所得到的结果。{6}自我指涉与人工智能以及数理哲学中的集合论、递归论等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
在逻辑学中,自我指涉“是指一个总体的元素、分子或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又指称这个总体本身,或者要通过这个总体来定义或说明,这里所说的总体可以是一个语句、集合或类”{7}。它与悖论的关系很密切,如说谎者悖论。许多学者将自我指涉视为导致悖论的原因,主张以禁止自我指涉的方式来消除悖论。也有人认为自指现象不可能消除,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怪圈。维特根斯坦等实证主义者将形而上学命题一律视为同义反复:“逻辑的命题是重言式。因此逻辑的命题就什么也没有说。”{1}因此,大多数传统的哲学命题(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对范畴和时空形式的证明等{2})都是自我指涉的命题,无法通过逻辑和经验来证实,因此是无意义的。
在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著作中,自我指涉是一个关键词,其含义要稍微宽泛一些。卢曼借助“自我指涉”或“自体再生”来描述社会系统的封闭性:
系统依靠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生产出另外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自我指涉系统是作为一个要素生产的封闭网络而存在的。这一网络不断地生产一些要素,而后者又被用来继续生产另外一些要素。由此,该网络便把自身作为一个网络再生产出来。③
如果自我指涉是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就只能通过封闭的、自我指涉的结构和过程来回应环境的变化,而不能直接与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卢曼还将自我指涉分为三种类型:自反性(reflexivity)、反省(reflection)、基本自我指涉,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指涉结构已经居于统治地位。但美国学者拉什认为韦伯的“自我立法”比起“自我指涉”更能概括现代主义的准则。{4}
自我指涉概念在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在心理学领域,记忆的自我指涉(自我参照)效应广受关注,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印象最为深刻。{5}美国学者波齐认为,近代国家是一个功能高度分化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权力的高度制度化,即非个人化、形式化。但是,“不管是作为整体还是国家的某个机构,国家均容易陷入一种只考虑自己专门事务的倾向,每一个机构均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更宏观的社会现实,因而表现为自我指涉的特点”,“这样一种具有自我指涉性机制的作用结果是推动了该机制大量生产自己的产品”。{6}比如公司生产部门生产过多的产品,立法机构制定过多的法律,政府机构和人员过度膨胀,大学培养过多的博士,等等。
在文学领域,自我指涉除了用来描述诗歌的特征之外,也可以描述一部分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尤其是“新小说”或“元小说”。在雅各布逊等人看来,诗性在一切文本中都存在,诗歌只是诗最活跃并压倒其他功能的一种言语模式。托多洛夫则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自反性的,“每一部作品,每一部小说,都是通过它编造的事件来叙述自己的创造过程,自己的历史……作品的意义在于它讲述自身,在于它谈论自身的存在”{7}。关于自反性(self-reflexive),《牛津文学术语词典》有一个解释:
该概念适用于描述那些公开揭示自身人工雕琢过程的文学作品。在现代小说中往往能够发现此类自我指涉的特性,这些作品一再提及自身的虚构性特征(见“元小说”条目)。在此类作品——以及早期的同类作品如斯泰恩的《商第传》(1959-1767)——中,叙述者有时被称作“自觉的叙述者”。自反性在诗歌中也屡有发现。{8}
正像自我指涉在哲学中带来了种种理论上的困惑一样,艺术中的自我指涉(元小说、先锋诗歌、行为艺术,等等)也带来了阅读、批评和理论上的困难。关于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的自指性,罗曼·雅各布逊的表述更为明确,他将语言的基本功能概括为六种,即指称、交际、诗性(poetic)、表情(emotive)、意动和元语言功能,认为“诗歌功能对指示功能的优先地位不是消灭指示作用,而是使指示作用变成了含混的作用……运用连续结构的对应原则造成反复是诗歌的显著特点”{1}。
诗性语言把对应原则从选择轴心反射到组合轴心,使语言的结构特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是音节、重音、长短音、词序、句法停顿等方面的对应关系,突出了符号、形式和结构,突出了语言的能指,甚至使得能指本身变成了所指。美国批评家布鲁克斯宣称,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诡论(paradox)语言,科学的语言必须清除诡论的痕迹,而“诗人要表达到真理只能用诡论语言”{2}。就这样,哲学家们所要尽力消除的悖论和自指现象,在文学批评家们看来却恰好是诗歌语言所必不可少的建构规则。自我指涉与诗性的内在关联,还可以在斯拉文斯基的概括中看出来:
语言的其他功能使话语归向外部世界;诗歌功能则是要建立一个有内部理据的话语“世界”。……诗歌功能要把陈述本身变成对象,要限制陈述作为感情、概念和指令载体的作用,要突出其作为一个新“物”的自我价值。③
在汉语当中,由于缺少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文本、科学文本和法律文本,自我指涉的广泛存在并未带来心智上的困惑。而自指现象在文学文本(尤其是非叙事性的文本)中不仅不会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障碍,反而常常有助于文学性的增强,所以,汉语文本的自指结构至今未受关注。
四、诗性智慧
除了“诗歌”这个亲缘关系最近的概念之外,汉语学术界所使用的诗性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维柯的“诗性智慧”(poetic wisdom)。在《新科学》中,维柯用了约一半的篇幅来讨论诗性智慧,将“诗性智慧”锻造成了一个关键词,他所提到的“诗性的玄学”、“诗性逻辑”、“诗性的伦理”、“诗性的经济”、“诗性的政治”、“诗性历史”、“诗性的物理”、“诗性的宇宙”、“诗性天文”、“诗性时历”、“诗性地理”等概念,涵盖了诸多我们通常以为本不具备诗性的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证明各民族的发展有着某种共同的起源:
诗的真正的起源……要在诗性智慧的萌芽中去寻找。这种诗性智慧,即神学诗人们的认识,对于诸异教民族来说,无疑就是世界中最初的智慧。{4}
我们发现各种语言和文字的起源都有一个原则:原始的诸异教民族,由于一种已经证实过的本性上的必然,都是些用诗性文字(poetic characters)来说话的诗人。{5}
维柯认为诗性语言早于散文语言,最早的民族都是诗人。诗是人内在的情感、精神世界与现实的物质世界之间的一个桥梁,“诗的最崇高的工作就是赋予感觉和于本无感觉的事物”{6},通过这样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工作,人类将陌生的、异己的外部世界建构成了可以信任和栖居的家园。当然,人类不仅仅是通过诗歌建构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且还逐渐建构了一个逻辑的世界。诗与哲学、历史等话语的差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得到过精辟的阐述,但维柯的论述还是令人豁然开朗:
人们起初只感触而不感觉,接着用一种迷惑而激动的精神去感觉,最后才以一颗清醒的心灵去反思……诗性语句是凭和恩爱的感触来造成的,至于哲学的语句却不同,是凭思索和推理来造成的。哲学的语句愈升向共相,就愈接近真理,而诗性语句却愈掌握住殊相(个别具体事物),就愈确凿可凭。{1}
诗始终与情感、感觉、想象、形象相伴,而哲学则与推理和抽象思维相伴,这早已是西方思想中的常识。维柯并没有赋予“诗”或“诗性”等概念以新的含义,其贡献仅在于用此概念对人类文化作了一次宏观的描述,从而阐发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已经为我们所熟知,此处不再详述。
维柯借“诗性智慧”一说来为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制度辩护,指出“现代”文明的根源其实是原始文化,但他并不认为诗性智慧是一种更为高明的智慧。反观中国文化和汉语文本,在文明程度长期领先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显著的诗性特征,这难免令人惊讶。尽管只有西方世界发展出了思辨理性和现代科学,但中国人对此常常难以释怀,西方文化仍然是汉语思想所难以消化的他者(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在理智上),维柯之所以受到中国学术界关注,当与此类情结有关。
五、原始思维与互渗律
“诗性”一词与维柯的诗性智慧有关,而诗性智慧又主要是指野蛮民族或原始社会的智慧,则我们不能回避布留尔和斯特劳斯关于原始思维的论述。
布留尔从现代人所习惯的逻辑思维出发,将原始思维称为“原逻辑思维”,认为它是受“互渗律”支配的:
它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我说它是原逻辑的,只想说它不象我们的思维那样必须避免矛盾。它首先是和主要是服从于“互渗律”。具有这种趋向的思维并不怎么害怕矛盾(这一点使它在我们的眼里成为完全荒谬的东西),但它也不尽力去避免矛盾。它往往是以完全不关心的态度来对待矛盾的,这一情况使我们很难于探索这种思维的过程。{2}
逻辑思维和原始思维的分界线,就在于二者对于矛盾的态度。在布留尔看来,互渗律是原始思维的最重要的原则。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不是源自智力活动,它带有情感性,并且变动不居。原始人常常将肖像与原型混同,并且相信“可以通过对肖像的影响来影响原型”③,他们还会把任何偶然出现的事物当作后来发生的事件的原因。原始意识往往根本不考虑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而特别关注现象之间神秘的、不依赖经验的联系。原逻辑思维的神秘性在后来的逻辑思维中仍然留有痕迹,但抽象概念只有不停地扩展,才不至于凝结为僵化、自足的体系,不至于使智力活动蜕变为捕风捉影、空洞无物的议论。布留尔认为“中国的科学就是这种发展停滞的一个怵目惊心的例子”{4}。
维柯指出了人与物的交融,布留尔则以互渗律来概括表象之间的交融。布留尔还认为,逻辑思维必然要“随概念的明确性和限定性一起增长,而这种明确性和限定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则是集体表象的神秘的前关联的减弱”{5}。逻辑思维在一些文化中之所以不能充分发展,原因就在于这种受互渗律支配的表象联结方式,或者说诗性思维。
原始思维是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布留尔的回答是否定的。原始民族常常显得过于老成、自负,急于对世界进行解释,而不太考虑它的“世界观”能否经得起事实、经验的检验。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随着社会活动领域的不断分化,原始思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也许只有在艺术活动中才保存着一席之地。
与布留尔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反对将巫术看作“犹犹豫豫摸索着的科学”,因为原始思维有着自身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原始思维(神话思维)所建立的诸种结构,为科学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它“不只是被禁闭于事件和经验之中,不断地把这些事件和经验加以排列和重新排列,力图为它们找到一种意义”{1},而且将人从无意义、无秩序的偶然世界中解放出来。卡西尔也认为神话思维“决不缺少原因和结果的普遍性范畴”,而“整理混沌的感觉印象、即按照相似性选出确定的类别并形成特定的系列,这对于逻辑思维和神话思维来说是共同的”{2},但他同时指出,神话思维“全然不了解对于经验科学的思想似乎是绝对必然的某些区别”,比如事实和感觉、愿望和实现、影像和物体、整体和部分、空间和时间、属性和实体,等等,从而在因果概念和客体概念等方面与逻辑思维截然不同。
六、“诗性”概念的蜕化
这个谱系还可以追溯得更远,比如“文学性”和“审美”就是另外两个与之关系密切的概念,鉴于前者与“诗性语言”有理论上的亲缘关系,后者则意义显豁,此处不赘。有论者认为,“诗性”概念的流行与海德格尔著作的译介有关,多数学者是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层面上谈论“诗性”,混淆了海德格尔与维柯的背景。③这是一种很有见地的看法,但似乎高估了这一概念的某些使用者。总体来说,“诗性”概念有一个复杂的谱系,难以从中选取一个概念来最终规范、界定“诗性”,也难以将其融合。{4}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概念越难界定,越是缺少约束力,便越容易流行——这种情形曾经在人文学科中一再发生,“后现代”、“人文精神”、“文学性”、“现代性”,等等,都是概念蜕化的典型案例。
西方思想对于诗性、诗性语言、诗性智慧的关注,不单纯是文学或美学上的,而与西方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西方世界,文学与哲学、科学之间有着共同的源头和精神追求,有着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对于真理、实在、超验、彼岸以及自我、人性、心灵等问题的关切,往往促使西方思想家跨越艺术与科学、哲学之间的边界,把目光转向文学。正如怀特海所说:“哲学与诗同源。二者都寻求表现对终极的善的感受——我们称之为文明。无论是哲学还是诗,都要形成超越语词直接涵义的形式。诗与韵律为友,哲学与数学模式结盟。”{5}诗性智慧、互渗律等概念,其实也是哲学与诗相结合的产物。
许多学者喜欢引述洪堡特的观点,来证明民族精神和民族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却忽视了洪堡特关于诗歌和散文之关系的论述:
如果语言具备真正发达的形式,诗歌和散文就会依据一定的规律同时成长起来……诗歌的倾向和散文的倾向必须相互补充,共同协助人深入扎根现实,但其唯一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愉快地超越现实,得到更自由地发展。倘若一个民族地诗歌在全面、自由和灵活地成长起来地同时,没有能够为散文的相应发展创造下可能性,就不会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