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程序教学的原则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1

摘 要 程序教学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程序教学的创编原则、创编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教学中的用途,提出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其不足,以及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改进,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程序教学 基本体操 成套动作 应用

一、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原则

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的斯金纳建立的程序教学理论,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教学强化原理为基础,重视教学的有效训练、分析强化效应及严密设计操纵训练过程的技术,对现代教学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一个信息相互运动的过程,教师把信息一步一步进行分解,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并通过强化或奖励巩固反应状态,及时反馈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再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自定步调,确定掌握知识的进度,

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程序教学的原理,将成套动作分解为两到三个教学单元,再把每一节按照节拍的顺序进行教授。运用细化教学步骤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标准动作,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映像,根据让学生自主完成每节动作的情况作为一个反应,给予强化以巩固已有反应,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标准的成套动作。

二、程序教学应用与基本体操成套动作教学的基本方式

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学习是一个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学习简单的头部、上肢、下肢及躯干屈、伸、绕环等动作为基础,以简单的组合动作为辅助练习,把已有的动作迁移或创编到成套动作中,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粗略掌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和巩固与运用自如三个阶段,一般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直线式程序、衍枝式程序、混合式程序三种程序教学的方式。

(一)直线式程序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中的运用

直线式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分为若干个简单的部分进行练习,在基本体操的学习中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具有“直线程序―构答反应”的特点,其基本结构为:①②③④……。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中,教师把每一节每一拍肢体的动作分解开来,先对上肢、下肢、躯干动作运用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的方法呈现标准动作,再根据该拍的完整动作进行教授。学生跟着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直至学生做出标准动作再继续进入下一个动作的学习。

(二)衍枝式程序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学习中的运用

衍枝式程序教学法与直线式程序教学法相比,每个单元的学习的步子较大,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性的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单元”组合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其基本结构为:

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把每一节的每一拍进行完整教授,运用语言和示范的方法呈现标准动作,然后观察学生动作,严格按照规定肢体动作要求,指出不规范动作,并就动作的某一部分进行再分解练习。对于学习较快的动作,可以直接进入下一动作的学习,按直线方式学习,即:①④⑦。

三、正确对待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中的作用

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具有两面性,程序教学在现代教学领域是功不可没的,但它在实现教学优化,保证教学输入材料不同速度和难度,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被指出是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编制程序,可能会扼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限制学生自我创造的空间。

(一)程序教学在徒手体操成套动作中的积极意义

首先,程序教学能够简化动作的难度,积极反馈动作信息,正确强化规范动作,降低动作的错误率,便于集体教学。其次,程序教学能够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同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程序教学注重教学的有效训练,重视分析强化效应,重视严密设计操纵训练过程的技术。但其只是知识输入的程序,策略刻板缺乏灵活性,只能控制学习的结果,而不能控制学习活动的过程。

(二)程序教学与控制论结合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化和提高。程序教学模式具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控制,利用信息反馈对动作技术进行调控,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控制系统,获取最优化教学效果。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学习中,运用心理学、运动学、系统论、控制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准确把握程序教学的结构,引进教育理论和教学论,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佳控制,将学生动作与规范动作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动作程序,不断纠正错误动作,实现动作最优化。

四、结论

程序教学把复杂动作简单化,根据不同的动作结构和动作要领设计不同的教学步骤,把每一部分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效果反应给学生和教师,达到了扩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结构控制论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安排教授难度,有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掌握动作,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参考文献: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2

程序教学法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建立的操作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刺激一反应一强化”而形成行为和能力的思想的体现,程序教学模式环节简图如下:

[TP10GW05.TIF,BP#]

物理概念是物理事物或过程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的产物.要使之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概念,需要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经过基本概念逻辑数学概念科学物理概念的发展过程.高中物理概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物理概念教学应遵循学生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

笔者尝试将程序教学理念应用到物理概念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点按照小步子原则将物理概念分解为若干环节,学生在明确每一环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和促进性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进行展示,通过同学质疑、提问以及老师总结、提升等环节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简图如下:

[TP10GW06.TIF,BP#]

笔者采取该教学策略,通过在部分课堂中尝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以“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堂教[LL]学为例,对程序教学策略做具体说明.

1教学设计

1.1科学分组是采用程序教学的前提

(1)小组的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的分组原则.不同小组之间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总体情况相近,成绩总体均衡.这样做便于小组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同样便于小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

(2)小组的组成人员不应过多或过少,每组以4~6人为佳,每组定一位同学为组长,负责组内学习任务的协调分配,这有利于学生间有充分的讨论.

(3)学生分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愿原则,尽可能尊重他们的意愿,从而保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能更好地合作.

1.2程序设计按思维逻辑顺序和知识点掌握难度采取多级分解原则

知识点的分解应注重由易到难,分层设疑.老师可将学习物理的过程按思维的逻辑顺序分解为几个环节,此为一级分解,每个环节的问题研究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解为许多小步子,此为二级分解,若这些小步子还有难点需要分解,则可进行三级分解……,通过分解程序问题的做法,一方面降低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学生在思考中遇到思维障碍时,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研究,或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概念课堂教学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概念引入”、 “概念生成”、“概念巩固”.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整体的一个程序,为一级分解.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3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由硬件、软件、课件三部分构成,称为MCAI三要素,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软件和课件两大因素。

1.1软件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各种工具软件和写作系统。工具软件主要指有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处理和动画制作工具等。课件写作系统是一种为了免除教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而设计的应用软件,大大减轻了教师编程的负担,有利于MCAI的推广。我们一般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两种软件,简便实用。

1.2课件

在MCAI三大要素中,课件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呈现,用课件写作系统编制的教学应用软件。针对幼儿教育的研究对象特点,我们此处所探讨的课件,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PowerPoint、Authorware,还有幼儿教师专门针对本班幼儿特点自行设计的程序软件(比如小超市、拼图游戏等)。此外还包括市面所售的专制幼教软件(包括光盘和电脑程序),以及部分专为儿童设计的网络小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规则游戏等)。总之,MCAI要求充分发挥计算机特有的高速图形处理能力、庞大的存储功能、逼真的模拟仿真功能,色彩丰富、画面清晰,并且有着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这些特点恰巧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比如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以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感知觉具有多通道功能、动手能力较强等。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

2MCAI在幼儿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1优化教学目标,激发孩子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以其缤纷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以及同步声音,能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吸引力越强。并且具有视觉、听觉、知觉、注意等多通道功能,而多通道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某些枯燥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富于变化的声音和五彩缤纷的图像来实现,这样就更易于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符合低幼年龄的认知特点。

2.2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学习课件,可以将学习的内容在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大小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诸多限制,尤其是可以表现生活中某些幼儿无法亲自感受的事物以及过程。比如,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深奥的自然科学知识就需要加以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例如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食物从口腔进入,到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以及用动画的形式将消化系统各个部位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那么孩子学习起来就变得直观易懂了。《大自然的秘密》的学习重点是教给孩子关于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就可以运用多媒体FLASH的动画效果,既形象又逼真。又例如在音乐活动中,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刚刚开始萌芽,因而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以文字、动画、音乐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比如《梁祝》的欣赏,就可以把整个故事制作成动画视频,配合音乐,使孩子对内在情感的把握跃然眼前。再比如《模仿生命》就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软件程序,能够模拟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历程。在模拟过程中,计算机还可以设计角色模拟程序,让儿童自主选择游戏角色,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3自定教学进程,让孩子在思考中前行

行为主义学者斯金纳和班杜拉一直非常强调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其程序教学原则可分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等。无论是教师针对授课内容为幼儿制作的程序软件,还是市面所售的专制幼教软件、网络小游戏等,均符合以上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程序。教师通过制作电脑课件,让幼儿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电脑操作游戏的过程中主动、积极探索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的形象、童稚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等刺激,使幼儿积极投入到程序游戏中去。在活动中,幼儿将答案输入电脑,如果回答正确,电脑就会做出反馈:“呵呵……答对了,你真聪明……”,接着进入下一题,幼儿可以从过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假如答错了电脑也会做出提醒:“请你再想一想”(辅助一定的动画表情,诸如叹气、沮丧等),让幼儿及时发现错误、改变思路、做出正确回答。因此,幼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定步调进行自主学习。

2.4优化教学评价,让幼儿体验成就感

多媒体电脑在幼儿老师的操作下,可对程序游戏做出形式多样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一句激励的语言、一首儿歌、一段律动,一幅漫画、一串符号、一个宠物,还可以是一段动画、一节舞蹈、一簇礼花等等。因此,相对于传统小红花式的代币制奖励,多媒体代币制的应用范畴更广一些,这就避免了老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形式的单调性,能够让幼儿以多种形式体验到成就感。

3运用MCAI的注意事项

3.1应和传统教育方式结合使用

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要两者相结合。比如,在《有趣的广告》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几个电视广告的完整播放过程。然后通过讨论,让幼儿初步了解广告的基本功效。接着,教师还可辅以传统的教育手段(如实物展台等),向幼儿展示所播放广告里的具体实物,让幼儿比较其和广告里的具体差异,从而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广告的作用。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育方式结合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更全面地掌握、理解所学内容。

3.2应兼顾教育性与娱乐性

适宜的软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所在,相对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对软件的质量要求更高。但是,目前为儿童提供的软件往往更多是为了娱乐而非教育,画面过于绚丽,背景音乐过于喧闹,人物形象过于夸张,让幼儿目不暇接,反而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使得软件的教育功能退居次位,与软件设计的最初目的相悖而行。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慎重选择应用,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另外,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的媒体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以及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

3.3应注重个别化和社会化的结合

目前幼教软件多以孩子的个别练习为主,强调MCAI系统的人机对话功能,但恰恰缺乏幼儿之间的交互对话,这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在今后的软件开发中应予以注意,多设计一些交互性更强的软件类型,而非单机软件。

4结语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4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一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网络教育资源开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己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显著,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探讨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为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求我们应熟练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方式,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运用知识的交互发生机制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究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也是适应目前教学资源微型化、个性化、交互性的发展趋势。结合视频学习特点,笔者通过Adobe captivate4屏幕录像软件,以SPSS中数据初步分析和数据高级统计为例,开发SPSS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其自主建构数据统计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相关课题的数据分析中。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级5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能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拓宽其知识视角,深化知识建构的层次。

    具体来讲,该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

      (1)明确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首先,单一的文字教材呈现方式易使学习者感觉枯燥,产生疲劳,继而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将画面与教师的讲解配音融为一体,学习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便于他们进行持续的探索。其次,微视频独特的播放方式,可以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可以反复演示观看,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操作性知识而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效果显著。

(2)探讨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方便教师的利用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多媒体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一,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两者结合,既发挥了微视频辅助教学的优势,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前后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借助多媒体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而发现传统学习中的不足。至于教师应该在课前或者课后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文章在后文的结论中也给予明确的解答。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1微视频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视频是相对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而言,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的综合性媒体,具有表现力强、蕴含信息量丰富、形象生动等优点。随着3G网络的普及、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到来,它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进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微视频时代。[}l微视频的出现及其“普众化[z]”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真正进入了“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乃至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从开始的短片、短电影,到后来的数字短片以及现在的微视频、短视频、微电影、短电影等。[3]其中,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的,在短时间内播放结束的数字影视内容。[4]根据其定义及相关的网络释义,微视频与数字短片、微电影、短电影等,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谓的差异。

    学界对微视频的定义,大多采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表述:“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 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的,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5]短精快、用户参与、操作便捷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6]

    本文主要探讨微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前述学者对微视频的相关研究,笔者界定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的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是一种可以让学者通过手机,电脑,MP4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

2. 2微学习理论

    移动设备的普及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微型学习的到来。[']2004年微型学习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泛深入,微型学习已然成为教一育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g]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微型学习来代指微学习,两者都来自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微型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的双向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奥地利学习专家林德纳(Lindner )把微型学习定义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的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9]具体来讲,微学习是一种“以多媒体、跨平台、小容量的网络微内容为学习单元的个人学习方式”。[10]从实践层面来讲,“微学习”欲处理的是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及时间相对比较短的学习活动;从研究层面来讲,“微学习”指的是在多样化的教育境脉情境下对学习研究采取的一种微观视角。[川

    微媒体承载的微学习内容,是指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由此组织起来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松散连接和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移动终端作为终端载体,如便捷式终端(手机、PDA等手持设备)。[12]大多数学者认为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密不可分。移动微型学习是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融合后的结果,是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微型化学习方式。[13]微型学习由于其具有的移动性、片段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达到一种实用的学习目的,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4]李娟等从学习理论和情境创设两方面出发,对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IS]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应发挥广大学习者的智慧与热情共建微型学习资源。[ 16]

    微型学习以其具有的短时间、小片段、个性化、多媒介等特征,在未来的非正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的普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把微视频引入教学过程中来,利用微视频时间短,播放内容精确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让学习者更加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文章研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微学习的相关理论。

2. 3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1954年,斯金纳针对当时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以操作性条件和强化的原则来重新安排教学程序,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_民学习的每一步骤都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做出的反应之间的连接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一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连接而成。

    具体来讲,程序教学是一种以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以及积极强化原理为其理论基础,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模式。其具有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的原则。U91关于程序教学内容的编制,斯金纳分解出许多方法细则:如编制者必须先熟悉整个教材内容,找出具体的终端行为;据此,分解出许多中介步骤或细目;将细目分布均匀,编写简单明晰;细目与细目之间密切联系;选择个体有效的反应予以强化;单元大小应符合学生的反应限度;己学过的术语或事实,应间断性地呈现在后来的细目中,等等。[ZOO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5

【摘要】程序化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程序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具体化,具体的问题公式化。程序化的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通过把复杂问题细分的方法可以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情景设置”在程序化教学中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关键词 程序化;情景设置;教学方式

物理学科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是过程最为重要,它重在过程、难在过程、成在过程。只要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深有体会,学生在考场上做不出来的题目,在考场外就可能会做的出来。而我国高考的制度就是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提高答题的速度与正确率。按照教学程序化的方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笔者发现能够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程序教育、学习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只有按照程序来办才可以使问题从复杂化—简单化—具体化—公式化,最后快速解决问题。其实总的来讲很多复杂没有头绪的问题都是以公式化的方法解决的。程序化的教学并不排斥别的教学方式,它也可以将教学方法变的灵活与多样性。虽然它不排斥灵活与多样性的教学,但是公链式的教学对于解题效率的提高是不容质疑的。

一、程序化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势

1.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能力

在教师对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的知识也要具有解答题目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动与开拓精神。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并没有产生重视,因为即使教师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所以教师大都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其实这种精神方面的培养才是教育之根本,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创建合理的物理情境用程序化的物理方法能充分的指引学生在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高观察、分析、解决能力。

2.能缩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

程序化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步子小、教学起点低和小台阶,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学的难度简单化。小步子的课堂教学理念属于教学理念中的一种,其特点就是什么都小,目标小、测试范围小、教学幅度也小。可是这种教学理念在比较稳重同时也比较容易成功,它的侧重点是将比较难的目标细分化,分成许多个小的目标,这样就比较容易实施了,也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将同学的行为用程序化来控制,使不在同一水平的学生都能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完成学习任务。把复杂的问题用程序化的方法逐步简单化,程序教学所呈现出的教材就是一个例子,它将教材分为一个个的小部分,并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序编写。而这样编写出来的程序可以帮助那些基础环节薄弱的学生,弥补了中学生学习中的缺陷。

二、“情景设置”在程序化教学中的作用

在程序化教学中运用“情景设置”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学习物理课程产生兴趣。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暂时转换,将学生处在课堂的中心位置,这种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对于记忆这一块教师应该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以当时的情况为主,选择适当的时间,判断采用哪种“情境方式”才能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这种方法远要比重复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好用的多,而且死记硬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不能忘记。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还是真切的实验感受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深刻的记忆。如此就能使学生对关于这个情景以及这个牵连的知识点记忆犹新了。在学习中,学生对于很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理解,难免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教师在讲解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时,应该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理解这个物理过程。教学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逐步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学计划中教师应采取“情景设置”,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平台。

三、程序化教学法中问题设置的技巧

在教学方案中教学设置的问题,应该考虑各种有针对性的选择方法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设计问题方面,应注意避免经常出现同一个固定模式,要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来设计问题。即便是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场合里,考虑设计问题的角度也要不同,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更不能的是老师一开口,学生就已经知道老师要提问的问题了,这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使学生也学会提问。要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学以致用这一点会让学生异常高兴。同时,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思维习惯,并且能够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安排学生做些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模式下提出新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

综上所述,程序化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可以把物理中出现的问题用程序化的形式进行解决。还可以将“情景模式”应用到程序化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对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自己探索与解决问题,有技巧的在程序化教学法中设置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海金.谈中学物理程序教学[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9(06)

[2]张翔升.新课程视域中的程序教学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作者简介】

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俯卧式跳高 程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86-01

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技术是最先进的跳高技术,但对中职学生而言,首先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次由于其背朝横杆的技术特点,中职生不易掌握。因此,本文选用俯卧式跳高技术作为程序化教学的内容。

一 程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第一,职业中专体育在教学实践中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强调自学能力的个性化的程序化教学理应受到重视。

第二,程序教学是经过特殊编制的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把教学目标按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学习项目,要求前后衔接,逐步加深,使学习由浅入深,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第三,程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使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源自五六十年代苏联,重视整体教学,忽视个性教学,针对性不强,一刀切;课程多,新旧知识衔接不好;教学过程脱节,反馈慢。

第四,传统俯卧式跳高教学是把技术分成几个阶段,由分解开始逐步到完整技术的教学,这种以分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全程技术时各阶段动作的衔接不协调,出现脱节现象,对掌握全程技术不利。

经过特殊编制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对难度较大的俯卧式跳高,在不破坏技术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需用连续接近法,分步骤强化,每次强化的难度逐渐加大,这样可以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目的。

二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编制原则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原则:一是强化巩固每一步技术动作,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并促使完整技术的形成。二是每一步只有一个动作,内容较少。系列的安排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于每个相衔接动作练习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练习起来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三是即时反馈、即时纠正错误动作,少走弯路。四是根据学生动作学习掌握的情况来确定每一环节的练习时间。

设计按照俯卧式跳高整体技术的逻辑程序,保证在学习中把错误率降到最低,同时合理地设计,使每个动作练习都能体现逻辑价值。

传统的按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动作先分解再组合的教学,对身体基础好,学习时间充裕的体育院系学生效果较好,但中职学生练习时间有限,基础不一。本教学程序按由粗到精、由易到难的学习动作技术规律来设计,自始至终动作衔接较完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三 俯卧式教学程序系列的编制

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可消除学生害怕碰杆的心理,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强度。

按学习掌握情况分两组教学,一组一个练习内容,掌握好一组内容后才能进行下一组练习,及时反馈练习的掌握情况,如反复出错,要及时回到前一环节练习。

1.原地过斜杆

动作要领:原地与斜杆成25°~45°角,摆动腿直腿钩脚尖上摆越过横杆低端后,内旋下伸脚前掌踩住垫子,肩向内扣,头随着转动,躯干俯卧在斜杆上,身体与横杆平行,成正确姿势静止保持2~3秒,起跳腿轻蹬地,屈膝上收,迅速扭转骨盆并翻转起跳腿,使身体绕横杆转过去落垫。

提示:斜杆与地面成25°~45°角,低端距垫面10~50厘米。角度越小、底端距垫面越高,难度越大。

用提示物标示摆动腿过杆后脚前掌踩住的位置,树立上摆前伸并内旋的正确的技术要领。

2.助跑2~3步过斜杆

动作要领:轻跑2~3步起跳,过杆时,全身沿身体纵轴旋转,同时起跳腿向胸部收腿,但大腿不能太靠近胸部,小腿收成90°时立即翻腿,大腿应向外侧翻转,落地时可单手或双手撑地,或手和腿同时摆动落地,继而侧身着地。

提示:摆动腿越过横杆后,有意识内旋下伸去踩垫,起跳腿扭转翻转不可用力过猛、过早。

3.助跑2~3步过横杆

动作要领:两臂向上摆起,全身向上挺,起跳方向应朝向横杆中央。摆动腿和两臂用力上摆的幅度与力度要够,俯卧时身体要放松。

提示:要控制好杆的高度,宜低不宜高。

4.完整助跑过横杆

动作要领:助跑的角度一般为30°~50°,距离为14~20米直线助跑,最后4步降低身体重心,倒数第2步身体重心降到最低位置,迈步时特别强调向前送骨盆,髋关节向前的速度明显超过胸部向前的速度,起跳时起跳腿屈膝向前,脚跟沿地面向前迈出触地,落地时摆动腿和两臂远远落在身后,膝关节要迅速伸直至全脚掌着地为上跳压缩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