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11-02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YU Zhen-lan
Blood Components Preparation Department, Shuangyashan Blood Center, 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5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difficult point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effect of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from March 2010 to April 201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scienc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dieting plan, health ment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training,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family membe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famil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nalysi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Nursing measures; Clinical features
?和?糖尿病会使患儿的神经系统受到危害,导致四肢麻木无力[1]。患者主要的症状表现是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呼吸急促等。儿童患病后酮症酸中毒也时有发生,症状为骨关节发生病变,双手手掌不能并拢。糖尿病眼病会导致视网膜病变,据不完全统计致盲率高达50%[2] 。该研究主要探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难点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纳入标准:均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2005年发表的《诊断标准》[3]确诊为浅析性儿童糖尿病并且尿糖检测均为阳性,均有体重急速下降,经常喝水,感到饥饿,小便次数多的现象。将6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5.3±2.5)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为(6.1±1.6)岁,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该院的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一定的科学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合理摄取日常饮食 儿童糖尿病患儿与正常儿童在饮食上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年龄来食用适当的食物,医护人员会指导家属给予患病儿童适应的食物,来保证患儿的日常营养补充和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在饮食的时间上也要有很好的控制,应控制进食量,勤吃少吃不可暴饮暴食。
1.2.2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由于目前糖尿病是不能够完全治愈的,属于慢性的终身疾病,治疗周期很长,而浅析儿童糖尿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孩子的承受能力较小,所以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儿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年龄相对来说较大的,他们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根据周围人的言语以及家属的生活状态来判断自己的病情。医护人员在与这样的儿童沟通时要格外注意说话方式,用心来分析此类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嘱咐家属尽量在患儿面前必要提及不好的话题。年龄较小的孩子不会思考,但是得了糖尿病对于患儿的家属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医护人员需要鼓励病患家属,多讲一些病情发展较好的一些病例,帮助家属重建信心来给患儿提供更好的照顾。
1.2.3 运动指导 医护人员要指导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运动,借此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有助于孩子身体自行调节各项技能。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填一份由该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种评分标准。由患者家属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发放60张,回收60张,最后根据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来分析护理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主要应用SSP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比较
研究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29例患儿家属对该模式满意,患儿家属满意度经调查后为96.7%,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23例患儿家属对该模式满意,患儿家属满意度经调查后为76.7%,由此数据可知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3 2,P
2.2 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
研究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经计算后为3.3%,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6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经计算为20.0%,组间数据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1,P
3 讨论
3.1 病情分析
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0~14岁的儿童都可患病。小于6个月的儿童大部分为特殊类糖尿病,6个月~14岁的儿童大部分为1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难以预防不易发现。进行诊断时病症表现不明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延误孩子的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患儿的成长和健康。儿童糖尿病对脑血管和神经功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患病的都是儿童,本身免疫力较差,所以患病后对儿童的危害会比成人要更大一些,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患儿致残致死,在我国目前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患者只能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4]。患有儿童糖尿病的患儿身体发育都不是很好,大多身材瘦弱矮小,发育缓慢而且很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困难[5]。
3.2 护理难点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2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干预;尿结石;疾病认知;复发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8-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sease cognition and relapse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stone disease. Methods 90 cases of urinary stone patients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sease cognition and relaps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disease cogni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Urinary calculi; Disease cognition; Relapse
尿结石是各类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总称,包括输尿管结石、肾结石等,机体代谢紊乱是引发尿结石的主要原因,患者常表现为尿痛、腹部绞痛、泌尿梗阻等临床症状,该病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2]。对于尿结石患者而言,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正确的饮食对其病情改善及预后有极为关键的影响[3]。因此,对尿结石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必要。本研究就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复发的影响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尿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8±11.2)岁,平均病程(1.74±0.71)年。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0±11.4)岁,平均病程(1.96±0.8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排石疗法治疗标准:①结石直径
1.3 方法
两组均实施同规格常规治疗,存在尿路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存在肾绞痛者给予阿托品(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H32021058),针对剧烈疼痛者可给予哌替啶(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H63020017)。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疾病简单讲解等。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具体方法:(1)饮食指导。尿结石患者预防疾病复发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护理人员可根据以往尿结石护理经验及患者结石化验结果,为患者制定系统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计划,钙结石患者饮食应以丰富纤维食物为主,避免摄入过多高草酸及高钙食物;尿酸较高者应避免使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叮嘱其每日饮水量应在2500~4000mL。夜间饮水对结石排出促进效果更好。并对其每日盐、钠、蛋白量摄入给予控制;(2)术后护理。针对肾结石患者,应为其取健侧卧位引流。针对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结石患者则取逆引流,以促进结石顺利排出,避免输尿管发生阻塞。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尿路感染,叮嘱患者多饮水;(3)出院指导及随访护理。患者出院时为其讲解自我护理的详细注意事项,并将出院后的用药、食、运动等护理计划制作成相应卡片,叮嘱患者积极按时完成护理内容。并告知患者相关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利于患者咨询。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针对性指导,并对其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对薄弱环节进行再次宣教巩固,保证饮水量,并告知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来院复查。
1.4 评价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尿结石认知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疾病认知情况,量表包含病理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10项,共100分。并于出院后6个月来院复查,对其行KUB(腹部平片)、B超及IVU(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患者体内仍然存在结石且直径≥4mm为复发。观察记录患者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血尿消失时间、腰痛消失时间及尿路感染控制时间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值≥60分为满意,分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血尿消失时间、腰痛消失时间及尿路感染控制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444,10.946,P
3 讨论
尿液形成需经过极为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尿过度饱和、形成结晶、抑制因子的聚集及反作用力失衡等均是诱发尿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4]。临床上针对尿结石患者常首选直接或间接的碎石手段将患者体内结石击碎并取出,虽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患者治疗后由于预防及常规护理未实施到位,致使其存在代谢异常、膜病变等危险性,治疗后复发率高,且手术治疗操作复杂,对患者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5]。肖磊等[6]研究指出,针对尿结石患者自身情况及结石形成相关机制实施合理的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治疗后复发率的降低。
传统护理干预并不注重对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的教育,往往只着重于患者术后恢复及临床疗效,只有当患者术后出现不良情况后才采取相应处理手段,导致患者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影响其术后机体恢复,促进复发率增高[7]。本研究对观察组45例尿结石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但丹等[8]对观察组83例尿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指出,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度评分为(15.77±1.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本研究结果相符。表明系统性护理干预尿结石患者可显著促进患者疾病认知度提升。原因在于系统性护理干预较传统护理干预更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治疗全程分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尿结石病理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后自我护理事项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9-10]。付凌敏等[11]研究指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加强其健康意识,利于术后恢复,复发率低。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提示系统性护理干预尿结石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增强疗效降低复发率。原因在于系统化护理在实施护理前为患者进行身体状况及术后复发的评估,为其实施针对性的饮食、饮水及运动计划,指导患者每日大量饮水,利于尿液稀释并加强冲刷作用,可促进结石排出,避免复发[12-13]。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性护理干预尿结石患者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原因在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注重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更注重患者护理过程中舒适度,各个护理环节做到同患者商量,尊重患者意愿,做到以患者为中心[14-15],因此,护理满意度较传统护理高。
综上所述,对尿结石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患者疾病认知度提高,复发率低,各相关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少,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纯,阿赛古丽.高校大学生泌尿结石患病现状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628-1629.
[2] 宋晓文,刘学敏,邓建民.延续护理在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6,16(3):29-32.
[3] 肖翠蓉,李芳.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65-166.
[4] 王颖.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临床经济效益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6-58.
[5] 崔雪梅,常秀梅,陆曼,等.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9):1111-1112.
[6] 肖磊,姚,刘晓敏,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病人围术期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9(21):2639-2640.
[7] 黄丽仪,刘茂芳,曾俞霖.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的综合施护[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21-222.
[8] 但丹,张丽,黄秀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89-91.
[9] 付善云,王畅.喀斯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54-955.
[10] 张群.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1-93.
[11] 付凌敏,李青,聂爱萍,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不同成分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4):79-81.
[12] 付敏.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5):665-667.
[13] 张娟娟.输尿管结石 URSL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343-1345.
[14] 边俊霞,成杰,王伟,等.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超高龄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手术治疗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6):905-908.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3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特点;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52-0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等[1]。这类疾病多具有病情易反复、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中肺癌发病率、递增率局肿瘤首位,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2],死亡率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2],这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和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明显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我科现将2009年7月――2011年11月我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定我科2009年7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问诊、X线胸片以及肺功能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指标(2002年版),其中男性77例、女性19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1.36±5.12)岁,病史7-30年不等。
1.2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将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与责任护士、经治医生共同探讨病历,总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并展开针对性护理临床意义的讨论和研究。
2结果
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见表1。在本次研究中,我科对各患者均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患者恢复情况较良好。
3护理对策与心得
3.1基础护理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治疗之外,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病室环境要求舒适整洁,空气清新,定时开窗换气,维护室内温度在19-21℃,湿度控制在55%-65%,避免空气污染,尤其避免粉尘污染[2]。
3.2营养和运动指导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长期处于疾病的状态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在护理时应注意针对病情特点,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再配合合理的运动指导,促使患者身体机能更早恢复。酌情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补充足够水分,减少钠盐的摄入,水果蔬菜类也应多补充,少量多餐,丰富患者饮食结构,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同时,病情较轻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调理,若患者病情较重,则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嘱咐患者家属细心照料,密切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工作。
3.3疏通气道,合理氧疗根据需要,为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氧疗。采用双鼻头吸管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氧疗方案为:15-18h/d,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及时清理鼻腔,保持鼻导管通畅,氧疗期间密切管着患者缺氧症状是否有所改善[2]。若有痰液粘稠者应鼓励多喝水,或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痰。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指导,协助患者排痰。而针对久病卧床的患者,由于其体弱,无力排痰,可以采取超声雾化湿化气道法帮助排痰,雾粒以1-5μm为宜,雾粒大小针对患者痰阻情况酌情选择。若痰液太过粘稠壅堵气管,可以先进行导管吸痰再进行排痰护理[3]。
3.4锻炼呼吸肌有效的呼吸肌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呼吸效率,帮助患者康复[3]。针对病情轻重,可指导患者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通过这些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还可以防止呼吸肌疲劳发生通气衰竭。同时可配合如行走、慢跑、下蹲、弯腰和扩胸等运动达到全身性呼吸锻炼的效果,增强体魄改善肺功能。
3.5用药观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患者长期处于一个患病状态,长期用药,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伤害大。在用药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留心病情的变化,同时要嘱咐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多注意,随时和医生护士沟通,以便医生掌握患者病情[3]。
3.6心理疏导多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都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并且很难根治的特点,大多数患者都有3年或3年以上的病史,长期处于一个治疗又反复又治疗又反复的过程,患者会有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2]。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是护理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做到耐心细心用心,时常鼓励患者,对患者的问题一一解答,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的特点,从而克服对疾病的排斥心理,使患者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患者的家属也要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沟通技巧,常跟患者谈心,疏导患者。
综上所述,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提供科学、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对策,不仅是身体的护理,还有心理的照顾,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郝灵红,杨青,孙鉴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4):1301-1301.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4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2-01
前言: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呼吸系统疾病是普遍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较为复杂,极大地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怎样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这成为了当今医院所关注的课题。
1浅析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出发,通过医患、护患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和信心,保证患者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优生理和心理状态。患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患者在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医务人员应该重视这类老年患者,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尊重、照顾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
1.1详细地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资料,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如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恐惧、焦虑、孤独、抗药、抑郁等易发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1.2多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重要措施之一。良好的服务态度,细心的陪伴也是减轻老年人孤独感、无用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关怀减轻其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反复住院,对护理操作都很了解,加之老龄、体弱,像静脉输液等操作会有一定难度,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提高各项护理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使患者有充分的信任,也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基础。
1.3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健康
努力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人人难免。有些患者焦虑形之于外,容易觉察,有些则埋在心里很少外露。焦虑是对当前及未来情况的担心,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思虑过度的表现。此时护理人员就要靠敏锐的观察力来判断分析,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心理状态。如有一位老年患者见其他的患者都已陆续出院,心里很急。护士应以劝导的方式与老人进行沟通,称其恢复健康迅速,给老人点信心,这位老人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其恢复健康。
1.4减少老年患者的抗药情绪,并为患者建立科学地锻炼方案
有些患者长期打针吃药,感到厌烦,对药物疗效产生怀疑,担心药物的损害,有的甚至将药扔掉。此时护理人员应劝导他,矫正患者不正确行为,态度要温和,语调要平和,耐心地讲解,每次服药都要亲眼看着他,鼓励他把药服下,这样他感觉到了他在被关心、被重视,纠正其抗药情绪,以使治疗措施得以真正落实。除此之外,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和预防感冒等引起呼吸系统疾患发作的诱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如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适度锻炼、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其次,协助患者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健及康复方案。同时,应注意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2探析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做好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是病房的护理,病房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地方,一定要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室内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20℃左右;能很好的通风、沐阳;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病情的加重;更要注意的是刺激性气体的吸入;第二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临床上,咳嗽其实是一种反射性的保护功能,咳嗽将痰液排除,能够保持呼吸的畅通。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应该给予帮助:在患者的背部适力的扣拍,借助外界的震动力,促使痰液从较细的支气管引流到大气管内以顺利的排出;第三是呼吸气的训练与指导,调节呼吸肌的功能能够改变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能力下降。主要是调节腹式呼吸和缩唇吸气。通过调节腹肌主动的收缩与舒张来加强膈肌的运动量,用以提高通气量,减低耗氧量;缩唇吸气主要是为了增加吸气时支气管的内压。方法:起初的训练最宜半卧式、膝屈曲,立位的时候上半身略向前倾斜,放松腹肌,使舒张和收缩自如,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静呼吸。呼气时缩拢嘴唇,并收缩腹肌,使肺内的气体慢慢经口呼出,然后再用鼻子吸气使腹部慢慢的鼓起来;第四是药用观察,因为老年人病症较多,通常服用多种药物,无形中就损伤了肾脏的功能,也降低了耐药性,反而会造成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对此,对患者进行输液时一定要控制速度,过快、过多都可能导致肺水肿而引起心力衰竭,在静脉滴注氨茶碱的时候应该放慢速度。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会增加,这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严峻地挑战。因此,医院必须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地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并且须有一定的耐心,这样才能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5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所致。鼻咽部感染常可波及鼻窦、中耳、口腔、颈淋巴结、气管、肺等器官。有时原发病已好转或痊愈,而并发症则迁延不愈,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做全面检查观察。另外,某些传染病早期表现为上感症状,需仔细辨认,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本病预后良好。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体征
1.1.1 潜伏期 多为2~3日,起病多较急。
1.1.2 轻症 只有流清涕、鼻塞、喷嚏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愈。
1.1.3 重症 体温可达39~40℃,高温初期可发生惊厥。患儿有头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若炎症波及到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持续腹痛。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儿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如由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1.2 种特殊类型上感
1.2.1 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1.2.2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为柯萨奇A组病毒。急性起病、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1~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 诊断要点
(1)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本病。
(2)本病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早期、过敏性鼻炎等相鉴别。
3 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
3.1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生命,它可促进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体质。体育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呼吸系统健康的根本方法,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3.2 睡眠
睡眠不仅能消除一天疲劳,并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有部分儿童睡眠不正确,如张嘴呼吸、蒙头睡觉等不良习惯,污浊的含氧少的空气和未给鼻腔过滤空气进入下呼吸道会影响健康而易患病。
表1 在观察的108例患儿中,年龄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
3.3 饮食
由于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口腔炎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它是小儿患肺炎、上呼吸道染等的最基本因素,据查,在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2至9岁的儿童74名,其中就有偏食、厌食的51名,约占70%,其中以吃甜食及零食的居多。
4 年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从表1中看出,儿童在1~7岁间患呼吸系统疾病偏高,这是由于此年龄段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决定的,抵抗力弱,易造成感染。
5 气候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5.1 气候
在北方每年的11月~5月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约占一年发病率的65%,干燥寒冷的气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外部因素,有关文献报导,小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湿度65%。
5.2 环境
成人吸烟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燃烧后的烟雾含有500多种有刺激性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5.3 集体环境
集体环境不良造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送幼儿园的3~6岁小儿尤其是刚送的孩子,心理紧张,环境不适应,孩子较密集在一个活动室,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极易造成此系统疾病的传播,因此统计一年的病儿在家看管和去幼儿园的3~6岁儿童患病的比例是28:52,当然这要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如去幼儿园途中是否着凉等。
5.4 某些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调查中,患贫血的儿童37名,营养不良的5名,心肌炎的16名,佝偻病的4名,约占发病总数的58%。
6 预防
(1)环境卫生。环境要清洁、空气清新,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影剧院、商场、医院等地应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或用250PPm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两次喷雾消毒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可用食醋薰蒸的方法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运动并练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教育孩子养成自我防护的知识,如别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开,不要让人离自己说话太近等,一但有上感症状应抓紧治疗,以免向下漫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
(3)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干燥炎热的天气多饮水,寒冷天气外出带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积极治疗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心肌炎等病,据报道佝偻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90%以上。因此要特别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范文6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完善医院管理方式,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2006-2008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顺位变化。结果前l0位疾病占住院疾病的90%左右,分别为: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位次逐年上升。结论根据某院疾病构成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建设,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竟争力。
了解某院的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状况及变化,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科室床位、人员、设备,加强科室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吸引患者来院就诊,增强医院竞争力,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分类报表,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 ) ,3年数据都是通过电子病案自动收集、汇总,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2结果与分析
3年来,该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与顺位见表to
2.1疾病构成比
从表1可见,2006-2008年该院出院人数逐年增加,依次为14 230人次,16 653人次和17 672人次。3年共计48 455人次,其中前10位疾病43 604例,占出院病人数的90%。关注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应成为民院峡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2.2住院疾病顺位
从3年共计顺位看:损伤和中毒排在第1位、呼吸系统疾病第2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第3位,3年中顺位有变化,但3病种不变,其中,呼吸系统疾病顺位的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3讨论
3.1损伤和中毒处于疾病首位。其中又以骨折、颅脑损伤占大多数。其主要原因:一是私家车增多、驾驶员素质低、交通管理水平滞后等引起交通事故频发。二是意外跌伤。三是由于生存压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杀、自伤、他杀、他伤。四是社会暴力增多。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对骨科、神经外科的投人,合理安排医疗、护理人员及床位,防止人员过度疲劳,床位超负荷运转。相关部门应加强各种车辆的管理和培训考核驾驶员,对驾驶员进行急救知识、技术的培训,宜传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保护意识。
3.2呼吸系统疾病顺位由2006年的第3位升至2008年第1位,这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2006年万户居民搬人经济适用房,家庭豪华装修造成家庭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我市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污染企业增多,私家车增多,致使我市空气质量下降。为此应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一是装修材料要使用合格的名牌产品,晾晒一段时间后,有环境专业机构检测家庭空气质量,达标后才人住。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关停污染企业,减少私家车驾驶天数,增强居民环保意识。三是注重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3. 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排第3位。该院坐落在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上,年轻人较多,生育率高。同时,医院宽敞明亮的新病房,温馨热情的医疗服务,先进的医疗技术,吸引了患者来院就诊。管理者也应在软件、硬件上支持妇产科。
3.4循环系统疾病呈增长趋势。其中以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为多。近几年,医院领导敢视人才建设,引进心血管博士并成为学科带头人,开展了心脏体外搭桥等新技术、新项目,诊断、治疗水平大大提高,方便患者治疗疾病,使医院工作量年年增加。
3. 5消化系统疾病顺位由第5位降至第6位。可见,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重视科学的饮食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