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出行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范文1

儿童经验是品德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儿童发展的起点、基础,也是儿童发展的目标,运用学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指导儿童的生活,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这种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只是一个外在结果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意义共同体,彼此在传递经验时达成共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儿童经验,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学会理解、尊重他们,并恰当地运用儿童的原有经验,引领孩子得到德性的成长。

儿童思想道德不成熟,可塑性强,有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但儿童德性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存在反复性;儿童德性的生长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分布在儿童生长的每时每刻。道德生长是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指向人的未来的发展。

因此,让课堂基于儿童的生活、运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学生之间、伙伴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在碰撞、交合、激荡、生发的过程中,指导儿童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将“我的”转变为“我们的”,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从而不断完整、完善生命的成长,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品德学科研究性课堂特征

1.原生性经验: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

儿童的道德生长应当植根于儿童的原生性经验。儿童已有的原生性经验,是指儿童通过实践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是亲身的经历,是儿童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学习获得的知识基础和在生活中逐步建立积累起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情感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等多方面,它将影响儿童在活动时兴趣的持续性、思维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有效性。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原生性经验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正如杜威所说:“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因而,教师应该注重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爱所恨、所思所想,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从而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实效。

2.伙伴式分享:凸显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方式

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学生的道德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每个孩子,每个伙伴,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生活,但儿童作为一个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经验是狭窄和单薄的,需要进入一个更为广泛和开阔的世界。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伙伴合作方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在儿童经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更多地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认识、发现、分析、判断,提升自己的经验,从而在同伴的影响下实现“我的”生长,同时在有效课堂的生成中,“我”也引领同伴的生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的生长。

3.螺旋式发展:遵循儿童道德生长的基本规律

成人将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代替儿童的经验。这其实是无视儿童的存在,不尊重事实的表现。教师将儿童当作知识的接受器,儿童没有主动的欲望,长期的被动学习限制了儿童的长远发展。儿童存在固有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生长新经验的极大可能性。品德课堂在遵循儿童道德生长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讲究从生活本身生长、超越,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构思理念贯穿整个课堂,并扎根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使其“经验生活”和“道德生长”呈现出螺旋式发展。课堂教学在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同时,更能让儿童理解和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从而走向新的生活。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4.有道德的生活:追求儿童道德生长的可能目标

鲁洁教授说:品德课程是为了生活的,是让孩子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实践,从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改造和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让道德教育弥漫在儿童的生活之中,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快乐地追求道德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性品德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有目的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参照,当今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主动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我的课余生活》中的这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进入了高年段,同学们回想一下,你的课余生活中困扰你们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生1:周六周日,爸爸妈妈总是让我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生2:我喜欢做手工,剪纸折飞机,可是爸爸妈妈不让,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

生3:我想要一些休息的时间,可是爸爸妈妈把我周末的时间都排满了。

生4:我喜欢看一些漫画书,可是爸爸妈妈总是不给我看,说不如做两道奥数题。

生5:我的辅导班太多了,光数学就有三个,书人的,学而思的,还有杜老师的,想减掉一些,可是爸爸妈妈不让。

生6:我也是的,不仅周末要上课,平时周一、周三的晚上,周五的下午我也要上课,我都成了上课机器了。

……

面对这些烦恼,你最迫切想解决哪一个烦恼呢?

教师分别针对孩子所提出的,如辅导班现象、兴趣爱好的培养、睡眠时间短等诸多方面和孩子们一同交流、讨论。孩子们在课堂上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共同寻求着解决的方法――与父母学会沟通、写信交流、忙中偷闲等。也许教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课余生活的现状,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通过课堂,站在儿童的立场,发现儿童,引领儿童,引导孩子过好将来的生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我判断,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内化,达到品德教育的真实有效。

2.基于现实的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

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不断体验,逐渐养成。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难忘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

一位一年级教师执教《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课老师为孩子准备了“布眼镜”与“纱眼镜”。她先让孩子戴上布眼镜,让孩子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布眼镜”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老师问为什么?孩子就回答“字太难看了呗!”老师又问了,“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就说了,“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他们的看法。于是,老师又让他们戴上“纱眼镜”,然后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孩子就说了“看东西雾蒙蒙的,看不清……”就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孩子懂得“眼睛是个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我相信,通过这样真切的体验,学生肯定能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才会使孩子自觉付诸行动,保护眼睛。

品德体验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品德课运用体验式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品德回归生活的基本途径。

3.协商式的讨论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会生成出多姿多彩的课堂状态。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就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的互动交流、达到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更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协商式的讨论正是抓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让学生有话就说,有言就发,同学们在讨论中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交融在一起,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灵感与灵感的交锋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春节与圣诞》这一课不仅要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回顾、了解、比较中西方两个重大节日――春节和圣诞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更要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节日的异同,帮助儿童发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讨论春节是咱们的传统佳节,圣诞是西方的重要节日,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过圣诞节了。而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咱们中国人不应该去凑热闹去过洋节!你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而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观点调整座位,观点一致的同学坐在一起,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孩子们群情沸腾,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个个说得振振有词,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是掷地有声。如此精彩的讨论促进了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家明白虽然各自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文化才能多元化,才能更加精彩纷呈。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通过分享式的伙伴生活,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和伙伴的帮助,能够独立自主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这一点也正是达到了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协商式讨论将儿童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共同学习,共同分享的关系,课堂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儿童间互动、互助、互惠的过程。

4.走向生活的引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生活才能完成,脱离生活去培养道德会流于形式、虚空无效。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让课程回归生活,重视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质量,强化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六年级(1)班“关于南京公交站牌的项目研究”已历经三年时间,从三年级时的课题选定,到五年级面向全市召开听证会,再到六年级的后续追踪研究。一路走来,孩子们变得越发聪慧和成熟。课题源于高同学和妈妈因为某处公交站牌指示不清而乘错车的经历,经过班级投票,这个课题确立为班级研究的两个课题之一,由高同学担任小组长主持研究。孩子们走上街头,对过往的市民进行调查,在调查的222人中,有100人有过乘错车的经历,其中认为站牌指示不明的有19人,看不懂站牌指示的有3人,不知道目的地该在哪站下车的有33人。他们穿越大街小巷,实地考察,驻足在一个又一个公交站牌下,阅读、记录、拍照、访问,回到学校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和分析,孩子们归纳、发现了四大问题:一为“同名不同站”,二为“同站不同名”,三为“有站无牌”,四为“环形线路没有标注”。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孩子们查阅了国家和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城市公交站牌的管理并不清晰规范,他们提出,对现行的公交站牌进行修订,规范公交站牌的管理秩序很有必要。孩子们通过讨论、商量,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案:1.在站牌上绘制公交线路图;2.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标志性建筑;3.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重要道路;4.在站点设置电子查询系统;5.在重要站点招募志愿者设义务导乘员;6.调整、设置客运线路、站点,相关职能部门须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定、征求沿线居民的意见。

行动是研究的深化,孩子们走进社区征求居民的意见,向学校乘车的师生进行宣传,还写信给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公交系统的行风管理员薛正毅,由他送达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将小学生的研究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处室学习研究。孩子们的研究引起了南京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以及南京交通广播电台都予以了充分的报道。

这之后,经过后续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新街口,四个街口的各路公交线路的站牌均以新街口东站、南站、北站、西站命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及游客的出行、出游。目前,南京郊区有站无牌的现象已经彻底消失,“同站不同名”的问题也已得到治理。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从书香校园跨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建立学生图书馆问题的研究”“校门通拥堵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关注起自己的生活安全与质量,“垃圾车漏水问题的研究”“垃圾分类安置问题的研究”“建设城市绿色长廊”……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扩展到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盲道占用问题的研究”“晚间汽车远光灯影响安全行驶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延伸到了平时容易忽略的角落。学生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图景,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萌生了要研究、要探索、要解决的责任意识。