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1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lw881.co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2

当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师需要终身教育,医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李静等[1]认为,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为规范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基础,是2l世纪医学教育的方向。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平低,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对他们今后能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实现我校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级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为老区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的意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哲学思想起源于19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行为也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以理论知识、前辈的经验和实践为依据)向循证医学模式(以临床证据为基础)转变。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2000年加拿大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教授将其定义修订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诊疗措施。循证医学模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经验医学模式,但不是对传统医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经验医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其目的是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当前的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最可靠的证据来剔除无效的、昂贵的和危险的医疗决策或治疗方案,同时提供最新、最佳的证据供医务工作者参考,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迫切要求。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尊重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体现了良好医德的基本要求。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五步:①确定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临床医生在准确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后,运用传统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仔细的分析讨论,准确提出确实存在并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②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即针对所提出的临床问题,采用上网、图书馆检索、会议资料和专家通信等多种手段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关系密切的资料,作分析评价用。③评价证据:要求应用流行病学及EBM质量评价标准对收集的相关文献,从证据的的正确性、有用性以及作用的大小和临床实用性等方面作出具体评价,得出确切结论以指导临床决策。④应用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决策:将经过严格评价而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用于指导临床决策。⑤评价所做的工作:强调要对以上1~4步的实施效力和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教训,以便在下一次实施中加以改进。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在为病患提供最佳照顾的同时,也使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完善和发展。基于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认识,1982年McMaster大学首先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教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国内许多教学医院已经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郑宏庭等[2]归纳认为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缺陷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面:①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循证医学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②从机械学习转变为最优化学习。循证医学强调寻找最佳研究证据,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综合、应用所得证据,使学生在有限时间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中实现学习的最优化。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循证医学更注重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将在教学中营造出教、学互动的气氛,彻底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使整个学习过程从获取知识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④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教育。循证医学更适宜终身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从而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接受知识更新的挑战。吴泰相等[3]研究表明,让医学本科生参加循证医学不但促进他们下大功夫去深入学习和掌握所感兴趣的临床专业基础、临床知识和临床科研知识,还培养了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证医学引入临床医学教学,对培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合格医学人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4]中明确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具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将循证医学引入高等医学教育已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我校在临床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08年开设了“循证医学”选修课,临床学院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教研室相继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开展基于循证思维的教学研究工作,但这项工作一直未能全面推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我校虽然在2008年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但只是作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临床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循证思维者少,而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活动者更少。这一方面与我国医学教育长期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关;另一方面是学校对循证医学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太少,许多学生对循证医学基本知识不了解,以致于参加“循证医学”课程选修的学生较少,而在选修这一课程的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学分而选修的。教师和学生认识的不足,是导致我校循证医学相关教学活动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

2.2对如何在本科院校进行循证医学教学理解不到位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和进修学习机会增多,学习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方法的渠道越来越丰富,部分教师具备了开展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能力。但除部分临床教师由于临床医疗压力重,没时间去收集和选择循证医学信息资源外,相当一部分教师则“高、大、全”思想较重,一味追求高质量、全面的临床证据,一味机械地照搬硬套,片面地认为目前我院一方面可利用的医学数据库太少,很难获取高质量的文献,而且本地区病人经济条件较差,遵医行为差,即使有好的证据也难以应用。更多的教师则强调本科生基础较薄弱,在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活动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循证医学用于临床实践者少,而用于教学者更少。#p#分页标题#e#

2.3开展循证医学的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师资缺乏,进行“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未受过正式、规范的循证医学师资培训,并且人数少,能在工作中全面开展循证医学实践的更少;此外教师外语水平整体较低,语种单一,学校医学信息库较少,获得高质量全文医学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的能力有限,这也是客观事实。

2.4对学生引导不够就医院而言,医疗工作的核心地位是无疑的,由于临床医疗压力大,临床教学基地的医生(即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教学意识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受扩招、考研、社会不良风气等的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教师布置任务或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就是在临床实习的临床医疗专业实习生也不愿深入探索研究,不愿深入临床一线,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对临床出现的问题熟视无睹,甘愿接受填鸭式的教学,这些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者现在的学生虽然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但临床专业英语太乏味,学生多不愿接触,加上缺乏教师的引导,阅读医学英文文献的能力低。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建设常言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教学管理部门和临床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循证医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宣传循证医学理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循证医学并进行临床实践。开展循证医学的各种资源应逐步得到完善,具有获取高质量医学信息数据库是开展开展循证医学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人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师循证医学培训(尤其是师资培训)和引入相关人才,在临床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师资建设是我院临床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循证医学;急诊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不同的诊治方法,预后也有很大差别。为更加优化、科学地处置这一病症,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急诊处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0例(男1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16~49岁,平均32岁。腰腹疼痛209例(95%),下腹坠胀、小便不适66例(30%),肾区叩击痛187例(85%)。其中肾结石33例,输尿管结石169例;尿常规检查220例,阳性率96%。B超检查210例,阳性率96%;KUB检查150例,阳性率90%;IVP检查20例;逆行造影5例;CT检查7例;血肌酐、尿素氮检查10例。保守治疗(输液、抗炎、解痉、止痛)220例,ESWL15例,输尿管弹道碎石44例,开放性手术5例。

1.2循证医学应用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1]的基本要求,在诊断上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把症状和体征作为第一证据,辅助检查按照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造影及CT,MR的顺序依次进行。在治疗上首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然后根据辅助检查和初期治疗效果,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2 结果

按照以上原则,诊断上尿常规 + B超确诊率90%;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阳性结石确诊率100%,肾盂、输尿管积水情况得到证实;治疗上对结石直径大于5mm,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尿路造影和体外碎石;对疑合并尿路狭窄者行CT、MR检查;对一过性症状,尿常规阳性,B超未发现阳性的微结石患者,定期复查。本组结石确诊率90%,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率95%,ESWL治愈率80%,输尿管弹道碎石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治愈率100%。

3 讨论

3.1有利于规范泌尿系结石诊疗理念 循证医学作为连接实验医学和医学实践的有效方法正被广泛接受。泌尿系结石症系结石脱落引起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症状虽然单纯,但诊疗手段有多种选择,同时与接诊医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应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处置, 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诊疗程序更加系统准确,预防和消除了无效甚至可能有害的医疗活动。

3.2有助于优化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程序 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准确诊断疾病必要证据。通过循证,可以指导医生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简化诊疗程序,优化诊疗方法,合理利用B超、KUB、尿常规等相关的辅助手段,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本组诊断符合率达98%。

3.3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效果 首先是循证医学充分考虑患者的意见和喜好、强调患者参与诊治决策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提高依从性。其次是循证医学把"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作为治疗的首选手段,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本组220例第一时间使用镇痛和解痉药物,疼痛迅速缓解,提高了患者下一步检查和治疗的配合能力。

在治疗方法上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对小于4 mm 的尿路结石采用解痉镇痛,定期复查等保守疗法;大于5 mm 的上尿路结石首选ESWL治疗[2],本组病例由于所致的泌尿系结石急诊行ESWL15例,治疗成功率80%。

对于输尿管壁段结石,反复发作输尿管绞痛且部位变化不大的输尿管结石,对合并输尿管开口异常、狭窄或合并息肉者输尿管镜技术[3]可同时诊断和治疗,本组病例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44例,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主要在以上治疗未能解决尿路梗阻时,可作为ESWL或腔道内镜治疗的一种补充,本组5例开放性手术,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魏强.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由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9-70.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词:临床药学;学科;特色;可持续啊发展;策略

临床药学学科不仅是药学发展的新领域,也是目前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可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物治疗水平,并对药学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1]。但由于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学科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不能科学、正确的认识该学科,以致临床药学研究、实践、教育等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完善和提高临床药学学科水平,应结合临床药学基本概念和学科特色,探讨推动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临床药学学科概析

1.1临床药学基本概念 临床药学是沟通药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与桥梁,是一门为满足临床实践客观需求独立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目的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基本任务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核心是药物和机体间合理的相互作用[2]。与传统药学工作对比,临床药学以患者为中心,在患者身边进行药学服务工作,注重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在临床药学中,药师可通过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临床药物,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1.2临床药学学科特色 与药学其他学科对比,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等是临床药学学科的三个特色,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性。临床药学学科实践性取决于学科目的,在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中,临床用药质量是否得到提高,需通过实践结果评定。所以,与药学其他领域学科对比,临床药学的实践性较强。②社会性。人与自然、社会有密切联系,而人是临床药学关注的对象,为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必须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需求。③综合性。药学和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可满足药学学科发展和临床实践客观需求的临床药学。在临床用药中,药物应用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应用药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质量,这体现了临床药学学科的综合性特色。

2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广泛地参与药物临床应用 临床药学发展的基础是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临床药物。因此,临床药学学科应以广泛地参与药物临床应用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学提倡在患者身边进行药学工作,直接监护和负责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切实改善患者生命质量[3]。为建设高水平的临床药师队伍,必须促进临床药师广泛地参与药物临床应用,使其在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中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从而促进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促进,还应重视以下方面:①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规范;②建立完善临床药师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定;③建设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评价指标和方法。

2.2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 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从而达到建设知识结构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临床药师队伍的目的。为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临床药学学校应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并通过构建临床药学学科体系、注重临床药学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用可满足临床药学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药物应用技能,加速培养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尽可能满足社会药学人才需求。②将继续教育作为完善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竞争力、以及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重视现有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有效补充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③通过岗位培训,提高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根据医院临床药学发展规律和药师发展需求,通过各种岗位培训方式,培养临床用药能力强的临床药师。

2.3根据临床药物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临床药学学科研究涉及诸多领域,主要包括循证药学、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新药物质量评定、药物动态变化规律等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临床药物应用问题开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提高临床药物学科水平,满足临床药师自身发展需求[4]。所以,临床药师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有针对性地研究临床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药物应用结果,通过各种方法,如生物学、临床医学、社会学等,对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临床药学实践水平,达到在临床上合理应用药物的目的。

3结论

总之,临床药学是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也是目前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且最具活力的药学新领域,主要特色为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临床药学的发展,可合理完善药学学科体系,扩展药学学科范畴,有效促进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但为了促进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需采取广泛地参与药物临床应用、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根据临床药物应用问题进行研究等策略,从而在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中提高临床药学实践水平和临床用药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强,刘克辛.对临床药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31(08):64-66.

[2]李焕德.临床药学研究与学科发展[J].中南药学,2011,9(01):1-3.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 儿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72-4 文献标识码:A

1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临床路径指的是在医院里的某一组人员同时针对某一种固定的疾病进行的先监测,再治疗,最后康复和护理的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诊疗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应该要求有严格的顺序和准确的时间,以此来减少康复延迟和资源浪费的现象。给予服务对象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把临床路径的理念带到了临床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把临床路径作为一个可以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的平台,此方法即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临床路径式的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在接受全新的单病种质量控制观念,锻炼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思维方式,初步的掌握并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习得系统化的现代医学知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儿科传统临床教学方法的弊端

儿科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老师作为主体,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老师手把手式,灌输式讲解、学生主要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无法独立去探索和掌握知识和操作。学生始终是出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缺乏独立思考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主动参与学习,这样的临床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只能够使经验型、知识性和模仿型人才,而不会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独立性、自主性人才。在儿科教学中,学生往往面对的是一种家庭中宝贝,是重中之重,往往会放不开手脚去进行常规操作,在儿科临床生产实习常规操作中也是得不到具体的锻炼和操作练习,对某些学生来说,甚至是在学习结束,也没能够接受一次胸穿、骨穿、腰穿等操的操作机会,严重印象实习的内容和质量。这也是儿科传统临床教学方法的弊端。

3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操作程序

带教老师在以一种疾病作为运用对象时,必须先为学生提供一份该病的临床路径文本,而学生在教师提供文本之后应该尽快的去熟悉文本,并且去查阅有关资料解决一些问题,增加自己的知识,并结合有关临床病例和知识进行分析,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然后根据临床路径文本中的一些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护理方案进行提问,并逐渐展开,形成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基本传授知识结束后,在具体操作和临床上,老师应该让学生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进一步去学习该病的一些实际操作和原理。最后老师应该让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思考。讨论,然后将其谈论结果告知老师,老师进行校正、分析和总结。

4儿科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体会

儿科临床路径是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职责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和操作,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儿科临床路径教学法是培育学生会学的有效途径。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资料和病例,了解疾病,并且进行分析探讨,总结规划,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与老师分享,老师启发引导,强化学生对疾病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深刻。临床路径教学能够改变学生以前学习盲目混乱、杂乱无章、自主学习率低的问题。教师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样一个主导思想作为教学的核心进行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还能是学生会学知识。医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汲取知识,经过逐渐训练,使学生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能跟上医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临床教学路径能够是教师的知道简便易行,教学认为便轻松,还能够使学生提前获取一些临床知识,沉淀期前积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晓大,等.引入临床路径理念增强临床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

[2] 王大江,方伯言,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 侯春蕾,毕秀杰.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基层医学理论,2009(13).

[4] 蔺世平.中外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

[5] 彭惠兰,等.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理大专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2013(2).

[6] 付强,朴元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20).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儿科; 支气管肺炎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3-0112-03

doi:10.14033/ki.cfmr.2015.23.060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护理新思维,其核心强调任何决策都需要建立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之上,它能保证护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并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1]。临床路径本质上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顾[2]。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3]。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执行,将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结合后再系统化、信息化入电脑,医护人员根据标准将患者纳入临床路径后,由电脑信息提醒逐步进入每一个节点。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对部分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整合模式,旨在研究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76±2.78)岁;100例患儿为实施临床路径后的试验组,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3.70±2.11)岁。纳入标准: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排除标准:入院时诊断不明确,诊断不符合,合并其他疾病(支原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患儿。两组患儿的纳入、排除标准相同。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在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方面不做统一规定。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具体步骤如下:(1)小组建立:由笔者所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成员、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检查检验等相关人员组成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小组。(2)确立问题:全面收集与患者有关的资料,如年龄、性别、诊断、主要护理问题。(3)检索支气管肺炎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实际情况,以往的治疗、护理的经验、教训、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结合临床专家的意见,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该病种的标准化、流程化的照顾计划,完成临床路径表[4]。护理部主任与科护士长深入笔者所在科室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携全科护士一起分析、研究,最后制定出适合笔者所在科室患儿护理需要的日程表,所有的治疗、护理严格按照路径设定的时间、内容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出院情况(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症状消失,仍有少许痰音或者肺部仍可听到少许音)。(2)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除伙食费以外的所有费用。(3)住院天数包括入院日但不包括出院日(出院当天无任何治疗护理活动)。(4)患者家长满意度:采用冯志英等[5]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问卷内容包括服务与技术,关心与爱护,环境与指导三个维度以及总体评价总22个条目,前21个条目采用7等级标度法,分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对应的分值为7~1分,最后一个条目采用连续区间标度法,标度区间为0~10分。由于患儿尚年幼,满意度调查表交由患儿住院期间首要照顾者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出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未成年患儿在生活、经济上尚未独立,住院必定给家长从照顾和经济上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成为一个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家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临床路径是“照顾式管理”的延续,是现代管理理念在临床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其体现了质量管理、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沟通与冲突化解、结果测量现代管理理论,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常见诊疗与护理工作标准化。既可以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患者也可以得到人性化照顾。

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执行。首先由医院各种背景的专家和成员组成发展小组,参照卫计委的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电子信息化路径表。路径表包括第一节点:入院处理;第二节点:病情控制期处理;第三节点:出院处理。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持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后,接诊医生根据临床路径的纳入排除标准决定是否将该患儿纳入临床路径。对于纳入临床路径的患儿,将严格按照路径表上的治疗护理操作执行。(1)入院处理包括,对患儿询问病史及查体,进行入院评估,风险评估和入院宣教,制定护理计划,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以及根据医嘱完成相应的操作。此期在1 d内完成。(2)病情控制期,主要是收集各实验室检查报告,发现阳性体征,观察药物副作用,评价护理问题,继续对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做进一步的处理,进行呼吸道护理,指导家长进行翻身拍背,观察病情及完善相关的护理记录。此期大约为3~4 d。(3)出院准备,完成出院小结,交代出院的注意事项,告知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以及完成出院宣教。这样系统就完成一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路径护理的操作执行。

在工作人员方面,信息化临床路径集管理、医疗、护理、医技为一体,这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使独特技术的医务人员彼此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6]。又能使医师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使患儿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减少了痛苦[7]。在患儿家长方面,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每天的治疗护理心中有数,减轻了家长的思想顾虑,从而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张晋昕,成守珍,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现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31-33.

[2]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3]肖晓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运用于临床的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16-18.

[4]田萍,李星梅,杨金芬,等.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10.

[5]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5.

[6]张新华.实施临床路径提高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