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1
关键词: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礼仪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人们的礼仪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何为礼仪?一般我们认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就可以称之为礼仪。大学生将进入社会,如果想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必须要接受社会礼仪的约束。这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素养。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很多高校把大学礼仪作为一门课程加入到正规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知识理论讲解,违背了大学礼仪课程的本质,所以必须在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上改革,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这门学科,学习和运用更多的礼仪知识,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技巧
(1) 教学技巧――游戏的运用。大学礼仪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所以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前,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每天推选出5名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的动作最标准,做得最完整,第一名给予记分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专心地上课听讲。另一方面,学生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点动作的规范性,不仅梳理了上节课的知识,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深刻。
(2)教学技巧――音乐的运用。在社交场合下,恰当的礼仪可以给自己加分很多,而且会给人带来一种舒适感。加入音乐,就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比方说,学生在上课前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帮助学生缓解疲劳。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放些动感的音乐,刺激学生的神经,振奋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开始训练。再如,大学生礼仪课程中会有礼仪姿势的训练。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都要练习这些姿势几十分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感觉到疲劳,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我们引入背景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拍进行动作训练,不仅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比方说,针对走姿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多种音乐进行拼接,让学生尝试在不同音乐下进行走姿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1]。
2.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
(1) 讲解示范法。讲解示范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礼仪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对于一些动作要进行标准的示范。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穿着联系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同时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上课的坐姿,站姿进行指正[2]。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分析生活中存在的案例,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纠正问题,并能做出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的氛围。
(2)实践训练法。实践训练法就是指学生通过实际的训练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师指定的相应情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角色训练,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会有问题出现,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反思自己做错的地方,找到说话和姿势不对的地方并最后更正,这个实践的过程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好的梳理,而且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礼仪技巧贯穿其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多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礼仪课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学生通过不断地训练模拟交际情境,不仅可以对礼仪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月萍.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公关礼仪》课中的运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S1).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2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课堂中,我们时常抱怨学生们不愿意发言,总是认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其实,如果我们能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就能创造一个安全、支持的课堂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 在课堂教学中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加重要
“动态生成”教学中,经常老师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和学生交流,来提高他们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开始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对老师的问题比较感兴趣,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回答的问题结果可能会有几种答案,可能会有对有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评论,此时,课堂的气氛上升到点,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显得很重要,不同的语言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在乘法计算教学中,老师首先讲述了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时,老师出了一道乘法题目15×3与同学们交流解答方法。一个学生举起手向老师提问。)
学生:我觉得做加法很简单,15+15+15 = 45,这个我计算的很快,乘法还要背口诀表,太麻烦了。
(另一个成绩较好)学生:(很直接的说)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你的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数太大的话,比如15×25,要加到什么时候呢?
学生:(马上意识到错了,显得十分尴尬,局促起来)。
老师:(对开始提问的学生)你的对吗?
学生:(非常小声)当然对了!不过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简单!
老师:(问全班)是啊,这种方法对吗?(“对。”全班回答)。边说边打了一个大勾,只是不简便。好,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老师:大家感谢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没有他的提问,我们就不能发现我们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谢谢他。(全体鼓掌,学生高兴的笑了。)
这类例子在课堂上会发生很多,案例中老师的回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抓住了学生的想法,说了真实的话而没有说正确的话。在讨论算法和解答步骤时,有些学生的回答比较“另类”、错误,而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往往会对他们的解答加以议论或者嘲笑、藐视。如果教师此时表扬那个较为优秀的学生而对提问学生的答案和做法加以批评甚至责备,说出了所谓“正确”的话。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将受到打击,往往以后再也不会发言,再也不会交流自己的想法,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很不利。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劣,对学生有道理的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那么“动态生成”教学效果才能得以展现。学生在不断表达中,语言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和发展,才能相互启发和影响,衍生新的智慧。
二、 关注孩子的心灵感受
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具有人文素养,其次才是教学。以上的例子也很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帮助学生回答好,而不是“谁比谁说的好”。
三、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多问“你是怎样想的”,少问“为什么”
教学中的细节因素
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对细节的把握往往是十分重要的。一堂精彩的课可以从细节方面体会到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在对一个看似普通的细节中,通过老师对细节问题的处理把握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介绍比例的意义时,老师为了启发学生,在导课中展示了不同比例的照片(以下代表照片)。
01
师:请同学们选出比较漂亮的两张照片。
(同学们开始选择)
老师统计:(1) 1人 (2) 20人 (3) 30人 (4) 6
师:为什么大家比较喜欢(2),(3)两张照片呢?
(大家开始热烈讨论,最后老师引出学习比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可以看出老师对细节的把握,通过形象的展示,从而把比例的重要性展现出来,具有丰富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结论
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处理和语言艺术直接影响了“动态生成”的实际效果,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我们的学生敢于思考,敢于畅所欲言,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每一次有价值的质疑都能成为一个闪光点,把我们课堂映照的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方惠玲,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生成的思考,2008年第8期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类学生 教育过程 教育方式
如何管理学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然而如何“管”?如何“理”?
高职环境下艺术类学生大都给人以“有个性”“有脾气”“桀骜不驯”的印象,从而冠以“傲慢”“无视纪律”的帽子。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所有的艺术类学生,处处用潜意识的印象去给艺术类学生打印象分,我觉得很不公平。我作了一些思索: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学生?
传统的教育模式,如灌输式教育、说教式教育、比较式教育等或许并不是很奏效,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成长。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或许应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并进行有效的实施。
一、“忠言顺耳”式――措辞教育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顺耳岂不更好?
古有“魏征进谏”将“忠言逆耳”演绎得淋漓尽致,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反过来说,如果唐太宗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皇帝,那魏征岂不有被杀头的危险?从何而谈利国利民利于行呢?何不措辞委婉便唐太宗“舒舒服服”“和颜悦色”地去接受?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语言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地开导唐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糖衣药片利于病而不再苦口,如此说来,忠言顺耳岂不更好?高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逆反心理较强,在家比较受父母的宠爱,吃苦耐劳精神,同时随众性也较强,可塑性比较大。从整体上看,这些学生群体的本质是好的,健康积极向上方面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清高自负、放纵任性、盲目骄傲、强调自我、集体观念薄弱等消极的一面。但是一旦事理明晰,他们就会欣然接受,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总的来说,在学生教育方式上如果注重设计,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采用委婉的措辞,就能使学生欣然接受,从而接受老师的说服教育。
二、“大禹治水”式――宜疏不宜堵
高职学生处于叛逆成长的中期阶段,在教育过程中,总会有让老师“气得上火”“惹一肚子气”“太会气人了”,一味地控制或者压制学生的活动反而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禹之所以能把水治好,关键就在于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教育教学就如同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瞻顾我们的日常教育活动,常常是随心所欲,批评指责,很少能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要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动辄批评甚至肆意挖苦,过度的指责将会使学生更加无措。我想,师生关系不应成为一种简单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情感与共鸣,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树立“先做人,再做事”的人生理念,帮助他们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通过引导教育,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调动学习主动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教学,学生可学得如鱼得水,老师也可教得得心应手。
沟通和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或许就会预示会有怎样的成效。我不善于说辞,但我觉得应该善于去倾听,引导学生去诉说,从分担他们的压力方面去引导。
多数艺术类学生的创新思维较强,个性较为独立,有个别学生有争强好胜、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特点,还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但是在他们身上,也还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注重引导,将高职教育的一线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学会欣赏他们,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充满自信,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就能把他们引导到专业学习上来。
三、“皮格马利翁”式――关注效应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老师仅仅注意到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鼓励的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的教育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
欣赏、关注、期待具有一种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他人的欣赏、关注时,便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努力达到对方的期望,以避免对方失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赞美、欣赏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进步,尽管这种进步可能很微小,发现学生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并让他们感觉到这些与众不同之处给本人带来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要接纳学生甚至他们的一些想法。当然,积极关注也有要注意的地方:态度要真诚,否则学生就会有不信任感,效果就不好;要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不盲目乐观;要有针对性,是对方需要的,符合期望目标的。比如学生自卑,就要多赞扬他的长处,学生做事鲁莽,就对他表现出的细心谨慎的地方进行鼓励。进行积极关注时,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避免对方的故意迎合或逃避方式,最好是启发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学会鼓励自己。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4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本科生学习的主要系列课程,是核心的专业课程及主要就业技能,所以学好程序设计对于每个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普通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都是系列课程,先以过程化程序设计课程为基础课程教会学生基本编程方法,如: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高级语言课程,主要以面向对象类语言为主,如: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但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高级语言课程结束后仅能掌握简单编程技能,无法进行稍高难度编程、扩展自学及项目开发。
2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为提升面向对象类语言的教学效果,教学组对已学、在学、未学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研、测试及座谈。总结了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1)部分同学基础类语言学习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后续面向对象语言的学习。2)部分同学没有形成编程素养。3)部分同学认为面向对象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4)部分同学无法将面向对象理论转化成编程思想自由应用,尤其是对类的理解和使用。
3 解决方法
以上问题是影响面向对象类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为提升教学效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3.1 加强基础类语言理论的渗透
目前很多基础类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机械化、抽象化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编程思想进而无法灵活的掌握知识,为了应付考试更有同学采取机械式背重点习题的方法学习语言,这都导致语言学习不够灵活,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典型习题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比如在C语言课程中我们加入了万年历的编程例子,该程序并没有出现在普通的教材中,但是确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很多学生在接触这个实际的例子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思考并与同学及教师探讨程序的设计思想,在设计过程中很多同学将C语言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即达到了复习的效果也练习了综合应用多知识点的能力。通过该程序的设计及编写很多同学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缺陷,大部分同学在兴趣的引导下完成了该例子,贯穿了基础语言的大部分知识点,锻炼了编程的能力培养了程序设计思维。通过一系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为下一步面向对象语言的学习打好夯实基础。
3.2 结合实际应用培养良好编程习惯
基础类语言课程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但是很多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去学习,所以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引入与实际生活娱乐相关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深入到问题中去并在兴趣的引导下完成程序,但是普遍存在编程不够规范,编程思想不够独立的特点。我们通过引入实际的例子引导同学完成任务后,再拿出比较成熟的程序与其进行比较,找出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刻的记忆自己的问题,能够较好的纠正不良编程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下一步面向对象程序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3 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论形象化
在面向对象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经常限于教材,而教材的通用性决定其具有高度概括性、理论化的特点,不便于初学者全面快速的学习和理解,比如:封装、继承、多态等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我们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家族关系来进行类比,形象化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了效果: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家族的祖先类比为初始的类,该祖先包含有多种决定人长相、性格等特征的DNA,我们简单的说该祖先体内的DNA组成一个特定的集合,这个过程就类比为类的封装。通过延续产生不同形态性格的后代,这个过程可以类比成继承理论。这样类比的方法有助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学生不再以背诵理论为手段去学习而是以形象化例子理解学习,在编程中加入这些类比的例子就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
3.4 加强面向对象编程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形象化理论的学习具有了基础的编程能力,但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随后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应用面向对象理论。所以我们增加了实验课程环节、IT实训及公司培训环节,尤其是与IT企业合作项目的研发过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企业有严格的程序设计流程,学生在企业员工的指导和带动下顺利完成了一定量的编程工作,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设计、编写、测试等能力。在3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期间大量引入实际课题,大大提高学生的面向对象编程能力。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完成多项横向IT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5
【关键词】 贸易术语 教学方法 以英释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外贸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各个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交易条款的内容及制定方法,从而能完成一份外销合同的签订,为后续的单证、跟单课程打好基础。价格条款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交易条款之一,而贸易术语是价格构成的必备要素。因此贸易术语的学习可以说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因教法、学法不当,学生常感困惑,教师也倍感苦恼。贸易术语因其仅由三个大写字母组成,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学生的来说,尤为抽象。为此,笔者试着还原其语言环境,以英语释义为主,从多方面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根据本人连续三届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相对传统教学,此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贸易术语。
一、“以英释义”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与内涵
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用于报价的一种“语言”,由三个大写英语字母缩写而成,如FOB、CFR、CIF。每个贸易术语都代表一定的含义,用不同的贸易术语报价,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费用、风险均不一样。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需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掌握这些知识难度颇大。表现为很难记下每个贸易术语的中文含义,不能分清不同贸易术语方式下该由买、卖哪一方办理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运输、进出口报关等事宜。某些同学对贸易术语的学习产生困扰,主要原因是在“学不得法”的情况下,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以期记住这些知识点。以最新的国际贸易术语惯例《INCOTERMS 2010》为例,其解释了11种贸易术语,学生若在没掌握规律的情况下,死记硬背每种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根据人体记忆遗忘规律,必然会出现记不住、记混淆的情况。
贸易术语以英文字母的形式出现,但国内教学知识点均以中文形式显示。若不能合理地为两者建立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疑问与不解。事实上贸易术语编写者在编写每个贸易术语时是充分考虑到了术语的英文释义的,希望能根据每个字母所代表的英文单词的释义很好地解释该贸易术语。笔者提出的“以英释义”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贸易术语的编写特点,将教学回归到用英文解释的初衷。具体而言,就是在解释各个贸易术语含义,分清各个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基本责任、义务等方面,均采用英文释义的方法。
二、“以英释义”在贸易术语教学中的运用
1、“以英释义”理解贸易术语含义
为了理解每个贸易术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教授每个贸易术语的中文解释,教材中也会给出中文解释。如FOB为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如是记下。但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许多学生着实困惑。FOB的英文全称为FREE ON BOARD。FREE,有自由之意。ON BOARD 本意为在船、火车或飞机上。因其后面接的是装运港,所以理解为货物装上船。三个单词的意思结合起来,则FOB可理解为货物装上船,卖方就自由了,就算完成交货义务了。若这样给学生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且这般解释对于学生了解该贸易下买卖双方的基本责任、义务也是有帮助的。既然FOB条件下,卖方将货物装上装运港的船只就算完成交货义务了,那么后续的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及进口报关事宜就不该由卖方负责,应由买方承担。反之装上船之前的国内段运输的成本就该由卖方承担,且卖方需负责办理出口报关事宜。
2、“以英释义”分清保险办理责任方
大多数国际货物运输因路途较远,货物受损的可能性大,需购买国际货运保险来规避风险。而具体该由买卖双方哪一方来办理投保事宜,是由报价采用的贸易术语来决定的。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该知识点,教师普遍采用表格的形式将何种贸易术语该由哪一方来办理保险事宜归纳列举出来,许多教材也会在相关章节列出类似的表格。这种方法虽能将何种贸易术语方式下该由哪一方来办理保险事宜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但因涉及到的贸易术语多,学生很容易记错记混。这里指出的“以英释义”法,是根据英文释义,“I”,指代“INSURANCE”,为保险之意。将各贸易术语的三个字母英语全称展开,在E组(启运术语)术语、F组术语(主运费未付术语)、C组术语(主运费已付术语)中出现“I”,则说明卖方报价已含保险费。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总结在这四组术语中,CIF、CIP贸易术语下应由卖方负责国际保险事宜。D组术语(到达术语),因卖方要承担的风险已达进口国内,故保险均为卖方办理。
3、“以英释义”分清国际运输办理方
与上文所描述的保险问题一样,国际运输该由哪一方来办理,也是由价格条款中的贸易术语来决定的。将贸易术语的英文全称展开,某些贸易术语含“CARRIGE”,“FREIGHT”,其英文解释有运费的意思。故用含有该单词的贸易术语报价,卖方需办理国际运输并承担相关费用。归纳一下,E、F、C组贸易术语中,CPT(Carriage Paid To),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均为含运费价。而D组贸易术语,因其为到达术语,交货地点在进口国内,故均为含运费价,由卖方负责运输事宜。
4、“以英释义”归纳贸易术语适用运输方式
贸易术语的风险转移界限与贸易术语所适用的运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根据《INCOTERMS 2010》的解释,FOB术语条件下,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界线为货物装上船。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之后的风险。因此掌握每种贸易术语适用的运输方式在实际国际贸易业务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有差池可能导致贸易纠纷。如误将FOB术语用于空运,当损失发生时,将很难界定该由哪一方来承担责任。在当下的贸易实践中,许多企业因为专业知识缺乏或在业务中存在侥幸心理,乱用或滥用贸易术语,采用不当的运输方式,给企业造成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际商务制定了目前最新的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INCOTERMS 2010》,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较之前的《INCOTERMS 2000》版本,特意将结构按适合何种运输方式来进行编排(见表1)。
由于海运在国际运输方式中占较大比例,贸易术语适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按是否仅适用于水运来进行分类。《INCOTERMS 2010》中FAS、FOB、CFR 、CIF被解释为仅适用于水运,EXW、FCA等其他七个贸易术语则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如何对此进行区分呢?根据“以英释义”,仅适用于水运的四个贸易术语从英语解释上已限定了其适用地运输方式。如FAS(Free Alongside Ship),装运港船边交货价,其中有个关键词“ship”,解释为船。既然为船边交货,必然只能适用于水运。而其他几个仅能适用于水运的贸易术语,都能从英文释义上理解到与“水”有关。如FOB(Free On Board)中的“On Board”,因该贸易术语后面接的为港口名,应理解为上船。CFR、CIF英文描述展开均有单词“freight”,而“freight”虽可泛指多种运输方式产生的运费,但在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惯例中被特指为海运费,故这两种贸易术语被限定于水运运输方式。而EXW、FCA等其他七种贸易术语(见表1)的英文表述都没有限定与“水”有关,故可以理解为适用于所有的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1] 乔伟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术语教学的创新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2(2)下.
中医方剂学教程范文6
因此,针对上述种种因素,我认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增大课堂的容量。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时刻注意课件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理念和原则。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很多,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最为基础,行程问题是其中最为有趣而又多变的。我根据上述思考,下面以行程问题为例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学中的艺术运用 。
课件导入部分向学生展示河上行船的录像片断,逆水行船时纤夫们辛苦地拉纤,顺水时船工们悠闲地在船上休息,从直觉形象上给学生以感染。同时,引导学生发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丰富内涵,从而得出船在水中航行时有哪些速度,水流对船速是有影响的。既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情景,无论是从直觉上还是理性认识上启迪深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如、在一条长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由A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通知要立即返回C地执行公务,甲船继续顺流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时,水流速度是2.5千米/时,A、C两地间距离10千米,如果乙船由A地经B地再到达C地共用4小时,问乙船从B地到达C地时,甲船驶离B地多远?本题是一道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先复习:路程、速度、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由课件的导入部分得出的关于船在顺水中的速度(顺水速)、船在逆水中的速度(逆水速)、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静水速)、水流的速度(水流速)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顺水速=静水速+水流速,逆水速=静水速―水流速,所以本题的顺水速=7.5 +2.5=10千米/时,逆水速=7.5-2.5=5千米/时
现我们来看一组动画,多媒体演示根据题意用FLASH动画形象制作两船在河中行驶的动画,分析路程时可以反复播放直到学生看懂为止,再把路程用线段,地点用线段上的点抽象出来,为了区分顺水和逆水可以用斜下线段表示顺水,斜上表示逆水,红线表示甲走的路程,绿线表示乙走的路程,线段也可以设计成动态模式,甲乙从A点出发到B点,乙返回C,甲继续行驶到D,那么C点在哪儿?AB之间?AB之外?两种情况都可能,于是要分开讨论出示图。图要尽量准确。AB之间甲为顺水要快些,乙为逆水要慢些,所以线段CB小于BD,还有种情况是C在AB之外,由图可知甲的路程为AD=AC+CB+DB=AB+DB,乙的路程为AC+CB+BC=AB+BC。
设:甲船行BD段的时间为t小时,则行AB段的时间为(4-t)小时。
1. 10(4-t)-5t=10
解得:t=2
BD=10×2=20千米
2. 5t-10(4-t)=10
解得:t=10/3小时
则BD=10/3×10=100/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