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化学的方法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能力 兴趣 高中化学

随着历年各大学加快了扩招的步伐,给职业高中的招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有很大程度的失落感,但是他们也有其特点,比如思维灵活,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就职业高中化学而言,相对于普通高中化学来说难度较小,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底子较差,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理解理论知识的水平薄弱,所以实现高职化学的有效教学就极其重要了。

要达到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方式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要注重他们潜能的发挥,符合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所教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当今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由于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基础较低,学习方法错误,信心不足,逐渐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其次,进入职高后,老师由于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等了解不够,不能准确处理好教学内容的衔接。盲目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课程难度,使学生因无法及时理解学习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从事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多年,根据自身在教学上积累的经验,就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大家鉴赏。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简简单单的形成的,而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是人们感官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认识活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必然。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掌握化学现象产生的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化学中的观察主要是对化学实验的现象,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进行观察,观察其产生的颜色改变、沉淀的生成、气体的产生等等,从中获得化学原理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思考。如:在学习铁的化合物一课中,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利用实验,在实验盒中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含有铁元素的试剂,如:Fe2O3,Fe3O4,FeCl2溶液,FeCl3溶液,铁粉,请学生注意观察它们的颜色,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学习。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和独立完成的能力。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并且活跃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相互合作完成工作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计安排一些合作性的实验教学,如化学反应计量测量、化学能与电能等实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某些工作的完成,必须通过共同努、相互配合才能取很成功。经过这样逐步的训练,学生潜意识里形成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他们进入岗位、顺利完成各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自主学习是严格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自主学习”。 化学学科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自行设计完成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实验的能力,还可以从自学内容中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并能作出自我解答。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依照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任务,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利用网上信息,让学生查阅有关知识的背景、发展以及研究方向。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老师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未来的职业或变换的岗位中,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职业高中学校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厌学的情绪很严重,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气氛不浓厚,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怎么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老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设汁生动有趣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时刻跟随老师的步伐,逐步深入,拥有获得知识的喜悦,自然而然的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首先,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根据学习内容,利用化学实验,设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些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小实验和小制作,在自我创造活动中培养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让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求知,加之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型、岗位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如何有效的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是每位化学老师不断探究的课题,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美)菲利普(Phillips J s)等著.化学:概念与应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效率 方法探究

高中化学是高考重要考察科目,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因素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心态,也会影响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利用45分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是师生们非常关心并实践的永恒话题。

1.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

备课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实验、备多媒体、备学生等。教师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师生互动学习,学生会带着强烈求知欲听课,这样,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些学生对化学知识都是死记硬背,特别是高一学生,由于刚从初中过来,初中化学知识较少,要求也不高,因此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直到高中,还有很多同学延续那种“学习方法”。而对高中化学来讲,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要求比初中高了很多,如果学生还是像初中那样死记硬背的话,肯定记不完。所以课上教师要给学生解开这个“结”,让学生知道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是相同的,知识点明显增加了很多,实验也增加了很多,计算也增加了很多,还有就是需要同学们推理的东西很多,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具有较好的记忆方法或较强的记忆能力,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这样才可能学好高中化学。当然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区别是很大的,突然让学生改变是有很大难度的,需要教师在课上给同学们一个过渡期,指导同学们如何转化学习思想,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传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以往学生学习经验,让学生很好地学习高中。

3.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把教材作为基本探究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与讨论合作,充分进行自由表达、探究、质疑、讨论问题,从而解难释疑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牢记所学知识。科学的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教师要能精心设计教学,努力创设发现情境,提出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习注意力得以集中,而且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及好奇心,这样学生能在老师指引下发现更多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不断创造出新东西。其次,教师要把指导学习和学生研究学习相结合,即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在教师启发诱导下,重视学生能动性,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自我解决,完全尊重学生能动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有效促进化学教学效率提升。

4.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课堂教学。随着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辅助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并不是万能的,一味依赖使用有可能导致课堂效率降低。有些教师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如何制作精美课件上,虽然课堂氛围变得热烈活跃,但华而不实,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实效,学生没有因此拓展思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化学教师要合理把握多媒体使用尺度,能自主演示的实验最好不要用多媒体演示,只有一些课堂中无法演示的实验,才可以运用多媒体代替演示实验。

5.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指导复习方法,根据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将受益终身。

总之,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更新和更高要求,化学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固定死板,必须灵活多变,且不断改进与完善。只有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才能积极发挥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化学教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陶红.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1:83.

[2]谭庆宁.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浅谈[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2,04:63-64.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50-01

如今,高中课程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革,化学课程也不例外。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由教师传授知识逐渐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知识。这样的改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创设情景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提升化学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设计一些较为新颖、符合学生爱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转变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帮助学生将“苦学”转化为“乐学”,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教师在教学前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情景与学生的认知存在差异,学生便会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利用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地发展。

3.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目的,不是希望学生单纯地记忆化学的概念及原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文化素质。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具体方法

1.利用实验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

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在学生面前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并没有机会亲自操作实验,教师更倾向于向学生讲解实验,将实验流程与实验结果全部讲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教授学生“燃烧条件”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蜡烛、玻璃杯、火柴作为实验材料。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做一个实验:第一步教师准备出实验材料木条,并从木条上刮出一定量的木屑,尽量保持木屑重量与木条所剩重量基本一致。第二步,教师利用火柴分别将木条与木屑点燃,并要求学生计时。第三步,教师将学生所记时间写于黑板,令学生进行对比,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木屑的燃烧速度快于木条燃烧速度的原因。此时部分学生可以得出,木屑之所以燃烧速度快于木条,是因为木屑之中存在缝隙,氧气流通,所以燃烧速度较快。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实验,要求学生将蜡烛点燃,同时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令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此时学生可以得出,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且物质的燃烧会消耗氧气。实验还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而为教师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实验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教师只需在学生研究方向偏离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可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现实生活中,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当今高中生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之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许多学生对部分化学现象颇为熟悉,然而限于化学知识的匮乏,所以并不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不断被谜题困扰,学生也无法通过现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如能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则能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亲近感与熟悉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会在化学学习中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教授学生“溶液的性质”一课时,可以对学生较为熟悉的现象进行提问。如教师询问学生:如果在冬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将清水放置在室外,水是否会结冰?此时大部分学生回答水会结冰。教师继续提问:是否所有液体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中都会结冰?学生可能会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水会结冰,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会。之后教师提问认为所有液体都会结冰的学生:如果所有液体都会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中结冰,那么为什么酱油与食醋却不会结冰呢?教师利用生活现象提问学生,可以使学生对溶液性质进行思考,拉近了化学学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更为感兴趣,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学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3.利用故事进行问题的设立

不可否认,高中学习过程略微枯燥与乏味,学生在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双重压力下,已基本丧失主动发现问题并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对其未来发展也将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现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利用故事中的现象提问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溶液酸碱度”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讲述故事,如:在古代,有一名道士,声称能够捕捉妖物,其在施法过后,会向一张白纸喷水,喷过之后,白纸便会显露一头妖兽。然而有一次,道士在施法中却被人识破,那人向道士手中其他白纸喷水,同样出现妖兽,请问这人为什么能够识破道士的骗局?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告知学生,利用现在化学知识解答,实际上就是溶液酸碱度的相关内容。教师利用这一故事能够使学生产生疑惑,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当相应提升,教学方式应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成刚.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5:34-35.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有机化学;创新;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34-01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的学习深造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就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已经不单单是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开拓视野,全面理解化学知识,激发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学好理论知识,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

一、学好有机化学的意义

有机化学应用广泛,是化学领域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化学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林产化工、高分子材料、医药等专业的一门最根本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生命科学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只有学好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后续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学好有机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

1、抽象难懂

有机化学的学习范围广泛且抽象,知识零散,知识结构不系统,复杂的分子结构、数量庞大的有机化合物,转化、反应的理论要求严格,且抽象难懂,只能靠死记硬背,使学生学习起来无从下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打击学习兴趣和信心。

2、课时少

由于有机化学的复杂难懂,需要大量的课时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但是目前,高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量开设不同门类的课程,使得有机化学的课时变得很少,在较少的课时去使学生更多更深入的理解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难题。

三、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

充分理解学习有机化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意义。有机化学是基础,是其它学科的根基,只有学好有机化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继续后续的学习。要充分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才能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才能有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2、创新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把适合社会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同教材相结合,使授课更赋予感染力和吸引力,使课程更生动形象,使枯燥单一的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做练习,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学科,更熟练的掌握知识,更系统的把知识串联在一起,让知识更加的条理化,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知识的前后连接,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进行更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的钻研,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布置一些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创新思维、不断探索的开放式习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充分利用教学工具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知识原理,能够熟练的掌握实验技能,创造性的运用理论,使学生更直观的获得知识,更好的进行研究性学习。

4、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这门学科,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掌握更牢靠。降低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的抵触与恐惧,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这门学科。

5、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习时变被动为主动,加强课前预习,增强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注重创新性研究,学会举一反三,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课后复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地进行探索。只有刻苦、努力,不断钻研,才能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为明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束语

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有机化学的学习对后续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所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变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求知欲望,要创新授课方式,使课程更加的生动,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了解,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模式,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习,去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相信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一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更加深入的被学生学习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积涛.胡青眉.张宝申.等.有机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曾昭琼.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J].大学化学,2003(1).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解题能力;解决方案;发散思维

在高中化学解题中不能单纯地依赖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备考负担,同时还会蚕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动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一些高效可行的解题方法很有必要。下面我谈谈就高中化学教学中解题方法的几点渗透方案。

一、集思广益,确立最佳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高考题目很多题的解法并不止一种,但不同的解法消耗的时间却大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全体学生对所做的典型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解法进行比较,从而确立最佳的解题方法。

例如:向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 3.36 L,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l-),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75mol・L-1 B.1.5mol・L-1

C.2 mol・L-1 D.3 mol・L-1

解法一:关注最终溶液中离子,把握电荷守恒。最终溶液中有Fe3+、Br-、Cl-,且n(Cl-)=n(Br-)=0.3 mol设FeBr2浓度为x,则0.1L・x・3=0.3 mol+0.3 mol,得x=2

解法二:Fe2+的还原性大于Br-,当通入Cl2后,先氧化Fe2+,据题意,Fe2+已全部被氧化。

设FeBr2浓度为x,已知n(Cl2)=3.36L/22.4L・mol-=0.15mol则n(Cl-)=n(Br-)=0.3 mol

则由电子得失守恒得:0.1L・x+(0.1L×2x-0.3 mol)=0.15 mol×2得x=2选C

评析:Cl2与FeBr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考点中的热点,考查载体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化学计算。用电子得失守恒来解是常规解法,但此题中“测得溶液中c(Br-)=c(Cl-)”这一句把我们的思绪转向终态溶液,可以说是匠心独具,把握到了问题的本质――电荷守恒。

二、融会变通,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对所教例题、习题的形式作变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加深对该项知识的理解,达到发散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例如:已知丁基有4种,则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变式1:将“C4H9Cl”换为“C4H9OH的醇”

变式2:将“C4H9Cl”换为“C4H9COOH的酸”

以上变换,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有关取代基的同价性和官能团同分异构的问题,而不是单纯考查同分异构体书写等基本技能。

三、精选精练,效率为先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出各种类型的样题,组织学生进行精讲精练,让学生掌握其解题规律。教师选编的题目要结合近几年高考的知识点,特别是常考点和热点,使选编的练习题针对性强,做到“选一题代一点”“讲一题明一线”“做一题知一面”。

例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14题]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向0.10 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2-3)

B.向0.10 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

c(SO2-3)

C.0.10 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2-3)+c(HSO-3)+c(H2SO3)]

D.0.10 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该试题考查了学生对溶液中存在的守恒关系的理解能力: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

四、学会归纳,万变不离其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目及时按照解法相近或考查点相同等进行归纳,从中做出总结,得到典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例如:用98%的浓H2SO4与10%的稀H2SO4配制成20%的H2SO4

溶液,两溶液的质量比是( )

A.10:78 B.78:10 C.10:98 D.10:88

解:■,选A。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做法还很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总结,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都能成为解题高手。

参考文献: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6

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对化学科的无知到完全进人这门学科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具有不可低估的魅力和功能,它是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规律的人门向导的手段。因此,在启蒙教学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从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建筑知识架构以及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这里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化学实验活动中,自始自终都充满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及多种思维品质的契机。1、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实验教学中在教学中,我尽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教育,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利于他们对化学概念、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例如:在讲分子的概念时,我通过幻灯片介绍了苯分子;氨水的挥发扩散,使学生感觉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和分子是不断运动,同时利用物技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24•性。由于物质的不断运动,因此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又如:在讲碳的性质时,通过实验表明碳在不同温度下活动性发生改变,使学生掌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讲物质的变化时,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讲解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时,使学生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归根到底就是要使学生在启蒙化学中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辩归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2、寓科学态度的培养于课堂实验教学中化学教育靠实验育人。鉴于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我对“实验启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精心准备,还以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态度,整洁、美观、规范、熟练的操作给学生示范。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当然,对学生科学态度教育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几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要通过长期的严格训练。例如:对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使用仪器技能的训练,除了我示范操作,阐明操作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模仿练习,用各种练习方式结合使用;最后抽不同程度的学生上讲台示范,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模仿的动作。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独立操作的能力。总之,教师的表率作用,严谨的治学风范,对学生科学态度教育的培养启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1、课堂教学中重视演示实验、注重诱导和启迪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通过个45分钟汇集点点滴滴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我在每堂课前进行周密准备,反复练习课堂演示实验,寻找最佳效果,让全班学生都看得清,道得明,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地观升华到抽象的思维。教学中我除做好教材中所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适当补充一些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如在学习“浓硫酸有吸水性、通常用它做干燥剂”为了增强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我用一根火柴蘸上浓硫酸用镊子夹住火柴头的另一端,放在空气中,不一会儿火柴头自燃。用增做的实验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火柴头自燃?实验室保存浓硫酸时,为什么要密封,不能敞放?通过设问方式逐步地使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一般思路。增做的实验既简单又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蕴藏之中。又如,学习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的性质时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为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观察—疑问—思维的积极状态中,我用演示实验证明了上述结论。同时,我又设问:活泼金属钾,钙、钠跟盐溶液反应,能否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七嘴八舌小声说:“可以”。这时,我将一小块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擦尽油污,放进装有蓝色溶液的(O吏心4)的烧杯里,只见钠自溶为一小球浮在液面上滚动,同时伴有较响的炸裂声、反应非常的明显、激烈。蓝色的溶液中没有红色的铜出现,出现的是蓝色的絮状沉淀。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实验事实与他们的推想差异很大。我抓住这些契机,趁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原因:太活泼的金属放在盐溶液中,金属首先跟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同时放大量热自熔。即ZNa+ZHZo=ZHaOH+珑碱再跟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即ZNa0H+Cu别入=Cu(OH):+N匆504。这就是在选用活泼金属置换盐溶液中不活泼的金属时为什么我们不用钾、钙、钠的原因。学生对增做的这个实验反应很强烈。看来,采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维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对客观事物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2、课堂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进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各方面得到综合提高。当然他们获取与提高离不开思维训练。例如:我在讲氧气的制取时,引导学生对“三大原理”—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进行探索、理解和辨析,思维训练活动渗透其中。(店图)通过设计出系列启发学生分析原理的思考题。激发和引导学生、诱导他们研究、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